海口市高考调研测试 化学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7932949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81.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口市高考调研测试 化学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海口市高考调研测试 化学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海口市高考调研测试 化学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海口市高考调研测试 化学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海口市高考调研测试 化学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海口市高考调研测试 化学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海口市高考调研测试 化学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口市高考调研测试 化学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海口市高考调研测试 化学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A.由:

H+(aq)+OH—(aq)=H2O(l)△H=-57.3kJ/mol,可知:

含0.5molH2SO4的浓溶液与含1mol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热量大于57.3kJ

B.从C(石墨)→C(金刚石)△H=+119kJ/mol,可知:

金刚石比石墨更稳定

C.等质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热量更多

D.2g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则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H2+O2=2H2O△H=-285.8kJ/mol

6.设NA为阿佛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错误的

 A.46g二氧化氮与四氧化二氮的混合气体中的原子数大于3NA

 B.28g乙烯、丙烯、丙烷的混合气体中的碳原子数小于2NA

 C.1mol/L500mL氯化镁溶液中的镁离子数小于0.5NA

 D.标态下,11.2L三氧化硫中所含的氧原子数大于1.5NA

7.某温度下,在一容积固定的容器中,反应aA(g)+bB(g)

hH(g)达到平衡后,

A、B、H的物质的量分别为amol、bmol和hmol。

已知a+b=h,若保持温度不变,将三者的物质的量增大一倍,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变大B.平衡不移动

C.B的体积分数减少D.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8.下列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

A.硫化钠溶液中加入少量盐酸:

S2—+H+=HS—

B.用硫酸铜溶液吸收硫化氢气体:

Cu2++H2S=CuS↓+2H+ 

C.向氨水中开始滴入硫酸铝溶液:

 A13++3NH3·

H2O=A1(OH)3↓+3NH4+

D.向碳酸氢钙溶液中开始滴入氢氧化钠溶液:

 

Ca2++2HCO3—+2OH—=CaCO3↓+2H2O+CO32—

9.常温下将稀NaOH溶液和稀CH3COOH溶液混合,不可能出现的结果是

 A、pH>

7,且c(Na+)>

c(OH—)>

c(H+)>

c(CH3COO—)

 B、pH>

7,且c(Na+)+c(H+)=c(CH3COO—)+c(OH—)

 C、PH<7,且c(CH3COO—)>

c(H+)>

c(Na+)>

c(OH—)

 D、pH=7,且c(CH3COO—)=c(Na+)>

c(H+)=c(OH—)

10.下列相关实验不能表达预期目的的是

相关实验

预期目的

A

把等质量的两份同种大理石块中的一份研成粉末,在同温度下分别与等体积同浓度的盐酸反应,观察放出气体快慢

验证接触面积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B

把装有颜色相同的NO2与N2O4混合气体的小试管(密封)分别浸入热水和冷水中,观察试管中气体颜色变化

验证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C

在蔗糖中加入适量的硫酸溶液,加热,充分水解后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并加热,观察沉淀的颜色

验证蔗糖水解产物中有醛基的存在

D

在装有同样浑浊的苯酚溶液的两个试管中,对其中一支试管加热,观察溶液是否变澄清

比较苯酚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11.以惰性电极电解CuSO4溶液,一段时间后取出电极,加入8.0gCuO后溶液与电解前相同,则电解时电路中流过的电子为

A、0.1molB、0.2molC、0.3molD、0.4mol

12.将SO2通入BaCl2溶液至饱和,未见有沉淀,继续通入另一种气体X仍无沉淀,则X可能是

A.CO2 

B.NH3    C.NO2   D.H2S

第Ⅱ卷(共64分)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13题~第17题为必考题,每道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

第18题~第29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13.(12分)

现有A、B、C、D、E、F六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已知A与D、C与E分别同主族,D、E、F同周期。

A、B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C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A分别与B、C可形成电子总数相等的分子,且A与C,A与E,A与F也可以形成电子总数相等的分子。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F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

(2)A、C、D三种元素可组成一种常见化合物,该化合物的化学式          ;

工业生产该化合物和单质F的离子方程式为:

                ;

(3)B与F形成的化合物分子中,各原子最外层均达8电子结构,则该分子的电子式为    ;

(4)已知0.50molEC2被C2氧化成气态EC3,放出49.15kJ热量,其热化学方程

式为                            ;

(5)A、B、C以原子个数比4:

2:

3所形成的化合物,所含的化学键类型为        。

0.1mol/L的该化合物水溶液中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14.(6分)

由乙烯和其他无机原料合成环状化合物E,其合成过程如下:

(水及其他无机产物均已省略)

提示:

RCH2Cl水解RCH2OH

试通过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C的结构简式。

(2)物质X与A互为同分异构体,则X可能的结构简式为。

(3)指出上图变化过程中①的有机反应的反应类型:

(4)D物质中官能团的名称为 。

(5)写出B和D生成E的化学方程式:

(注明反应条件)       。

15.(8分)

在一个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3molA和1molB,发生下述反应:

3A(g)+B(g)

2C(g)+3D(s),5min达到平衡时,C的浓度为0.6mol/L。

(1)达到平衡时,A的转化率为      。

此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     。

(2)维持容器的温度不变,若缩小容器的体积,则平衡将 

(填“正反应方向移动”、“逆反应方向移动”或“不移动”)

(3)维持容器的体积和温度不变,向密闭容器中加入氦气,达到新平衡时B、C的浓度之比c(B)/c(C)将    。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若增加A的浓度,B的转化率 

若将C分离出来,化学平衡常数 

(填“增大”、“减小”、“不变”)

16.(6分)

高温下,向炽热的Cu2S中通入足量的水蒸气,生成金属铜,同时生成两种物质的量之比为2:

1的气体,其中一种气体是造成酸雨的主要因素。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反应中被氧化的元素是__________,被还原的元素是_____________。

(3)有1molCu2S反应时,氧化剂与还原剂之间所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mol。

17.(12分)

某学习小组对人教版教材实验“在200mL烧杯中放入20g蔗糖(C12H22O11),加入适量水,搅拌均匀,然后再加入15mL质量分数为98%浓硫酸,迅速搅拌”进行如下探究。

(1)观察现象:

蔗糖先变黄,再逐渐变黑,体积膨胀,形成疏松多孔的海绵状黑色物质,同时闻到刺激性气味。

按压此黑色物质时,感觉较硬,放在水中呈漂浮状态。

同学们由上述现象推测出下列结论:

①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 

②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③浓硫酸具有脱水性

④浓硫酸具有酸性 

⑤黑色物质具有强吸附性

其中依据不充分的是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2)为了验证蔗糖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的气态产物,同学们设计了如下装置:

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上图A中最好选用下列装置(填编号)。

②B装置所装试剂是;

D装置中试剂的作用是;

E装置中发生的现象是。

③A装置中使蔗糖先变黑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后体积膨胀的化学方程式为:

④某学生按上图进行实验时,发现D瓶品红不褪色,E装置中有气体逸出,F装置中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颜色变浅,推测F装置中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颜色变浅的原因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选考部分

以下是选答题,其中18、19、20、21题为《有机化学基础》模块题,22、23、24、25题为《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题,26、27、28、29题为《化学与技术》模块题。

考生只能从三个模块中任选一个作答,不得跨模块答题,否则只能以所答的第一个模块计分。

《有机化学基础》模块

18—20为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

18.下列有关除杂质(括号中为杂质)的操作中,错误的是

 A.福尔马林(蚁酸):

加入足量饱和碳酸钠溶液充分振荡,蒸馏,收集馏出物

B.甘油(水):

用分液漏斗分离

C.苯(苯酚):

加NaOH溶液,充分振荡,分液,弃水层

D.乙酸乙酯(乙酸):

加饱和碳酸钠溶液,充分振荡,分液,弃水层

1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用大米酿的酒在一定条件下密封保存,时间越长越香醇

B.乙醇和乙酸的沸点和熔点都比C2H6、C2H4的沸点和熔点高

C.乙醇和乙酸都能发生氧化反应

D.乙醇和乙酸之间能发生酯化反应,酯化反应和皂化反应互为逆反应

20.酚酞的结构如右图,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酚酞是芳香烃

B.酚酞分子式是C26H12O4

C.酚酞能与溴水反应,产生白色沉淀

D.每1mol酚酞最多能与2molNaOH反应

21.(11分)A是一种可以作为炸药的有机物,请根据下列反应图示中各有机化合物的关系(无机物均已略去未写),回答问题:

(1)写出有机物E的结构简式:

(2)写出下列反应的反应类型:

A→C:

D→E: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B:

A→C:

(4)在一定条件下,C可以形成高聚物,写出C形成高聚物的化学方程式

为:

《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

22—24为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

22.某原子核外共有6个电子,分布在K与L电子层上,其基态原子在L层分布中正确的是

 A.B.

 C.D.

23.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预测H2S和BF3的立体结构,两个结论都正确的是

 A.直线形;

三角锥形 

    B.V形;

三角锥形

 C.直线形;

平面三角形 

    D.V形;

平面三角形

24.已知1~18号元素的离子W3+、X+、Y2-、Z-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原子的第一电离能:

X>WB.离子的还原性:

Y2->Z-

C.氢化物的稳定性:

H2Y>HZD.原子半径:

X<W

25.(11分)Mn、Fe均为第四周期过渡元素,两元素的部分电离能(I)数据列于下表:

元素

Mn

Fe

电离能/kJ·

mol-1

I1

717

759

I2

1509

1561

I3

3248

2957

回答下列问题:

(1)Mn元素价电子层的电子排布式为 

,比较两元素的I2、I3可知,气态Mn2+再失去一个电子比气态Fe2+再失去一个电子难。

对此,你的解释是 

(2)Fe原子或离子外围有较多能量相近的空轨道而能与一些分子或离子形成配合物,则与Fe原子或离子形成配合物的分子或离子应具备的条件是 

(3)三氯化铁常温下为固体,熔点282℃,沸点315℃,在300℃以上易升华,易溶于水,也易溶于乙醚、丙酮等有机溶剂,据此判断三氯化铁晶体为 

晶体。

(4)金属铁的晶体在不同温度下有两种堆积方式,晶胞分别如右图所示。

面心立方晶胞和体心立方晶胞中实际含有的Fe原子个数之比为 

,其中体心立方晶胞空间利用率为。

《化学与技术》模块

26—28为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

26.下列有关工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合成氨生产过程中将NH3液化分离,可加快正反应速率,提高N2、H2的转化率

B.硫酸厂靠近原料产地比靠近硫酸消费中心更为有利

C.由于2SO2(g)+O2(g)

2SO3(g),所以硫酸生产中常采用高压条件提高SO2的转化率

D.充分利用硫酸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热”,可使硫酸厂向外界输出大量的能量

27.下列物质的制备不符合工业生产实际的是

A.在洗涤剂烷基苯磺酸钠中,烷基含碳原子的个数以12~18为宜

B.生铁炼钢,目的是适当降低生铁中的含碳量,除去大部分硫、磷等杂质

C.海水提镁,通过电解熔融状态的氧化镁来制备金属镁

D.与氨碱法比较,联合制碱法优点是提高了原料的原子利用率

28.含杂质SiO2的硫铁矿样品1克,用充足的O2燃烧后剩余固体称重为0.8克,则硫铁矿中含硫量为

A.10%B.22%C.32%D.40%

29.(11分)目前,在研究新能源的前沿技术上,科学家致力于二氧化碳的“组合转化”技术的研究,把过多二氧化碳转化为有益于人类的物质。

(1)乙烯的产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下列石油化工生产能提高乙烯的产量的是:

A.蒸馏、分馏B.催化裂化C.催化裂解D.催化重整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石油是混合物,分馏后的得到的馏分是纯净物

B.煤隔绝空气加强热可以得到黑褐色油状的煤焦油

C.煤的气化和液化是使煤变成清洁能源的有效途径

D.从绿色化学角度考虑,以植物为主的生物质资源,是未来的理想资源

(3)如果将CO2和H2以1:

4的比例混合,通入反应器,在适当的条件下反应,可获得一种重要的能源。

请完成以下化学方程式:

CO2+4H2→( 

)+2H2O

(4)若将CO2和H2以1:

3的比例混合,使之发生反应生成某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和水,该原料可能是

A.烷烃B.烯烃 

C.炔烃D.芳香烃

(5)甲、乙、丙三个化肥厂生产尿素所用的原料不同,但生产流程相同:

①甲厂以焦炭和水为原料;

②乙厂以天然气和水为原料;

③丙厂以石脑油(主要成分为C5H12)和水为原料。

按工业有关规定,利用原料所制得的原料气H2和CO2的物质的量之比,若最接近合成尿素的原料气NH3(换算成H2的物质的量)和CO2的物质的量之比,则对原料的利用率最高。

据此判断甲、乙、丙三个工厂哪个工厂对原料的利用率最高?

(6)请根据以上信息,设计工业合成尿素的条件。

2009年海口市高考调研测试化学参考答案

第I卷选择题(请使用2B铅笔填涂,修改时用橡皮擦干净)

1.[A][B][C][D]5.[A][B][C][D]9.[A][B][C][D]

2.[A][B][C][D]6.[A][B][C][D]10.[A][B][C][D]

3.[A][B][C][D]7.[A][B][C][D]11.[A][B][C][D]

4.[A][B][C][D]8.[A][B][C][D]12.[A][B][C][D]

13、(12分)

(1)第三周期VIIA族(1分)

(2)NaOH(1分)2Cl-+2H2O

Cl2↑+H2↑+2OH-(2分)

(3)(2分)

(4)2SO2(g)+O2(g)=2SO3(g);

△H=-196.6kJ/mol或SO2(g)+(1/2)O2(g)=SO3(g);

△H=-98.3kJ/mol(可逆符号、等号均不扣分)(2分)

(5)离子键和(极性)共价键(2分)   NO3->

NH4+>

H+>

OH-(2分)

(1)OHC—CHO(1分)

(2)CH3—CHBr2(1分)

(3)加成(1分)(4)羧基(1分)

(5)(2分)

15、(8分)

(1)60%   (2分)8.33(2分)

(2)正反应方向(1分)

(3)不变(1分)(4)增大 

(1分)不变(1分)

16、(6分)

(1)Cu2S+2H2O(g)

2Cu+2H2↑+SO2↑(2分)

(2)S(1分)Cu和H(1分)(少选不得分)

(3)6(2分)

17(12分)

(1)②④(1分)(少选不得分,多选得0分)

(2)① 

Ⅱ(1分)

②D:

(品红溶液)检验SO2是否被除尽(1分)E:

溶液出现白色浑浊(1分)

③C12H11O11(蔗糖)

12C+11H2O(2分)

2H2SO4(浓)+C

CO2↑+2SO2↑+2H2O(2分)

④CO气体能还原热的酸性高锰酸钾(2分)5CO+6H++2MnO4-

5CO2↑+2Mn2++3H2O(2分)

选择题答案

模块

有机化学基础

物质结构与性质

化学与技术

题号

18

19

20

22

23

24

26

27

28

答案

21、(11分)

(1)(1分)

(2)氧化反应(2分),消去反应(2分)

(3)A→B:

(2分)

A→C:

(4)(2分)

25、(11分)

(1)3d54s2,(2分)由Mn2+转化为Mn3+时,3d能经由较稳定的3d5半充满状态转变为不稳定的3d4状态(或Fe2+转化为Fe3+时,3d能级由不稳定的3d6状态转变为较稳定的3d5半充满状态)(2分)

(2)具有孤对电子(2分)

(3)分子(1分)

(4)2:

1(2分)68%(2分)

29、(11分)

(1)C(2分)

(2)A(2分)

(3)CH4(1分)

(4)B(2分)

(5)丙(2分)

(5)高压、催化剂、适宜的温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