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星中学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历史理科第三次教学检测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7928078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17.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星中学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历史理科第三次教学检测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新星中学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历史理科第三次教学检测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新星中学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历史理科第三次教学检测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新星中学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历史理科第三次教学检测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新星中学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历史理科第三次教学检测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星中学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历史理科第三次教学检测文档格式.docx

《新星中学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历史理科第三次教学检测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星中学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历史理科第三次教学检测文档格式.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星中学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历史理科第三次教学检测文档格式.docx

“无论政治学术道德文章,西洋的法子和中国的法子,绝对是两样”“若是决计守旧,一切都应该采用中国的老法子”“若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取西洋的新法子”“因为新旧两种法子,好像水火冰炭,断断不能相容”。

下列说法中最符合题意的是

A.陈独秀倡导使用新法B.陈独秀提倡民主与科学

C.陈独秀认为新法优于旧法D.陈独秀未能正确对待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

10.下列表格中的言论客观反映了当时不同政治派别的思想倾向,其共同诉求是

1865年

李鸿章说:

“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

1894年

郑观应说:

“西人以商为战,欲制西人以自强,莫如振兴商务。

1903年

章太炎说:

“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明之;

旧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

1913年

梁启超说:

“共和政治,非国民继续的觉悟努力,万万不会维持。

A.实现中国工业化B.实行民主政治C.推动中国近代化D.启蒙与救亡并重

11.党史专家龚育之说:

“‘南方谈话’是代表邓小平理论走向成熟的集大成之作”,“是标志着新时期的历史发展进入新阶段的解放思想的宣言书”。

对上述“新时期”、“新阶段”的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A.新中国诞生、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建立B.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C.改革开放、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建立D.新中国诞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12.20世纪60年代,我国科学技术事业的主要成就是()

①原子弹爆炸成功②第一枚中近程导弹发射成功

③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④杂交水稻问世

A.①②③B.①②C.①③④D.②③④

13.用音乐美术特有的艺术形式,用不同流派表现不同的时代特征和精神风貌。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现代主义美术:

毕加索《格尔尼卡》B.民族乐派:

柴科夫斯基《天鹅湖》

C.印象派绘画:

莫奈《日出印象》D.现代主义音乐:

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

14.“文化牌”、“文明牌”、“遗产牌”成为当前我国城市经济的名片,恢复历史建筑风貌成为城市建设的热点。

开封要展示原汁原味的皇城风貌,下列现象不适合的是

A.街道两边遍布商铺B.进行“坊”、“市”严格区分的规划

C.在城内建立夜间市场D.建立一座活字印刷坊

15.很久以来,糖在欧洲只是作为药用并被视为一种舶来奢侈品,直到美洲被发现后,欧洲人在加勒比海地区大量种植甘蔗并加工制糖,这种情况才得以改变。

由此推断在下表中,英国人均糖消费量与欧洲其它国家相比,呈现明显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人均糖消费量(磅)

欧洲(除英国外)

英国

1680

1750

1800

0.85

1.90

1.98

4

10

18

A.新航路开辟之初英国率先进行殖民掠夺活动B圈地运动促使英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C.英国逐步控制海上霸权从而占据贸易优势D.工业革命完成促使英国的生产力飞速提高

16.1936年初,国民政府规定,对农产品加工,提倡就农村或其附近发展,对一般工业应由政府实行保护和奖励的政策,对于那些地方上无力举办的大工业,应由政府、企业家一致进行。

这说明国民政府采取的行动是()

A.实行“币制改革”B.鼓励外资投资国内产业C.提倡国货运动D.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17.张德彝在《航海述奇》里记载了1866年他从天津到上海途中吃西餐的事情:

“每日三次点心,两次大餐……所食者,有烧炙,牛羊鸡鱼,再则糖饼、苹果……饮则凉水、糖水、热牛奶、菜肉汤、甜苦洋酒。

”材料说明当时

A.西餐种类繁多、营养卫生B.西餐已成为中华饮食文化的主流

C.西餐馆主要分布在沿海通商口岸D.西餐馆在内地普遍出现

18.“自经此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

下列表述,与此制度相吻合的是

A.“凡周之士,不(丕)显亦世”B.“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C.“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D.“莫愁寒族无人荐,但愿春官把卷看”

19.下列对我国古代自秦汉以来中央和地方关系演变趋势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和监视B.地方独立性增强,中央集权削弱

C.地方权力愈来愈小,中央权力愈来愈大D.中央对边地治理渐趋严密

20.根据下图所示,其中关于罗马法的说法错误的是()

A.《十二铜表法》既是成文法的开端,又可以看做是公民法的典型代表

B.当公民法演变为万民法时,罗马的成文法已经比较完善,所以万民法基本上都是成文法

C.从习惯法发展到成文法,从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根本原因都是平民与贵族的长期斗争

D.罗马的公民法存在注重形式、程序繁琐等明显的狭隘性,可能与其存在大量习惯法有很大的关系

21.选举制度是资产阶级代议制的重要特征之一,下列有关中外历史上“选举”说法正确的是()

①1832年英国议会选举改革,扩大工业资产阶级选举权

②美国参议员按各州人口比例选举产生

③德意志帝国的帝国议会由普选产生

④1949年新中国在普选基础上召开了一届政协

A.①②④B.②④C.①③D.①③④

22.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宣称:

“任何政府的正当权利,均由人民同意而产生”;

法国大革命初期,各地人民组织自治政府,政权落人国民会议手中。

以上史实体现政治主张是

A.主权在民B.三权分立C.议会制度D.社会契约

23.历史学家陈旭麓先生认为“鸦片战争的整个过程里,中国以中世纪的武器、中世纪的政府、中世纪的社会来对付近代化的敌人。

战争以严酷的事实暴露了这种差距,促使一批爱国知识分子在比较中思考。

”当时爱国知识分子思考的结论是

A.“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一切的黑暗。

B.“夷之长技三:

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

C.“我们应该准备怎么能适应这个潮流,不可抵抗这个潮流。

D.“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

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

24.台湾自古以来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历朝历代不断加强对台湾管辖。

17世纪以来台湾面临西方殖民者的侵占,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的捍卫国家主权的斗争。

到了近代台湾经历了割占——回归——分离的历程。

这一“历程”分别与下列哪些战争有关?

①鸦片战争②甲午中日战争③解放战争④抗日战争⑤抗美援朝战争

A、①②③B、②④③C、②③④D、②④⑤

一届全国人大召开(1954年)

二届全国人大召开(1959年)

三届全国人大召开(1964年)

四届全国人大召开(1975年)

五届全国人大召开(1978年)

六届全国人大召开(1983年)

七届全国人大召开(1988年)

……

25.十月革命时期的《真理报》副主编季诺维耶夫曾说:

“二月革命胜利后,弗·

伊(列宁)带着整个革命的现成政治图纸回到俄国。

”“现成政治图纸”指的是

A.俄国退出世界大战B.发动七月革命

C.进行社会主义革命D.建立苏维埃政府

26.右表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时间表,以下分析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一届人大召开标志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起来

B.“文革”期间人民代表大会仍能正常召开

C.1978年以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展步入正轨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经历了曲折发展历程

27.中国有一句俗话,叫做“一个好兄弟不如一个好邻居”。

联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外交,突出体现这种思想的是

A.中美历经曲折,最终建立外交关系B.参与发起建立APEC

C.积极参加世界贸易组织D.发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28.1972年中美上海《联合公报》:

“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美国发表这一声明意在

A.缓和中美关系,集中对抗苏联B.承认中国日益提高的国际地位

C.缓和中美关系,促进中国统一D.承认封锁新中国政策的错误

29.为下图选择最恰当的标题

A.当今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B.当今世界格局的两极化趋势

C.当今世界格局的变化趋势D.当今世界格局的单极化趋势

30.在北京奥运会开幕之际,俄罗斯与格鲁吉亚战争爆发,美国随即高调介入。

美俄双方舰队在黑海形成对峙,有人将之称为“新冷战”。

对此表述错误的是

A.冷战结束后天下并不太平B.美国干预别国和地区事务

C.美俄关系趋向紧张D.形成了新的美俄两极格局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判断题(正确的写A,错误的写B。

每题2分共10分。

31.明朝废除丞相,设立内阁,使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

32.2012年美国总统大选中,奥巴马由选民直接选举,当选为美国总统,对国会负责。

33.《马关条约》签订后,台湾人民掀起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斗争,直至1945年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

34.乾隆年间,“徽汉合流”,京剧形成。

同治、道光年间京剧走向成熟。

35.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

三、材料题(每题10分,共20分)

36.学会把课本中的文字知识用图表、材料等多种方式呈现,是会灵活运用历史知识的重要标志。

请阅读下列三幅图片并回答问题:

(1)图一中所示中央机构开创于哪个朝代?

(1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是谁?

(2分)

(2)三省六部制有一个较长的发展阶段,完善到图二中的程度是在哪一朝代?

当时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各自负责的职能分别是?

(4分)

(3)图三中的政治结构设计最早出现在中国古代哪一朝代?

为了维护这一设计,这一朝代的统治者采取了何种政治措施以加强皇权?

(3分)

37.材料一 哥伦布发现美洲以及接踵而来的葡萄牙人、英国人、法国人等,通过对新土地的殖民和占有,与土著居民的接触、交往和融合,给欧洲人送去了新世界的文明,还使新旧大陆的物产得以交换和传播……没有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得多,英国也不可能成为发动工业革命的国家……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

——黄邦和《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

哥伦布以来东西两半球汇合的世界影响》

材料二 火车、轮船、电报等新式交通工具和电讯器材的出现,把世界各地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紧紧联结在一起。

1869年苏伊士运河通航,使欧洲到印度的航路缩短了4000英里,1914年竣工的巴拿马运河则使旧金山到利物浦的航程近了5666英里。

轮船的不断更新,使航速大大提高,欧美航程从42天缩短为5天,从伦敦到加尔各答也由3个月减为18天。

此外海底电缆的铺设、跨洲铁路的修建,加强了洲际联系;

有线电报、电话和无线电报的普及,使世界通讯网络得以形成。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归纳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6分)

(2)概括归纳材料二所反映的社会经济现象,并简要说明其形成的原因。

四、简答题(10分)

3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传承了中国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又与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脉相承。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孟子曰: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

材料二欧美强矣,其民实困,观大同盟罢工与无政府党、社会党日炽,社会革命其将不远……若能将平均地权做到,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则社会革命已成七八分了。

——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国》

材料三最近几个月,中央政治局听了中央工业、农业、运输业、商业、财政等三十四个部门的工作汇报,从中看到一些有关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的问题。

综合起来,一共有十个问题,也就是十大关系。

提出这十个问题,都是围绕着一个基本方针,就是要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

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

(1)材料一孟子提出了什么民本思想?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孙中山提出了哪些具体的民生主张?

(3)材料三出自何处?

根据材料回答这些问题提出的背景。

(4)以上材料和分析可以给我们什么启示?

高二历史(理科)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B

D

C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A

31—35:

BBABA

36.

(1)秦朝(1分)、秦始皇(或赢政)(2分)。

(2)隋朝、唐朝或隋唐都对(1分),决策、审议和执行(3分)。

(3)明朝(1分)、废丞相(1分)设内阁(1分)。

37.

(1)美洲开始沦为欧洲殖民地;

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

促进了世界物产(或:

文明)的交流和传播;

世界市场开始出现;

人类走向整体世界;

促进了人类向工业文明的转型。

(2)现象:

世界市场的形成,世界经济联系更加密切。

原因:

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或:

交通、通讯工具的发展)。

)(4分)

38.

(1)民贵君轻。

(2)平均地权、节制资本、耕者有其田。

(3)《论十大关系》;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吸取苏联教训。

(4)民生问题的解决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立。

(2分,言之成理,皆可得分)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答案解析:

1.B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分封制,分封制是周王为了巩固统治,扩大疆域而采取的地方措施,解题关键是熟知材料中“封建”的含义,这里的“封建”是分封建邦的意思,故本题正确答案选择B。

考点: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政治制度•分封制

2.B

依据材料中“美国公使夫人的手抽泣哽咽说进攻使馆”的信息可知该事件是义和团运动,“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说明清政府准备出卖国家权益以获取西方列强欢喜,愿意成为洋人的朝廷,这与《辛丑条约》相符,故答案选择B项。

近代中国民主革命•1840-1900年间列强侵华战争•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

3.D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以及与所学知识联系的能力。

通过题干材料的描述可知这位学者出现的时间是明末清初,通过“将明朝皇帝的失败归咎于他们的专制统治和作为专制统治意识形态”可知该学者反对君主专制,且其思想又有启蒙的作用,所以影视明末清初四大思想家之一,而四个选项中只有D符合这个条件,所以D正确。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黄宗羲

4.B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

提出“兼爱”、“非攻”“节俭”、“节用”的是战国时期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子,同时还提出了尚贤,尚同,非命、非乐等主张,所以B正确。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墨子

5.C

古希腊文化更深层次的体现是古希腊的思想。

古希腊的思想注重人文主义,肯定人的价值和人的尊严,以人的尺度来衡量世间万物。

此题应该选择C项。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人文主义

6.B

本题主要考查从学生识记能力,难度较低。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符合卢梭的的主张的只有②③,①不是卢梭的主张,在国家政体方面主张民主共和,④是孟德斯鸠的主张,所以不符合题干要求,所以本题答案是B,A、C、D三项不符合史实。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人文主义的发展·

启蒙运动。

7.C

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从题干““三五步走遍天下,七八人百万雄兵”的信息可知这符合戏曲夸张虚拟化的特点,故C项正确;

ABD项与题干信息不符,故排除。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

戏曲的特点

8.D

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从题干信息可知,在“浅色的桦树林、深色的松树林”环境中生活的蛾,其颜色种类的分布是有差异的,这说明生物物种的种类与生物生存环境之间有密切联系,因此不同物种的变异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故D项正确;

ABC项在题干信息中没有体现,故排除。

近代科学技术·

进化论·

达尔文

9.D

本题考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信息的能力,结合新文化运动的相关知识可知,“西洋的法子”指的是西方的民主科学等思想,“中国的法子”指的是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题干中陈独秀认为两者水火不容,如果要革新,就需要全盘肯定西方文化,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这说明其存在绝对主义的倾向,故D项正确。

思想解放的潮流·

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

10.C

本题考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注意题干要求“共同诉求”,李鸿章主张机器生产,郑观应主张发展近代民族工商业,章太炎主张用革命的手段来改造旧社会,梁启超主张提高国民的觉悟,改造国民的思想,他们四人从经济、政治、思想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主张,这都有利于推动中国社会的近代化,故C项正确;

AB项不是共同点,排除;

D项与李鸿章、郑观应的主张不符,排除。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李鸿章、郑观应、梁启超

11.B

本题考查的是南方谈话。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南方谈话发生在1992年,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时期,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所以答案选B。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邓小平理论·

南方谈话

12.B

本题主要考查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依据所学,①是1964年10月;

②也是1964年6月;

③是1970年4月;

④是1973年10月。

故①②符合题意,所以选B。

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20世纪60年代的成就

13.D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可知,D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属于浪漫主义的风格。

ABC表述正确。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浪漫主义

14.B

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开封世纪北宋的都城,宋代打破了坊市的界限,商业活动突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因此B项不符合史实,故答案为B项;

ACD项都与宋代的史实相符,故排除。

古代中国的经济·

商业的发展·

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

15.C

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新航路开辟之初葡萄牙率先进行殖民掠夺活动,故A项错误;

从材料中信息可知欧洲人均糖消费量增长的原因在于欧洲人在加勒比海地区大量种植甘蔗并加工制糖,而英国的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其他国家,结合表格中的时间信息,可知此时的英国逐步掌握海上霸权,占据了贸易优势,人均糖消费量增长与圈地运动无关,故C项正确,B项错误。

19世纪中期英国才完成工业革命,故D项错误。

新航路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