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行性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7925037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可行性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可行性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可行性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可行性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可行性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可行性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

《可行性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可行性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可行性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

三、项目建设进度………..……………..………………………….7

第七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8

一、投资估算……………..……………..………………………….8

二、资金筹措……………..……..………………………………….9

第八章效益分析……………..………..………………………………9

一、经济效益……………..…..…………………………………...9

二、生态效益……………..…..…………………………………...10

三、社会效益…………..……..…………………………………...10

第九章项目管理与保障措施………..……..…………………………11

一、项目组织管理体系…………....………………………………11

二、保障措施…………..………..…………………………………11

附图:

镶黄旗建设扶贫养殖小区工程示意图

第一章项目概要

一、项目名称:

镶黄旗建设扶贫养殖小区工程项目建议书

二、项目承担单位:

镶黄旗扶贫办

三、项目法人:

巴特尔

四、建设地点:

建设两处奶牛养殖园区,一是镶黄旗人民政府所在地新宝力格镇,二是巴音塔拉苏木所在地,以集中安置极度贫困嘎查的牧户为主,兼顾新宝力格镇,宝格丁高勒苏木和巴音塔拉苏木所在地周边的牧户。

五、建设期限:

2009年——2010年

六、项目性质:

新建

七、建设内容和规模:

引进奶牛3000头;

奶牛养殖覆盖全旗的1000户牧民;

建设扶贫养殖园区两处,筑住宅5.6万平方米,配套建设棚圈10万平方米;

建高产饲草料基地0.6万亩;

建青贮窖4万立方米;

购买饲草料加工设备1000台套。

八、建设目标:

项目建设两年后,在镇、苏木所在地达到两处奶牛养殖园区,从业1000户,规模3000头。

九、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10190万元,其中引进奶牛投资5550万元,配套建设投资4640万元。

申请扶贫资金7000万元,主要用于购买奶牛、建设住宅、棚圈;

牧户自筹和申请银行贷款3190万元,用于配套建设青贮窖、饲草料基地以及饲草加工设备购进。

十、效益:

项目建成后,将使1000户、4500人转变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完整构筑龙头企业+牧户+基地的生产经营模式,形成现代化的专业奶牛养殖体系,奶牛养殖牧户人均纯收入提高2900多元,生活水平逐步达到小康。

奶牛养殖户原承包的108万亩草地得到科学合理保护与利用,由此带动全旗更多牧户从事奶牛养殖,使全旗草原生态环境正向演替,社会经济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轨道。

第二章基本情况

一、社会经济概况

镶黄旗是一个以畜牧业为主体经济的纯牧业旗,以蒙古族为主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是内蒙古自治区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扶持贫困旗,全旗辖一个苏木、两个镇,六十个嘎查,人口总数3.1万。

全旗60%以上的人口从事全旗经济主导产业畜牧业生产。

全旗2008年牧业年度统计牲畜总头数为58.1万头(只)。

2008年牧业生产总值29186万元。

牧民纯收入4070元。

人均草场面积22.24公顷,畜均占有草场0.78公顷/头(只)。

镶黄旗交通较为便利,呼海大通道横穿我旗境内,旗人民政府所在地新宝力格镇距集通铁路仅45公里距北京市400公里,距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300公里,距牲畜集散地张北县150公里,连接铁路、呼海大通道、北京、呼和浩特市、牲畜集散地张北县的道路为黑色柏油路面,畜产品流通顺畅。

二、自然概况

镶黄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西南部,地处北纬41°

56ˊ--42°

25ˊ,东径113°

22ˊ--114°

25ˊ,东邻本盟白旗,南部与乌盟化德县、商都县交界,西部、北部分别与本盟苏尼特右旗和苏尼特左旗接壤;

全旗土地总面积4960平方公里;

其中可利用草场面积4400平方公里。

在旗北部是全国著名的浑善达克流动半流动沙地,沙地面积已达到1200平方公里,占全旗土地总面积的24%;

在旗南部是低山陡坡丘陵区,水土流失面积已达到2200平方公里,占全旗土地总面积的44%;

在旗中部是高平原区,草地沙化、退化严重。

全旗整体南高北低的地形,形成横跨全旗南北的四大流域区,流域内聚集居住着占牧区总人口的75%的牧户。

全旗地形以高平原、丘陵、盆地、沙丘、旱谷地组成,平均海拔1300米;

全旗属温带大陆季节性气候,年均降水267毫米左右,全年降水的70%以上集中在6—9月份,雨热同期有利于牧草生长,≥10℃的积温2272.7℃,无霜期平均121天,气候特点主要是冬春季风沙多,夏秋干旱少雨;

镶黄旗土壤类型由栗钙土、风积沙土及盐化草甸土等构成,土壤营养成份一般;

全旗植被盖度20—25%,森林覆盖率2%左右,天然草地产草量450—675公斤/公顷(干草产量);

中部和南部地区植被主要为旱生丛生禾草和小灌木,典型群落由克氏针茅、糙隐子草、冷蒿组成,北部地区分布有小叶锦鸡儿、沙竹、骆驼蓬等;

全旗境内无长年性河流,只有少数季节性洪水河流,地表水贫乏,地下水较丰富、埋藏较浅,有利于开发灌溉人工草地和建设高产饲料地。

第三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镶黄旗作为国务院批准的全国唯一的牧区改革试验区,自1988年以来,对深化牧区改革进行了积极的试验探索,在完善牧区以草牧场承包为主的“双权一制”,建立社会化服务体系,改革畜产品流通体制,实现牧工商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经营体制,以及苏木镇机构改革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为全国牧区改革提供了许多可供参考的依据。

镶黄旗2002年被列入自治区扶贫开发工作重点贫困旗,极度贫困嘎查43个,占嘎查总数的71.7%,全旗34个嘎查列为自治区“千村扶贫开发工程”重点扶持嘎查,占嘎查总数的56.7%,从2002年开始,全旗16个嘎查得到自治区20个直属单位定点帮扶,通过两年的扶贫开发工程建设,在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畜种改良、转变牧民生产经营观念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通过转变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促进可持续发展项目的实施,镶黄旗在结合地区实际的基础上,计划建设三种模式的畜牧业产业化基地园区。

树立生态环境为本,资源永续利用和以建设求发展,以质量增效益的新观念。

通过调整畜牧业经济结构,寻找草原建设、畜种改良、基础建设、标准化饲养、集约化和产业化经营合理搭配的最佳结合模式,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三效”统一,转变全旗牧区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引进和改良畜种、调整畜群结构,尽快脱贫致富。

针对镶黄旗草原生态环境沙化、退化的现状,面对畜牧业粗放生产经营和畜群结构不合理的现实,建设产业化基地,是实现集约化畜牧业的必由之路。

一方面占全旗近20%的流动半流动浑善达克沙地和44%的水土流失区是形成风沙源的主要源头,而影响京津的主要沙源则来自浑善达克沙地和沙化、退化草地,所以建设和保护我旗草原对京津尤其重要,龙头企业基地建成后,进行舍饲半舍饲养畜,可极大地减轻草场的压力,并有利于草原生态环境的逐步恢复;

另一方面项目带动牧民逐步转变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向集约化经营方向发展,对提高牧民收入、扩大生产规模、加快脱贫致富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镶黄旗是纯牧业旗,多年来作为主导产业的畜牧业在各方面都有很快的发展,畜牧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棚圈化程度大幅提高。

截止2008年底,全旗共建成棚圈22万平方米,其中建设标准化棚圈5万平方米,户均棚圈已达到近50平方米。

已建成旗、苏木、嘎查三级科技服务网络,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并有一大批多年从事牲畜改良、防疫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可为全旗的畜牧业生产提供良好的技术服务,增加畜牧业生产科技含量;

从1998年开始,我旗先后实施了国家生态环境重点县项目和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项目,六年来的生态环境建设,广大牧民是生态环境的受益者,也是生态环境建设的积极参与者,广大牧民清醒地认识到落后的畜牧业粗放经营方式必须改变,走产业化、集约化畜牧业生产经营才能脱贫致富,又保护自我生存的环境。

因此,近年来广大牧民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积极引进优良畜种,走舍饲圈养之路,在奶牛、肉牛、肉羊养殖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同时随着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农业综合开发工程以及千村扶贫等工程的实施,全旗现已建成稳产高产饲草料基地3万多亩和4万多亩优质人工草地。

所有这些建设成果为建设产业化基地均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第四章市场分析与销售设想

一、市场需求现状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牛奶市场需求越来越大,长期以来,奶产品供不应求,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二、营销策略

镶黄旗人民政府已与蒙牛公司签订了联合建设奶牛基地协议书,蒙牛公司以最低不低于1.5元/公斤的保护价全部收购镶黄旗奶户交销的合格鲜奶,并按月直接向奶户兑现奶款。

第五章项目区建设目标

通过项目建设形成高起点、高标准的扶贫开发养殖小区,将进一步转变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带动全旗畜牧业生产经营向集约化、产业化方向发展,使项目区牧户逐步脱贫致富,牧民人均收入提高2900元。

项目建设覆盖全旗一个苏木两个镇1000户牧户,使牲畜良种化程度达到100%。

第六章项目区总体布局、规模和进度安排

一、扶贫开发养殖基地范围及布局

镶黄旗力争在全旗范围内集中建设扶贫养殖小区,项目总体布局即在镶黄旗人民政府所在地新宝力格镇和苏木所在地建设四处奶牛养殖业基地,将流动半流动的浑善达克沙地内和旗人民政府所在地周边水土流失严重区内已基本失去生产生活条件条件的牧民通过扶贫移民整体安置到奶牛养殖业基地从事奶牛养殖。

二、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扶贫开发养殖小区项目建设包括奶牛引进、移民区住宅建设,畜棚畜圈建设、饲草料基地建设、青贮窖建设、饲草料加工设备购进、配套建设奶站等内容。

项目规模为:

自2009年—2010年用两年的时间全旗引进以荷斯坦为主的优质奶牛0.3万头。

建设扶贫移民新浩特(自然村)2处,总规模1000户,建设扶贫移民住宅5.6万平方米,户均56平方米;

配套建设畜棚、畜圈10万平方米,使项目区奶牛养殖户户均牛舍面积达到100平方米(棚60平方米、圈40平方米);

建设以水为中心的高产饲草料基地0.6万亩;

加之已建成的饲草料地和人工草地,达到畜均2亩;

建设青贮窖1000座,总容积4万立方米,达到户均一座,户均40立方米;

购买各种饲草料加工设备1000台套,达到户均1台,满足饲草料基地整地、种植、收获,贮藏、加工的需要。

分别是:

在新宝力格镇建奶牛养殖区两处,规模700户,奶牛2000头;

在巴音塔拉镇所在地建奶牛养殖区两处,规模300户,奶牛1000头;

选择新宝力格镇和巴音塔拉镇所在地建设奶牛养殖基地,是基于这些地区“五通”便利,适宜建设奶站和奶加工企业。

三、项目建设进度

项目建设期为两年,即2009年始至2010年。

2009年完成引进优质奶牛1200头及移民村住宅和棚圈建设,占总规模的40%。

2010年完成引进优质奶牛1800头及移民村住宅和棚圈建设,占总规模的60%。

两年引进生产奶牛3000头,安置扶贫移民养殖奶牛户1000户,建设扶贫移民区,相应配套建设畜棚、畜圈、以水为中心的饲草料基地、青贮窖、饲草料加工等基础设施。

第七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一、投资估算

扶贫开发养殖基地建设总投资10190万元,其中购奶牛投资5550万元,扶贫移民住宅建设投资2240万元,标准化畜棚畜圈投资1200万元,青贮窖投资200万元,饲草料基地建设投资600万元,饲草加工设备投资200万元,其它费用估算200万元。

分项投资如下:

1、购进黑白花奶牛3000头×

1.85万元/头=5550万元;

2、扶贫移民住宅、畜棚畜圈估算投资3440万元,其中:

扶贫移民住宅5.6万平方米×

400元/平方米=2240万元;

牛畜棚畜圈10万平方米×

120元/平方米=1200万元;

3、青贮窖建设1000座,每座造价2000元,估算投资200万元;

4、饲草料基地建设0.6万亩,每亩投资1000元,估算投资600万元。

5、饲草加工设备1000台套,按每套平均2000元计,投资200万元。

6、项目前期费100万元。

7、项目科技支撑费以及科技信息综合服务中心投入100万元。

二、资金筹措

扶贫开发建设总投资10190万元,申请扶贫投资7000万元,用于购买优质奶牛、建设住宅、棚圈;

项目区牧民自筹3000万元和贷款190万元,用于青贮窖、饲草料基地以及饲草加工设备。

我旗牧户现状户均150只羊单位,将现有的牲畜变卖后,户均可自筹资金3万元,全旗1000户牧民可自筹资金3000万元。

第八章效益分析

一、经济效益

1、奶牛养殖户:

以1户饲养3头生产奶牛分析:

按奶牛1天产奶量20公斤,产奶期300天,每公斤鲜奶售价1.5元计算,每头黑白花奶牛的受配率按95%,受胎率按90%,公母比例为1:

1,每头公牛犊售价按500元,母牛犊按4000元计算。

饲养1头黑白花奶牛总收入=(20公斤/天×

300天×

1.5元/公斤)+95%×

90%×

(4000+500)×

50%=9000+1175=10175元。

调查养奶牛户经验,奶牛年饲喂分干乳期、产奶期、怀孕期和哺乳期,按年平均日需饲料7.5公斤,干草4公斤,青贮饲料15公斤,盐、小苏打0.2公斤,费用总支出如下:

饲料7.5公斤/天×

365天×

1.6元/公斤=4380元

干草4公斤/天×

0.5元/公斤=730元

青贮饲料15公斤/天×

0.1元/公斤=547.5元

盐、小苏打0.2公斤/天×

0.4元/公斤=29.2元

水电费60元

总支出=饲料4380元+干草730元+青贮547.5元+其它89.2元=5746.7元

则1头奶牛年纯收=10175元-5746.7元=4428.3元,户均饲养生产奶牛3头,年纯收入13284.9元。

二、生态效益

扶贫开发养殖小区的建成,使我旗项目区牧户从事集约化畜牧业生产经营,由此让224万亩草地因当地牧户舍饲半舍饲养畜草原生态环境将随着休养生息逐渐恢复,低洼谷地转变为打草场,沙化、退化现象随着植被的恢复得到有效遏制,将是我旗草地植被恢复和生态建设的重要途径。

三、社会效益

扶贫养殖项目区建设,不仅让项目区牧户逐步致富,同时辐射周边地区牧户,从而带动更多的牧户从事奶牛养殖,从思想方面逐步改变了长期以来粗放经营的畜牧业生产经营方法,也使草原生态环境因草畜平衡、合理利用而逐渐恢复,并由此带动全旗牧户走舍饲养畜,镶黄旗将逐步成为蒙牛公司的重要奶源基地。

第九章项目管理与保障措施

一、项目组织管理体系

成立镶黄旗扶贫开发养殖小区建设领导小组,旗人民政府旗长为组长,旗六大班子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有关科局主要领导为成员,具体负责项目实施中的畜种组织引进、质量把关、疫病检疫等;

负责全旗奶牛、养殖的技术培训、饲料配方、防疫、改良、胚胎移植、冷配等服务;

负责养殖区选址和合理规划设计居民住宅、养殖、管理、粪堆污水处理、病畜隔离、服务等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

按照统一领导,分工负责的原则,定期向上级和领导汇报项目实施进展情况、资金使用情况、工程进度等,进行项目质量管理检验和技术指导监督,逐项落实项目内容,保证项目如期完成。

二、保障措施

政策保障措施:

旗人民政府从旗情出发,在总结多年畜牧业生产发展经验的同时,探索出既要使牧民致富,又可保护恢复草原生态的最佳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是走集约化畜牧业。

为此对从事奶牛、肉牛、肉羊养殖的牧户、移民和其它人员按照《锡林郭勒盟鼓励扶持奶牛业快速发展若干政策规定》执行的同时,对舍饲养畜户,享受禁牧舍饲工程国家给予的饲料粮补贴,对从事奶牛养殖的移民享受生态移民工程国家投资和相关优惠政策待遇。

科技支撑体系:

在旗、苏木、嘎查建立三级科技信息综合服务组织,建立一支懂技术、懂管理的畜牧业经营、管理、服务队伍,形成以旗为中心、苏木镇为纽带、嘎查为基础的畜牧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为项目区提供科技培训、畜产品销售、畜种改良防疫、饲草料种植加工等综合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