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思想史考试重点整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921258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57.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方思想史考试重点整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西方思想史考试重点整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西方思想史考试重点整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西方思想史考试重点整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西方思想史考试重点整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西方思想史考试重点整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西方思想史考试重点整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思想史考试重点整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西方思想史考试重点整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二)理想的国家(正义的城邦)1关于城邦的产生:

城邦的起源于社会分工2分工模式:

A统治者理性(天性)智慧(特征)B保卫者意志(激情)勇敢C生产者欲望节制3对分工合理性的论证4正义的国家:

三个等级各司其职、各守其序、各尽其责、分工互助、国家就实现了正义。

(三)哲学家执政的思想(哲学王的思想)理想国的核心内容:

A选择哲学家当统治者的原因:

认为他们有知识,“美德即知识”。

B对城邦的改造,具体措施:

建立和维护社会分工制度,废除私有制实行共和,主张实行公妻制,教育对所有雅典公民。

C怎么来选择哲学王:

优良基因、从小进行教育、要有一定的社会实践经验。

(四)政体思想柏拉图把他所设计的由哲学家执政的国家称为“贤人政治”,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贵族政治”。

哲学家统治是最好的政体。

但是,柏拉图承认,在现实的政治生活中,可能会出现四种变态政体,依照优劣次序分别是:

荣誉政体(军阀政体、武力政体);

寡头政体(富豪政体、财阀政体);

民主政体;

僭主政体(专制政体、暴君政体)。

在《政治家篇》中,他按统治者是否依法统治而把政体区分为两类,即:

守法的(正常政体):

王制——贤人制——民主制;

不守法的(变态政体):

民主制(暴民制)——寡头制——僭主制。

认为政体是循环的,政体循环理论。

(五)第二等好的理想国强调法制接受了有限的民主制即混合政体在社会经济自制度方面,土地应分给平民耕种,但所有权归国家即公有私用。

(六)教育思想

1重大贡献在与把哲学和现实结合起来;

2对亚里士多德以及后来的西方政治思想都产生深远的影响;

3他是西方空想主义的始祖,开创了西方政治思想史上乌托邦主义的传统;

4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他可是称得上文化专制的始作俑者。

5.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主要思想及对西方政治思想史的贡献。

(《政治学》)★

里士多德一生著述非常丰富。

他是一个百科全书式的思想家,他的书目共有154种383卷。

可惜大部分都佚失了。

主要的政治学著作有《政治学》、《雅典政制》、《家政学》,广泛涉及政治思想的著作还有《尼各马科伦理学》、《修辞学》。

1哲学基础:

四因说(事物发展四个原因:

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目的因)

2城邦的起源、本质和目的(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

(一)城邦(国家)产生的原因(自然的产物)首先,亚里士多德从人的自然本性出发去探讨城邦(国家)形成的原因。

其次,亚里士多德在分析城邦产生的原因时,把城邦(国家)看成是人们生活的最终目标。

(二)城邦(国家)产生的过程:

亚里士多德指出:

城邦(国家)在产生过程中经历了家庭、村社而最终形成了高级完备的社团即城邦(国家),它是人的本性的最充分体现。

(三)城邦的本质:

城邦从本质上说是多元而非整齐划一的,是所有公民共同参与其中的共同体。

因此,城邦就是公民的自治团体,它在本性上就是民主的。

公民是享受政治权利的人,城邦是有公民组成的政治团体。

(四)城邦的目的(最求最高的善:

外物、躯体、灵魂诸善)城邦的存在不只是为了便于交换,防止互相损害等等,城邦的目的在于实现道德的良善,即通过城邦协调各个人的功能,导致人类的优良生活。

个人和城邦的主要和最终目的都是谋取优良的生活。

3政体分类

(一)政体的概念:

在亚里士多德那里,“政体”一词与“政治制度”、“政治形式”、“宪法”、“宪政”、“城邦形式”等词语在很大程度上是含义互通的。

他所说的政体,就是对城邦中的各种官职,尤其是拥有最高权力的官职的某种制度或安排。

亚里士多德语

(二)划分政体的标准;

第一,根据统治者人数的多少;

第二,根据统治者的目的,即统治者是只照顾统治者自身的利益还是照顾到全邦的公共利益。

据此,亚里士多德把政体分为正常政体和变态政体。

正常政体包括:

君主政体、贵族政体、共和政体;

变态政体包括:

僭主政体、寡头政体、平民政体

5理想城邦的特征

(一)中产阶级掌权与轮番为治:

为了体现正义、实现长治久安,亚里士多德认为,最理想的政体应该以“中庸”为原则,应该由中产阶级来执掌政权并且建立一个共和政体。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城邦既然是人类本性使然,那么,每个公民在本性上就应该参与政治。

(二)财产私有公用

1是政治学的创始人;

2确定政治学的研究对象;

3对后世政治思想影响深远。

6.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政治思想异同。

(一)不同点:

 

(1)柏拉图的政治思想有理性的色彩,而亚里士多德的政治思想有现实主义色彩

(2)柏拉图主张建立混合政体,主张君主制的智慧和民主制的自由混合起来,亚里士多德主张建立以中产阶级为基础的共和国政体,以中庸为原则,以讲述主体公民的利益为宗旨,以法治原则为手段

(3)柏拉图的正义论实质是另一种等级正义,是建立在将社会和公民分为三个不同等级基础上的正义,亚里士多德的正义论实质在于平等的公正,是一种公民都能享有的正义

(二)相同点:

二者的法治论都认为法律是比较好的统治方式,都认为法律是有普遍性、权威性、正义性,都认为应根据全体公民的利益来制定法律

7.名词解释:

智者学派

“智者”原是泛指有才智及某种技能专长的人。

到公元前5至前4世纪,在希腊出现了一批周游于各城邦,收取费用,授徒讲学,教授修辞学、论辩术和参政知识的职业教师。

在这批人中产生了不少出色的哲学家,因此称为“智者学派”,不是思想统一的学派,但他们是在希腊政治思想界开风气的人物,他们的思想后来为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政治哲学理论出发点和思想源泉,代表人物有:

普罗塔哥拉、高尔吉亚、安提丰;

主要观点有:

第二章希腊化时期和古代罗马政治思想

1.希腊化和罗马帝国时期政治思想的特点。

1突破了狭隘的城邦观念,共和国思想取代了古希腊的城邦观念;

2由于帝国的建立,集体主义政治观被个人主义取代,并产生一种新的观念:

种族平等和世界主义的观念。

3罗马人是一个重实际,轻理论的民族,因此缺乏独立的思想体系,实践色彩浓厚。

4罗马法学对于政治思想有很大影响,此时期政治思想被称为法学政治观

5罗马的政治思想是沟通近代思想的中介。

2.斯多葛派的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芝诺)。

代表人物:

芝诺(飞矢不动)

1最早提出了自然法的基本思想

2提出了人的精神自由思想(人生的目的:

有德行的生活,与自然一致。

人生的方式:

顺从自己的本性<

理性>

,即为自由人。

自由与人的外在境遇无关)

3、提出了人人平等的基本原则(每个人都是由理性的。

适用于奴隶和外邦人)

4最好的政体是混合政体(平民、贵族、国王)

3.波利比阿的思想。

(《历史》)

波利比阿认为,罗马人成功的原因在于他们的政治体制,即混合政体(起分权和制约的作用<

西方最早的分权思想>

执政官、元老院、平民大会)。

波利比阿已经意识到:

国家政治权力内部应该有一个互相制衡、分工合作的机制。

循环政体,有机体,六种(君主政体、贵族政体、共和政体、僭主政体、寡头政体、平民政体)。

4.西塞罗的政治思想。

(《论共和国》《论法律》)

(1)关于神是最高的主宰,相信天道神恩。

(2)关于自然法认为自然法是最高的理性是自然的权利,是衡量正义与非正义的标准,自然法是高于一切人们立法的权威,不具有强制性,成文法依据自然法而定,具有强制性。

西塞罗认为,自然法就是植根于自然、与自然相一致或来自于宇宙的内在准则。

它永恒存在,普遍有效。

(3)关于国家一方面承认国家是人类出于生活上的需要,自然而然发展而来的;

另一方面他又认为国家是许多人基于法的一致和利益之共同而结合起来的集合体,源自于人们的共同约定。

政府爸妈不的法律是为了使人们幸福安全,制定法律要以自然法为基础,判定法律正义与非正义的标准也是自然法。

(4)关于平等的思想西塞罗认为,理性是人类与其他生物的最根本区别,是人之为人的本质规定性。

既然如此,并且人类具有共同的理性,那么人类从根本上说应该是平等的,至少在法律面前应当是平等的。

西塞罗还强调,现实中人人都是平等的,平等也意味着任何人不应该享有特权。

从法律的角度来说,就是不应该有个人例外的法律,任何人都不能超越法律。

(5)关于政体的思想认为最合理的政体是共和政体,认为官吏应该依法享有权利,对官吏权利要加以限制。

共和制下,执政官是由人民选举出来的,他要依法行使权力。

执政官与君主的最大区别在于,执政官的权力不能高于一切,执政官要依法行事。

5.罗马法学对西方政治思想的影响。

(1)在罗马法和法学家的理论中,首次形成权利的概念。

(2)罗马法引进和发展了斯多葛派的自然法思想。

(3)罗马法为政治学提供了一种权利思维方式。

6.奥古斯丁的政治思想。

(《上帝之城》)

(1)信仰高于理性(相信《圣经》的绝对权威,理性必须服从于信仰)

(2)提出双城理论(国家由所爱的食物一致而联合起来的理性动物的共同体)世界上存在着“上帝之城”和“地上之城”。

前者指基督教会,后者指罗马帝国和一切异教的国家。

(3)奴役是必须的是对现实统治合法性进行批判。

(奴役是对原罪的惩罚,世人无平等)

(4)信仰自由,人有自由是对上帝信仰的自由。

斯多葛派是希腊化时代一个有极大影响的思想派别,被认为是自然法理论的真正奠基者,它流传到罗马帝国时期并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成为罗马占统治地位的思想。

它的创始人是芝诺,在公元前300年在雅典的一个画廊里聚徒讲学,他创立的学派由此得名。

晚期主要流传于罗马帝国,核心思想是伦理哲学,主要政治思想是:

自然法、人的精神自由、人人平等的思想,他认为混合政体是最好的政体。

波利比阿希腊麦佳罗城邦人(前201-120年)希腊化时期的史学家,政治思想家。

第一个用希腊思想对罗马制度进行系统的理论分析。

主要著作:

《历史》。

他继承发展了希腊传统的政体循环理论,在罗马制度中提炼总结出分权制约平衡原则,是西方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认为的想政体是混合政体。

西塞罗(公元前106一前42年)罗马共和国末期的政治思想家;

主要著作有:

《论共和国》、《法律篇》。

共和思想,提出国家是人民的事业。

自然法的思想;

人人平等的思想认为‘人类不存在任何差异’;

理想的政体是混和政体思想。

他的思想对后世产生重要的影响。

奥古斯丁出生于罗马帝国北非行省,(354-430年),古罗马时期基督教政治思想家,教父学最高权威,被誉为‘圣奥古斯丁’。

《上帝之城》、《忏悔录》。

对罗马灾难原因和社会不平等现象的解释,人的原罪与上帝的恩典。

政治学中提出双国理论,即上帝之城与世上之城。

系统阐述了基督教国家观以及教会与国家关系理论,奠定了基督教的神学理论基础,对中世纪政教关系产生深远的影响。

第三章中世纪西欧政治思想

1.5—10世纪西欧政治思想的特点。

(一)中世纪政治思想虽然有大量的创新,但政治学理论却处于不发达状态

(1)中世纪的政治思想主要是在教权与政权的斗争中产生的,是实践需要的直接产物,很少有理性的加工和抽象的推演,更没有产生系统完整的政治哲学体系。

(2)中世纪政治思想没有获得独立的表达形式,没有从神学、哲学和法学中独立出来。

(二)基督教神学占有绝对的统治地位,基督教信仰是分析、解释政治问题的出发点,政治学成为神学的分支

(三)政治思想的主题是政教关系,教权派与王权派的斗争是中世纪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

(四)从政治思想的来源与形成看,中世纪政治思想属于多元复合型政治思想

2.托马斯·

阿奎那的著作及政治思想。

(《神学大全》)

《神学大全》

1、信仰与理性承认人的理性的作用,但理性在阿奎那的学说中并不是基础和目的,而只是方法和工具。

信仰才是根本的、决定性的,理性要为信仰服务,阐明信仰所指示的真理

2、国家的起源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国家产生于人的本性。

但人是上帝创造的,所以归根结底,国家是上帝的创造物

3、国家的目的性质国家的目的首先是要维护各组成部分的秩序与和平,此外,国家最主要的目的在于使公民过一种有德行的生活。

阿奎那肯定了国家的作用,但又指出了国家的局限性,在他看来,国家只能实现人的部分的、属于尘世的快乐,而无法获得最高的、与上帝享受的快乐。

而这只能靠天启、神恩,并通过教会完成。

所以教会高于国家,教权高于王权。

世俗君主要实施仁政。

4、法的理论

1>

法的概念“法是人们赖以导致某些行动和不作其他一些行动的行动标准或尺度

2>

法的本质:

受理性节制的意志,而人的理性是上帝理性的体现,所以法的本质是上帝的理性

3>

法的目的:

促进整个社会的福利

4>

法的特征:

强制性

5>

法的分类永恒法:

最高的法,一切法的源泉。

自然法:

管理人类的法,是上帝的理性在人类理性中的体现,适用于全体人类。

人法:

统治者颁布的法律,包括万民法和市民法,是自然法的特殊运用。

神法:

即教会法,是上帝赋予人类的法律

5、人生而不能平等,奴役和统治是神的安排。

社会存在着两种服从形式即奴役式的和非奴役式的。

基督教徒对世俗政权负有服从的义务。

3.但丁(《论世界帝国》)和马西略(《和平的保卫者》)的政治思想。

但丁(《论世界帝国》):

1批判教会,认为教会是黑暗的腐败的

2教权和王权的分权理论,认为教权和王权都来源于上帝,两者互不同属,应各司其职。

3为实现世界和平造福人类,有必要建立一个统一的政体。

马西略(《和平的保卫者》):

1哲学思想双重真理观(天启的真理,人的来世生活;

哲学的真理,人的现实生活。

2国家的起源和目的国家的产生来源于家庭,是村落的自然发展过程,目的是实现人的良善的生活。

3国家的政体正常政体包括:

君主政体、贵族政体、共和政体变态政体包括:

僭主政体、寡头政体、平民政体最好的是民选的君主政体。

4核心问题是王权和教权的关系,1>

承认宗教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

教士是构成国家必不可少的等级,但没有政治上的特权。

教会无权干涉世俗权力。

总之,排除教会对国家的生活的干预。

5法律的思想人民的权力问题:

法律应该体现人们的意志;

政府的权力应该受到法律的监督;

法律分成永恒法、自然法、人法(现实人们的法律,引导人们在现实达到最高的目的)、神法(在来世起作用,只在心里上的威慑。

第四章16世纪西欧政治思想

1.名词:

文艺复兴是资产阶级文化的复兴,产生于14-16世纪欧洲,是资阶级乃至人类史上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以人文主义为指导思想,以人为中心推翻神学束缚,具有世俗的特征,成为欧洲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主义和宗教神学的思想武器,对日后欧洲文化和资产阶级思想体系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

人道主义是起源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想体系,提倡关怀人、爱护人、尊重人,做到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的这样一种世界观。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又把人道主义的内涵具体化为“自由”“平等”“博爱”等口号。

人道主义在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起着反对封建制度的积极作用。

路德(1483——1546)德国宗教改革运动的领导者和鼓动者。

德国宗教改革领袖,新教思想家。

《致德意志基督教贵族公开书》,《论基督徒的自由》。

因信称义思想,人人可以和上帝沟通。

教权和王权关系,教权低于王权,服从于王权。

主张建立民主教会,反对教级现状,主张简化宗教仪式,只保留洗礼。

反对革命。

思想代表了新兴市民阶级利益,推动西方宗教改革,在舞群众反封建斗争产生重要影响。

加尔文(1509——1564)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领导人之一,加尔文教的创立者。

宗教改革领袖之一,新教思想家。

《基督教要义》是他阐发自己宗教改革思想最系统最主要的著作。

预定论,世俗政权合法论,关于政体主张是实行贵族和平民相结合的政治体制,但无论何种,都要依法行政;

王权不可侵犯。

加尔文宗教改革思想更加系统具体,更加适应资产阶级的需要,为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现成的理论武器,对革命时期资产阶级共和制度的建立产生直接影响。

2.康帕内拉的政治思想。

(《太阳城》)

尖锐的揭露抨击当时的贫富对立的罪恶世界,指出私有制带来的恶果,以及遍布社会的利己主义所引起的祸害,即诡辩、伪善、残暴。

他还揭露统治者的腐朽。

理想社会太阳城实行财产公有的公社制度,在管理制度上实行政教合一的形式,全体公民有权参加公民大会,民主选举领导人官员有权批评政府的工作。

《太阳城》是既《乌托邦》之后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史上又一篇重要文献。

3.马基雅维里的著作、政治思想及评价。

(非道德政治观、君主专制论、马基雅维里主义)★

《君主论》《论提图斯•李维的前十卷》

1权力政治观(非道德政治观)

研究政治问题的出发点:

历史和现实;

人性论是其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关于国家的起源人性的需要;

国家的核心问题:

政权;

人性论马基雅维利认为,人性是邪恶的,一改古希腊罗马人性善的观点,并以此为基础构建自己的政治学理论,从而成为近代第一个使政治学独立,使政治学与伦理学分离的思想家。

权力政治观

(1)国家的本质:

国家是由人组成的共同体,人的本性对国家的本质有重大影响。

马基雅维利认为国家之所以产生,是由于人的邪恶本性。

国家与政治的产生,不仅与道德无关,而且恰恰是人类非道德的产物。

国家的产生和存在的价值与目的,不是为了那种先验的正义和道德的良善,更不是救赎所谓堕落的人类。

(2)权力是政治的核心,政治是人与人之间实力的较量,只有不择手段地使自己增强实力,并取得权力,才能在斗争中成为强者。

国家的根本问题就是统治权的夺取与维持。

权力既是政治研究的对象又是政治追求的目标。

权力的基础:

法律、军队

马基雅维利的国家观脱离了伦理和神学,权力成为其政治学说的核心。

古希腊罗马政治家都把政治的核心问题归结为伦理、道德,把善作为国家生活的最高目标,中世纪的神权政治观仍把善作为政治的目标,只不过这个目标从人间被搬到了天国,把上帝作为最高的善,马基雅维利摆脱了古代伦理政治观和中世纪神学政治观的束缚,从人性恶出发,创立了自己的非道德、非神学的权力政治观。

2政体思想

(一)政体的分类

国家的政体有三种形式,即君主政体、贵族政体、共和政体,但这三种政体也有可能发生变形,变成三种非正常的政体,即暴君政体、寡头政体、群氓政体。

(二)理想的政体:

共和政体

第一,共和政体符合自由、平等的要求,保护私有财产,防止其落入一人之手

第二,共和国里无须担心统治者营私舞弊,因为统治者都是选出的,贵族处于人民权力之下

第三,共和制有利于人民在统治过程中发挥作用。

马认为,参政者众多的政体更为稳定,因为人民比较精明和坚定,具有比统治者更好的判断力

(三)建立秩序的需要:

君主专制

实现理想的共和国需要有一定的条件,即人民的德行和社会的秩序,而这在当时的意大利是不具备的。

因此应该借助于君主专制实现国家的统一,维护社会的秩序,在秩序建立之后,共和制仍然是必要的。

3、权术论

(一)仁慈与残暴

(二)爱戴、畏惧与憎恨(三)守信与无信(四)君主应效法前人,吸取历史经验,提高个人能力,善于用人,亲贤臣,远小人

1他是新兴市民阶级的代表,是西方思想史上一位重要人物;

2他是近代国家学说的奠基人,将政治学和伦理学区分开来;

3他的研究方法摆脱了神学和道德对政治学的束缚从历史和现实出发研究政治学;

4在统治术上,第一个研究统治术的思想家,具有爱国主义精神,具有积极意义,不择手段的实行统治对后世的统治者消极影响。

4.布丹的著作及政治思想。

(主权论)★

《国家论六卷》

1国家理论<

国家的起源家庭是国家的基础,国家是家庭的汇合体,是从人的本性出发。

<

国家与家庭的区别家庭式私有的,国家是共有的。

2主权理论<

主权的性质(主权是超乎公民和城民的不受法律限制的最高权力,特点:

永久性、至高无上性不受法律约束性,绝对性:

至高无上,不受限制,不可分割,永恒性:

不受时间、统治者任期的限制,永恒存在。

主权的内容:

1.立法权2.宣布战争、缔结和约的权力3.任命官吏权4.最高裁判权5.赦免权6.有关忠节、服从的权力7.铸币权8.度量衡的选定权9.课税权(须得人民同意)<

主权受自然法和神法的限制:

布丹强调主权的至高无上的性质,但准确的讲,他所指的只是不受人间的约束,至于神法和自然法,主权者是不能违背的。

主权者“听从于自然法,就是说,他根据自然的正义统治他的臣民并且指导他们的行动,这种自然的理性是他清楚明白的认识到的。

”神法和自然法的内容:

保护个人的生命和财产,维护正义,促进臣民的美德,主权者未经被统治者同意,不能征税。

只有符合自然法和神法的政治组织才能被看作是国家。

正因为主权者受到了神法和自然法的限制,所以主权者在遵守神法和自然法的前提下便具有了一种在人间至尊的地位

3主权者与公民:

公民之间在权利上是不平等的,贵族应该享有更多的权利,但所有公民都有服从主权者的义务,并享有受主权者保护的权利;

主权者与公民之间更无平等可言。

主权者有权支配臣民,但不受臣民的任何约束。

对主权者的约束只有神法和自然法,即主权者要关心臣民的福利,不得侵家庭的私有财产,同时履行自己与臣民之间的契约。

布丹主权理论的核心就是强调,作为国家,必须具有主权,必须在其内部有某种能够完全决定自己的事务的权力,而这种意义的主权的确立也正是受到各种限制的封建国家向独立自主的民族国家过渡的重要一步。

3政体理论

(一)国家形式

国家形式由主权者的人数决定。

依据主权者人数不同,可以把国家形式划分为三种,主权掌握在一个人手里的,是君主政体,主权掌握在少数人手中的是贵族政体,主权掌握在多数公民手中的是民主政体。

根据主权是统一而不可分割的原则,混合政体是不可能存在的

合法的君主政体是三种国家形式中最为优良的,原因有三:

第一,君主国的主权掌握在一个人手里,不会受党派纷争的影响,可以调和各种要求和愿望

第二,国家处于生死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