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考案8 近现代中国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新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7920320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89.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考案8 近现代中国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新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考案8 近现代中国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新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考案8 近现代中国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新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考案8 近现代中国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新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考案8 近现代中国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新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考案8 近现代中国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新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考案8 近现代中国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新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考案8 近现代中国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新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考案8 近现代中国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新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D.洋务运动失败具有必然性

[解析] 材料“中央的奕和地方上的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之间有矛盾……李鸿章与后起的张之洞之间也有矛盾"

反映了洋务派内部存在复杂的利益冲突,故A项正确;

材料并未涉及洋务派的政治主张,故B项排除;

材料也没有反映地主阶级的时代局限性,故C项排除;

材料主旨并不是探讨洋务运动失败的必然性,故D项排除。

3.(2020·

江西红色七校联考)1898年,清朝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相继上奏请开湖南岳州、福建三都澳、直隶秦皇岛为通商口岸,均获得批准。

1904年,北洋大臣袁世凯、山东巡抚周馥等奏请将山东济南、潍县、周村一并自行开为商埠,经外务部议复,亦获得朝廷谕准.清末自开商埠( A )

A.符合了转型时期社会发展的需求

B.主要是受清政府洋务运动的诱导

C.反映了列强经济侵略的不断加深

D.反映了清政府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

[解析] 材料表明,清朝末年国家对奏请开埠通商十分的认可,这与清末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转型有一定的关系,故A项正确;

此时的洋务运动已经失败,故B项错误;

材料反映的是中国内部自身的需求,故C项错误;

D项是《辛丑条约》的签订,故排除D项。

4.(2020·

湖北武汉市联考)1908年初,英美烟草公司借广东南洋烟草公司生产的“白鹤”商标的颜色与其生产的“玫瑰"

商标颜色相近,向香港当局诬陷“南洋"

侵权。

香港当局强行将南洋价值巨大的“白鹤”牌香烟焚毁,使其被迫放弃“白鹤"

商标。

这说明( B )

A.近代民族企业缺少法律保护

B.外国资本极力排挤民族企业

C.民族企业发展缺乏技术支持

D.民族企业发展缺少民众支持

[解析] 南洋烟草公司被迫放弃“白鹤”商标是因为英美烟草公司的压迫和排挤,并非近代民族企业缺少法律保护,故排除A项。

题干没有体现民族企业发展缺乏技术支持和民众支持的内容,故排除C、D项。

在英美烟草公司的诬陷以及香港当局的强制压迫下,南洋烟草公司被迫放弃“白鹤"

商标.说明外国资本极力排挤民族企业,故选B项。

5.(2020·

安徽黄山质检)20世纪初,会计学、企业管理等应用经济学的研究和应用在当时倍受关注。

这从侧面反映了( A )

A.实业救国渐成风尚 B.维新变法影响较小

C.民族经济缺乏市场意识 D.近代教育欠缺理论深度

[解析] 分析材料可知20世纪初应用经济学的研究和应用在当时倍受关注,结合所学应是受到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故正确答案为A项;

B、C、D三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

6.(2019·

湖南衡阳三模)据统计,1913年英国与法国对华输出货物价值分别为九千六百余万两和五百多万两;

到了1918年英法对华输出货物价值分别下降为四千九百万两和一百五十余万两。

这一变化说明( D )

A.中国外贸入超状况得以扭转

B.传统大国正在走向衰落

C.西方经济侵略受到华资抵制

D.民族工业处境有所改善

[解析] 从1913到1918年英法对华输出货物价值下降,可知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商品输出,D项正确;

中国外贸入超状况并没有扭转,A项不符合史实;

仅仅商品输出减少,不能说明传统大国正在走向衰落,B项错误;

题目中没有华资抵制西方经济侵略的说法,C项错误。

7.(2019·

云南师大附中月考)1940年10月,日本国内通过《国土计划设定纲要》,计划日本本土重点发展军事工业、机械工业和精密工业,中国东北发展电气工业、矿业、部分机械工业和轻工业,华北则重点开发矿业、盐业……这被称为“适地适产主义”,“适地适产主义”旨在( D )

A.对中国实行殖民统治

B.促进中国占领区的产业健康发展

C.实现东亚的共同繁荣

D.把占领区经济纳入日本经济体系

[解析] 日本的《国土计划设定纲要》,提出所谓“适地适产主义"

,将中国东北、华北、华中等地纳入这一计划,这样的分工,就是要把沦陷区的经济完全变成日本帝国主义的经济附庸,使沦陷区的工业发展服从于日本帝国主义的军事与经济需要,故D项正确;

材料所述是把沦陷区的工业纳入日本经济发展体系,而不是对中国实行殖民统治,排除A项;

日本的“适地适产主义”目的是使沦陷区的工业发展服从于日本帝国主义的军事与经济需要,并非促进中国占领区的产业健康发展,B项错误;

日本的“适地适产主义”目的是使沦陷区的工业发展服从于日本帝国主义的军事与经济需要,没有涉及东亚的共同繁荣问题,排除C项。

8.(2019·

山东烟台二适)新中国成立后,在农业生产明显落后,发展工业特别是重工业所需的高额资本投入严重不足的情况下,逐步推行计划经济,启动工业化建设.这反映了当时中国( A )

A.实行计划经济是基于现实需要

B.工业化服务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C.国民经济发展的比例严重失调

D.国家战略左右社会经济的发展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工业化水平严重低下,同时面临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和封锁,急需发展重工业以加强国防,巩固新生政权,提高工业化水平,故推行一五计划,启动工业化建设,这是新中国国情和现实的需要,故A项正确;

当时工业化建设是服务于国情的需要,不是服务于农业生产,故B项错误;

1958年大跃进运动导致国民经济发展的比例严重失调,不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一五计划,故C项错误;

“国家战略"

说法过于抽象,没有突出计划经济和工业化建设的主旨,而且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的进步,故D项排除。

9.(2019·

北京朝阳期中)1953年,农民净货币收入比1949年增长123.6%,每人平均净货币收入增长111.4%。

农民的购买力,1953年比1949年增长111%,平均每户消费品购买力增长一倍。

1953年同1950年相比,农民留用粮食增长28.2%,其中生活用粮食增长8。

6%。

这反映出( B )

A.工农业落后局面已经初步改变

B.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提高

C.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D.人民公社体制基本确立

[解析] 材料用农民的货币收入、购买力、农民留用粮食等数据说明农民生活水平提高了,生产积极性更高了,故选B项。

材料里没有涉及工业,故排除A项。

三大改造开始于1953年,结束于1956年,材料以1953年同1950年相比得出结论,没有提到1956年,可知排除C.人民公社体制开始于1958年,与材料时间不吻合,故排除D。

10.(2019·

北京朝阳期中)1962年下半年到1965年,国民经济稳步增长,接近并超过新中国成立以来最高水平.这反映出当时( A )

A.国民经济调整取得了显著成效

B.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全面铺开

C.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成就巨大

D.中西部地区的开发实现突破

[解析]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的左倾错误,加上三年自然灾害,1960年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的八字方针,调整经济,“1962年下半年到1965年,国民经济稳步增长”,可见国民经济调整取得了显著成效,选A项。

1953年,一五计划正式实施,进行工业化建设,从这一年起,我国开始有计划的经济建设,故排除B项。

材料中没有工业化成就的信息,是无关项,故排除C项。

中西部地区的开发是2000年开始的,故排除D项.

11.(2019·

云南师大附中高考模拟)1984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文件支持和鼓励发展乡镇企业。

到1987年,全国乡镇企业从业人员达8805万人,产值达到4764亿元,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50。

4%,第一次超过了农业总产值。

农村乡镇企业的发展( D )

A.调整了农村人民公社制

B.消除了农村中的贫富差距现象

C.改变了城乡的二元结构

D.促进了乡村的工业化和现代化

[解析] 人民公社体制不是因为乡镇企业发展而调整的,A错误;

农村中的贫富差距当时并没有消除,B错误;

材料看不出改变了城乡的二元结构,C错误;

材料中“全国乡镇企业从业人员达8805万人,产值达到4764亿元"

的现象说明农村乡镇企业的发展促进了乡村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D正确。

12.(2019·

江苏如皋调研)1905年的一首歌谣中唱道:

“卢沟桥,汉口岸,消息流通流不断,快马如飞轻舟似叶,哪及火轮一寸铁,祝我帝国好好好,祝我铁路早早早,一时勤劳百世安,从今不歌行路难.”这首歌谣反映了( B )

A.通信工具飞速发展带来的便捷

B.交通工具的进步加速了社会交流

C.卢汉铁路巩固了清王朝的统治

D.出行难的问题已经得到完全解决

[解析] 据材料“快马如飞轻舟似叶,哪及火轮一寸铁"

可知交通工具的进步加速了社会交流,故选B项;

通信工具飞速发展带来的便捷是表现,排除A项;

C、D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第15题15分,共计52分)

13.(25分)研究中国近代化的历程,既要了解近代政府的经济政策,还要细察外因和潜在的内变因素。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洋务运动中的民用工业,……其本身的资本主义性质已为今日时论所公认。

……洋务工业的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官领其总,商出资本,无疑是一种切实的倡率引导。

它们于不知不觉中把封建主义的坚冰钻开了些微裂缝,而后,民族资本主义则可以沿着这些裂缝慢慢渗开.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使中国工商业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机会,同时日本在华企业亦获得同样侵略机会,中国的民族经济仍不易与之抗衡,以致归于失败。

……中国民族经济之不能前进,以致渐趋衰退,不当尽归咎于外来压力。

国内情况之日益恶化,亦为重大因素。

政府之无扶植诚意,自然有关,战乱不止,兵额激增,尤为致命打击.

——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

材料三 抗战期间国民政府经济管理办法一览表(局部)

时间

条例名称

主要内容

1937年

《工厂迁移案》等

组织企业有序向大后方迁移

1939年

《矿产品运输出口管理规则》《川康铜业管理规则》等

直接干预或管制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等各个环节

1941年

《战时经济体系基本纲领》《管理工业机器、化工材料细则》《管理液体燃料规则》等

扩大国营,联合民营;

部分企业实行收归国有

——据陈雷《国民政府战时统制经济研究》编制

(1)据材料一,洋务工业是如何将“封建主义的坚冰钻开了些微裂缝"

的?

(6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民族经济“归于失败"

的外因。

材料二认为“政府之无扶植诚意”,你是否赞同?

请阐述理由.(9分)

(3)据材料三,分析国民政府统制经济政策产生的影响。

综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对近代中国工业化历程的认识.(10分)

[答案] 

(1)洋务工业:

采用机器大生产;

采取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官商合办近代工业;

诱导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2)外因:

日本加紧经济侵略;

一战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

赞同:

中央政府力量的削弱;

北洋军阀割据混战。

(或反对:

北洋政府加强经济立法;

奖励发展实业。

(3)影响:

为抗战胜利准备了物质基础;

推动西部地区工业化;

导致官僚资本膨胀,借此控制经济命脉;

民族资本日益萎缩。

认识:

政府要担当起近代化的领导重任;

工业发展需要民族独立的环境。

[解析] 

(1)据材料一“资本主义性质已为今日时论所公认”得出采取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据材料一“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官领其总,商出资本”得出官商合办近代工业,据材料一中“而后,民族资本主义则可以沿着这些裂缝慢慢渗开”得出诱导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结合所学得出采用机器大生产.

(2)第一小问,据材料二“日本在华企业亦获得同样侵略机会,中国的民族经济仍不易与之抗衡”得出日本加紧经济侵略,据材料二“第一次世界大战使中国工商业”并结合所学分析,得出一战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

第二小问,如赞同,则据材料二“国内情况之日益恶化,亦为重大因素”,并结合所学,得出中央政府力量的削弱,据材料二“战乱不止,兵额激增,尤为致命打击”得出北洋军阀割据混战,如反对,则结合所学得出北洋政府加强经济立法,奖励发展实业。

(3)第一小问,据材料三“组织企业有序向大后方迁移”“川康铜业”得出为抗战胜利准备了物质基础,推动西部地区工业化,据材料三“直接干预或管制……等各个环节”得出导致官僚资本膨胀,借此控制经济命脉,据材料三“扩大国营,……部分企业实行收归国有"

得出民族资本日益萎缩,结合所学分析即可;

第二小问,据材料一“洋务工业的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官领其总……无疑是一种切实的倡率引导”,据材料二“政府之无扶植诚意,自然有关”得出政府要担当起近代化的领导重任,据材料二“日本在华企业亦获得同样侵略机会,中国的民族经济……以致归于失败”,结合所学,得出工业发展需要民族独立的环境。

14.(12分)(2019·

安徽省合肥一中等六校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张謇全集》中,记录了中国近代史上众多的历史现象,现摘录部分,整合如下:

张謇,江苏常熟人,清末状元,中国近代实业家、政治家、教育家,主张“实业救国"

1896年,张謇在南通创办了大生纱厂,经过数年的经营,大生纱厂逐渐壮大,到1911年为止,大生一、二两厂已经共获净利约370余万两.1914年,张謇在台城南门口河南创办了泰属贫民工场一所,建房80余间,占地30亩,雇工进行毛巾、藤器、缝纫等项工艺的生产。

1913年以后,和其他地方的纺织企业一样,大生一厂、二厂连年赢利,兴旺一时,仅1919年两厂赢利就高达380多万两,创下最高纪录。

总计从1914年后的几年间,大生两个厂的利润有1000多万两.但是1919年以后,张謇的企业日益艰难,“实业救国”的梦想最终未能实现。

结合中国近代经济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材料中提取一个历史记录,指出它所反映的近代经济史上的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

(要求:

简要写出所提取的历史记录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12分)

[答案] 示例:

历史记录:

1913年以后,和其他地方的纺织企业一样,大生一厂、二厂连年赢利,兴旺一时。

历史现象:

这一历史记录反映了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短暂的春天"

.

概述与评价:

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

南京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的方针政策,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政治环境,各种发展实业的团体,如雨后春笋,纷纷涌现。

海外华侨竞相投资国内工商业。

辛亥革命后,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此起彼伏,“实业救国”思想有了前所未有的社会基础。

一战爆发后,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无暇东顾,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客观上让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出现了一个“短暂的春天”。

在这期间,轻工业发展显著。

一战结束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加紧了对华资本输出和商品倾销,整个中国民族工业迅速萧条.“实业救国”虽成难圆之梦,但一战期间民族工业的发展为民主革命的发展奠定了社会基础,同时也促使中国无产阶级队伍不断发展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阶级条件.

(示例答案只做评卷参考,不做评卷标准,学生可以从多角度进行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本题属于开放题型,依据材料信息“1913年以后,和其他地方的纺织企业一样,大生一厂、二厂连年赢利,兴旺一时”提取历史信息,依据所学,从“这一历史记录反映了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短暂的春天’”来说明历史现象;

第三小问依据所学从民国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表现以及影响等角度概述与评价。

15.(15分)(2019·

山东德州期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古代海外贸易中,中国出口商品主要是丝绸、瓷器、茶叶、铜钱等。

进口商品主要是香料、药材、犀象、珠玉等,未经加工或技术含量较少,在中国消费范围和消费量有限。

唐代以前,活跃在印度洋至中国的航线上的主要是波斯和阿拉伯商船.宋代时,中国海船取代了波斯和阿拉伯海船的地位,贸易活动远达东非沿岸,奠定了古代中国海上贸易的基本范围。

该时期港口众多,海外贸易规模空前扩大.明代前期二百年,朝贡贸易成为唯一合法的贸易,排斥民间贸易,海外贸易下降.此后虽然有所回升,但远未得到充分发展。

-—摘编自黄纯艳“宋代海外贸易”

材料二 据统计,1864年中国的洋货进口额为4621万海关两(近代中国海关曾经长期使用的一种计算银两的单位),1880年为7929.4万海关两,1894年为16210.2万海关两。

进口货物以鸦片、棉纺织品和棉纱为大宗,其中棉纺织品和棉纱自1884年后逐渐在进口总额中占据首位,其销售市场由华南沿海口岸逐渐推广到华北、东北和湖北、云南、贵州、四川等省。

在出口货物中,以茶、丝为大宗,棉花、大豆、烟叶、皮毛等出口数量也在持续增长,这使得棉花、蚕桑、茶、甘蔗、花生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日益扩大。

—-摘编自李喜所、李来容“中国近代史:

危局与变革"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海外贸易的主要特点并指出其形成原因。

(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后半期中国对外贸易的新变化并说明其影响。

(7分)

[答案] 

(1)特点:

在国际贸易商品结构中处于优势(或“主导”)地位;

海外贸易范围广;

宋代海外贸易发展到高峰(或“宋代海外贸易空前发展”);

明代朝贡贸易占重要地位,海外贸易下降。

原因:

中国古代农耕经济发达,手工业水平高;

宋代经济重心南移(或“宋代统治者重视海外贸易”“宋代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指南针用于航海”等);

明代实行海禁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2)变化:

外国商品的进口和中国原材料、农副产品的出口持续增长;

西方输入中国的主要是机器工业产品;

西方列强在中外贸易中居于主导地位。

影响:

中国日益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成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推动了中国农产品的商品化。

[解析] 

(1)根据“在中国消费范围和消费量有限"

“宋代时,中国海船取代了波斯和阿拉伯海船的地位,贸易活动远达东非沿岸”“明代前期二百年,朝贡贸易成为唯一合法的贸易,排斥民间贸易,海外贸易下降”可知中国古代在海外贸易中占据优势地位,宋代时海外贸易达到顶峰,贸易范围扩大;

到明代时朝贡贸易成为唯一合法的贸易,海外贸易下降。

根据所学内容可知,宋代海外贸易兴盛主要与当时农耕经济发达,宋代政府重视海外贸易以及航海技术的进步有关。

而明代海外贸易的下降主要是受海禁政策的影响.

(2)根据“进口货物以鸦片、棉纺织品和棉纱为大宗”“在出口货物中,以茶、丝为大宗,棉花、大豆、烟叶、皮毛等出口数量也在持续增长”可知19世纪后半期,中国对外贸易的变化是中国农副产品出口增多,而西方机器制成品进口增多,西方列强在中外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

由此导致的结果是中国日渐成为西方列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中国的小农经济开始解体,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中国日益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