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浅释宣化上人讲述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7918174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98 大小:157.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刚经浅释宣化上人讲述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8页
金刚经浅释宣化上人讲述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8页
金刚经浅释宣化上人讲述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8页
金刚经浅释宣化上人讲述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8页
金刚经浅释宣化上人讲述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金刚经浅释宣化上人讲述Word格式.docx

《金刚经浅释宣化上人讲述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刚经浅释宣化上人讲述Word格式.docx(9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金刚经浅释宣化上人讲述Word格式.docx

就打禅七。

这是在美国第一次打禅七。

早起六点到晚间九点,一般人都认为是这是很辛苦了,其实这是很方便的,并不紧。

这个工作要紧的时候,应该早起三点钟开始到晚间十二点钟,这是正式打禅七的一种工作。

  那么由那一次,我第一次见著这个韩光先,就是果璞。

他和我一讲话,我就听他这个声音好像山东人的声音,我叫他山东老乡,就是山东人。

那么他呢,在以前也没有皈依过;

可是没有皈依,见著我他就叩了个头。

在这美国人里这样是很少的,所以我说这个真是正牌的中国山东人。

那么我对于这班人的印象,就很不错。

所以我觉得这几个人都可以提拔,在佛教里做一番事业。

果然在今年夏季暑假的时候,这一班人就都来学《楞严经》。

学《楞严经》学完了之后,现在又讲《法华经》。

正在讲著《法华经》,有一天,大概是那一天呢?

是不是观音菩萨出家那一天?

果璞和果能,就要求讲《金刚经》。

那么“法不孤起,仗境方生;

道不虚行,遇缘则应。

  怎么叫法不孤起呢?

这个佛法,必须要有人请法,才能说法;

要没有人请法呢,这个法就不容易说的。

有人请法,就是有人要求讲某一部经,这叫请法。

那么法不孤起也就是这个法不能自己生起。

仗境方生,有这个境界才能生出这个法来。

道不虚行,这个道不会空走的。

遇缘则应,有缘就应;

就应付这个缘。

这叫道不虚行,遇缘则应。

  那么既然有他们几位想要听《金刚经》,于是乎我也不管我会讲不会讲,就冒冒失失答应了,说可以。

并且他们都过去已经听过《金刚经》了。

听过谁呢?

听过,那个Kenneth先生讲过《金刚经》。

不过他说,当时因为初学,也大约听得不太懂,现在要再听你讲一遍。

那么我就答应了,所以在今天才有这个金刚法会的成立。

以后,无论你们某一个人想要听某一部经的,都可以请法师说法。

这要请法;

要有人请法,才可以说法。

  那么讲《法华经》,这是甚么因缘呢?

讲这《法华经》,我告诉你们这个因缘。

这因为现在我在美国,要造就和尚,要造就未来的佛教的继承人。

所以现在有一个果前,他发心出家。

那么发心出家,听了《楞严经》,对于佛法还是一知半解。

所以我这个《法华经》的因缘,就是为著要果前,在前边;

这一些果果果果,果甚么果甚么--像这个果宁昨天讲这个唧唧喳喳,都要在后边跟著。

所以我看这一班人,还都对佛教有一点兴趣。

所以有的栉风沐雨,就是刮风也来听经,下雨也来听经,在对面这么远,又要跑这么远的路。

在二十九街过来,也要搭巴士,又要等车,又要在那个地方风吹雨打的,这都很不容易的。

我看这一班人还有一点诚心。

所以我就继续讲这个《法华经》。

  现在又讲《金刚经》。

我们现在讲这个《金刚经》要简单一点,就不要讲这个七种立题、五重玄义,都不要讲它。

我们现在就开门见山,就讲这个总释名题,就讲第一,就是总释名题;

第二、讲译人;

第三呢,是别解文义,分出大科,分出这么三种讲法。

  “金刚”:

甚么叫“金刚”呢?

怎么又“金刚般若波罗蜜”?

甚么叫金刚呢?

我告诉你,就是那个金刚心。

金刚的心也就是那个金刚性,也就是那个金刚的般若。

金刚的心也就是金刚性;

金刚性也就是金刚般若。

说出来这么多的名,合而言之是一个。

为甚么要说这么多名呢?

你不知道这一个,知道那一个;

你不知道那个,就知道这个;

你那个、这个都不知道,你又知道这个般若。

所以多举出几个名字来,你张三也就是那个张和,也就是那个张老三。

这么说好几个名字,你就认识他。

这金刚也这样子。

那么金刚怎么说是自性呢?

我们这个自性,是永远不坏的。

我们这个金刚自性也就是金刚心,金刚心也永远不坏的。

我们这个金刚般若,就是实相般若。

这实相的般若也是永远都不坏的,永远存在。

所以这一部经的名字,这“金刚”是个比喻;

“般若波罗蜜”是法,这一部经就是法喻为名。

在七种立题里边就是法喻为名:

以金刚来做比喻,比喻般若。

  那么这个讲法固然是对,可是不如我说它是金刚心、金刚性、金刚般若。

这个般若就是金刚,不用比喻。

这个心也就是金刚,不用比喻。

这个性也就是金刚,不用比喻。

这个就是甚么呢?

金刚,不要比喻,比较直接了当。

这个讲法,是很少人这么讲的。

可以说是这样,一般的法师,要是对金刚般若波罗蜜没有认识的,都不这样讲。

怎么样讲呢?

都作为法喻为名。

我现在,是不是不以法喻为名?

不是,也是用法喻为名。

可是我把它合成一个,这个法也就是喻,喻也就是法:

法喻是一个。

分而言之,是金刚般若波罗蜜;

合而言之,也就是《金刚经》。

所以普通中国人叫它叫《金刚经》,没有般若波罗蜜。

那么再可以说,也就是《般若波罗蜜经》。

那么这法,我常常对你们讲,应该讲活了,不要把它讲得死板板的。

所以现在把它讲成一个也可以,讲成两个也可以,甚至于讲三个、讲四个都可以,这没有一定法!

《金刚经》里边说:

“无有定法,是名般若波罗蜜多!

”你要把它讲成死板板的,好像那个钉是钉,卯是卯,总有一定的:

那就成一个不活动了。

  我们讲来讲去,究竟“金刚”的这个意思,我还没有明白。

你讲一个也好,两个也好,三个也好;

你讲了这么多个,但是我还没明白!

这怎么办呢?

那好了,我现在再给你把它解释解释。

金刚具足三个意思。

三个意思是甚么呢?

第一个就是坚固;

第二个就是光明;

第三个是锐利,也可以说锋利。

甚么叫锋利呢?

就像那个刀刃,非常锋利,非常快,切金断玉,削铁如泥:

这都是金刚。

削铁如泥,砍到铁上,就好像砍到那个泥上一样,一点也不能挡得住它。

金刚的体,是坚固的,金刚本体是坚固的,不坏的。

它不可能为一切所坏,它坏一切所不能坏的;

坏一切所不能坏的,就是甚么呢?

摧伏天魔,制诸外道。

  天魔外道这种邪知邪见,是不容易制伏的,可是你有这个金刚的体,就把这个天魔外道都给它破坏了,这金刚体是坚固的。

金刚的相是光明的,金刚,它是透明体的,光明的。

光明而不为一切黑闇所破坏,而它能破坏一切的黑闇。

所有世间一切的黑闇,你有金刚都可以把它破坏了。

说那是破坏主义,你破坏这黑闇,才能得到光明!

这是破坏邪法,而不是破坏正法。

你把邪法破了,正法才能久住;

你邪法不破,正法就不能久住了。

所以,这是破坏一切的黑闇。

金刚的用,它的功用,是锐利的。

这个锐利得,也是无坚不摧,无邪不破。

  讲到这个金刚心,我们一般人不要误会了,以为是我们胸腔里边这个心。

这个心,是个肉团心。

这肉团心,没有甚么用。

这肉团心,它的形相犹如一个倒挂的一朵莲花这么样子。

白天,它就开了;

晚间,它就合上。

合起来,像一个倒挂莲花一样;

开,甚么时候开了呢?

这个心里边有孔,那个孔窍白天它就开了;

晚间睡觉的时候,那孔窍就合上了。

所以这个心,是个肉团心,没有甚么用处。

那么还有一个心,叫妄想心。

妄想心又叫第六意识,第六意识心。

眼耳鼻舌身意各有它的识:

眼有眼识,耳有耳识,鼻有鼻识,舌有舌识,身有身识,意有意识,这叫六识。

在这个第六意识,一般人以为肉团心是他的心,这是第一个错误。

  第二个错误,又以为他这妄想心是他的心,就好像《楞严经》上;

听过《楞严经》有这么一段文,你们还记得不记得?

这一段文是这样说的:

“佛告阿难。

此非汝心。

乃是前尘。

虚妄相想。

惑汝真性。

由汝无始。

认贼做子。

失汝元常。

故受轮转。

”这一段经文,有的人记得吗?

这一段经文,是很要紧的。

这一段经文就是说的这个第六意识尽打妄想;

他妄想这本领非常大。

他这个打妄想,忽东忽西,忽南忽北,忽上忽下。

他不要坐火箭,就到了月球去,不要藉著火箭的力量。

他这一个打妄想,月亮在那儿,跑到那个地方去了。

一瞬间打妄想又到了西天;

一瞬间打个妄想又到了东土:

甚么地方都可以打。

你想到日本,你打著妄想,日本那个街道,就现在你这个眼前了。

你到过德国,到过法国,到过你所到过地方,你这一打妄想,也到那个地方了。

现在一般人研究到月球去,这由甚么造成的?

就都是由这个妄想。

现在打这个妄想,就要实现这个妄想,这都是从第六意识发生出来的。

所以,这第二是妄想心。

  阿难就认为妄想心是他的心了;

对佛讲,但是佛就告阿难,“此非汝心”:

这个不是你的心哪!

那么是甚么呢?

“乃是前尘。

”这是一种前边的尘相,“虚妄相想”;

虚妄的那个相,是由你那个妄想生出来的。

“惑汝真性”:

迷惑你自己的真性,把你自己的真性迷惑了。

“由汝无始”:

从无始劫以来到现在,你都认为它是心了,“认贼作子。

”你认贼作你的儿子啰!

“失汝元常”:

把你自己本来固有的宝珍,都丢了。

原来常住不坏的那个宝贵的性,宝觉,明心,都失去了。

“故受轮转”:

所以就在六道轮回里头出头没,这么样子,总也无有了期。

这一段文就是说这个妄想心。

  那么第三是甚么呢?

真如心。

这个真如心,也就是实相的般若,也就是实相。

这个真如,这个心,是大而无外,小而无内。

你说它大,没有再比它大的;

你说小,也没有再比它小的了。

没有法子再找到比它小的,也没有法子再找到比它大的,这叫真如,真如心。

这个心,才是我们每一个人的真心,这心有这三种。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金刚”这两个字已经讲一个大概。

现在讲这个“般若”。

甚么是般若?

“翠竹黄花,无非般若。

”这个绿的竹子和这黄色的花,都是般若。

般若是印度语,在五种不翻之中,它属于“多含不翻”。

因为翻过来中文,祗可以翻译一个意思,而不能翻译它这样多的意思,所以不翻。

那么多的意思有多少呢?

有三种般若。

这三种般若就是文字般若、观照般若、实相般若。

那么般若翻译成中文就是智慧。

智慧祗有一种的意思,所以就保留它原来这个梵语来尊重,不翻;

尊重这个般若,所以就不翻它。

那么般若有多少呢?

般若,光这个《般若经》,那就有很多。

本来是说有八部,但是详细地分析来,它有十个种类的般若。

十个种类的般若都是甚么呢?

  第一是《大般若经》。

这《大般若经》有多少?

有六百卷。

我以前不讲过吗?

玄奘法师翻译《大般若经》的时候,桃开六度。

那个桃花在这一年之中,开了六次。

不是说六年开了六次;

要六年开六次,那是很正常的。

在这一年之中,桃花开了落;

落了之后又开;

开了又落。

那么大约两个月开一次,一年十二个月开六次,两个月一次。

虽然我没有看见,但是也不会相差太远,这叫“桃开六度”,翻译《大般若经》的时候。

《大般若经》,就有六百卷。

  第二,《放光般若》。

放光,佛放光而说这个般若。

有多少卷呢?

有三十卷。

  第三就是《摩诃般若》。

这摩诃般若也是大般若,但是这个叫《摩诃般若》,和那个《大般若》又不同了。

这个有多少卷呢?

也有三十卷,这第三是《摩诃般若》。

  第四,叫《光赞般若》。

由佛放光而赞叹说这个般若,这是第四。

  第五,叫《道行般若》。

道,就是道德那个道;

行就是行为的那个行,行走的那个行。

《道行般若》,这是第五。

  第六,《学品般若》。

这个《光赞般若》、《道行般若》、《学品般若》,这每一种有十卷,这合起来也是三十卷,这就六百九十卷了,这是第六。

  第七,叫《胜天王所说般若》,这有七卷。

  第八就是《仁王般若》--《仁王护国般若经》,有两卷。

  再第九是《实相般若》。

有这个《实相般若》,一卷。

  第十是《文殊般若》,一卷。

这合起来大约是七百零一卷。

这是《般若经》。

  不是说,知道这个般若有这么多够啦!

那么,他在甚么地方讲的?

讲了多少处?

有多少法会讲过般若?

这我们也要知道的。

我们研究般若部,对于这些个问题,虽然是一些个皮毛,但是也都应该明白的。

那么这个《般若经》,说的有四处说般若部;

四个地方说般若,有十六个法会,都是说这个般若的。

四个地方是甚么地方呢?

  第一就是王舍城,鹫峰山王舍城,就是室罗筏城。

鹫峰山就是灵鹫山,这儿说了七会。

第二就是给孤独园,说了七会,就是现在这个经的,这个地方,这是第二。

第三呢,是在天上说的。

甚么天呢?

他化自在天;

在他化自在天摩尼宝藏殿,说了一会。

第四是在竹林园白鹿池的旁边,说了一会。

这合起来是四个地方,说了十六会。

你看!

王舍城灵鹫山七会,给孤独园七会,这十四会了;

他化天,摩尼宝藏殿一会,这十五会。

再加上竹林园,白鹿池的旁边,说了一会。

这统统是十六会,四个地方,这是般若。

我们要知道这个般若有多少种、有多少会所说的,这是应该知道的。

  这一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是在哪一个地方所说的呢?

是在哪一会呢?

这要应该知道的。

这是在第二次,在给孤独园。

你看那个经文上不是说: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舍卫国。

只树给孤独园。

”所以我说这个在第二处,没有错的,绝对不会错的!

为甚么?

如果错了,我也不讲了。

那么第二处的第三会;

这是在第二处的第三会所说的这一部经。

这一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是在这个《大般若》六百卷里边的第五百七十七卷。

你要不相信,也可以去查一查看,这第五百七十七卷。

那么这是这一部经的来源,它的历史。

  那么般若,由这个文字般若而起观照的般若;

由观照的般若,而达到实相的般若。

甚么叫文字般若?

就是我们看这个经文,这不有文字?

这叫文字般若。

那么文字般若,你要没有观照的智能,你光有文字,你看来看去也是不懂的。

你不懂就是没有般若了;

没有般若就是没生出智慧了。

这智慧本来是你有的,但是你没有栽培灌溉,没有用般若的水来灌它,所以它就不生出来;

不生出来,你就没有观照的智慧。

你没有观照的智慧,没有观照的般若,你就不明白实相的般若。

你必须要有观照的般若,以这个正观的智慧来观这个般若,然后才能达到这个最后的目的,这实相般若。

般若大约的意思是这样子。

  “波罗蜜”:

有的人说波罗蜜是甜的。

不错,波罗蜜是甜的。

中国有那个波罗,那个波罗就是before,wehadthis?

(弟子:

啊!

)叫波罗。

这个波罗蜜是甜的,不错。

但是这个波罗蜜,不单是甜的,而且甜中的甜的,是怎么样呢?

离苦得乐。

这是把苦离了而得到乐,这就是波罗蜜。

甚么叫波罗蜜呢?

这波罗蜜也是印度话。

这印度人,甚么事情做好了,就说波罗蜜。

这个事情做完了,也说波罗蜜了。

就像英文说finish,这个意思。

英文是finish,完了;

这个波罗蜜,说这个事情做得好了,叫波罗蜜。

  波罗蜜翻译成中文,叫“到彼岸”。

甚么叫彼岸呢?

我们现在在旧金山到奥克兰去,或者在这个桥上走过去,或者坐船过去;

这从这一边到那一边了,这叫波罗蜜了,这叫到彼岸。

这到彼岸的意思,也就是譬如,你到小学里边去读书,在小学校里头毕业了,得到小学文凭,这是波罗蜜了。

你到中学,由开始到最后,得到中学的证书了,这也叫波罗蜜了。

你由大学开始,把大学读完了,这也叫波罗蜜。

你由这个学士得到硕士了,这也是波罗蜜。

由硕士得到博士,这也是波罗蜜。

那么,为甚么讲这么多?

讲这么多,你就懂这个波罗蜜的意思了。

  我们现在是由甚么地方呢?

由生死的此岸,经过烦恼的中流--这个烦恼,就是好像个海似的--到涅盘的彼岸;

到达涅盘的彼岸,这也叫波罗蜜了。

这个波罗蜜,说起来,甚么都可以说是波罗蜜。

你这儿坐禅,没有开悟;

你从现在开始坐禅,等到你开悟了,这是波罗蜜。

好像我们今年夏天这个暑假楞严讲修班,这一开始的时候,这是此岸,等终了了,把这暑假三个月零六天的时间都圆满了,这也是摩诃般若波罗蜜了。

这是般若波罗蜜了!

总而言之,把甚么事情做完了,又是很圆满,这都叫波罗蜜。

  我们现在修佛法,一开始这是很难懂的,所以有的人听一次,就不感觉兴趣了,不来了。

为甚么呢?

这个是最不容易的了。

第一要有善根;

第二,要有忍力,要有这一种的,认为佛法比任何的事情都重要。

我如果不明白佛法,那我就是好像没吃饱饭。

我所以一定要去听经闻法,比到饭馆子去吃最好的东西,都没有这么香。

你要有这么一个,好像吃东西,又好像你这个欲心,贪欲你所愿意的东西。

那么你所愿意的东西是甚么?

我不知道,你自己会知道的。

你把这种,最欢喜的这种的心理,放到这个听经上;

听完了,这也是得到波罗蜜了。

这波罗蜜,讲起来,那太多了。

  这个“经”的意思,已经讲好多次了。

那么再重复一下。

经者径也。

做什么的径呢?

就是修行的一条径路,由这个生死的路,走到没有生死的那条路去,就是从凡夫可以达到圣人,达到佛的境界,这条路。

你想要从凡夫走到佛的果位上去,必须要依法修行。

这个法就是经。

昨天我不是讲那么多的意思了吗?

这个“经”又有一个意思。

  今天我再给你们讲多几个意思。

甚么意思呢?

就叫“出生”。

这个意思就出生,从这个出就是出来了,生出来了。

这从佛口生出来的,这个是经。

又有一个意思,叫“显耀”。

显,就是显露的那个显;

耀,就是光耀的耀。

这个经典,能把世界上都照得光明了,这个是显耀。

又“经”是一种,永远不变的一种方法,所以叫“常”

  。

无论你古往今来,这经典是不变的,一字不可去,一字不可偏,是不增不减的,所以这叫经。

又有“贯”的意思。

这贯,就是贯穿起来,把它串起来,这一行一行的经,从开始到最终,这是贯穿起来。

贯穿起来甚么呢?

义理,把义理贯穿起来;

贯穿圆满了,这是贯。

“摄”,昨天我们也讲,就好像吸铁石似的,把所有的众生都吸收来了。

众生,就等于铁,那个经,就等于吸铁石,把众生都吸到这个吸铁石上来了,就是令众生都完全明白佛法。

这个摄,摄所化机。

又有“法”的意思。

这个法,就是所有一切人,都依照这个方法去修行去;

过去、现在、未来,这三世,都遵守这种的法律,这种的规则,所以这“经”就有这么多的意思。

  那么“经”还有一个意思,我不妨和你们大家再讲一讲。

这个“经”字的意思,前边讲了很多,还有一个意思是甚么呢?

就是涌泉。

涌就是从地里边涌出来的这一个水泉,好像水似的,从地里涌上来了,这涌泉。

涌泉涌出来这个泉水,普润大地一切众生,令大地众生都得到法喜充满了,都得到禅悦为食,法喜充满。

涌泉也是这个“经”的意思。

合起来,这“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是这个经的名字。

 

  A2.译人

  这一部经是谁翻译的呢?

这一部经是在姚秦的时候,三藏法师鸠摩罗什翻译的。

那么是不是这一部经就单单鸠摩罗什法师翻译过了?

不是的。

还有谁翻译的呢?

还有其它五个法师都翻译过。

那么其它五个法师,是不是和鸠摩罗什法师一同翻译的呢?

时候不同的。

鸠摩罗什法师翻译的这部经叫《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还有在这个元魏的时候,有一个叫菩提流支;

菩提流支法师也翻译过这一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名字和鸠摩罗什法师的名字相同的。

菩提流支这几个名字,我已经写到黑板上了。

他翻译这一部经的名字,和鸠摩罗什法师相同,这是第二个翻译。

  第三个人翻译,叫真谛法师。

这个真谛法师,在后陈的时候也翻译过这一部经,《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他的名字也和鸠摩罗什法师翻译的相同,这《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是以上这三个法师翻译的,名字相同。

  在隋朝的时候,就有一个笈多法师。

这个笈多法师,翻译这一部经的名字就不同了。

叫甚么名字呢?

叫《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加上“能断”两个字。

这是笈多法师翻译的。

  那么在唐朝贞观十九年,玄奘法师也翻译过这部经典。

他这个名字又不同了,叫甚么名字呢?

调过来了,他这个名字叫《金刚能断般若波罗蜜经》。

这个笈多的叫《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他叫“金刚能断般若波罗蜜经”。

这个“能断”两个字,颠倒过来。

那么究竟这是英文的文法,是中文的文法,是印度文的文法?

这是文法的问题。

  方才我讲那个玄奘法师。

玄奘法师是中国一个大德高僧,很高的,或者比果宁都高,但是或者没有他那么胖。

因为,我相信玄奘法师是这样,怎么说他不那么胖呢?

他好跑路,从中国一直跑到印度去,从西伯利亚那儿,一去甚么马都没有,就用跑路。

一跑,一定跑得很瘦的,所以比果宁会瘦得多。

玄奘法师,是唐朝最高的一个高僧,在印度留学十四年,回到中国,翻译了很多经典。

那么这是第五个,玄奘法师翻译的,叫《金刚能断般若波罗蜜经》。

  第六个翻译是谁呢?

叫义净。

这个义净法师,也是到印度去留学的。

留学回来,在唐朝不有个武则天?

就在武则天那个时候,他回来的。

他回来,武则天也是装模作样的说是好佛法,于是乎就叫他来翻译经典。

他也翻译过这一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那么他翻译的这个名字,和玄奘这个名字相同,也叫《金刚能断般若波罗蜜经》。

  这一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有六种翻译。

这六种翻译,我们研究佛法的,也应该知道的。

那么这六种翻译之中,还是鸠摩罗什法师所翻译的版本,流通得最盛行。

一般人,都欢喜读他所翻译的经典。

为甚么欢喜诵读鸠摩罗什法师所翻译的?

因为,在中国唐朝有个道宣律师。

这个道宣律师专门修戒律的。

修戒律是在行、住、坐、卧这四大威仪里边非常严整的。

《楞严经》里不说“严整威仪。

肃恭斋法”?

这个“严整威仪”,为甚么要严整威仪呢?

因为你这个人,要是威仪好,不单人天恭敬你,那个鬼神,也都恭敬你,鬼神都要崇拜你。

所以道宣律师精持戒律,专门研究戒律的这个法。

怎么样子呢?

站有站的相,有站的样子;

坐有坐的样子;

走路有走路的样子;

那么卧有卧的样子:

都有个样子。

因为你有一个榜样,一般人才可以向你学习。

  所以我今天对果前讲,我说,“我到这个美国来,你是头一个跟著我出家的,必须要一切一切的,都要往好了做。

你不能马马虎虎的,你不能随随便便的。

甚至于你说话也不能随便乱讲话,你走路不能随便乱走路。

你到街市上去,一定要行端,体直,这个身形,要直的。

到街上也不要东张西望的,好像要偷东西呢!

人说:

哦!

这是不是来个贼和尚啊?

穿著和尚衣服,想要偷东西啊。

”不能这样的。

一定要目不斜视,耳不旁听,这样子。

那么走路,但是也不像木头似的,那么板板直直的,那又错了。

总而言之,也要像个人那么有一种生气,可是,目不旁视。

  行住坐卧,这叫四大威仪。

四大威仪,那么在行,“行如风”。

这个风,不是像飓风那么样子,把山也刮崩了,树也拔出来了,连根拔了,把这个楼房也刮倒了;

不像那么大风,就像那个微风徐来。

微风,那个风看不见;

水波不兴,水上都没有波浪,那种风。

这种风,是人人都欢喜的,行如风。

“立如松”,站著的时候,像一棵松树似的。

那个松树要直的,如果弯的就没有人欢喜。

“坐如钟”,坐在那个地方像一个钟似的。

但是像钟,不要像钟的那个摆。

那个钟摆这么摇摇晃晃的这么晃,叮叮当的,不要像那个钟摆;

要像古来那个坐钟,纹丝的不动,那个才够定力。

“卧如弓”,躺著像一张弓似的,要吉祥卧。

释迦牟尼佛入涅盘,就是吉祥卧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