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养畜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915420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67.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秸秆养畜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秸秆养畜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秸秆养畜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秸秆养畜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秸秆养畜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秸秆养畜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

《秸秆养畜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秸秆养畜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秸秆养畜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

肉羊

1.1.4建设地点:

项目计划在某县种养殖产业有限公司下设六个羊场实施,羊场分别位于某县南庄镇羊街村委会羊街农场五队某黑羊山种羊场、某县某黑山羊商品羊养殖场、某县某云岭山羊种羊场、某县临安镇陈官村委会放马坪某黑山羊扩繁场、某县临安镇陈官村委会新寨村某黑山羊扩繁场、某县临安镇庄子沙村委会样板山羊标准化养殖示范场。

1.1.5建设单位:

某种养殖产业有限公司

1.1.6法人代表:

项目建设单位法人代表:

联系方式:

1.1.7技术负责人:

项目建设单位参与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主要负责人:

1.1.8项目主管部门:

某省农业厅

1.2建设规模与内容

(撰写此部分应对应《秸秆养畜项目任务和投资计划表》将任务分条逐项一一列出。

项目建成后公司羊场年可制作青贮饲料7140吨,比项目实施前新增4789吨。

项目建成后公司存栏羊数量达到7265只(其中:

能繁母羊2100只、种公羊110只、育成羊2806只、商品羊2249只),羊存栏数量比项目实施前增1543只(其中能繁母羊639只),新增出栏904只。

项目实施后基本情况:

表1

序号

乡镇

羊场名称

建设面积(㎡)

公羊舍(㎡)

干料间(㎡)

加工房(㎡)

饲养数量(只)

1

南庄镇

羊街种羊场

3500

1450

1200

350

2118

2

罗家坡商品羊场

1500

2314

3

西庄镇

小关云岭山羊种羊场

1000

517

4

临安镇

放马坪黑山羊扩繁场

1277

5

新寨黑山羊扩繁场

969

6

庄子沙肉羊标准化养殖示范场

7500

500

1700

合计

8500

7265

1.2.1秸秆处理设施设备

(1)建青贮氨化池:

指新建青贮池或氨化池工程量(立方米),项目建成后年新增的秸秆处理能力(注意请分别标明青贮、氨化、黄贮或微贮处理秸秆的重量,单位为吨)和建池所需资金金额(万元)。

(2)各类秸秆处理机械和饲料加工设备:

列出项目需购置的各类秸秆处理机械以及饲料加工设备的名称、规格、数量和购置价格。

新建青贮池8500立方米;

购置秸秆加工机械22台套;

购置青贮塑料薄膜8吨;

引进努比种公羊8只和云岭山羊种公羊20只;

新建种公羊舍l栋1450平方米,秸秆库房1200平方米,精饲料加工房350平方米。

1.2.2秸秆处理物资

指项目中为处理秸秆所需购置的氨化尿素、氨化膜和微贮菌种的数量、单价和总价。

1.2.3改良体系建设

指为改良品种所购买的公羊、冻精、细管、胚胎的数量、单价和总价。

1.2.4养殖和秸秆加工基础设施建设

指项目建设单位为养殖和秸秆加工需要所进行的畜舍、厂房及其相关配套设施建设或配套改造工程量、单位造价和总价。

1.2.5科技推广费

指为发挥项目公益职能所进行的技术培训7500人次,分5期培训,平均每期培训1500人,培训费用约为每期2万元左右。

培训设备1.5万元。

1.2.6编制可研、初设、计划等费用

项目单位编制各种申报文件需要的费用等约为7万元,占投资的2.993%。

1.3投资估算

项目总投资350.97万元。

本项目总投资=项目建设基础工程费用+项目建设需要设备费用+技术费用+项目建设其他费用

其中:

①项目建设基础工程费用投资估算为280万元。

包括羊舍建设面积、青贮池建设面积、种公羊羊舍、饲料库;

②项目建设需要设备费用投资估算为44.5万元包括设备秸秆处理机械(铡草机、揉丝机、粉糠机、饲料打包机)饲料加工设备(粉碎机、拌料机);

③技术费用投资估算为19.47万元。

包括技术引进示范(引进努比黑山羊种公羊引进云岭山羊种公羊)、技术培训(技术培训、技术推广费用培训设备—投影仪);

④项目建设其他费用包括可行性研究编制费、管理费等;

其中可行性研究编制费4万元、管理费3万元。

1.4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350.97万元。

其中申请中央补助资金100万元,省级补助45万元,州县配套20万元,其余185.97万元公司自筹

1.5项目建设期

项目建设期为两年。

1.6效益分析

1.6.1经济效益

项目企业通过项目实施实现年增加销售收入165万元。

净利润41.57万元,项目建成后的内部收益率12.69、财务净现值102.33万元、税后动态投资回收期5.9年(含建设期)收。

项目辐射区农民增经济效益,通过项目实施,带动农户约为2000户,解决间接就业人口约为3500余人。

平均每户秸秆收入约为元,养殖收入约为元,每户涉及项目增加均收入约为项目辐射区农户总增加收入为万元。

1.6.2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

社会效益分析

秸秆养羊示范项目的实施,能进一步提高畜牧业以及种植业生产科技水平,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增加种植业附加值,调动农民种粮养羊积极性,推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

项目建成后,秸秆有效利用率从24.5%提高到42.5%,人工种植优质牧草面积逐年增加,山羊养殖饲养农户数量不断加大,增加的产品不断满足消费市场的需求和加工原料的供给,转余农村剩余劳动力3500余人,成效明显,公司辐射和示范带动作用显著提高,通过项目的实施,农民通过加工处理利用秸秆饲养山羊找到了山区半山区畜牧业发展的新型之路。

生态效益

在项目建设中通过产业发展与生态治理的有机结合,公司产业得到快速发展,石漠化综合治理成效明显,石漠化区域内林草植被盖度明显提高,牧草种类有效改变。

生产中推行“羊一沼一果(粮、菜)”的生产工艺技术模式和“羊粪尿干湿分离”技术后,羊尿由排污沟流入沉淀池,羊粪通过清扫集中堆放进行发酵,面源污染得到有效的治理和资源再利用,形成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同时,羊粪尿经过厌氧发酵后是优质有机肥,为发展无公害农业、绿色农业和有机农业提供了大量的理想肥料,并有改良土壤、提高土地的有效利用率,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促进生态、经济平衡发展,为某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项目的实施起到了很好的带动作用。

1.7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2013年农业综合开发农业部专项项目申报指南》

2、《某省农业厅某省财政厅关于2013年农业综合开发农业部专项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

3、《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项目管理办法》;

4、《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大纲》

5、《农业综合开发资金若干投入比例的规定》

6、《农业综合开发财政有偿资金管理办法》

7、《某省农业综合开发“十二五”规划》;

8、《森林法》和《水土保护法》;

9、《绿色食品生产过程标准》;

10、某种养殖产业有限公司提供的技术依据和建设规模、方案等基础数据和资料。

11、国家计委,建设部联合发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考》(第三版)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市场供求分析

2.1项目背景

2.1.1某县畜牧业的发展概况

某县位于某省南部,红河中游北岸,东经102°

33′18″-103°

11′42″,北纬23°

12′42″—24°

10′32″,总面积3759平方公里。

北回归线穿境而过,属南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海拔230—2515米,年降雨量800毫米左右,年平均气温18.7℃。

辖8镇6乡、142个村委会、11个社区,总人口53万人,农业人口42.7万人,占总人口的83.24%。

境内土壤以红壤为主,占全县总土地面积的40.4%,耕地面积42.9万亩,其中,水田19.0万亩,水浇地7.8万亩,旱地16.1万亩,年产可利用秸秆27.23万吨,秸秆资源丰富,交通区位优势明显,发展山羊生产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山羊业已发展成为某畜牧业发展的重要产业,通过“十五、十一五”期间畜牧业结构内部的调整,山羊产业得到快速发展,随着人们对肉食结构的改变,牛、羊肉已成为目前人们喜欢的食品。

2010年全县年产玉米秆、红薯藤、甘蔗梢等可利用秸秆27.23万吨,推广青贮饲料9.4万吨、氨化饲料0.89万吨;

据1983年草资源普查共有草山、草坡292.36万亩(实际可利用面积276.53万亩)。

特别是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培植(畜牧业)项目一级石漠化综合治理等一批项目的实施,有效促进了山羊产业的发展。

2010年全县羊存栏5.53万只(能繁母羊2.35万只)、出栏3.14万只,实现畜牧业产值14亿元,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50%以上,实现农牧人均纯收入4169元,畜牧业(特别是节粮型畜牧业)在县域经济中的地位逐步凸现,在半山区乡(镇)逐步形成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养殖,畜牧业已成为农村家庭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

2.1.2项目公司养殖条件

某县某种养殖产业有限公司创建于2002年,2008年注册成立,注册资金500万元,位于临安镇迎晖路217号,2009年12月被某县人民政府认定为第五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2月荣获农业部第一批国家肉羊标准化养殖示范场,2011年荣获“某红河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第三批示范企业”,同年被某省农业厅评定为国家畜牧良种补贴项目入选供种种公羊羊场。

现有员工38人(其中:

农业推广研究员1人、高级畜牧师1人、高级兽医师1人、各类科技人员35人)。

有养殖场五个占地101.5亩,羊舍建筑面积12360平方米;

存栏羊5722只,其中:

能繁母羊1461只(努比亚羊1245只、云岭山羊216只),种公羊58只(努比亚羊48只、云岭山羊10只),后备母羊983只、后备公羊228只、商品羊2992只;

青贮池2850立方米,年青贮玉米秆、红薯藤、甘蔗梢等秸秆饲料2351吨,基本缓解冬春季节草料供应难的矛盾,充分利用养殖场周围农作物秸秆青贮外,还拥有人工草地1100亩,改良草场5500亩。

公司在力求自身发展的基础上,采用“公司+种羊场+联合养殖户+公司回收”以及“联合养殖、互利双赢”的养殖模式,积极参与秸秆养羊、石漠化综合治理等项目和技术推广,现已辐射带动全县11个乡镇的575户农户进行黑山羊联合养殖。

公司通过项目实施可引导和加快某秸秆资源的开发利用力度,大力推广秸秆养羊技术;

利用秸秆舍饲养殖山羊,加快山区群众致富步伐,促进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

2.1.3项目建设主要依据

项目建设主要依据2013年农业综合开发农业部专项项目安排的总体思路是:

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中央一号文件及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关于加强农业综合开发工作若干意见》(国办发[2009]63号)精神,以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实现粮食稳定发展和确保主要农产品有效供应、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努力加大对良种繁育、优势特色示范项目的投资力度,建设一批区域骨干性、示范指导性项目,改善和提高农业生产条件,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新农村建设。

2.2项目建设目的和必要性

2.2.1项目建设目的

某县是红河州的畜牧业大县,农户有从事生猪养殖和山羊养殖的传统习惯,母羊良种化、商品羊杂交化和进行无公害养殖是畜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一方面有利于环境及生态保护。

通过秸秆青贮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了秸秆的利用率,有效地控制因秸秆遗弃、焚烧而对环境以及非、大气造成的污染。

尤其是通过秸秆养羊普通技术的通过,解决了羊的饲草,可以加快改变传统的放牧为舍饲,对生态环境保护更是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通过秸秆的开发利用,拓宽了饲料来源,缓解了林牧矛盾,不仅减少了因放牧牛羊对草山草坡的破坏,使森林、草地植被得到较好保护和恢复。

为充分发挥山羊养殖和秸秆资源的优势,某县某种养产业有限公司将在畜牧业务部门的技术指导下,引导和加快秸秆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力度,大力发展山羊养殖,加快山区群众致富步伐,促进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

2.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我国养猪和吃猪肉已经形成传统习惯,养猪量和猪肉消费量一直都较大。

但随着消费者膳食结构的改变,草食畜牛、羊肉越来越深受消费者喜爱,目前,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重视,无公害、绿色山羊养殖将是今后山羊产业发展的趋势。

因此,某县某种养殖产业有限公司把山羊品种结构调整作为工作的重点,充分利用秸秆资源和青贮技术,大量生产适宜社会消费需求的无公害优质商品羊肉,有效带动山羊产业的发展。

我县每年11月至次年5月份,青绿饲料严重短缺,造成山区、半山区饲养的牛羊因青绿饲料不足而出现掉膘甚至死亡的现象较为普遍。

由于秸秆养畜技术在我县还未全面推广(尤其在山区、半山区),因此还有许多农作物秸秆在田间被废弃霉变最后被焚烧掉,饲喂牛羊的仅是经粉碎后的玉米秆、红薯藤、甘蔗梢等;

饲料不足、营养不足,导致羊生产性能不能正常发挥,严重影响养羊效益。

为此增加饲料来源,开发饲料资源是发展畜牧业的基础。

秸秆养羊主要利用丰富的农作物秸秆,投资少,见效快,农户容易接受,是发展农村经济的首选项目,对于我县养羊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2.3市场供求分析

2.3.1国内市场

由于羊肉与猪肉相比,具有脂肪少、瘦肉多、蛋白含量高、多食不腻的特点,尽管近年来县内外市场供应发生变化,许多畜产品供大于求,但由于县内外、省内外市场对羊肉需求大,肉羊一直供不应求,市场购销十分活跃。

因此建立秸秆养羊示范项目,发展肉羊生产,对于调整畜牧业内部结构,发挥资源优势,满足市场需求,充分利用秸秆资源和青贮技术,大量生产适宜社会消费需求的无公害优质商品羊肉,有效带动山羊产业的发展,促进畜牧业生产的健康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根据农业部提出的关于加快调整畜牧业生产结构的意见,草食畜牧业发展将是今后畜牧业发展的重点,但必须在现有的基础上加快发展和提高品种质量,优化草食畜结构,提高肉品质量。

目前,国内现有草食畜生产水平和供应能力还不能满足消费者需要,因此,就国内市场而言,草食畜发展具有很好的生产空间。

2.3.1.1以羊肉为主的肉食结构将会发生质的变化

综合分析近30年中国肉食生产和消费结构,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在今后的肉食消费结构中,肉类生产和肉食消费结构将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草食畜肉将是生产和消费的主体。

一是我国羊种资源丰富,加上山羊本身的生理特点,饲养条件要求相对不高,某农民具有饲养基础。

二是我国人多地少,土地资源十分珍贵,加之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除草原牧区外,种草土地难以增加,草食畜发展增幅有限。

三是消费群体的消费观念有所改变,高脂肪低蛋白的猪肉消费量将会有所下降,给羊肉的消费将会带来较大的空间。

2.3.1.2草食畜肉消费将日益增长

猪肉是我国餐饮业中的主要食品,消耗量大,但随着人民消费水平的提高,摄入动物蛋白的途径有所改变,这种消费趋势将是今后肉食品消费的主体。

在今后的肉食品消费中,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人均消费羊肉的数量也将增加。

2.3.1.3消费者对安全、绿色无公害的肉食品要求越来越高。

现代科技的进步、现代工业的发展对农业提供的直接支持越来越大,同时,现代工业对农业(包括养殖业)环境的污染越来越严重,支援农业的工业品(例如化肥、兽药、农药等)在农畜产品的残留毒害成分越来越大。

因此,包括羊肉在内的农畜产品的残留问题越来越受到政府和消费者的重视,消费要求日益趋于自然、新鲜、健康、方便、多样、安全的肉食品。

综合上述可以看到,在肉制品的供给市场中,肉质好、生长快、效益高的羊种将愈来愈受欢迎,应用现代生物技术,大力开发秸秆案化技术和羊的杂交优势,生产更多安全、绿色无公害的羊肉食品是今后发展的方向。

2.3.2某及周边地区市场分析

某养羊生产水平较低,集约化成才只占10%—15%,85%—90%为一家一户的传统养殖。

因此,改变传统养殖模式,按照规模化、标准化组织肉羊生产,扩大优质肉羊饲养规模,提高养羊生产率,是现代养羊业发展的必经之路。

在肉羊发展方面,山羊发展呈增长态势,今后将会发展成为某畜牧业的主体。

在羊肉消费方面,近几年来,草食畜肉消费量越来越大,未来的消费过程中,城、乡居民人均年消费水平肯定将会有所上升,因此,山羊在某省内还有较大的市场空间。

黑山羊由于独特的肉质风味长期以来一直深受消费市场青睐,尤其是黑山羊在华南一定知名度。

这些地区把黑山羊肉当作滋补膳食,特别是在秋冬需要量特别大。

但这些省区经济较某发达,并且受饲料等资源条件的限制,生产成本比较高,因此每年需从某大量购买黑山羊以满足当地市场需要,据不完全统计,全省每年有近200万只黑山羊销售到省外。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由于肉羊的饲养环境和其肉的营养成分符合了人们对安全、健康、绿色无公害的食品的需求,市场对羊肉的需求快速增加,某出现肉羊供不应求局面,因此肉羊从2000年以来价格一直在上升。

同时省内市场对黑山羊需要量也在不断增加。

长期以来,我省肉类消费结构中,羊肉所占比重仅为3%。

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消费观念逐步转变,羊肉消费量不断提高。

2010年,某省人均消费羊肉不到3公斤。

山羊在某省内还有较大的市场空间。

由于项目区具有较好的地理优势和方便的交通,发展某以及周边市场的潜力巨大,随着泛亚铁路的建设,某发展肉羊面向省内外和国内外市场的机遇将越来越大,加之某县某种养殖产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商品羊数量有限,对全县、全省以及周边市场而言无供过于求的忧虑。

2.3.2国际市场

羊肉在人类膳食结构中越来越重要,而且需求量会不断增加,特别是优质安全的羊肉供不应求。

目前,某的肉羊存栏量和出栏量相对较低(存栏7.88万只、出栏4.5万只),实现产肉1327.5吨。

商品羊肉主要是在州、省以及两广市场销售,并且数量有限。

但随着高速公路以及泛亚铁路的建设,我县交通区位明显,面向东南亚、南亚、中东等国家的供应机会将越来越大,可见周边国家也有较大的发展市场。

按照某县标准化山羊产业发展计划,到2015年山羊存栏16万只、出栏20万只的目标是可以实现的,本项目的实施对实现以上目标将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随着社会进步,羊肉需求越来越大,价格一直很好,据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所报道,我国肉羊生产尚有一定的成本优势,统计显示目前国内、国际活羊价格稳中有升,从2005年价格调查的21元上升到现在的24元/公斤,随着消费人群的不断增加需求数量也在不断增加,预测在今后几年或更长时间,世界以及国内活羊价仍会保持或出现适当上升。

对某而言,根据市场调查和发展趋势以及各地养羊形势分析,优质肉羊及其产品越来越受欢迎,肉羊从2000年价格直到现在不但没有下降反而在上升,按此推测,发展山羊产业前景会更加美好,效益会更高。

又由于某饲草、饲料资源丰富,劳动力平价,农户科技意识强,山羊发展迅速,具有悠久的出口外销历史,加上某县出口东南亚市场比其它省、市便利、成本低。

因此,其它省、市在市场上不能够对某造成太大威胁。

第三章项目建设方案、内容及其产品方案

3.1项目建设方案和内容

3.1.1建设规模确定的原则和依据

以某丰富的农作物秸秆资源和肉羊资源,人力资源及技术资源优势,通过项目实施改善基础设施,大力推广秸秆青贮舍饲养羊配套技术,促进全县秸秆养羊业的发展,加快畜牧业内部结构调整和满足市场对羊肉的需求,同时为全县的生态恢复与养羊业的快速发展和农民的增收作出更大的贡献。

根据某公司的资源情况和养殖现状、经营情况和市场需求,以及公司山羊养殖发展规划确定建设规模。

根据项目要求和发展规划、建设规模以及发展需要,以现有的设施、设备情况为依据,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通过项目建设进一步完善秸秆养羊的设施、设备,提升秸秆养羊设施技术水平和增强进一步发展的能力。

3.1.2建设内容和方案

公司饲养努比羊与云岭山羊2个品种,努比亚羊饲养方式为全舍饲,云岭山羊饲养方式为半放牧半舍饲。

全舍饲羊饲料以青贮饲料为主,补充部分紫花苜蓿等鲜草和少量混合精饲料;

半舍饲羊饲料上午在人工草地放牧3小时,下午补饲饲料以及青贮饲料为主,加少量紫花苜蓿鲜草和混合精饲料。

饲养的2个山羊品种实行纯繁,按技术标准选育提高,合格的种羊提供作为公司后备羊(每年20%的更新)和提供给联合养殖户以及社会供种,其它羊育肥出栏。

联合养殖户饲养努比亚羊并为全舍饲。

由于公司及联合养殖户养殖山羊主要为利用本地资源实行以舍饲为主,因此关键是需要解决好饲料问题,而采用青贮技术充分利用秸秆资源是解决好饲料来源的重点。

青贮原料由公司与周围农户签定合同收购玉米秆、红薯藤、甘蔗梢等解决,公司自有土地主要种植部分全株青贮玉米和紫花苜蓿。

3.1.3建设内容

项目建设的主要内容为:

建青贮池8500立方米;

引进努比亚公羊8只和云岭山羊种公羊20只;

新建种公羊舍1栋1450平方米,秸秆库房1200平方米,精饲料加工房350平方米。

3.1.3.1建青贮池

新建青贮池8500立方米,其中:

某县南庄镇羊街村委会羊街农场五队某黑山羊种羊场建青贮池3500立方米;

某县南庄镇罗家坡村委会某黑山羊商品羊养殖场建青贮池1500立方米;

某县西庄镇小关村委会某云岭山羊种羊场青贮池1000立方米;

某县临安镇陈官村委会放马坪某黑山羊扩繁场建青贮池1500立方米;

某县临安镇陈官村委会新寨村某黑山羊扩繁场建青贮池1000立方米。

平均每只羊年有青贮饲料近一吨,基本解决了公司山羊养殖的粗饲料需要。

3.1.3.2各类秸秆处理机械:

购买型号93ZP-8000型铡草机5台,型号9RC-50型揉丝机5台,型号9FG-45B型粉糠机5台,9PC-845型饲料打包机1台。

3.1.3.3饲料加工设备:

购买型号9FG-45B型粉碎机5台,型号9FG-35B型拌料机1台。

3.1.3.4秸秆处理物资:

购买青贮用塑料薄膜8吨。

3.1.3.5改良体系建设:

引进努比黑山羊种公羊8只,云岭山羊种公羊20只。

3.1.3.6养殖和秸秆加工基础设施建设:

新建种公羊舍1栋1450平方米,饲草库1200平方米,精饲料加工房350平方米。

3.1.3.7科技推广培训:

每年计划培训5期1500人次,需购置投影仪1套。

3.2产品方案

3.2.1产量规模:

某县某种养殖产业有限公司现存栏山羊数量为:

5722只,(其中:

某南庄镇羊街村委会羊街农场五队某黑山羊种羊场,存栏努比亚黑山羊核心基础母羊410只,种公羊8个家系23只,后备母羊350只、公羊210只;

能繁努比亚黑山羊母羊265只,公羊25只;

羔羊335只,合计1618只;

某县南庄镇罗家坡村委会某黑山羊商品羊养殖场,存栏能繁努比亚黑山羊母羊245只,羔羊285只,商品羊1074只,合计1604只;

某县西庄镇小关村委会某云岭山羊种羊场,存栏云岭山羊核心基础母羊216只,公羊10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