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市106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河南省郑州市106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郑州市106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百越诸族成人礼中的文身,意味着将人的自然之躯,按社会、仪式、观念的要求加以改变,显示了自然人向社会(氏族、文化)人的生成,更重要的是,只有文,人才达到了自己的身份认同,才标志作为社会(氏族)人的完成。
第三,文身作为礼的重要功能是对人的等级差别进行外观感性上标识。
《墨子》讲的越王用“剪发文身”之礼以“治其国”,越礼与华夏之礼一样,其重要功能就是对人进行等级区分。
宋代范成大《桂海虞衡志•志蛮》记载黎族规定奴婢不得纹面:
“惟婢获则不刺面。
”《礼记•乐记》讲,“礼”的最大功能在“别”(区分)。
《荀子•礼论》讲了“别”就是“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也。
”如果说,文身作为一种古礼,最初是
平等性的图腾观念,然后有从生理上对人进行分类的成年礼,社会的再进一步演化,就会提升到别贵贱的等级标志。
从越王的剪发文身而使越国大治看来,文身已经演进到别贵贱的功能了。
文,这种在身体上刻缕图像的行为,使自然之人变成社会之人和文化之人。
文身是在仪式(原始古礼)中进行的。
是仪式使文身具有了神圣性,同时文身之人在仪式中获得的神圣使之成为仪式的核心。
正是文身古礼内蕴着与后来精致化中华之礼同质的三大功能,“文”才最后演进成为中华之礼和中华之美的核心。
(摘选自《新华文摘》刊文,略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齐桓公用“高冠博带,金剑木盾”以治其国之时,南面的楚也进入到以衣冠为礼的阶段,而只有在百越,仍以剪发文身为礼。
B.从越王勾践的剪发文身而使越国大治看来,在那时越国的文身古礼已经从最初的在生理上对人进行分类的成年礼演进到贵贱的功能了。
C.百越地区古代的成人礼要断发、拔牙、漆齿、文身,完成了这一系列的仪式,才能够从外观感性上识别人的等级差别。
D.古代百越诸族成人礼中的文身,是成人礼中最重要的一项。
在那时只有“文”,人才达到了自己的身份认同,才标志作为社会(氏族)人的完成。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第一段分析到文身是百越的古俗,并引用《墨子•公孟》的文字表明越王勾践的剪发文身是“以治其国”。
B.到了宋代,诗人范成大还在《桂海虞衡志•志蛮》记载:
”这也证明了“文身”有对人进行等级区分的作用。
C.文章以并列的方式论述了“剪发文身”与其他古礼一样的三大共同点,并分析了三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D.引用论证是本文最大的特点,文章通篇都是各种例子,增加了文章的内涵,同时使论述更具说服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不论是越王还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他们都希望通过礼仪定式和礼制规范划分人们的等级从而维护自己的政治梦想。
B.从《淮南子•齐俗训》:
”我们看到古代中原地区与百越地区成人礼的不同。
中原各族男子成年行冠礼,女子成年行笄礼。
C.越的剪发文身之礼与中原华夏之礼都有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对人进行等级区分。
按照荀子所说,这种区分就是让“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也”。
D.文身古礼蕴涵着与后代精致化中华之礼同质的三大功能,是因为“文”已经演进成为中华之礼和中华之美的核心内容。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寂寞尼玛路叶广芩
窗外景色单调而无聊,我在颠簸的车里铺开地图,寻找下车地点。
我不想随着这一车人到拉萨去,那样太没有意思。
我的目光向人迹稀疏处流动,终于停在一个我认为很美丽的点上,那里叫尼玛。
在阿多下车的只有我一个,几个来旅游的大学生惊讶地看着我,我知道他们内心充满着怜悯。
我背后夕阳里那些零乱苍茫的远山,那扬起的硕大风尘,恰到好处地烘托了悲壮的气氛。
他们朝我热烈地挥手,我冷冷地看了他们一眼,转身去走我的路。
不远处有小饭铺,只卖拉条子。
我问有没有到尼玛的车,有谁说老王的车今天好像要去吉瓦乡,说他要赶过去给丈母娘祝寿,临时加跑一趟。
我立即提起包赶去。
老王的车是个体大客车,比我来时坐的车还破烂。
朝外看,太阳已经向西滑落。
天还很亮,街上不见一个行人,几只脏兮兮的狗在风里迈着蹒跚的步子。
我把头抵在玻璃上,茫然地看着那陌生的街道发呆……
过了许久,车停了,我无精打采地睁开眼睛。
外面天已黑透,头顶繁星闪烁。
凉意从窗缝里沁入。
老王没像我上车时那样跟上车的要票,门开了,门关了,老王像没看见这个人。
来人在黑暗里摸索,皮袍子发出很大声响,沉重的身体砸在我旁边的座位上。
我将身体尽量缩小,向窗口靠拢。
隔壁在哼,继而发出鼾声,蓬乱的脑袋朝我的肩上歪过来。
我粗暴地用身子扛他,他全不在乎。
对面有车开过,借助车灯的瞬息闪烁,我看见了那张俗不可耐的脏脸。
这是我千遍万遍看过的、时刻在逃避的脸,这样的脸已经领教得太多太多……
天渐渐发亮,可以看清草梢上满是白霜。
这时,皮袍子突然醒来了,站起身使劲抠玻璃。
她向我叽里咕噜说了什么,我才听出这是个女人,一个上了年纪的老女人。
我帮她把窗户打开了。
一股冷风呼地灌了进来,让我打了个冷战。
皮袍子不怕风,她那蓬乱的头发在风里像太阳神一样飘舞,那黝黑的满是皱纹的脸如同锋利的刀,将扑上来的风划破。
老女人探出半个身子,挥手尖叫。
声音细而尖,活泼欢快得像个小姑娘。
东边的天际出现了淡粉。
车上的人们都醒了,加入到她的呼叫之中。
一车的人都挤在一边,兴奋地朝外面望,还有人吹口哨。
很快,我发现那茫茫的原野上,有个人正骑马向着汽车奔驰而来。
我看清了,那是一匹枣红色的马,那马在东方朝霞的照耀下正如一束霞光,奔腾跳跃,好像从天而降的天神,驾驭着风轻轻掠过地面。
司机老王把车停下,眯着眼看越来越近的“一骑红尘”,嘴里喃喃地嘟囔着:
四兔,简直就是一只野兔子……
被叫做四兔的骑马人越来越近,越近越真切。
不少人已经跑下车,手舞足蹈。
车上的老女人仍在挥手尖叫,精神十分饱满。
那边的四兔也在向人们打招呼。
吆吆喝喝的喊声在空旷的原野向四面八方扩散。
我没见过这样热烈的相见方式,不过是一次简单的路遇,彼此竟显露出如此真挚的欢愉。
我想,我为什么不是四兔,我为什么不是车里的任何一个人,我应该真诚地欢迎和被欢迎,这该是不难。
四免骑着马来了,四兔是个军人。
人们围着四兔说话,有汉语有藏语,四兔一律撇着河南腔回答,也没有谁说听不懂。
四兔交给老王三封信,让他在吉瓦乡给发了。
老王指着我说,让她在尼玛发吧,何必多转乡里那一道手。
四兔说也好,就把信给了我。
连我是从哪儿来的,姓甚叫甚也没问。
四兔好像也再没什么要紧的事情。
他是昨晚十一点从哨所出发往这里赶的,从十一点到现在,整整跑了七个小时。
七个小时是多少公里,我算不来。
我很想和四兔说说话,可四兔有点忙不过来。
老王催大伙上车,说再晚了他就赶不上丈母娘的酒宴了。
四兔跑到我邻座的窗下,老女人俯下身去,将四兔要的东西递了出去,把脏脸在四兔脸上挨了换,四兔在老女人的耳边叽叽咕咕说了许多。
老女人开心地笑了……
我说,四兔,你怎么叫四兔呢?
四兔说,俺姓司徒,在这儿就被叫成了四兔,四兔就四兔,大家的理解就是四兔,其实叫啥都一样,顺嘴就中。
四兔骑上马要回去了。
汽车继续向西开,四兔打着马往北走,很快就看不见了。
东面脚下的太阳已经喷薄而出,那是大地与苍穹的美丽衔接,万道霞光衬托出高原清晨独有的辉煌,一下变得很美好。
我转过脸去看那老女人,不知什么时候她又进入了梦乡,窗外吹进的风,替她梳理着那头蓬乱的发。
一时,我忘记了自己是为何而来。
(有删改)
4.下面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头写到“我”对大学生的惊讶、怜悯和热烈报以冷眼,既照应了题目中的“寂寞”,也暗示了“我”沮丧愤激的心情和消极的人生态度。
B.小说景物描写生动,落日笼罩的街道,寒星闪烁的田野,扑面而来的冷风,这些萧瑟的景色与下文清晨的霞光和喷薄而出的太阳形成对比。
C.“她那蓬乱的头发在风里像太阳神一样飘舞”,这处人物描写简练传神,不仅写出了老女人不惧严寒的风采,也说明“我”对她的情感发生了转变。
D.“四兔”与个体大客车的路遇热烈而欢愉,他的乐观随和,以及他“连我是从哪儿来的,姓甚叫甚也没问”所表现出的热情豪爽,充满独特魅力。
5.小说为“四兔”的出场作了哪些铺垫?
这些铺垫衬托了“四兔”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6分)
6.如何理解小说结尾“一时,我忘记了自己是为何而来”这句话的含意?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7~9题。
材料一
2017年12月3日起,由中央电视台创建、央视纪录国际传媒有限公司承制的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登陆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CCTV-3),在周日19:
30黄金档首播。
《国家宝藏》由央视和故宫两大文化体强强联手,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湖南省博物馆、河南博物院、陕西历史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八家国家级重点博物馆(院)鼎力加盟,在文博领域深入挖掘。
节目共计10期,每期90分钟。
节目每集聚焦一家博物馆,每个博物馆推荐3件镇馆之宝,交民众甄选。
每件宝藏都拥有一位与之绑定的明星作为“国宝守护人”,他们将与各种不同的守护者一起,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倾情讲述这些“大国重器”的前世今生,解读中华文化的基因密码。
(摘编自钟菡《国家宝藏》)
材料二
不久前的故宫“特展”,曾经万人争睹宋代青绿山水长卷《千里江山图》。
即便是幸运的观众,也往往需要排队五个小时,才能看上匆匆五分钟,而电视片《国家宝藏》中,由“护宝人”画家冯海涛、非遗传人仇庆年和演员李晨演绎的《千里江山图》将你看不到的故事细细还原,一下子让国宝“活”了起来、“近”了起来。
浩荡图卷背后,隐藏着十八岁画家王希孟的拿云才华和生命迷踪,缥缈着“不会为君、什么都会”的宋徽宗对江山永固的一厢情愿,游移着媚上嫉贤、蠹食国运的佞臣蔡京才高品低的闪烁眼神……我们不但从山重水复的缝隙张望到先人背影,更目睹非物质文化遗产国画颜料制作唯一传人仇庆年荒野寻石、陋室研磨,探索朱砂、石青、石黄等目迷五色、“千年不腐”的秘诀,还可见证中央美院的冯海涛经年累月、耐住寂寞,一重重上色复制十分之一的《千里江山图》……
《国家宝藏》把纪录片和综艺节目两种形式融合运用,以文化的内核、综艺的外壳、纪录的气质创造一种全新的表达。
节目首次融合了综艺、纪录、戏剧多种艺术形式,讲述“大国重器”的前世今生,让文化在人们的心中生根发芽,让文物在人们的生活中活起来。
文物真正让人动容的核心,在于其背后所蕴含的人文精神。
故宫博物院收藏有186万余件文物,选哪三件参与节目?
应该是那些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和观赏价值的结合体,更能传递出有益于当下的文化内涵。
最终,选择了《千里江山图》卷、各种釉彩大瓶和石鼓,这三件文物从三个不同的角度呈现出了华夏文明的宏大叙事。
三件国宝站在五千年优秀文化的坚实基础上,分别从文化、艺术与物质的角度,展现了中华民族传承数千年所铸大国梦想的历程,因为它们的存在我们才愈发坚信,中华民族是具有非凡创造力的民族,我们将继续创造和延续伟大的中华文明。
(摘编自2017年12月《人民日报》)
材料三
《国家宝藏》之所以成功,在于其打破了传统的文化节目固有思路,敢于创新,采用了一种年轻人喜闻乐见的话语体系、讲述方式。
《国家宝藏》采用了情景剧的方式,“演活了”文物背后的故事。
在节目中引入了一系列与文物有关的人物,向观众表现了他们对文物的情感与思考,才让这一节目更加打动人心。
比如节目请到了74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国画颜料制作技艺”的传承人仇庆年现场演示,除了让观众更清楚地了解古代绘画颜料的制作难度以外,老人独自去深山老林里寻找能作为颜料的矿石等故事,更让人感受到了他对于中国文化的热爱;
老中青三代故宫志愿者的亮相,让观众感受到了他们的虔诚和敬业。
这让我想起曾让亿万人关注的《舌尖上的中国》,在展现食物的美味之余,也讲述了与之相关的人的故事:
厨师对美味精益求精的追求、地方特色美食背后的人情故事、一场家宴中的亲情与乡愁,也许比食物本身更加打动人心。
(摘编自2017年12月《广州日报》)
材料四
在曼彻斯特大学从事戏剧研究的高级讲师托尼·
杰克森的带领下,研究者们在伦敦帝国战争博物馆和曼彻斯特人民历史博物馆进行专项研究,旨在阐明戏剧对学校孩子们理解力和记忆力的影响。
研究报告表明,在博物馆中使用演员可能是一种强有力的教育工具。
研究者发现,当某个故事是由一个扮演重要角色的演员说出的时候,学生们的理解力和记忆力更强,他们也容易对人物深表同情,容易理解问題消极和困难的方面。
“根据学生们告诉我们的,似乎这种表演容易得到认可,因为演员们仿佛是在与朋友、邻居而不是与小学生进行交谈。
”而在非戏剧组,学生们的理解力和记忆力均存在着很大的变数。
尽管这些表演鲜活有趣,在观众中产生了很好的效果,但是要想维持这种表演,没有资金的帮助是难以为继的,因为戏剧表演日复一日,完全是博物馆自己在硬撑着。
如今,编写和排演一个新的角色可能花掉的费用达4000欧元,这对于博物馆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这样看来,在英国博物馆教育中发挥着传统作用的戏剧表演也面临困境。
(摘编自陈成军《戏剧表演与英国博物馆的教育功能》,《中国文物报》2005)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央电视台和中央记录国际传媒有限公司
电视节目引起公众对文化遗产的关注
B.画家冯海涛非遗传人仇庆年和演员李晨宋徽宗作品《千里江山图》
“大国重器”的前世今生和文化内涵
C.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采用了情景剧的方式国宝、文物的历史传奇和背后的故事
D.曼彻斯特大学高级讲师托尼·
杰克森在博物馆针对学生进行专项研究
戏剧表演在博物馆教育中的作用
介绍讲述
具体展现
生动演绎
创新形式
使用演员
旨在阐明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国家宝藏》节目每期绑定一位明星作为“国宝守护人”,意图在于借助明星效应引起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对国宝的关注。
B.故宫博物院选取《千里江山图》卷、各种釉彩大瓶和石鼓参与节目,是因为它们在故宫博物院收藏的186万余件文物当中,历史、艺术、科学和观赏等价值最高。
C.《国家宝藏》在节目中请到了74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国画颜料制作技艺”的传承人仇庆年现场演示古代绘画颜料的制作,并讲述独自去深山老林里寻找能作为颜料的矿石等故事,这比文物本身更加打动人心。
D.托尼·
杰克森带领的研究者们通过对比研究证实了戏剧表演的效果,从而为英国博物馆教育的方式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9.《国家宝藏》是如何让原本高冷的文物“活起来”,被民众所了解、并打动民众的?
请根据材料具体概括。
二、古代诗文阅读(39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张须陀,弘农阌乡人也。
性刚烈,有勇略。
弱冠从史万岁讨西爨,以功授仪同,赐物三百段。
炀帝嗣位,汉王谅作乱并州,从杨素击平之,加开府。
大业中,为齐郡丞。
会兴辽东之役,百姓失业,又属岁饥,谷米踊贵,须陀将开仓赈给,官属咸曰:
“须待诏敕,不可擅与。
”须陀曰:
“今帝在远,遣使往来,必淹岁序。
百姓有倒悬之急,如待报至,当委沟壑矣。
吾若以此获罪,死无所恨。
”
明年贼帅王薄聚结亡命数万人寇掠郡境官军击之多不利须陀选精锐出其不意击之薄众大溃因乘胜斩首数千级。
时天下承平日久,多不习兵,须陀独勇决善战。
薄复北战,连豆子贼孙宣雅等众十余万攻章丘。
须陀遣舟师断其津济,亲率马步二万袭击,大破之,贼徒散走,获其家累辎重不可胜计,露布以闻。
帝大悦,优诏褒扬。
其年,贼裴长才、石子河等众二万,奄至城下,纵兵大掠。
须陀未暇集兵,亲率五骑与战。
贼竞赴之,围百余重,身中数创,勇气弥厉,长才败走。
后数旬,贼帅秦君弘、郭方预等合军围北海,兵锋甚锐,须陀谓官属曰:
“贼自恃强,谓我不能救,吾今速去,破之必矣。
”于是简精兵,倍道而进,贼果无备,击大破之,斩数万级,获辎重三千两,以功迁齐郡通守。
俄而贼庐明月众十余万,将寇河北,次祝阿,须陀邀击,杀数千人。
寻将兵拒东郡贼翟让,前后三十余战,每破走之。
转荥阳通守。
时李密说让取洛口仓,让惮须陀,不敢进。
密劝之,让遂与密率兵逼荥阳,须陀拒之。
让惧而退,须陀乘之,逐北十余里。
时李密先伏数千人于林木间,邀击须陀军,遂败绩。
密与让合军围之,须陀溃围辄出,左右不能尽出,须陀跃马入救之。
来往数四,众皆败散,乃仰天曰:
“兵败如此,何面见天子乎?
”乃下马战死。
时年五十二。
(节选自《隋书·
张须陀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明年/贼帅王薄聚结亡命数万人寇掠/郡境官军击之/多不利/须陀选精锐/出其不意击之薄/众大溃/因乘胜斩首数千级。
B.明年/贼帅王薄聚结亡命数万人寇掠/郡境官军击之/多不利/须陀选精锐/出其不意击之/薄众大溃/因乘胜斩首数千级。
C.明年/贼帅王薄聚结亡命数万人寇掠郡境/官军击之/多不利/须陀选精锐/出其不意击之薄/众大溃/因乘胜斩首数千级。
D.明年/贼帅王薄聚结亡命数万人寇掠郡境/官军击之/多不利/须陀选精锐/出其不意击之/薄众大溃/因乘胜斩首数千级。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弱冠,男子20岁称弱冠。
这时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
B.辽东,古代不少地名是相较于山河的位置而取得,如辽东是指辽河以东,王羲之《兰亭集序》会稽山阴即如今的山阴县,则是因为在会稽山的南面而取名
C.露布,是一种写有文字并用以通报四方的帛制旗子,多用来传递军事捷报。
古时战场上士兵快马加鞭,高举露布,一路传递捷报。
D.诏敕,帝王的命令,诏,始于秦;
敕,始于汉。
汉以后官长谕奉送属,尊长谕子弟,仍可用“敕”。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须陀战功赫赫,深受皇帝赏识。
他参与讨伐西爨,参与平定汉王作乱;
后率领军队大破王薄和孙宣雅等人,败走裴长才,痛击秦君弘、郭方预等众,他凭借战功多次受到或授予官职,或升官,或财物的赏赐。
B.张须陀赈济百姓,不怕朝廷怪罪。
在担任齐郡丞时,百姓遭遇辽东之役和饥荒,他不等皇帝的诏令到来,擅自开仓赈济百姓,并说以此获罪,死也无憾。
C.张须陀勇猛果决,较为擅长作战。
他率领五骑与贼众对战,身受数创,却更加勇猛。
他抓住敌人认为他不能营救、疏于防备的时机,挑选精兵,分两路前进,大败敌人。
D.张须陀有情有义,最后战死疆场。
他中了李密的埋伏,被包围,他溃围而出后没有逃生,而是多次跃马入围,解救他的左右,最终兵败,认为无颜面对天子,于是下马战死。
13.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今帝在远,遣使往来,必淹岁序。
(5分)
2)俄而贼庐明月众十余万,将寇河北,次祝阿,须陀邀击,杀数千人。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4~15题。
晓雨复登燕子矶①绝顶
清·
王士禛
岷涛②万里望中收,振策危矶最上头。
吴楚青苍分极浦③,江山平远入新秋。
永嘉南渡④人皆尽,建业西风水自流。
洒酒重悲天堑险⑤,浴凫飞燕满汀洲。
【注】①燕子矶:
在南京市北郊濒临长江,三面凌空,形如展翅欲飞的燕子,此诗作于顺治十七年(1660年)。
②岷涛:
指长江。
③极浦:
很远的水边。
④永嘉南渡:
司马睿于永嘉年间渡江来建业(南京)建立东晋王朝,北方士民为躲避战乱,也纷纷渡江南下。
⑤天堑险:
指长江天险,据《南史·
孔范传》载:
隋军驻扎江北,陈后主与群臣商议设防,孔范说:
“长江天堑,古来限隔,虏军岂能飞渡?
”后隋军渡江灭陈。
顺治二年(165年)5月8日,清兵已达长江北岸、马士英还说长江天险可依靠。
l1日南京被攻破,南明灭亡。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写诗人登上燕子矶极目远眺,万里长江尽收眼底,照应题目,为全诗奠定昂扬基调。
B.颔联用词精当,意境雄厚壮阔,“分”字描绘出长江的广阔,“入”字叙写出时序的变化。
C.本诗前半部分写登临所望之景,后半部分感事抒怀,写景叙事抒情紧密关联,脉络清晰。
D.面对天堑之险,诗人怀古吊今,“浴凫飞燕"
画面收到了以景结情、余韵无穷的效果。
15.颈联“永嘉南渡人皆尽,建业西风水自流”内涵丰富,请简要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12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2分)
1)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告诫后人光是感叹是没有用的,要吸取历史教训,不要让历史重演,如果不能够吸取教训终将重蹈覆辙的语句是:
。
2)《红楼梦》中俗谚“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出自《阿房宫赋》中“,”两句。
3)《阿房宫赋》中总括秦的纷奢是建立在对人民的剥削和掠夺之上的,并且还挥霍无度,将剥削来的钱财像泥沙一样的浪费掉,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揭露和控诉了秦的自私无道的语句是“,?
4)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流露出消极情绪: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也有消极情绪的流露:
“,。
5)《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由现实转入梦境的过渡句是“,。
6)《蜀相》中将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和叹惋之情跟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熔铸成的千古名句“,。
”
三、语言文字运用(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弘扬传统节日文化,要靠“传”和“创”。
所谓“传”,就是传承。
民族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所蕴含着的精神之钙__________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正如“月是故乡明,人是故乡亲”,中秋之夜对月祭拜,()。
让这些传统文化活起来,让精神之钙铸牢民族之魂,必须要善于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