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各省市水资源总量排行榜.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91166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3.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各省市水资源总量排行榜.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中国各省市水资源总量排行榜.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中国各省市水资源总量排行榜.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中国各省市水资源总量排行榜.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中国各省市水资源总量排行榜.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各省市水资源总量排行榜.docx

《中国各省市水资源总量排行榜.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各省市水资源总量排行榜.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各省市水资源总量排行榜.docx

中国各省市水资源总量排行榜

对于生活在大城市的人來说,用水是十分方便的,只要打开水龙头,便会有干净的水流淌出来,这给人们的生活提供了很多的便利。

但是,中国的水资源真的有我们想象的那么丰富吗?

中国官方层面给出了答案一中国其实是一个缺水严重的国家。

中国的淡水资源总量不足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而中国人口占比全球超过18%),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需列世界第四位。

但是,我国的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3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

然而,中国乂是世界上用水量最多的国家。

仅2002年,全国淡水取用量达到5497亿立方米,大约占世界年取用量的13%,是美国1995年淡水供应量4700亿立方米的约1.2倍。

目前全世界的淡水资源仅占其总水量的2.5%,其中70%以上被冻结在南极和北极的冰盖中,加上难以利用的高山冰川和永冻积雪,有86%的淡水资源难以利用。

人类真正能够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江河湖泊和地下水中的一部分,仅占地球总水量的0.26%o目前,全世界有1/6的人口、约10亿多人缺水。

专家估计,到2025年世界缺水人口将超过25亿。

西藏、四川水资源最多,宁夏天津最少那么具体到全国个省级行政区,各自的水资源总量情况乂如何呢?

2017年各首级行政区水资源总量排名

总换排名

咨细行政区

水资涯总疑(亿Z)

地表水姿源念(亿小)

地下水资涯耳:

(亿mJ

全国

28761.2

277463

8309.6

1

西藏

4749.9

4749.9

1086.0

2

四川

2467.1

24660

607.5

3

广西

238B.O

2386.0

446.6

4

云南

2202.6

2202.6

762.0

5

湖南

1912.4

1905.7

436.S

6

ns?

1786.6

1777.0

440.7

7I

江西

1655.1

1637.2

379.5

8

湖北

1248.8

1219.3

319.0

9

10S5.6

1054.2

237.S

10

贯州

1051.5

1051.5

260.8

11

101S.6

969.5

587.0

12

狮工

895.3

881.9

204.3

13

785.7

764.3

355.7

14

安繳

784.9

717.8

201.0

15

黒龙江

742.5

626.5

273.2

16

■Ux

656.1

656.1

116.1

17

陕西

449.1

422.6

|141.6

18

河南

423.1

311.2

206.5

19

394.4

339.8

133.3

20

H35

392.9

295.4

114.5

21

海南

383.9

38Q5

96.8

22

内篆古

309.9

194.1

207.3

23

日肃

238.9

231.8

133.4

24

山更

225.6

139.1

151.1

25

n宁

186.3

161.0

86.6

26

河北

138.3

60.0

116.3

27

山西

130.2

87-8

104.1

28

上海

340

27,8

9.2

29

!

匕京

29.8

12.0

20.4

30

天漣

13.0

8.8

5.5

31

宁恵

10.8

&7

19.3

按照国家水利部先前发布的《2017年中国水资源公报》数据显示:

2017年全国省级行政区水资源总量排名全国前三的,依次是西藏、四川、广西,均处于中国的西南方向。

而同期全国省级行政区水资源总量排名全国末三位的,依次是宁夏、天津、北京。

不过由于天津和北京均为直辖市,在土地面积上明显少于一般省级行政区较多。

所以如果在排除直辖市的前提下,省级行政区水资源最少的三个省份,则分别是宁夏、山西、河北,均为北方省份,尤其集中于华北地区。

中国多省份处于“极度缺水”区间

■It

12599Z0

en

co

0s寸

9d

52

V

6

OC

6

00s

r

Z

H(^sN

mcn

2

N

6i/irK

o

6

8

AJL1!

岂Y

*****

0mcd

6s

S00»寸

9卜

inZ

6

N

2

00

sscn

HX

6E

1m一

“«K崇EY凶s也mww出gHoc

EB-0t

2$

IA

0卜

o

CM

6

00m

r-4込s

9

8

§z•M

IS

*

su

IK

ISR

i

A

TT

®

£=

Y

I

Ci

m

s

9

CO

6

o

r<

en

1

1599.6

1582.6

1451.4

1254.9

1225.6

1170.9

in

sinzz

6

8

H

m

r<

H

s

cooo

卜in

9

tn

0

s

9

oo

9

tn

g

6co

6&me

6百

co

H

O

m

00

6

CN

o

eri

M

E

ti痢

Ha

la

(S

朕tn

IS辰

9

修m

(h

•H

•n

1

IK

sr4

9r4

ocri

6

H

rM

zCM

cnfN

inCM

9fN

a

«CM

6

04

Om

西藏是青藏高原的主体,境内山高谷深、河流纵横、湖泊星罗,水资源十分丰富,素有“亚洲水塔”之称。

西藏境内流域面积大于5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6418条,流域面积大于1万平方公里的河流有28条;水域面积大于1平方公里的湖泊共有816个,湖泊总面积占全国湖泊面积的30%。

西藏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占全国河川径流量的16.5%,水资源量和人均水资源量均居全国第一。

但真正让西藏人均水资源量大幅领先全国的最核心原因,是因为该地的人口稀少。

就拿人均水资源量全国第三的广西來说,虽然在水资源总量上,广西儿乎是青海的三倍,但是由于同期广西人口却是青海的八倍还多,所以最终的人均水资源体量还是要大幅落后于世界人均水平。

换而言之,过大的人口总量才是真正造成中国整体人均水资源拥有量极度紧缺的根源所在。

按照人均水资源低于500立方米即为极度缺水的标准,我们发现在2017年时,天津、北京、上海、宁夏、河北、山东、山西、辽宁、河南、江苏等多省市均处于极度缺水的区间。

上海、江苏为什么也上榜了,原因有二:

一是庞大的人口总量,二是降水量与南方相比较低。

江苏省水资源总量为392.9亿m(其中地表水295.4亿m,地下水114.5亿m,两者有重合部分)。

与浙江省作对比,2017年同期,浙江省水资源总量为895.3亿m(其中地表水881.9亿m,地下水204.3亿m,两者有重合部分)。

也就是说,虽然江浙两省相邻,但是人口总量比江苏少了2300余万的浙江,水资源总量却是其的2倍还要多。

但即使在国内水资源总量尚且还算丰富的浙江,其2017年人均水资源量也仅有1582.6m,比同期全国均值的2069.0m少了近四分之一。

其他省份的情况,可想而知。

过度采用地下水,多地己变成“漏斗区”

目前我国城市供水以地表水或地下水为主,或者两种水源混合使用,而我国一些地区长期透支地下水,导致出现区域地下水位下降,最终形成区域地下水位的降落漏斗。

资料显示,由于多年的地下水超采,华北平原己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漏斗区”。

其中最大的一个漏斗面积达8800多平方公里,而这个面积,大约是北京市市区面积的12倍。

早在几年前,全国己形成区域地下水降落漏斗100多个,面积达15万平方千米,有的城市形成了几百平方公里的大漏斗,使海水倒灌数十公里。

相比于地表水(河流、冰川、湖泊、沼泽)总量大,采用易,成本低,补充快的特征,地下水(井水、岩水)特征则是总量少,釆用难,成本高,补充慢。

据《中国地下水资源开釆潜力图》对于全国各区域地下水资源的相关分析,进一步划分为六个潜力等级(超釆区、基本平衡区、开釆潜力较小区、开釆潜力中等区、开釆潜力较大区、开釆潜力大区)。

整体来看:

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新疆的许多地区地下水超釆;“三北”地区北部的广大地区地下水开釆潜力较小;东北平原、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江汉平原、巴颜喀拉山区、以及南方的部分地区,地下水开釆潜力中等;长江流域、淮河流域、珠江流域的地下水开采潜力较大或大。

其中,情况最为严峻的河北省,是全国唯一一个使用地下水比值超过地表水的省份,且年度开采使用地下水比例高达63.9%(河南的49.4%距离“爆表”也仅有一线之遥)。

河北省是“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也是全国最大的“地下水漏斗区”。

多年来,由于水资源匮乏,河北部分粮食产区依赖过度抽取地下水支撑粮食生产,全省约80%农田是井灌区,农业用水曾占河北总用水量7成以上。

超采地下水导致严重生态后果,河北省形成了7大“地下水漏斗区”,并引发地下水位下降、河水干涸断流、湿地萎缩、地面沉降、海水倒灌等生态问题,一些天然湖泊、洼淀干涸,湿地面积比20世纪50年代减少了70%以上。

综合来看,中国的地下水过釆严峻程度是:

国内北方更严峻,特别是华北京津翼最严峻。

原因在于长期以来超出当地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常住人口,使得华北及京津冀地区水资源不堪重负(这还是在有南水北调支持的背景下)。

这也意味着,京津冀城市群“不到国土面积2.35%的土地上,聚集了7.24%的人口,创造710.36%的经济总量(2018年数据)”光鲜数据背后,对区域自然环境与资源的透支之深。

比水资源浪费更令人心痛的,是水资源污染

《中国地下水污染状况图》曾以国家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为依据,对中国各区域地下水的污染情况进行过相关调查分析。

并将地下水污染程度分为污染严重、污染中等和污染较轻三级。

具体指标包括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氨氮、铅、币巾、汞、钻、氤化物、挥发性酚、石油类、高镭酸盐指数等。

结果显示一东北地区重工业和油田开发区地下水污染严重。

东北地区的地下水污染,不同地区有不同特点。

松嫩平原的主要污染物为亚硝酸盐氮、氨氮、石油类等;下辽河平原硝酸盐氮、氨氮、挥发性酚、石油类等污染普遍。

各大中城市地下水的污染程度不同,其中,哈尔滨、长春、佳木斯、大连等城市的地下水污染较重。

华北地区地下水污染普遍呈加重趋势。

华北地区人类经济活动强烈,从城市到乡村地下水污染比较普遍,主要污染组分有硝酸盐氮、氧化物、铁、镭、石油类等。

此外,该区地下水总硬度和矿化度超标严重,大部分城市和地区的总硬度超标,其中,北京、太原、呼和浩特等城市污染较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人力资源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