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特岗教师招聘考试试题精华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7901470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9.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特岗教师招聘考试试题精华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河南特岗教师招聘考试试题精华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河南特岗教师招聘考试试题精华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河南特岗教师招聘考试试题精华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河南特岗教师招聘考试试题精华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南特岗教师招聘考试试题精华版Word文件下载.docx

《河南特岗教师招聘考试试题精华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特岗教师招聘考试试题精华版Word文件下载.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南特岗教师招聘考试试题精华版Word文件下载.docx

D.榜样法

8.对于一个较长系列的材料,中间部分记忆的效果差,两端效果好,这是由于中间部分要受哪种抑制干扰?

A.前摄

B.倒摄

C.单一

D.双重

9.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国务院有权制定和发布(B  )。

A.教育法律

B.教育行政法规

C.教育政府规章

D.教育单行条例

10.在(A  )意识状态里,人的意识最清晰,最能集中注意,能够有意识地去完成一件事情。

A.可控制的

B.白日梦

C.自动化的

D.睡眠

11.联合群体的成员已有共同目的的活动,但活动还( A )。

A.只具有个人的意义

B.只有小集团意义

C.依赖兴趣的作用

D.没有政治意义

12.( C )的研究表明,群体对个人活动能起到促进作用。

A.斯金纳

B.阿特金森

C.阿尔波特

D.布卢姆

13.影响着群体与每个成员行为发展变化的力量的总和就是( B )。

A.群体压力

B.群体动力

C.群体凝聚力

D.群体规范

14.桑代克提出众多学习率,其中描述动机的是( B )。

A.效果律

B.准备律

C.练习律

D.同化律

15.斯金纳认为,(C  )会导致反应的减少,但它只是间接地起作用,只是抑制而不是消除这种行为。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惩罚

D.塑造

16.“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出自( B )。

A.《大学》

B.《中庸》

C.《学记》

D.《孟子》

17.双轨制在(B  )表现得非常典型。

A.美国

B.英国

C.苏联

D.中国

18.(B  )根据两难故事法的实验形成了儿童道德发展的理论。

A.皮亚杰

B.科尔伯格

C.杜威

D.马斯洛

19.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能力,这遵循的是(C  )。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巩固性原则

20.1868年,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出版了一本著作,该著作对当时的心理学发展成果进行了总结,乌申斯基因此被称为“俄国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这本著作是( B )。

A.《大教学论》

B.《人是教育的对象》

C.《教育心理学》

D.《教育心理大纲》

21.“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所说的是(B  )。

A.创造性

B.学习迁移

C.发现教学法

D.学会学习

22.布鲁纳认为,无论我们选择何种学科,都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

依此而建立的课程理论是( D )。

A.百科全书式课程理论

B.综合课程理论

C.实用主义课程理论

D.结构主义课程理论

23.师范学校的出现,与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从时间上来说(C  )。

A.是同时的

B.师范学校出现得早

C.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的时间早

D.无法判断

24.主张教育的“生物起源说”的是(C  )。

A.孟禄

B.达尔文

C.利托尔诺

D.汤姆逊

25.古希腊斯巴达教育的特性是(B  )。

A.身心和谐发展

B.强调培养武士和公民

C.强调劳动教育

D.强调农业和法律教育

26.把两个及其两个以上年级的儿童编在一个班级,直接教学与布置、完成作业轮流交替进行,在一节课内由一位教师对不同年级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是( D )。

A.分层教学

B.合作学习

C.小班教学

D.复式教学

27.小学阶段是发展学生个性(B  )。

A.并不重要的时期

B.非常重要的奠基时期

C.没有效果的时期

D.最不会受外界影响的时期

28.班主任了解和研究学生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是( B )。

A.谈话法

B.观察法

C.作品分析法

D.调查法

29.( D )是对某种教育活动的价值判断。

A.教育测量

B.教育测验

C.考试

D.教育评价

30.罗杰斯的“以学生为本”“让学生自发学习”“排除对学习者自身的威胁”的教学原则属于( A )。

A.非指导教学模式

B.结构主义课程模式

C.发展性教学模式

D.最优化教学模式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

每题至少有2个正确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学校文化由(ABD  )构成。

A.观念文化

B.物质文化

C.设施文化

D.规范文化

2.教师培养与树立良好班风的方法有(ABCD  )。

A.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

B.树立榜样

C.严格要求

D.反复实践

3.测验实用性反映了试题的基本质量,其基本要求是(ABCD  )。

A.便于组织

B.便于实施

C.容易评分

D.结果要容易解释

4.心理咨询的主要方式有(ABCD  )。

A.个别咨询

B.团体咨询

C.电话咨询

D.通信咨询

5.下列心理学家中,属于行为主义代表人物的是(BC  )。

A.安吉尔

B.华生

C.斯金纳

D.苛勒

6.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是( ABC )。

A.培养劳动者是总要求

B.德、智、体等全面发展是质量标准

C.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是根本特点

D.深化教育改革是基本途径

7.要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有一个正确的理解,就不能不看到这一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

以下属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社会历史条件的是(ABC  )。

A.社会生产力及其决定的分工状况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前提

B.社会关系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

C.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D.社会主义可以完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8.记忆表象具有(AC  )特征。

A.直观性

B.间接性

C.概括性

D.鲜明性

9.意志的品质有(ABCD  )。

A.自觉性

B.果断性

C.坚韧性

D.自制性

10.多血质的人其神经过程具有(ABC  )的特征。

A.强

B.平衡

C.灵活

D.不灵活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0.5分,共10分)

1.中枢神经系统是人体神经系统的主体部分,包括___脑_______和___脊髓_______。

2.课外校外教育的组织形式有__群众性________活动、___小组_______活动、个人活动。

“望梅止渴”属于__第一________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谈虎色变”属于___第二_______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

4.思维的基本形式是概念、__判断________、____推理______。

5.注意的品质特征有注意的广度、__注意的稳定________、__注意的分配________注意的转移等。

6.感觉阈限可分为__绝对感觉阈限________与__差别感觉阈限________两种。

7.神经系统的活泼型与__多血质________,安静型与___黏液质_______气质类型相对应。

8.智力的核心成分是___思维力_______,智力的高级表现是__创造能力________。

9.耶基斯一多德森定律表明:

动机水平__中等(或适中)________,最有利于激发__学习动机__。

10.1948年(WH0)宣言指出健康应包括生理、__心理________和__社会适应________三方面。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1.介绍两种新课程改革倡导的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

1.[参考答案]

(1)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关注学>

--j者的主体地位,是由学生自主而不受他人支配的学习方式。

自动性是自主学习的基本品质,它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表现为“我要学”。

“我要学”是基于学生学习的一种内在需要。

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一方面表现为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表现为学习责任。

只有当学习的责任真正从教师身上转移到学生身上,学生自觉地担负学习的责任时,学生的学习才是一种真正的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也是一种元认知监控的学习。

它突出表现在学生对学习的自我计划、自我调整、自我指导、自我强化上,即在学习活动之前,学生能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学习状态、学习行为进行自我观察、自我审视、自我调节;

在学习活动之后,能够对自己的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和自我补救。

(2)探究学习

探究学习是在学生主动参与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猜想或假设,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运用科学的方法对问题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获得创新实践能力、获得思维发展,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的一种学习方式。

探究学习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有利于学生自主地学习个性发展所需要的知识,使人类群体的智力资源有效转化为个体智力资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使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健康的社会情感,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

而这些品质都是学习型社会所必需的。

知觉有哪些基本特征?

2.[参考答案]

(1)选择性

人在众多的环境刺激作用下,只能对部分事物清晰感知,其他事物只作为知觉的背景。

人的知觉对象受注意指向和知觉定势的影响。

(2)整体性

在知觉过程中,人们不是孤立地反映客观事物的个别特征,而是反映事物的整体和其之间的关系。

(3)理解性

人们以既往的知识经验为依据,力求对知觉对象作出某种解释,赋予一定的意义。

(4)恒常性

人们对于变化着的事物的知觉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知觉条件发生一定范围变化时,知觉映像会保持相对不变。

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有哪些?

3.[参考答案]

(1)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

(2)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的规律;

(3)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

(4)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1.20世纪后,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呈现出哪些新的特点?

1.[参考答案]

(1)教育的终身化。

终身教育的本质在于,现代人的一生应该是终身学

习、终身发展的一生。

(2)教育的全民化。

全民教育是近些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兴起的使所有人都能受到基本教育的运动,这一运动对发展中国家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3)教育的民主化。

它追求让所有人都受到同样的教育及追求教育的自由化。

(4)教育的多元化。

它是世界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多元化在教育上的反映。

具体表现为培养目标、办学形式、管理模式、教学内容、评价标准的多元。

(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它是指现代科学技术在教育上的运用,并由此引起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变化。

 

分别列举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杜威的代表作,并论述其教育思想。

2.[参考答案]

(1)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是西欧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

在这本

著作中,他提出了普及初等教育,主张建立适应学生年龄特征的学校教育制度,论证了班级授课制度,规定了广泛的教学内容,提出了教学的便利性、彻底性、简明性与迅捷性的原则,高度评价了教师的职业,强调了教师的作用。

这些主张,在反对封建教育、建立新的教育科学方面,都起了积极的作用。

(2)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是一本自成体系的教育学著作,它标志着教育学已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该书分为:

绪论、教育的一般目的、兴趣之多方面(教学)、品格之道德力量(德育)四个部分。

他从迎合德国反动贵族阶级利益的伦理学出发,提出“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道德”;

他以心理学为基础,规定了教学步骤:

明了、联合、系统、方法;

他强调了教学的教育作用。

(3)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从实用主义出发,反对传统的教育以学科教材为中心和脱离实际生活;

主张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习,提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学校即社会”和“在做中学”。

他的这种学说是以经验为基础,以行动为中心,带有狭隘的经验主义色彩。

论述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

3.[参考答案]

(1)以人性为本位的教学目的观

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帮助发展人的个体性,帮助学生认识到他们是独特的人并最终帮助学

生实现其潜能。

人本主义强调学校教师在教学中应重点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和学习的内

容,创设能促进学生学习的良好心理氛围,保证学生在充满满足感、安全感的情境中通过教师安排的合适的学习活动,发现学习内容的价值、意义,使学习者成为充分发展的人。

(2)彰显主体的教学过程观

人本主义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中心”,这是其自我实现的教育目的的必然产物,

教学以学习者为中心,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体。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尤其要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设身处地地从学生的角度去理解学习的过程和学习的内容,帮助学生了解学习的意义,建立学习内容与学习者个人之间的联系,指导学生在一定的范围内自行选择学习的材料,激发学生从自我倾向性中产生学习倾向,培养学生自发、自觉的学习习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有意义学习。

六、案例分析题(10分)

小学三年级语文老师李华执教的两个班,90%的学生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

在日常教学中,李老师发现,这些孩子大多握笔姿势不正确、不善与人交流、知识面窄。

为了进一步了解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学习上面临的困难及其原因,李老师对部分学生进行了家访,并就相关问题询问了本年级其他科任教师。

结果显示:

与本市居民子女相比,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学习上存在一定差距,其中英语学习差距最大,语文学习次之,数学学习差别不大。

为了探索提高这些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语文学习成绩的有效策略,李老师打算在这两个班进行以“扩展课外阅读”为自变量的实验研究。

但是,学校科研顾问认为采取行动研究方式更为适当。

李老师陷入困惑,不能确定采用何种方式展开研究。

案例中李老师在发现和确定研究问题的过程中使用了哪些研究方法?

[参考答案]

(1)观察法和访谈法。

针对李老师的困惑,请为她选择一种研究方式,并从研究目的、研究过程、研究主体三个方面阐述作出这种选择的理由。

(2)选择之一:

教育行动研究

理由如下:

①在研究目的方面,教育实验研究侧重于因果关系或相关关系的探究,对理论研究更为适合;

而对于李老师要探索新的教学策略这一实践性较强的研究目的来说,以改进实践为基本取向的教育行动研究更为适合。

②在研究过程方面,教育实验要求严格的变量控制,难度较高;

而教育行动研究在实际情境中进行,无需严格的变量控制,对李老师而言,相对简便易行。

③在研究主体方面,教育实验中研究者与行动者的角色通常是分离的,而教育行动研究更强调行动者成为研究者,这对李老师的专业发展更有好处。

选择之二:

教育实验研究理由如下:

①在研究目的方面,教育行动研究追求教育实践的改进,而教育实验研究更侧重于因果关系的探究,更有利于李老师确证“扩展课外阅读”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语文学习成绩,之间的因果关系。

②在研究过程方面,教育行动研究强调在实际情境中进行,不作严格的变量控制,因而其研究过程的规范性和研究结果的代表性均不强;

而教育实验研究要求对变量作适度控制,研究过程的规范性强,研究结果的普适性高,更有利于李老师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

③在研究主体方面,教育行动研究强调教师自己成为研究主体,受教师自身教育理论素养和研究视野的局限,研究有可能流于肤浅和零碎;

而选择实验,李老师的研究可以在学校科研顾问的指导下进行,这更有利于研究结果在理论上的概括提升和李老师教育理论水平的提高。

一、单项选择题

1.C[解析]略

2.D[解析]按照我国小学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课程设计将强调自主性、探索性、实践性,保证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亲身实践,注重学生的探索,注重学生获得各种直接经验。

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3.A[解析]有意识记也叫随意识记,是指事先有一定的识记意图和任务,并经过一定努力,运用一定的方法和策略所进行的识记。

4.C[解析]在面对问题情境时,有些儿童倾向于很快地检验假设但却常常出错,这种认知方式被称为冲动型认知方式。

有些儿童倾向于深思熟虑且错误较少,这种认知方式被称为沉思型认知方式。

故本题选C。

5.D[解析]略

6.A[解析]略

7.D[解析]“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意思是:

桃子李子虽不会说话,但是它们果实甜美,惹人喜爱,人们在它下面走来走去,走成了一条小路。

比喻一个人做了好事,不用张扬,人们就会记住他。

只要能做到身教重于言教,为人诚恳、真挚,就会深得人心。

这句话体现的是榜样法。

8.D[解析]略

9.B[解析]国务院只能发布法规性文件,法律只能由人大来制定。

10.A[解析]在正常条件下,意识具有四种不同的状态:

可控制的意识状态、自动化的意识状态、白日梦状态、睡眠状态。

在可控制的意识状态里,人的意识最清晰,最能集中注意,能够有意识地去完成一件事情。

11.A[解析]联合群体是正式群体形成的第二个阶段,它已有共同目的的活动,但活动还只具有个人的意义。

12.C[解析]1920年,阿尔波特让被试分别在单独情境和社会情境里工作,结果发现社会情境中的效果要比一个人单独活动好。

13.B[解析]影响群体与成员个人行为发展变化的力量的总和就是群体动力。

14.B[解析]在桑代克体系中,动机被看做是一种在特定时刻存在于神经系统中的特定准备方式。

学习者是否会对某种刺激做出反应,同他是否已做好准备有关,即桑代克所谓的“准备律”。

15.C[解析]惩罚减少反应的发生,而正强化、负强化和塑造均导致行为的加强。

16.B[解析]略

17.B[解析]美国实行单轨学制,苏联与中国为分支型学制。

18.B[解析]科尔伯格根据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阶段性提出了“道德两难法”,即道德两难故事问答讨论法。

在道德两难故事讨论中,启发儿童积极思考道德问题,从道德冲突中寻找正确的答案,有效地发展儿童的道德判断力。

19.C[解析]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的发展顺序”来进行教学,这遵循的是循序渐进原则。

20.B[解析]1868年,乌申斯基出版了《人是教育的对象》,该著作对当时的心理学发展成果进行了总结。

21.B[解析]“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都含有获得一种知识技能就可以促进其他知识技能掌握的意思,可见所说的就是学习迁移现象。

22.D[解析]结构主义课程理论认为: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社会精英。

任何知识都可以用正确的方式教给任何儿童,以学科结构为课程中心,挖掘、运用和培养儿童的直觉思维,提倡发现学习法。

23.C[解析]教师产生于古希腊时代,然而世界上第一所师范学校出现于l7世纪的法国。

24.C[解析]“生物起源说”是西方近代关于教育起源论的第一个有代表性的观点,创导者有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利托尔诺,美国教育家桑代克,英国教育学者沛西?

能。

25.B[解析]斯巴达的教育重视军事和公民的培育,重视女子教育;

而雅典的教育更加重视身心的和谐以及公民的教育。

26.D[解析]复式教学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年级的学生编成一班,由一位教师用不同的教材,在同一节课里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

教师对一个年级的学生讲课,同时组织其他年级的学生自学或做作业,并有计划地交替进行。

27.B[解析]小学阶段是一个人成长和发展的重要奠基时期。

28.B[解析]观察法是班主任在自然情况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了解和研究的方法。

观察法是班主任工作中一种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

29.D[解析]教育评价的定义是指依据一定的标准,通过系统地收集信息,在对信息与标准进行比较的基础上作出价值判断。

因此教育评价的本质是一种价值判断。

30.A[解析]罗杰斯的“以学生为本”“让学生自发学习”“排除对学习者自身的威胁”的教学原则属于非指导性教学模式。

二、多项选择题

1.ABD[解析]本题考查学校文化的构成.学校文化由规范文化、观念文化、物质文化三部分构成。

2.ABCD[解析]良好的班风是一个班集体舆论持久作用而形成的风气。

教师应通过各种方法和手段来树立,主要方法有严格要求、树立榜样、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和反复实践等。

3.ABCD[解析]略

4.ABCD[解析]略

5.BC[解析]行为主义可以分为旧行为主义和新行为主义。

旧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以华生为首。

新行为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则为斯金纳。

安吉尔是机能主义的代表人物,苛勒是格式塔学派的代表人物。

6.ABC[解析]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是:

(1)培养劳动者是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总要求;

(2)要求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教育质量标准;

(3)坚持教育目的的社会主义方向,是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特点。

故本题选ABC。

7.ABC[解析]略

8.AC[解析]记忆表象指保存在人头脑中的曾感知过的客观事物的形象。

它具有两个特征:

(1)直观性或形象性;

(2)概括性。

故本题选AC。

9.ABCD[解析]意志品质包括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和自制性等四个方面。

故本题选ABCD。

10.ABC[解析]多血质的神经过程的特点是强、平衡且灵活。

三、填空题

1.脑脊髓

2.群众性小组

3.第一第二

4.判断推理

5.注意的稳定注意的分配

6.绝对感觉阈限差别感觉阈限

7.多血质黏液质

8.抽象概括能力创造能力

9.中等(或适中)学习动机

10.心理社会适应

四、简答题

在知觉过程中,人们不是孤立地反映客观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笔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