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象数学生活化教学的落实研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899265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7.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抽象数学生活化教学的落实研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抽象数学生活化教学的落实研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抽象数学生活化教学的落实研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抽象数学生活化教学的落实研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抽象数学生活化教学的落实研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抽象数学生活化教学的落实研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抽象数学生活化教学的落实研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抽象数学生活化教学的落实研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抽象数学生活化教学的落实研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执笔:

成 员:

3、教学的现状迫切需要课题的研究

我们的中小学教学把学生固定在“知识世界”里,太关注学生对知识和科学的学习,缺乏对学生“生活世界”的关注,难以体现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

在教学中教师最先考虑的是自己如何试图“改进教学”和“提高教学质量”,往往设计教学环节如何帮助学生“拓展知识”,挖掘知识的深度,扩大知识的广度。

总之,我们习惯于在“学科知识”的范围中规划我们的一切教学活动,学生的生活,学生的快乐,学生是否真正需要我们往往不予充分关注。

学科教学变得越来越孤立,越来越不利于学生

的终身发展。

如今,教育工作者已看到此现象。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概括为“数学生活化”。

课堂中有了生活情境,如:

春游、购物等等,但往往存在着为情境而情境的现象,始终无法给学生架设一座“知识世界”与“生活世界”桥梁。

学生无法更好的理解数学知识,也无能应用数学知识。

更糟糕的是学生没有激情、没有兴奋,失去了感受生活、了解未知、创造新事物的大脑活力和心理动力。

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一书中写道:

我们的儿童被分裂在两个互不接触的世界中。

在一个世界里,儿童像一个脱离现实的傀儡一样,从事学习;

而在另一个世界里,他通过某种违背教育的活动来获得自我满足。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改变学科教学的传统,从一味地“拓展知识”转向“回归生活”,还学生以生活,还学生以快乐。

课堂教学应当注重重建学生的生活世界。

关注儿童整个生活世界,赋予教育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成为当前我们教育改革所在。

我们教育追求的目标,不仅仅是达到对知识的理解,而是能将所学运用于生活,尤其是创造性地运用。

因为一个热爱生活、热爱人类、热爱真理、诚实正直的学生同仅仅学业突出的白分学生相比,前者更有利于社会。

(三)课题研究的目的

我们寄希望于通过抽象数学生活内化的落实研究,

1、唤起教师对教学和教育的价值的进一步理解,通过课堂设计的改进,努力建立学生“知识世界”和“生活世界”的桥梁,更好的理解,更好的应用。

让孩子不再生活在两个世界中。

2、教学中注重认知、体验、与生活的统一,将现实生活与未来生活、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结合,真正赋予数学教学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把学生培养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个体生活的主体和社会活动的主体,成为一名有心人。

(四)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生活教育理论 

  卢梭认为,教学应让学生从生活中,从各种活动中进行学习,通过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获得直接经验,主动地进行学习。

他认为教师的职责不在于教给儿童各种知识和灌输各种观念,而在于引导学生直接从外界事物和周围事物环境中进行学习,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从而使他们获得有用的知识。

杜威认为,教育就是儿童生活本身,儿童的课堂生活就是儿童的生长。

儿童具有的交际、探究、制作和艺术的兴趣和本能的自然展现,就是儿童生活,就是儿童的教育生活或课堂生活。

2、知识建构理论

皮亚杰的知识建构理论指出,学生是在自己的生活经验基础上,在主动的活动中建构自己的知识。

也就是说,学习者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而是在以往的生活、学习和交往活动中,已经逐步形成了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和看法,而且,他们具有利用现有知识经验进行推论的智力潜能;

相应地,学习不简单是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而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即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生活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来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的知识经验。

以上理论充分的证明了生活化教学的可行性。

通过生活化的教学再现学生已有经验,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在生活中得以应用,同时又反过来促进知识的理解。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1、问卷调查分析法:

如在课题研究实施的前期、中期、后期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内容为:

你觉得数学和我们的生活有联系吗?

在生活中你注意过数学问题吗?

举例说明某个数学知识与某个生活现象比较相似。

你把学过的数学知识在生活应用过吗?

举个简单的例子等等。

对三次问卷进行分析。

验证课题的有效性,以及今后发展的方向。

2、行动研究法

本研究是在生活大环境下进行的,对于变量的控制是有一定难度,因而随着研究的进行不断加以调整。

3、个案分析法。

对学困生进行跟踪,记录数学学习情况。

三、课题研究步骤与实施计划

2003.8——2003.10理论学习及教学设计阶段

2003.10——2003.12研究实施阶段

2003.12——2004.2课题中期小结,调整阶段

2004.2——2004.10按调整方案继续实施,并作结题报告.

教师方面:

1、根据学习目标将知识分类并设计教学方案。

2、记录课堂中学生学习过程及教学反思,每周举行教学反思交流。

3、结合数学内容设计作业

4、引导学生做生活记录,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5、设立《生活与数学》小报编委会

6、开家长会,指导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学生发现数学问题

学生方面

1、做生活的有心人,记录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2、每个月编出小报展示自己的作品,激起学生学习热情

3、每个月开一次数学班会,谈生活中碰到的有意义的问题

4、期中、期末评选数学有心人。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数学生活化一指“数学问题生活化”把数学问题包含于一定的生活情境之中,让学生在经历“问题情境——数学模型——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中获取数学知识,形成相应技能,养成数学思考的习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运用生活经验解决数学问题。

数学生活化另指“生活问题数学化”对于生活中的问题从数学的角度观察,用数学的知识来解决,包括将实际问题抽象化---数字化、符号化。

但不管是哪一方面都必须在数学课堂教学及课外作业(课外生活)中加以落实。

(一)落实生活化课堂教学

中小学数学包括四部分内容:

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综合应用。

学生的学习包括以“定性把握与定量刻画”为特征的学习,比如“米的认识”等,借助度量的体验确定长度单位;

以“抽象概括”为特征的学习,比如“加法交换律”,在观察比较归纳的基础上抽象概括形成定律;

以“应用”为特征的学习,比如“平均数应用题”等,运用已学的运算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现实问题。

与数学学习相对应的有不同特征的“数学生活化”。

1、以“生活经验”为特征的“数学生活化”

数与代数:

生活中经历过的情境

生活中已获得的经验

需要建立起来的概念

分一个西瓜

分一个月饼

分糖

要公平,每人要一样多

平均分

分不均得到一大半,一小半,两人分得一样,你一半我一半

分数的概念

……

生活经验是对一类具有同样性质的生活结构的抽象,这种抽象是以自悟的形式在生活环境中积累下来的。

正如学生在理解分数的概念:

学生在各种生活情境中获得“半个、一半”等不完整数经验。

在生活经验比较充分的前提下,我们无需在课堂上安排具体的生活情境,学生便能深入的数学思考。

“生活经验”的激活方式是多样的:

可以直接用语言,也可以用一些行为、一些实验操作或某些图片去激活。

不论用什么方式去激活,作为老师,始终要把“经验”作为关注点,而不能沉湎于情境的细节之中。

例如:

教学“加减法的一些简便运算”时,可以充分挖掘学生的购物经验,简单地举个例,老师买了一件99元的衣服,包里有138元钱,买了以后还剩几元?

学生马上列式138-99,大多学生开始竖式计算。

此时老师问,买一件99元的衣服,想想老师会这么付钱?

付100找1元。

学生立即展开热烈的讨论,并列出算式138-99=138-100+1=39(元),借助付钱的生活经验,本比较抽象的简便算法不攻自破了。

空间与图形:

空间与图形是个十分抽象的概念。

它具有理想化、极限性。

如:

点,明明看得见,却认为是没有大小,又如直线,可以向两端无限延长,没有端点。

再如面没有厚度。

如直线的教学,在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直线,是无法找到生活原型。

但学生在观看电视的过程中,他们又这样的想象经验的。

如孙悟空的金箍棒,变长变短,学生的感觉中,可以变得很长很长。

长到没有边。

这就是直线的特点。

一个无比抽象的概念,因为学生的一个动画经经验而迎刃而解。

2、以“生活原型”为特征的“数学生活化”

 现实生活存在着大量的数学问题,很多数学知识都可以在生活中找到他们的原型,这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了丰富的、广阔的经验背景。

如分类,学生经常把排队时的“高低”,分物品时的“多少”这些在在生活经历中形成的结构原型,自然的运用到教是不同提供的材料分类中去。

再如:

教师在上“9+5”这一内容时,学生呈现了如下思考成果:

得到上述思考成果后,教师很高兴,在计算“多样化”后进入“优化”环节,问学生喜欢哪一种计算方法,学生说来说去喜欢第二种。

因为第二种书写比较复杂,因此,老师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注意第三种方法,这样,师生之间在计算的“优化”上发生了冲突。

原来问题的答案在于学生在思考“9+5”的计算方法时以自己的“生活原型”作支撑。

第二种方法的生活原型是“借与还”,而第三种方法的生活原型是“拆与补”的经历熟悉些,它更符合学生的接受水平,因而学生坚持认为第二方法比较好。

有些与知识联系比较紧密、学生又非常熟悉的生活原型我们不必再现。

当然,许多知识还需再现生活原型,帮助学生类比、感悟。

波利亚语:

类比是一个伟大的引路人,是发明创造的主要源泉之一。

在中小学的课堂教学中,我们认为:

在理解性的数学问题的教学中,采用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打通书本世界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将数学原理与生活哲理的相似性凸现出来,让学生感悟数学是教学的一个好方法。

在我们的日常思维、谈话、生活中,无不充满了类比的思想。

我们知道,现今很多学生对数学不感兴趣,究其原因还是数学的抽象性太大,数学与他的生活太远的缘故。

为此,类比与感悟这一方法对培养学生的思维特别好。

把数学知识生活化,化抽象的数学知识、数学理论为可感的现实。

如教学初中一年级(人教版)多项式排列这一节的时候,根据以往的经验,学生很容易出问题,原因是分不清多项式排列的标准,为什么要进行多项式排列从而造成的错误,这也是教学中的难点,为化解这一难点,在上课开始,我在黑板上写下:

“站队”两个字。

同学们一个个瞪大了吃惊的眼睛,在他们惊讶的同时,我又问:

我只写这两个字你会想到什么问题?

于是学生七嘴八舌,活动起来了,为什么站队?

站什么队?

按照什么标准站队?

在哪里站队?

等等。

同时,我又在黑板上写下了本节要学的内容:

多项式的排序。

然后,与同学们一起分析回答刚才提出的站队问题,我说,站队实质是一个重新排列的过程,大家注意,排列前后有什么变化?

……等解决了这些问题,接下来的多项式的排序问题就十分容易解决了,如大家看对多项式(这是课本上的例题)你能作些什么处理?

(注意不要丢掉多项式的任何一项,要保证多项式的性质不变。

)结果学生作出了好几种结果,作完以后,我又问:

你觉得多项式 

,排列前后有什么不同?

(整齐了,有序了)你的依据是什么?

你还能变成其他形式吗?

总结多项式的排序标准......。

这些过程完成后,在接下来的例题,习题处理的时候,出现的问题就很少了,而且,学生的思维很放的开,我觉得这样处理以后,学生会记忆的十分清楚,不容易忘记,而且在十几岁的孩子心灵中亦打上一个数学亦追求美的烙印。

再比如,在学习初一册等式的的性质时,有移项一节,当单项式的系数是负数的时候,很多同学容易把负数的“-”掉了,我分析原因可能有两个,一个是对“–”认识不清,不懂得它的意思;

再一个是遗忘。

对第一个原因,我这样处理:

“-”可做两种理解,一种是性质符号,就如人的脾性,另一种理解是运算符号,而在同一个过程中,它只能扮演一种角色,不能同时扮演两种角色。

对第二个原因,我又做了这样一个类比:

经过一段时间,大家要调位了,临走时是不是把书包不要了呢?

当然不行,书包是你自己的东西!

同样的道理,单项式的系数有正有负,属于单项式性质,是单项式所具有的,移动时要一块带走!

在学习合并同类项时,我又让学生解释成语,“物以类聚”的含义,进而把“同”“类”“项”三个字单独拆开,分别解释他们最普遍的意义。

重点理解“类”。

把单个字的意义弄明白之后,我说,昨天我去市场买了两只小鸡,又买了四只小鸭,能否说我买了六只鸡(或鸭)?

像这样简单的生活的问题,人人都会回答,而且思维很活跃,此时,抓住时机,来学习新授的知识,这样,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进来。

在习题的处理上,类比也是经常使用的,通过类比,引起学生对数学的感悟。

3、以“生活感受”为特征的“数学生活化”

数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它是我们了解客观世界的基本工具。

教师要精心设计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教学过程,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学习的欲望。

如学生学习了10以内的认识后,可以让学生的找自己所在的年级一共有几个班级,自己在第几个班;

在教学10的组成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通过自己两个手掌的十个指头来分解或组合和是十的教学活动。

通过以学生熟悉的生活实物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培养了学生对生活数学的认识能力。

4、以“生活应用”为特征的“数学生活化”

数学始终是人类掌握的一种工具,用以解决生活中的客观问题,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对于学生来说,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会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体会到数学的巨大作用。

在课堂教学中,这一类型的数学学习是比较多的,主要有以下的几种类型:

首先是简单的理想生活问题的解决与判断。

这类问题是经过人为“加工”的,有充足的题设,有必然的问题,通常意义上的应用题即属于这一类型,比如:

“倍数应用题”等。

师生在应用学所知识解决这些问题时,往往将注意力更多地集中于这些问题的数量关系上,也即建立一个这类问题的数学模型,然后运用这个模型相应的运算规则解答应用题。

因此,这类问题与严格意义上的“生活”是有距离的。

它们可视为学生真正运用数学解决生活问题的过渡阶段。

其次是现实生活问题的判断与解决。

如估计物体的大概高度。

判断学校每日的支出等。

这类生活问题往往可以从多个不同的角度切入思考,因此给解决方法的选择留有较大的空间。

学生发现同一生活问题可以用多种数学知识来解决,必然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并使所学的数学知识之间彼此融会贯通。

再次是哲学层面的生活理解:

生活即数学,数学本身就是生活。

基于以上的认识,在学生的数学课堂学习中,数学教师要用一颗智慧的心,从数学学习的需要出发,去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去尊重学生对数学的生活化的理解,妥善引导学生在数学应用中提升数学理解的质量,真正把“数学生活化”这一理念落到实处中。

(二)落实生活化的作业

课堂只有延伸至课外才有事半功倍之效。

有的教师认为做题就是解决问题,实际上,学生在生活中是不易发现数学问题的,只有用数学的眼光才能看到数学问题。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就要求教师要学会用数学的观点观察、分析现实生活,挖掘现实生活中蕴藏的数学信息,把书本上的知识与学生熟视无睹的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

1、收集型作业如:

通过网络或书籍收集有关数学问题,数学信息。

了解各种食物对人体的作用,并提出建议。

以海报或故事形式提醒大家。

(见附件)

2、画图式作业如:

学习了“生活中的数”这个单元,学生以画画形式理解数的意义。

3、生活记录型作业,比如:

学习了“生活中的数”这个单元,记下车号,门牌号。

暑假的一天下午,我和妈妈想去游乐园游泳。

对坐什么车,我和妈妈有不同的意见。

我说坐出租车去吧,因为坐出租车又快又舒服。

妈妈说坐公交车去,因为我们去玩,又不赶时间。

再来算算公交车费每人1元5角,2人只要几元。

出租车车费要10元,出租车费比公交车费贵几元”?

通过计算,我明白了,出租车费比公交车费贵7元。

最后我同意了妈妈的意见。

小朋友,你们遇到这种情况,会选择哪一种坐车方法?

记录暑期气温作相应分析。

(适合整个学段)

4、体验型作业如:

你能把两个一样的小正方形,剪一剪,拼一拼,拼出一大正方形吗?

两杯茶中,第一杯茶少些,第二杯茶多些,两杯都放上两块方糖。

水少的这杯比水多的这杯甜些。

学习长度单位认识。

学生回家估一估、测一测自己家房子的长、宽、高。

5、课题型作业:

学生统计自己家庭一周内丢弃的塑料袋个数,并依据收集的数据展开讨论。

其学习程序是:

1、作为家庭作业提出此问题;

2、学生自主进行统计活动;

3、请某同学在课堂上对结果作现场统计(列出统计表,老师也把自己的统计结果融入其中);

4、统计分析(引导学生根据数据对全班一周丢弃塑料袋情况用不同的算法进行描述和评价);

5、结合问题情景深入领会有关概念(如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的含义,并通过问题的层层深入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不同统计量的差异以及用不同统计量来表示同一问题的必要性;

6、问题自然延伸(计算这些袋对土地造成的污染、先估算一个袋的污染,然后通过多种方式计算推及到一周呢?

一年呢?

全校同学的家庭呢?

照此速度要多久就会污染整个学校呢?

 

由学生身边的事所引出了教学问题,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解释、合作与交流等学习活动过程,使学生的学习仅仅的与生活相联,可以说是学习中有生活,生活中有学习。

新的课程改革全力构建生活化的课程结构,正是针对远离儿童生活的弊端而来的。

我们不是要把所有的孩子都统一在一个知识标准之中,好像他们将来注定要过同一种生活似的,而是要通过生活化的课程,力争为每一个学生找到成长的最佳模式,而不是将所有的学生都引向一个方向。

新课程力求课程的生活化,要求课程内容应结合学生实际生活的需要,回归生活。

正如英国哲学家怀特海指出的,教育的任务不是把死知识或“无活力的知识”灌输到儿童的脑子中去,而是使知识保持活力。

面对浩瀚的信息海洋,重要的不再是知道多少信息,而是收集、分析、研究、判断、整合和运用信息的能力;

不再是有多少科学的知识,而是能否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和工作中面临的困难。

五、课题成效及结论

(一)成效

1、使教师对数学生活化理念得到进一步理解

(1)生活化不等于情境化,从“生活经验”出发不等于“生活情境”出发。

教师要建设“数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桥梁,使学生实现知识的理解和创造性的应用。

(2)生活化只是数学学习的手段,决不可喧宾夺主。

不要强求生活化。

(3)认识到教师虽是落实“数学生活化”这一理念的能动主体,但学生才是学习过程中潜在的真正主体。

教师“数学生活化”的主体作用往往以某些外显的教学行为呈现出来,而学生对“数学生活化”的主体作用刚体现为更直接的内隐的结构同化。

教师充分尊重学生这一极具人文色彩的学习主体在学习中“生活化”的作用。

2、形成生活化课堂教学的一般操作策略及生活化作业一般形式。

为学习而设计教学,生活教学设计的出发点是为了学生的学习,为了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方法组合,教学组织形式确定,教学媒体选择都必须从学生的学习为出发点,生活化的课堂教学设计我们依据以下一些策略。

但我们知道,策略只有在具体的设计实践中不断地思索和总结,并在教学实施中不断地反思和“扬弃”,“策略”才日趋完善。

(1)开放性策略

  生活化教学设计应体现弹性和灵活性。

鼓励师生在教学的互动过程中即兴发挥和创造,即预先目标不是静态的、封闭的、而是动态的、可以超越的。

课堂教学活动所依托的教材,仅仅是学生课堂生活的“剧本”,是一个个“案例”,对这些“剧本”和“案例”,教师和每个学生的解读方式不同,从而获得的体验和感悟就不同。

(2)生活化策略

  教学内容的设计应关注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需求和兴趣;

关注学生现有的经验和能力;

吸纳具有时代气息的教学内容;

从生活中寻找教学内容,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多种教学资源。

(3)情意性策略

这是一个保证教学过程持续“驱动”的设计策略,旨在激起学生学习的愿望和信心;

通过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式引起和维持学生学习和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及思维挥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通过师生间双向的情感交流,营造尊重、平等、自由、互动的学习氛围。

重建课堂生活,全面关照认知、体验和感悟等多种生活形式。

(4)互动性策略

这是一个重建师生关系,改变教师教学方式和手段的设计策略,互动是主体间的相互联系与能动反映,是教学活动中的师生相互交流、影响、不断作用的状态。

将互动作为策略去设计教学过程,必然使教学过程称为师生进行“交往”的过程,是师生共同体在教学情境中相互交流、讨论、相互沟通、理解、平等对话的过程。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着和参与者。

(5)个别化策略

生活化教学设计在面向全体的同时,应体现学习者个体的经验、能力、需求和学习方式等,使教学目标具有层次性和个体性的特征,让学生“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有个性的发展”。

为此,对“教学对象”的分析也就成了生活教学设计必须关注的要点。

(6)自主性策略

这是一个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策略,自主意味着独立、主动、独特和重视个体的情感体验。

因此,在教学活动设计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情境,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机会和条件,并使教学过程向课外延伸。

3、加强学科综合化与生活的联系,使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方式,教学评价贴近学生生活,从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真正做到课堂教学成为学生喜爱的一种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