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会议材料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899135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51.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班主任会议材料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班主任会议材料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班主任会议材料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班主任会议材料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班主任会议材料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班主任会议材料文档格式.docx

《班主任会议材料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班主任会议材料文档格式.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班主任会议材料文档格式.docx

应该把他们安排跟好学生坐,一年之后他们不思改悔,你鼾凋他们也有了充分的理由。

  座位调动的基本原则:

好带差,自我约束能力强的与自我约束能力差的同座,性别的考虑是次要的事。

对特别调皮的学生,前后左右都要安排班干部。

调动座位之前,先征求科任老师的意见,同时尊重学生的合理要求,但尊重不等于迁就,要反复教育学生以全班的纪律为重。

对好学生要作解释,听从班主任安排,并作为加入团组织考验。

对后进生,要他们订保证书,保证不影响好学生学习,保证向好学生学习,保证书中要订有如果做不到就怎么怎么威胁性条款以约束后进生。

然后,把学生姓名逐个写在小纸片上,在桌子上摆过来,调过去,最后订下调整座位的方案。

  新座次坐了一段时间之后,新的矛盾和磨擦出现了,班上的纪律出现了“回生”的现象。

还是采取上面所提到的原则,在探索中调整,确立新的好差生搭配坐法。

整个初一年级,座位小调动不算,全班整体大调动要有五到六次。

座位每调动一次,纪律就好几天,慢慢地班上的纪律就调整好了。

到了初二,还要大调整,一直到同桌的相处很好,都在学习,不再困扰课堂纪律,不再给班主任添麻烦为止。

到初二下学期,学生的座位就要慢慢固定下来,一直维持到初三。

  在带班的各种方法中,调座位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

班主任要带出一个好班,这个方法很主要,而且很简单,谁都会用。

  三、班干部的选择、任命和职责

  根据小学升学表和入学的成绩,大扫除中表现,我是直接任命班干部的。

现在的学生,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选举出来的是老好人,不利于今后开展工作。

我曾见过一个班,班长是选举出的老好人,不管事。

班主任不知道问题所在,又拿不出办法来,束手无策,眼睁睁地年头这个班从初一乱到初三。

所以即使是民主选举,也不能按得票的多少安排班干部的位置,班干部的安排一定要由班主任来定夺。

初中班长一般以女生担任为宜。

男孩子难免有管不住自己的时候,班长管不住自己,在班上的影响就不好了。

差生不服气,就会给班主任增添许多麻烦。

在使用班干部的过程中,发现不负责的,不能胜任的,及时调整,一直调整到基本满意为止。

但在调整过程中要十分小心谨慎,因为封官容易撤职难,稍不注意,就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影响将来的工作。

所以最初的任命时,职位前冠以“临时”二字。

有的人建议:

祖国的四化建设需要千百万将才,建议班主任让全班学生轮流当班干部。

我认为将才总是极少数,并非人人都能为将才,这一建议,在普通学校里是万万使不得的。

让那些后进生当班干部,他们自己管不住自己,拿着鸡毛当令箭,胡作非为,而好学生又不服,一时间把班上闹得鸡飞狗跳,会给班主任增添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只有让那些严于律已,有威信的学生当班干部,后进生在班上老老实实地做被统治者,班上才能安定。

  而且,从小培养学生人人都想当头头,势必搞得将来的社会不安宁。

历史上的“七国之乱”,“八王之乱”,军阀混乱,杀得天昏地暗,民不聊生,不都是为了争当头头么?

  班干部职责,简述如下:

  班长:

上课时喊起立,坐下,负责记班级日志。

(我的班级日志自始至终都是班长记,班长熟悉后,就记得非常好了,便于我根据班级日志了解班上的情况。

普通学校不能让全班学生轮流做值日生,班级日志在后进生那里转几圈,会散架的。

  副班长:

管理男生的纪律,在科代表生病时,接替科代表的工作。

  学习委员:

由语数两科代表担任。

  各科课代表:

负责各科作业本的收集、发放、和各科任老师联系,在上该科的课前擦黑板和整理讲台。

(这种做法比值日生制度好,值日生往往忘了擦黑板,或者互相推委,往往让老师在教室门口站半天。

  军体委员:

负责早操,体育课。

  清洁委员:

负责每天两扫的清洁。

  宣传委员:

办黑板报。

  文娱委员:

保管班上的棋类,扑克,指挥唱歌,编排节目。

  组长:

负责收发本子和各种费用。

  这个职责简单明了,切实可行,不要给班干部罗列一大堆做不到的职责。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班主任在初一阶段的工作重点和中心任务,是整顿班级纪律,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

这一任务的完成必须由班主任下决心,动真格,采取各种方法,并且要坚持三个学期。

即到初二下学期才能基本完成,具体操作如下:

  

(1)抓课前预备: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节课的课前预备十分重要,预备铃一响,你就必须到教室里去。

普通中学的学生,打了铃之后,象没有听到似的,在玩什么的还玩什么。

你要督促他们做好课前准备,然后在教室里巡视一圈,检查学生的书和笔记本是否放在桌子角上。

普通中学的学生,大多数没有课前预习的习惯,你要求学生利用课前2分钟时间,回忆上节课的内容,久而久之,养成习惯。

体育课,你也要站在队伍前面,督促学生站好队。

什么是为人师表,什么是楷模,这个时候,班主任就应该在学生面前树立起楷模的形象。

有人会说:

这样做不是把班主任累死了。

我说,这样经过一年半,到初二下学期,学生良好的习惯一旦形成,班主任的工作变得非常轻松,班级的管理非常顺心。

  

(2)抓发练习本:

你注意到没有,好学生的本子、书都是干干净净,整整齐齐。

后进生的书少封面,掉底子,本子就是几页破纸。

我们有的老师忽视了这一小小的现象,上课时把本子带进教室,放在讲台上,下课后转身就走。

接下来的镜头是:

学生们蜂拥而上,把讲台围个结结实实,各人抢各人的本子。

于是有的本子被撕破,有的掉在地上被踩脏。

抢完了,一片狼籍的讲台上留下了许多碎纸片。

好学生拿着破本子在哭泣,他们埋怨老师怎么不管一管,这是一个班变乱的前兆。

  这种现象在普通中学都存在,甚至大学中都有:

一摞本子放在讲台上,各人翻各人的,掉在地下的都不管。

  我决不许有这样的现象出现,老师在场时,本子发给各个组,由前往后传;

如果是下课,练习本由科代表分给各组长,由组长发下去。

学生在发本子时有个坏习惯:

就是一边唱姓名一边把本甩过去,现在的本子质量差,往往在空中就散了架。

这种情况也不允许,规定本子必须送到桌子上。

这一要求讲几次是不够的,要经常讲,反复讲,直到学生的习惯养成为止。

  (3)抓保持清洁:

教室的清洁往往做得很干净,就是保持得不够。

学生们瞎甩,要号召他们不乱扔废弃物,带头捡班上的垃圾,久而久之,养成习惯。

学生们丢垃圾还有一个坏习惯,象投篮球一样地甩,命中率又低,卫生角一带就脏兮兮的。

要教育学生,做示范,把垃圾放进撮箕里,这种小事也要反复教。

  (4)实事求是地对学生提出他们力所能及,经过努力能够达得到要求:

  ①保持班上的清洁卫生,爱惜班上的公共财产,维护班上的组织纪律。

  ②上课用心听讲,回家认真完成作业,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③勤奋地学习,刻苦地学习,为今后的人生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④讲文明,守纪律,做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初中的学生能够做到这几点就很不错了。

光提出要求是远远不够的,要不断地督促学生。

我还把这几点要求作为班训,写成条幅,挂在教室里。

  (5)关于课堂纪律和做作业的学习习惯另有阐述。

  五、迎接期中考试:

  随着期中考试的临近,要召开一次迎接期中考试的班会。

这次班会的效果不会很大,老师不是神仙,两个月能教好学生是天方夜谭。

  有一件事必须重视,就是杜绝考试中的作弊现象。

容忍作弊,就是容忍学生弄虚作假,品质变坏。

作弊出来的成绩使得考试不公平,学生如果作弊成功,他将对考试抱有侥幸的心理,使他不想学习,造成恶性循环。

应该深恶痛绝作弊行为,这件事一定要向学生着重强调。

  期中考试之后,对学生适应放松管理一个月。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

总是把弦绷得那么紧,自己累死了,学生也被搞疲了,对以后的教育没有好处。

  六、第一次家长会上的讲话要点(适合普通中学)。

  

(1)点名:

第一次家长会,家长到不到场,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和家长的责任感,作为班主任,心里要有个数。

  

(2)要感谢家长对学校和老师的信任,把学生托付给我们来教育。

这一礼仪之辞的目的在于暖和家长的心,以利于家长以后配合老师对学生进行教育。

  (3)阐述初中阶段和小学阶段教育的不同点,如课程的负担明显增加,要求学生的记忆容量显著增大。

身体正处在发育阶段,容易疲倦,应加强营养。

学生从小学到初中有一个转化和适应的过程等等。

  (4)告诉家长:

初中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

希望家长进行配合,诸如督促学生早起床,在家按时完成作业等等。

  (5)要求家长对学生高标准,严要求,这是本次讲话的重点,详述如下:

  先举几个例子:

  我楼下的邻居魏娜,因五岁时家长照顾不周,从二楼摔下来,造成脑震荡。

父母很内疚,从小对她的要求非常松,她爸爸多次对我讲,只求她混个初中毕业就可以了。

家长的要求松,孩子不懂事,对自己的要求更松,成绩一直摆尾巴,也没有引起家长足够的重视。

初二升初三,魏娜留级。

造成魏娜喝敌敌畏自杀未遂,父母急得痛哭流涕的悲剧。

为什么?

就是家长平时对孩子的要求太低。

  我的好友胡翔的儿子胡骏,不思学习,成绩很差。

胡翔多次请我商量教子良策,当着孩子的面谈了自己的想法:

我只求他初中毕业,然后找路子参军。

复员之后,他爷爷在税务部门,姑爹在行政部门都有路子,安排一个好工作。

结果胡骏的学习成绩更差,初二没读完就辍学了。

既然自己的前程已被父母安排得好好的,自己用得着操心着急吗?

大脑首先松驰了。

  学生肖泽峰,成绩很差,家里很有钱。

他父亲当着孩子的面对班主任说:

“我只求他把初中读完,然后买辆汽车,让他去跑个体运输”。

既然前途有了保障,读书还有狗屁用处。

肖泽峰在同学中四处炫耀:

“我家里说了的,长大了给我买一辆汽车当司机。

”他就天天上课闹堂,不可救药。

学生不懂事,可家长不应该糊涂到如此地步。

这样的学生长大了,今天跟他买辆车,明天他可能卖掉它去享福。

前途嘛,请父母再一次地操心着急吧!

  家庭的教育,对学生的影响非常大。

许多家长,往往到了初三,等到事情不可收拾了再跑到学校求老师,或者埋怨学校的教育不负责。

殊不知种子是在初一的时候就播下的,到了木已成舟的地步,老师、家长都没有办法了。

此事务必引起家长的警惕。

所以,家长对自己的孩子一定要高标准、严要求,从初一起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和认识。

我认为:

一个学生,初中毕业应该不成问题。

但是如果对学生只提出初中毕业的要求,这个学生绝对毕不了业。

家长对学生的要求松一尺,学生对自己的要求松一丈。

  各位家长,各人对自己的孩子心中都有数,如果你认为自己的孩子只能达到初中毕业的程度,请你对他提出读完大学的要求。

孩子的前途,不要给他安排,让他自己去奋斗!

  (弱校之所以差,其根子是家长的素质差。

我常常听到一些家长说:

“等我的孩子初中毕业,就给他找个工作”。

这种家长的孩子,到了初三,就成了老师感到头疼的对象。

所以,在初一时,一定要给家长打这个预防针。

  (6)就班上的整体情况和学生的个体情况分别介绍,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

  (7)对于有破坏公物,打架闹事,盗窃财物,抢逼低年级学生的钱财,以强凌弱等现象,班主任表明将采取严厉措施,坚决打击这种不良行为的决心。

请各位家长回家后告诫自己的孩子,不要犯此类错误。

  (8)最后要说“谢谢各位家长的支持”等等。

  七、家访

  作为一个班主任,应该进行家访。

你对一个学生在校的行为感到不理解,到他家中一看,心里就明白了,家访能帮助你找到教育学生的钥匙。

  家访从初一上学期期中考试之后开始,到初二下学期结束。

除了学生在校表现有异常,(当然指学生变坏了,变好了,是我们求之不得的。

)需要再到他家去了解一下。

  我以前跑月票,总是在中午时分,估计学生家里吃完了饭,再去家访。

如果晚上家访,路上、过道里黑灯瞎火的,还不方便。

  家访前的准备。

简单地说,要想几条学生的优点,并要有具体的事实。

让家长听了高兴,学生听了感激,为以后的教育铺平道路。

对中差生,可以称赞他劳动态度好,大扫除很卖力,或者体育好。

一般地说,不想读书的学生,这两条还是可以的。

万一你实在想不出一个学生的优点,暂不要到他家去。

等到他略了进步,上门去称赞他有进步,给他注一针强心剂,让他再管住自己几天。

这是班主任的工作策略。

这个策略不是凭空想出来的,而是“行而知之”。

一次初二时,一个学生接连打架,我十分恼火,上门准备告状的。

一进房门,就看到学生胆怯的眼光,临机一动,改变了主意,在他家说了一大堆“还好”之类的话。

临别,学生送我下楼,说了句:

“谢谢傅老师”。

后来,他变好了。

纯是出自于感激:

没有让他挨打。

我悟到了:

自己的孩子表现如何,各个家长心里都有数,用不着我数落他孩子的不是,搞得大家不快活。

现在我从不告状。

而且,我注意到,告状的效果,往往适得其反。

  家访中应该了解的情况,仅提出我认为很重要的两点:

一是通过与家长的闲谈,了解家长的素质和做家长的责任心。

父母的天赋都很差,他们的孩子也不会很聪明。

一个学生能培养到什么程度,看看家长,心里就有数了,以免班主任作不必要的努力。

二是了解学生在家里有没有学习条件,至少要有张桌子,一个板凳做作业。

没有的,督促家长给学生创造一个学习的环境。

检查一下灯光是否合适,体现班主任对学生的关怀。

另外,还要求家长至少提供一个纸箱来装学过的课本、试卷。

不要甩得到处都是,因为中考需要用的。

再是观察家庭的摆设了解家庭的经济状况。

对班干部的家访要求家长支持孩子的工作,说明这对于孩子能力的培养是大的益处的。

每个学生家中访问的时间,一般不超过一刻钟。

  家访之后,要建立学生卡片,形式自便,由班主任自己掌握。

这个工作很重要,对以后的教育颇有益处,一定要做。

人勤快,多写一点,人懒,少写一点。

卡片上注明:

姓名,出生年月,性别,是否特保儿,或者排行第几,住房情况,有无学习环境,父母的责任心,素质按自己的印象填优、良、中、差。

家庭的经济状况,在校表现原因的估计,采取教育的方法,试用的效果等。

卡片一般用日记本就可以,而且卡片中可以用自己看得懂的符号来表示掌握的情况。

如我用3/4,分母4表示他兄弟姐妹4人,分子表示他排行第三,一目了然,又简便。

  你这样做了,就积累了经验,这些经验是你将来的财富。

  八、抓主课的重点:

  初中的主课,一共有六门,作为班主任,一定要把精力和注意力集中在数学、外语上。

因为这两门功课最容易出现两极分化,一旦出现两极分化,成绩滑坡的学生就会厌学,厌学情绪一出现便是闹堂,使教育增加困难。

所以初中三年,始终盯住这两门课。

一旦出现问题的苗头,要鼓励学生咬住跟上,使今后的教育顺利一点。

  九、迎接期末考试

  期末考试之前一个月,就要开班会,对学生进行动员,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

期中考试中优良面的学生,要力保优良;

期中考试总分300分以上的学生,要力争进入优良面;

成绩差的同学,力争期末考试中有大的进步;

班干部要尽心尽职,争当优秀班干部,要求每个学生写期末复习计划,计划包括总体目标,分科的目标。

目标要订得切实可行,不要订高了。

二是根据目标制定措施,并要求能保证措施的实施。

这个复习计划,一定要有字数的要求,300字到500字不等。

普通学校里,没有字数的要求,那些差生会在一张破纸上乱划几个字来敷衍你,对他的脑筋根本没有触动。

复习计划收上来之后,全部过目。

按好、中、差的比例,选那些有代表性的、写得认真的学生,在读报的时间,或班会的时间,让他们在全班读。

这一做法,要作为教育常规,固定下来。

以后的每次考试之前订计划,考试之后做总结。

这不是应试教育,而是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然后,在早自习等方面的工作都要抓紧了。

但期望值不能太高,教育学生,这毕竟是才开始。

  以上把初一上学期,班主任的工作常规梳理了一下。

  

(1)预备周带领学生大扫除。

  

(2)一学期视班上的情况,调整座位两、三次。

  (3)组建班委会,任命班干部。

  (4)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5)从期中考试开始,反复强调不能作弊。

  (6)召开一次家长会。

  (7)开始对学生家访。

  (8)重点抓外语、数学两科。

  (9)动员学生迎接期末考试。

优秀老班主任经验谈讲稿系列

青年班主任要完成“三个转变”

当前,青年教师已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的主力军,年轻班主任占了绝大多数,他们毕业于正规的师范院校,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而且思维敏捷、精力充沛,加之与学生之间年龄差距小,不存在观念上的隔阂,因而备受学生欢迎,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正日趋形成。

但不可否认,由于青年教师踏上教育岗位时间短,实践经验不足,因而在实现由“学生”向“教师”过渡的过程中还存在许多不适。

为此,青年教师在班级管理中要完成以下三个转变。

一、变“靠”为“放”,强化学生自我管理

刚走上教育岗位的青年教师胸怀大志,往往将全部心血和精力都投注在学生身上,早出晚归地“靠”在班级里,检查学生自学、纪律、卫生、锻炼情况,甚至有的班主任还要负责教室每天的开门、锁门。

这对于形成并巩固良好的班风,固然起了一定的作用,但用发展的眼光看,却存在着明显的弊端。

“真正的教育是学生的自我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语)我们的学生将来所要面对的是日新月异的新时代,这一时代需要他们自己去努力、去拼搏。

记得有一幅漫画,题目为《抱》,意思是说家长把孩子从小学抱到大学,以致孩子四肢失去了正常的生理机能。

如果班主任一味地“靠”下去,一味地“不放心”下去,与这样的家长又有何异呢?

所以我们应变“靠”为“放”,让学生自己去“练飞”。

有位班主任为培养班干部,引导学生实现自我管理,曾创立了“三步到位法”——第一步:

以指导为主,面对面教给他们工作方法。

第二步:

边工作边指导,以干部为主,班主任充当参谋。

第三步:

把工作担子压给班干部,班主任帮助总结经验加以提高。

这样不仅使班主任从琐碎的工作中解脱出来,以充沛的精力投入教学中,同时也增强了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和本领。

二、变“压”为“爱”,塑造学生美好心灵

年轻教师有责任感,上进心强,而又血气方刚,易感情用事,当他们的讲课被学生的违纪行为打断时,当他们辛勤的劳动得不到学生承认、付出了一腔热血得不到学生的回报时,往往会大动肝火,轻则严厉训斥,重则将学生赶出教室。

这种做法不仅会使教学质量受到严重的影响,而且势必会加剧师生感情的对立,而师生感情的对立又成了违纪事件频繁发生的原因之一,如此恶性循环下去,教育效果则可想而知。

年轻教师在处理这样的事件时,要善于控制自己,力戒简单粗暴;

要将绵绵的爱,注入学生的心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真情感化学生,用爱心塑造美好心灵。

下面这件事可以使我们受到启发:

室外下着雨,放学铃响了,年轻的老师还在检查作业。

这时她猛然发现一张纸条:

“×

×

(呼老师其名)你这个大坏蛋,你耽误我回家了,我与你势不两立!

”据这位老师说:

面对纸条上这醒目的几个叹号,当时她的肺都要气炸了。

但学生毕竟是孩子,他们才十四五岁,明辨是非的能力差,这“势不两立”只不过是一种幼稚的表现罢了。

她没有大加指责,而是为自己的“拖堂”向同学们道歉,并将自己的雨伞借给了这位写字条的学生。

这位学生被老师的行为感动了,眼含热泪向老师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并道了歉。

这位老师凭自己的爱心,赢得了学生的理解和信任。

 三、变“冷”为“热”,树立教师的崇高威信

青年教师面对学生可能有这样的感觉:

他们怕我吗?

我必须严厉点,要镇住他们。

于是就想用严厉的面孔、严厉的批评、严厉的惩罚来使学生折服。

殊不知这种“冷面”的管束方法,反而会促发一些学生玩两面派,一些个性较强的学生还会产生逆反心理和对抗行为。

威信包含两层含义:

威,权威;

信,信任。

教师既要使自己的行为和语言具有权威性、号召力,又要使学生信任自己,这才是真正的威信。

威信不是靠严厉的冷面孔、生硬的批评所能树立的。

教师要树立自己的威信,首先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了解学生,对学生满腔热忱、公平对待,即使学生犯了错误,也要冷静处理,而不要不问青红皂白,大加训斥,伤了学生的自尊心。

其次,要注意提高自己的学识水平,丰富班级的各种活动,唯有那些学识渊博、多才多艺的教师,才会使学生获得“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感受,才能赢得学生的钦佩和倾心;

唯有那些视学生为朋友,同学生“热”成一片,“参加活动像朋友,交流思想似知音”的教师,才会赢得学生的喜欢和信任。

另外,要注意自身的表率作用。

不仅要在思想品德上成为学生的楷模,而且在言谈举止等各方面也要保持良好的风度,给学生留下良好的印象。

青年教师是教育腾飞的希望,是跨世纪人才培养的骨干力量,要完成时代赋予的使命,就要努力完成以上三个转变,并在班级管理中不断探索、勇于创新,创造出新的经验。

初一良好班集体的形成与素质教育

教育学理论告诉我们:

一个良好班集体的标志是:

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共同的奋斗目标;

有坚强的集体核心;

有正确的集体舆论;

有良好的班风。

一个良好班集体的形成,对学生各方面的发展都起举足轻重的作用。

经过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的实践,我认为培养良好的班集体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抓关键的头半月是基础。

初一新生刚刚摆脱了“手把手,抱着走”的保护式的教育方式,带着对初中生活的新鲜感、新奇感从各自不同的学校走到一起。

各种类型的学生对自己都会有新的打算。

利用这一时机,应及时地进行思想和行为规范教育,使他们跨入初中的第一天就感到有章可循。

从言行举止到文明礼貌,从思想进步到全面发展,从团结同学到关心集体,从刻苦学习到遵守纪律,通过多种形式宣讲这些要求,化抽象的条条框框为学生们身边随处可见的现象,使之能尽早地变为他们的自觉行为,为良好班集体的形成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矗这期间班主任要跟得紧,随时发现问题随时处理。

二、多种形式教育是关键。

初一学生的特点是上进心强,好胜心切,所以抓住这一心理特点,班主任应与班委会、团支部积极配合开展多种形式的生动有益的教育活动,如通过召开主题班会《你打算怎样做合格的初中生》、《十四岁意味着什么?

》等,提高他们对自身及对初中学习重要性的认识。

还可以利用学校搞的大型活动,重要的纪念日进行教育。

例如:

新生刚进校恰逢每年的教师节,可要求学生给教师写慰问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