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选修4期末难中学同步教学测试试卷.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789671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选修4期末难中学同步教学测试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化学选修4期末难中学同步教学测试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化学选修4期末难中学同步教学测试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化学选修4期末难中学同步教学测试试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化学选修4期末难中学同步教学测试试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化学选修4期末难中学同步教学测试试卷.doc

《化学选修4期末难中学同步教学测试试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选修4期末难中学同步教学测试试卷.doc(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化学选修4期末难中学同步教学测试试卷.doc

…………○…………内…………○…………装…………○…………订…………○…………线…………○…………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外…………○…………装…………○…………订…………○…………线…………○…………

绝密★启用前

选修4期末难中学同步教学测试试卷

**测试试卷

考试范围:

xxx;考试时间:

100分钟;命题人:

xxx

题号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请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一、单项选择

1.可逆反应aA(g)+bB(g)cC(g)的正、逆反应速率可用各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的变化来表示。

下列各关系式中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av正(A)=bv正(B)B.bv正(A)=av逆(B)

C.av正(C)=cv正(A)D.av正(A)=bv逆(B)

2.用食用白醋(醋酸的浓度约为1mol/L)进行下列实验,能证明醋酸为弱电解质的是()

A.白醋中滴入石蕊试液呈红色B.白醋加入豆浆中有沉淀产生

C.蛋壳浸泡在白醋中有气体放出

D.pH试纸显示白醋的pH为2~3

3.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Fe(OH)22OH-+Fe2+B.NaHSO4熔化:

NaHSO4====Na++H++

C.H2SO32H++D.AgClAg++Cl-

4.已知热化学方程式:

2H2(g)+O2(g)===2H2O(g) ΔH1=-483.6kJ·mol-1。

则对于热化学方程式:

2H2O(g)===2H2(g)+O2(g) ΔH2=bkJ·mol-1的说法正确的是()

A.热化学方程式中H2O前面的“2”表示“每2个气态水分子分解,就有bkJ·mol-1的热量变化”

B.b=+483.6

C.|ΔH2|>|ΔH1|

D.|ΔH2|<|ΔH1|

5.下图表示某可逆反应在使用和未使用催化剂时,反应过程和能量的对应关系。

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

A.a与b相比,b的活化能更高

B.反应物断键吸收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成键释放的总能量

C.a与b相比,反应的平衡常数一定不同

D.a与b相比,a的反应速率更快

6.在25℃,101kPa下,白磷(P4)和红磷(P)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①P4(s)+5O2(g)====P4O10(s)ΔH=-3093.2kJ·mol-1;②4P(s)+5O2(g)====P4O10(s)ΔH=-2954.0kJ·mol-1。

试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红磷转化为白磷是吸热反应,等质量时红磷比白磷能量高

B.红磷转化为白磷是放热反应,等质量时红磷比白磷能量低

C.红磷转化为白磷是放热反应,等质量时红磷比白磷能量高

D.红磷转化为白磷是吸热反应,等质量时红磷比白磷能量低

7.新型LiFePO4可充电锂离子动力电池以其独特的优势成为绿色能源的新宠。

已知该电池放电时的电极反应式为:

正极FePO4+Li++e-=LiFePO4负极Li-e-=Li+。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是()

A.充电时动力电池上标注“+”的电极应与外接电源的正极相连

B.充电时电池反应为FePO4+Li=LiFePO4

C.放电时电池内部Li+向负极移动

D.放电时,在正极上Li+得电子被还原

8.下列过程或现象与盐类水解无关的是()

A.纯碱溶液去油污

B.小苏打溶液与AlCl3溶液混合产生气体和沉淀

C.加热稀醋酸溶液其pH稍有减小

D.浓的硫化钠溶液有臭味

9.重水(D2O)在25℃时,KW=10-12,定义pD=-lg[c(D+)],pOD=-lg[c(OD-)],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5℃时,纯重水中pD=7

B.25℃时,0.1mol/LNaCl的重水溶液的pD=pOD=7

C.25℃时,1mol/L的DCl重水溶液的pD=0,pOD=12

D.25℃时,0.01mol/L的NaOD溶液的pOD=10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101kPa时,1molC与适量O2反应生成1molCO时,放出110.5kJ热量,则C的燃烧热为110.5kJ/mol

B.在101kPa时,1mol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H2的燃烧热为-285.8kJ/mol

C.测定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时,每次实验均应测量3个温度,即盐酸起始温度、NaOH起始温度和反应后终止温度

D.在稀溶液中:

H+(aq)+OH-(aq)===H2O(l)ΔH=-57.3kJ/mol,若将含0.5molH2SO4的浓硫酸与含1mol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等于57.3kJ

11.下列难溶盐的饱和溶液中,浓度最大的是()

A.B.

C.D.

12.下列溶液中,微粒的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0.1mol·L-1pH为4的NaHSO3溶液中:

c(HSO3―)>c(SO32―)>c(H2SO3)

B.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NaF溶液与HF混合:

c(Na+)=c(F―)+c(HF)

C.在NaHA溶液中一定有:

c(Na+)+c(H+)=c(HA―)+c(OH―)+c(A2-)

D.c(NH4+)相等浓度的(NH4)2CO3、(NH4)2SO4和(NH4)2Fe(SO4)2三份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依次增大

13.下面是一段关于中和滴定实验操作的叙述:

①取一锥形瓶,用待测NaOH溶液润洗两次

②在一锥形瓶中加入25mL待测NaOH溶液

③加入几滴石蕊试液做指示剂

④取一支酸式滴定管,洗涤干净

⑤直接往其中注入标准酸溶液,进行滴定

⑥左手旋转滴定管的玻璃活塞,右手不停摇动锥形瓶

⑦两眼注视着滴定管内盐酸液面下降,直至滴定终点

上述说法错误的是()

A.④⑥⑦B.①⑤⑥⑦

C.②⑤⑥D.①③⑤⑦

14.燃烧1g乙炔(C2H2)气体,生成液态水和二氧化碳,放出50kJ热量,则燃烧3mol乙炔所放出的热量为

A.50kJB.150kJC.450kJD.3900Kj

15.相同浓度的盐酸和硫酸,用铂做电极电解它们的溶液,电解一段时间后,下列说正确的是()

A.盐酸和硫酸的浓度都增大

B.盐酸和硫酸的浓度都减小

C.盐酸的浓度减小,硫酸的浓度增大

D.盐酸的浓度增大,硫酸的浓度减小

16.下列是某同学对相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所作的评价,其中评价合理的是(  )

1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不溶于水的物质溶解度为0

B.绝对不溶解的物质是不存在的

C.某离子被沉淀完全是指该离子在溶液中的浓度为0mol/L

D.NaCl易溶于水,任何时候都不会成为沉淀

18.已知448℃反应H2(g)+I2(g)2HI(g)的平衡常数是49,则H2(g)+I2(g)HI(g)在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是()

A.1/49B.2401C.7D.1/7

19.将等物质的量浓度的CuSO4和NaCl等体积混合后,用石墨电极进行电解,电解过程中,溶液pH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如右图,则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阳极产物一定是Cl2,阴极产物一定是Cu

B.BC段表示在阴极上是H+放电产生了H2

C.整个过程中阳极先产生Cl2,后产生O2

D.CD段表示阳极上OH一放电破坏了水的电离平衡,产生了H+

20.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在0.1mol·L-1NaHCO3溶液中:

c(Na+)>c(HCO)>c(CO)>c(H2CO3)

B.在0.1mol·L-1Na2CO3溶液中:

c(OH-)-c(H+)=c(HCO)+c(H2CO3)

C.向0.2mol·L-1NaHCO3溶液中加入等体积0.1mol·L-1NaOH溶液:

c(CO)>c(HCO)>c(OH-)>c(H+)

D.常温下,CH3COONa和CH3COOH混合溶液[pH=7,c(Na+)=0.1mol·L-1:

c(Na+)=c(CH3COO-)>c(CH3COOH)>c(H+)=c(OH-)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二、实验题

21.实验室有NaHSO4、Ba(OH)2、NH3·H2O、NaHCO3、KAl(SO4)2五种无色溶液,现欲通过它们之间的相互反应的现象对其进行鉴别。

部分物质间的反应现象如下表。

表中“↑”表示生成气体物质,“↓”表示生成沉淀。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以下问题。

(1)B、E的化学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A的电离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D两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4)向含有0.1mol溶质的D溶液中滴加E溶液,所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之和最多为________mol。

评卷人

得分

三、计算题

22.把煤作为燃料可通过下列两种途径:

途径Ⅰ C(s)+O2(g)===CO2(g) ΔH1<0

途径Ⅱ 先制水煤气:

C(s)+H2O(g)===CO(g)+H2(g) ΔH2>0

再燃烧水煤气:

2CO(g)+O2(g)===2CO2(g) ΔH3<0

2H2(g)+O2(g)===2H2O(g) ΔH4<0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两种途径放热:

途径Ⅰ放出的热量______途径Ⅱ放出的热量(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ΔH1,ΔH2,ΔH3,ΔH4的数学关系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于制取水煤气的反应里,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______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那么在化学反应时,反应物就需要_______能量才能转化为生成物,因此其反应条件为_______。

(4)已知:

Fe2O3(s)+3CO(g)===2Fe(s)+3CO2(g)ΔH1=-25kJ/mol①

3Fe2O3(s)+CO(g)===2Fe3O4(s)+CO2(g)ΔH2=-47kJ/mol②

Fe3O4(s)+CO(g)===3FeO(s)+CO2(g)ΔH3=+19kJ/mol③

请写出CO还原FeO的热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在常温下用惰性电极电解2L饱和食盐水,电极上通过0.2mol电子时停止电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信息与通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