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题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
《最新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题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题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A.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B.乡为身死而不受
C.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D.如鸣佩环,心乐之
5.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B.参差披拂
C.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D.先帝不以臣卑鄙
6.下列加点词用法、意义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朝服衣冠(名词用作动词,穿戴)
B.神弗福也(名词用作动词,赐福)
C.饿其体肤(意动用法,以……为饿)
D.斗折蛇行(名词用作状语,像蛇爬行那样)
7.名句默写。
(6分)
(1)亲贤臣,远小人,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国恒亡。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山河表里潼关路。
(4)_________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
(5)《观沧海》中表现诗人博大胸襟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成都杜甫草堂有副对联“诗歌百姓,常泪湿单衣,杜老永难老;
己住草堂,愿民栖广厦,甫心乃赤心。
”其下联中所蕴含的杜甫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战国策》,《战国策》是东汉刘向根据战国时期的史料编订的,着重记录了战国时期一些谋臣策士的言论和谋略。
B.孟子,名轲,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
《孟子》是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著的,是记录孟子言行的著作,包含了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
C.柳宗元,字子厚,世称柳河东,曾任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
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的《小石潭记》出自《永州八记》。
D.表,臣写给君主的奏章。
9.语文实践活动。
(7分)
央视推出的大型朗读类真人秀节目《朗读者》,该节目以个人成长、情感体验、背景故事与传世佳作相结合的方式邀请嘉宾分享人生故事,选用精美的文字,用最平实的情感读出文字背后的价值。
【朗读亭】
(1)“朗读亭”是节目的一个特别设计,亭里有一套专业的录音设备,每位普通读者在亭中录制的内容,都有可能被节目组剪辑播出,分享给全国观众。
如果朗读亭登陆你所在的地方,请你为活动的推广拟写一则宣传语。
(要求:
简洁明了,能打动人,不超过20个字)(2分)
【经典屋】
4月2日,著名演员姚晨在节目中回忆了求学时给予她温暖的姑娘、帮助她照顾儿子的魏姐后,朗读了鲁迅《阿长与〈山海经〉》的节选内容,献给那些萍水相逢却给了我们温暖的人们,这样的朗读令人动容。
鲁迅的《朝花夕拾》中也有令人难忘的读书场面,请阅读【甲】【乙】两文,完成题目。
【甲】后来,我们的声音便低下去,静下去了,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
“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坐皆惊呢————;
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
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乙】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
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
……
我忽然似乎已经很有把握,便即站了起来,拿书走进父亲的书房,一气背将下去,梦似的就背完了。
(2)
【甲】文中的“他”是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选自《朝花夕拾》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3)
【甲】文中的“他”读书时陶醉其中,领悟到文字的美妙,达到忘我的境地;
而【乙】文中的“我”却是无奈、痛苦,“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绪?
(3分)
二、阅读探究(39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
恨 别①
杜 甫
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②长驱五六年。
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③。
【注释】①这是杜甫上元元年(760)在成都写的一首诗。
②胡骑:
指安史之乱的叛军。
③幽燕:
760年,检校司徒李光弼在此大败叛军。
10.请联系写作背景,分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11.联系诗中“四千里”“五六年”,品味“兵戈阻绝老江边”中的“老”字的表达效果。
(二)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回答问题。
(15分)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
王曰:
“善。
”乃下令: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齐威王召即墨①大夫,语之曰:
“自子之居即墨也,毁②言日至。
然吾使人视即墨,田野辟,人民给,官无事,东方以宁;
是子不事吾左右以求助也!
”封之万家。
召阿大夫,语之曰:
“自子守阿,誉言日至。
吾使人视阿田野不辟人民贫馁。
昔日赵攻鄄,子不救;
卫取薛陵,子不知;
是子厚币③事吾左右以求誉也!
”是日,烹阿大夫及左右尝誉者。
于是群臣耸惧,莫敢饰诈④,务尽其情,齐国大治,强于天下。
(选自《资治通鉴》)
【注释】①即墨:
古地名,在今山东平度东南。
②毁:
诽谤。
与后文“誉”意思相对。
③厚币:
丰厚礼品。
④饰诈:
作假骗人。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
(1)宫妇左右莫不私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时时而间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自子之居即墨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封之万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用“/”为【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标出停顿。
(标两处)(2分)
1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2)是子厚币事吾左右以求誉也!
15.回答下面问题。
(1)根据【甲】文的内容填空。
邹忌的劝谏很有艺术性。
他由________________想到治国理政之事,由________________想到齐威王的被蒙蔽,以小见大,极具说服力。
(2)从【甲】【乙】两文来看,“齐国大治”与齐威王的哪些举措有关?
请概括作答。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18分)
幽幽七里香
丁立梅
①这世界哪怕再叫人失望,也有一种叫美好的东西,在暗地里生长。
②三层小楼,粉墙黛瓦,阅览室设在二层。
靠楼梯的一面墙上,满满当当的,摆的全是书。
朝南的窗户外面,植着七里香。
人坐在室内看书,总有花香飘进来,深深浅浅,缠绵不绝。
③这是当年我念大学时学校的阅览室。
对于像我那样痴迷读书而又无钱买书的穷学生来说,这间免费开放的阅览室,无疑是上帝赐予的一座宝藏。
在那里,我如饥似渴,阅读了大量的中外文学书籍。
④其实那时,我心卑微。
我来自贫困的乡下,无家世可炫耀,又不貌美,穿衣简朴,囊中时常羞涩。
在一群光华灼灼的城里同学跟前,我觉得自己真是既渺小又丑陋。
⑤是读书使我的内心慢慢地变得丰盈。
那真是一段妙不可言的光阴。
每日黄昏,一下课,我匆匆跑回宿舍,胡乱塞点食物当晚饭,就直奔阅览室。
看管阅览室的管理员,是个三十多岁的年轻人,个高,肤黑,表情严肃。
他一见我跑去,就把我看的《诗经》取出来,交到我手上,把我的借书卡拿去,插到书架上。
这一连串的动作,跟上了发条似的,机械连贯,滴水不漏。
我起初还对他说声“谢谢”,但看他反应冷淡,后来,我连“谢谢”俩字也免了,只管捧了书去读。
⑥读着读着,我贪心了,想把它据为己有。
无钱购买,我就采取了最笨的也是最原始的办法——抄写。
一本《诗经》连同它的解析,我一字不落地抄着,常常抄着抄着,就忘了时间。
年轻的管理员站在我身边许久,我也没有发觉,直到他不耐烦地伸出两指,在桌上轻叩,“该走了,要关门了。
”语调冷冷的。
我才吃一惊,抬头,阅览室的人已走光,夜已深。
⑦我不好意思地笑笑,归还了书。
窗外七里香的花香,蛇样游走,带着露水的清凉。
我心情愉悦,摸黑蹦跳着下楼,才走两级楼梯,身后突然传来管理员的声音:
“慢点走,楼梯口黑。
”依旧是冷冷的语调,我却听出了温度。
我站在黑地里,独自微笑很久。
⑧那些日子,我就那样浸透在《诗经》里,忘了忧伤,忘了惆怅,忘了自卑,我蓬勃如水边的荇菜、野地里的卷耳和蔓草。
我只是单纯地迷恋着、挚爱着,无关其他。
⑨很快,我要毕业了。
我突然收到了一份礼物,是一本《诗集传·
楚辞章句》,岳麓书社出版的,定价七元六角,厚厚的一本。
扉页上写着:
赠给丁小姐,一个爱读书的好姑娘。
下面没有落款。
⑩我不知道是谁寄的,我猜过是阅览室那个年轻的管理员。
我再去借书,探寻似的看他,他却毫无异常,仍是一副冷冰冰的样子,表情严肃。
我又怀疑过经常坐我旁边读书的男生和女生,或许是他?
或许是她?
他们却埋首在书里面,无波,亦无浪。
窗外的七里香,兀自幽幽地吐着芬芳。
我最终没有相问。
这份特殊的礼物,被我带回了故乡。
后来,又随我进城,摆到了我的办公桌上。
我结婚后,数次搬家,东迁西走,丢了很多东西,但它却一直被我珍藏。
每当我的目光抚过它时,心中总有一丝细微的温暖。
我知道,这世界哪怕再叫人失望,总有一种叫美好的东西,在暗地里生长。
(选自《愿全世界的花都好好地开》,有删改)
16.联系全文,体会标题中“七里香”的含义。
17.梳理全文,根据提示完成下列表格。
故事情节
阅读书籍
抄写《诗经》
A
珍藏礼物
内心感受
B
愉悦
猜疑
C
18.语言品味。
(1)读着读着,我贪心了,想把它据为己有。
(赏析加点词语)
(2)我就那样浸透在《诗经》里,忘了忧伤,忘了惆怅,忘了自卑。
(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句子)
19.读第②段或第⑩段的画线句,任选一处,说说有什么作用。
20.猜一猜谁最有可能送“我”礼物,请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理由。
三、写作(50分)
21.“无可奈何花落去”是诗人读懂人生的感慨,“读你千遍也不厌倦”是歌手读懂真情的呼唤,“先忧后乐”是文人读懂时代的担当,万有引力是科学家读懂苹果落地的思考……一诗一文,一草一木,一人一事,都需要用慧眼去阅读,用心灵去感悟。
请以“读懂”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答案:
一、1.C 点拨:
A项“一蹴而就”的“蹴”应读作“cù
”;
B项“法家拂士”的“拂”应读作“bì
D项“布衾”的“衾”应读作“qīn”。
2.
(1)击鼓。
(2)奋起,指有所作为。
(3)清澈透明。
(4)给予。
(5)临近,将近。
3.C 点拨:
例句中“于”引进作战的地点,可译为“在”;
A、B、D三项中“于”引进的均是地点,可译为“在”;
C项中“于”引进的是人,可译为“对”。
4.D 点拨:
A.“见”同“现”,B.“乡”同“向”,C.“拂”同“弼”。
5.B 点拨:
A.“牺牲”,古义:
指祭祀用的猪、牛、羊等;
今义:
指为了正义的目的舍弃自己的生命。
C.“痛恨”,古义:
痛心和遗憾;
极端憎恨或悔恨。
D.“卑鄙”,古义:
身份低微,见识浅陋;
指(语言、行为)恶劣,不道德。
B.“参差”的古今意义都是“长短不齐的样子”。
6.C 点拨:
“饿”是使动用法,使……饥饿。
7.
(1)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2)入则无法家拂士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3)峰峦如聚 波涛如怒
(4)会挽雕弓如满月
(5)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
(6)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8.A 点拨:
应为西汉。
9.
(1)示例一:
朗读亭,让朗读回归生活。
示例二:
朗读亭里,遇见更好的自己。
(2)寿镜吾 五猖会
(3)“我”要去东关看五猖会,父亲却强迫“我”背《鉴略》;
“我”对《鉴略》中的内容并不懂,完全死记硬背。
这些让“我”感到无奈、痛苦。
二、
(一)10.表达了诗人思念家乡、忧国忧民的情感,以及听到唐军战胜叛军后的喜悦,对尽快平定叛乱的渴望。
11.“四千里”,恨离家之远;
“五六年”,伤战乱之久。
“老”字传神地写出了诗人久久不能返乡的无奈、悲凉的处境。
(二)12.
(1)偏爱。
(2)间或、偶尔。
(3)主管,主政。
(4)封赏,赏赐。
13.吾使人视阿/田野不辟/人民贫馁。
14.
(1)能够在公众场所议论(君王的缺点),并能使我听到的,得下等奖赏。
(2)这是你用丰厚礼品买通我的左右来称赞你啊!
15.
(1)生活琐事 自己的受蒙蔽
(2)虚心纳谏,广开言路;
求真务实,赏罚分明。
附【乙】参考译文:
齐威王召见即墨大夫,对他说:
“自从你到即墨任官,每天都有诽谤你的话传来。
然而我派人去即墨察看,却是田地开辟整治,百姓丰足,官府无事,东方因而十分安定;
(于是我知道)这是你不巴结我的左右谋求内援的缘故啊!
”便封赏即墨大夫享用一万户的俸禄。
齐威王又召见阿地大夫,对他说:
“自从你到阿地镇守,每天都有称赞你的好话传来。
但我派人前去察看阿地,只见田地荒芜,百姓贫困饥饿。
当初赵国攻打鄄地,你不救;
卫国夺取薛陵,你不知道;
(于是我知道)这是你用丰厚礼品买通我的左右来称赞你啊!
”当天,齐威王下令烹死阿地大夫及替他说好话的近臣。
于是群臣毛骨悚然,不敢再弄虚作假,都尽力说明真实情况,齐国因此大治,成为天下最强盛的国家。
(三)16.表面意指窗外种着的七里香;
深层意指他人的友善和关爱让“我”感受到的温暖和美好。
17.A.收到礼物;
B.美妙(丰盈、痴迷);
C.感动(感恩、温暖)
18.
(1)本意为贪得无厌,不知足,这里贬词褒用,写出了“我”对知识的渴求(对读书的痴迷热爱)。
(2)示例:
运用了排比(反复)的修辞手法,三句(个)“忘了”强调了读书(《诗经》)对“我”的影响(改变)之大。
19.示例一:
选第②段的句子。
作用:
照应文章标题,交代了看书时清雅的环境,烘托了“我”读书时愉悦的心情。
选第⑩段的句子。
照应前文(标题),交代了看书时清雅的环境,烘托了乐于助人者的人物形象。
20.示例一:
阅览室的管理员。
根据文中“我”每次来读书时他都熟练地帮“我”取书,可见他知道“我”读书的喜好;
“我”抄写《诗经》时,他在“我”身边站了许久;
夜里“我”下楼时他善意提醒“我”慢点走,可见他是一个表面冷漠、内心和善的人;
他根据借书证知道“我”姓“丁”;
从文章的详略安排可以看出,“我”在文中对阅览室的管理员花的笔墨最多,所以他送书给“我”的可能性最大。
身边的男生(女生)。
在阅览室他(她)经常坐在“我”的身边,知道“我”读书的喜好;
见“我”衣服简朴,估计“我”囊中羞涩,为了让“我”毕业后还能继续读到古诗,所以送书给“我”。
三、21.思路点拨:
“读懂”二字,包含了阅读的主体、阅读的对象及阅读感悟。
我们可以从自然风景中去领略美,可以从身边人的言行中去感受爱,可以从诗词歌赋中去体会韵,可以从新闻时事中去明白社会责任,可以从发明创造中去了解科技对生活的改变……写作时,我们要选择自己熟悉的、感触较深的方面来写,才能言之有情、言之有理、言之有物。
例文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