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解题思路分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7885954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10.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然地理解题思路分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自然地理解题思路分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自然地理解题思路分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自然地理解题思路分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自然地理解题思路分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自然地理解题思路分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自然地理解题思路分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然地理解题思路分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自然地理解题思路分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晨线与经线相交为日出点,昏线与经线相交为日落点

日期分界线

0时或24时所在经线和人为日界线(理论上)180°

经线。

沿地球自转方向,过0时所在经线日期加一天,过180°

经线日期减一天

昼夜的范围,南、北极圈内极昼和极夜的范围

若越向北,昼越长,北半球处于夏半年;

反之,为冬半年。

北极圈出现极昼,日期为6月22日前后;

出现极夜,日期为12月22日前后。

只在每年3月21日或9月23日前后,南、北极点周围无极昼、极夜现象

晨昏圈和地轴夹角

晨昏圈和地轴夹角的度数等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数,变化范围为0°

~23°

综上所述,在光照图与地球运动有关的解题中,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理解三个概念:

晨昏线、日界线、太阳高度。

(2)找准三个点:

太阳直射点、晨昏线与赤道交点、晨昏线与某纬线切点。

(3)确定三条线:

晨昏线、0时线、180°

(4)掌握三个规律:

地球自转运动规律、地球公转运动规律、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

(5)理顺三个关系:

直射点与正午太阳高度的关系,直射点与昼夜长短的关系,直射点与时间、日期的关系。

(6)进行三种计算:

地方时计算,昼夜长短及日出、日落时间计算,正午太阳高度计算。

三、解题思路分析——选择题题型分析——图形转化

将难于读懂的图示变换为容易读懂的图示,把题目条件和原图的信息标在变换后的新图上。

在变换过程中,一则能深挖原图中隐藏的有用地理信息;

二则能使新图中的信息更加明朗化。

例1[2010年全国文综1]假设从空中R点看到地表的纬线m和晨昏线n如图所示。

R点在地表的垂直投影为S。

读图,回答

(1)一

(2)题。

(1)S地的纬度()

A与M地相同B.介于M、N两地之间

C高于N地D.低于M地

(2)若R点沿直线RS()

A.上升,看到m、n两交点间的距离加大

B.下降,看到m、n两交点间的距离加大

C.上升,看到m、n呈现弯曲方向相反的相交曲线

D.上升或下降,看到m、n的形状保持不变

【解题思路】第

(1)题,由题图可知,纬线m是一条直线,应该是从m纬线圈所在的平面上方看下去,且S为R在地表的垂直投影,可以画出甲、乙两幅图,判断出

S地的纬度应该低于M地和N地(见甲、乙两幅图)。

(2)题,m、n两交点间的距离实际上是昼长(或夜长),不会因为观察者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若沿直线RS上升,观察者位置位于m纬线所在平面的北侧时,m纬线则呈现向南弯曲的形状;

n曲线将变得较平直,上升到一定高度n曲线变为直线。

(答案)

(1)D

(2)C

[例2]图所示区域在北半球。

弧线a为纬线,Q、P两点的经度差为90°

,弧线b为晨昏线,M点为b线的纬度最高点。

(1)若此时南极附近是极昼,P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是()

A.5时B.15时C.9时D.19时

(2)若此时为7月份,图中M点的纬度数可能为()

A.55°

NB.55°

NC.75°

ND.85°

N

(3)若Q地的经度为0°

,此时正是北京日出。

这个季节()

A.洛杉矶地区森林火险等级最高B.长江下游叶正红

C.长城沿线桃红柳绿D.南汲地区科考繁忙

【解题思路】据题目条件和第

(1)

(2)(3)问信息,可分别画出图29、图30、图31。

在图29上,M点为12时,P点与M点相差45°

,所以,P点时间为15时;

M点纬度与太阳直射点纬度之差为90°

,所以第

(2)问A、B、D项都不与图30相符;

图31中,Q地为0°

时,北京位于晨线上,此时只能是北半球夏季,洛杉矶地中海气候炎热干燥;

答案:

(1)B

(2)C(3)A

【解题技巧】图形转化试题要把握好审题、转图、链接判断三部曲。

1.审清题意,寻找条件。

要认真审题,读懂题意,从中找出转图的已知条件或突破口,这是转化图的前提条件。

2.转化图形,使之成为常见图形。

根据常见图形判断图的指向或展示的信息,为寻找和链接与考题相关的知识奠定基础。

3.知识链接,提取信息,做出选择。

在弄清题意和设问指向后,应链接搜集提取教材中所学的地理知识,认真分析、判断,最后选择正确答案。

等值线

二、等值线图解题思路

(1)观察等值线的图名

(2)观察等值线数值

a、数值的变化方向根据等值线数值大小进行判断。

如图中

B点海拔高于A点,所以河流的流向为B→A。

b、数值大小的排列——反映该地理现象的变化(即递增或递减)规律。

c、极大值和极小值——观察等值线的极大值和极小值,主要是为了分析其原因。

d、数值间距——一般数值间距是相同的,但有的也会出现两种数值间距,应特别注意。

(3)、观察等值线的疏密——等值线的疏密程度反映了其单位距离的等值线数值差的大小。

(4)观察等值线的弯曲——确定弯曲部分为高值区还是低值区,一般采用垂线法和切线法。

①垂线法:

在等值线图上弯曲最大处的两侧作各等值线的垂线,方向从高值指向低值。

若箭头向中心辐合,两侧相比为低值区;

若箭头向外围辐散,则等值线弯曲处与两侧相比为高值区,如下图:

②切线法:

在等值线弯曲最大处作某条等值线的切线,比较切点于切线上其他点的数值。

若切点数值小于其他点的数值,则该处为低值区;

反正之则该处为高值区,如下图:

(5)观察等值线的异常闭合状况——如果两条数值不同的等值线中间有闭合的等值线,要遵循“大于大的,小于小的”的规律确定其数值。

如下图若数值a>

b,则M地的数值大于a,N地的数值小于b。

(6)观察等值线的特殊地方——关注等值线图中特殊的地方,如等高线图中几条线交会的地方表示陡崖;

等压线图非常密集且气压较低的环形区域可能存在台风,一般风力较大。

(7)掌握等值线(面)图上的“高低、低高”规律

(8)注意重要的等值线——重要的等值线一般是地理分界线。

在读等值线分布图中,一定要掌握一些重要的等值线,如我国等降水量图上的800、200mm等降水量线;

0℃等等温线

三、解题思路分析:

(一)选择题题型分析——等值线判读型:

等值线判读图选择题充分利用图像考查主干知识,命题取材广泛,有利于考查考生的基本能力。

例1、读“某海域表层年平均等温线分布图”回答:

(1)流经该海域的洋流可能是()

A.日本暖流B.加利福尼亚寒流C.巴西暖流D.本格拉寒流

(2)关于该洋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使沿岸气候更为湿润B.使沿岸地区气温增加

C.从成因看是补偿流D.从成因看是风海注

【解题思路】从“海域表层年平均等温线分布图”可以获取如下信息:

①等温线数值向南递减,为南半球的海水等温线分布图;

②等温线向北凸出,说明洋流由南向北流,为寒流;

所以第

(1)题选D。

承第

(1)题,A、B两项为暖流对气候的影响,错误;

在大陆沿岸南北向的洋流就成因来看多为补偿流,故第

(2)题选C项。

[答案]

(1)D

(2)C

例2读某日8时和20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

百帕),回答:

由8时到20时图中()

A.①地风向偏北,风力逐渐减弱B.②地受高压脊控制,天气持续晴朗

C.低气压中心向东北方向移动并增强D.气旋中心附近暖锋移动快于冷锋

【解题思路】由题图从8时到20时的过程中,①地的海平面等压线更密集,表明该地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增大,风力应该逐渐增强,选项A错误;

而②地在08时左右时,处于单一的暖气团控制下,为晴朗天气,但是在20时,②地已经位于冷锋锋后,②地为阴雨天气,选项B错误;

从低压中心所处的经纬度位置看出,低气压中心向东北方向移动,并且气压值有所降低(由1000降至995),说明低压呈增强趋势,选项C正确;

比较两幅图中冷锋和暖锋所移动的经纬度很容易看出,图中的冷锋移动速度快于暖锋,选项D错误

(答案)C

【答题技巧】:

五读一分析(等值线图解题思路)

(二)、非选择题答题建模——等值线分布规律的表述

例1[2010年上海地理]读我国油菜开花日期等值线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油莱生长需要一定的温度和水分条件。

我国北起黑龙江,南至海南,西起新疆,东至沿海各省,不论是青藏高原,还是长江中下游平原,总可以看到一片片金灿灿的油菜花。

(1)根据图示信息,归纳我国东南地区油菜开花日期等值线分布的基本特征,并解释其原因。

(2)4月1日的油菜开花日期等值线在黄淮流域有明显向北凸出之势,为什么?

(3)我国东部6月1日和7月1日油菜开花日期等值线呈什么方向延伸,为什么?

(4)新疆塔里木盆地周边地区,油菜开花日期等值线的分布有什么特点,为什么?

【解题思路】第

(1)题,读图看出油菜花开花日期南早北晚,等值线大致沿纬线方向延伸,这与气温的南北变化有关。

(2)题,4月1日的油菜花开花日期等值线在黄淮流域向北凸出,说明该区域油菜花开花日期早,原因是春季温度上升快,气温高于东西两侧地区。

第(3)题,从图中很容易读出6月1日和7月1日油菜花开花日期等值线呈东北——西南走向,影响油菜花开花日期早晚的主要因素是气温和降水,6月、7月全国普遍高温,温度不再是影响油菜开花早晚的主要因素了。

第(4)题从气温因素来分析不难得出结论并找出原因。

(答案)

(1)油菜开花日期等值线大致呈纬向分布(或油菜花由南向北依次开放)。

我国东南部气温从低纬向高纬递减(或太阳直射点位置由南向北推进,气温也随之由南向北逐渐上升)。

(2)该地区春天升温比东部沿海地区和西部山地更快。

(3)呈东北一西南方向延伸。

此时,全国普遍高温,水分条件成为主要制约因素;

距海洋越近,水分越足,开花日期相对较早。

(4)油莱开花日期等值线呈半环状分布,随海拔高度上升而推迟;

地势成为这里主要的制约因素。

地势低处气温高,开花日期早;

地势高处气温低,开花日期晚。

【解题技巧】试题中新颖的等值线图不断出现,如等物侯线、等地质年龄线及等地壳厚度线等,加大了解题的难度。

其实无论是哪种等值线,解题的关键是找出等值线的变化规律。

在读图时,首先,应识别等值线反映的是何种地理事物,分析影响该地理事物分布和变化的主要因素;

然后,按照等值线图判读的共性特征,从曲线走向、弯曲情况、疏密程度、数值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推测;

最后得出正确答案。

答题建模——等值线分布规律的表述

三方面描述:

走向(或延伸方向、弯曲度);

疏密及数值变化;

局部小范围闭合与极值。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二、解题思路分析

(一).选择题题型分析——正误型

该类试题的题干中往往有“是”“不是”“正确的是”“不正确的是”等,这类选择题一般是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考查试题。

例3、下图为我国西南地区某流域1973—2002年部分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图。

读图回答

(1)关于流域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前期增加后期减少的是林地

B.增幅和减幅均最大的是灌丛草地

C.前期减少幅度最大的是旱地

D.整个时期耕地总体上是减少的

(2)以下土地利用类型中,其面积前后期变化能反映流域生态状况由退化趋于好转的是()

①林地②灌丛草地③建设用地④裸岩地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解题思路】本题主要借助我国西南地区某流域1973—2002年部分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图,考查读图分析能力和纵向比较分析能力。

(1)题,根据图例分析前、后期每种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

水田、灌丛草地都是前期减少、后期增加且前期减少多于后期增加,变化幅度大;

旱地前期增加、后期减少且后期减少大于前期增加,变化幅度大;

林地、建设用地前、后期都增加且后期增加多于前期,变化幅度小;

裸岩地前期增加、后期减少且后期减少小于前期增加,变化幅度小,所以整个时期耕地总体上是减少的。

(2)题,解答此题关键词是由退化趋于好转,也就是说要找流域土地利用类型前、后期变化面积不一样的。

结合图分析灌丛草地是前期减少、后期增加,裸岩地前期增加、后期减少,所以灌丛草地、裸岩地反映流域生态状况由退化趋于好转。

[答案]

(1)D

(2)B

【答题技巧】解题时要认真阅读各选项,充分调动和运用所学基本知识和基本规律进行判断,切忌想当然,或只看了一个熟悉的选项而不顾其他选项。

(二)非选择题答题建模

1、气候特征及影响因素

例1、读图,分析基多气温特点,并说明形成原因。

【解题思路】读图基多位于赤道附近,终年正午太阳高度角大,气温年较差小,但日较差大¨

终年高温,但是,海拔约3000m,地势较高,降低了气温炎热的程度。

[答案]特点:

终年温和,年温差很小,昼夜温差大;

形成原因:

地处赤道附近,海拔高

答题建模——气候特征及影响因素

(一)气候特征的表述:

一般从气温和降水两个方面表述

1.气温:

气温高低及变化(包括日年较差);

2.降水:

降水量多少及变化(季节分配)

(二)影响因素

1.影响气温高低的因素

(1)太阳辐射是根本原因——分析纬度位置、太阳高度、昼夜长短。

(2)大气自身条件(天气、大气透明度)——主要分析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的大小和对地面保温作用的强弱。

(3)地面状况——物质组成、海陆差异、地形、洋流、水域、森林。

(4)人类活动:

①改变大气成分,如CO2的大量排放,导致全球变暖;

排放消耗臭氧层物质,使得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多;

烟尘则削弱太阳辐射;

②改变下垫面,植树降低气温,提高湿度,与建造大型水库起到的作用相似;

③释放人为废热,如城市热岛的形成。

2.影响气温年较差的因素及变化规律

(1)纬度:

低纬小,高纬大;

(2)下垫面性质:

海洋小于陆地,沿海小于内陆,有植被的小于裸地;

(3)天气状况:

云雨多的小于云雨少的

3.降水多少的影响因素分析

(1)大气环流因素——决定降水多少的因素

季风控制区夏秋季多,冬春季少;

副高控制区降水稀少,如伏旱天气、热带沙漠气候区、地中海气候的夏干;

赤道低压带控制区降水丰沛;

西风带降水多,信风带降水少。

(2)天气系统因素——低压中心和低压槽部位降水多;

锋面控制降水多,如梅雨、贵阳冬雨、北方夏季暴雨;

气旋过境降水多,如西欧冬季、东北和江南春季;

台风过境降水多;

高压中心和高压脊部位降水少;

反气旋过境降水少,如伏旱;

(3)洋流因素——沿海暖流流经区降水多;

沿海寒流流经区降水少。

(4)海陆位置——一般沿海降水多,内陆降水少。

(5)地形地势——暖湿气流在山脉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焚风效应)。

2、阅读地质图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例2、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区域等高线图及沿BC剖面线的地质剖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字母A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是,其顶部与底部的高差至少在米以上。

(2)沿剖面线BC的地质剖面图中①②两处发育成河谷的原因是:

①;

②。

(3)在河流③和④两处中:

河流横断面呈“V”型的是处,其成因是

河流横断面呈“U”型的是处,其成因是。

【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等高线地形图及地质剖面图的读图分析能力及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的关系等相关知识。

解答时把握关键点:

(1)注意分析图中等高线的分布特征,并结合水系分布,分析该区域的地表形态特征。

(2)把握沿BC部面线的地质剖面图中的地表起伏变化。

(3)把握地质剖面图中显示岩层的弯曲变化及分布状态,图中显示①处地下岩层向上拱起,是背斜构造,②处地下岩层则存在一个断层构造

[答案]

(1)陡崖50

(2)①处背斜顶部受张力,岩石破碎,易被侵蚀②处断层地带岩石破碎,易被侵蚀,沿断层线发育成河谷(3)③由于流水向下侵蚀切割河床,呈“V”型④由于流水沉积作用显著,呈“U”型。

答题建模——阅读地质图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阅读地质图时要分清是平面图还是剖面图,然后再根据以下步骤进行阅读分析:

1.看图例、比例尺,通过图例可以了解图示地区出露哪些岩层及其新老关系。

看比例尺可以知道缩小的程度。

2.根据岩层的新老关系分析图内的地质构造特征,分析图示是向斜还是背斜,地层有无缺失;

有无断层,断层部位在什么地方;

地质构造与矿产分布有什么关系等。

3.分析图内的地形特征,有的地质平面图往往绘有等高线,可以据此分析山脉的延伸方向、分水岭所在、最高最低点、相对高差等。

如不带等高线,根据水系的分布来分析地形特点,一般河流总是从地势高处流向地势低处,根据河流流向可判断地势的高低起伏状态。

3、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的特点及应用

例3、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左图。

材料二我国部分山地自然带及植被分布示意图。

(1)材料一中A是(山脉),B是(山脉),C是(山脉),D是(山脉)。

(2)若材料二中各山地分别属于材料一图中的四座山脉,那么①可能属山脉;

②可能属山脉;

③可能属山脉;

④可能属山脉。

(填字母)

(3)①山地中M处植被可能是()

A.常绿阔叶林B.高山草原C.针阔混交林D.落叶阔叶林

(4)①山地中南坡的森林植被比北坡分布广泛的主要原因是,①一④中森林分布状况与此原因相同的还有。

(5)②山地南北坡基带存在差异,原因是。

(6)③山脉南北坡雪线的差异是,原因是。

(7)②→④→①基带存在明显差异,主要影响因素是,三地基带变化体现了的地域分异规律。

④→①→③基带也有区别,主要影响因素是,三地基带变化体现了的地域分异规律。

【解题思路】第

(1)题,根据A、B、C、D山脉的位置判断。

(2)题,根据各山地自然带基带判断所属山脉。

第(3)题,①是阴山,基带为温带草原带,M带之上为针叶林,故M带应为针阔叶混交林带。

第(4)题,①③④两侧自然带分布不同主要都与降水因素有关。

第(5)题,②是秦岭,南北两侧的气候区不同,故南北坡基带不同。

第(6)题,影响雪线的因素包括温度(纬度——主要考虑影响不同纬度的山地,坡向——同一山地的阴坡和阳坡)、降水量(同一山地要考虑迎背风坡)、地势陡缓等因素。

第(?

)题。

由于基带为当地自然带,故②→④→①基带变化体现了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④→①→③基带变化体现了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答案1

(1)阿尔泰山阴山太行山秦岭

(2)BDAC(3)C(4)南坡降水丰富③④(5)南北坡基带所处气候类型不同(南北坡基带热量条件不同)(6)南坡雪线明显高于北坡南坡是向阳坡,夏季0℃等温线明显高于北坡;

北坡因受来自北冰洋湿润气流的影响,降水丰富,雪线低。

(7)热量由赤道到两极水分从沿海向内陆

答题建模——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的特点及应用

(1)从山麓到山顶的热量差异很大——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分异类似于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2)从山麓到山顶的水分状况差异明显——从山麓到山顶降水量呈“少一多一少”变化。

因此,有些基带在草原或荒漠的高山,由于山地降水增多,可能出现森林带,如天山北坡。

(3)同一自然带内水热状况相似——随纬度和坡向的变化,在不同地区分布高度不同①纬度越高,同一自然带分布的海拔越低——推断山地所处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②同一自然带在阳坡位置高、阴坡位置低——判断阴阳坡或者南北半球。

③同一自然带在迎风坡位置低,背风坡位置高(雪线受此影响明显)——可以判断盛行风的风向,以及迎风坡和背风坡。

(4)雪线高度不同——影响雪线的因素主要是气温(即0℃等温线)、还与降水量、地形起伏有一定的关系。

①温度:

雪线高度与气温呈正相关关系。

阳坡雪线高于阴坡。

②降水量:

雪线高度与降水量呈负相关关系。

山脉迎风坡,雪线低;

背风坡,雪线高。

如喜马拉雅山脉南坡雪线低于北坡。

③地表起伏:

地形陡峭的地方不容易积雪,陡坡雪线高,相反缓坡雪线低。

4、水资源丰歉程度的分析方法

例4、读下图,结合所学知识,

(1)读河流流量柱状图,该河径流量的季节变化有何特点:

该河4、5、6月径流量小的原因是;

河流季节变化的特点对当地的生产、生活有什么影响:

解决该地区水资源不足的主要措施:

(至少答出四点)。

【解题思路】

(1)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表现为三多三少;

(2)读图即可得出结论;

(3)读图即可得出径流特点;

该河流地处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区,以雨水补给为主,应该从气候、用水角度分析径流变化的成因,径流季节变化大,会导致旱涝灾害,进而影响生产、生活;

解决水资源不足的措施应该根据供水紧张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

夏秋季多,冬春季少,径流季节变化大成因:

春季降水少,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工农业用水量大增。

影响:

洪水期防洪任务重;

枯水期水资源紧张;

措施:

修建水库,调节河水季节变化;

跨流域调水(南水北调),调节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

节约用水,发展节水农业(喷灌、滴灌技术),提倡工业循环用水使用等;

保护水源,防治水污染;

提高水价,增强节水意识。

答题建模——水资源丰歉程度的评价方法及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措施

分析如下:

5、河流特征的描述

例5所示国家人口稠密,经济以传统农牧业为主,森林覆盖率为290,4。

完成下列

要求。

(1)简述该国地形、地势特点。

(2)推测该国降水特点及成因。

(3)分析该国水能资源的开发条件。

[答案]

(1)(绝大部分为)高山地区(山地),北高南低,地表高差悬殊(山高坡陡)

(2)特点:

(除北部高山地区外,)年降水丰富(降水量多),集中于夏(雨)季。

成因:

夏(雨)季,西南季风从印度洋带来的丰沛水汽,受地形抬升(降水丰富)。

(冬季受东北季风影响,降水较少。

(3)(山高谷深,)河流多,水量大,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经济落后,)经济投入不足,技术力量缺乏

答题建模——河流特征的描述

①描述河流的水文特征——流量:

大小、季节变化、有无断流;

含沙量结冰期;

水位;

水能

②描述河流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