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扬琴演奏中轮竹技巧的运用0.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788531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407.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扬琴演奏中轮竹技巧的运用0.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浅析扬琴演奏中轮竹技巧的运用0.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浅析扬琴演奏中轮竹技巧的运用0.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浅析扬琴演奏中轮竹技巧的运用0.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浅析扬琴演奏中轮竹技巧的运用0.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析扬琴演奏中轮竹技巧的运用0.docx

《浅析扬琴演奏中轮竹技巧的运用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扬琴演奏中轮竹技巧的运用0.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浅析扬琴演奏中轮竹技巧的运用0.docx

浅析扬琴演奏中轮竹技巧的运用0

10722

学号

学校代码

公开

密级

J632

分类号

本科毕业论文

浅析扬琴演奏中轮竹技巧的运用

题目

(中、英文)

PlayedtheBamboointheRoundoftheApplicationofSkills

作者姓名

音乐学

专业名称

艺术

学科门类

二〇一〇年五月

成绩评定

提交论文日期

指导教师

摘要

轮竹也称为轮音,在扬琴演奏中是一种常见的、运用较为广泛的演奏技巧。

扬琴是一件没有延音的弹拨乐器,所以音位上的情感变化要通过轮竹这一技巧表现出来。

本文通过分析轮竹产生的原理、阐述轮竹的种类。

介绍不同的轮竹种类的密度、力度及其音响效果特点,并结合具体音乐作品,来探讨扬琴的轮竹不是单纯的技术动作而是一种重要的情感表现。

在不同的乐曲中运用的轮竹技巧不同所表达的音乐情感也不同。

关键词:

轮竹;情感表现

Abstract

Wheelbamboo,alsoknownasthewheelsound,isacommon,extensively-playedtechniqueindulcimer'splaying.dulcimerisapluckedinstrumentwithoutdelaycodes,sotheemotionalchangesonthephonemeshouldbeexpressedthroughwheelbambooskills.Thisarticleaidstodescribethestrength,density,anditsaudionfeaturesofdifferentkindsofroundbamboo'svarietiesbyanalyzingroundbamboo'sgeneratingprincipleandsettingforththewheelbamboo'svarieties.Andthearticlealsowannatodiscussthatthewheelbambooofdulcimerisnotamereplayingtechniquebutakindofimportantemotionalexpressionbycombinedwithspecificmusic.Theemotionthatthewheelbambooexpressesindifferentmusiccompositionsisalsodifferent.

 

Keywords:

roundbamboo;emotion

目录

摘要I

AbstractII

目录III

前言1

本论1

一、扬琴演奏中的轮竹1

二、轮竹发展的历史沿革1

三、轮竹的种类2

1、单轮3

2、双轮3

3、弹轮4

四、扬琴中轮竹技巧在乐曲演奏中的运用5

结论10

参考文献11

谢辞12

前言

扬琴是中国民族音乐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乐器,在民族乐队中也占有重要地位。

也是富有特性音色的弹拨乐器,轮竹技巧是扬琴演奏中常见的技法,轮竹在不同的乐曲风格中的运用也是多种多样的,富有特点和变化,我们只有在熟练掌握了轮竹的技巧下才能够更好更准确的运用轮竹技巧并演奏出乐曲作者所表现的情感内涵。

本论

一、扬琴演奏中的轮竹

轮竹的标记为“///”。

轮竹是扬琴演奏技法中最常见运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技法。

它是用左右手各持琴竹在一个音或多个音上快速交替的弹奏除密集、均匀的持续的“一连串”的音的音响效果。

轮竹在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名称,比如:

滚打、轮打、滚轮等,但是在效果上都是一样的。

弹弦乐器一般用拨子弹弦或用手指弹弦而用琴竹击弦一般是发一个音,在扬琴演奏中要想将单音连成一串像类似拉弦乐器的长音效果就必须使用轮竹来表现这种音乐效果。

轮竹不但可以快速交替击弦,也可以单竹快速连续击弦。

它虽然长、短、密、散不一,但音与音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并在速度上、力度上均有技术上的统一性和匀称性。

轮竹的密度长短,决定了轮竹发音的多少,不是机械的死板的固定的,而应以乐曲表现的需要为度。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轮竹在扬琴演奏中不只是单一的纯粹的技术性动作,也是一种重要的表现手法。

它可以起到润饰声音,延续情感的作用。

并恰如其分的表现出音乐的情感变化。

从而加强乐曲的艺术表现力,突出不同乐曲的风格,塑造美好的音乐形象,给人以美的享受。

但是扬琴是一件没有延音的弹拨乐器。

所以音位上的情感表现及其连续的一些变化,都要通过左右手轮竹的技巧表现出来。

而正是因为扬琴是没有延音的,也就决定了扬琴的轮竹中的力度、速度都是有很大的可变化性的。

演奏者们可以根据自己对不同的乐曲的情感变化及其曲风,运用更为恰当的轮竹技巧。

轮竹的这一技巧是确实的赋予音乐了以生命力,更增强了乐曲的感染力。

二、轮竹发展的历史沿革

中华民族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音乐文化,也就形成了自己独立的音乐审美观念。

而轮竹的产生就是人们对自己独立的音乐审美的产物。

就是侧重以旋律来抒发感情,也把这种特点叫做“线形音乐思维。

”有了轮竹这个技巧,扬琴在演奏时就可以将单音连成一条线,就可以像其他弦乐那样去表达歌唱性的旋律。

然而从各种民族乐器和西洋乐器发音的效果上来说,最接近人声的其他弹拨拨乐器如琵琶、古筝,甚至还有很多吹管器,都力求在延音上能达到好的效果相比较而言弹拨乐器的延音则更富有难度和挑战。

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扬琴在演奏技巧方面借鉴和吸收了许多外来乐器和姐妹乐器的技巧,从而发展成许多特殊的演奏手法:

如轮竹、弹拨等。

在此之前扬琴轮竹普遍的都是以”交替竹”为主要手法。

由于这种轮竹方法对表现近现代创作乐曲有一定的局限性。

后来人们便吸取借鉴了中国其他乐器的各种技法。

才使扬琴的轮竹开辟了新的途径,拓宽了扬琴轮竹的技术和艺术表现力。

现在扬琴的轮竹在应用上已形成千变万化、丰富多彩的技巧方法。

它不但加强了扬琴音色色彩的变化与对比,使扬琴特有的歌唱性、抒情性能更加细致丰富,同时也开辟了扬琴演奏艺术的广阔前景。

扬琴是中国传统的一种民族器乐,中国传统音乐一向注重情的表达、韵的体现,特别是对韵味的追求。

中国传统音乐即是指中国人运用本名族固有的方法、采取本民族固有的形式创造、具有本民族固有形态特征的音乐。

传统音乐中的韵味不仅体现出一种静态之美,也能够体现出欢乐活泼的气氛。

而扬琴所体现的常常是一种动态之美,是明朗而喜气的。

情与韵的体现,扬琴自有其个性化的特点,就轮竹而言,有着千变万化的风格。

扬琴音乐不断快速而多元化的发展,使轮竹在不同的情绪、速度、风格的乐曲中,以其不同的力度幅度、力度层次及运竹方法,赋予了不同乐曲不同的情感、不同的韵味。

三、轮竹的种类

在扬琴演奏中,轮竹是由一连串均匀密集的单击音由“点”成“线”的重要技巧。

轮竹演奏具有连绵不断、类似拉弦或吹奏乐器的悠长效果,富有歌唱性。

轮竹技巧常用于时值较长的音符,在优美如歌的慢板以及雄壮威武的乐段中都有广泛的运用。

不同的轮竹种类在表现音乐作品上都有各自的特点,或淡雅或浓烈,或轻柔或刚劲。

点状轮竹明暗自如,线状轮竹张弛有度,支点轮竹纵横交错,琶音轮竹动静结合,可以说轮竹以其丰富的表现力为扬琴在演奏中增添了个性化色彩。

所以,在扬琴音乐作品中,无论是传统曲目还是现代作品,无论是简易曲目,还是高难巨著,都离不开各种轮竹的技巧。

轮竹作为一种演奏技巧,首先我们要做到的是均匀。

也就是在节奏上,左右竹要做到很均匀,同时还要注意左右竹的击弦力度的完全一致。

做到这些还要注意轮竹的强、弱、疏密等,这样在我们实际演奏中才能够根据不同音乐情感的需要抒发出乐曲的情感。

其中轮竹的种类主要可分为单轮、双轮、弹轮等。

1、单轮

又叫单音轮竹。

是双竹轮流快速在一个音上轮动,发出连续的均匀密集的音。

这也是扬琴演奏中最常用的一种技巧。

它主要运用腕指协力配合(腕力为主,指力为辅),手臂和手腕都要保持一定的松弛度,并尽量利用琴竹本身的击奏频率,使细碎密集的音保持均匀,平衡的长度与稳定的音色。

轻松的单轮有平静柔和的效果多用在情绪平稳的一串的长音中,达到一种类似延音的效果。

多运用在乐曲趋于平稳安静柔美的时候。

谱例:

1

《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张晓峰改编)

乐曲《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是一首描写蒙古草原美景,辽阔草原,蓝天白云,牛羊成群及歌颂共产党毛主席的乐曲。

谱例1中第四小节中的四拍单音轮竹,是在乐曲趋于平静柔美时使用的,就像胡琴用长弓取得柔和舒展的效果。

乐曲中的短暂单音轮竹造成柔美、抒情的效果。

由于单音轮竹,平静、柔美、清淡,一般在使用时多加八度倚音以求烘托。

在这部分的轮竹的演奏中应注意到轮竹的清晰度,节奏的把握。

这是一段歌唱性旋律结合的节奏特点,犹如纵情歌唱,所以在使用单轮时要利用它的密集,来增加音乐的流动性,突出歌唱性特点。

2、双轮

又叫双音轮竹。

是双竹轮流在两个音上轮动,在演奏过程中双轮是轮竹中运用较为广泛、普遍的一种技巧。

是以双手单音轮为基础,两手同时在两个音上进行。

它的基本动作是以手腕的运动为主,手指利用手腕的动作,巧妙自然的加以辅助,手腕下压击弦的同时手指轻抬竹尾使琴竹的运动形成一个连续不断的惯性运动。

双竹轮可以表现细腻幽深的音响效果。

但是将双竹轮的速度、力度加强加快到一定程度,就会有异峰突起,风云突变的效果。

快速双轮与连续齐竹、单轮都有不同,它有轮竹效果,并没有齐竹的生硬。

谱例2:

《映山红》(桂习礼改编)

乐曲《映山红》歌颂对红军的热爱,对红军到来的热切期盼的一首乐曲。

谱例2中的双轮,是为了加强了乐曲的情绪色彩,在双轮前面运用了一连串的齐竹技巧,但是仍然没有后面的双轮有力。

前面的齐竹是由弱渐强的,将情绪发展慢慢推起,最后的还是利用了双轮做最后的强度,这也是乐曲中的一个小高潮。

用双轮来加强,这也给乐曲后面双竹的出现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更突出了双轮强有力的连贯性。

在接双轮时要注意力度的控制,做到加强后能够再弱下去,也要注意时值的把握。

3、弹轮

也称为“滚竹”、“颤竹”。

是运用竹制、富有弹性的击弦工具——琴竹,当琴竹在做下击动作,琴头即将触到琴弦的一刹那时,用手牢牢的控制住琴竹柄,使之很牢固的控制在手中。

琴竹杆由于下击动作的突然停止。

但琴竹头带着惯性仍然做着下击运动这时,也就使琴竹杆产生了弹性。

使琴头在琴弦上反复弹动击弦,发出一串很密集的音。

在演奏弹轮的过程中要求手腕及五指之间的紧密配合,松紧的把握恰到好处。

弹轮的音响效果很像轮竹,但是比轮竹更为密集短暂。

是中国扬琴具有特色技巧之一。

它的运用,给扬琴的演奏增加了很重要的民族、民间特色。

也是以木制击弦工具演奏扬琴的东欧或其它国家扬琴演奏技术所没有的。

在中国扬琴演奏方法中,弹轮,几乎成为各流派风格的主要技巧,在其基础上,又发展、派生出上、下滑弹等新技巧。

由于效果很象轮竹。

又是靠琴竹的弹性来完成这一技巧的动作过程,这是一极富色彩力的技巧。

弹轮的音响效果是轻巧明快、活波富有朝气,给人带来轻松愉快的感觉常用于描绘秀丽的山河景色和大自然的迷人风光。

谱例3:

《弹词三六》(项祖华改编)

乐曲《弹词三六》通过反键弹轮技巧的运用,把江南水乡的春色及秀美的景色、活波、洒脱及富有变化的音乐风格变现的犹如诗画。

谱例3中是运用把琴竹反面弹轮,由于琴竹的反面竹制直接接触琴弦,发出的的声音更加的清脆、活泼。

因为是反竹在演奏时要更加的注意控制琴竹,注意节奏的时值和力度。

谱例4:

《春到清江》(刘维康)

乐曲《春到清江》在运用大幅度向上甩起逐渐收紧,由弱渐强,由慢渐快表现出寒冷的冬天已过,一个春暖花开的季节洒向青山水秀的江城。

谱例4中弹轮的运用是在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