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8综采工作面回采作业规程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7881764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41.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558综采工作面回采作业规程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1558综采工作面回采作业规程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1558综采工作面回采作业规程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1558综采工作面回采作业规程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1558综采工作面回采作业规程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558综采工作面回采作业规程文档格式.docx

《1558综采工作面回采作业规程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558综采工作面回采作业规程文档格式.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558综采工作面回采作业规程文档格式.docx

稳定程度

稳定

煤层情况描述

该工作面煤层厚度为2.28-2.84m,该面煤层结构简单,赋存稳定,煤层倾角21°

,平均倾角22.5°

煤层走向为1305m,煤层倾向177.5m,距上覆3#煤层间距为8-13m,距下覆6#煤层间距为6.8m,该工作面含一至二层夹矸。

第三节煤层顶底板

工作面煤层顶底板情况见表3。

表3煤层顶底板情况表

顶板名称

岩石名称

厚度/m

岩石特征

老顶

细砂岩

6--11

浅灰色细砂岩,中厚层状,坚硬致密

直接顶

泥质粉砂岩

1.0

深灰色至灰褐色,薄至中厚层状,含钙质

伪顶

直接底

0.4

灰白色泥质粉砂岩,中厚层状,松软,富含丝炭

老底

2.4

灰色薄层状,钙质胶体,含丝炭及植物化石。

第四节地质构造

一、断层情况以及对回采的影响见表4。

该工作面地质构造相对简单,掘进期间揭露3条断层(表4),落差分别为1.6m、7.0m、3.5m,由于F2断层落差较大,对回采有一定影响。

表4断层情况表

断层名称

走向/(°

倾向/(°

倾角/(°

性质

落差/m

对回采的影响

F1

130

40

50

1.6

F2

30

300

41

7.0

较大

F3

260

170

56

3.5

一般

第五节水文地质

一、含水层(顶部和底部)分析

工作面主要充水水源为大气降雨顺着断层裂隙渗入,该区域水文地质条件中等,采面回采过程中要预防上伏3号煤层1536、1538采空区积水以及上邻1556采空区积水。

二、涌水量:

1、正常涌水量30m3/h;

2、最大50m3/h;

3、最小20m3/h。

第六节影响回采的其他因素

一、影响回采的其他地质情况(表5)

表5影响回采的其他地质情况表

瓦斯

瓦斯相对涌出量17m3/t,绝对瓦斯涌出量25m3/min

煤的自然倾向性

5号煤层的自然发火倾向为四级。

地温危害

冲击地压危害

二、应力集中区

应力集中区为1558采空区悬顶地段和1538采空区的集中应力影响(1558回风巷拐点往里1556切眼往东未开采,在掘进过程中,1558回风巷从1556切眼往东压力较大)。

第七节储量及服务年限

一、储量

工作面工业储量82.3万吨

工作面可采储量78万吨

二、工作面服务年限

工作面服务年限=78/7.8975(万吨/月)=10月

第二章采煤方法

第一节巷道布置

一、采区巷道布置概况

焦炭沟采区共分4个区段进行回采,1558综采工作面是焦炭沟采区第三区段西翼的回采工作面,工作面上方是第三区段1538工作面采空区和第二区段1536工作面采空区以及上邻第二区段1556工作面采空区。

(1)、工作面回风巷

1、支护形式:

回风巷沿煤层顶板布置,顶板完整地段巷道采用W钢带配合螺纹钢筋树脂锚杆、铁丝网、钢护板进行支护,顶、两帮挂网,锚杆间排距为800×

800mm;

顶板破碎地段采用可缩性U形钢拱型棚进行支护,棚距600mm。

2、巷道净断面:

W钢带支护段净宽为4300mm,净高为2800mm,净断面积为12.04m2;

拱型棚支护地段净宽为5066mm,净高为3200mm,净断面积为12.69m2。

3、管线敷设:

沿巷道上帮敷设2寸压风管、2寸防尘管路、4寸进水管、6寸本煤层预抽管、14寸留管抽放管等。

4、巷道用途:

工作面回风、运料、行人等。

(2)、工作面运输巷

运输巷沿煤层顶板布置,顶板完整地段巷道采用W钢带配合螺纹钢筋树脂锚杆、铁丝网、钢护板进行支护,顶、两帮挂网,锚杆间排距为800×

沿巷道上帮敷设2寸压风管、2寸防尘管路、4寸进水管、9寸本煤层预抽管等。

工作面进风、行人,并在靠巷道上帮铺设转载机、破碎机、带式输送机,将煤运至154运输石门皮带输送机。

三、采煤工作面切眼

支护形式:

1558切眼沿煤层顶板掘进,采用W钢带配合螺纹钢筋树脂锚杆、铁丝网、钢护板进行支护。

硐室及其他巷道

1、在切眼东帮每隔30m布置一个躲避硐室,深2m,长2m,高2m,木棚支护。

2、在切眼上口布置一个主绞车硐室,深4m,宽3.5m,高2.5m,采用可缩性U形钢拱型棚进行支护。

第二节采煤工艺

一、采煤工艺

1558综采工作面采用走向长壁后退式采煤法,全部跨落法处理采空区。

1、工艺顺序:

双滚筒采煤机割煤→刮板输送机运煤→移架→推移刮板输送机;

在顶板破碎时,采取先移架再推移刮板输送机。

2、落煤:

采用采煤机螺旋滚筒截割落煤,滚筒截深为830mm。

3、装煤:

采煤机螺旋滚筒配合SGZ764/500刮板输送机运煤。

4、运煤:

工作面采用SGZ764/500刮板输送机,运输巷采用1部SZZ764/160转载机,一部SSJ1000/2×

75,一部SPJ—800/55带式运输机。

5、工作面支护:

最大采高2.84m,最小采高2.28m,平均采高2.56m,循环进度0.83m。

二、采煤方法

1、采煤机的进刀方式:

采煤机的进刀采用机头、机尾割三角煤斜切进刀,其进刀斜长为30m,进刀深度为0.83m。

(1)、采煤机向下(上)割穿端头煤壁。

(2)、按上(下)推移刮板输送机,使得刮板输送机弯曲段为15m,推溜滞后移架10-15m,移架滞后采煤机3-7m,输送机弯曲段的弯曲角度水平方向不得大于3°

,垂直方向不得大于4°

2、割煤方式:

双向穿梭割煤,前滚筒割顶煤,后滚筒割底煤。

三、工作面正规循环生产能力:

W=LShγc=(177×

0.83×

2.56×

1.4)=526.525t

式中W----工作面正规生产能力,t;

L----工作面长度,177m;

h----工作面采高,2.56m;

γ----煤的视密度,1.4t/m3;

第三节设备配置

一、设备配置情况

1、选用MXG300-700DA采煤机1台,主要技术参数如下:

采高1.8-3.6m

机面高度1422.5mm

滚筒直径1800mm

最大采高3575mm

卧底量300mm

装机容量687.5KW

截深0.83m

牵引方式电牵引

牵引速度0~8.3~13.9m/min

牵引力500~300KN

2、液压支架的主要技术特征

支架型号ZY3800-15/33

数量118架

工作阻力3800KN

移架步距0.83m

3、工作面刮板输送机1部,其技术参数如下:

型号SGZ-764/500

电机功率500KW

输送能力800t/h

链速1.1m/s

中部槽尺寸1500×

730×

330mm

4、桥式转载机1部,其技术参数如下:

型号SZZ-764/160

电机功率160KW

电压1140/660V

铺设长度42m

运输能力900t/h

链速1.4m/s

5、可伸缩带式输送机2部,其技术参数如下:

型号SSJ1000/2×

75

电机功率2×

75KW

电压660V

输送量800t/h

带宽1000mm

带速2m/s

铺设长度800m

型号SPJ--800

电机功率55KW

输送量400t/h

带宽800mm

铺设长度400m

6、破碎机1台,其技术参数如下:

型号PLM100

电机功率110KW

7、乳化泵2台(配1台泵箱),其技术参数如下:

型号DRB-200/31.5

电机功率125KW

公称流量200L/min

公称压力31.5MPa

8、移动变电站2台,其技术参数如下:

型号KBSGZY-1000

9、设备列车1套

第三章顶板管理

第一节工作面顶板管理

工作面安装ZY3800-15/33型掩护式液压支架支撑,对顶板实行全支护垮落法控制,最小控顶距为3.82m,最大控顶距为4.65m。

一、正常生产时期顶板支护方式

采用追机移架的方式对顶板进行及时支护,采煤机割煤后,先移支架,再移刮板输送机,即割煤→移架→移刮板输送机;

采用带压移架的方式移架,正常移架要滞后采煤机后滚筒3-7m。

二、正常工作时期的特殊支护形式

1、如果顶板破碎,采用及时支护顶板,即采煤机后滚筒割过后,带压及时移架。

2、采用及时移架,前梁前端距煤壁之间的端面距不大于340mm,遇顶板破碎或片帮大时,可采取提前拉架或割一架拉一架的方法进行顶板管理。

3、拉架时,降架量为100~150mm,当顶板破碎时,应带压移架或少降快移,移到位后及时将支架顶梁、前梁升紧支撑顶板。

4、拉架后应及时升起支架支护顶板,并随时调整千斤顶的伸缩量,使其顶梁、前梁保持同一水平,与顶板平稳、紧密接触。

三、特殊时期的顶板控制

(一)过断层及顶板破碎的顶板控制

1、工作面过断层时应加强支架、机组、转载机、输送机、破碎机检修,严禁“带病”运行。

2、采用带压移架超前支护。

3、相邻支架错差不大于顶梁侧护板2/3,不挤不咬不倒,保持良好的支护状态。

第二节运输巷、回风巷及端头顶板管理

一、运输巷、回风巷的超前支护

1、回风巷自采面煤壁往外20m范围内采用3.5m工字钢配合单体液压支柱沿倾向设成一梁三柱支护,棚距为0.8m,运输巷自采面煤壁往外20m范围内采用3.5米工字钢配合单体液压支柱沿倾向设成一梁三柱支护,棚距为0.8m,支护超前采面煤壁20m,上巷原金属支护超前采面煤壁5米回收(支护要求见支架平剖面图),采用防倒绳将单体柱捆绑在W钢带或棚梁上,且必须牢固可靠。

2、超前支护必须成排,柱子必须迎山有劲,不得打在浮煤(矸)上。

3、回风巷、运输巷顶空及顶板破碎地段必须用刹杆或半圆木刹严背实。

4、回风巷、运输巷尾巷必须打上密集柱挡矸,且上尾巷可以提前回收一排。

5、上尾巷的棚子和W钢带必须人工用拔柱器或葫芦回收,严禁采用绞车回收。

6、每组回收人员为3-4人,回收时必须有专人观山,严禁单人作业,回收人员必须对顶帮管理熟悉。

7、回风巷10m范围内的棚子必须是提前替棚,若顶板压力大,棚子变形严重时,必须以木棚替换铁棚,支护好顶板再回收,严禁盲目蛮干。

8、替棚时必须坚持“先打后翻”的原则。

9、严禁人员直接进入空顶区拾物件,掉在空顶区的物件只能用长柄工具取出。

10、严禁采用绞车回收上巷的棚子和钢带。

11、回风巷必须备有足够的刹杆、半圆木做替棚用。

⑴、回风巷、运输巷拱型棚支护段,必须超前煤壁10m替棚,并将替下的棚子及时运走,确保巷道畅通无阻;

锚杆支护段,回风巷必须超前切顶排10m将钢带拆下,运输巷可将锚杆螺丝拆除,钢带留到切顶排拆除。

替棚的木梁下必须按本规程的要求设上牢固可靠的超前支护后,方可继续往前进行替棚工作,替棚段的顶板必须用刹杆刹严背实。

⑵、替棚时,首先必须在拱形棚梁子正下方打上两棵单体柱,单体柱的初撑力必须大于或等于90KN,确保拆卸卡缆的安全。

12、回风巷、运输巷采用单体柱拔棚腿前,在距棚腿400mm的后方打上一棵单体柱作为稳固顶柱,用大链将拔腿的单体柱稳固在顶柱上,开始拔腿只许缓慢均匀的升柱,人员站在侧面,避开柱子歪斜的范围,防止柱子歪斜弹伤人。

13、人员拆卸卡缆螺丝时,必须先敲邦问顶,设专人观山后,方可进行拆卸卡缆螺丝的工作。

14、单体柱与棚腿的连接必须牢固可靠。

15、拔腿时,一人操作,一人观山,其余人员理顺后路,确保后路畅通。

16、拔腿时,严禁两边同时拔腿。

17、一次只能拔一架棚的腿,拔完腿后,回柱放梁,只有回完一架,替好一架棚后,方可进行回收下一架的工作。

18、必须及时将替棚产生的货出走,以防阻塞巷道。

19、替棚前,必须采用木板铺在瓦斯管上,再用皮带铺再木板上,以确保瓦斯管不被损坏。

20、必须用自制加工(长度不小于5m)的铁管保护替棚处通过的电缆及信号线;

替下的棚子必须轻拿轻放,严禁碰撞瓦斯管。

21、采面上下巷端头及回风巷、运输巷超前支护段,使用单体柱的地方,每棵单体柱必须用防倒绳绑于顶梁上,严防卸压柱倒下伤人。

22、瓦检员必须随时检查瓦斯,瓦斯超限严禁作业。

二、工作面安全出口的管理

(一)支护形式

工作面溜子机头、机尾上方顶板分别用五组十梁长度为4.2m的工字钢花边大梁进行支护,每组两梁,一梁三柱。

大梁随工作面的推进而前移,大梁组间距0.7m,组内间距为0.2m;

且沿切顶排每棵大梁下必须打上一棵戗柱。

(二)质量要求

1、上下安全出口高度不低于1.80m,宽度不少于2.0m;

否则,需要卧底、扩巷,并有专人维护。

2、单体柱与液压支架的完好标准按《采煤工作面机电完好标准》执行。

第三节矿压观测

一、矿压观测内容

工作面顶板动态监测,以及工作面上下巷顶板变化情况。

二、矿压观测方法

工作面每隔20个液压支架安设一台红外传输矿压观测仪,总共安设5台,条件变化需爆破时,要有保护矿压观测仪的措施。

工作面上下巷通过布置测杆观测巷道围岩变化状况,并通过安设顶板离层仪观测巷道顶板离层情况。

第四章生产系统

第一节运输

一、运输设备及运输方式

工作面设备运输采用绞车、人力推车及人工运输方式,绞车司机必须经专门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

二、刮板输送机(转载机、破碎机)方式

1、所有刮板输送机司机必须经过专门技术培训,取得合格证书后方可上岗。

2、开机前必须认真油位,各部连接情况,用信号联系后方可开机。

3、开车顺序为运输巷胶带输送机、破碎机、转载机、工作面刮板输送机、机组,各部设备启动时,必须先点动试机,完好无误后方可开机。

4、运转中机电维护工要经常检查各种联接及油位,转动部分有无异常,冷却水是否正常。

5、开机时,先发出开机信号不少于2次,点动试机,正常后方可开机。

6、输送机只能运送工作面采出的煤和矸石,不许运载其他物料。

更换大件必须使用刮板输送机运输时,通知输送机司机专门运料,并由一名副区长采取有效措施现场组织确保运输安全。

三、运煤路线

工作面煤→1558运输巷→1568联络石门→1568运输巷→154运输石门→154溜煤眼→15一部皮带→15新仓→1495皮带→半坡煤仓→1495主平硐→地面。

四、辅助运输路线

1、地面→15轨道上山→153车场→153轨道石门→1558回风巷→工作面;

2、地面→15轨道上山→154车场→154运输石门→1568运输巷→1568联络石门→1558运输巷→工作面。

第二节“一通三防”与安全监控

一、通风系统

(一)、风量计算

预计工作面瓦斯绝对涌出量为25m³

/min,按本煤层预抽6m3/min,留管抽放11m3/min,风排瓦斯为:

q=25-(6+11)=8(m³

/min)

因此,工作面所需风量:

1、按风排瓦斯计算:

Q=100qk=100×

[25-(6+11)]×

1.6=1280(m³

式中:

q:

为风排瓦斯

k:

风量备用系数,取1.6

2、按工作面温度计算:

Q=60V采S采=60×

10.962=657.7(m³

/min)

3、按工作面工作的最多人数计算:

Q=4N=4×

124=496(m³

4、按风速进行验算:

Qmin=15S采=15×

10.962=164.43m³

Qmax=240S采=240×

10.962=2630.88(m³

V采:

工作面风速

S采:

工作面平均断面

N:

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

Qmin:

工作面最底风量

Qmax:

工作面最高风量

以上计算确定其配风量为Q=1280(m³

二、通风安全设施:

⑴在1558回风巷1558外上山上口往里10~15m处和采面上出口往外10m处分别安设一台瓦斯断电仪监测瓦斯。

⑵在1558回风巷、运输巷内按规定设置隔爆水槽。

⑶在1558外上山设置两道控制墙。

三、通风路线

地面→15轨道上山→154车场→154运输石门→1568运输巷→1568联络石门→1558运输巷→工作面→1558回风巷→153轨道石门→15运输上山→15专用回风上山→地面。

四、1558工作面瓦斯治理方案

1、治理方案

根据瓦斯涌出量预测,该工作面瓦斯涌出量较大,为确保该工作面在回采期间的安全生产,故拟采用本煤层预抽、上隅角留管抽放、风排等措施来解决该采面在回采期间的瓦斯问题。

(1)、本煤层预抽,为了保证该采面在回采期间的瓦斯治理,拟采用在1558工作面运输巷实施本煤层预抽,从1558切眼由里往外每隔2m布置一个钻孔,钻孔沿煤层倾斜方向成布置,孔深80m,钻孔直径为65mm,采用马丽散进行封孔,封孔长度为8m,预计抽放瓦斯6m3/min(40×

15%=6m3/min)。

(2)、留管抽放

根据我矿留管抽放经验及抽放系统布置,拟采用从153轨石门主管路上接一趟14寸瓦斯管至采面隅角进行留管抽放来解决该采面回采期间的上隅角瓦斯问题。

从1558切眼上出口铺设一趟14吋抽放管至153轨道石门,从里往外每隔36米安设一个三通,在三通上安设多孔短节,不用时先用堵板堵好,当采面推到三通位置时,在三通周边架设木垛将三通短节护住,以防止顶板垮落时压坏三通短节,待采面推到三通位置时,再将堵板取掉,这样在瓦斯抽放泵的作用下就可以直接抽放上隅角的瓦斯,预计抽放瓦斯100×

11%=11m3/min。

(3)、风排瓦斯:

根据该工作面瓦斯涌出量的预测情况,经本煤层预抽6m3/min,留管抽放11m3/min,剩余8m3/min将采用风排予以解决。

采面配风量为:

Q配=100×

q采×

k采通

=100×

[25-(6+11)]×

=1280m3/min

q采—————回采期间的风排瓦斯涌出量,m3/min

k采通——瓦斯涌出不均衡系数,取k采通=1.6

以上方案作为综合治理1558工作面的瓦斯问题。

2、抽放系统安装

⑴、安装工程量:

1558回风巷留一趟6寸本煤层预抽管、一趟14寸留管抽放管合计:

2610m;

1558运输巷安设一趟9寸本煤层预抽管合计1280m、1558外上山安设一趟14寸本煤层预抽管合计164m。

⑵、所铺设管路均用石墩、铁架垫高,要求离底板高度不小于0.5m。

⑶、安装前采区必须提前将所需管子、堵板、螺丝、胶垫等准备到位,并提前通知通风部门。

⑷、抽放管安装时,必须严格按照设计安装;

加强抽放系统的安装和检查,严禁抽放管路漏气。

3、瓦斯管理

⑴、每班必须配备一名专职瓦检员,经常检查回风巷、上隅角及工作面的瓦斯情况,做到每班至少有三汇报,并对采面上隅角的钢带、单体柱、棚子的回收实行监督。

⑵、每班配备一名班长重点加强对该采面的瓦斯管理。

⑶、上端头的班队长及该工作面的瓦检员,每班必须佩带便携式瓦检器,随时检查该工作面的瓦斯情况。

⑷、采面上隅角回收放顶后,出现悬顶和空顶现象时,必须采取隔离措施,设置的隔离墙必须码放整齐,并用黄泥或粘土堵严,不得回收复用。

五、综合防尘系统

(一)、防尘供水系统

1558工作面的防尘用水:

地面→15轨道上山→153车场→153轨道石门→1558回风巷→1558工作面。

地面→15轨道上山→154车场→154运输石门→1568运输巷→1568联络石门→1558运输巷。

运输巷供水管路选用直径为4寸水管,每隔50m设一个三通阀门,在水管进入1558工作面运输巷处安设闸门,给防尘水幕、泵站和各转载点供水。

回风巷供水管路选用直径为4寸水管,每隔50m设一个三通阀门,在水管进入1558回风巷处安设闸门,给工作面喷雾和除尘水幕供水。

6、防尘措施

⑴、运输线各转载点必须设喷雾装置。

⑵、防尘管路每隔50m设一个甩头,保持完好,正常供水。

⑶、采区每班必须派人对采面支架进行洗尘。

⑷、采面回风巷、运输巷必须分别安设至少两道水幕。

⑸、采煤机无水不准开机,内外喷雾损坏不准割煤。

⑹、通风队每天派人对1558回风巷、运输巷进行洗尘,严禁煤尘超限作业。

⑺、测尘人员每旬进行一次测尘。

⑻、如防尘管路损坏或丢失,必须及时更换或补齐。

⑼、由于5#煤层在回采时煤尘较大,除采取喷雾防尘等措施外,还必须进行煤层注水。

其参数确定如下:

 ①、钻孔布置

(1)、钻孔深度:

钻孔长度为40m。

钻孔深度=采面长度-M

=177-2/3×

177

=59m

式中:

M为煤层透气性和钻孔方向的参数,取采面长度的2/3,钻孔为下向孔。

(2)、钻孔孔径:

Φ65mm为封孔需要,每个孔都要扩孔2m以上,孔径为110mm。

(3)、钻孔间距,每隔10m打一个孔,但在断层附近不布置钻孔,孔位布置在煤层厚度二分之一处。

钻孔间距:

B=5h=5×

2.56=12.8m

B为钻孔间距;

h为工作面平均采高。

3、单孔注水量为81.2t。

(1)、注水量=(工作面长度×

煤层厚度×

钻孔间距×

1.4)/100

=(177×

12.8×

1.4)/100

=81.2t

(2)单孔注水时间=注水量/注水泵流量

=81.2/2

=40.6h

第三节排水

设备选型

回风巷选用1台污水泵、1台潜水泵,运输巷选用两台水泵,合计4台,其参数如下:

回风巷水泵

1、污水泵

型号21/2P

功率22KW

电压660V

流量100m3/h

扬程50m

2、潜水泵

功率2.2KW

流量20m3/h

运输巷水泵2台

型号IS125-100

功率30KW

流量120m3/h

二、排水系统路线

(1)、1558回风巷→153轨道石门→153车场→15轨道上山→1495主平硐→21水仓→地面。

(2)、1558运输巷→1568联络石门→1568运输巷→154运输石门→154车场→15轨道上山→1495主平硐→21水仓→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