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练习题4.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786855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练习题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练习题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练习题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练习题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练习题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练习题4.docx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练习题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练习题4.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练习题4.docx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练习题4

第七单元课题2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时间2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45分)

1.在下列各化学反应中,不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A.镁带与盐酸反应B.生石灰与水反应

C.酒精在空气中燃烧D.碳和二氧化碳反应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判断是否是发生吸热放热的反应的常见判断方法有:

①根据具体的化学事例判断.常见的放热反应有:

所有的物质燃烧、所有金属与酸、所有中和反应;绝大多数化合反应、置换反应;少数分解、复分解反应.常见的吸热反应有:

个别的化合反应(如C和CO2),绝大数分解反应,少数分解置换以及某些复分解(如铵盐和强碱);②根据反应条件进行判断:

只有持续加热才反应的,一般为吸热反应;反之,一般为放能反应;③也可通过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的大小来判断,若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则为放热反应,否则吸热反应.A、镁带与盐酸反应;属于金属与酸.B、生石灰与水反应,属于化合反应,C、酒精在空气中燃烧,属于物质的燃烧,三者均属于放热反应.而选项D碳和二氧化碳反应,属于特殊的化合反应,是吸热反应。

故选D。

考点: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2.人类生活需要的能量有些来自化学反应.下列变化中实现了有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是()

A.利用电热器取暖B.发电厂利用水力发电

C.在手电筒中使用干电池D.利用蜡烛照明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即是发生化学变化时产生了电能,也就是该过程一定有化学变化产生,分析知AB均未发生化学变化,D虽发生化学变化但未转化为电能,只有C即发生了化学变化又转化为电能。

故选C。

考点: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3.下列关于燃烧的说法正确的是()

A.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可使其充分燃烧

B.用木材引燃煤,是为了提高煤的着火点

C.只有燃烧可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D.物质与氧气反应时都会燃烧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A、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可使其充分燃烧,故A正确;B、着火点是煤的本身的属性,不会改变,用木材引燃煤,不是为了提高煤的着火点,故B错误;C、有的化学反应不燃烧也放出热量,故C错误;D、物质只有具有可燃性才能与氧气反应时会燃烧,例如二氧化碳就不和氧气反应时燃烧,故D错误。

故选:

A。

考点:

燃料的合理利用

4.天然气是一种重要的化石燃料,其主要成分是()

A.一氧化碳B.甲烷C.氧气D.氢气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故选B。

考点:

化石燃料

5.某无色气体可能由H2、CH4、CO、CO2中的几种组成。

将混合气体通过过量的澄清石灰水,出现白色浑浊;将剩余气体导出,经干燥后点燃,罩在火焰上方的干燥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

该混合气体的可能组成是()

A.H2、CH4B.CO、CO2C.CH4、CO、CO2D.H2、CH4、CO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将混合气体通过过量的澄清石灰水,出现白色浑浊,说明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将剩余气体导出,经干燥后点燃,罩在火焰上方的干燥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气体中含有氢元素。

故选C.

考点:

物质的检验

6.下列各项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A.天然气B.水煤气C.石油D.烟煤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A、天然气属于化石燃料,故选项错误;B、水煤气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氢气,工业上可用焦炭与水蒸气在高温下制取水煤气,不属于化石燃料,故选项正确;C、石油属于化石燃料,故选项错误;D、烟煤属于化石燃料,故选项错误。

故选B。

考点:

化石燃料

7.工业上常把煤块粉碎后使其充分燃烧,其目的是()

A.减少氧气的消耗B.增大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减少煤的浪费

C.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D.减少酸雨的形成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工业上常把煤块粉碎后使其充分燃烧,其目的是增大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燃料成分燃烧,减少煤的浪费。

故选B。

考点:

燃料的使用

8.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石油是一种可再生能源B.煤炭矿井内要严禁烟火

C.二氧化硫是一种空气污染物D.有计划采矿可保护金属资源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A、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资源,煤、石油、天然气都属于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资源,故A说法错误;B、煤炭矿井内可能存在甲烷等可燃性气体,要严禁烟火,故B说法正确;C、有害气体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等物质,都污染空气,故C说法正确;D、要合理有计划的开采金属矿物,故D说法正确。

故选A。

考点:

化石燃料

9.如图表示青岛市家用燃料使用的发展历程(括号内表示主要成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煤中主要含有碳元素,还含有氢、硫等元素,煤是清洁燃料

B.石油分离得到液化石油气,这个过程是个化学变化

C.家用燃料燃烧时均放出热量

D.煤、石油、天然气都是不可再生能源

【答案】AB

【解析】

试题分析:

A、煤主要含有C元素,还含有少量的H、S等元素,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硫等污染性气体,造成酸雨。

故而煤不属于清洁燃料,错误;B、石油分离得到液化石油气,是利用沸点不同,属于物理变化,错误;C、燃料燃烧时均放出热量,正确;D、煤、石油、天然气都是化石燃料,不可再生能源,正确。

故选AB。

考点:

化石燃料

二、填空题(每空4分,化学方程式5分,共55分)

10.煤、石油、天然气被称为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资源.

(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其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分别写出一种煤、石油加工后可以用作燃料的产品.

煤:

;石油:

(3)化石燃料燃烧通常会产生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有害物质,这些物质排放到空气中会带来的环境问题是。

【答案】

(1)甲烷(或CH4);CH4+2O2CO2+2H2O;

(2)煤气;柴油;(3)酸雨.

【解析】

试题分析:

(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或CH4),在空气中燃烧可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化学反应式是:

CH4+2O2CO2+2H2O;

(2)煤在特殊的设备里,高温下能生成煤气,煤气是一种经济方便、清洁卫生,燃烧效率很高的燃料;石油经过分馏后可称为煤油、柴油、汽油等燃料.

(3)化石燃料的燃烧产生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能与雨水反应生成酸,形成酸雨。

考点:

化石燃料

11.2015年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今年中国主题是“践行绿色生活”,该主题旨在提倡“生活方式绿色化”.请根据你学过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目前,人们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如煤、、天然气等,消耗化石燃料增加了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请你写出天然气中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吸烟对人体有害,我国规定在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燃着的香烟产生的烟气中含有一种能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该气体的化学式是.

(3)请你写出一条“践行绿色生活”的建议:

【答案】

(1)石油;CH4+2O2CO2+2H2O

(2)CO(3)出行以公交车代替私家车

【解析】

试题分析:

(1)目前,人们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如煤、石油、天然气等;天然气中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CH4+2O2CO2+2H2O;

(2)燃着的香烟产生的烟气中含有一种能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该气体是一氧化碳,一氧化碳的化学式是CO;

(3)出行以公交车代替私家车,禁用一次性筷子,拒绝吸烟,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等,都是践行绿色生活。

考点:

化石燃料,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环境保护

12.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倍受关注,科学利用燃烧反应也尤其重要。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化石燃料包括煤、天然气和。

天然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成语“釜底抽薪”的灭火原理是。

(3)氢能作为最理想的能源,重要原因是它燃烧的产物无污染。

我国自主研发的“嫦娥三号”探月卫星挟带了液氢做燃料,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答案】

(1)石油CH4+2O2CO2+2H2O

(2)清除可燃物(3)2H2+O22H2O

【解析】

试题分析:

(1)三大化石燃料包括煤、天然气和石油;天然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CH4+2O2点燃CO2+2H2O

(2)灭火的三个原理:

清除(隔离)可燃物、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隔绝空气(氧气),成语“釜底抽薪”的灭火原理是清除可燃物;

(3)液氢做燃料就是与氧气反应,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22H2O。

考点:

化石燃料,灭火的原理及氢气的可燃性

沁园春·雪<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