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产业与上海都市型工业园区专题研究10404468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7867984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51.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5产业与上海都市型工业园区专题研究10404468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5产业与上海都市型工业园区专题研究10404468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5产业与上海都市型工业园区专题研究10404468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5产业与上海都市型工业园区专题研究10404468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5产业与上海都市型工业园区专题研究10404468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5产业与上海都市型工业园区专题研究10404468Word文档格式.docx

《25产业与上海都市型工业园区专题研究10404468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5产业与上海都市型工业园区专题研究10404468Word文档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5产业与上海都市型工业园区专题研究10404468Word文档格式.docx

城市空心化"

的端倪,从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支撑区域经济稳定增长、缓解城市就业压力的战略考虑出发,制订了《关于加快都市型工业园区(楼宇)建设的若干意见》和《都市型工业园区(楼宇)建设标准及管理办法(试行)》,通过采取"

转性与转型并举"

、"

市区联手"

等办法,鼓励市属企业利用闲置厂房当"

房东"

,盘活资产存量;

地区通过招商引资,吸引新企业落户。

经过这种模式运作,使地区得税收,职工得就业,产业得发展,形成多方共赢的局面,共同推进上海都市型工业的发展。

截至2002年底,全市10个中心城区已建成180多个都市型工业园区,园区总建筑面积达到580万平方米以上,盘活国有资产80多亿元,引进企业5000多家,创造税收租金超过15亿元,累计提供就业岗位10余万个。

到2005年,上海都市型工业预计实现产值1740亿元,平均增幅达10%以上,新增就业人员20~30万人。

从各园区的产业布局看,上海都市型工业园区的发展,比较注重区域特色和产业集聚两大特点。

  一是区域特色,黄浦区都市型工业园区(楼宇)产业发展与旅游纪念品相结合,将工业楼宇主要定位于旅游纪念品的研究、设计和制造;

徐汇区都市型工业园区(楼宇)与生物制品相结合,并依托徐汇在科技、资金、人才等方面的优势,把都市型工业园区(楼宇)的产业定位于和该区的产业发展导向相配套,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以科技型为主的都市型工业园区。

普陀区都市型工业园区结合“纸制包装制品”的区域产业特点,初步形成了以上海国际包装印刷城为龙头,并辐射四周的国际包装印刷产业基地。

  二是产业集聚。

如:

泰康路都市型工业楼宇,吸引了海内外众多知名艺术家在那里建立工作室。

原食品机械厂一幢楼宇,入驻单位25家,全部是从事创作设计、形象策划的“头脑型”企业。

其中,10家企业来自美国、英国等13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国际化的具有都市型文化产业特征的工业楼宇。

又如,交大慧谷软件园区以IT等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已吸引了国内外相关行业的科技人员,特别是年轻的科技人员前来创业。

同时,各区也都在加强园区产业导向、突出园区产业特点上作文章。

卢湾区正利用闲置工厂楼宇,向“一楼一业”的格局发展,逐步建立服装楼、工艺美术楼、科技楼及软件工业楼宇等。

又如徐汇区已建成龙华钻石加工区、交大慧谷软件园区、工业自动化仪表都市型工业园区、以电子产品为主的田林工业园区,以技术中介、设计、咨询、涉外型的联实工业园区等5个特色园区。

  从园区规划看,不同的区域环境,产生了不同的发展格局。

如黄浦区、卢湾区等,由于其地处中心地带,交通便利,信息流通畅,因而便形成了以设计、研发型为主的产业发展方向。

卢湾区又根据其商务区功能定位的特点,形成了服装服饰、工艺美术、产品设计、广告印刷等产业;

黄浦区则提出了“以商业带动都市工业”的发展思路,注重两个结合,即与区“一业特强”——旅游纪念品相结合,与科技发展相结合。

非中央商务区地段的都市型工业园区(楼宇)由于其厂房标准化程度较高,场地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易向加工型方向发展。

如闸北、杨浦等区,其产业发展方向主要是规模相对较大的印刷加工、服装加工、礼品生产和钟表眼镜生产等等。

2.管理模式

  从调研中发现,园区(楼宇)的管理形式主要分为三种:

一种是由壳体企业(房东)负责园区的管理(占绝大部分);

二是由街道(或区经委)和企业联手成立园区管理委员会,街道提供服务,企业是房东。

如杨浦区各都市型工业园区采取由街道与企业合作的管理模式,街企联合成立园区办公室,基本是一个街道内有一个园区,形成了良好的发展势头,构成了“四赢”的局面,即“企业(壳体企业)收租金,街道得税收,职工能上岗,产业促发展”。

据了解,杨浦区都市型工业园区的税收占街道税收比例达1/3左右。

又如,黄浦区人民广场街道虽然没有参与园区的管理,但却参与了企业建立园区的全部筹建过程。

三是由街道作为投资主体承担园区的管理职能(如:

杨浦区五角场街道)。

通常园区(楼宇)的管理职能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物业管理型。

这一类型又可分为非专业化和专业化两类。

从调查情况看,园区基本处于非专业物业管理阶段,大多数管理人员都没有经过物业管理专业化的培训。

另一种是园区管理型。

即从入驻企业发展的角度考虑多方位的综合服务。

交大慧谷软件园区提供的服务分为基础性服务、增值服务和中介服务三部分。

基础性服务包括专业化的物业管理、企业创办代理服务(大部分是无偿提供的)等等,增值服务包括为入驻企业提供英语培训、企业家沙龙、专题研讨、税务知识讲座等等。

中介服务则根据企业需要提供财务、法律等方面的服务。

  园区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经济组织形式,又是沟通企业与政府联系的桥梁和纽带。

为进一步规范园区的管理,有些区,如徐汇区等已起草了《都市型工业园区物业管理暂行办法》,以更完善的服务吸引企业人驻。

又如徐汇区、卢湾区、闸北区等建立了都市型园区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园区之间的沟通。

有些区还建立了星级园区评比制度、入驻企业联席会议制度等,听取企业对园区管理的意见、建议,以求改进管理。

3.存在问题

  根据国际化大都市的要求和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的目标,目前对都市型工业园区的定位认识,在观念上还存在着一定的偏差。

  一是园区建设和开发依赖于政府经济扶持和政策优惠的陈旧观念。

  二是园区壳体企业经营上的短期意识。

据了解,有些控股公司或企业不惜国有资产浪费,更愿意把“土地变现”,转让给房地产开发公司,或者推倒闲置厂房,控股公司自行开发房地产。

  三是企业之间的封闭行为。

目前,入驻都市型工业园区(楼宇)的大多数中小企业,研发、生产、销售及所有管理职能都各自独立,社会化分工协作意识比较薄弱,联合层次比较低。

  四是区域之间不平衡的发展趋势

  据我们了解,静安、黄浦、卢湾等中心区域,一方面,由于其地理位置的优势,物业价值较高,特别是随着土地价格的日趋增值,都市型工业园区在区财政中所占的比重相对较小,对发展都市型工业园区的积极性相对也就有所降温。

另一方面,由于区域市政建设步伐的加快,规划中的变数增加,有关主体企业和领导对发展都市型工业园区难以形成长期的规划。

  杨浦、闸北、普陀等区是上海的老工业区,闲置的工业厂房本来就多,而且,由于地处边缘,地租的价位相对较低,因此,都市型工业也就成为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他们对如何更好地推进都市型工业园区的发展也就会有更高的积极性和更为关注一整套比较详细的规划。

  区域经济不同功能的定位导致了对发展都市型工业园区的不同观念和不同态度,这就要求市政府和有关部门立足于全局的观念,根据不同区域的经济特点,准确把握都市型工业园区发展的战略定位。

三、上海都市型工业园区发展战略定位

  根据“十五”计划的要求和上海要建设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之一的目标,上海都市型工业园区必须以“增强整体竞争力”为宗旨,在与支柱产业、基础产业、新兴产业的融合渗透中不断提高、造就个性。

  1.深刻认识都市型工业园区的内涵

  第一,上海都市型工业园区的发展处在多个系统的交叉点上。

首先,它是近年来蓬勃发展的工业园区的一种形式,同时它又具有都市型工业的个性特征;

其次,它是发展和变化中的都市型工业的一种存在方式和新的组织形式;

再次,它又是现代化大都市发展中的一个新的产业组织形式,随着中国经济的国际化进程,都市型工业既得益于国际资本、技术与信息的导入,又不能不应对因此而带来的严峻的竞争挑战。

可以说,上海都市型工业园区的开发与建设必须不断主动适应新的互动关系,化弊为利才能实现稳健的发展。

  第二、从发展生产力的角度看,目前有待于盘活的工业资源存量仍为数不少,减少闲置与浪费应该是都市型工业园区“低成本起步”的主要目标。

作为长远发展的示范性园区(楼宇)开发,可以“改造与兴建”相结合,因地制宜地进行。

对于较高投入而形成增量资源的,尤其是在招商项目和参与投资主体尚不确定的情况下,宜谨慎对待。

同时,在都市型工业园区(楼宇)建设中,应该注意“产业链”的衔接,构筑“生态工业链”,即以前产业的废料作为后产业的原料。

要积极引导高科技、高文化含量的深度资源开发型企业入驻园区,形成以示范园区为标志,以特色园区为“亮点”的园区经济新格局。

 2.深刻认识都市型工业园区的外延

  第一,发展都市型工业园区,决不能把视野和思路定格于传统工业的范畴,以束缚开拓创新的行动。

  第二,研究都市型工业园区发展战略,也应该考虑“度”的概念。

防止育目发展、遍地开花。

 3.深刻认识都市型工业园区的独特功能

  第一,“就业广”是都市型工业园区的主要功能之一。

但在着力于开发就业岗位,切实解决劳动就业问题的同时,应该鼓励和引导“投资与创业”,变“就业导向”为“创业导向”。

  第二,吸纳就业的对象,应以企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为转移。

同时,所谓“广就业”的“广”字,不仅要体现在数量上,也要体现在结构和范围上。

四、进一步推动上海都市型工业园区持续发展的对策思路

  在上海作为一个国际性大都市的总体发展的时空条件下,都市型工业园区(楼宇)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一个重要载体和战略措施,必须服从于社会经济发展的总目标,致力于推进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提高,并同改革开放的深化相匹配。

 1.科学化管理

 1.1强化综合服务的经营理念,突出智能化管理

最为关键的就在于强化对入驻企业的综合服务功能。

园区经营必须重视综合服务的延展性、智力化和创新性。

不能把视野局限于“有什么资源做什么事”的传统产业经营格局,而要充分引进和利用社会、甚至海内外的服务资源。

这就要求园区经营管理应用智能化、网络化和电子化手段,打破封闭和僵化的思维和决策模式,积极提高自身现代化管理素质。

  1.2转变政府职能,整合社会指导、服务协调和咨询资源

建议由市区经委牵头,迅速按市场化运行机制做好整合工作,形成自下而上的,自愿组合的不影响独立经营的行业组织。

以使行业协会和中介机构能减少不必要的干扰,并起到其应有的指导与服务作用。

 1.3注意加强对专业管理人才的开发和培养

市、区两级政府应该采取相应措施,加大专业人才开发的力度。

可以选择高校定点培养本专业(方向)人才;

委托策划都市型工业园区管理人才培训计划;

对现有园区经营管理干部实施定向短训;

举办专家本专题系列讲座、开展都市型工业园区管理专业(方向)建设的研究等。

  1.4设置运行状况评估指标体系

为体现市区两级政府主管部门的指导与调控作用以及园区管理单位对都市型工业园区管理与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有必要建立并在实践中逐步完善一套新型的技术经济和管理评估指标体系。

其作用在于

(1)定期测评园区运作的状态和水平;

(2)发现和调控带倾向性的正负两方面问题;

(3)为园区发展和改善经营管理提供方向和依据;

(4)有效地树立和鼓励先进,策驱相对后进者;

(5)为进一步开发现代化和规范化的园区管理奠定基础。

  2.规范化布局

  2.1纳入城市总体发展规划

由于都市型工业园区建设的开放性和系统性;

它们必然同城市建设和发展规划发生各种交互影响关系。

因此,发展都市型工业园区(楼宇)必须以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的全局观念寻求规划布局的合理性和可持续发展性,减少不必要的社会资源浪费和其他后遗症。

  2.2重视“产业铤”建设

园区在引进入驻企业时要充分重视地域化“产业链”建设,关注“上游产品”企业和“下游产品”企业的组合,提供和接受服务与产品企业之间的互惠性,以及不同所有制和不同母体的分支企业之间的互补性,在园区范围内形成不同程度的产业链,并逐步优化。

  2.3鼓励和推广重点项目的建设

  

(1)公共配套设施建设的开放型。

有的园区建设无论从布局到内涵都具有个性和特色,其中有很多公共配套设施和服务项目不必局限于园区范围,可对社会公众、企业和其他园区开放,或定期开放交流,甚至可以作为旅游景点,接受有偿的参观、学习、访问。

  

(2)鼓励产业有效结合。

在园区内应该鼓励“产业有效结合”,强化“关联性创新”和“嵌入式变型”。

特别是“科工贸”结合,“产销服结合”和市内外、国内外结合。

应积极鼓励法律、经济等社会咨询和智力服务机构(分支)入驻园区。

  (3)重视吸引研究开发企业入驻。

都市型工业园区应以其较低的进入与退出“门槛”,完善的环境和服务优势吸引和鼓励高教、科研院所的分支机构在园区中发展“渗透型技术与管理中心”。

这样做可迅速改善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提升园区科技与文化合量。

  3.市场化运作

  3.1强化“企业本位论”的理念

园区经营者和入驻者都是企业。

在发展都市型工业的前提下,入驻企业是“唱戏”的主角,园区经营企业是“搭台”的戏院老板,后者不宜同时担任“导演”的角色,充其量只能是“舞台监督”。

因此,入驻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对园区可以加以利用,但不能依赖;

园区在招商和自主独立经营活动中是主角,但在对入驻企业的管理和服务中应尊重入驻企业的合法权益,不能制定入驻企业不能接受的“游戏规则”,而要通过平等协商取得一致意见。

 3.2自觉服从市场机制的原则

即:

通过向入驻企业提供有形的工业资源和无形的服务资源来实现自己的经济利益,其中有很多项目应该让入驻企业自主选择,而不应带有强制性地作为入驻企业的条件来要求入驻企业接受。

这是园区主客双方协调关系从而达到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关键因素。

  3.3勇敢地面对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机遇和挑战

上海的都市型工业园区建设是在政府主导和扶植下发展并迅速壮大的;

但它们正面临市场经济的机遇和挑战,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园区和企业的发展也将受到正负两方面的影响。

因此,在都市型工业园区初步成型、面临继续发展的今天,市区两级政府不宜“应各方面的要求”,直接调控和干预都市型工业园区的开发、建设和经营。

有关方面提出由政府出面成立市区两级“都市型工业园区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的建议,我们认为是不妥当的。

我们认为,市区两级政府,可以通过经济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建立“都市型工业园区发展指导小组”,为其提供指导与服务,但不应直接参与期间,主宰其决策和经营。

  3.4深化专业研究,加强国际交流

都市型工业园区的建设、经营、管理和发展应该作为一个来自实践的研究课题由市、区、园区企业以及社会各方面开展深入的研究,并由市、区的行业协会策划而后推动国际交流,以有效地将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成果,“博采众长,融合提炼”。

  建议在全市范围每年举行一次都市型工业园区研讨会或论坛。

每两年举办一次国际研讨会。

这将大大地有助于指导本市都市型工业园区“少走弯路”,健康发展,并可向外省市进行智力输出。

 3.5重视产业政策导向

随着政府职能的逐步转化,对都市型工业园区的指导和调控应着重于产业政策的导向。

尤其在引导都市型工业发展的各种优惠政策中(例如5000万元的建设导向资金、税收政策、工商管理政策、劳动就业政策、土地房产政策等)应以鼓励开发有一定科技、文化和知识含金量高的、具有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产品和工艺为主导。

政府对都市型工业园区注入的最有效资源就是政策资源,而政策资源的核心就在于充分利用这一新型、灵活、多元的社会经济组织形态,促进体现知识经济时代特征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协调发展。

在产业结构调整和社会经济增长方式变化的过程中,要避免人为因素对产业政策的导向的干扰,而必须给予切切实实的政策扶持。

建议从市高新技术资金中划出一定的比例,奖励园区内的高新技术产品和工艺。

总之,要在充分考虑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行政管理、环境保护、财政税收、劳动就业以及企业发展等范畴的内涵与外延的相应变化的基础上,建立和调整我们的产业政策导向。

  未来的五至十年,是中国经济总量发展迅速、增长方式逐步转变的历史阶段。

上海都市型工业园区应充分发挥来自政府和市场的两方面优势,利用在全国大城市都市型工业园区建设中的先发效应,以自身的经验和资源优势在我国经济社会市场化、国际化、信息化和法律化的进程中取得长足发展,成为上海新型产业体系中的“新亮点”。

五、探索2.5产业发展之路--专家研讨都市型工业发展取向

上海市经济学会与市北工业新区管委会联合举办“上海市北工业新区新一轮发展定位研讨会”。

会上,张淑智、杨建文等30余位专家学者围绕“都市型工业的发展取向”等问题,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探讨。

  专家认为,上海市北工业新区是上海市中心城区唯一的市级工业园区,经过10余年的开发经营,取得了显著的建设成效。

但在现代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地价出现较大涨幅、“楼宇经济”迅速崛起、工业郊区化加速发展的影响下,都市型工业面临边际效益逐年下降、招商引资出现困难的严峻挑战。

出于追求黄金地段的黄金效益,以及提升新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考虑,市北工业新区抓住其介于中央商务区和远离市中心的加工制造业园区之间的明显区位优势,提出重新打造集纳“2.5产业”,建设现代办公园区的大胆设想和初步方案,体现了一种开拓创新的精神,值得肯定。

但专家同时指出,涉及园区发展战略的重大调整,无疑具有巨大的风险,需谨慎实践。

  专家认为,任何微观的决策都要用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这一“统领”的尺子来进行审视。

从上海发展的全局来看,发展都市型工业是上海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进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符合“以人为本”和“统筹兼顾”的要求,有利于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

这一点,必须坚持。

  研讨中,对于“2.5产业”是否可以定位为市北工业新区的主导产业的问题,专家认为,不妨让实践先行。

从理论上看,由西方个别学者提出的“2.5产业”这个概念,迄今还没有为国际经济学界所接受。

虽然前不久在张江高科技园区兴起的以“2.5产业”命名的银行卡产业,深得市场青睐,但这一名称能否在经济学界取得共识,还有待进一步观察和研究。

 

第二部分:

2.5产业的理论依据

一、2.5产业概述

1.关于2.5产业的含义

从定义上看,2.5产业是指介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之间的中间产业,既有服务、贸易、结算等第三产业管理中心的职能,又兼备独特的研发中心、核心技术产品的生产中心和现代物流运行服务等第二产业运营的职能。

2.关于2.5产业的分类

从产业的分类上看,作为一种产业形态,2.5产业大致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

是第二产业中附加值较高的部分——上游的研发设计和下游的营销和结算(包括总部经济),以及由此衍生的售后服务、会展等功能性中心。

当然,也包括一些高附加值、少污染、具有核心技术的新兴制造业,如通信电子、医疗器械、环保材料制造等产业。

第二类:

是第三产业,但其受众对象主要是其他产业,如物流、培训、广告。

第三类:

是以IT产业为代表的数字网络产业等,如电子商务、软件业。

3.关于2.5产业的形成

2.5产业的形成核心涵义是由专业化分工所引起的市场扩张。

分工使市场细化和扩张,市场细化和扩张又使交易范围扩大。

为了追求较低的交易成本,引起要素(土地、资本、劳动)的空间聚集,表现为新兴产业的兴起和城市的扩张。

2.5产业形成的经济效果有二:

一是由专业化分工所引致的递增收益;

二是由要素聚集所引致的聚集经济。

前者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后者有利于提高交易效率。

所以,2.5产业是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是经济社会现代化的表现。

2.5产业的形成是市场与资源矛盾的产物。

社会经济发展变化过程中,管理方式和资源利用上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而形成的。

管理上的变化,体现在“分”上,越管越少、越管越精。

一是大而全的粗放型经营方式发生变化,表现在第二产业的企业在逐步剥离辅助性、社会性职能之余,将自己的主营业务范围集中在有核心竞争力和比较优势(如,技术、资本、市场、品牌)的领域之中,形成专业化公司;

二是研发和营销作为传统的第二产业中兑现附加值的主要环节,也突现专业化发展的趋势。

其最重要的支撑——专业人员通过市场重新配置、整合,融入专业公司;

三是一些原有的第三产业和数字化产业的目标化管理。

表现在第三产业的连锁化、加盟化经营,数字产业的项目管理,这种转变使企业更专业,和目标市场的距离更贴近。

市场的细分,就使这些专业化企业逐渐演变为2.5产业。

4.关于2.5产业的特点

从产业的发展来看,2.5产业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2.5产业具有增值性。

现代社会化大生产中,生产性服务对提高产品增值作用越来越大,其在产品生成的价值链中超过生产制造;

第二,2.5产业具有知识性,因其是知识和技术密集的产业,其服务具有知识化、技术化的特征,是促进高素质人才集聚,提供高智力、高效率的知识技术服务;

第三,2.5产业具有创新性,2.5产业是高新技术的主要使用者和推动者,在其服务过程中又成为高新技术的推广者,所以,它发展离不开自身的创新;

第四,2.5产业具有关联性,服务提供与客户消费同时进行,互相联动,密不可分,并在整个产业链的各种服务中依存度越来越高;

此外,2.5产业还具有信用性,信用决定服务产品的价格,信用体系保证服务过程的质量。

第五,从资源利用上来看,2.5产业具有“集约化”特点:

能最大限度优化商务成本。

首先在土地资源的利用上,2.5产业不需要处于CBD内;

也不需要到城市外围的加工区发展。

在这样的区域内,由于土地供应量相对中央商务区更大,其发展空间较大;

又由于地租价格处于中位线,它的布局就能更全面地贴近人的需求,能将人与自然的统一更协调;

其次,在有形资源利用上,2.5产业所在的区域实现了中央商务区和外围加工区产业之间的无间隙连接,能够更有效地、更综合地配置有形资源,而2.5产业本身对于资源的消耗有限,有的仅是研制资源的有效利用;

其三,在人力资源的运用上,由于2.5产业处在的中间区域,正是城市人口密集的区域,同时也是传统的智力资源的密集区(如许多大专院校就在附近),降低了人员流动的成本。

5.关于2.5产业的聚集

2.5产业能否实现产业聚集?

首先取决于土地资源的供应量,随着上海土地资源的日趋稀缺,中央商务区和中间区域的土地资源的市场化配置已经基本完成,要重新对这些土地进行2.5产业的规划,显然需要更高的成本;

其次是要做好规划,这些规划是要符合2.5产业发展的需要,要贴近2.5产业从业人员的需求。

这就为一些开发稍晚、还没有实现土地资源市场化配置的区域提供了后发机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