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游记12篇.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786591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9.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散文游记12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散文游记12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散文游记12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散文游记12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散文游记12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散文游记12篇.docx

《散文游记12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散文游记12篇.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散文游记12篇.docx

散文游记12篇

散文游记12篇

篇一

清晨,泥土的气息夹杂着草木的芳香,分外宜人。

雨后初晴的空气,总是格外清新。

抬眼远望,天空那轮升起的新日,像一只光焰柔和的大红灯笼,把天边渲染成了红色。

恰巧又逢周末,于是叫上几个好友,来一次连城山游。

我们迎着朝阳出发,一路上,饱吸着略带湿润的清新的空气,一阵阵的晨风送来了野花的香味,简直沁人心脾。

到了连城山脚下,抬头仰望,山峦跌宕起伏,苍茫葱郁,在清晨的雾色下,若隐若现,像一个巨人静卧于青天之下,让人不自觉想快快投入到他宽厚的怀抱。

我们沿着弯弯曲曲伸向山顶的阶梯往上爬。

一路上都有爬山的人们,走的慢的,被我们超了,快步小跑的,超过了我们。

但是随着山路的明显变陡,爬到半山腰的时候,我们几个已是满头大汗,气喘吁吁了。

索性就地而坐,休息一下,顺便舒展一下筋骨,看看风景。

抬头望去,山路两旁,松竹成林。

远处的山峰高插云间,如一把穿天银剑耸立在云雾之间,真是壮观。

歇了一会,继续前进。

看一下好友们,有的用手抱着两旁的岩石、树根,艰难地一步一步地往上攀;有的还一边擦着汗水,一边不时地望山顶;有的大声喊着“加油啊!

”给大家鼓劲儿。

我一手攀着旁边的栏杆,一手支撑着膝盖,艰难地向上爬,每爬一步,不仅腿要用力蹬,胳膊还要用力拽,还得忍受着屁股的疼痛。

刚翻上了一个小坡,前面又是一个高的陡坎,我急得皱着眉头,思考着解决办法。

突然,看到一群可爱的小朋友在山的怀抱中随心所欲地来回穿梭,上下奔跑,亲亲树叶、尝尝野果。

这时候的孩子们,情绪激昂,满脸涨红,已然成了欢乐的天使。

看着他们,我也找到了动力,带着同伴们的鼓励,直冲山顶。

我提着灌满铅似的双腿,攀上陡如悬梯的山道,穿过一座座山头,终于站到了最高点,来到了宽阔坦荡的山顶。

放眼望去,山下美景,一览无余。

终于体会到了诗人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那种心境。

细细观望,更是美不胜收。

近看,暗棕的杉林、翠绿的松柏,构成了一丛丛不同的色彩。

远看,田间的小路阡陌相交。

那盛开的油菜花,铺满了绿色大地。

我们商量了一下,一排站好,向对面的青山呼喊,看谁的回声更清脆,更响亮。

“喂,你好吗?

”“连城山,我来了!

”……多种声音在山间回荡,或重或轻,或尖或细,每一次都会搏得我们齐声的欢笑。

美景总是让人流连忘返,夕阳也渐渐的褪去了它血红的色彩。

而我们只有带着这份不舍,沿着来时的路向山下走去。

此时,扑面而来的清新的空气,夹杂着槐花的香甜、夜来香的馥郁,更让人神清气爽。

走到山脚的时候,夜暮也开始降临了。

看到不远处的灯火,回望在暮色中的连城山,犹如一幅壮美的暮色山景图。

篇二

几番暴雨洗后的天空漂着点云沙,透着格外蓝的天,江水猛涨了2米多,快淹到防洪岸沿了。

漩窝阵阵,波涛滚滚,原本清澈的水,现在漂浮着枯树枝、菜叶等杂物向下游冲去。

几位早来的泳友,已经在波浪中奋拼了。

游过的站在江边眺望着车水马龙的龙岗大桥和对岸碧绿的山峦,呼吸着湿润清新的空气,沐浴着旁晚间难得的愜意的凉爽,嘻笑谈论着。

大桥亮了。

原本乳白平淡的龙岗大桥在漫漫夜色由浅入深中变得珠光宝气,华光璀灿,美仑美焕,装点得滨江新区的夜空更加光芒四射,分外妖娆。

这桥更象雨后彩虹,横接东西两岸。

水面上波光潋艳,如梦如幻。

如果说白天的龙岗大桥似一幅大师精心绘制的带有横撇竖直的线条流畅优美的素描画,那此夜的龙岗大桥就是他巧用五颜六色的颜料波墨而做的巨幅梦幻写意。

桥上的车水马龙,更象在天街上穿行,勾得我也想去桥上来回走走,体验这人间天上。

云遮雾罩、阴雨绵绵、雪花飞舞,大桥在春夏秋冬之景肯定千姿百态,但我独爱这桥之夜景。

游友对桥身彩灯闪烁的图案啧啧称赞,我有点目不暇接。

我冒出个想法:

“将它拍下来。

”拿出3D手机,调准大桥丽影,点了一下又一下,直点了十几次,生怕漏了效果极佳的那张。

我忽有一问。

夜色中梦幻般的龙岗大桥缘何如此灵美?

丰沛的江水、清新的凉风、人的智慧,共同撑起了如诗如画般桥的气质。

泳友讲:

“龙岗大桥的西头是汉中历史上有名的龙岗寺,东头是白渡村。

听白渡村里的老人讲,这个地方原有一个码头渡口,相传是一位姓白的大户人家开的。

那时河水丰沛,在五十年代还通舟辑,是一个大的货物集散地。

停舟最多时,达30多只。

木材、药材等山货,从此装载上船,运往下游的湖北武汉等地,返回的船,靠纤夫拉拽。

”他言之凿凿。

我站在古渡口上,想像那时的船儿扬帆,纤夫唱号的场景已悄然远逝,斗转星移,今非昔比,我凭添了诸多感慨。

篇三

前段时间在汉中拍了部电影《古路坝灯火》,加上一位朋友的推荐,便有了去古路坝游览的想法。

周六的早晨,一夜春雨过后,空气清新湿润,带上家人,驱车沿十天高速东驶。

在导航的引领下,从盐井出口下了高速路,经十几分钟的蜿蜒乡村水泥路,便到了目的地——城固县董家营镇古路坝村。

古路坝村不大,古路坝遗址在一片绿树成荫的山岗间。

停车后,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宽畅挺立的天主教堂,教堂正门高大气派,庄重恢宏,风格迥异。

院落占地约3000平方米,砖木结构,青砖灰瓦。

门楼设计是典型的中式风格,四角飞翘,双重檐两次滴水。

步入院内,抬眼望去,左右各十间厢房,正殿五间,厢房前面设有内走廊,廊柱雕梁画栋,廊边台阶垒砌石条,走廊及室内均铺设大块方青砖。

从石条和方青砖的磨损痕迹上可看出历史的久远。

更让人惊叹的是墙壁和窗沿用青砖雕镶的壁画以及天棚吊顶的木雕花纹,全是天主教传说中的人物与花卉,做工极为精湛,散发着浓郁的艺术气息。

庭院内种植了一些花卉苗木,小草青青点缀,显得淡雅素静。

院中有太平缸一口,青石雕成,做工精良,很显品味。

一个建筑群何以保存如此完好,又如此精工细做,充满艺术格调?

带着这些疑问,我们和院子的主人,一位天主教徒进行了交谈,从他口中得出了答案。

光绪19年,也就是公历1893年,意大利传教士来到汉中传教。

他们选择了古路坝这块地方,大兴土木,挖掉了一座山头,形成了一个平坝,这就是古路坝的来历。

听起来确实有点洋名味。

那时为了修建主教堂及附属房屋,汇集了全汉中最好的工匠,泥、木、石、工皆为高手,开始了长达五年的修建。

先后建成了钟楼、主教堂、修道院、育婴堂、油房,地下室等房屋500余间,成为汉中天主教发展中心。

辛亥革命后,意大利传教士纷纷回国,这里由盛及衰,渐失人气。

再到后来,便成了汉中当地驻军司令部所在地。

抗日战争时期,许多高校大批向西南大后方迁移,西安的西北联大工学院南迁至此,这里又成了爱国学子,追求真理,唤醒民众的场所,迎来了古路坝二次昌盛。

1945年抗战胜利,西北联大工学院迁回西安,更名为西北工业大学。

天主教再次使用了这些建筑至今,使其勉受人为损坏。

站在古路坝天主教堂院内,脚踩青砖石条,手抚浮雕壁画,欣赏着一百二十多年前的古建筑,感慨万端。

历经沧海桑田,世事变迁,房屋却完好如初,没有任何开裂和下陷。

门楣浮雕栩栩如生,壁画雕栏精细入微,无不折服前人的智慧和工程质量的求精态度。

而反观我们今天的一些工程,急功近利,粗制滥造,毫无美学艺术情趣。

对比古人,应该反思……

从主教堂出来,有小路通向一大草坪,这就是抗战时期西北联大学生锻炼身体的大操场。

操场的北边立有一块石碑,上面刻着西北联大旧址纪念碑文。

操场的西边已荒芜,长满杂草和树木,纪念碑邻北是一排二层楼的建筑,房屋已衰败不堪,残垣断壁,地面杂草丛生,形成危房无法入内,这南边的主教堂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听当地人讲,它缘于文革武斗时的一场战火。

再往北走是古路坝小学,小学边是一排新建的民居。

当地的青壮年现在都外出打工,村里住的大都是上了年纪的留守老人。

为了探寻西北联大当时的秩闻趣事,我们寻访了一位87岁高龄的老人。

老人很朴实,对70年前的古路坝往事仍记忆犹新,他向我们描述了那段悲壮历史。

抗战时期,西北联大工学院南迁到这里。

那时坝上坝下住着四、五千人,他们来后改造和利用了天主教堂的一些旧设施,又兴建了一些校舍房屋。

有教学楼、实验室、图书馆,学生宿舍,食堂等等一应俱全。

还在一些闲置空地修了操场,篮球场等健身场所。

那时的古路坝天天读书声四起,夜晚灯火通明。

课余时间学生们或自动集合成队高唱抗日爱国歌曲,或走向街头做抗日演讲,激动之时群情激昂,口号声震耳发聩,响彻云宵。

听着老人的讲述,看着山下一排排青砖灰瓦旧房,脑海中浮现出这样一个画面:

几个戴着深度眼镜,穿着长袍,精神矍铄的老师正给一群身着中山装的青年学生讲解着什么,从他们的脸上露出了必胜的信心和求知的渴望。

远处的篮球场上一场球赛正如酣进行,场外围满了助威的师生,加油声呼成一片。

学院的大礼堂里,一些学生正排练文艺节目,一曲《大刀进行曲》,铿锵激扬。

山下小河边,一对男女青年愉快交谈,时而默默对视,时而看着远方沉思。

我想他们一定是思念着失去的国土和沦陷中苦难的爹娘……这幅画面看似淡然无奇,但我却从中读到了许多:

在那个山河破碎,民族危亡之际,他们没有惊慌失措,一片悲哀,而在后方勤奋学习,唤醒民众,激励一批批青年换上戎装走向抗日战场,并且自己也时刻准备奔赴前方,马革裹尸,血洒疆场。

他们与太行山上的勇士,白洋淀里的英雄一样伟大。

这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自强不息。

岁月的年轮涤尽了过去的硝烟,昔日的繁华已经谢幕已久。

几经沉浮的古路坝青山依旧但灯火却没有那么辉煌,人们似乎淡淡忘却了她。

站在旧日古路坝西北联大的操场上,看着坚固精美的建筑和渐渐苍旧的纪念碑,沉思良久。

想到先辈们的求实精神,想到这块曾经的热土,想到我们淡忘掉的一些东西……。

今天四处都在搞基建,到处是拆建,人们可否想到留下质量过硬并有艺术价值的东西给后人?

现在经济是发展了,人也富足了,但是否还保留着当时的那种精神?

求精务实的传统不能丢失,否则,看似强大或许是一堆泡沫;民族精神更不能丢失,丢掉了它我们会茫然不知所措。

中华民族的复兴不但是经济的振兴,更是精神的强大和是文化的昌明。

愿古路坝所承载的民族精神在山水间永驻,愿古路坝灯火长明。

篇四

这次十一旅行,我有幸去往张家界观看了一场别开盛宴的大型山水实景音乐歌舞剧《天门狐仙——新刘海砍樵》,感触良多。

实景剧场设在天门山北麓,三面环山,其下壁立千仞,其上群峰耸峙,高接云天。

进山口是一方坪坡相间的谷地,此处地势雄奇,景物壮美。

实景剧场的配套工程亦十分了得。

观众看台背北面南,3千座位整齐地排在约30度的斜面上,其下有一汪长形水塘与舞台隔开,观众欣赏演出,直视无碍,舒心惬意。

观众左前方是几厢由下而上的靠山群居的土家木楼,右边是一方供野狐出没的荒坡,舞台中心开阔处一根粗大的摹拟的根状长物,凌空数米。

整个剧场空旷开阔,庞大的演员队伍500多人穿行其间游刃有余,不觉臃肿。

华灯闪灼,更是绚丽多姿。

仰望群峰是一片金碧辉煌,平视舞台则无处不光怪陆离,让以仙闻名的天门山更添了几分仙气,剧场的磅礴的气势,神秘色彩、梦幻的情调,早已为狐仙戏的演出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凝重逼真的民族情韵——张家界是个多民族地区,所以在天门山进行实景演出时也顺应着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首先在衣食住行方面就参考了土家苗寨的传统习惯,尤其那一台台的吊脚楼、小木屋,仿造得那么逼真,小伙子、姑娘们的穿着打扮与当地土家族、白族的实际情况一般无二;其次是演出的进程中展现了当地人们的性格特点。

譬如这里的姑娘小伙都爱唱爱笑,传统的桑植民歌大放异采。

还有那打柴、洗衣、背水等劳动情节和迎亲花轿狂荡的热闹场面都原汁原味地反映了张家界的少数民族风情。

感人肺腑的生死恋歌——《天门狐仙》的主题是讴歌刘海与狐仙忠贞的爱情。

故事源于湖南传统花鼓戏的著名剧目《刘海砍樵》,但编者在原剧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创新和提高,所以称《新刘海砍樵》。

新剧升华了主题,展现了刘海与狐仙生死相爱不屈不挠与恶势力斗争直至胜利的爱情史诗。

狐仙初识刘海,颇有好感,继而对其30多岁找不到老婆而深表同情,接着便开始暗恋,并偷着下厨房为刘海做饭。

她面对以狐王为首的同类的阻挠和不理解的人类对她的歧视的两种威压,仍执着地爱,置一切压力于不顾。

刘海亦先是暗恋,当知恋人是狐时稍有犹豫,继而是大胆地真爱。

尤其连续多次“英雄救美”的情节增进了他们的相互了解,深化了他们的爱情,同时也突出了两人追求幸福而毫不妥协的叛逆性格,因而人物形象更加完美。

全剧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