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导游词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7839473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5.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兰州导游词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兰州导游词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兰州导游词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兰州导游词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兰州导游词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兰州导游词Word下载.docx

《兰州导游词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兰州导游词Word下载.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兰州导游词Word下载.docx

大家都知道,黄河全长5464公里,流经几个省区,但在全国大型城镇中,兰州得天独厚,被黄河穿城而过,所以这里肯定有你想不到的独特与惊喜。

我们还有一段时间才能到达目的地,那我就先用这段时间给大家解开一点迷吧!

风情线也是兰州的咽喉,东西通车,南北通桥,为此也是交通长廊,风情线上首屈一指的是素有“天下黄河第一桥”美誉的中山桥。

中山桥跨在黄河上,桥长233.33米,宽7.5米,4墩5孔,桥上飞架了5道弧形钢梁,俗称“黄河铁桥”。

到20XX年6月,就是黄河铁桥的百岁诞辰了。

在很早很早以前,每年冬天,黄河上都会结一层厚厚的冰,河对岸的许多东西都由马车通过“冰桥”驮运到河的另一边,但冰桥毕竟会随着气温的上升而消融,当然这种景观现在已经看不到了,并不是应为大型的桥梁替代了它,而是现在的黄河冬天不会结冰,后来人们有发明了一种新的漂渡工具——羊皮筏子,顾名思义是用羊皮做的,但这些羊皮必须小心并且不留任何刀口的从羊的身上剥下来,然后固定在木制的框架之下,形成筏子。

如果我们的风情线游览完了以后,时间允许的话大家不妨去体验一下坐羊皮筏子的刺激感……

再后来啊,就是1372年了,卫国公冯胜将24只大船用铁链排成排并用四根柱子固定,然后在船上铺上木板,就是所谓的“浮桥”。

直到1385年杨廉命人将浮桥移到现在中山桥的位置,然而随交往的日益频繁与发展,固定的桥梁的修建也应用而生,当然,大家现在看到的这座桥建于公元1907年,它是由彭英甲提议,征得甘肃总督府升允的同意,德国喀佑斯承建,美国的满宝本、德国的德罗负责具体施工,天津刘永起负责功底操作,经过4年的努力,终于建起了黄河上第一座永久性的铁桥——“天下黄河第一桥”,1919年由于战火导致中山桥中断了11个昼夜,1942年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天下黄河第一桥”改名为“中山桥”,1954年由4墩5孔梯形变为弧形、桥面由木板改成钢筋铁皮,20XX年将公路桥改为步行桥。

接下来呢就是滨河路中断、黄河南岸、小西湖北侧,呈现在各位眼前的是兰州四十里黄河风情线中最具代表性的雕塑——“黄河母亲”,她是目前全国诸多表现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的雕塑艺术品中最漂亮的一尊,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她是何鄂女士设计创作的,北京雕塑厂于1986年雕塑而成的,整个雕塑长6米、宽2.2米、高2.6米、总重40余吨。

由母亲、孩子、基座三部分组成,母亲象征着哺育千千万万华夏子孙的黄河;

孩子象征华夏子孙;

基座象征着甘肃悠久的历史及彩陶文化。

那么大家都来

说说看,母亲怀中的孩子是男孩还是女孩……呵呵~其实各位说的都有道理!

如果说他是男孩,则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根深蒂固的重男轻女的思想,如果说她是女孩吧,又显得我们华夏儿女娇柔可欺,所以何鄂女士专门将孩子设计成爬着的,这也正是这尊雕塑的设计精华所在。

当然,一路上大家还会看到很多雕塑,也正是因为有这么多很有文化色彩的雕塑,我们风情线又被称为雕塑长廊。

同时,风情线也是园林长廊,因为有很多的公元可以供人们游玩,如:

老年人晨练的最佳场所体育公园;

每当傍晚的时候,很多情侣们手挽手肩并肩漫步在我们的寓言故事园、水上公园等感受着属于他们的浪漫;

尽管中午相对来说是比较炎热的,但是在我们的水车博览园里仍人有很多的观光者……风情线有这么多别称,但是最名副其实的是文化长廊,众所周知道教是我们中国的本土教,而大家现在所看到的“白云观”正是甘肃省道教协会所在地,同时这里也是八仙中的吕洞宾修炼成仙的地方。

除此之外,还有中国九大区管之一的省图、国内发行量最大的书刊杂志——读者编辑部、敦煌研究院等,这些都是兰州历史文化的见证。

兰州百里黄河风情线园中有园,景中有景,可以用一副对联来说明:

兰州好!

景物胜当年,昔日无风三尺土,而今万里碧晴天,爽气沁心田;

好景在滨河,万里笼阴遮天路,长天涟水剪鳞波,两两踏青歌!

由于时间关系,我们马上就到达目的地,就先给大家讲到这,到达景点再给大家细讲,大家也可自己亲临境地的细细品味兰州独有的风韵!

好,大家准备一下,检查一下自己随身的贵重物品,我们就准备下车!

篇二:

人文传媒学院11级历史师范1班15110133乔永勇

各位游客朋友:

大家早上好!

很高兴能与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们相聚在我们美丽的金城——兰州。

请允许我代表兰州向各位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我是各位今天的导游,大家叫我小x、x导、都可以,怎么顺口怎么叫吧!

其实旅游是件很开心的事,不必在乎其目的,只需在乎沿途的风景及看风景时的心情,所以希望兰州的好山好水能给各位带来一份好心情,那么在整个行程中如果各位有什么需要帮助的,请尽管来找我,我会竭尽全力地为大家服务,同时也希望我的工作能得到各位的支持与配合,在此预祝大家在兰州玩的尽心!

吃得舒心!

这次的我们的旅行路线将围绕着黄河展开。

大家都知道,黄河全长5464公里,流经九个省区,但在全国大型城镇中,兰州得天独厚,被黄河穿城而过,所以这里肯定有你想不到的独特与惊喜。

首先让我为大家介绍一下这次游览的主要景点。

这次游览的主要景点有:

龙源——黄河母亲雕塑——水车博览园——中山桥(将军柱)——白塔山(碑林)——五泉山

好,大家准备一下,检查一下自己随身的贵重物品,我们就准备下车。

接下来就请各位游客跟随我的脚步来领略西部兰州的绚丽风采吧。

一.龙源

首先大家看到的就是全国唯一一个以龙作为主题的公园-龙源

兰州龙源园处在南北滨河路之间,与黄河水相邻,占地20亩,东西长300米,南北最宽处60米,于20XX年3月28日正式开工。

龙源园的总体布局为两部分,一是主题工程——龙园雕塑。

二是相关工程,围绕主题雕塑,辅以龙文化内涵的

九个方面景观,如龙文、龙诗、龙图腾、龙字书法、龙成语、龙生九子等。

兰州龙源是中国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以“龙”为主题的主题公园,对“龙图腾”的中华民族精神的宏扬可谓首屈一指,它以书法家王国文的狂草龙字为载体创作而成,把平面的书法立体化,是书法、雕塑融为一体的一次成功尝试。

以一个以独特的形神兼备的汉字书法“龙”为主题雕塑的公园,同时配合以其它众多龙文化具体内容,构成的一处较有规模的龙文化景观。

龙源也是一座通过雕刻、书法、剪纸、造型、园林、建筑等多种艺术形式,刻画和表现“龙”字的形象与精神、以龙文化为主旨的主题公园。

从20XX年开始经过历时3年的建设龙源内有象征龙祖伏羲女娲的龙字主题雕塑、“龙生九子”图腾柱、伏羲女娲传说浮雕、龙图腾浮雕长廊、“龙凤呈祥”剪塑金属透雕等景观,更有记载龙祖及其传人的“龙文”书法碑刻和歌颂中华龙祖及龙精神的“龙诗”书法碑刻112通,更有自甲骨文以来包括少数民族文字各体书法龙字1470多字的碑刻千字长廊等等,龙源可谓蔚为大观

二.黄河母亲雕塑

接下来我们看到的这副大型雕塑便是于兰州市滨河路中段的黄河母亲雕像。

是目前全国诸多表现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的雕塑艺术品中最漂亮的一尊,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在全国首届城市雕塑方案评比中,曾获得“优秀奖”。

同时“黄河母亲”也是兰州的标志性建筑。

“黄河母亲”雕塑由甘肃著名的雕塑家何鄂女士创作,北京雕塑厂于1986年4月30日雕成,系一长6米,宽2.2米,高2.6米的花岗岩圆雕,总重40余吨。

由“母亲”和一“男婴”组成构图。

母亲秀发飘拂,神态慈祥,身躯颀长匀称,曲线优美,微微含笑,抬头微曲右臂,仰卧于波涛之上,右侧依偎着一裸身男婴,头微左顾,举首憨笑,显得顽皮可爱。

雕塑构图洗练,寓意深刻,象征着哺育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屈不挠的黄河母亲,和快乐幸福、茁壮成长的华夏子孙。

雕塑下基座上刻有水波纹和鱼纹图案,源自甘肃古老彩陶的原始图案,反映了甘肃悠远的历史文化。

同时,水波纹和鱼纹也反映了黄河流域的先民们对自然现象敏锐的观察力。

雕塑前面另立一全国青少年地学夏令营于1984年8月所立“献给中华民族的摇篮黄河母亲”碑。

三.水车博览园

20XX年8月26日,被誉为“水车之都”的兰州建起了一处水车博览园,再现了50多年前黄河两岸水车林立

的壮观景象。

兰州水车博览园的南大门(正门)是一个造形独特的木架结构的大门,它寓意着两个意思:

一、它是抽象化了的兰州水车的一个组成部分,以此来表达兰州水车这个主题;

二、它寓意着兰州是一个两山一水的山水城市。

大门是由木架组成的,形似两座“山“。

它分别代表兰州的兰山和白塔山;

左边的水池代表黄河。

寓意着兰州是山水相连的美丽城市。

进入大门,是水车博览广场的第一部分——水车广场。

水车广场以知名于国内外的兰州水车为主体,并荟萃中外不同形式、风格迥异的水车数十轮。

因此,兰州水车博览园是世界上水车品种、数量最多的主题公园。

其中,兰州水车以其独到的构造、精湛的工艺、雄浑粗犷的独特风格成为中国水车的代表。

在水车广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尊雕像,他就是兰州水车的创始人——段续。

段续,字绍先,号东川,兰州人。

明嘉靖二年(1523)中进士,任云南道御使、湖广参议、密云兵备副使等,“多有惠政“。

在任曾宦游南方数省,对南方木制筒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便祥察其构造原理,绘成图样。

晚年回故里后致力于水车的仿制,几遭失败。

于是二下云南考察,获得水道翻水之巧思,结合黄河水急等特点,终于在嘉靖三十五年(1556)制成了喇叭口水巷、凹形翻槽和巨轮式的黄河水车。

段续的水车成功后,黄河两岸的农民争相仿制,一时间黄河水车四起,使干旱少雨的兰州黄河两岸农田得惠于段续所创制的黄河水车。

四.中山桥

兰州中山桥俗称“中山铁桥”、“黄河铁桥”,位于滨河路中段北侧,白塔山下、金城关前,建于公元一九○七年(清光绪三十三年),是兰州历史最悠久的古桥,也是5,464公里黄河上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桥梁,因而有“天下黄河第一桥”之美称。

中山桥的前身是黄河浮桥。

当时有这样一首民谣:

黄河害,黄河险;

凌洪不能渡,大水难行船:

隔河如隔天,渡河如渡鬼门关!

可见当时要渡过黄河是多么的艰难。

南北两岸的人要过黄河,夏秋凭小船和羊皮筏子横渡,冬天河面结冰,只能在冰上行走。

光绪三十二年春天一个春寒料峭的下午,一个英国人从河西走廊出来后,沿黄河河谷进入兰州,大约在公历3月10日到达兰州。

这个叫布鲁斯的英国人先是站在黄河北岸,很抒情地对当时兰州的北城墙进行了“风景如画,给人印象很深”的赞美后,接下来便对如何过黄河进入“风景如画”的城里感到头疼了。

1906年,总办甘肃洋务的彭英甲奏清朝廷,批准修建黄河铁桥,并在1906年10月以16.5万两白银包工包料的总价承包价德国泰来洋行,合同规定,铁桥自完工之日起保固八十年。

黄河铁桥竣工之后,实际耗银30.66万两。

修建铁桥所用的钢材、水泥等材料都是从德国购置,海运到天津,由京奉铁路运到北京丰台火车站,再由京汉铁路运到河南新乡。

从新乡取道西安,分36批,用马车运到兰州。

1942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而改名为“中山桥”。

五.白塔山

游客朋友:

今天我们要去参观游览兰州市的著名景观之一的白塔山。

它坐落在兰州市中心、黄河北岸,因山头有一座元代的白塔而得名,1958年开辟为公园。

坐落在三台大厅内的“黄河奇石馆”,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奇石博物馆,创办于1993年,藏石丰富,独具魅力。

兰州的黄河石与南京的雨花石、湖北的宜昌石、山东的长岛石同列为中国四大名砾石。

许多名人参观后都留下了墨宝,予以赞颂。

原国务院副总理谷牧题词:

“黄河奇石美天下”;

文化部副部长高占祥题词:

“黄河奇石,华夏一绝”;

齐白石大师的弟子娄师白先生,则把它们誉之为“黄河瑰宝”。

拾级而上,我们终于到达了向往已久的白塔寺。

此白塔始建于元代。

元太宗窝阔台执政时,他的皇子阔端为西凉王。

阔端邀请当时西藏最具实力的-教萨迦派法王萨班.贡噶坚赞(被称为班智达,意为大学者),前往蒙古地方传教,在凉州--就是现在的武威--举行了历史上有名的“凉州会谈”,就西藏的局势进行了磋商,议定了西藏地方归顺蒙古大汗的条件,标志着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的版图。

传说萨班.贡噶坚赞在返回西藏的途中病逝于兰州,后来的元世祖忽必烈下令在黄河北山修建一座通体雪白的佛塔,以纪念他的历史功绩。

萨班.贡噶坚赞的历史功绩不可磨灭,但是他死在兰州的说法,至今找不到历史证据。

据史载,萨班.贡噶坚赞于1251年圆寂于凉州(今甘肃武威市),葬于凉州白塔寺,现在遗址尚存。

原塔在元末明初的战乱中被毁,现在的白塔是明代景泰七年,就是公元1456年,由镇守甘肃的太监刘永诚重建。

当时还建造了佛寺、僧舍等建筑,成为兰州的胜境。

清代康熙五十四年,就是公元1715年,甘肃巡抚绰奇补旧增新,扩建寺址,改名为“慈恩寺”。

仰望白塔,俯视黄河,正应了“宝塔镇河妖”的古语。

围塔而走,大家会发现塔的八面雕刻有藏传佛教--就是-教的吉祥八净图:

轮、螺、伞、盖、花、罐、鱼、长。

白塔的南边是三大寺楼,北面是菩萨殿,东西两侧各有陪殿数间,将白塔围在其中。

寺内原有象皮鼓、青铜钟和紫荆树,古称“镇山三宝”。

好了,亲爱的朋友们,希望我的讲解,能使大家对白塔山有一个美好的印象。

现在各位可以目田游览,拍照留念,20分钟后,顺原路返回。

六.五泉山

篇三:

甘肃概况导游词

甘肃概况

各位团友大家好,很高兴我能担任本次之旅的导游员,我姓孙,你们可以叫我小孙,希望我们相处的开心,也希望各位团友玩的开心,吃得舒心。

接下来我为大家简单地介绍一下甘肃概况,大家知道“甘肃”一词是怎么来的吗?

现在由我为大家一一道来。

甘肃”一词来自元代成立的甘肃行省。

其实,“甘肃”一词是在西夏时出现的。

西夏立国后,在河西走廊西部地区设立了军事指挥机——甘肃军司。

1028年,党项族占领河西,张掖遂为西夏统治,西夏人在甘州设立了甘肃军司、镇夷郡、宣化府。

在甘州成立了“甘肃军司”,统领兵力达3万余人,负责镇夷、番禾(酒泉,也就是肃州)两郡,包括宣化、西凉两府的防务,其重点是保卫河西走廊中部地区的安全。

之所以把今天甘肃河西走廊地区称之为甘肃,是因为甘肃军司所管辖的两个重要的地区甘州和肃州二州,故此人们取甘州(今张掖)、肃州(今酒泉)两个州的首字而命名为“甘肃”。

今天的甘肃省共设兰州、天水、白银、金昌、嘉峪关、武威6个地级市,临夏、甘南2个自治州,庆阳、平凉、陇南、定西、张掖、酒泉6个地区;

共有8个县级市、60个县、7个民族自治县、12个市辖区。

甘肃省位于祖国地理中心,地处黄河上游,地域辽阔。

介于北纬32°

11′~42°

57′、东经92°

13′~108°

46′之间。

东接陕西,东北与宁夏毗邻,南邻四川,西连青海、新疆,北靠内蒙,并与蒙古人

民共和国接壤。

甘肃地貌复杂多样,山地、高原、平川、河谷、沙漠、戈壁,类型齐全,交错分布,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

全省总土地面积45.4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土地面积的4.72%,居全国第7位。

地形呈狭长状,东西长1655公里,南北宽530公里,边界线长为8700公里,最窄处仅有25公里。

山地和高原约占全省总土地面积的70%以上;

西北部的大片戈壁和沙漠,约占14.99%。

复杂的地貌形态,大致可分为各具特色的六大地形区域:

甘肃自古以来就是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

据20XX年人口普查统计,全省总人口为2635.46万人,

居本省人口在千人以上的有回、藏、东乡、土、裕固、保安、蒙古、撒拉、哈克满等10个民族,此外还有30个少数民族成份。

东乡、裕固、保安为3个特有少数民族。

从分布情况来看,回族主要聚居在临夏回族自治州和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散居在兰州、平凉、定西等地市;

藏族主要聚居在甘南藏族自治州和河西走廊祁连山的东、中段地区;

东乡、保安、撒拉族主要分布在临夏回族自治州境内;

裕固、蒙古、哈萨克族主要分布在河西走廊祁连山的中、西段地区。

全省86个县、市、区中,除少数民族聚居的20个民族县、市外,其余66个县、市、区中均有散居的少数民族。

甘肃现有5种宗教:

伊斯兰教、佛教、天主教、基督教、道教。

其中伊斯兰教和藏传佛教信仰的人口较多。

信仰伊斯兰教的的民族主

要是回族、东乡族、撒拉族、保安族、哈萨克族;

信仰藏传佛教的民族有藏族、蒙古族、土族、裕固族。

天主教、基督教、道教在各民族中都有信仰,但人数不多。

甘肃不仅历史悠久而去文化博大精深。

甘肃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祥地。

轩辕黄帝诞生于甘肃,西王母降凡与泾川回中山,周秦先祖发源于泾渭河谷,天下李氏根祖陇西。

由于甘肃地理位置的特殊性自古就是汉文化和兄弟文化,中原文化与西域文化的交汇地。

河西走廊是丝绸之路的重要路段,丝绸之路文化在甘肃遗存最多而且珍贵。

由此甘肃的石窟文化璀璨闪烁,最让我们引以为豪的是敦煌莫高窟,麦积山石窟。

甘肃的文化丰富且多样,有石窟文化,彩陶文化,长城文化,伏羲文化等等,甘肃之旅会给你一个“惊心”的旅程,让你感受甘肃的魅力,让你不虚此行。

肚子饿了想吃撒?

可多了!

兰州的牛肉面,张掖的小饭,天水的瓜瓜,白银静宁的烧鸡,靖远的羊羔肉,定西岷县的点心,平凉的羊肉泡馍,每走一处都有惊喜,诸多的美食让你大饱口福。

今天我的讲解就到这里,愿大家玩的开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