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造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7832058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14.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构造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构造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构造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构造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构造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构造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构造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构造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构造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线应变:

剪裂角:

共轭剪切破裂角:

单剪应变:

纯剪应变:

递进变形:

蠕变:

松弛:

背斜:

向斜:

背形:

向形:

枢纽:

轴面:

轴迹:

槽线:

脊线:

倾伏角:

侧伏角:

等倾斜线:

同沉积褶皱:

底辟构造:

穹窿:

构造盆地:

隔档式褶皱:

隔槽式褶皱:

滑脱构造:

纵弯褶皱作用:

横弯褶皱作用:

弯滑作用:

弯流作用:

剪切褶皱作用:

柔流褶皱作用:

膝折作用:

节理:

剪节理:

张节理:

节理组:

节理系:

纵节理:

横节理:

斜节理:

走向节理:

倾向节理:

斜向节理:

顺层节理:

纵张节理:

横张世理:

断层:

滑距:

断距:

正断层:

逆断层:

平移断层:

地堑:

地垒:

枢纽断层:

阶梯状断层:

叠瓦状断层:

裂谷:

断层效应:

深大断裂:

同沉积断层:

擦痕:

阶步:

韧性断层:

B型俯冲:

A型俯冲:

薄皮构造:

劈理:

流劈理:

破劈理:

滑劈理:

轴面劈理:

线理:

拉伸线理:

石香肠构造:

窗棂构造:

铅笔构造:

杆状构造:

流线:

流面:

枕状构造:

柱状节理:

构造置换:

叠加褶皱:

构造解析:

构造样式:

表生构造:

蠕动构造:

滑坡:

上薄褶皱:

鱼尾状褶皱:

撞击构造:

撞击熔岩:

撞击玻璃:

撞击角砾岩:

二、判断题  

1.常温常压条件下,岩石的抗张强度总是小于抗剪强度和抗压强度.F

2.常温常压条件下,岩石的抗张强度总是大于抗剪强度和抗压强度.F

3.岩层的视倾角永远大于真倾角.F

4.岩层的视倾角永远小于真倾角.F

5.岩层厚度是指岩层顶、底面之间的距离。

F

6.岩层厚度是指岩层顶、底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T

7.确定角度不整合主要从沉积、古生物方面。

8.不整合的时代就是上、下两套地层之间缺失的那部分地层代表的时代。

9.岩层的走向有两个方位,知道了走向便可换算出倾向.T

10.岩层的走向有两个方位,知道了倾向便可换算出走向.F

11.岩层的出露宽度只与岩层厚度有关.F

12.岩层的出露宽度只与岩层厚度及其产状有关.F

13.岩层的出露宽度取决于岩层厚度、产状、地形产状及其之间的关系.T

14.当岩层倾向与地面坡向相反时,岩层出露线的弯曲方向与地形等高线的弯曲方向相反F。

15.当岩层倾向与地面坡向相反时,岩层出露线的弯曲方向与地形等高线的弯曲方向相同。

16.当岩层倾向与地面坡向相同时,且岩层的倾角大于坡度角,岩层出露线的弯曲方向与地形等高线的弯曲方向相反。

17.当岩层倾向与地面坡向相同时,且岩层的倾角大于坡度角,岩层出露线的弯曲方向与地形等高线的弯曲方向相同F。

18.当岩层倾向与地面坡向相同时,且岩层的倾角小于坡度角,岩层出露线的弯曲方向与地形等高线的弯曲方向相反。

19.当岩层倾向与地面坡向相同时,且岩层的倾角小于坡度角,岩层出露线的弯曲方向与地形等高线的弯曲方向相同。

20.褶皱的枢纽一定是褶皱层的同一层面上最高点的联线.F

21.褶皱的枢纽一定是褶皱层的同一层面上最大弯曲点的联线.T

22.直立倾伏褶皱是指枢纽直立、轴面倾斜的褶皱.F 

23.直立倾伏褶皱是指轴面直立、枢纽倾伏的褶皱T.

24.直立褶皱的两翼,其中一翼岩层产状一定直立.F

25.不整合接触关系是指上、下两套地层间有明显的沉积间断,且两套地层产状不同.F

26.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是指上、下两套地层间有明显的沉积间断,且两套地层产状不同.T

27.断层的上盘一定为上升盘.F

28.正阶步由缓坡至陡坡指示阶步所在盘的运动方向.

29.正阶步由缓坡至陡坡指示对盘的运动方向.

30.阶梯状断层是由产状大至相同的若干条逆断层所组成的断层组合.F

31.阶梯状断层是由产状大至相同的若干条正断层所组成的断层组合.T

32.叠瓦状断层是由产状大至相同的若干条逆断层所组成的断层组合.T

33.叠瓦状断层是由产状大至相同的若干条正断层所组成的断层组合.F

34.地层缺失一定是断层造成的.F

35.地层重复一定是褶皱造成的。

36.顺层断层是指断层产状与所在岩层产状一致.

37.顺层断层是指断层倾角与所在岩层倾角一致.

38.褶皱的轴面的是指平分两翼的面。

39.侵入岩体的原生破裂构造是在成岩以后形成的.F

40.构造置换是指岩石的一种构造经过递进变形被另一种构造所替代的现象。

三、填空

1.构造地质学研究的对象是____或____中的______.

2.地质构造研究应包括构造的几何学、运动学和动力学研究,以及构造发育、演化的______.

3.沉积岩中可以用来确定岩层顶底面的原生构造主要有层理、层面构造、生物遗迹、叠层石、软沉积变形等.

4.岩层的产状要素包括走向、倾向、倾角.

5.岩层的产状类型包括____、____、____、_____.

6.当岩层的倾向与地面坡向相反时,岩层露头线与地形等高线呈同方向弯曲,但岩层露头线的弯曲度小于等高线的弯曲度.

7.当岩层的倾向与地面坡向相同且岩层倾角小于坡度角时,岩层露头线与地形等高线呈_同方向弯曲,但岩层露头线的弯曲度大于等高线的弯曲度.

8.当岩层的倾向与地面坡向相同且岩层倾角大于坡度角时,岩层露头线与地形等高线呈_反方向弯曲.

9.岩层的露头界线形态,决定于岩层厚度、岩层产状以及二者的相互关系.

10.倾斜岩层的露头宽度取决于岩层厚度、岩层产状、地面坡度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

11.地层的接触关系按成因可分为整合、不整合两种基本类型.

12.不整合又可分为平行不整合和角度不整合.

13.平行不整合的形成过程下降、沉积→上升、沉积间断、遭受剥蚀→再下降接受沉积.

14.角度不整合的形成过程下降、沉积→褶皱、断裂、变质作用或岩浆侵入、不均匀隆起、沉积间断并遭受剥蚀→再下降接受沉积.

15.确定不整合存在的标志主要有古生物方面的标志、沉积方面的标志、构造方面上的特点、不同地壳运动历史也必然造成岩浆活动的类型和特点及变质程度的差异等.

16.确定不整合形成的时代,通常是以不整合面下伏地层中最新的一层时代为时代下限,以上覆地层中最老一层的时代为时代上限.

17.岩石变形的五种方式为拉伸、挤压、剪切、____、____.

18.按变形后的形状可归纳为两种基本类型:

_____和______.

19.岩石在外力作用下,一般要经历弹性变形、塑性变形和断裂变形三个变形阶段.

20.当岩石发生剪切破裂时,包含最大主应力轴σ1象限的共轭剪切破裂面之间的夹角称为共轭剪切破裂角

21.剪裂角是指_____与_____夹角.

22.最大主应力轴σ1方向与剪切破裂面之间的夹角称为_______.

23.剪裂角的大小取决于_____的大小.

24.页岩的内摩擦角比砂岩的___,则页岩的剪裂角比砂岩的____.

25.在同一动力持续作用的变形过程中,如果应变状态发生连续的变化,这种变形称为递进变形.

26.影响岩石力学性质与岩石变形的因素有岩石成分和结构、岩石的各向异性、环境因素、时间因素.

27.褶皱形态多种多样,但基本形式有两种:

背斜和向斜.

28.褶皱要素主要有翼、核、枢纽、轴面、拐点、转折端.

29.褶皱枢纽一定是褶曲的同一层面上最大弯曲点的联线.

30.在横部面上,根据轴面产状和两翼产状可将褶皱形态描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根据轴面产状和枢纽产状,可将褶皱(里卡德分类)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褶皱层的上、下褶皱面倾角相等的切点的联线称等斜线.

33.常见的褶皱组合类型有全形褶皱、断续褶皱、隔槽式褶皱、隔档式褶皱.

34.褶皱形成机制的基本类型有纵弯褶皱作用、剪切褶皱作用、横弯褶皱作用、柔流褶皱作用.

35.影响褶皱形成的主要因素有力的作用方式、变形环境、岩石力学性质、岩层厚度等.

36.确定褶皱形成时代的主要方法有角度不整合接触分析法、测定与褶皱相接触的岩浆岩体的同位素年龄、褶皱的重叠变形关系

37.按节理的力学成因可将褶皱分为张节理和剪节理.

38.根据节理与褶皱轴的关系可将节理分为纵节理、横节理、斜节理.

39.根据节理与岩层产状的关系可将节理分为顺层节理、走向节理、倾向节理、斜向节理.

40.节理整理和统计一般采用图表形式,主要有节理玫瑰花图、节理极点图、节理等密度图.

41.在垂直于被错断岩层走向的部面上可测得的断距有_______、______、_______.

42.按断层两盘相对运动可将断层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43.据安德森模式,形成正断层的应力状态是____直立,____和____水平.

44.据安德森模式,形成逆断层的应力状态是____直立,____和____水平.

45.据安德森模式,形成平移断层的应力状态是____直立,____和____水平.

46.识别断层的地貌标志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7.韧性断层主要发育在地壳的_______.

48.反牵引构造发育于正断层的_______.

49.逆冲推覆体带可划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基本类型.

50.从几何的角度来看,任何地质构造都可以概括为_______和_______.

51.面状构造和线状构造可划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两类.

52.按劈理的传统分类可将劈理分为_____、_____和_____.

53.按劈理发育的不同地质背景可将劈理分为_____、____、_____、____.

54.变形岩石中小型线理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55.变形岩石中的大型线理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56.侵入岩体的产状可分______和_______.

57.侵入岩体的原生流动构造可分为_______和________.

58.从成因上,可将侵入岩与围岩的接触关系分为_______、______和______.

59.变质岩区构造解析应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几个方面或步骤.

60.建立区域构造模式一般应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几个方面和步骤.

61.形成表生构造的作用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2.重力作用形成的典型表生构造有______、______和______.

63.差异压实作用形成的表生构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

四、问答题和简述题

1.什么是构造地质学?

答:

2.构造地质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是什么?

3.何谓地质构造?

4.构造地质学的研究方法.

5.构造地质学的研究意义.

6.沉积岩有哪些原生构造可以判别岩层的顶底面?

7.水平岩层有哪些特征?

8.什么叫地质图?

规格齐全的地质图应包括哪些内容?

9.不整合的识别及其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10.不整合有哪些类型?

11.什么叫变形?

变形程度如何量度?

12.影响岩石变形的主要因素

13.时间对岩石力学性质和变形有什么影响?

14.影响岩石力学性质的因素有哪些?

15.时间对岩石力学性质与变形有什么影响?

16.什么叫构造应力场?

其研究意义如何?

17.任选下列各应力状态中的三种,绘出其应力莫尔圆.

(1)两向不等挤压;

(2)两向不等拉伸;

(3)两向同等挤压;

(4)两向同等拉伸;

(5)一向挤压,一向拉伸;

(6)纯剪.

18.地应力在什么情况下易集中?

19.岩石变形经哪几个阶段?

20.褶皱形成机制及纵弯褶皱作用的主要特征.

21.横弯褶皱作用及其特点.

22.简述影响褶皱形成的因素

23.如何确定褶皱的形成时代?

24.什么是柔流褶皱作用?

25.试述褶皱的主要要素,并画出立体示意图表示

26.试述褶皱的组合型式

27.膝折作用及其特征.

28.什么是节理?

29.节理的类型.

30.试述剪节理的识别标志

31.试述张节理的识别标志

32.如何区别张节理和剪节理

33.何为节理分期?

如何分期

34.何为节理的配套?

如何配套?

35.节理资料的整理方法主要有哪些?

28.凡破裂两侧的岩块沿破裂面未发生明显相对位移的断裂构造称节理.

36.什么是断层?

它与节理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37.断层几何要素及其组成部分.

38.简述断层分类依据及其类型

39.试述断层的识别标志

40.识别断层的地貌标志

41.识别断层的构造标志

42.断层的组合类型

43.什么叫构造窗?

飞来峰?

它们的形成条件是什么?

44.如何确定断层活动的时间?

45.试分析断层效应

46.简述确定断层两盘相对运动的标志.

47.试述推覆构造的形成机制及其研究意义

48.大陆裂谷的主要特征.

49.如何研究区域性大断裂?

应从哪些方面入手.

50.韧性断层内有什么变形变质特征?

51.同沉积断层及其主要特征是什么.

52.什么叫透入性构造和非透入性构造?

53.什么叫劈理?

通常将劈理分为哪些类型?

54.什么叫破劈理?

它的力学性质如何?

55.试述劈理与大构造的关系.

56.什么叫面理和线理?

57.何为岩浆岩体的原生构造和次生构造?

58.侵入体中发育哪些原生流动构造?

59.侵入体中发育哪些原生破裂构造?

60.岩体中褶皱存在的标志

61.岩体中断层存在的标志.

62.简述侵入体与围岩的接触关系及其确定标志.

63.如何确定侵入体的时代.

64.谐和侵入体有哪些产状?

65.不谐和侵入体有哪些产状?

66.喷出岩体的产状有几类?

67.变质岩区构造的基本特征.

68.简述构造置换及层理的置换过程.

69.什么叫叠加褶皱?

如何判别叠加褶皱存在.

70.试述j.g.ramsay叠加褶皱的三种基本类型.

71.什么叫韧性剪切带?

72.什么叫构造序列?

73.什么叫构造样式?

74.什么叫构造层次?

75.试述变质岩区不整合的确定和识别标志.

76.构造解析及其意义.

77.变质岩区地质制图有什么原则?

78“极射赤平投影”这个名词的含义是什么?

A卷

2006—2007学年第1学期

《构造地质学(含大地构造)》试卷

(闭卷)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开课系室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地科系

考试日期2007.01.19

题号

总分

得分

阅卷人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30分)

1、穹隆构造

2、倾向节理

3、分期

4、节理组

5、滑距

6、构造窗

7、构造岩

8、花状构造

9、逆牵引构造

10、断层效应

11、增长指数

12、转换断层

13、岩石圈板块

14、双变质带

15、蛇绿岩套

二、填空(每空0.5分,共15分)

1、水平面的赤平投影是。

2、褶皱的基本要素包括、、、、、、

、。

3、按照节理与岩石形成的先后关系节理分为、。

4、节理按力学成因分为、两类。

5、通过、、可判断节理形成的先后关系。

6、按照断层两盘的相对方向断层分为、、、

四种类型。

7、断层在剖面上的组合类型有、、、、

8、正断层倾向与岩层倾向相同且断层倾角小于岩层倾角时,剖面上两盘地层。

9、板块的边界类型包括、和三种。

三、简答题(共30分)

1、简述剪节理的基本特征。

(8分)

2、哪些现象可用于确定断层两盘的位移性质?

3、简述大洋演化的威尔逊旋回。

(7分)

4、简述板块构造理论的基本要点。

四、读图题(共15分)

1、求闭合度(m)(2分);

2、标出节理的类型(3分);

3、画出平移断层的派生构造(2分);

4、节理有几期,标出第一期反映的主压应力方向(2分);

5、判断断层最大活动时期(2分);

6、求铅直、水平断距(m)(4分)。

第1题图第2题图

第3题图第4题图

第5题图第6题图

五、分析题(共10分)

附图为凤凰山地质图,分析并完成下列要求:

1、分析图内褶皱类型和形成时代;

2、分析断层F1、F2的性质,判断其形成时间。

3、分析经历了几次构造运动。

《构造地质学(含大地构造)》试卷评分标准A卷

1、穹隆构造—长宽比小于2:

1的背斜构造。

2、倾向节理—节理走向与岩层倾向大致平行(即与岩层走向大致垂直)。

3、分期—区分不同时期形成的节理的先后关系。

4、节理组—由同一时期,相同应力作用下产生的方向相互平行或大致平行,力学性质相同的节理组合成为一个节理组。

5、滑距—断层相当点之间的距离。

6、构造窗—推覆构造中由于局部剥蚀由上盘岩块环绕、四周以断层线为界的下盘露头。

7、构造岩—断层带上的岩石在断层作用中被搓碎、研磨,甚至重结晶、再定向又固结的岩石。

8、花状构造—剪切断裂带在浅部常表现为向上分叉、撒开的断层组合,在剖面上形似花朵,称为花状构造。

9、逆牵引构造—弯曲凸出方向与本盘位移方向相反。

10、断层效应—断层的活动造成的岩层视错觉。

11、增长指数—生长断层下降盘地层厚度与上升盘地层厚度的比值。

12、转换断层—垂直于大洋中脊并将大洋中脊切割错断的走滑断层。

13、岩石圈板块—岩石圈被首尾相接的活动带(洋中脊、海沟和转换断层)分割成大小不一的块体,叫做岩石圈板块。

14、双变质带—指变质时代接近、在空间上平行分布的高压低温变质带和低压高温变质带。

15、蛇绿岩套—指产于地槽序列中的超镁铁岩、粗粒辉绿岩、火山岩和放射虫燧石岩的组合。

1、圆

2、核部、翼部、转折端、轴面、枢纽、轴迹、脊、槽

3、原生节理、次生节理

4、张节理、剪节理

5、切断错开、限制中止、相互切断错开

6、正断层、逆断层、平移断层、枢纽断层

7、阶梯状、地堑、地垒、Y字形、叠瓦状、花状

8、重复

9、离散型边界、汇聚型边界和转换型边界

1、答:

1)产状稳定,延伸较远,穿越岩性显著不同的岩层时,其产状可能发生改变。

2)剪裂面平直光滑,可切过砾石等,可有少量位移。

3)剪裂面上常有擦痕、磨擦镜面。

4)剪节理一般发育较密,常密集成带。

硬而厚的岩石中的剪节理间距大于软而薄的岩石,剪节理发育的疏密还与应力作用情况有关。

5)剪节理常呈现羽列现象,往往一条节理由若干条方向相同,首尾相近的小节理呈羽状排列而成。

扭动实验形成的两组剪节理,其中一组呈羽列现象,与扭动面的夹角不超过24°

,指向本盘扭动方向,两组之间的夹角约为62°

-64°

6)剪节理两壁之间的距离较小,常呈闭合状。

7)剪节理的尾端变化有:

折尾、菱形结环和节理叉。

8)剪节理的发育具稀密的等距性。

(每个1分)

2、答:

1)根据两盘地层的新老关系;

2)根据褶皱核部的宽窄变化;

3)根据地层的重复和缺失;

4)根据牵引构造和逆牵引构造;

5)根据擦痕、阶步和反阶步;

6)根据构造透镜体和断层角砾岩;

7)根据派生构造;

8)根据生长正断层两盘的厚度;

9)根据平移断层收敛、分散作用和升降活动。

3、答:

威尔逊总结了大洋开合的不同发展趋势,将大洋盆地的演化归纳为六个发展阶段,这六个阶段称为威尔逊旋回。

(1分)

1)胚胎期,以东非裂谷带为代表;

2)幼年期,以红海、亚丁湾为代表;

3)成年期,以大西洋为代表;

4)衰退期,以太平洋为代表;

5)终了期,以死海为代表;

6)遗痕(地缝合线),以喜马拉雅山缝合线为代表。

(每个1分)

4、答:

1)固体地球表层垂向上可分为坚刚岩石圈及塑性软流圈两部分;

2)岩石圈并非浑然一体,可分数量不多的几个刚性板块,板块以每年几厘米的速度相对运动,地壳变形与板块相对运动有关,变形性质取决于板块边界类型;

(3分)

3)板块在地球表层大规模水平运动符合欧拉几何学原理。

全球范围内板块的新生与消亡是大致相互补偿的;

(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