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WORD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82802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161 大小:91.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WORD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1页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WORD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1页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WORD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1页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WORD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1页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WORD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WORD版.docx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WORD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WORD版.docx(16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WORD版.docx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WORD版

 

课题: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五)

教材类型:

苏教版    所属学科:

语文>>第五册    

主备教师:

杨丽丽    

教案内容: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各种钢笔,懂得用钢笔写字的执笔方法和注意事项。

2、了解在稿纸或练习本上写钢笔字的要求,掌握写字的行款,培养良好的书写钢笔字的习惯。

教学重点:

学习正确的执笔方法

教学难点:

训练正确的执笔和书写姿势,并养成习惯。

教学过程:

一、作品展示,导入课题

1、先出示本班学生铅笔书写的作品,进行表扬。

(旨在激励)

再出示几幅钢笔书法作品,朗读欣赏。

(旨在引趣)

2、提问:

你们知道这是用什么笔写的吗?

然后揭示课题。

上三年级了,我们也要学习用钢笔写字了,有没有信心写好?

(教师板书:

认真写钢笔字)

学生大声齐读。

二、认识钢笔及墨水

1、教师出示一把钢笔,进行实物认识。

现行钢笔头有粗有细,我们学习作业应该用中等的普通钢笔。

(看样子)教师拆卸一支钢笔,介绍其结构。

2、学会吸水:

墨水有多种色彩,我们一般使用纯蓝,出示样品。

教师示范吸水,提醒学生注意卫生。

如果是旧笔,要先冲洗一下保证吸管通畅。

吸完墨水后把钢笔擦干净,拧上笔套和瓶盖。

3、学生代表上台试吸,课后指导其他学生。

三、学习书写方法

1、看第一页上部和第二页上部图示,仔细观察其握笔姿势。

教师说明:

执笔方法基本与铅笔相同,握点与笔尖距离约一寸;坐姿端正,两臂平放桌上,眼睛与桌面距离约一尺,胸部与桌边离一拳

2、自己试一试教师巡视,纠正错误。

教师发给学生每人一张纸,学生进行书写练习。

提出希望:

学写钢笔字一要肯专心,模仿字帖认真写,比比象不象;二要有恒心,每天定时坚持写,一定能进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写毛笔字的执笔方法,训练正确的握笔和书写姿势,初步培养学生写毛笔字的良好习惯。

2、初步了解“文房四宝”(笔墨纸砚)的有关知识,懂得如何使用和爱护毛笔,培养正确地使用、爱护毛笔和注意整洁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训练正确的执笔方法和书写姿势。

教学难点:

培养正确使用、爱护毛笔和注意整洁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作品导入,认识四宝

先出示毛笔书法作品,问:

你知道这是用什么写的吗?

再认识文房四宝。

中国古代没有铅笔和钢笔,大多是用毛笔来写字的,所以,毛笔书法在我国可说是历史悠久,用毛笔写字,还离不了几样东西。

出示实物。

教师简单演示,介绍它们的用途。

现在一般用墨水。

二、学写毛笔字

重点指导毛笔的使用方法:

1、选择合适的毛笔。

小学生初学,一般用中楷毛笔。

2、新笔软化。

新毛笔使用前,要用清水泡几分钟,把笔毛泡开。

3、写前注意点:

写前将适量的墨水倒进砚台或小碟中,备好一张吸水软纸垫在页面下。

4、学习写字姿势。

握笔姿势与铅笔、钢笔不同,看插图,并学着老师的样子握好笔,坐姿与平时写字一样,要做到头正、肩平、身直、臂开、足稳。

5、学生练一练。

写时蘸墨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

6、写后注意点:

写完后要将毛笔用清水洗干净,把笔头轻轻挤干,套上笔套,有条件的挂在架子上或插在笔筒中。

三、总结:

用毛笔写字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认真练习。

☆教学调整☆

教学反思:

 

课题:

1、让我们荡起双桨

教材类型:

苏教版    所属学科:

语文>>第五册    

主备教师:

杨丽丽    授课时间:

2009/9/2至2009/9/4    浏览人数:

2

教案内容:

教学要求:

1.阅读课文,感受到新中国少年儿童生活的丰富多彩,幸福美满;培养热爱生活、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感情。

2.学会课文中的10个生字,理解“环绕”、“飘荡”、“凉爽”、“尽情”等词义、并区别运用“映”与“应”、“漂”与“飘”等字的形义。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并背诵,并通过想象说出诗歌描绘的情景。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诗,题目是《让我们荡起双桨》。

歌词的作者是乔羽,写的是我们少年儿童在公园划船的欢乐情景。

2.介绍北海:

在北京故宫西北侧,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古代园林之一,是首都北京的游览胜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范读课文,学习课文中的生字。

1.指导看图。

   ①水面上有哪些人?

哪些景物?

他们在干什么?

西周有哪些美丽的景物?

   ②范读课文。

   ③学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④学习课文的部分生字。

三、学习课文第一小节。

1.指导学生读课文,联系句子理解“环绕”、“飘荡”、“凉爽”等词义。

2.想象、看图、画面有些什么?

3.出示句子。

“水面上…………”   “小船…………”  

“四周…………”     “我们…………”

4.提问,这一小节主要写了哪些景物。

(小船、白塔、绿树、红墙) 

   从课文中找出来。

四、作业:

 1.描红:

 2.根据拼音写出词语:

 3.将下列的字加上偏旁部首,组成词语:

 4.熟读课文第一小段。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指名背诵第一段:

2.默写生字:

二、学习课文第二段:

1.指名学生朗读第二段。

①提问:

这一段又描写哪些景物?

(阳光、小鱼)

②课文中“红领巾迎着太阳”一句中的“红领巾”指的是什么?

(少年儿童,少先队员)

③比较“映”与“应”、“漂”与“飘”字的音、形、义。

   讲课文中“洒”的意义,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④课文中三四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拟人)

⑤比较“迎面”与“迎着”的词义。

2.小结。

(让学生自己讲)

三、学习课文第三段

1.学习课文第三段(集体朗读)

2.理解词义“尽情”

3.思考:

 ①课文中“是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生活”中“谁”指什么?

(读中体会)

 ②从文中哪一句看出划船时间?

 ③课文中每段最后两句三次重复,有什么作用?

4.小结这一段。

四、作业:

 1.口头扩词:

  荡( )( )( )推( )( ) ( )

  课( )( )( )墙( )( ) ( )

 2.区别助词:

  谁(     )狼(     )消(          )西    (      )

  推(      )浪(   ) 悄(         )洒 (         )

 3.添上合适的词语:

  美丽的(           )     愉快地(           )

  凉爽的(          )     尽情地(           )

  

第三课时

一、指名读课文。

二、齐读课文。

三、指导背诵。

  根据挂图,指导背诵。

相机板书:

  ①第一小节:

“倒映”、环绕”。

欣赏美景时用轻声和赞美的语气读。

  ②第二小节“迎、洒、望、听”。

用高兴和自豪的语气朗读。

  ③第三小节“问、谁安排”。

用感激的语气朗读。

  ④同桌互背练习。

四、歌曲欣赏《让我们荡起双桨》

   播放歌曲、闭眼想象,孩子在北海公园,夕阳下游玩的欢乐情景。

五、作业:

板书:

1.让我们荡起双桨

     倒映    环绕       (欣赏)           自然

     迎、洒、望、听      (歌唱)     热爱 党

     问  谁安排         (感情)           祖国

☆教学调整☆

教学反思:

 

课题:

2、学会查“无字词典”

教材类型:

苏教版    所属学科:

语文>>第五册    

主备教师:

杨丽丽    授课时间:

2009/9/5至2009/9/6    浏览人数:

2

教案内容: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1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骄阳似火”、“惊涛拍岸”的意思,知道“无字词典”的意思。

重点难点:

理解“无字词典”的含义,学会观察生活,从生活中学到更多的知识。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出示“骄阳似火”、“惊涛拍岸”两个词语,引导学生查字典,说说词义。

2、过渡到新课。

3、板书课题:

2学会查“无字词典”

4、设疑:

 “无字词典”指什么?

怎样查“无字词典”?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轻声读课文。

要求:

读准字音,标出自然段序号,读通每句话。

2、指名试读课文。

3、学习生字词。

   无字词典  山崩地裂  旅游  解释     烈日当空   骄阳似火

   惊涛拍岸  岩石      理解  意味深长  聪明     不断

4、练读生字词,理解词语。

5、识记词语,描红。

四、作业:

1、练读课文; 

2、抄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扩词练习;读词语。

二、细读课文: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讨论:

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什么?

   2、细读2——5自然段:

   1)集体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①爸爸向聪聪提出了什么问题?

②聪聪是怎么回答的?

③聪聪的回答对吗?

   2)读后讨论:

爸爸是怎样解释“骄阳似火”的。

(板书:

骄阳似火——晒焉)

   3)讨论:

①爸爸听了聪聪的回答“笑了笑”表示满意吗?

②如果是你应怎样回答?

③爸爸的解释和聪聪的解释有什么不同?

④“无字词典”指什么?

4)教师范读2—5段,同桌练习对话,自由读。

3、细读6—8自然段。

1)同学自读6—8自然段。

2)读后讨论:

①爸爸和聪聪来到大海边看到了什么?

②这时爸爸想起了什么?

③聪聪为什么大笑起来?

④指导看图2,说说词语的意思。

4、小结。

5、指导朗读,启发朗读。

三、细读第9段:

1、指名读。

2、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

3、讨论:

为什么查“无字词典”更重要?

怎样查“无字词典”?

四、作业:

1、练读课文;

2、完成书后三、四题;

3、用“骄阳似火”写一句话。

板书:

2学会查“无字词典”

骄阳似火  ———————晒焉

  涌,撞,崩———————惊涛拍岸 

☆教学调整☆

教学反思:

课题:

3、古诗两首

教材类型:

苏教版    所属学科:

语文>>第五册    

主备教师:

杨丽丽    授课时间:

2009/9/6至2009/9/7    浏览人数:

2

教案内容: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能说出诗句中“坐”和“泊”的意思。

3、体会诗中描绘的秋色和诗人抒发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想像诗的画面,体会诗人感情。

教学过程:

《山行》

一、古诗激趣  

1、学生交流古诗,背诵古诗。

  

2、回忆学习古诗的基本方法:

(1)理解课题,认识作者;

(2)解释词语,说说诗意;

(3)联系实际,发挥想象;

(4)感情朗读,体会诗境。

 

二、揭题,学习《山行》  

1、认真读诗,想一想哪些你能读懂了?

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交流。

(1)山行:

在山路上行走。

(2)作者:

杜牧(唐)学生用课外知识交流对杜牧的认识,加深记忆,更方便的理解诗意。

(3)交流:

石径、坐、霜叶、红于、白云深处…… 

(学生发现交流,在结合学生质疑,解读古诗词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人力资源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