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资产处置市场分析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
《不良资产处置市场分析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不良资产处置市场分析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逆周期性.......10
(2)高准入门槛...11
(3)高专业要求...12
3、竞争格局:
四大AMC雄霸市场..............12
三、盈利能力:
甲之砒霜,乙之蜜糖..........15
1、盈利能力分析:
高杠杆、高盈利............15
2、分享盛宴方式:
参股地方AMC...............16
3、不良资产触网:
不介入处置环节............17
4、影响盈利因素:
外部因素为主................18
经济下行背景下,预计2016年不良资产市场化投放规模1.5万亿左右,处置业务具备高杠杆高盈利特征,各类投资者争相进入分食这块丰厚的蛋糕。
市场规模测算。
经济下行背景下,不良处置市场迎来商机,预计2016年市场化投放规模1.5万亿左右,宏观经济见底之前,不良处置市场规模将继续攀升。
①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市场化处置最为成熟,预计2016年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约2.10万亿元,公开投放规模约5200亿元;
②非银金融中信托不良资产市场化处置较为成熟,预计2016年末信托业不良资产规模约4700亿元,公开投放规模约2400亿元;
③非金企业不良资产处置业务现实效果欠佳,但未来一片蓝海,预计2016年非金融企业不良资产规模约6.3万亿,公开市场投放规模7000亿元。
行业竞争格局。
不良处置业务具备高准入门槛、高资金要求、高专业能力和逆周期性的特征,行业呈现寡头垄断竞争格局。
在不良资产处置行业中,四大AMC是四大寡头,地方AMC形成区域内有效补充,虽实力逐步增强但很难撼动四大霸主的地位,其他投资者尚未形成主要竞争力。
盈利机会分析。
不良资产处置市场是一个站在高杠杆上的高盈利行业,ROE显著高于其他行业,各类投资者争相进入。
由于高准入门槛,目前可以新进入不良处置市场核心价值链的方式是参股四大或地方AMC;
设立民间AMC亦可分食处置市场高收益的蛋糕,但预计可以占据的市场份额极小;
一些互联网平台渗入不良处置市场,但并
没有参与处置环节,只是充当资产交易平台或融资平台的角色。
市场活跃程度、资产价格走势是影响处置收益的重要因素。
万亿市场的不良蓝海
经济下行背景下,不良处置市场迎来商机,预计2016年市场化投放规模约1.5万亿左右,宏观经济见底之前,不良处置市场规模将继续攀升。
不良资产主要来源有三: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非银金融机构不良资产、非金融企业不良资产。
市场化处置最为成熟
近年来,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持续呈现“双升”局面,商业银行资产质量的拐点滞后于宏观经济拐点一个季度,经济未见底,银行资产质量难言好转。
当资产质量压力超出银行自身处置能力时,
商业银行需借助外部
力量,不良资产转出是商业银行最有效、最常用的降低不良率手段。
商业银行优先选择自身处置能力化解不良,经济下行背景下不良贷款大量出现,自身处置能力有限,需要借助外部力量。
在众多不良资产处置措施中,转让给外部机构是最直接、最管用的处置方式,能够快速降低表内不良率并回笼资金。
东方资管的调研报告显示,2015年45.16%的受访者选择“向资产公司转让”是银行处置不良资产中更倾向的方式,而2014年这一比例只有35.94%。
预计2016年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约2.10万亿元,全年公开投放规模约5200亿元。
①预计商业银行不良转出率为25%。
2015年上半年上市银行年化不良核销转出率为46%,考虑银行业总体不良压力大于上市银行、下半年核销转出率高于上半年,行业平均核销转出率高于上市银行水平,再对核销部分(部分是银行自身处置)打个折扣,预计商业银行不良转出率为25%。
②2015Q3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19万亿元,假设2015Q4、2016年不良贷款增速分别为8.6%
、
60%,2016年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2.10万亿元。
③预计2016年商业银行公开市场投放不良贷款为5200余亿元。
处于监管考核和同业竞争压力,现阶段很多银行借通道让不良出表,从账面上看这部分资产进入了市场化处置阶段,但实质处置收益留在银行。
列举两种出表方式:
①银行将不良资产打包卖给AMC,承诺远期回购,AMC只赚通道费,不良资产包出售不会打很低折扣;
②银行与AMC一起成立基金,AMC在基金中直接出资作为优先级,银行自己的资管计划或理财资金做劣后级,资产清收还是银行来做。
千亿规模的信托不良
由于业务复杂且数据缺失,非银金融实际不良资产规模无法准确估算,我们按照资金投向实体企业、不良资产可以转让、有数据支持的原则,确定以信托不良资产代表非银金融不良资产。
预计2016年末信托业不良资产规模约4700亿元,公开投放规模约2400亿元。
①截止至2015Q3,信托资金投向总规模为13.75万亿,预计2016年末信托总规模较2015年9月末增长40%,至20.63万亿元。
按照行业投向加权估算,信托资产不良率约为2.3%,预计2016年末信托行业不良资产规模约为4700亿元。
②由于信托自身处置能力有限,假设50%不良资产转出给外部机构处置,预计2016年信托业公开投放的不良资产规模约为2400亿元。
公式:
信托业不良资产转出规模=Σ(行业投向规模*银行贷款行业不良率*风险溢价)*核销转出率
市场潜力尚待挖掘
非金企业不良资产处置业务是一片蓝海,预计2016年非金融企业不良资产规模约为6.3万亿。
尤其目前经济下行的情况下,过剩产能去化和国企改革过程中不良资产处置市场潜力巨大,未来前景美好。
①截止至2015年10月,全国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应收账款余额11.5万亿元,按照工业占GDP比例估算,全国企业应收账款余额25万亿。
按照年增长9%,2016年末非金企业应收账款余额约为27.3万亿。
②若将逾期一年以上应收账款算作不良资产,上市公司逾期一年以上的应收账款占比约为23%,2016年非金融企业的不良资产规模约为6.3万亿。
但是,非金企业不良资产处置实际效果不佳,市场化处置方式尚不成熟。
非金融不良资产业务相对于金融不良资产业务,面临更加复杂的资产背景和不确定性,资产管理公司的处置经验也相对不足。
东方资管调查结果显示,受访者普遍认为非金融不良资产业务风险高于金融不良资产业务,但其收益优势却十分微弱。
目前市场中中国信达的非金不良资产处置业务最为成熟,根据中国信达非金不良处置业务占比推算,全市场可公开投放的不良资产规模约为7000亿元。
信达财报显示,截至2014年末,非金融类不良资产达到1231亿元人民币,占不良债权资产总额的59.5%。
非金融类不良资产收入达到126.5亿元,占56.6%。
四大霸主,地方崛起
价值链核心是处置方
不良资产收购市场的卖方包括银行、非银金融机构、非金融企业。
近年来,随着AMC获得处置信托、非金融机构不良资产的资格,非银金融机构和非金融企业不良资产的比例逐步提升,成为行业发展重要动力。
不良资产收购市场的买方(兼任处置方的角色)主要包括四大AMC、省级AMC、民间AMC和外国投资者等等。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通过转让的方式处置不良资产,不良资产处置市场的买方较少,一般是债务人企业或者企业的关联方,例如股东、债务企业投资人。
不良资产处置市场还有专业第三方服务机构,包括不良资产专业评估师、债务人评级机构、拍卖机构、律师事务所、信托、不良资产交易平台及其他服务提供机构。
资金、专业、背景缺一不可
不良处置行业具备逆周期性、高准入门槛、高专业要求三大行业属性。
(1)逆周期性
不良资产投资可以理解成低买高卖,即在经济下行时,大量坏账生产,资产管理公司低价收购,随着经济好转,其中一些好的资产出现增值溢价,资产管理公司盈利。
行业逆周期性要求AMC具备如下能力:
充足的资金,用于在经济低谷期收购资产;
多元化经营,不良资产处置周期较长,多元化经营能够熨平不良处置业务的周期波动,
防止公司在经济繁荣阶段“无饭可吃”。
(2)高准入门槛
四大AMC仍是不良资产收购市场的主要接受方,监管允许其收购范围最为广泛:
可参与批量转让业务2,收购信托五类不良资产3(几乎涵盖所有信托不良资产)、收购非金融企业不良资产4;
2012年,监管层放低准入门槛,允许各省设立或授权一家地方AMC,参与本省范围内金融企业不良资产批量收购和处置业务,对其收购信托和非金企业不良资产也并无限制(地方AMC不是金融机构,监管主体并非银监会,银监会发布的政策法规对其无效);
民间AMC不得参与不良资产批量转让(商业银行转出不良贷款的常用手段),只能接收AMC转出的不良资产或直接购买不良资产;
外资一般是从国外低息融资,抓住中国经济周期的下滑,投资中国不良资产。
高准入门槛的行业属性使处置市场具备高集中度和高盈利性两
大特征。
高集中度:
不良资产处置行业是一个寡头垄断行业,四大AMC雄霸市场;
高盈利性:
四大AMCROE在20%左右,明显高于其他行业,高盈利性吸引其他投资者争相进入分食蛋糕。
(3)高专业要求
在处置过程中,处置思路和时机的把握及处置尽调的充分性决定了处置业务的收益情况,AMC需要配备足够的经济、法律、财会等高素质人才。
四大AMC雄霸市场
从行业属性来看,不良资产处置市场是一个典型的寡头垄断市场。
四大AMC雄霸市场,地方AMC形成区域内有效补充,是紧随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之后的重要竞争者,其他投资者尚未形成主要竞争力。
东方资管调查显示,半数以上的四大AMC受访者认为未来市场最重要的竞争者仍是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四大AMC与地方AMC之间竞争并不激烈。
虽然地方AMC竞争实力在逐步提高,但依然很难撼动四大AMC在市场上的霸主地位。
截止至2015年6月,中国信达和中国华融的资产规模分别是6580、7346亿元,分别是浙商资产的36、40倍。
地方AMC融资渠道有限是掣肘其业务发展的最大因素。
主要劣势有二:
一是地方AMC资金来源多借助地方财政,财力有限,其他融资渠道如民间资本、信托贷款等要求的回报率较高,影响公司业务拓展;
二是经营范围和处置手段受限,监管限制地方AMC只能参与本省(区、市)范围内不良批量转让工作,购入的不良资产应采取债务重组的方式进行处置,不得对外转让。
地方AMC的最大优势在于与地方政府、银行关系密切,利于节约处置成本。
主要优势有二:
一是本土化经营,有省级政府背景,与地方政府、金融机构关系更紧密,在业务来源、信息获取等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在不良资产处置过程中易于平衡各方利益、有效化解矛盾;
二是机制灵活,经营决策链条短,网点深入当地,能够快速做出反应和决策。
民间AMC和外资投资者很难在不良资产收购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因为在银行不良资产收购市场中,批量转让是商业银行最常用的方式,但监管只允许四大AMC和省级AMC参与,民营AMC和外资投资者可接收资产的渠道受限。
甲之砒霜,乙之蜜糖
一些互联网平台渗入不良处置市场,但并没有参与处置环节,只是充当资产交易平台或融资平台的角色。
高杠杆、高盈利
在盈利性上,不良资产处置市场是一个站在高杠杆上的高盈利行业。
2015年中报显示,中国信达和中国华融权益乘数为6.20、8.85,浙商资产融资渠道较少,权益乘数略低,为5.48,但也普遍高于上市企业平均水平;
中国华融、中国信达、浙商资产的ROE分别为22.22%
16.14%、15.78%,而上市公司行业平均ROE均在10%以下。
参股地方AMC
目前可以新进入不良处置行业核心价值链的方式是参股四大或地方AMC。
四大AMC成立十余年,股权结构较为稳定,参股难度较大;
监管允许各省、自治区可设立或授权一家资产管理后,目前已有18家地方AMC成立,投资者可以通过参股已经成立的地方AMC,或者计划新设的地方AMC,分享不良资产处置业务的盛宴。
分析发现,地方AMC具备如下特点:
近30%是在已有的资产管理公司基础上申请的牌照,具备资产处置经验和团队;
控股股东多为国资背景,仅安徽、宁夏、吉林、四川是民营资本控股的资产管理公司;
地方AMC试点区域与不良高发区(长三角、珠三角、华北地区)重合度较高。
看好不良资产市场前景的其他投资者可以通过接收不良处置市场中的资产(即从四大AMC或地方AMC手中买入不良资产),自行处置并获利,分割版图。
但预计这种方式可以占据的市场份额很小。
不介入处置环节
互联网金融不断地向各个金融环节渗透,自然也不会错过不良资产这块蛋糕。
目前主要有不良资产处置触网的两种新方式:
一是以淘宝拍卖会为代表的资产交易平台:
二是以聚财猫平台为代表的基于不良资产债权的理财产品。
两者均不介入实质处置流程。
以淘宝为代表的互联网交易平台建立起一个交易市场,有效解决市场活跃度不高这个最大的短板。
互联网平台整合市场中的不良资产处置参与者,提供撮合、建议、制定方案或技术支持,打造不良资产生态区。
传统的不良资产处置通道有限,信息严重不对称,“互联网+”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东方资管调研显示,市场活跃程度不高已经成为影响不良处置回收率的最大因素。
聚财猫通过买入返售的方式为AMC提供资金,帮助AMC解决了不良处置周期长、回款慢的难题。
其主要模式是:
地方资管公司通过债权形式在聚财猫平台转让,聚财猫投资人受让债权,资管公司到期回购,并对本息做担保。
在收益率普遍下滑的情况下,产品的收益收益在7.5%-12%之间,具备一定吸引力。
外部因素为主
影响不良处置业务收益率的因素有:
市场活跃程度、资产价格走势、专业处置能力、地方政府干预。
市场活跃程度:
不能有效反馈市场实际供需,发掘资产内在价值,这是影响处置业务收益的最大因素。
资产价格走势:
过去十年显著受益于地产上升周期的资产增值效应,抵押物形成历史高回收率的重要支撑。
未来在土地、房地产市场普遍面临压力及制造业过剩产能整合价值较低的预期下,整体回收预期可能走低。
专业处置能力:
在处置过程中,处置思路和时机的把握及处置尽调的充分性决定了处置业务的收益情况。
地方政府干预:
地方政府从最小化社会成本(考虑失业率、税收等等)的角度出发,给不良资产处置方施加压力,使AMC经营不能完全市场化。
注:
外部市场因素包括市场活跃程度及资产价格走势,内部因素包括处置思路和时机的把握及处置尽调的充分性。
海德股份:
拟设立全资子公司海德资管,开展不良资产管理业务。
参股或有望参股地方资产管理公司泰达股份:
间接参股天津津融投资服务集团有限公司(拥有天津市不良资产管理牌照)。
陕国投A:
拟以自有资金不超过1亿元认购陕西金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股权,股权占比2%左右。
浙江东方:
正筹划购买控股股东浙江省国际贸易集团下属的金融行业子公司或参股公司的股权。
而浙江省国际贸易集团是浙江省浙商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的第一大股东。
有望从房地产业切入不良资产管理信达地产、世联行、嘉宝集团。
债务催讨市场
一诺银华:
正申请新三板挂牌,主营业务收入来源于提供个人信贷产品的逾期催告及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