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一总复习提纲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7822551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1.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选修一总复习提纲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选修一总复习提纲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选修一总复习提纲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选修一总复习提纲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选修一总复习提纲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选修一总复习提纲文档格式.docx

《选修一总复习提纲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选修一总复习提纲文档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选修一总复习提纲文档格式.docx

确立财产等级制度

目的是为了打破贵族的世袭特权;

原则是按财产的多少划分四个等级,财产越多,等级越高,享受的权利越多,所要尽的义务也越多

并未实现公民之间的真正平等,打破了贵族依据世袭特权垄断官职的局面,使工商业奴隶主分享了政治权力,也使下层平民获得了一定的公民权利

改革国家权力机构

恢复公民大会作为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

大大提高了广大公民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削弱了贵族长老会议的权力

组成“四百人会议”作为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

执掌最高统治权

打破了世袭贵族垄断政治的局面,使新兴的工商业奴隶主有权参与到政治管理中来

设立公民陪审法庭为最高司法机关

打破贵族对司法审判权的长期垄断

鼓励发展农工商业

农业:

鼓励橄榄油等经济作物出口

大大推动了雅典奴隶制经济的发展,为民主政治奠定了经济基础

手工业:

规定凡雅典公民必须让儿子学一门手艺,吸引鼓励有技术的外国人迁居雅典

四、特点:

“公平”、“中庸”

五、性质:

奴隶主性质的改革

六、结果:

梭伦推崇“中庸”,企图用妥协的办法来求得斗争双方的和解,一方面改善平民的经济状况,一方面保护贵族的政治特权,他形容自己“拿着一只大盾,保护两方”,但结果两面都不讨好,最后自己被迫远走埃及,但其改革的成果并没有被废除。

(成功)

七、影响

(一)积极方面:

1、大大促进了雅典的繁荣与发展

2、奠定了城邦民主政治的基础(最重要)

3、开启了西方权力划分的先河

4、渗透在改革中的“中庸”精神为雅典民主政治和西方民主政治提供了价值基础

(二)局限性:

贵族与平民的矛盾没有从根本上消除

(1)其中庸原则决定了改革的不彻底性;

(2)按财产划分等级限制了平民参与高级管理的机会;

(3)不能完全满足平民阶级的政治经济需求。

封建性质的改革

确立封建制度——商鞅变法与秦的强盛

一、历史背景

1、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化发展(经济)

2、新兴地主阶级出现(政治)

3、思想文化领域百家争鸣(思想)

4、诸侯混战,争夺霸权(军事)

二、目的:

富国强兵

三、指导思想:

法家理论

四、内容:

①以农求富的经济改革:

废井田、开阡陌;

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统一度量衡

②加强集权的政治改革:

严格什伍户籍制度,实行连坐法;

普遍推行县制;

制定秦律

③提高战斗力的军事改革:

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废除“世卿世禄制

④加强思想控制的文化改革:

“燔诗书而明法令”

⑤改革旧俗:

以农求富的经济改革

废井田、开阡陌

允许土地自由买卖,维护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提高了他们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

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极大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秦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为后来秦始皇统一六国奠定了物质基础。

但也奠定了中国此后一千多年对商业发展抑制的总体趋势,成为以后商品经济发展的阻力

统一度量衡

为人们从事经济文化交流活动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对秦国经济的发展和巩固中央集权制度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加强集权的政治改革

严格什伍户籍制度,实行连坐法

保证了社会统治秩序,强化了对基层民众的管理和统治

普遍推行县制

巩固了中央集权的封建统治

制定秦律

有利于加强统治

提高战斗力的军事改革

打击了奴隶主旧贵族,大大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也扩大了统治基础

加强思想控制

加强了思想控制.但极端压制了人民的思想,对于我国文化典籍也是一种摧残。

实质是文化专制

改革旧俗

禁止父子兄弟同室居住。

强行推行一夫一妻小家庭政策

进一步发展了小家庭生产,有利于国家赋税、加强了秦国的集权统治。

依照中原地区的风俗、风尚进行改革,不仅促进了秦国的发展,也有利于民族的融合

死因:

1、商鞅变法触动了旧贵族的既得利益

2、商鞅实行的酷刑也加剧了旧势力对商鞅的仇恨

3、秦孝公死后,商鞅失去了生存的主要屏障

4、新法成了他逃亡的障碍,最终为变法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五、结果:

商鞅虽死,而秦卒行其法(商鞅变法是成功)

成功:

顺应了时代的发展,顺应了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变革,是对整个生产关系的变革,使封建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得以进一步的确立与发展,变法为秦国的富国强兵和后来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六、成功的原因:

①顺应了历史潮流。

②变法的内容已经深入人心。

③法家思想奠定了变法的思想理论基础.

④商鞅同守旧派贵族的论战,扫除了变法的思想障碍。

⑤秦孝公有变法图强的决心,对商鞅支持、重用

七、历史作用

1、积极:

富国强兵,为秦统一天下奠定基础。

经济——从根本上确立土地私有制,为秦国农业生产带来生机。

政治——打击旧贵族,使封建国家机器的职能更加健全,中央集

权制度的建设从此开始。

军事——极大提高了秦军的战斗力,秦国在对外战争中掌握了主

动权。

2、消极作用

①轻罪重刑,轻视了教化;

连坐法加重了对人民的压迫。

法律严苛,容易造成统治者的暴政;

②文化高压政策不利于思想文化发展;

③重农抑商,造成封建社会对商业和商人长期歧视,阻碍了商品经济发展。

八、性质:

地主阶级的改革

九、特点

①商鞅变法的核心内容可概括为“农战”和“法治”。

②商鞅变法是实行最彻底、对旧贵族打击最严重、变法措施最全面、为期最久、影响最深远的改革。

③商鞅变法以法律形式废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发展封建经济,增加政府收入富国强兵,建立新型地主阶级的统治。

重农抑商政策的评价:

对秦的影响主要是积极的:

在商品经济不发达的秦国,农业是经济基础,保证了封建国家的财源和兵员,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发展,为秦国的统一准备了物质条件,这一政策对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封建制度的巩固曾起过积极的作用。

对后世的影响主要是消极的:

历代统治者在商品经济逐渐发展的时候,仍然推行此政策,抑制了商品经济和工商业的发展,阻碍了明朝中期后的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进而造成中国近代落后,.同时,重农抑商政策,往往限制了社会经济的平衡发展,导致经济结构过分单一。

历史上往往因为政策上的原因、认识上的偏差,造成一定消极影响。

如为扩大耕地面积,人为地毁林开荒、围湖造田,导致了环境的恶化。

启示:

商品经济、农业经济都是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忽视任何一方;

品经济的发展有其内在的发展规律,不应该认为地禁锢他的发展;

当今世界经济的多极化发展,商品经济前途广阔,随着现代化步伐加快,他将居于主导地位

少数民族学习先进制度文化

(兼有确立封建制度和民族融合的性质)

北魏孝文帝改革

1、北魏崛起与统一黄河流域——奠定基础

2、社会矛盾和统治危机:

①阶级矛盾尖锐②民族矛盾激化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③人民起义不断

3、冯太后和孝文帝的推动作用

4、民族融合的历史趋势出现

缓和民族对立和社会矛盾,发展生产,巩固统治

三、内容:

均田制—政府把掌握的土地实行分配;

受田农民纳租﹑纳调;

受田农民服徭役和兵役(实质是推行土地国有制)

整顿吏治;

迁都洛阳;

采用汉族统治阶级的封建统治政策

文化:

汉化政策—采用汉姓;

改穿汉服;

学说汉话;

提倡与汉族通婚;

迁都洛阳(孝文帝改革中最重要的措施)

五、性质:

自上而下的一次改变北魏社会面貌的封建化改革运动。

六、作用:

①促进了北魏社会经济的繁荣和文化发展

②吸取了汉族先进政治制度与文化,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

③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讨论:

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中的土地制度问题

1、背景:

战国时期,由于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生产力显著提高,促进了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北魏时,由于中原地区长期战乱,百姓流亡,存在着大量荒地。

同时内迁的少数民族也逐渐学会汉族的农耕生活。

2、内容:

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允许土地买卖,实质上是推行土地私有制;

孝文帝改革推行均田制,规定按一定的标准,将国家控制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土地不得买卖,实质是推行土地国有制。

3、启示:

生产关系的变化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一、背景(时间:

1069年)

1、社会矛盾尖锐

阶级矛盾:

土地兼并、赋税沉重

民族矛盾:

辽、西夏的威胁战事连年

统治阶级内部矛盾

2、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

积弱

军队战斗力弱,行政效率低下皇帝:

集军权、更戌法集中行政权,集中财政权

积贫国家财政负担沉重入不敷出冗兵、冗官、冗费

二、目的

为了富国强兵,改变积弱的局面

为了挽救北宋统治危机,巩固封建统治秩序

富国之法强兵之法选才之法

青苗法精简军队废诗赋取士制,考试重经义时务策论。

农田水利法保甲法贯彻择优录用原则,惟才用人。

募役法保马法

市易法将兵法

方田均税法置军器监

均输法

富国之法作用和成效

农田水利:

水利工程广为修建;

耕地面积增加,农业生产发展;

政府税收增加。

方田均税:

清丈出大量隐瞒土地,增加了政府收入;

无地农民负担减轻。

青苗:

农民的生产时间得到保证,利于农业发展;

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

市易均输:

打破了大商人对市场的垄断;

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总之,政府的收入增加,积贫的局面有所改变。

社会矛盾有所缓和。

“民不加赋而国用足”是王安石的理财思想,试结合变法的内容分析这一思想是如何体现的?

1、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市易法、增加了政府的收入;

2、农田水利法,改善了农业生产的基础设施,有利于提高农产量。

这是现代国家理财者所共信的原则。

强兵措施作用和主要成效

保甲法:

加强了基层封建统治秩序;

建立了全国性的军事储备;

节省了大量的训练费用。

置军器监:

武器质量和产量都提高

保马法:

马匹的质量和数量提高;

政府节省了大量养马费用。

将兵法:

提高了军队战斗力。

精简军队:

提高了军队战斗力,节省了军费。

军队的战斗力有明显提高,积弱局面有所改善

四、结果:

最终失败.

原因:

①变法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遭到了他们的阻挠和破坏。

②在变法过程中,由于用人不当,出现了新法危害百姓的现象。

封建地主阶级针对北宋统治危机进行的改革运动

六、评价

①进步:

积贫现象的改变:

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促进了经济发展,客观上有利于社会进步。

积弱现象的改善:

加强了国力,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②局限:

以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为出发点,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危机;

农民的处境没有根本改变,负担依然沉重

七、启示

①改革是历史发展的要求和产物

②改革是革除社会弊政,促进社会发展和国家强盛的重要手段

③改革必然涉及到某些人的特权和私利,因而会有阻力,甚至充满了尖锐的斗争。

比较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的异同

•相同点

•直接的目的都是为了富国强兵

•变法得到了王权的支持

•变法内容都触动了旧势力的利益,遭到强烈的反对

•变法者个人的命运基本相同

•变法都对生产关系作了调整

•不同点

•背景:

商鞅:

发生在新旧交替的战国时期

•王:

发生在北宋中期统治危机四伏时期

•根本目的:

商:

根本上废除旧制度,建立新制度

•王:

挽救统治危机,局部调整生产关系

•性质:

是一场封建化的运动

对封建社会内部矛盾进行局部调整的改革

•结果:

成功

失败

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走向近代)

思想文化领域:

欧洲的宗教改革(16世纪)

一、背景:

1、天主教会作为最有势力的封建主集团,日益腐化和专横,并成为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表现

经济方面

天主教会是西欧最大的封建主,占据了天主教世界土地的1/3,并向民众征收“什一税”、兜售“赎罪券”等方式搜刮钱财

政治方面

教皇鼓吹教权高于王权,干涉各国的政治

思想文化领域

垄断教育、思想、文化和舆论机构,成为封建统治阶级和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

社会生活方面

影响无处不在。

2、向近代过渡的西欧(社会根源)

(1)(经济上)西欧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2)(政治上)民族国家发展;

专制君主的兴起

(3)(思想文化)文艺复兴运动兴起和早期基督教思想所宣传的人本主义

二、目的:

建立适应于民族国家发展的“民族教会”或适应于资产阶级兴起需要的“廉价教会”

三、内容:

因信称义要求建立国家利益至上的、服从于国家主权的民族教会

四、影响

1、政治上:

打击了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它剥夺了教会在各国的政治、经济权益,各国王权得到加强,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发展

2、经济上:

夺取了大量原属教会的财产,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3、精神文化:

①打破了天主教会精神垄断,使人们的思想得到解放,发展了人文主义。

②发展本民族文化,各国普遍重视教育,兴办学校,增加包括自然科学在内的学习科目,促进了西欧各国民族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③传播了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

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旗帜

五、实质:

是一场西欧资产阶级在宗教外衣掩饰下发动的反对封建统治和罗马教会的政治运动(双重性质)

六、过程与内容

(一)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1517年)——揭开序幕

1、背景

(1)根本原因:

15~16世纪,德意志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2)主要原因:

罗马教廷对德意志的神权统治和经济搜刮

(3)导火线:

1517年,教皇派人到德意志兜售赎罪券

2、目的:

摆脱罗马教廷的桎梏,建立促进民族复兴的本国教会

3、内容

4、影响

①推动了广大民众的反封建斗争,沉重打击了天主教会和封建势力

②使德国确立了“教随国定”的原则,形成了一种新教路德宗

③有利于德意志民族语言的发展

④为欧洲的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宗教改革开辟了道路

(二)加尔文宗教改革

1、背景:

①受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影响

②受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影响

2、内容:

3、影响

1)积极①打击了天主教会的势力

②净化了社会风气

③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④主张更为激进,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旗帜

⑤国际性影响广泛,日内瓦也由此成为“新教的罗马”

(2)局限:

镇压异端,判处异端死刑

(三)英国宗教改革——自上而下

1、原因:

(1)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要求冲破封建神学思想的束缚,要求宗教改革

(2)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思想的传播,社会各阶层反教会情绪不断高涨

(3)日益强大的王权力图摆脱罗马教权的桎梏

(4)婚姻继承问题导致亨利八世与教皇决裂

建立作为王权之精神支柱的、不受罗马教廷控制的民族教会,加强统治

3、内容

(1)积极

①摆脱了罗马教权的桎梏,巩固了日益强大的王权,

②使英国基督教成为英国国教

③天主教会被剥夺的大多财产落到新兴资产阶级手里,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比较保守的,在宗教信仰和神学思想方面没有实质性的变化,不利于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后出现清教运动。

5、特点:

是依靠王权自上而下进行的

新教内容:

保留了较多的天主教成份

6、性质:

是一场自上而下的宗教改革运动

确立资本主义——日本近代化的起航------明治维新

一、背景——内忧外患

1、统治危机

19世纪以后,社会各阶层对幕府统治强烈不满,尤其下级武士,迫切希望改变现状幕府高压政策激化了社会各阶级矛盾,

幕府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因素充分发展

外交:

闭关锁国政策使日本落后于世界发展的大趋势;

2、民族危机:

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入侵

3、条件:

武装倒幕和明治政府的建立,改革条件的成熟.

巩固天皇新政权,建立近代化的独立国家

三、内容:

1、政治——废除旧体制:

奉还版籍;

废藩置县;

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四民平等”;

制定宪法

2、经济——发展新经济:

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确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

“殖产兴业”利用政府力量引进技术和设备,创办“样板”企业,供私人企业效仿,由国家兴办近代交通通讯事业。

(核心)利用政府力量大力扶植和保护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

3、文教——“文明开化”(核心)

了解西方文明;

改革教育;

传播西方启蒙思想;

生活习俗西化

4、军事——建立新军队,为对外扩张创造条件。

①实行义务兵役制,建立常备军。

②武土道教育:

尚武、忠君。

③设立军事院校。

使日本由一个封建落后国家逐渐变成一个封建色彩浓厚的近代资本主义国家;

基本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

五、性质——自上而下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六、影响

1、积极——是日本历史的转折点,日本走上近代化道路

(1)政治:

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

确立近代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开始民主化

(2)经济:

日本近代资本主义工业体系开始确立,到19世纪90年代初,日本已经成为亚洲资本主义经济最发达的国家

(3)军事:

建立了一支现代化军队,并不断得到加强

(4)国际地位:

日本完全废除了列强强加的不平等条约,获得国家主权的独立和完整,成为当时亚洲唯一独立的国家,并逐步成为列强

(5)文化习俗:

传播了西方近代思想文化,社会面貌发生深刻变化

2、局限——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①经济:

农民的贫困,影响国内市场扩大,制约了工业发展。

②政治:

民族利益至上的思想和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促使日本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

天皇专制色彩浓厚,人民没有民主权利。

③文化:

推行愚民政策,强制民众绝对服从天皇。

④国际:

狭隘的民族主义和军国主义传统结合推动日本加入侵略的行列,给亚洲国家带来灾难。

改革的局限导致日本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成为战争的罪魁祸首。

 

日本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方法】分析改革成败的原因要四看:

⑴看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或趋势;

⑵看当时新旧势力的力量对比;

⑶看改革的政策措施是否正确;

⑷看改革者的素质如何。

此外,世界近现代史上的改革还要看国际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思考:

明治维新为什么能成功?

(1)时代和国际环境因素。

明治维新时,世界处在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争夺殖民地的高潮尚未到来,西方列强侵略矛头主要指向中国,加上亚洲民族运动兴起,特别是太平天国运动牵制了西方列强的势力,为日本提供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2)国内因素。

①政治体制:

封建领主潜伏着很大的离心力,维新派的尊王倒幕号召,客观上符合建立民族国家和统一国内市场的要求,以大阪为中心的国内统一市场逐步形成,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②思想文化传统:

日本知识分子易于吸收外国的新思想、新文化,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和科学技术在日本传播快、普及早,并与自身民族文化融合,对维新运动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3)改革的主观因素。

①领袖人物:

改革派骨干多为资产阶级化的知识分子,具有斗争经验和政治才干。

②方针正确:

长州、萨摩等藩,采取割据富强的方针,有强大的武装力量。

③人民群众:

重视利用人民的力量,推翻了幕府统治。

④国家政权:

明治政权掌握在改革派手中,改革成为基本国策和政府的一致行动,保证了改革的顺利进行。

确立资本主义——戊戌变法

一、背景

1、民族危机:

甲午战争失败和《马关条约》的签订,激发了救亡图

存的民族意识.

2、经济基础:

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3、阶级基础:

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4、思想基础:

:

西方近代思想的传入;

资产阶级维新思潮的兴起.

二、过程

1、开始:

公车上书-----揭开序幕.

2、发展

①创办报纸:

1895年康有为在北京创办了维新派的第一份报纸《万国公报》,后改名《中外纪闻》。

在上海创办《强学报》后改为《时务报》,当时《时务报》发行最为广泛。

②组织学会:

1895年在康有为在北京组织了维新派的第一个政治团体强学会

③创办学堂:

长沙创办了“时务学堂”

④上书请愿:

1898年上清帝第五、六书

3、高潮——变法

准许臣民上书言事;

举荐人才;

精简机构,裁撤冗

员;

取消旗人特权,

鼓励发展农工商业;

创办国家银行;

编制国家预算和

决算;

举办邮政

(3)文教:

废八股;

创办各种学堂;

派人留学;

准许民间办报;

设译书局

(4)军事:

按西法武装训练新式军队,添造军舰

4、结果——失败——原因

①封建顽固势力对新政的破坏和镇压

②变法运动的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较为薄弱

③改革没有触动封建土地所有制,使改革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

④执行新政的地方官员阳奉阴违,新政无法落实;

变法采用“和平”“合法”的手段和自上而下的方式;

对帝国主义的幻想

⑤国际环境:

19世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加紧侵略中国

三、影响:

①是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政治运动:

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

②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

四、性质:

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五、教训: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改良主义道路走不通,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漫长而又坎坷

为什么日本明治维新成功,中国戊戌变法失败?

(1)国内背景:

日本封建统治相对中国来说比较薄弱.

(2)国际环境明治维新:

世界处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夺取殖民地的高潮尚未开始;

戊戌变法:

世界资本主义已经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列强通过争夺殖民地的高潮已经基本上把世界瓜分完毕。

(3)领导者

明治维新:

尽管日本资产阶级尚不成熟,但向资产阶级转化的具有革新精神的中下级武士充当了倒幕运动的领导。

他们懂得斗争策略,建立了军队和基地,分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英语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