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题分类汇编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第四单元 化学实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7820460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533.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模拟题分类汇编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第四单元 化学实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模拟题分类汇编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第四单元 化学实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模拟题分类汇编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第四单元 化学实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模拟题分类汇编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第四单元 化学实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模拟题分类汇编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第四单元 化学实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模拟题分类汇编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第四单元 化学实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模拟题分类汇编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第四单元 化学实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拟题分类汇编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第四单元 化学实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模拟题分类汇编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第四单元 化学实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江苏省无锡市期末)下列有关实验装置进行的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图1图2图3图4

A.利用图1

装置可从氯化铁溶液中直接蒸发结晶获得氯化铁晶体

B.利用图2装置可分

离石油,得到汽油、煤油和柴油等各种馏分

C.利用图3装置可分离CH3CH2OH和CH3COOC2H5混合液

D.利用图4装置可进行酸碱中和滴定

5.【答案】D【解析】加热FeCl3溶液,促进盐类水解,直接蒸干得到的是Fe(OH)3,A项错误;

石油分馏时,温度计应放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B项错误;

乙醇和乙酸乙酯互溶,不能用分液法分离,C项错误;

酸性物质或强氧化性物质装在酸式滴定管,滴定滴定待测液或标准液装在锥形瓶,进行滴定操作,D项正确。

6.(2014·

广东省清远市期末)向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不同的无色溶液进行如下操作,结论正确的是

操作

现象

结论

A

滴加BaC12溶液

生成白色沉淀

原溶液中有SO42—

B

用洁净铂丝蘸取溶液进行焰色反应

火焰呈黄色

原溶液中有Na+无K+

C

滴加氯水和CC14,振荡、静置

下层溶液显紫色

原溶液中有I—

D

滴加几滴稀NaOH溶液,将湿润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

试纸不变蓝

原溶液中无NH4+

6.【答案】C【解析】滴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溶液中可能含有SO42-、CO32-、Ag+等,A项错误;

观察焰色反应确定是否有钾元素,应隔着蓝色钴玻璃,B项错误;

2I-+Cl2=2Cl-+I2,用CCl4萃取其中的I2,四氯化碳层显紫色,C项正确;

检验NH4+应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浓NaOH溶液并加热,再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是否产生氨气,D项错误。

7.(2014·

北京市东城区期末)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杂质选用的试剂和方法最合理的是 

7.【答案】C【解析】苯中混有苯酚常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与苯酚反应,然后再用蒸馏的办法进行分离后分液,A项错误。

二氧化碳中混有二氧化硫常使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除去二氧化硫;

澄清石灰水可以把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都吸收,B项错误;

二氧化硅可以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即SiO2 

2NaOH 

Na2SiO3 

H2O 

,氧化铁不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故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氧化铁中的二氧化硅,C项正确;

乙酸可以和饱和碳酸钠溶液反应,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溶解度小,可以用饱和碳酸钠溶液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然后分液法分离,D项错误。

8.(2014·

湖南省五市十校期末)下图装置可用于

A.用氯酸钾和少量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B.用NH4Cl与Ca(OH)2,制取NH3

  C.用Cu和浓HNO3反应制取NO2

D.用Cu和稀HNO3反应制NO

8.【答案】D【解析】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分解,需要加热进行,A项错误;

NH4Cl与Ca(OH)2制取NH3,需要加热,B项错误;

NO2能够与水反应,不能用排水法收集,C项错误;

铜与稀HNO3常温下能够生成不溶于水的NO,利用排水法收集,D项正确。

9.(2014·

江西省新余市期末)下图装置制取、提纯并收集表中的四种气体(a、b、c表示相应仪器中加入的试剂),其中可行的是()

气体

a

b

c

NO2

浓硝酸

铜片

NaOH溶液

SO2

浓硫酸

Cu

酸性KMnO4溶液

NH3

浓氨水

生石灰

碱石灰

O2

双氧水

MnO2

 

9.【答案】D【解析】NO2能够与NaOH溶液反应,A项错误;

铜与浓硫酸反应需要加热,B项错误;

用碱石灰干燥氨气,应盛放在干燥管中,C项错误;

双氧水在MnO2催化下分解产生氧气,再利用浓硫酸干燥,用向上排空气法可收集到纯净的氧气,D项正确。

10.(2014·

江苏省镇江市期末)下列有关实验装置进行的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图1装置制取并收集干燥纯净的NH3

B.用图2装置实验室制备Fe(OH)2

C.装置3收集并测量Cu与浓硝酸反应产生的气体及体积

D.装置4可用于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

10.【答案】B【解析】氨气收集应采取向下排空气法,A项错误;

图2煤油隔绝空气,铁为电解池的阳极:

Fe-2e-=Fe2+,Fe2+遇溶液中的OH-产生Fe(OH)2沉淀,B项正确;

NO2能够与水反应,C项错误;

收集乙酸乙酯应选用饱和碳酸钠溶液,且导管在水面上方,不能插入液面以下,D项错误。

11.(2014·

重庆市五区学业调研抽测)“封管实验”具有简易、方便、节约、绿色等优点,观察下面四个“封管实验”(夹持装置未画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热时,①上部汇聚了固体碘,说明碘的热稳定性较差

B.加热时,②、③中的溶液均变红,冷却后又都变为无色

C.④中,浸泡在热水中的容器内气体颜色变深,浸泡在冰水中的容器内气体颜色变浅

D.四个“封管实验”中都有可逆反应发生

11.【答案】C【解析】加热NaCl、I2的混合物,利用I2的易升华性质,A、D项错误;

SO2能够漂白品红,故加热前,③试管中溶液为无色,B项错误;

2NO2

N2O4是发热反应,故C项正确。

12.(2014·

江西省吉安市期末)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实验结果与预测的现象不一致的是

①中的物质

②中的物质

预测①的现象

酚酞溶液

溶液变红色

无明显变化

饱和CuSO4溶液

FeCl3溶液

KSCN溶液

12.【答案】C【解析】浓氨水易挥发产生NH3,NH3溶于酚酞溶液变红色,A项正确;

浓硝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HNO3溶于酚酞,溶于显酸性,无明显现象,B项正确;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吸收饱和硫酸铜溶液中挥发的水蒸气,导致硫酸铜晶体析出,C项错误;

FeCl3和KSCN均无挥发性,无明显现象,D项正确。

13.(2014·

北京市海淀区期末)下述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313.【答案】D【解析】析氢腐蚀是在酸性条件下发生的,在食盐水中发生吸氧腐蚀,A项错误;

电解池阳极的金属被强烈腐蚀,无法被保护,B项错误;

因为电石是混合物,与水反应时生成的乙炔气体中含有H2S、PH3等气体,也具有还原性,也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所以必须除杂后才能通过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验证乙炔的还原性,C项错误;

CH4与Cl2反应产生HCl,生成液态有机物及HCl易溶于水,导致试管内气体压强减小,液面上升说明反应发生,D项正确。

14.(2014·

广东省清远市期末)下列药品和装置合理且能完成相应实验的是

A.喷泉实验B.实验室制取并收集氨气

C.制备氢氧化亚铁并观察白色沉淀D.验证苯中是否有碳碳双键

14.【答案】D【解析】一氧化氮不溶于水,也不能与水反应,不能做喷泉实验,A项错误;

加热消石灰和氯化铵制取氨气,被加热的试管口应向下倾斜,B项错误;

氢氧化亚铁的制取应将滴管插入液面以下,C项错误;

根据苯能否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15.(2014·

福建省福州市期末)下列各实验相应操作、实验现象及原因解释或推论合理的是

选项

解释或推论

铁片投入浓硫酸

常温下铁不与浓硫酸反应

将浓硫酸滴到白纸上

白纸变黑

浓硫酸强氧化性导致纸张

中的纤维素炭化

二氧化硫通入溴水

溴水褪色

说明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

试纸检验

某气体

试纸变蓝

该气体是氨气

15.【答案】D【解析】铁片投入到浓硫酸发生钝化,A项错误;

浓硫酸使白纸变黑,是由于浓硫酸的脱水性导致的,B项错误;

二氧化硫使溴水褪色,是由于二氧化硫的还原性导致的,C项错误;

氨气是中学阶段接触的唯一碱性气体,D项正确。

16.(2014·

四川省成都市期末)下图是“MnO2对H2O2分解反应速率影响研究”

的流程示意图。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时先加H2O2后加MnO2有利于增大固液接触

B.为使实验顺利进行,H2O2不宜从图Ⅱ漏斗处加入

C.Ⅱ、Ⅲ处均可观察到迅速产生大量气泡,余烬复燃

D.上述流程中不宜先加入Mn

O2再插入带余烬的木条

16.【答案】C【解析】无催化剂时H2O2分解缓慢,不能使余烬木条复燃,C项错误。

17.(2014·

四川省成都市期末)铵明矾

是分析化学常用基准试剂,其制备过程如下。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过程I反应:

B.检验溶液B中阴离子的试剂仅需BaCl2溶液

C.若省略过程II则铵明矾产率明显减小

D.向铵明矾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先后观察到:

刺激性气体逸出→白色沉淀生成→白色沉淀消失

17.【答案】D【解析】NaHCO3溶解度较小,过程I可以产生NaHCO3沉淀,符合离子反应条件,A项正确;

过程II调整溶液的pH=2,溶液中不含有CO32-,故可仅需BaCl2溶液即可鉴别SO42-,B项正确;

若省略过程II,因CO32-与Al3+水解相互促进,导致产率降低,C项正确;

向铵明矾溶液中加入NaOH,Al3+结合OH-能力比NH4+强,应先产生白色沉淀,后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再加入过量的NaOH,白色沉淀逐渐溶解并消失,D项错误。

18.(2014·

四川省成都市期末)某同学在实验室从如图I标签的试剂瓶中取少许钠进行燃烧实验(如图II)。

(1)装置A的名称_________;

实验中,观察到的淡黄色的固体物质是________(写化学式);

观察到黄色火焰是_________元素的发射光谱。

(2)实验后发现还有少许黑色固体生成。

从反应物及实验操作猜测:

该黑色物质可能为碳与另一种氧化物组成的混合物。

则该氧化物可能是________或________(

写化学式)。

(3)对黑色固体物质的组成作如下探究。

①实验I加入盐酸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

②仅通过实验Ⅱ,用最简步骤能快速确定黑色物质的组成,请完善该设计。

(限选试剂:

稀盐酸、KSCN溶液、K3Fe(CN)6溶液、10%H2O2)

18.【答案】

【解析】

(1)加热固体所用仪器名称为坩埚。

钠与氧气加热反应生成的是Na2O2,钠的焰色反应呈黄色。

(2)钠中所含的杂质是铁,在加热条件下与氧气反应可能生成黑色的FeO和Fe3O4。

(3)①加入盐酸若有不溶解的黑色固体说明含有碳;

若固体完全溶解,则不含碳。

Fe3O4中含有Fe3+和Fe2+,而FeO中只含Fe2+,故可以通过检验是否含Fe3+,确定是FeO或Fe3O4。

19.(2014·

山东省潍坊市期末)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A.分液漏斗、滴定管和容量瓶使用前必须检查是否漏水

B.将碘水倒入分液漏斗,再加适量乙醇,充分振荡、静置,可从碘水中萃取碘

C.洁净的铁钉在食盐水中浸泡一段时间,铁钉上有气泡,说明铁发生了析氢腐蚀

D.铁丝在氯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E.酸碱中和滴定实验中,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直接使用,而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必须润洗后使用

(2)用铜片与稀硝酸反应制取NO气体,下图装置中适合的是______(填序号);

装置B中的试剂最好是______,该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答案】

(1)AE

(2)图乙水除去NO2,收集NO

(1)分液漏斗装液体要萃取时振荡,上下活塞不能漏液;

容量瓶需要倒转摇匀,活塞不能漏液,滴定管下端不能漏液,故需要检漏,A项正确;

乙醇能够与水任意比例混合,不能作萃取剂,B项错误;

食盐水为中性溶液,铁钉在食盐水中发生吸氧腐蚀,C项错误;

铁与氯气反应生成棕黄色的固体,D项错误;

滴定管若只用蒸馏水洗涤未用标准液洗涤,则导致标准液浓度偏低,消耗体积偏多,E正确。

(2)NO能够与氧气反应生成NO2,只能用排水法收集,故选图乙,B试管中加入H2O,同时可以除去NO2。

专题十四综合实验与探究

天津市和平区期末)用含少量铁的氧化物的氧化铜制取氯化铜晶体(CuCl2

xH2O).有如下操作:

已知:

在pH为4~5时,Fe3+几乎完全水解而沉淀,而此时Cu2+却几乎不水解。

(1)溶液A中的金属离子有Fe3+、Fe2+、Cu2+。

检验溶液A中Fe2+的最佳试剂为_______(填编号,下同).

①KMnO4②(NH4)2S③NaOH④KSCN

(2)氧化剂可选用_________。

①Cl2②KMnO4③HNO3④H2O2

(3)要得到较纯的产品,试剂可选用_______________。

①NaOH②FeO③CuO④Cu2(OH)2CO3

(4)从滤液经过结晶得到氯化铜晶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按实验先后顺序选填编号)。

①过滤②蒸发浓缩③蒸发至干④冷却

(5)欲测定溶液A中的Fe2+的浓度,实验前,首先要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KMnO4溶液250mL,配制时需要的仪器除天平、玻璃棒、烧杯、药匙、胶头滴管外,还需_________,下列滴定方式中,最合理的是___________(夹持部分略去)(填字母序号)。

(6)为了测定制得的氯化铜晶体(CuCl2

xH2O)中的x值,某学生设计了两种实验方案:

方案一:

称取mg晶体灼烧至质量不再减轻为止,冷却、称量所得无水CuCl2的质量为n1g

方案二:

称取mg晶体溶于水,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过滤、沉淀洗涤后用小火加热至质量不再减轻为止,冷却,称量所得固体的质量为n2g。

试评价上述两种实验方案:

其中正确的方案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据此计

算得x=____________(用含m、n1或n2的代数式表示)。

1.【答案】

(1)①

(2)①④(3)③④(4)②④(5)250mL容量瓶b

(6)二晶体灼烧时,会失去结晶水,促进CuCl2的水解(80m-135n2)/18n2

(1)Fe2+与Fe3+共存时,检验Fe2+应利用Fe2+的还原性,即选用KMnO4,若溶液褪色说明含有Fe2+。

(2)为防止引入新的杂质,向溶液中加入氧化剂可以是Cl2或H2O2。

(3)利用Fe3+水解形成Fe(OH)3沉淀与Cu2+分离开,故为防止引入杂质离子,应选用能够消耗溶液中H+的CuO或Cu2(OH)2CO3。

(4)从溶液中得到可溶性固体的方法是蒸发溶剂的结晶法,结晶操作为蒸发浓缩,有大量晶体析出时,冷却结晶。

(5)配制250mL的溶液,应在250mL的容量瓶中进行。

KMnO4溶液具有强氧化性,能够氧化腐蚀橡胶管,a不合适;

溶液A为酸性溶液,不适合用碱式滴定管,c项错误。

(6)加热CuCl2晶体,会促进Cu2+的水解产生误差,方案一不合理。

n(CuCl2)=n2/80,n(H2O)=[m-135n2/80]/18,则n(CuCl2)/n(H2O)=1/x,带入数值即可求得x的值。

广东省肇庆市期末)某学生利用以下装置探究喷泉实验。

其中A、F分别为硫化氢和氯气的发生装置,C为纯净干燥的氯气与硫化氢反应的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F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装置A中的分液漏斗内液体a可选用(选填以下选项的代号)

A.盐酸B.浓硫酸C.稀硫酸D.稀硝酸

(3)虚线框内应添加必要的除杂装置,请从右上图的“备选装置”中选择合适装置的编号,填入下列空格。

B__________、D__________、E__________。

(4)打开K1、K2,将常温压下的H2S、Cl2以体积比1:

1充满烧瓶后,烧瓶中发生的反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关闭K1、K2,始终看不到烧瓶内产生“喷泉”现象,理由是:

(5)在操作(4)的基础上,引发喷泉操作方法是。

2.【答案】

(1)MnO2+4HCl(浓)

MnCl2+Cl2↑+2H2O

(2)AC(3)Ⅲ、Ⅱ、Ⅰ

(4)H2S+Cl2=S↓+2HCl烧瓶内的气压与外界气压相同,不能产生压强差,故无喷泉现象。

(5)方法①用手(或热毛巾)将烧瓶捂热或将烧瓶微热,烧瓶内气体受热膨胀(即增大压强),使HCl与烧杯中溶液接触,即可引发喷泉。

方法②用冰水或其它制冷剂浇在烧瓶上(给烧瓶降温),以减小烧瓶内气体的压强,烧杯中溶液通过导管进入烧瓶内与HCl气体接触,即可引发喷泉。

(2)浓硫酸和稀硝酸具有强氧化性,不适合用于制取H2S;

根据强酸制弱酸原理,盐酸和稀硫酸均可选。

(3)为得到“纯净干燥”的硫化氢和氯气,结合硫化氢和氯气的性质及所含杂质,B、D、E装置可选用的装置分别为III、I、II。

(4)氯的非金属性比硫强,故氯气可以置换硫化氢中的硫:

H2S+Cl2=2HCl+S↓。

烧瓶内气体压强与外界大气压相等,无法形成喷泉。

(5)利用氯化氢极易溶于水的特点,通过用热毛巾捂或冰水对烧瓶降温等措施使烧瓶内的氯化氢与烧杯内的水接触,即可引发喷泉,其他合理答案也可以。

3.(2014·

安徽省池州市期末)

(1)向蓝色石蕊试纸上滴加几滴饱和氯水,发现试纸先变红后变白。

要确证使石蕊褪色的物质是次氯酸,还必须要做的实验是:

a.干燥的氯气能否使试纸变白b.水能否使试纸变白c盐酸能否使试纸变白

(2)饱和氯水与石灰石的反应是制取较浓HC1O溶液的方法之一。

如右图所示在试管中加入过量的块状碳酸钙.再加入约20ml饱和氯水充分反应,有少量气泡产生,溶液浅黄绿色褪去:

过滤,将滤液滴在蓝色石蕊试纸上发现其漂白性比饱和氯水的更强:

已知饱和氨水中存在Cl2+H2O

H++C1-+HClO.反应后所得的溶液漂白性增强的原因是(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

(3)碳酸钙与氯水反应生成的含钙的化合物除氯化钙外,有人提出如下猜想

a.含次氯酸钙b.含碳酸氢钙c.含次氯酸钙和碳酸氢钙。

有人认为不可能含有次氯酸钙.他的理由可能是。

为了证明碳酸氢钙的存在,将滤液分为三份.分别进行以下实验:

①第一份与澄清石灰水混合,立即产生大量白色沉淀:

此实验____(填“能”或“不能”)确证溶液中含有碳酸氢钙因为;

②第二份与稀盐酸混合,立即产生大量无色气体;

③将第三份加热,看到溶液变浑浊且有大量无色气体产生。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④除上述实验外,你能设计的确证碳酸氢钙存在的实验方案是____。

3.【答案】

(1)a、c

(2)碳酸钙与H+反应使其浓度降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次氯酸浓度增大

(3)次氯酸不能与碳酸钙反应或次氯酸的酸性比碳酸弱

①能因为Ca(HCO3)2可以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③Ca(HCO3)2

CaCO3↓+CO2↑+H2O

④向滤液中滴加少量稀氢氧化钠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含有碳酸氢钙。

(1)氯水中含氯物质有Cl2、HCl和HClO,要证明使石蕊褪色的是次氯酸,应排除Cl2和HCl的干扰,故还需要做a、c实验。

(2)酸性强弱关系为HCl>

H2CO3>

HClO,氯水中存在如下平衡:

Cl2+H2O

H++C1-+HClO,加入碳酸钙,消耗溶液中的HCl,促使平衡向右移动,HClO浓度增大,氯水的漂白性增强。

(3)①加入石灰水产生白色沉淀,故说明发生如下反应:

Ca(OH)2+Ca(HCO3)2=2CaCO3↓+2H2O,故能够证明有Ca(HCO3)2。

③碳酸氢钙受热易分解产生CaCO3沉淀。

④可以加入碱液(如NaOH等):

HCO3-+OH-=CO32-+H2O,Ca2+与CO32-反应产生白色沉淀。

四川省攀枝花期末)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Cl2、Br2、Fe3+的氧化性强弱,设计了如下实验:

(1)①连接仪器:

把玻璃导管插入橡胶塞的操作是:

,然后对准橡胶塞的孔稍稍用力转动,将其插入。

②检查气体发生装置A的气密性的操作是:

,向分液漏斗中注水,若水不能顺利流下,则气密性良好。

(2)整套实验装置存在一处明显不足,请指出。

用改正后的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过程如下:

(3)因忙于观察和记录,没有及时停止反应,D、E中均发生了新的变化:

D装置中:

红色慢慢褪去。

E装置中:

CC14层先由无色变为橙色,后颜色逐渐变成红色。

为探究上述实验现象的本质,小组同学查得资料如下:

①请用平衡移动原理(结合化学用语)解释Cl2过量时D中溶液红色褪去的原因,请设计简单实验证明上述解释:

②欲探究E中颜色变化的原因,设计实验如下:

用分液漏斗分离出E的下层溶液,蒸馏、收集红色物质,取少量,加入AgNO3溶液,结果观察到仅有白色沉淀产生。

请结合化学用语解释仅产生白色沉淀的原因。

4.【答案】

(1)①先将玻璃管口用水润湿关闭止水夹b,打开活塞a

(2)缺少尾气处理装置Cl2>

Br2>

Fe3+

(3)①过量氯气和SCN–反应2SCN-+Cl2=2Cl-+(SCN)2,使SCN-浓度减小,使Fe3++3SCN-

Fe(SCN)3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而褪色。

取少量褪色后的溶液,滴加KSCN溶液,若溶液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