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插班语文考试.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78141 上传时间:2022-10-0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2.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插班语文考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初三插班语文考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初三插班语文考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初三插班语文考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初三插班语文考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三插班语文考试.docx

《初三插班语文考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插班语文考试.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三插班语文考试.docx

初三插班语文考试

一.积累·运用·(27分)

(一)1考考你会背多少诗文,按课文填空。

(10分)

(1)人生自古谁无死?

(2)春蚕到死丝方尽,。

(3)安得广厦千万间,。

(4),千树万树梨花开。

(5),病树前头万木春。

(6),欲上青天览明月。

2根据提示默写诗文句子。

(4分)

(1)《行路难(其一)》中,表现诗人对理想执著追求,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句子是

(2)陶渊明《饮酒》中描绘傍晚时分山中美丽景色的诗句是:

,。

(二)语言的大厦是由词砌成的,考考你的词汇是否丰富。

(9分)

3.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畸形(qí)缄默(jiān)目光灼灼(zhuó)B.污秽(méi)哂笑(xī)觥筹交错(gōng)

C.干涸(hé)招徕(lài)相形见绌(chù)D.绰号(chuō)忌讳(huì)藏污纳垢(kòu)

4.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皓月油光可见和蔼可亲B.真谛无与伦比众目睽睽

C.狼藉长吁短叹和蔼可亲D.挑畔难以置信盛气凌人

5.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学校团委组织志愿者利用暑期为孤寡老人义务服务,同学们纷纷响应,争先恐后地报名参加了。

B.在深海和远洋中还有许许多多尚未被我们充分利用的海洋生物,其巨大潜力莫衷一是。

C.小张体格强壮,打起球来又十分卖力。

这次篮球比赛中,小张胸有成竹地投进了好几个球。

D.现在还有一种较流行的理论认为,鸟类的迁徙习性和辨识旅途的能力是与生俱来的,只能用遗传解释。

(三)口语交际,看你说话说得是否得体。

(4分)

6.王小小进入初中后被选为学校小通讯员,要写一篇关于老师如何平等看待学生,因材施教的问题,她决定先找自己的班主任。

下课后她对张老师说:

“张老师,我准备今天中午去采访你,你准备一下吧。

①王小小这样说话好不好?

为什么?

你觉得怎样说合适?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请你代王小小向张老师提出一个有关的问题。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综合实践:

实验中学是你们读书学习的乐园,来到校园,读书名言比比皆是,请写出一句读书名言:

请用比喻句写出你来到我校的心情:

4分

二、阅读·理解·(23分)

(一)阅读下边文言文,回答文后问题(12分)

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缦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3分)

(1)走( )送之

(2)俟( )其欣悦(3)寓( )逆旅主人

9.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10.选段写了作者幼时求学的艰难和成年后求师的艰难这两方面的内容,其中“求师的艰难”表现在哪三个方面?

(3分)

11.选文主要使用了哪些表达方式,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分)

(二)阅读下面短文,完成后面题目。

(16分)

爱的盛宴

张丽钧

我过去教过的一个正在读大四的学生放寒假后到学校来看我。

我问他:

“回到家感觉好不好?

”他说:

“当然好,好极了!

不是跟您吹,我妈做的饭,称得上是世界一流!

管够,还惟恐你吃不好!

我妈劝起饭来没完没了,弄得我的减肥计划彻底泡汤,可我这心里头啊,却乐着呢!

老师,我总记得您讲过的那个吃饺子的故事,一想起那个故事,我就把我妈妈做的饭品出了一种特别的滋味。

我心头一热,说:

“难得你还记得它。

我的确曾给学生讲过一个发生在我朋友身上的真实故事——朋友在外地工作,常年不回家,母亲盼啊盼,终于得到了儿子要在除夕之夜回家的喜讯。

那天,在爆竹声中,母亲包好了三鲜馅儿饺子,专等着儿子回来后下锅。

馅儿是精心调的,应该正对儿子的胃口;但是,母亲心里还是有一些忐忑,她想预先知道这饺子的咸淡,便煮了两个来品尝。

一尝之下,母亲大惊失色,饺子馅儿里竟然忘了放盐!

母亲看着两屉包好的饺子,绝望之极。

她知道可以让儿子蘸着酱油吃。

她也知道即使蘸着酱油吃儿子也会欢呼“好吃死了”,可她不愿意让千里迢迢赶回来的儿子吃到有缺陷的饺子,怎么办?

这个聪慧的母亲,竟然从邻居那里讨来了一支注射针管,调好了盐水,开始逐个给饺子“打针”。

儿子回到家时,饺子也注射完毕。

母亲煮好了饺子,让儿子尝尝饺子的味道如何。

儿子尝了,连说“好吃”。

这时候,母亲得意地举起那支针管给儿子看,向儿子夸耀说她可以将一个缺陷修复得让他察觉不出来。

可是,儿子听着听着就哭了,他在想,这些年,他一个人在外面打拼,也曾吃过很多饺子,那些饺子咸的咸,淡的淡,他都咽下去了,有谁能像母亲这样在乎儿子的口味?

为了让儿子吃到咸淡适宜的饺子,母亲竟想出了这样高妙的法子。

吃着这样交织着母亲的爱与智的饺子,哪个孩子能不动容?

我多么欣慰,几年前,我将这样一个暖心的故事植入了孩子们的心田,我本不指望收获什么的,甚至以为那听故事的人很快就会将它淡忘掉,但是,这个同学居然能把这则故事铭记这么久!

我相信,铭记着这则故事的人会珍惜母亲做的每一餐饭,会在寡淡的饭菜中品出一种难得的真味与厚味。

母亲摆出一场爱的盛宴,只等着她心爱的小鸟来啄。

幸福的小鸟啊,你无须刷卡,只管用欢畅的啄食来尽情享用这人间珍馐吧。

(选自《青年文摘》2005年第12期)

12.本文详细地记叙了“我”曾经给学生讲过的一个故事。

试用简洁的语言概述这个故事。

(2分)

13.那个学生为什么说“一想起那个故事,我就把我妈妈做的饭品出了一种特别的滋味”?

(2分)

14.故事里儿子吃的饺子为什么说是“交织着母亲的爱与智的饺子”?

(2分)

15.文中说“我多么欣慰”,你能说说“我”为什么欣慰吗?

(2分)

16.试体会文末画线句子的妙处。

(3分)

参考答案:

一.

(1)留取丹心照汗青

(2)蜡炬成灰泪始干(3)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4)忽如一夜春风来(5)沉舟侧畔千帆过(6)俱怀逸性壮思飞2.

(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3. C.4. B.5. D.6. ①不合适,语言不得体。

示例:

张老师,我想今天中午去采访您,可以吗?

②如:

张老师,请问您是怎样看待成绩差一些的学生的?

7略

二.

(一)8. 

(1)跑(或:

赶快) 

(2)等待(或:

等到) (3)寄居(或:

居住、住在)9.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

(或:

因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不感到衣食的享受比不上其他的人。

)10.叩问之难;旅途之艰;生活之苦。

(意对即可。

11.记叙、议论本文有叙有议,叙议结合,写得生动、感人,这样写不仅充分表现了作者“勤且艰”的读书生活和苦学态度,也鲜明地体现了作者劝勉晚生刻苦学习的目的。

(二)12.除夕夜母亲做好饺子等儿子回来,发现饺子忘记放盐,便借来注射针管,向饺子中注水,儿子得知后非常感动。

13。

因为他一想起那个故事,便感觉到了这饭里包含着母亲对自己的深深的爱。

14因为母亲为了让儿子吃到可口的饺子,居然想出了巧妙的办法。

这是在爱心的驱使下智慧的结晶。

15因为“我”几年前将这样一个暖心的故事植入了孩子的心田,这个同学居然能把这则故事铭记这么久。

16句子运用比喻的手法,歌颂了母亲对孩子无私的爱,也教育孩子们要能够领会到母亲的爱;结构上照应了文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辩护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