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榀框架结构设计计算书1.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7811979 上传时间:2023-04-2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05.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榀框架结构设计计算书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一榀框架结构设计计算书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一榀框架结构设计计算书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一榀框架结构设计计算书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一榀框架结构设计计算书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榀框架结构设计计算书1.docx

《一榀框架结构设计计算书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榀框架结构设计计算书1.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榀框架结构设计计算书1.docx

一榀框架结构设计计算书1

框架结构设计计算书

1.截面尺寸估算

图1结构平面布置图

横梁AB轴的截面尺寸为:

h=L/12=6000/12=500mm,取500mm

b=h/3=500/3=167mm,取250mm

横梁BD轴的截面尺寸为:

h=L/12=8000/12=666mm,取700mm

b=h/3=700/3=233mm,取300mm

纵梁1—2轴的截面尺寸为:

h=L/12=8100/12=675mm,取700mm

b=h/3=700/3=233mm,取300mm

次梁的截面尺寸为:

h=L/18=8100/12=450mm,取500mm

b=h/3=500/3=167mm,取250mm

现浇板厚为:

h=L/50=6000/50=120mm

柱子的截面尺寸:

按层高确定:

底层层高H=3900mm

b=(1/10—1/15)×H=390—260mm

按轴压比确定:

可根据式

估算.各层的平均荷载设计值近似取14kN/m2,柱的负载面积为(4+3)×8.1m2。

由公式可得第一层柱截面面积为:

Ac≥N/fc≥1.4×14×(4+3)×8.1×3×103/14。

3=233144mm2

所以b=h≥482mm,第一、二层柱截面取b=h=500mm

第三层柱截面面积为:

Ac≥N/fc≥1.4×14×(4+3)×8.1×103/14。

3=77714mm

所以b=h≥278mm,取b=h=400mm

柱子的高度:

首层柱高3。

9m,二、三层柱高3。

6m

2。

框架结构计算简图

2。

1框架的线刚度计算

取楼层中间的一榀框架进行计算。

框架的计算单元如图2,绘出框架计算简图。

图2框架计算简图

框架梁、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计算梁的截面惯性矩:

表1横梁线刚度ib计算表

梁编号

层次

Ec

b

h

I0

L

EcI0/L

αEcI0/L

(N/mm2)

(mm)

(mm)

(mm4)

(mm)

(N.mm)

(N.mm)

中框架

AB

1~3

3.00E+04

250

500

2604166667

6000

130********

2。

60E+10

BD

1~3

3.00E+04

300

700

8575000000

8000

3.22E+10

6。

43E+10

边框架

AB

1~3

3。

00E+04

250

500

2604166667

6000

1。

30E+10

1.95E+10

BD

1~3

3。

00E+04

300

700

8575000000

8000

32156250000

48234375000

注:

α为梁刚度调整系数

表2柱线刚度ic计算表

层次

hc

(mm)

Ec

(N/mm2)

b×h

(mm2)

Ic

(mm4)

EcIc/hc

(N。

mm)

1

3900

3.0×104

500×500

5。

21×109

4。

01×1010

2

3600

3。

0×104

500×500

5.21×109

4。

34×1010

3

3600

3.0×104

400×400

2。

13×109

1。

78×1010

表3梁柱相对线刚度i计算(底层柱ic=1.0)

中框架

iab

0.65

边框架

iab

0.048

ibd

1.60

ibd

1。

20

i2

1.08

i2

1。

083

i3

0。

44

i3

0.44

3.荷载计算

3.1荷载标准值计算

 3。

1.1屋面恒载(上人)

20厚水泥砂浆找平层 

150厚水泥蛭石保温层 

120厚钢筋混凝土板 

20厚石灰砂浆

合计

屋面均布恒荷载为:

3.1.2楼面恒载:

瓷砖地面(包括水泥粗砂打底)

120厚钢筋混凝土板

20厚水泥砂浆

合计

楼面均布恒荷载为:

3.1.3屋面活载:

屋面为上人屋面,查《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得均布荷载标准值为2.0kN/m2,所以屋面均布荷载标准值为:

3.1.4楼面活载:

查《建筑结构荷载规范》楼面均布活载中:

办公室、阅览室、会议活动室为2。

0kN/m2,餐厅为2.5kN/m2,走廊、门庭、楼梯为2.5kN/m2,为便于计算,居室中的隔墙,隔断统一不计,楼面均布荷载统一偏大取为2。

5kN/m2。

所以楼面均布荷载标准值为:

3。

1。

5雪荷载标准值

基本雪压为0.4kN/m2

雪荷载标准值

查《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得:

故雪荷载标准值为:

3。

2梁、柱、墙、窗、门重力荷载计算

梁、柱可根据截面尺寸、材料容重及粉刷等计算出单位长度上的重力荷载。

具体计算过程从略,计算结果见表3所示:

表4梁、柱恒荷载标准值

构件

b

(m)

h

(m)

γ

(kN.m—3)

β

(kN。

m-1)

g

(kN。

m-1)

L

(m)

n

Gi

(kN)

梁12

0。

3

0。

7

25

0。

340

5。

59

8.1

12

543。

35

梁BD

0。

3

0.7

25

0。

34

5.59

8

5

223.60

梁AB

0.25

0。

5

25

0.255

3.38

6

5

101。

40

次梁

0.25

0.5

25

0。

255

3.38

8.1

4

109.512

∑G

977.86

1层柱

0.5

0.5

25

0.34

6。

59

3.9

15

385.52

2层柱

0。

5

0。

5

25

0.34

6.59

3。

6

15

355.86

3层柱

0.4

0。

4

25

0。

272

4.27

3。

6

15

230。

69

注:

1)表中β为10mm厚水泥砂浆抹灰的线密度;

g表示单位长度构件重力荷载;n为构件数量

2)梁长度取计算长度;柱高取层高。

内外墙都采用空心砌块,外墙厚250mm,内墙厚200mm,墙体抹灰近似按加厚墙体考虑其重量。

单位面积墙体自重:

外墙:

0.29×6=1。

74kN/m2

内墙:

0.24×6=1。

44kN/m2

女儿墙:

(8.1×4+6+8)×2×1.44×0.8=106.91kN

2~3层墙体:

外墙:

[(8.1×4+6+8)×2×3.6-8×2×2×2—2×1。

2×2]×1.74=461.59kN

内墙:

[(8。

1×2×4+6×3×2)×3.6-4×2×1×2.1]×1。

44=498.36kN

首层墙体:

外墙:

[(8.1×4+14)×2×3.9—7×2×2×2—3×2-2×1.2×2]×1。

74=513。

51kN

内墙:

[(8.1×2×4+6×3×2)×3。

9-4×2×1×2.1]×1.44=541。

90kN

3。

3荷载分层总汇

由《建筑抗震规范》第5.1.3条可知,建筑的重力荷载代表值应取结构和构配件自重标准值和各可变荷载组合值之和:

顶层重力荷载代表值包括,屋面恒载,50%屋面雪荷载,纵横梁自重,半层柱自重,半层墙体自重。

其他层重力荷载代表值包括,楼面恒载,50%楼面活载,纵横梁自重,楼面上、下各半层的柱子及纵横墙体自重。

将前述分项荷载相加,得集中于各层楼面的重力荷载代表值如下。

第三层:

G3=106.91+(461.59+498.36)×0。

5+181。

44×0.5+230。

69×0。

5+2036。

66+977。

86

=3809.01kN(屋面恒载占53.46%)

第二层:

G2=1791。

72+461。

59+498。

36+1134×0。

5+(230.69+355。

86)×0。

5+977。

86

=4591。

53kN(楼面恒载占39。

02%,楼面活载占12.35%)

第一层:

G1=1791.72+(461.59+498。

36)×0.5+(513.51+541.9)×0。

5+1134×0。

5+(355。

86+385。

52)×0.5+977。

86

=4716.69kN(楼面恒载占37。

99%,楼面活载占12。

02%)

建筑物总重力代表值G=G1+G2+G3=13117。

23kN

图3重力荷载代表值

4。

水平地震力作用下框架的侧移计算

框架梁、柱的混凝土取C30等级,混凝土的弹性模量为Ec=3×107kN/m2.

4。

1梁、柱线刚度计算

详见章节1。

2。

1,此处不再赘述。

4。

2横向框架柱的侧移刚度D值

横向框架柱的侧移刚度D值的计算见下表5—表7:

表5底层横向框架柱的侧移刚度D值

编号

根数

边框架边柱

1-A/5—A

0。

48

0.39

12548.20

2

1-D/5—D

1。

20

0。

53

16810。

32

2

边框架中柱

1—B/5—B

1.69

0。

59

18764。

64

2

中框架边柱

2—A/3-A/4—A

0.65

0。

43

13717.00

3

2-D/3-D/4—D

1。

60

0。

58

18457.58

3

中框架中柱

2—B/3-B/4—B

2。

25

0.64

20466.46

3

ΣD

 

 

254169。

52

15

表6二层横向框架柱的侧移刚度D值

编号

根数

边框架边柱

1-A/5—A

0。

45

0.18

7381。

42

2

1-D/5—D

1.11

0.35

14354.50

2

边框架中柱

1-B/5-B

1.56

0.43

17618。

73

2

中框架边柱

2—A/3-A/4-A

0.60

0。

23

9274.09

3

2—D/3—D/4-D

1.48

0.42

17103。

02

3

中框架中柱

2-B/3-B/4—B

2。

08

0。

51

20496.37

3

ΣD

 

 

219329。

79

15

表7三层横向框架柱的侧移刚度D值

编号

根数

边框架边柱

1—A/5—A

1。

09

0。

35

5836。

28

2

1-D/5-D

2。

71

0.57

9475.85

2

边框架中柱

1—B/5—B

3。

81

0。

65

10796。

27

2

中框架边柱

2-A/3—A/4—A

1。

46

0。

42

6959。

23

3

2-D/3-D/4-D

3。

61

0。

64

10600.40

3

中框架中柱

2-B/3-B/4-B

5。

08

0。

71

11812.52

3

ΣD

 

 

140333。

30

15

将上述不同情况下同层框架侧移刚度相加,即得框架各层层间侧移刚度ΣDi。

由上表可见,ΣD1/ΣD2=254170/219330=1.16>0。

7,故该框架为横向规则框架.

按顶点位移法计算框架的自振周期

式中:

α0——基本周期调整系数.框架结构取α0=0.7[5]。

∆T——框架的顶点位移。

在未求出框架的周期前,无法求出框架的地震力及位移,∆T是将框架的重力荷载视为水平作用力,求得的假想框架顶点位移.然后由∆T求出T1,再用T1求得框架结构的底部剪力,进而求出框架各层剪力和结构真正的位移。

表8横向框架顶点位移计算

层次

Gi

(kN)

ΣGi

(kN)

ΣDi

(N/mm)

层间相对位移

ΣGi/ΣDi(mm)

层间位移

(m)

3809.00

3809。

00

140333。

30

0。

027

0。

11

4591。

52

8400。

53

219329。

79

0。

038

0.089

4716.68

13117.22

254169。

52

0。

051

0.051

将∆T=0。

117m代入

,得出T1=0。

407s

4。

3横向地震作用计算

本方案结构高度小于40m,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较均匀,可用底部剪力法计算水平地震作用.因为是多质点结构,所以

设防烈度按8度考虑,场地土Ⅲ类对应的特征周期值为Tg=0.45s,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

结构阻尼比为0.05,

∵T1<Tg

因为1.4Tg=1。

4×0.45=0。

63〉T1=0.407,所以不用考虑顶部附加水平地震作用。

各质点的水平地震作用:

表9各质点横向水平地震作用及楼层地震剪力计算表

层次

Hi

(m)

Gi

(kN)

GiHi

(kN)

Fi(kN)

Vi(kN)

11.1

3809。

00

42280。

00

0.44

793。

01

793。

01

7。

5

4591。

52

34436.46

0.36

645。

90

1438.91

3.9

4716.68

18395。

08

0.19

345。

02

1783.94

各质点水平地震作用及楼层地震剪力沿房屋高度的分布如下图4:

图4a纵向水平地震作用分布

图4b层间剪力分布

4.4横向框架抗震变形计算

水平地震作用下的位移验算-———水平地震作用下框架结构的层间位移Δμi和顶点位移μi按下式计算:

各层的层间弹性位移角

计算结果如表8.

表10横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位移验算

层次

层间剪力Vi

(kN)

层间刚度

ΣDi

(N/mm)

层间相对位移Δμi

Vi/ΣDi(mm)

层间位移

μi

(mm)

hi

(mm)

793。

01

140333。

30

0.0056

0.019

3。

6

637。

06

1438。

91

219329。

79

0.0065

0.013

3。

6

548.73

1783.94

254169。

52

0。

0070

0.0070

3。

9

555.65

由表可见,最大层间弹性位移角发生在第二层,其值1/549,等于1/550,满足要求,其中Δμ/h=1/550是由弹性层间位移角限值查得。

4。

5横向框架水平地震作用下内力计算

以3轴线框架内力计算,其余框架计算从略。

框架柱端剪力及弯矩按下式计算:

;

;

梁端弯矩、剪力及柱轴力分别按下式计算:

;

 ;

经查标准反弯点修正值表知:

文中所有柱子均无需修正。

计算结果见表9。

表11a梁柱内力计算表—---柱剪力与反弯点

层次

Hi

(m)

Vi(kN)

Di

(N/mm)

ΣDi

(N/mm)

Di/ΣDi

剪力Vij

(kN)

反弯点

y0

A

3.6

793。

01

6959.23

140333。

30

0.049

39.32

0.42

3。

6

1438.91

9274.09

219329。

79

0。

042

60.84

0.45

3.9

1783.94

13717.00

254169。

52

0。

053

96.27

0。

7

B

3。

6

793.01

11812。

52

140333.30

0。

084

66。

75

0。

5

3。

6

1438.91

20496。

37

219329。

79

0。

093

134。

46

0.5

3.9

1783.94

20466.46

254169.52

0。

080

143.64

0.59

D

3。

6

793.01

10600.40

140333.30

0.075

59.90

0.45

3.6

1438。

91

17103.02

219329.79

0。

077

112.20

0.47

3.9

1783。

94

18457.58

254169。

52

0。

072

129。

54

0。

62

表11b梁柱内力计算表-—--柱弯矩

层数

A轴柱

B轴柱

D轴柱

Vij(kN)

(kN·m)

(kN·m)

Vij(kN)

(kN·m)

(kN·m)

Vij(kN)

(kN·m)

(kN·m)

一层

96.27

262.83

112。

64

143.64

330.53

229。

69

129。

54

313。

24

191.99

二层

60。

84

98.56

120.46

134。

46

242.04

242。

04

112。

20

189.85

214.08

三层

39。

32

59.46

82.11

66。

75

120。

15

120。

15

59.90

97.04

118.60

表11c梁柱内力计算表—-—-梁剪力与弯矩

层数

A~B轴梁

B~D轴梁

VL

(kN)

MA

(kN·m)

MB

(kN·m)

VL

(kN)

MB

(kN·m)

MD

(kN·m)

一层

57。

86

211。

20

135.96

89。

70

335.77

381。

84

二层

47.38

179。

93

104。

39

71。

11

257.80

311.12

三层

19。

45

82.11

34.63

25。

51

85。

52

118。

60

表11d梁柱内力计算表---—柱轴力

层数

D轴柱NL

(kN)

B轴柱NL

(kN)

A轴柱NL

(kN)

一层

186。

33

-67。

68

—124。

70

二层

96.63

-29.78

—66.84

三层

25.51

-6。

05

-19。

45

5。

 横向框架内力计算

图5a框架弯矩图

图5b梁端剪力及柱轴力图

5。

1 计算单元

取3轴线横向框架进行计算,计算单元宽度为8.1m,如图9所示。

由于房间内布置有次梁,故直接传给该框架的楼面荷载如图中的水平阴影线所示,计算单元范围内的其余楼面荷载则通过次梁和纵向框架梁以集中力的形式传给横向框架,作用于各节点上。

由于纵向框架的中心线与柱的中心线不重合,因此在框架节点上还作用有集中力矩。

5。

1。

2 荷载计算

5.1.2.1 恒荷载计算

图6横向框架计算单元

图7各层梁上作用的恒荷载示意图

顶层:

q1,q3为梁的自重,q1=q3=5.989kN.m-1,q2为房间板传给横梁的三角形荷载,

q2=4。

49×6=26。

94kN.m—1

P1、P2分别为由边纵梁直接传给柱与中间次梁传C-D主梁的恒载。

它包括梁自重、楼板重和女儿墙等的重力荷载,计算如下:

集中力矩为柱子与梁偏心引起的附加弯矩

一~二层,q1包括梁自重和其上横墙自重,为均布荷载。

其它荷载计算方法同第三层:

q1=1。

44×3.6+5.989=11.71kN。

m-1q2=3。

95×6=23。

7kN。

m-1q3=5。

989kN。

m—1

集中力矩为柱子与梁偏心引起的附加弯矩

5。

1。

2.2 活荷载计算

活载作用图与恒载相同,见上图。

顶层:

q1=q3=0,q2为屋面板传给横梁的三角形荷载,q2=2×6=12kN。

m—1

P1、P2分别为由边纵梁直接传给柱与中间次梁传C—D主梁的活载,计算如下:

集中力矩为柱子与梁偏心引起的附加弯矩

1~2层,q1=q3=0,q2为楼面板传给横梁的三角形荷载,q2=2.5×6=15kN。

m—1

集中力矩为柱子与梁偏心引起的附加弯矩

在雪荷载作用下:

q1=q3=0,q2=0。

2×6=1。

2kN.m-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