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威海市中考化学统考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7809090 上传时间:2022-12-10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74.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威海市中考化学统考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山东省威海市中考化学统考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山东省威海市中考化学统考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山东省威海市中考化学统考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山东省威海市中考化学统考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威海市中考化学统考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山东省威海市中考化学统考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威海市中考化学统考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省威海市中考化学统考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将混合气体通入足量NaOH溶液,干燥

A.AB.BC.CD.D

5.下列实验设计或结论正确的是

A.用点燃的方法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一氧化碳

B.硫酸钠、碳酸钾、氯化钡和稀盐酸不用其它试剂无法鉴别

C.粗盐提纯的步骤:

计算、称量、溶解、过滤、蒸发

D.Na+、K+、CO32-、NO3-四种离子可在pH=12的溶液中大量共存

6.高温下氢气与四氯化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SiCl4

Si+4HCl,该反应属于(  )

A.化合反应B.置换反应C.分解反应D.以上都不是

7.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滴水成冰B.蜡烛燃烧C.汽油挥发D.铜丝折弯

8.氮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但却不能被动植物呼吸作用直接吸收。

氮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约为()

A.78%B.50%C.21%D.0.94%

9.日常生活常接触到“含氟牙膏”、“高钙牛奶、“碘盐”、“富硒茶叶”、“加铁酱油”等用品,这里的氟、钙、碘、硒、铁指的是

A.元素B.分子C.原子D.单质

10.相同质量的M、N两种金属,分别与相同质量分数且足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2价的盐,生成氢气质量和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的活动性:

M<

N

B.相对原子质量:

C.消耗盐酸质量:

M=N

D.生成氢气质量:

11.下列图像与对应选项关系合理的是

A.

向pH=13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稀释

B.

用相同质量的氯酸钾固体加热分解来制取氧气

C.

向一定体积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

D.

向一定质量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加入铁粉

12.某密闭容器内有A、B、C、D四种物质,反应前后A、B、C、D四种物质的质量大小为如图所示的“金字塔关系”。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A为氧气,则该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

B.该反应一定不是复分解反应

C.该反应可表示为

D.该反应一定伴随着明显的现象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3.氨催化氧化是制硝酸的主要反应之一。

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其中D是一种常见的氧化物。

(1)反应前后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是__________。

(2)请在答题卡框内画出D的微观结构图像_________。

(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

14.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铁锅清洗后要擦干放置,可以减少与___________的接触,防止生锈。

生活中常用洗涤剂除去油污,是因为洗涤剂具有_____________功能。

鸡蛋、瘦肉、豆腐等食物为人体提供的主要营养素是_____________。

化石燃料包括__________、石油、天然气等,它们都是___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15.按要求写出化学用语或化学用语所表示的意义

(1)水银___________;

(2)2Au___________;

(3)氦气___________;

(4)Fe2+中“2+”的含义___________;

16.汽车尾气在装有催化剂的净化器中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用如图表示

(1)①反应中没有发生改变的粒子是_____(填“分子”、“原子”或“离子”)。

②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煤燃烧时排放出的_____、二氧化氮等污染物是形成股雨的主要气体,可用_____来测定雨水的酸碱度。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17.现有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

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如果用E装置收集氧气,收集的氧气不纯,原因可能是______。

使用装置B制取气体,装药品前要检查气密性,一种方法是,关闭弹簧夹以后,从长颈漏斗中注水时,漏斗中的液面会上升,你认为漏斗中的液面至b处时,停止注水较好,理由是______。

实验室常用电石固体(主要成分是CaC2)与水反应制取乙炔(C2H2),该反应剧烈,速度较快,获得平稳的气流,应该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装置字母)。

18.烧杯中有一些久置的氢氧化钠溶液A,为确定其变质情况,进行如下实验。

(1)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是_____(化学方程式表示)。

(2)试剂X是_____(选填“硝酸钙”或“氢氧化钙”)溶液。

(3)若所加试剂Y是氯化铁溶液,则生成红褐色沉淀D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4)滤液B中溶质的成分有_____。

(5)结论:

烧杯中氢氧化钠溶液是_____(填“部分交质”或“完全变质”)。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

19.(6分)人体缺少钙元素会影响健康,因此每日需摄入足够的钙。

市场上某补钙制剂的说明书如下图所示,请仔细阅读,并进行计算

葡萄糖酸钙中钙元素属于人体必要的_______元素(填“常量”或“微量”),葡萄糖酸钙由______种元素组成,属于_______(填“有机化合物”或“无机化合物”).葡萄糖酸钙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

按说明书服用钙片时,每天能补充的钙为___________mg(精确到0.1)

 

参考答案

1.B

【解析】

【分析】

物质的元素的质量比等于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乘以原子个数之比,相对分子质量等于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

【详解】

A、糖醛是由碳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则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故A正确;

B、糖醛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故B不正确;

C、糖醛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故C正确;

D、糖醛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故D正确。

故选B。

【点睛】

2.D

A、常见的化肥中氮肥一般是白色晶体,磷肥是灰白色粉状固体,因此可通过观察鉴别出氮肥和磷肥,选项A正确;

B、碳酸氢铵不稳定,容易生成氨气,氨气有刺激性气味,碳酸氢铵通常情况下就能闻到刺激性气味,而氯化铵常温下比较稳定,无刺激性气味,因此用闻气味的方法可鉴别碳酸氢铵和氯化铵,选项B正确;

C、氯化钾和硝酸银反应会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硝酸银溶液加入氯化钾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硝酸钾不能和硝酸银反应,硝酸银溶液加入硝酸钾溶液中无明显现象,因此用加硝酸银溶液的方法可鉴别硝酸钾和氯化钾,选项C正确;

D、熟石灰与硫酸铵和氯化铵反应都能生成氨气,因此不能用加入熟石灰研磨的方法鉴别硫酸铵和氯化铵,选项D错误。

故选D。

3.C

A、塑料保鲜膜是一种塑料,不是纤维,错误;

B、橡胶手套用的是合成橡胶,不是纤维,错误;

C、棉布围裙是用棉花纤维制的,棉花纤维是天然纤维,正确;

D、不锈钢盆是金属材料,不是天然纤维,错误。

故选C。

4.A

A、过量的铜粉能与AgNO3溶液反应生成硝酸铜溶液和银,再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B、CaO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碳酸钙难溶于水,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Na2CO3溶液能与过量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硫酸,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CO2和HCl气体均能与NaOH溶液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故选A。

5.D

A、一氧化碳在二氧化碳不能被点燃,选项A不正确;

B、四种物质两两混合,既能产生气泡又能产生沉淀的是碳酸钾,跟碳酸钾反应生成气体的是稀盐酸,跟碳酸钾反应产生白色沉淀的是氯化钡,只跟氯化钡反应生成沉淀的是硫酸钠,这四种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就可鉴别,选项B不正确;

C、粗盐提纯的步骤:

溶解、过滤、蒸发,选项C不正确;

D、pH=12的溶液显碱性,Na+、K+、CO32-、NO3-四种离子在碱性溶液中不会反应,能够共存,选项D正确。

6.B

A、化合反应是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学反应,故A错;

B、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化学反应,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B正确;

C、分解反应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的反应,故C错;

D、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D错。

故选:

B。

7.B

A、滴水成冰是水由液态变成固态,没有生成新物质属物理变化,故选项不符合;

B、蜡烛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水,生成了新物质属化学变化,故选项符合;

C、汽油挥发是汽油由液态变成气态,没有生成新物质属物理变化,故选项不符合;

D、铜丝折弯是铜丝的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属物理变化,故选项符合。

8.A

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

氮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78%、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21%、稀有气体大约占空气体积的0.94%、二氧化碳大约占空气体积的0.03%、水蒸气和其它气体和杂质大约占0.03%。

A。

9.A

日常生活常接触到“含氟牙膏”、“高钙牛奶、碘盐”、“富硒茶叶”、“加铁酱油”等用品,这里的氟、钙、碘、硒、铁等通常是指元素。

10.B

A、根据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图所示,相同时间内M放出氢气的质量大于N,可判断金属活动性顺序是M>N,故说法错误;

B、M、N金属的化合价、金属的质量都相等,完全反应放出氢气的质量与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成反比,即产生氢气多的相对原子质量小;

根据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图所示,在金属完全反应后,放出氢气的质量是M>N,因此可判断相对原子质量是N>M,故说法正确;

C、金属与酸的反应生成氢气时,氢气来源于酸中的氢元素,所以生成的氢气与消耗的酸的多少顺序一致,消耗稀盐酸的质量:

M>N,故说法错误;

D、根据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图所示,在两种金属完全反应后,放出氢气的质量是M>N,故说法错误;

11.D

A、氢氧化钠的pH大于7,加水稀释其pH变小,但溶液始终显碱性,不会小于7,故A错误;

B、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的速率,不能增加生成物的量,用相同质量的氯酸钾固体加热分解来制取氧气,加入催化剂的反应速率快,但是最终生成氧气的量相等,故B错误;

C、盐酸溶液的pH小于7,氢氧化钠溶液的pH大于7,所以向一定体积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时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的pH不断变小,直至完全反应时溶液的pH=7,再滴加稀盐酸,呈酸性,pH小于7,反应过程与图像表示的不一致,故C错误;

D、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所以溶液中铁元素的质量增大,当酸完全反应后,铁元素的质量不再增加,故D正确。

本题是一道图像坐标与化学知识相结合的综合题,解题的关键是结合所涉及的化学知识,正确分析各变化的过程,注意分析坐标轴表示的意义、曲线的起点、折点及变化趋势,确定正确的图像。

12.C

由题意可得,A、B增多为生成物,C、D减小为反应物,所以该反应为C+D→A+B。

A、若A为氧气,则生成物中有氧气,故不是氧化反应,选项A错误;

B、两种反应物相互交换组分,生成另外两种反应物,复分解反应满足上述反应模式,故有可能是复分解反应,选项B错误;

C、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符合C+D→A+B的反应特点,质量变化符合题意,选项C正确;

D、酸碱中和反应符合该反应类型,但是该反应类型不伴随明显的现象,选项D错误。

化学反应中,反应物质量减少,生成物质量增加,由此判断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种类。

13.N、O

4NH3+5O2

4NO+6H2O

D是一种常见的氧化物,由微观反应示意图以及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反应是由氨气与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氮和水,方程式为:

4NH3+5O2

4NO+6H2O。

(1)在反应前后,氮元素由-3价变成+2价,氧元素由0价变成-2价;

反应前后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是:

N、O;

(2)D是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每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其分子结构模型为:

(3)由以上分析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5O2

本题主要考查了化学反应中微观粒子方面的知识,明确每个模型表示的含义,这是解决这类题目的关键。

14.水乳化蛋白质煤不可再生

金属生锈的条件:

有氧气、有水;

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

六大类营养素:

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水。

(1)金属生锈的条件:

有氧气、有水,铁锅清洗后要擦干放置,可以减少与水的接触,防止生锈。

(2)生活中常用洗涤剂除去油污,是因为洗涤剂具有乳化功能。

(3)六大类营养素:

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水,鸡蛋、瘦肉、豆腐等食物为人体提供的主要营养素是蛋白质。

(4)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等,它们都是不可再生能源。

15.Hg两个金原子He一个亚铁离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

A、

(1)汞的俗称是水银:

Hg;

(2)原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个数,2Au:

表示2个金原子;

(3)氦气是单原子分子;

He;

(4)Fe2+中“2+”的含义:

一个亚铁离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

16.原子;

2NO+2CO

N2+2CO2;

二氧化硫;

pH试纸。

根据所学知识和题中信息知,

(1)①反应中没有发生改变的粒子是原子,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的划分原子的重新组合。

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O+2CO

N2+2CO2。

(2)煤燃烧时排放出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污染物是形成股雨的主要气体,可用pH试纸来测定雨水的酸碱度。

点睛∶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的划分原子的重新组合。

17.水槽

没有等导管口的气泡连续均匀冒出就开始收集或集气瓶中的水没有装满便于观察液面变化C

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和氧气,制取装置包括加热和不需加热两种,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如果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

(1)仪器①的名称是水槽。

(2)A装置的试管中有棉花团,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3)如果用E装置收集氧气,收集的氧气不纯,原因可能是:

没有等导管口的气泡连续均匀冒出就开始收集或集气瓶中的水没有装满。

(4)使用装置B制取气体,装药品前要检查气密性,一种方法是,关闭弹簧夹以后,从长颈漏斗中注水时,漏斗中的液面会上升,漏斗中的液面至b处时,停止注水较好,理由是:

便于观察液面变化。

(5)注射器可以控制反应的速率,故答案为:

C;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

18.2NaOH+CO2=Na2CO3+H2O硝酸钙FeCl3+3NaOH=Fe(OH)3↓+3NaCl氢氧化钠、硝酸钙、硝酸钠部分变质

(1)氢氧化钠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会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的方程式为:

(2)氢氧化钠变质后溶液中是否还有氢氧化钠,因此用可溶性钙盐排出碳酸钠的干扰,不能选用同属于碱的氢氧化钙,因为如果样品部分变质,氢氧化钙可以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对氢氧化钠的检验造成干扰;

(3)加入足量硝酸钙溶液后除去了碳酸钠,若全部变质,则此时溶液中只有硝酸钠和硝酸钙,和氯化铁都不反应,因此溶液中一定还含有氢氧化钠,加入氯化铁后,氯化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红褐色沉淀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钠,方程式为:

(4)加入氯化铁溶液产生了红褐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还含有硝酸钙(过量的),硝酸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了硝酸钠,因此溶液中的溶质是:

氢氧化钠、硝酸钙、硝酸钠;

(5)由以上实验可知,溶液中既有氢氧化钠还有碳酸钠,因此溶液是部分变质。

氢氧化钠变质后溶液中生成碱性物质碳酸钠,要验证是否含有氢氧化钠,还需利用可溶性的钙盐排出碳酸钠,再结合碱的性质对剩余物质进行验证。

19.常量;

4;

有机化合物11:

11237.2

(1)人体的骨骼和牙齿主要由钙元素组成,含量大,因此是常量元素;

葡萄糖酸钙中包含了C、H、O、Ca四种元素;

葡萄糖酸钙是有机化合物;

(2)葡萄糖酸钙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11×

2):

(7×

16×

2)=11:

112;

(3)钙片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每日摄入钙元素质量=0.2×

9.3%=0.0372g=37.2mg。

1.下列有关碳及其氧化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酸雨的形成是由二氧化碳排放所致

B.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都具有还原性

C.一氧化碳可用于作燃料,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

D.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所以它们的性质完全相同

2.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

A.珍珠

B.冰水

C.酱油

D.空气

3.通过下列图示实验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A.图1所示实验既说明甲烷具有可燃性,又说明甲烷中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B.图2所示实验既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又说明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C.图3所示实验既说明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又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D.图4所示实验既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又说明红磷不是可燃物

4.下列各组物质中,能发生复分解反应且反应前后溶液总质量变小的是(  )

A.锌和稀硫酸

B.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

C.硫酸和氯化钡溶液

D.氯化钾溶液和硫酸钠溶液

5.化学实验是化学学科发展和化学学习的重要途径,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取用少量液体B.

用量筒溶解

闻气味D.

稀释浓硫酸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硝酸铵、氢氧化钠固体分别溶于水时,均出现放热现象

B.气体、液体和固体都可作为溶质

C.在盛有50ml蔗糖溶液的烧杯中,上半部分溶液的甜度低于下半部分溶液的甜度

D.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大

7.下面关于饱和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含有溶质很多的溶液

B.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C.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D.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8.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铜片放入盐酸中有气泡产生B.在硬水中滴入肥皂水会产生浮渣

C.铁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D.紫色石蕊试液使盐酸变红

9.如图所示是几幅与化学有关的图片,下列对图中内容的分析正确的是

①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

②小食品干燥剂

③C60分子结构

④古代字画

A.图①可反映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的实质是:

B.图②中生石灰干燥剂的干燥原理是:

C.图③中的物质是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

D.图④中古代字画能够保存很长时间不褪色的原因是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

10.逻辑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有机物都含有碳元素,所以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

B.一氧化碳从氧化铁中还原出铁,所以冶炼金属一定要用一氧化碳

C.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所以隔絶氧气和水一定可以防止铁生锈

D.化学反应通常有能量变化,所以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由化学反应提供

11.如图是A、B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信息中正确的是

A.图中阴影部分表明A、B两溶液都是饱和溶液

B.t1℃时,A、B两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t2℃时,B物质的溶解度大于A物质的溶解度

D.t2℃时,等质量的A、B两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析出溶质的质量相等

12.下列实验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  )

A.鉴别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可加入稀盐酸

B.除去H2中的HCl,依次通过足量的NaOH溶液和浓硫酸

C.除去KCl溶液中少量K2CO3,可加适量Ba(NO3)2溶液后过滤

D.除去CO中少量CO2,可通过灼热CuO粉末

13.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下列事实,并注明反应的基本类型。

工业上用高温煅烧石灰石的方法制生石灰____、生石灰做干燥剂______、用熟石灰改良硫酸型酸雨造成的土壤酸化___、

14.下图为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是______物质,t1℃时A、B两物质的溶解度为_______g。

使一定量接近饱和的A物质溶液变为饱和溶液采用的一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1℃时,将一定量B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溶液的质量将________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t2℃时,分别用50gA、B制成饱和溶液,需要水的质量A_____B(填“<”“>”或“=”)

15.请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4个甲烷分子_______________;

(2)石墨_______________;

(3)3个铜离子_______________。

16.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下列失误会导致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的是_____。

A装瓶时,有溶液洒出

B将量筒中的水倒入烧杯时有水溅出

C溶解时未用玻璃棒搅拌

D量取溶剂时,俯视量筒读数

17.实验课上,同学们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5%的氢氧化钠溶液做中和反应的实验,如图1是配制该溶液的实验操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