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常用艺术技巧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古代诗歌常用艺术技巧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诗歌常用艺术技巧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反衬)
念奴娇·
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三句以气吞山河的笔力将赤壁写的惊涛澎湃,雄奇险峻,烘托出“一时多少豪杰”,又以之烘托出周瑜的形象,赞美他的英俊雄姿、儒将风度,以及从容不迫、指挥若定的气概。
渲染。
采莲曲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将采莲少女和美丽的大自然融为一体,让少女的逻裙和碧绿的荷叶,粉嫩的脸庞与鲜艳的荷花互相映衬,衬托出少女的清新娇艳。
少女形象在画中若隐若现,若有若无,留下悠然不尽的情味。
青玉案·
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XX。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元宵节灯火辉煌,车来马往,满城仕女珠翠簇动,笑语盈盈衬托出了“灯火阑珊处”那个耐得冷落,自甘寂寞的美人。
寄托了作者不屑于随波逐流,自甘淡泊的高洁品格。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姜夔《扬州慢》)——春风十里,十分繁华的扬州路,如今长满了青青荠麦,一片荒凉了。
此句用野草、麦子的繁盛反衬如今的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2003年上海高考题《望海楼》①:
云尖铁瓮②近青天,飘渺飞楼白尺连。
三峡江声流笔底,六朝帆影落樽前。
几番画角催红日,无事沧州③起白烟。
忽忆赏心何处是?
春风秋月两茫然。
(注①望海楼:
宋时在镇江城内。
②铁瓮:
镇江古有“铁瓮城”之称。
③沧州:
滨水的地方。
)(本诗所咏的是望海楼,却先写铁瓮城耸立云间,临近青天,作用是_______;
这首诗的颈联多角度写景,请具体说明其中的两点。
)
一二句点题,写楼的处所、楼的高耸。
一句写地势高,二句写楼本身高,写“近青天”当然是衬托“飞楼”连天了。
颈联转入现实。
眼前,画角声催红日落(远观),天色将暮生白烟(近观)。
平视、俯视,远观、近看,不同角度相结合,红白色彩的渲染,日落烟生的动态,都可以作为鉴赏角度来答题。
白居易《琵琶行》善于通过景物描写来渲染环境气氛。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烘托出诗人惜别是时的茫茫心绪。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是以万籁俱寂,只见江月的夸张来烘托琵琶女的高超技艺和听众的陶醉其中,心情之沉重。
“绕船月明江水寒”渲染出琵琶女的孤单寂寞、凄苦压抑。
绝句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突出了刚抽新芽的柳枝,成双成对的黄鹂,自由自在的白鹭和一碧如洗的青天,四种鲜明的颜色新鲜而且明丽,构成了绚丽的图景。
色彩的渲染可以传达出愉快的情感,也可以反衬思归的感伤。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诗的前四句描绘了一幅苍凉的秋景——哀景:
急风震撼高天发出怒号的声音,猿猴哀鸣,渚清沙白,飞鸟之影映入寒渚,木叶纷纷凋落,江水奔腾涌流,一片深秋的凄清之色,渲染了浓浓的愁意,为水到渠成的抒情作了很好的铺垫。
后四句叙事抒情——哀情:
交织着对国运艰难的关注,对沦落他乡的不胜感伤(情景交融)
抑扬
贾生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长苍生问鬼神。
先扬后抑,讽刺汉文帝不能真正重用贾谊。
(并非求贤若渴,寻求救国治民大计,而是关心个人生死)联系李商隐个人遭遇看,怜贾谊更是自悯。
破阵子·
为陈同父赋壮语以寄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灸,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点秋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全词上下共十句,前九句是扬,都是写杀敌报国、恢复山河、建立功名的惊人壮业的;
末尾一句“可怜白发生!
”是抑,表面前几句所写都是虚幻梦想,完成恢复大业、名垂青史的理想被年华老去,不受知遇的现实无情地粉碎了。
用典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故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也。
”(陆贾《新语》)。
用浮云蔽日比喻奸臣小人在皇帝面前说贤臣的坏话。
王安石反用此典,说,我不怕浮云遮住远望的视线,是因为我站在了最高的地方。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挥手,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辛弃疾好用典故,议论风生。
这首词借古喻今,命意深远,写得慷慨悲凉,激情满怀。
词的上阕以孙权、刘裕的成功业绩激励当朝,希望能坚定北伐必胜的信心。
下阕又以刘义隆的失败教训为借鉴,忠告执政者不可草率轻敌,冒险出击。
最后以廉颇自比,流露出老当益壮,仍堪一用的雄心和无人问津不受重用的悲凉。
李贺的《李凭弹箜篌引》,有“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的诗句,用湘妃和素女这样的神女为乐声感动来形容李凭的箜篌弹的好。
还有“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的诗句,进一步形容李凭的箜篌弹的好。
最后有“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的诗句,写出月中吴刚为乐声所吸引,也是形容李凭弹的好。
引用神话传说,能增强诗词的艺术表现力,构成奇特的艺术境界。
比兴
长歌行(汉-乐府诗)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全诗从青葵起兴,联想到四季变化,又以江河作比,借百川归海、一去不回来比喻韶光之匆匆易逝,感慨“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得出应当抓紧时间奋发努力的结论,劝勉世人要珍惜光阴,有所作为。
用的是比兴手法。
卜算子
黄州定惠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飘渺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本词作于宋神宗元丰六年,苏轼以罪人身份谪居黄州,政治上极度失意时创作的,词中借咏孤雁而自况,表达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宁可固守冷落的人生态度。
词中通篇只有意象,其中人与雁,浑然一体,主客一体,物我同化。
《感遇·
其一》
张九龄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泽兰逢春茂盛芳馨,桂花遇秋皎洁清新。
兰桂欣欣生机勃发,春秋自成佳节良辰。
谁能领悟山中隐士,闻香深生仰慕之情?
花卉流香原为天性,何求美人采撷扬名。
本诗采用比兴的手法歌颂春兰、秋桂,从而抒发诗人的情怀。
诗人在开篇用整齐的对偶句突出了两种高雅的植物--茂盛芬披的春兰,皎明洁净的秋桂,然后生动地写出它们的勃勃生机,转而写到人们对它们的态度,最后引出全诗主旨:
春兰、秋桂的美好,完全出于自然本性,而并非为了求得人们的赏识。
诗人以此比喻洁身自好的君子。
本诗虽短小,但用尽全力,结构严谨,词尽意尽没有落空。
词意温和,不知不觉中,在咏物的背后,讲出了高雅的生活哲理。
象征
蝉
虞世南
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注]垂绥,指蝉。
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像下垂的冠缨。
古人认为蝉“饮露而不食”是高洁的象征,所以古人常以蝉的高洁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
踏莎行
秦观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
桃源望断无寻处。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②,鱼传尺素③,砌成此恨无重数。
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②驿寄梅花:
陆凯在《赠范晔诗》中有“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寄一枝春。
”
③鱼传尺素:
《古诗》中有“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这首词表面上写的是雾气弥漫,月色朦胧,让人看不清楼台,望不到津渡,更找不到当年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或楼台在茫茫大雾中消失,渡口被朦胧的月色所隐没,当年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更是云遮雾绕,无处可寻),实际上这里的“楼台”“津渡”“桃源”都是美好事物的象征,表现的是词人被贬官后感到美好的生活已经消失,内心具有一种无所适从、找不到出路的惆怅之情和对前途的渺茫之感。
(善于用典是这首词的特点之一。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两个典故起到反衬愁苦和使愁苦之情变成具体形象的作用。
本来收到朋友寄赠的礼物和慰藉的书信,应是高兴之事,但由于词人遭遇贬官,精神至感痛苦,所以朋友的礼物和书信不仅没让他感到高兴,反而更引发了他思乡怀旧的离愁别绪;
而且这种离愁别绪就像朋友的礼物和书信一样越积越多,越积越厚,从而使离愁别绪这一抽象的感情变得具体形象。
委婉
十五夜望月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诗评家认为此诗之妙,妙在后两句。
后两句不直抒自己入骨的相思之情,而是用委婉的问句表达,这样便有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在望月的许多人中,秋思最深的恐怕只有我啊!
”
(前两句虚实相生。
诗人在万籁俱寂的深夜,仰望明月,凝想入神,丝丝寒意,轻轻袭来,不觉浮想联翩,那广寒宫中,清冷的露珠一定也沾湿了桂花树吧?
菩萨蛮
韦庄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未老莫还乡”,这么平易的五个字却有多少转折,佛经上说“才说无便是有”,说“莫还乡”实则正由于想到了还乡,他没有用“不”字,用的是有叮嘱口吻的“莫”字,细细地品味,就应该联想到陆放翁的《钗头凤》“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那一连三个“莫”字所道出的一片无可奈何之情是极为深婉而且沉痛的,韦庄词此处的“莫”字,也表现出了一种极深婉而沉痛的情意,说“莫还乡”是叮咛嘱咐的话,是你想还乡,而现在却有不能还乡的苦衷,“还乡”是一层意思,“莫”是第二层意思,又加上“未老”二字,是第三层意思,因为人没有老,在外漂泊几年也没有关系,人到年老会特别思念故土。
韦庄词似达而郁,五个字有三层意义的转折,表面上写得很旷达,说是我没有老所以不要还乡,而其中却是对故乡欲归不得的盘旋郁结的感情。
后面他说“还乡须断肠”,这正是别人之所以敢跟你说“游人只合江南老”的理由,因为你回到那弥漫着战乱烽火的故乡,只会有断肠的悲哀。
动静结合
送友人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注:
“萧萧班马”出自《诗经》。
班马:
离群之马。
用“青山”、“白水”青白相间,色彩明丽;
“横”字勾勒出青山的静态,“绕”描画出白水的动态,描摹出一幅青山秀丽的送别图景。
(颈联两句是很工整的对偶;
又巧妙地用“浮云”“落日”作比,“浮云”比友人的行踪不定、任意东西;
“落日”比自己象落日不肯离开大地一样对朋友依依惜别的心情。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颔联描写皓月当空,青松如盖,是静景描写,山泉清冽,流泻山石之上,是动景描写。
山泉因雨后水量充足,流势增大,从石上流过,淙淙有声,以动衬静,反衬出山中的宁静。
诗人描写景物非常注重景物动态与静态的相互映衬,可以动静结合,也可以以静写动,以动写静,以动衬静。
动静的结合往往和衬托相关。
比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遥看瀑布挂前川”写出了遥看瀑布的第一眼形象,像一条巨大的白练挂在山间,“挂”字化动为静。
再比如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用花落、月出、鸟鸣突出了春涧的幽静,王籍的《入若耶溪》“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也是以声写静,以动衬静。
杜甫的《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前两句写动,绘出一幅绚丽的图景;
后两句写静,一言空间之广,一言时间之久,但也静中见动,是诗人在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动。
远近结合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王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暝色”两句为近景,用一“入”字由远而近,从全景式的平林远山拉到楼头思妇的特写镜头,突出了“有人楼上愁”的人物主体,层次井然。
下片玉阶伫立仰见飞鸟,与上片登楼远望俯眺平楚,所见不同,思念之情则一。
“宿鸟归飞急”还意在反衬行人滞留他乡,未免恋恋不返。
末句计归程以卜归期。
庚信《哀江南赋》有“十里五里,长亭短亭”之语。
词中着一“更”字加强了连续不断的以至无穷无尽的印象。
征途上无数长亭短亭,不但说明归程遥远,同时也说明归期无望,以与过片“空伫立”之“空”字相应。
如此日日空候,思妇的离愁也就永无穷尽了。
结句不怨行人忘返,却愁道路几千,归程迢递,不露哀怨,语甚酝藉。
白描
商山早行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是脍灸人口的名句,语言结构特点是纯用名词组合,没有(动词)形容词的修饰点缀。
即所谓白描手法。
又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作者只是利用白描手法对景物进行了排列,却达到了一种千古绝唱的效果。
别董大
高 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前两句“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用白描手法写眼前之景:
北风呼啸,黄沙千里,遮天蔽日,到处都是灰蒙蒙的一片,以致云也似乎变成了黄色,本来璀璨耀眼的阳光现在也淡然失色,如同落日的余辉一般。
大雪纷纷扬扬地飘落,群雁排着整齐的队形向南飞去。
诗人在这荒寒壮阔的环境中,送别这位身怀绝技却又无人赏识的音乐家。
后两句“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是对朋友的劝慰:
此去你不要担心遇不到知己,天下哪个不知道你董庭兰啊!
话说得多么响亮,多么有力,于慰藉中充满着信心和力量,激励朋友抖擞精神去奋斗、去拼搏。
细节描写
秋思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盛唐绝句,多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较少叙事成分;
到了中唐,叙事成分逐渐增多,日常生活情事往往成为绝句的习见题材,风格也由盛唐的雄浑高华、富于浪漫气息转向写实。
张籍这首《秋思》寓情于事,借助日常生活中的一个片断——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刻画出心有千言万语惟恐言之不尽的复杂微妙的心理,异常真切细腻地表达了羁旅之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
王安石评张籍的诗说“看似寻常最奇崛”。
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陌 上 桑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
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
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
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
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这首诗灵活运用了正面描写(直接描写)和侧面描写(间接描写)的手法表现罗敷的美貌,直接描写人物的肖像、语言、行动、心理等即为正面描写;
用景物来烘托人物,用器物来陪衬人物,借助他人的反应表现人物,通过与其他人物的对比突出人物等,都属于侧面描写。
这首诗在表现罗敷的美貌时,首先使用侧面描写的手法,描写罗敷美好的住所,阳光照耀的秦氏楼,描写采桑用的精美器物,接着正面描写她的精美华丽的服饰,然后又运用侧面描写,借助行者、少年、耕者、锄者的如痴如呆表现他们对罗敷的倾慕,虽然没有直接描写罗敷的容貌,读者也能够感受到她美丽的姿容了。
此处的描写能给人以丰富的想像。
虚实相生
雨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摧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词中“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设想别后的情景是虚景:
一舟离岸,词人酒醒梦回,只见习习晓风吹拂萧萧疏柳,一弯残月高挂柳梢,想像中别后的凄凉景象倍增眼前断人肠的离愁。
诗歌中,“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虚”是想象的情景。
二者互相联系,互相渗透转化,可以达到虚实相生的境界,丰富诗中的意象,开拓诗中的意境,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
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就是用想像中美好的仙境。
欧阳修的《踏莎行》: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
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上阕写实,通过初春景象反衬“行人”的离愁别绪。
下阕实虚,“行人”想像妻子凭栏远望,思念“行人”的愁苦之景,从而将离愁别绪抒发得淋漓尽致。
李煜《虞美人》“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雕栏玉砌”“故国”是回忆中的景物。
姜夔《扬州慢》中的虚景“春风十里”,实景“尽荠麦青青”,昔盛更显今衰。
想像是虚写的关键,虚是为实服务的。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
这首词其主要的表现手法是虚实结合,即把眼前现实生活的描写与回忆、想象结合起来。
上片先写入梦前的思念,属于实写,接着写设想相逢的情景,属虚写。
下片先写梦中相见的悲喜,属虚写,后写梦醒后的感慨,属实写。
这样由实而虚,由虚而实,充分表达了词人对亡妻的思念之深之苦。
最后三句从字面来看是写亡妻;
“年年断肠”,实际上是词人自己念念不忘亡妻。
《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于一问一答中已觉不得归之苦。
“巴山夜雨涨秋池”,写眼前秋雨,羁旅之愁更充溢在字里行间。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诗人驰骋想象,独辟新境,不再诉苦写愁,却写心中美愿,可谓出人意料。
全诗先写客中实景,后以“何当”化实为虚,引出一片新境界,用未来的乐反衬今夜的苦,又想象今夜的苦将增添相聚的乐,含蓄隽永,余韵无穷。
融情于景
XX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台城
(唐·
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南京古城阴雨连绵,青草茂盛。
昔日的六朝已成为一场旧梦,如今只听到凄凉的鸟鸣。
古城的柳树不管它谁兴谁亡,依然枝繁叶茂,如绿烟笼罩长堤。
开头描写阴雨、江草、鸟鸣,渲染了一种凄凉的气氛,后两句寓情于景,于常见的景物中寄寓了无限的惆怅,抒发了盛衰兴亡的感慨。
情景交融
渔家傲
秋思
(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时间是秋天,地点是塞下,具体的地方是孤城。
人物是将军和征夫。
他们离家万里,在塞外看到雁南飞,听到悲哀的笳声和羌管,自然想家,但功未成,不能回去。
饮浊酒,愁不能寐。
词中所写的悲凉凄怆的景象,充分配合当时的人的心情,情景交融,使读者体会到这些在边疆卫戍的人的情怀。
旅夜书怀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首联中的“细”“微”等字,与“官应老病休”中作者的孤单身影相应。
“危”“独”二字暗示了自己在乱世中的凄凉孤独,与“飘飘”“天地一沙鸥”相呼应,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同时,“星垂平野阔”,不仅展现了星空低垂下大自然的广阔浩渺,还让人联想到星空低垂下被压得喘不过气来正为生活而奔波的作者的孤单身影;
“月涌大江流”,不仅展现了长江奔腾雄浑的气势,还让人联想到作者身影的渺小。
托物言志
菊
郑谷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
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
画 菊
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托物言志是指通过对客观事物的具体描绘以述志抒怀,即所谓“应物斯感,感物吟志”(《文心雕龙》)。
它要求作者选择的客观事物与他想表达的主观志趣必须契合交融,能给人以艺术感染和思想启迪。
《菊》抒发作者不求高位,不慕荣利,只求有益于人的高贵志向。
《画菊》表现了坚守大义,宁死不屈的崇高民族气节。
石灰吟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借咏石灰的内在本质来表达自己的高洁志向,“要留清白在人间”就是诗人自己的理想与追求的写照。
梅花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此诗脱化于古乐府“庭前一树梅,寒多未觉开。
只言花似雪,不悟有香来”。
另据惠洪《冷斋夜话》载,王安石曾访一名高士不遇,于是题此诗于墙,即赞美梅花的高洁芬芳,也暗寓主人的品格。
直抒胸臆
示儿
陆游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望告乃翁。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杜甫《望岳》)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登鹳雀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