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学年高中地理 第一章 自然灾荒与人类活动 第二节 课时3 水文生物灾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7806200 上传时间:2022-12-10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26.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新设计学年高中地理 第一章 自然灾荒与人类活动 第二节 课时3 水文生物灾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创新设计学年高中地理 第一章 自然灾荒与人类活动 第二节 课时3 水文生物灾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创新设计学年高中地理 第一章 自然灾荒与人类活动 第二节 课时3 水文生物灾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创新设计学年高中地理 第一章 自然灾荒与人类活动 第二节 课时3 水文生物灾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创新设计学年高中地理 第一章 自然灾荒与人类活动 第二节 课时3 水文生物灾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创新设计学年高中地理 第一章 自然灾荒与人类活动 第二节 课时3 水文生物灾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创新设计学年高中地理 第一章 自然灾荒与人类活动 第二节 课时3 水文生物灾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新设计学年高中地理 第一章 自然灾荒与人类活动 第二节 课时3 水文生物灾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创新设计学年高中地理 第一章 自然灾荒与人类活动 第二节 课时3 水文生物灾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与作物所处的环境有关,气候变异等造成的不良环境使得作物对病害抗性降低;

⑬外来病原体入侵也是病害流行的主要原因。

(3)危害:

使农作物、树木染病从而枯萎甚至死株,导致大面积农田、森林被毁坏。

4.虫害和鼠害

(1)虫害

常见虫害

危害最大虫害

农作物

虫害

⑭蝗虫、黏虫、水稻螟、棉铃虫等

⑮蝗虫

森林

松材线虫、⑯松毛虫、杨树蛀干害虫、泡桐大袋蛾等

⑰松材线虫

(2)鼠害

a.重灾区:

⑱农田、牧场及⑲森林。

b.危害

(3)虫、鼠害成因

a.有害生物具有

繁殖快、适应能力强等特点。

b.适宜繁殖的

气候条件。

c.自然或人为因素造成的

天敌减少。

1.分析涝渍灾害有哪些形成条件?

答案 一是水的来源;

二是水的排出;

三是水的下渗;

四是水的蒸发。

如三江平原内涝严重原因:

一是河流众多,且常有凌汛发生;

二是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

三是有多年冻土,地表水难以下渗;

四是地势低洼排水不畅。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位于南亚的孟加拉国是一个土地十分肥沃的国家,然而水灾却极为频繁。

正常年份,全国国土面积的18%会遭到洪水袭击,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极大威胁。

材料二 孟加拉国地区略图。

(1)从地形、气候、河流等方面分析孟加拉国水灾频发的原因。

地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气候:

河流:

(2)除上述原因外,你认为该国水灾频发还受哪些自然因素的影响?

答案 

(1)平原为主,地势低平,排水不畅等 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于夏季;

当西南季风来得早,退得迟,且势力强大时,更容易形成水灾 位于恒河下游,中上游来水量大

(2)海潮(热带风暴、风暴潮等)。

洪涝灾害的成因及分布

形成原因

特大地表径流不能被江河、湖库容纳,造成水位上涨而泛滥的现象,一般发生在以降水为主要补给形式的河流汛期

江河的两岸,尤其是河流中下游地区是洪水的直接威胁区

洼地积水不能及时排除的现象

多发生在蒸发弱、排水不畅的低湿洼地

两者

联系

洪水和涝渍往往接连发生,在低洼地区很难截然分开。

从气候因素看,洪涝集中在中低纬度地区,主要是亚热带季风区、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迁移应用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风暴潮是一种灾害性的自然现象,由于剧烈的大气扰动,如强风和气压骤变(通常指台风和温带气旋等灾害性天气系统)导致海水异常升降,使受其影响的海区的潮位大大超过平常潮位的现象。

下图中甲地和乙地都是以某海湾为中心,并且两海湾都是风暴潮的易发区。

(1)可引发风暴潮的天气系统有(  )

①热带气旋 ②副热带高压 ③温带气旋 ④极地大陆气团 ⑤冷暖空气交互影响形成的锋面 ⑥极地高气压

A.①③⑤B.②④⑥

C.①②③D.④⑤⑥

(2)简析①②两海湾风暴潮的主要类型及风暴潮多发季节的不同。

答案 

(1)A

(2)①海湾风暴潮的类型主要是台风(热带)风暴潮,多发生在夏秋季节,②海湾风暴潮的类型主要是温带风暴潮,多发生在春秋季节。

解析 风暴潮分台风风暴潮和温带风暴潮,分别是由台风(热带气旋)或温带气旋与高纬度地带冷暖空气交互影响形成的,台风风暴潮多发生在夏秋季节,温带风暴潮多发生在春秋季节。

由海陆轮廓可判断出①为墨西哥湾,②为渤海湾,分别为台风风暴潮和温带风暴潮。

二、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的分布及成因

1.全球自然灾害在空间上的

带状分布现象,称为自然灾害带。

2.世界上最大的两条自然灾害带:

一是

环太平洋沿岸几百千米宽的自然灾害带,二是20°

N~50°

N之间的环球自然灾害带。

2.为什么环太平洋沿岸灾害带上的灾害损失严重?

答案 环太平洋沿岸灾害种类多,频次高,强度大,且人口集中,经济发达。

世界近30年自然灾害发生次数统计(%)如下表所示。

读表,完成下列问题。

世界近30年自然灾害发生次数统计(%)表

灾害类型

非洲

美洲

亚洲

欧洲

大洋洲

各类型统计

气象类灾害

11.9

19.0

27.1

10.0

4.3

72.3

地质类灾害

0.9

3.7

7.8

2.7

16.0

生物类灾害

6.7

1.2

3.1

0.5

0.2

11.7

各大洲总计

19.5

23.9

38

13.2

5.4

100

注:

表中数据为各大洲各类灾害发生次数占全球总次数的比重

(1)为什么亚洲气象类灾害发生次数居世界首位?

(2)大洋洲的地质类灾害发生次数在各大洲中的比重较小,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3)非洲的生物类灾害发生的次数所占比重较大,试分析其主要原因。

答案 

(1)亚洲季风气候典型,受季风气候的影响,降水、气温变化大,因而气象灾害多发。

(2)地处板块内部,地壳稳定,地震少;

气候干旱,地形平坦,滑坡、泥石流少。

(3)气温较高,干、湿季分明,有利于灾害性生物的生存;

经济欠发达,抵抗灾害的能力低。

世界两大自然灾害带

灾害带

主要的自然灾害

致灾因子

受灾体特性

环太平洋沿岸几百千米宽的自然灾害带

火山、地震、台风、海啸、风暴潮

板块交界处→火山、地震→海啸;

热带、副热带海域→台风→风暴潮

人口集中、经济发达地区

20°

N之间的环球自然灾害带

水旱、风暴潮、台风、山地地质灾害(滑坡、泥石流)

不同气候带的边缘→水旱灾害;

热带、副热带海洋→台风→风暴潮;

地势高差大,地形复杂→山地地质灾害

位于中低纬度地带,人口稠密,经济密集度大

迁移应用2

 读2012年全球地震一览表,回答

(1)~

(2)题。

时间

地点

震级(里氏)

2012年5月30日

台湾台东县

4.4

2012年5月25日

新西兰

4.7

2012年2月2日

瓦努阿图

7

2012年9月26日

加利福尼亚湾

6.2

(1)上述地区地震集中发生在__________________自然灾害带。

(2)该自然灾害带集中了全球75%的火山、80%以上的地震,2/3的台风和海啸以及风暴潮等灾害,分析该灾害带灾害集中的主要原因。

答案 

(1)环太平洋

(2)处于太平洋板块的边缘地带,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吻合,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

位于海陆交界处,多海啸、风暴潮等水文灾害和台风等气象灾害。

解析 第

(1)题,表中所列国家(地区)都属环太平洋地区,在环太平洋自然灾害带内。

(2)题,环太平洋沿岸自然灾害带正处于太平洋板块的边缘地带,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吻合,多火山、地震灾害。

环太平洋沿岸自然灾害带又位于海陆交界处,受海洋影响大,多台风、风暴潮等灾害。

以长江为例,分析洪涝的成因

1.自然原因

①降水:

降水集中夏秋两季,锋面雨带长期徘徊;

(流域内普降暴雨)

②水系:

长江流域广,支流多;

(特别荆江河段弯曲,水流不畅)

③地形:

中游地区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2.人为原因

①过度砍伐森林,水土流失加剧;

→流域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削峰补枯能力降低;

→中下游泥沙淤积,河床抬高,河道泄洪能力降低;

②围湖造田,泥沙淤积→导致湖泊萎缩,蓄洪能力下降。

自2016年入夏以来,中国南方多省市遭遇暴雨及强对流天气袭击,部分地区遭受暴雨、洪涝等灾害。

读图完成1~2题。

1.图示地区洪涝灾害多发的原因是(  )

①地势低洼,曲流多 ②季风气候,降水变率大 ③无天然入海河道,泄流不畅 ④南北支流汇集,洪峰叠加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该地采取的防洪工程措施是(  )

A.深挖河道B.修筑大堤

C.植树造林D.退耕还湖

答案 1.A 2.B

解析 第1题,图示地区是我国湖北省长江的荆江河段,从图中看,荆江河段“九曲回肠”,水流缓慢,且多洼地,易积水。

第2题,深挖河道会破坏河流的输沙平衡,侵蚀大堤,不可取。

植树造林、退耕还湖虽然可取,但属于生态措施。

历史上曾有“飞蝗蔽日”的描述,蝗灾是最主要的虫害。

据此回答3~4题。

3.世界上最具危险性的森林虫害是(  )

A.蝗虫B.松毛虫

C.泡桐大袋蛾D.松材线虫

4.“旱极而蝗”的记载主要说明灾害的特点是(  )

A.不同灾害持续时间不同

B.自然灾害的链发现象

C.自然灾害的群发和群聚现象

D.自然灾害的地域性

答案 3.D 4.B

解析 第3题,松材线虫具有染病容易、致死速度快、蔓延迅速等特点,成为世界上最具危险性的森林虫害。

第4题,发生旱灾后发生蝗灾,形成了灾害链。

读“世界主要农业发展障碍分布表”,分析回答5~7题。

地区

北美洲

南美洲

主要

灾害

种类

干旱、

洪水、

沙漠化、

水土

流失、

台风、

龙卷风

酸雨、

雪灾

蝗灾

飓风、

龙卷风、

酸雨

流失

土壤

盐碱化、

生物

5.欧洲雪灾明显多于其他大洲的主要原因是(  )

A.欧洲草原面积广阔、牲畜多

B.欧洲地形以平原为主,地表水丰富

C.欧洲冬季寒冷,1月均温低于0℃

D.欧洲冬季气候温和,气旋活动频繁

6.欧洲和北美洲存在同一项发展障碍,这显示出两地具备下列何种地理特征(  )

A.自然资源过度开发

B.受西风影响降水过多

C.工业化程度高

D.跨纬度大,农业灾害类型多

7.南亚的孟加拉国是全球水患问题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其水患成因有(  )

①地势低平

②位于赤道,全年多雨

③热带气旋频频侵袭

④春季积雪大量融化

⑤受印度洋西南季风的影响

A.①③⑤B.②③④

C.①②③D.③④⑤

答案 5.D 6.C 7.A

解析 各大洲由于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差异,形成了各自的影响农业生产的环境因素。

欧洲冬季多雪,主要原因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冬季温和,多低压气旋活动;

由于工业化程度高,大气污染严重,酸雨灾害比较普遍。

北美洲也是工业发达的地区,大气污染严重,酸雨也严重。

南亚的孟加拉国,位于孟加拉湾沿岸,地势低平,加上热带季风气候的降水季节变化强烈,雨季时洪涝灾害严重。

8.近年来,沿海地区城市遭受严重涝灾的现象时有发生。

读上图,分析M市易出现重度涝灾的自然原因。

答案 地处平原,地势低平,受南部山区洪水和河流上游汇水的共同影响;

排洪通道少,且易受到潮水和其他河流洪水的顶托,排水不畅;

处于台风过境或登陆区,台风常带来强降雨。

解析 洪涝灾害产生的自然原因主要从气候、天气系统、地形等方面分析。

教材P14思考

提示:

受季风气候的影响,季风区降水年内分配不均(集中在夏季),降水年际变化大,容易引起洪涝灾害。

河流中下游地区,通常汇聚了多条支流,水量较大,而且在地势低平处流速缓慢,因此多曲流、易淤塞,容易发生洪涝灾害。

教材P17思考

大洲名称

自然灾害特点

自然灾害类型齐全,主要有地震、干旱、洪涝、台风、热浪、寒潮、沙漠化、水土流失等。

灾害分布广泛,灾害损失巨大。

其中中国、日本、印度、孟加拉国、印尼等国灾害频繁

自然灾害类型相对较少,低温灾害特别是雪灾比较严重

灾害类型较少,以旱灾为主,旱灾引发蝗虫灾害。

由于人口压力过大,引起严重的土地退化、沙漠化现象。

旱灾主要分布于热带草原地区

自然灾害类型齐全,地震、龙卷风、飓风、洪涝灾害突出,损失严重。

西海岸主要为地震、火山灾害;

东、南部龙卷风、飓风突出;

中、南部洪涝灾害严重

自然灾害类型较少,以地震、火山喷发、泥石流灾害为主,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的智利、哥伦比亚、秘鲁等国

大陆内部气象灾害较多,岛屿多火山、地震灾害

教材P17活动

如果有上网条件,可以使用搜索引擎(或等),输入关键词及其组合,快速和有效地收集网络资料。

如果条件有限,也可到学校图书馆和阅览室收集报刊、书籍资料。

注意提醒学生收集的案例要有代表性,并且按理应当有利于理解某种自然灾害的成因、分布和危害,多个案例可以显示出自然灾害的特征。

然后分小组编写手抄报,互相阅读,还可进行评比。

[基础过关]

下图为“我国某年夏季等温线和盛行风向图”(图中阴影部分为我国暴雨洪水严重地区)。

该图完成1~4题。

1.图中最低温的成因主要是(  )

A.该处为封闭的盆地地形B.地势高

C.夏季风不能影响D.太阳辐射少

2.东部地区等温线的走向大致与海岸线一致,说明(  )

A.受纬度位置影响明显

B.不受地形地势影响

C.受海洋影响明显

D.夏季我国南北温差较大

3.同时受暴雨、洪涝、风沙、春旱影响的地区是(  )

A.东南沿海地区B.西北内陆地区

C.华北平原地区D.四川盆地地区

4.华北平原暴雨水灾严重的自然原因是(  )

A.降水多B.降水集中、洼地积水

C.人口稠密D.经济发达

答案 1.B 2.C 3.C 4.B

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是青藏高原,其原因是地势高,空气稀薄,对地面辐射的吸收能力弱。

第2题,夏季我国东部地区盛行夏季风,受海洋水汽的调节,南北温差减小,等温线走向基本与海岸线平行延伸。

第3、4题,华北平原春季降水少,蒸发旺盛,易发生春旱,加上大风天气多,易形成风沙天气;

夏季暴雨集中,加上地势低平,洼地较多,易出现洪涝灾害。

2009年5月27日,据美国媒体报道,人类通过观测得出“从太空看地球十大自然灾害”,其中就包括三次火山爆发。

它们分别是2008年5月2日的智利柴腾火山爆发,2002年的意大利埃特纳火山爆发和2005年2月15日的俄罗斯东部半岛最大火山剧烈喷发。

据此完成5~7题。

5.三次火山爆发被列入“从太空看地球十大自然灾害”,但并未给当地带来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这是因为(  )

A.当地经济发达,抗灾能力强

B.获得了准确预报,做了提前防范

C.当地人防范火山活动的意识强

D.三次火山爆发区域自然条件恶劣,人口密度小,经济落后

6.从全球的角度看三次火山爆发区域的分布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B.位于大陆裂谷火山地震带

C.位于大洋中脊火山地震带

D.位于海岸火山地震带

7.三次火山爆发区域所在的世界灾害带里,给世界造成重大损失的自然灾害中分布空间最广泛的是(  )

A.干旱B.洪涝

C.热带气旋D.地震

答案 5.D 6.A 7.D

解析 第5题,三次火山爆发地区自然条件恶劣,人口密度小,经济落后。

第6题,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是地球两大火山地震带。

第7题,地震空间分布广泛,而且给世界造成的损失最大。

8.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0年3月24日《南方农村报》讯:

走进广西南宁横县莲塘镇佛子村的山林,数厘米长的松毛虫随处可见,每一根松树枝上,都有十几条松毛虫在蠕动。

原本苍翠碧绿的山林早已变得枯黄焦黑,就像大火烧过一般,其间数以万计的松毛虫大肆啃食着鲜嫩的松针。

材料二 中国松毛虫危害区图。

(1)本次南宁发生的松毛虫最可能的类型是________。

(2)结合图示及所学知识,说明我国松毛虫从空间分布看具有的特点及我国森林病虫害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

(3)我国森林病虫害多发的人为因素有哪些?

答案 

(1)马尾松毛虫 

(2)区域性。

 地形、气温。

(3)大量单一的人工林替代了种类多样的原始森林;

外来有害物种入侵。

解析 第

(1)题,由图示可知南宁松毛虫的类型。

(2)题,结合图及所学知识较易回答。

第(3)题,我国在进行人工林建设时,用单一的树种代替原始森林树种,造成病虫大量繁殖且使同类树木大量受灾,除此之外,对外贸易导致外来有害物种入侵也易造成森林病虫害。

[能力提升]

近50年来,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湖泊面积锐减,湖泊消失了1000多个。

据此回答9~10题。

9.湖泊面积锐减对地理环境的主要影响有(  )

①加剧长江洪涝灾害 ②生物物种增加 ③加剧土壤盐渍化 ④湖泊环境容量减小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10.控制长江中下游地区湖泊面积减少的主要措施有(  )

①扩大水田面积 ②退耕还湖 ③加强上游地区水土保持 ④禁止在长江采沙

答案 9.D 10.B

目前,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鼠害严重,在1平方米的范围内就有十几个被老鼠掏空的洞。

被鼠类危害过的草地变成了“鼠荒地”,草皮遭到严重破坏,草场退化甚至沙化。

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平均海拔4600米以上,作为地表生态屏障的草皮,原本就是在冻土地带勉强成活,而现在一只青海田鼠一年就要吃掉60公斤的鲜草。

如不及时治理鼠害,藏羚羊、藏原羚等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的生存环境和保护区的生态链条都将面临严峻的考验。

据此回答11~13题。

11.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鼠害严重的原因主要是(  )

A.过度放牧

B.滥捕田鼠的天敌,使老鹰、沙狐等减少

C.全球气候变暖,鼠类生活环境改善

D.开采矿产资源,破坏地表

12.危害该自然保护区的鼠类属于(  )

A.喜湿鼠B.耐旱鼠

C.耐寒鼠D.喜温鼠

13.关于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位于青海省西北部,与新疆、西藏接壤

B.土壤为高山草甸土、高山高原土和高山寒漠土三种地带性土壤

C.目前是我国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D.区内现代冰川广布,冰川总面积2000平方千米

答案 11.B 12.B 13.C

解析 第11题,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鼠害严重的原因主要是滥捕田鼠的天敌,使老鹰、沙狐等减少,从而使鼠类大量繁殖。

第12题,西北大部、青藏高原大部,以及东北和华北地区的边缘地带分布的是耐旱鼠。

第13题,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4.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中新社报道(2012年1月7日)欧洲各国极端天气持续,交通几近瘫痪,民众生活极为不便。

英国大雪压垮输电电缆,挪威气温降至零下41℃的极低温,意大利暴雨不断致使河水猛涨,而法国有3人因大雪引发交通事故丧生,丹麦积雪到人的小腿肚(至少有30厘米),让人寸步难行。

(1)欧洲在2012年年初面临的自然灾害主要包括哪些类型?

(2)欧洲雪灾的形成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中的自然灾害多形成于什么季节和哪些地区?

答案 

(1)气象灾害、水文灾害。

(2)低温、降水丰富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以平原为主的地形,利于西部大西洋暖湿气流的深入等。

(3)当地冬春季节。

中高纬地区。

解析 低温天气属于气象灾害,而大量的降水属于水文灾害的一种类型,其形成同当地的天气系统和气候类型有关,濒临大西洋的海陆位置及沿岸的北大西洋暖流都对降水起到了加强作用,这种低温、降雪灾害多分布于中高纬地区。

15.下图示意洪涝年份鄱阳湖与长江相连河段的水位变化。

读图回答问题。

(1)说出滨湖地区涝灾最可能发生的时间,简析产生涝灾的自然原因。

(2)简述滨湖农业区防治涝灾可采取的主要措施。

答案 

(1)可能发生在6~9月(夏秋季节)。

地势低洼,排水不畅;

6~9月为雨季,降水多且集中;

河湖均处于高水位,且河流水位更高,湖水难于外泄,甚至河水倒灌入湖。

(2)完善抗洪排涝系统;

合理退田还湖;

培育、推广耐涝作物;

调整耕作制度和土地利用方式,减少灾损面积;

开展防灾减灾教育,提高监测预警水平。

(答出三点即可)

解析 第

(1)题,当河流水位高于湖泊水位时,可以出现涝灾,形成原因要联系气候(降水)、地形进行分析。

(2)题,防治涝灾的主要措施是完善抗洪排涝系统,退田还湖,开展防灾减灾教育,以及农业生产上推广耐涝作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