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总复习第3讲第2课时透镜及其应用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7805433 上传时间:2022-12-1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440.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物理总复习第3讲第2课时透镜及其应用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第3讲第2课时透镜及其应用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第3讲第2课时透镜及其应用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第3讲第2课时透镜及其应用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第3讲第2课时透镜及其应用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物理总复习第3讲第2课时透镜及其应用Word文件下载.docx

《中考物理总复习第3讲第2课时透镜及其应用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物理总复习第3讲第2课时透镜及其应用Word文件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物理总复习第3讲第2课时透镜及其应用Word文件下载.docx

3分

  分析上表可知:

遵义三年中考对透镜及其应用的考查主要是以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形式出现。

凸透镜成像规律考查2次。

2014年中考没有考查透镜及其应用知识。

中考考点清单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高频考点)

【易错警示】1.凸透镜成实像时一定是倒立的,放大或缩小都有可能;

成虚像时一定是正立的,放大的。

2.二倍焦点是凸透镜成放大的实像和缩小的实像分界点;

焦点是成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

【知识归纳】

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

实像总是异侧倒,虚像总是同侧正。

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

像的大小像距定,物体赶着像儿跑。

 眼睛与眼镜

1.正常眼睛的成像原理

(1)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__凸透镜__,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

视网膜相当于__光屏__。

(2)成像特点:

成__倒立__、__缩小__的__实__像。

2.近视眼、远视眼及其矫正

近视眼

远视眼

特点

只能看清__近__处的物体

只能看清__远__处的物体

成因

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__强__

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__弱__

成像

位置

视网膜__前__

视网膜__后__

续表

矫正

方法

配戴__凹透镜__

配戴__凸透镜__

原理

__凹透镜使光线发散__

__凸透镜使光线会聚__

近视看近不看远,晶厚聚光视网前。

科学用眼防近视,凹透镜矫正近视眼。

睫松晶薄远视眼,像成视网膜后面。

凸透镜聚光向前移,凸透镜矫正远视眼。

 显微镜和望远镜

显微镜

望远镜

目镜

靠近眼睛的一组透镜,其作用相当于__放大镜__,成__放大__、__正立__的__虚__像

物镜

靠近被测物体的一组透镜,它的作用是使物体形成__放大__、__倒立__的__实__像,相当于一架__投影仪__

靠近被测物体的一组透镜,它的特点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形成__倒立__、__缩小__的__实__像,相当于一架__照相机__

物镜成倒立的实像,目镜成正立的虚像,所以人眼看到的是物体倒立的像

中考重难点突破

 透镜作图(近三年未考)

【例1】

(2017聊城中考)如图所示,一束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过凸透镜的焦点F射向凸透镜,请在图中画出射向平面镜的入射光线和经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的度数。

【解析】

(1)过平面镜的反射点垂直镜面作出法线,因为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30°

则反射角为:

90°

-30°

=60°

则入射角也为60°

根据入射角等于60°

在法线右侧作出入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

(2)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

【答案】如图所示:

1.(2012遵义中考)如图所示,为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两条光线,请在图中画出对应的入射光线。

2.(2017青岛中考)综合作图——光学黑箱:

已知黑箱内有一只凹透镜和一只平面镜。

请在黑箱内画出完整的光路,填上光学仪器,并标明凹透镜焦点F的位置。

 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

【例2】

(2017衡阳中考)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该透镜焦距f=________cm。

(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安装在光具座上后,点燃蜡烛,光屏上得到蜡烛的像如图乙所示。

若要让像成在光屏的中心位置,则可以将凸透镜向________(选填“上”或“下”)移动。

(3)如图丙所示,把蜡烛放在光具座上________(选填“A”“B”“C”或“D”)点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清晰放大的像;

______________(选填“投影仪”“照相机“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种成像规律工作的。

(1)由焦距的概念知,f=41cm-30.0cm=11.0cm;

(2)由图知,光屏的位置偏高,要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光屏向下调整;

(3)由图可知,C点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能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其应用是投影仪。

【答案】

(1)11.0;

(2)下;

(3)C;

投影仪

3.(2017遵义中考)小红用一个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他将蜡烛和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如图所示的位置,只移动光屏,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可以制成__照相机__(选填“放大镜”“照相机”或“投影仪”)。

实验后,好奇的小红取下自己所带的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靠近透镜的位置,原来光屏上清晰的像变模糊了,他将光屏向靠近透镜方向移动一段距离后,原来模糊的像又变清晰了,则小红所戴眼镜的镜片是__凸__透镜。

4.(2017苏州中考)读图回答问题。

(1)利用微信“扫一扫”功能,通过智能手机的摄像头扫描二维码(如图甲)可快速获取网络信息,手机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二维码到摄像头的距离应满足__物距大于二倍焦距__的条件。

(2)如图乙所示,蜡烛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将光屏移至刻度线10cm处,蜡烛向__靠近__(选填“远离”或“靠近”)透镜方向移动,光屏上能再次成清晰的像。

保持透镜位置不变,仅将蜡烛和光屏位置交换,光屏上可观察到倒立__缩小__的实像。

 

5.(2012遵义中考)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把物体从二倍焦距外沿主光轴移向焦点的过程中,像及像距的变化情况是( C )

A.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小

B.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大

C.像逐渐变大,像距逐渐变大

D.像逐渐变大,像距逐渐变小

6.(2015遵义中考)小明在光具座上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他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分别固定在光具座上,再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蜡烛的像,各元件位置如图所示。

则所用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 B )

                

A.9cmB.12cmC.15cmD.18cm

7.(2017播州校级一模)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为了粗测凸透镜的焦距,小明上午上课时,将凸透镜与水平地面平行放置,让太阳光照射到凸透镜上,调节凸透镜到地面的距离,直至地面上出现一个最小的亮点,小明认为此点到光心的距离,就是透镜的焦距。

你认为这个距离__不是__(选填“是”或“不是”)凸透镜的焦距,其理由是__太阳光没有正对凸透镜照射或太阳光没有与凸透镜主光轴平行__。

(2)实验过程中,在如图所示的位置,烛焰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这与__照相机__(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相同。

若要模拟近视眼的成因,应在凸透镜前面放置__凹透镜__(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进行实验。

 眼睛和眼镜(近三年未考)

【例3】

(2017黑龙江中考)由于长时间过度使用手机,导致青少年未老先衰,新型疾病“手机老花眼”患者剧增,患者主要表现为观察近处物体不清晰,这种疾病的形成原理与下面________(选填“甲”或“乙”)图相符,应配戴________(选填“凹”或“凸”)透镜,予以矫正。

  

【解析】产生远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焦距变大,近处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之后;

因此某人看近处物体时,物体的像总成在视网膜的后面,说明此人是远视眼,这种疾病的形成原理与甲图符合,可以用凸透镜的镜片进行矫正。

【答案】甲;

8.(2010遵义中考)根据调查表明:

目前我国中学生近视发生率约为55.22%,如图所示,__B__(选填“A”或“B”)图表示近视眼折光系统的光路示意图,矫正近视眼应佩戴__凹__(选填“凸”或“凹”)透镜制成的眼镜片。

9.(2017余庆二模)如图为正常人眼看远近不同物体时眼睛的自动调节,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B )

A.这不可能是同一个人的眼

B.这说明眼睛是一个自动变焦(距)系统

C.看近处的物体晶状体应扁平一些

D.看远处的物体常常需要眯起眼睛看

10.(2016秋滕期末)眼睛中的眼球在观察某一事物时,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像的大小是由视角决定的。

如果视角大,物体在视网膜上成的像大,眼睛所看到的物体就大。

下面四种情况,眼睛感觉到最高的物体是( D )

A.20m远的1.7m高的人

B.40m远的1.7m高的竹竿

C.20m远的1.7m高的栏杆

D.18m远的1.7m高的小树

中考实验突破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三年一考)

命题点:

1.点燃蜡烛,调整烛焰、透镜、光屏三者中心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烛焰成的像在光屏中央。

2.成像规律及焦点、焦距的判断。

3.在不移动透镜的前提下,保证光屏上可以成清晰的像。

4.随着实验的进行,像在光屏上的位置越来越高,调整像的办法有三种:

(1)将光屏向上移;

(2)将蜡烛向上移;

(3)将凸透镜向下移。

5.焦距的测量(用平行光垂直照射凸透镜,在凸透镜的另一侧用光屏承接最小、最亮点,测出亮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即可)。

6.根据成像特点或物距移动方向判断光屏移动方向。

7.用纸遮住凸透镜一部分,光屏上的像只变暗些,像还是一个完整的像(因为物体各个部位发出或反射出来的光总有一部分透过凸透镜到另一侧,成像在光屏上)。

8.光路中加近视眼镜后处理方案。

【例】

(2017聊城中考)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会聚在光屏上一点,如图所示。

(1)当把蜡烛放在乙图位置时,移动光屏,在光屏上能成________、缩小的实像;

生活中的________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

(2)凸透镜的位置固定不动,当蜡烛向右(靠近透镜)移动一段距离后,要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需将光屏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

(3)在上一步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后,取一副近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要使光屏上还能成清晰的像,保持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动,可将蜡烛适当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

(1)由图可知,凸透镜的焦距为60cm-50cm=10cm;

当把蜡烛放在乙图位置时,物距为30cm,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其应用有照相机;

(2)当蜡烛向右移动一段距离后,物距减小,像距变大,要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需将光屏向右移动;

(3)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使原来会聚的光线推迟会聚,蜡烛向左远离凸透镜,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1)倒立;

照相机;

(2)右;

(3)左

1.(2013遵义中考)小明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线处,点燃的蜡烛和光屏位于凸透镜两侧,将蜡烛移动到光具座上30cm刻线处,移动光屏到合适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等大、倒立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10__cm。

(2)将点燃的蜡烛移到光具座上1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直到出现烛焰清晰的像,则该像是倒立、__缩小__(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

(3)将点燃的蜡烛移到光具座上35cm刻线处,移动光屏到合适位置可成清晰的像,生活中使用的放大镜、投影仪、照相机中成像原理与此相同的是__投影仪__。

2.(2017梁山中考模拟)小明用薄膜充水后制成水透镜模拟眼球中的晶状体,来比较正常眼、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焦距大小。

实验中测得甲图焦距为10cm,再将甲分别挤压成乙图、丙图的形状,并分别测量焦距,如图所示。

(1)测得焦距小于10cm的是图__乙__。

(2)在同一位置,用甲、乙、丙透镜分别对着远处的某一物体,移动光屏得到清晰的像,其中像距较大的是__丙__图。

(3)目前很多近视患者戴隐形眼镜来矫正视力。

隐形眼镜是一种直接贴在角膜表面的超薄镜片,可随着眼球运动,其中心厚度只有0.05mm,则此镜片的边缘厚度__大于__(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0.05mm,此镜片对光有__发散__(选填“会聚”或“发散”)作用。

3.(铁岭中考模拟)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提出问题】小明通过前面物理知识的学习,知道放大镜就是凸透镜。

在活动课中,他用放大镜观察自己的手指(图1甲),看到手指__放大__的像;

然后再用它观察远处的房屋(图1乙),看到房屋__缩小__的像。

(均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

他想:

凸透镜成像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进行猜想】凸透镜成像的大小可能与__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__有关。

【设计并进行实验】小明在图2所示的光具座上,不断改变蜡烛与透镜间的距离,并移动光屏进行实验,所获得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物体到凸透镜

的距离/cm

光屏上像到凸透镜

光屏上像

的大小

40

13.5

缩小

30

15

20

等大

放大

10

光屏上没有像

8

【结论与应用】

(1)分析数据可知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越短(大于1倍焦距),光屏上像的大小就越__大__,同时发现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就越__长__。

(2)小明们班照毕业照时,摄影师发现两旁还有同学没有进入取景框内,这时摄影师应使照相机__远离__(选填“靠近”或“远离”)同学,同时还应__缩短__(选填“增长”“缩短”或“不改变”)照相机的暗箱长度。

请完成精练本第9页作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