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65社会心理学二内容整理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795694 上传时间:2022-12-10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56.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04265社会心理学二内容整理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04265社会心理学二内容整理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04265社会心理学二内容整理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04265社会心理学二内容整理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04265社会心理学二内容整理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04265社会心理学二内容整理Word下载.docx

《04265社会心理学二内容整理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4265社会心理学二内容整理Word下载.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04265社会心理学二内容整理Word下载.docx

1.重视对于文化因素和文化背景的研究。

文化因素在我们的社会行为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文化因素和文化背景是真正理解人的社会行为所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2.研究的多元化和综合性。

3.对于情感研究的关注。

在以往的研究中,情感方面的研究有所忽视,在未来的发展中,情感因素会引起越来越多的社会心理学家们的重视。

 

六、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观察与研究:

观察是所有心理学研究的前提,其本身也是一种最基本的研究方法。

(概念心理学)

实验研究法:

被系统操作的因素称为“自变量”,被研究的行为称为因变量(概念心理学)

在社会心理学家进行实验研究,决定一个自变量是否影响某种行为变化时,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也是评价实验质量的一个重要依据:

第一个条件是随机抽样和随机分配

保持其他因素的持续稳定

相关研究法:

实验法难以实施的原因:

是由于研究者所感兴趣的某些因素的变化,可能超出研究者所能控制的范围;

基于一些伦理方面的考虑

相关法的内涵:

侧重于观察一个因素的变化,是否与另一个因素的变化相关。

相关指数从-1.00到1.00,从0.00起到+-1,分值越大表示相关程度越高

相关研究优点:

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多的资料和信息,并能同时对许多因素做出有关的分析与评价。

缺点:

往往不能说明因果关系

多元性的研究:

首先多做几次类似的实验,所得结果是否有所不同;

其次使用其他方法来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是否获得相同结论;

另外把研究问题放在现实和自然的情境中研究,比较实验室所得出的结论

理论与研究

在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中,有一个最为重要的基础,就是理论和方法论

第二章社会认知

一、社会认知的三个步骤

1.知觉,社会认知活动是从对人的知觉开始的,这是我们认识他人的第一步;

2.判断和评价,在对他人有了一个初步的或者是感性的认识后,人们就会根据这些认识来对他人作出判断和评价;

3.推论和解释,即行为归因。

二、影响社会认知的因素

1.认知者因素

  认知者即社会认知的主体,认知者本人的世界观和价值取向、知识和经验、自身的情绪状态以及兴趣爱好、个性特征等,都会影响其社会认知。

2.被认知者因素

  被认知者的许多特点,都会影响人们对他的认知和评价,影响人们的印象,例如被认知者的谈吐、服饰、表情、行为方式等,突出的线索都会特别受到重视。

3.交往情境

任何认知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进行的,这种社会认知情境,可以帮助认知者了解被认知者的线索。

三、印象形成的规则和方式

  印象形成的一般规则:

1.评价的中心性。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基本上是从评价(好—坏)、力量(强—弱)、活动(积极—消极)这三个角度来描述对一个人的印象的,而“评价”又是印象形成中最为重要的基本向度。

2.印象的一致性。

在形成对他人的印象时,人们倾向于对他人不同的特质形成较为一致的评价,也即我们倾向于将他人视为某种“内部一致”的人。

3.核心特性的作用。

构成印象的各种信息资料,在实际的印象形成过程中所占的比重是不一样的,其中具有重大影响力的特性被称为核心特性。

阿希通过实验发现“热情”和“冷淡”是影响印象形成的核心特征。

  印象形成的方式:

1.平均模式。

这种模式表明,人们一般是以特性的平均价值来形成对他人的印象的。

2.累加模式。

这种模式认为,人们在根据部分信息形成对他人的整体印象时,是以特性价值的总和为依据的,整体得分越高,整体印象也就越好。

3.加权平均模式。

这种模式认为,人们是将所有特性加以平均,同时对于较重要的特性给予较大的权数。

如形成对某科学家的印象时,可能对“智慧”的加权比“吸引力”要大。

印象的控制和整饰:

印象的控制或社会整饰:

有意控制别人对自己形成印象的过程。

印象整饰的理论

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库利和米德认为,我们每个社会交往的参加者,都会试图站在别人的角度,模仿别人的方式去观察自己(预知别人的反应,据此调整自己行为,获得满意结果)

戈尔曼提出了一种有关“戏剧理论”,他把社会交往比喻为一种剧场的演出,每个人都在表演自己的节目。

所谓“节目”,就是一套经过选择的用来表现自我的言语和非言语的活动。

自我观念和社会身份是印象整饰的两个重要元素。

自我观念是个人逐渐形成的对于自己的认识和评价;

社会身份是个人在社会互动中得到的认同和肯定(一个人为了维护自我观念,进行印象整饰,去左右显示给他人的社会身份)

印象整饰的作用:

积极:

印象整饰可以调节和润滑人际关系,使得人们交往可以顺利进行下去。

消极:

表里不一、口蜜腹剑,这时是骗人和虚伪

四、印象形成的心理效应

1.首因效应。

“首因”即首次或最先的印象,也即通常所说的第一印象。

首因效应指第一印象对人的认知具有强烈的影响。

2.近因效应。

“近因”一般指后成因,也即最后的印象。

近因效应指最后的印象对人的认知具有强烈的影响。

3.晕轮效应,也叫“光环效应”。

指当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主要品质有了好的印象后,就会认为这个人一切都好;

反之,若发现某人某些方面不好,就认为他什么都不好。

如“爱屋及乌”、“以偏概全”、“厌恶和尚,恨及袈裟”等。

4.投射效应。

指人们在对他人形成印象时有一种强烈的倾向,即假定对方与自己有相同之处,通俗地说就是“推己及人”或“以己之心,度人之腹”。

5.仁慈效应,也叫宽大效应。

指人们在对他人的特性进行评定时,好的评价常多于不好的评价。

6.刻板印象,也称类化原则。

指人们对某个社会群体形成的一种概括和固定的看法。

五、几种主要的归因理论

1.海德的自然心理学观点

  “自然心理学”即每个普通人都具有的对人类行为的一般理论。

  海德将个体行为的原因分为两种:

一种是个体自身之外的原因,如环境、他人的影响和任务的难易等,若将行为的原因归之于此,则是外在归因或情境归因,人们就很难断定在类似情况下其行为是否会再度出现;

另一种是个体自身的原因,如能力、动机、兴趣等,若将行为的原因归之于此,则是内在归因或特质归因,就会增加人们预测其行为在类似情况下再次出现的可能性。

2.韦纳的归因理论

  韦纳着重研究了人们对成功与失败的归因,认为原因可由“内因—外因”和“稳定—不稳定”这两个向度任意组合而成。

不同的归因会导致不同的结果。

在我们形成期望或预言某人将来的行为时,稳定—不稳定向度非常重要;

而在我们对他人行为进行评价时,内因—外因向度更有意义。

3.凯利的三维理论

  剀利是归因理论方面的权威之一,他的理论称为“三维理论”或“三度理论”:

  区别性信息:

指行为者的行为是否因对象而异,若因对象而异,则区别性高,反之则低;

  一致性信息:

指行为者的行为与他人相比是否特殊,是否与众不同。

相同则一致性高,不同则一致性低。

一贯性信息:

指行为者的行为是否因时因地而异,若不随时、随地而异,则一贯性高,反之则低;

  三种信息的组合不同,则导致行为的原因不同。

归因的原则:

扩大原则

折扣原则

非共同效果原则

利害关系原则

共变原则(凯利的三维理论)

六、归因偏差分析

  归因理论描述的是一种理论而又合乎逻辑的程序,实际上,人们有时候其行为的原因既不理性也不合逻辑。

因此,有必要对存在着的一些归因偏差进行分析。

1.非动机性偏差,指由于加工信息资料及认识上的原因而导致的归因误差。

2.动机性偏差,指由于某种特殊动机或需要而在解释行为原因时出现的偏差。

最常见的动机性偏差是自利偏差,是因人们维护自己自尊心的需要而产生的。

七、情绪与社会认知的相互影响

1.情绪对认知的影响

  情绪影响感受性。

良好的情绪可以提高人们的感受性,消极的情绪则会降低感受性;

  情绪对知觉的影响。

情绪状态会影响人们对一些模棱两可的刺激的知觉。

当个体正体验着积极的情绪时,他就会用赞同的眼光去知觉和评价这些刺激;

  情绪对记忆的影响。

情绪影响着记忆的信息范围,也影响着信息在记忆系统中的组织方式;

  情绪对思维的影响。

处于良好状态时的思维活跃而敏捷,条理清晰,推理严密,更有创造性。

2.认知对情绪的影响

  1认知是决定情绪性质的关键因素;

沙赫特-辛格主要观点是:

情绪的产生是由环境刺激、生理状态、认知过程三个条件所制约的,其中认知过程是决定情绪性质的关键因素

  图式或认知网络对情绪的影响;

  评价和归因对情绪的影响;

  言语对情绪的影响;

  期望对情绪的影响。

第三章社会态度

一、态度的特点

1.态度的社会性。

态度并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个体在后天的社会生活中通过学习而获取的。

就态度本身的内容及其变化而言,充分体现了其所包含的社会特性。

2.态度的统合性。

态度不是在其他心理过程产生的初期形成(如感知、情感、意志),而是在这些心理过程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态度是这些心理过程整合的结果。

3.态度的主观经验性。

态度一方面与个体的观念世界相关,尤其是其中的信仰和价值观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另一方面又包含了相当大的经验成分,是在个体与周围环境的直接相互作用中形成的。

4.态度的媒介性。

态度作为一种统合性的心理过程,是行为的一种准备阶段,是由心理构成转换成行为的中间环节或媒介。

5.态度的动力性。

态度表现为一种激发的、始动的,以及协调的动力机能。

二、态度形成(或改变)的三阶段(凯尔曼提出)

1.模仿或服从阶段。

态度形成的动机是为了获得奖励或免于惩罚;

态度改变是被迫的,也只是表面的改变。

2.同化阶段。

自愿接受他人的观点、信念、行为或新的信息,使自己的态度与所要形成的态度相接近。

态度形成的动机是同化者希望自己成为与施加影响者一样的人,因而采取一种与他人相同的态度和行为。

3.内化阶段。

这一阶段,个体的内心已真正发生了变化,接受了新的观点、新的情感和新的打算,并将其纳入了自己的价值体系之内,成为自己态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三、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

1.社会环境的影响

社会环境对个体态度形成的影响具有选择性、持久性和多元性。

2.家庭的影响

  儿童在家庭生活中受到的教育和抚养,对其态度的形成及以后态度的变化和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家庭及父母的影响,是通过家庭成员之间的人际关系,以及家庭成员共同生活的方式而表现出来的。

3.同伴的影响

  随着年龄的增长,同伴、朋友的影响作用会越来越大。

个体会以同伴的态度、观点为依据来调整自己原有的态度,使自己与同伴保持一致。

4.团体的影响

  每一个团体都有其自己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并要求其团体成员必须共同遵守。

因此,个体自身所参加的团体,对其态度的形成具有明显的影响。

5.观察学习

指通过对他人言行、态度的观察而进行的学习,从而习得或改变自己的态度或行为。

四、态度的结构(态度结构具有两极性和中间性)

  认知成分:

指个体对态度对象的知觉、理解、判断和评价;

  情感成分:

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持有的一种情绪体验,如喜欢和厌恶、尊敬和鄙视等;

  意向(行为倾向)成分:

指个体做出行为前的一种准备状态。

五、态度的功能

  1、工具性、适应性的功能、功利性功能:

2、自我防御的功能;

3、价值表达的功能;

4、认识和评价的功能;

六、态度与行为的关系及其分析

  1.态度由认知、情感、意向三种成分组成,它必然与行为有内在联系,对行为具有动机和驱动作用;

2.由于态度有不同的层次,各个层次对行为的调节作用不同;

另外,还有一些因素、情境影响着态度和行为的变化,因此,态度与行为并非总是完全一致的。

七、影响态度与行为关系的因素

1.态度结构方面的因素:

认知和情感是否一致;

态度形成是否以个体的直接经验、经历为基础的;

态度是否是对特定事物、具体的、明确的。

2.行为反应方面的因素:

单一行为与多重行为;

暂时行为与长久行为。

3.态度主体自身的因素:

利益、人格。

八、态度改变的说服模型及其影响因素

1.说服者:

专业性、可靠性、吸引力

2.传递的信息:

信息的差异性、信息的情绪性、信息的组织性

3.被说服者:

原有态度强度、心理免疫、人格特征

4.情境:

预警、分心

  说明:

任何一个说服的过程,必须有一位信息的传播者——即说服者,他对某一问题有一定的看法,并力图说服他人也持有同样的看法。

要做到这一点,说服者必须设计好一套“传递的信息”,即对传递的信息内容精心组织,对信息传递的方式精心安排,以说服他人相信他的观点是正确的,并诱使和劝说他人放弃原有的态度和立场。

同时,说服过程并不单纯是在传递者和接受者之间进行的,一定的客观情境也影响着说服的效果。

另外,被说服者是有主观能动性的人,因此,说服的效果还受到被说服者本身特点的影响。

九、认知不协调理论

  认知不协调理论,是著名社会心理学家费斯汀格于1957年首次提出来的。

费斯汀格认为,认知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可以说是某种特定的知识,他把对有关环境、他人及个人的行为、知识、观点、信念的总和,称之为认知结构,将认知结构中的基本单位称为认知因素,并且认为这些认知因素之间的关系有协调、不协调、无关三种。

费斯汀格认为,假如出现认知不协调,就会使个体产生心理上的不愉快和紧张感,而这种不愉快和紧张的感受,会使人形成一种压力,迫使其想方设法去减轻或解除不协调状况,使其认知达到平衡协调。

  消除认知不协调的方法:

1.改变某一认知因素,使其与其他因素之间不协调的关系趋于协调。

2.强调某一认知因素的重要性。

3.增加新的认知因素,加强协调关系的认知结构。

认知不协调理论的评价:

  正面评价:

具有较大的灵活性,适用范围广;

从微观的认知领域跨越到了广大的社会领域;

具有积极的意义。

  负面评价:

对协调与不协调本身的规定;

具有模糊性。

改变认知不协调会带来心理抵抗,其原因是:

改变有关行为的认知会有痛苦,改变行为的抵抗程度取决于行为者承受的痛苦和损失程度,采取新行为必须使行为者能够得到满足。

改变有关环境认知的抵抗,取决于行为者对新环境、新观点的敏感程度

对增加新认知的抵抗取决于行为者对认知不协调的程度。

协调小的或协调程度大的,动机都很少或降低,不协调为中等的,动机最高!

第四章社会影响与社会行为

一、社会促进与社会干扰的理论解释

1.优势反应强化说

  优势反应强化说认为,有他人在场的情况下,一个人的动机水平将会提高,他的优势反应就会增强,这时会促进熟练活动并提高效率,但也会干扰非熟练活动并降低效率。

2.评价理论

  优势反应强化说认为他人在场会提高动机水平,评价理论认为这一理论没有说明他人在场为什么会提高动机水平以及在什么情况下能提高动机水平,并且认为他人在场不一定导致动机水平的提高。

在此基础上,评价理论进一步指出仅仅有观众在场还不足以解释社会促进或社会干扰作用,观众的评价才是形成这种作用的更为重要的原因。

所受的因素影响如下:

①活动者觉知评价的程度

②评价者的身份和态度

③活动者的年龄和个性特征

二、从众现象产生的心理

1.相信他人心理。

一个人所掌握的知识信息和实践经验总是有限的,因而他人往往成为我们所需要信息的一个重要来源。

一般,我们对所面临的事物了解得越少,就越看重他人的意见,也越容易产生从众现象。

2.寻求安全心理。

人生活在群体中,总希望能与他人关系融洽,不喜欢被群体视为越轨者。

与群体保持一致能不担风险,获得安全感;

而与群体作对则会导致内心冲突和不平衡,产生不安全感。

3.忠于集体心理。

有时个人从众是为了实现集体的理想和目标,体现了一种集体主义精神,反映的是一种忠于集体的心理。

三、影响从众的因素

1.群体因素

(1)群体的规模。

群体规模越大,持有一致意见或采取一致行为的人数越多,则个体所感到的心理压力就越大,也就越容易从众。

(2)群体的一致性。

群体中持不同意见的人越多越降低从众性,群体中一致性程度越高,个体越倾向于从众。

(3)群体的凝聚力。

群体的凝聚力越强,其成员之间的依恋性及对群体规范和标准的从众倾向也越强,个体会为了群体的利益而与群体意见保持一致。

(4)个体在群体中的地位。

个体在群体中地位越高,越有权威性,就越不容易屈服于群体的压力。

2、个体因素

(1)知识经验。

个体对刺激对象越了解,掌握的信息越多,就越不容易从众,反之则越容易从众。

(2)个性特征。

个人的智力、自信心、自尊心、社会赞誉需要等个性心理特征,与从众行为密切相关。

智力高、自信心强的人不容易从众,反之,智力低、性格软弱、有较高社会赞誉需要的人容易从众。

(3)性别差异。

男女从众现象的差别很小。

3、刺激因素

(1)刺激物的清晰性。

刺激物越模糊不清,人们越有可能以他人判断作为自己判断的参照系,越表现出从众行为。

(2)刺激物的内容。

如果刺激物的内容是无关紧要的,不涉及原则问题的,人们较容易从众;

而如果是涉及伦理、道德、政治等原则问题的,人们一般不容易丧失立场。

(3)文化差异。

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不同民族的人从众程度存在差异。

鼓励个性和独立的民族其成员更不容易从众。

四、比较从众和服从行为

  同:

服从和从众都是迫于压力而采取的相符行为。

  异:

(1)压力来源不同。

服从的压力来源于外界的规范或权威的命令;

从众的压力实际上来源于个体的内心,从众是为了求得心理上的平衡。

(2)发生方式不同。

服从是被迫发生的,带有强制性;

从众是自发形成的,外界并没有强迫或命令个体必须服从。

(3)造成的后果不同。

不服从会使个体受到惩罚,同时也会引起社会或组织运转失调,无法维持正常的秩序;

不从众只会引起个体内心的不安和失衡。

五、影响服从的因素

1.命令者的权威性2.服从者的道德水平3.服从者的人格特征4.情境的压力

六、侵犯行为的理论解释

1.侵犯的生物观

(1)精神分析学派的观点:

弗洛伊德认为,死本能是支配人的行为的本能之一,它代表了恨与破坏的冲动,当它指向外时,就会成为对他人伤害、侵犯、攻击的动因,引发出人的侵犯行为。

(2)洛伦兹习性学观点:

洛伦兹在观察动物伤害其他个体的基础上认为,不论以什么途径和方式,有机体内滋长的能量总得释放出来,因此侵犯是本能的,并且是不可避免的。

战争就是人的侵犯本能发泄的结果。

(3)威尔逊的社会生物学观:

认为大自然的自然选择,会将有利于物种生存的行为方式保存和遗传下来,人类之所以有侵犯行为,是因为这种行为有利于人类自身的生存。

该学派片面强调了生物学因素的作用,受到诸多批驳。

(4)侵犯行为的生理基础研究:

研究了激素(研究了动物,人暂未结果)、遗传(有关)、染色体等对侵犯行为的作用。

2、挫折—侵犯假说

  该假说认为侵犯主要是一种受挫折的后果。

包含两层意思:

一是侵犯行为的发生,总是以挫折的存在为先决条件;

二是挫折的产生,将必然会导致某种形式的侵犯。

3、社会学习理论

  这一学派强调个人后天生活经验的重要作用,认为侵犯行为和其他许多社会行为一样,主要是个人后天社会学习的结果。

(1)社会强化说。

强化是指通过个体行为,或者是行为所导致的后果,对其行为本身所施加的影响。

通过强化,可以使某种特定的社会行为增加或减少。

实验表明,如果强化儿童粗鲁的行为,就会增加儿童的攻击性和侵犯行为。

(2)观察与模仿。

社会学习理论的奠基者班杜拉认为,人类许多行为是通过观察模仿而习得的,侵犯行为主要也是通过这种观察和模仿而形成。

如果儿童经常耳闻目睹各种侵犯现象,就可能学会各种侵犯行为。

七、对侵犯行为的预防和控制

1.宣泄说。

即当一个人有了强烈的侵犯性情感,就让他以某种方式把这种情感释放和表达出来,以达到消除其实际的侵犯性行为的目的。

如通过参加和观看有关的文体活动,把自己所受伤害发泄到其它物方面等等;

2.榜样说。

根据社会学习理论,侵犯行为主要与观察和模仿等习得性经验有关。

因此,要控制和预防侵犯行为,应当经常给学习者提供非侵犯性榜样。

3.惩罚说。

对侵犯行为进行惩罚,在一定程度上能抑制侵犯行为。

无论是实际上被实施了惩罚或是预先了解到将可能受惩罚,都能使侵犯行为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

4.置换说。

指个人由于某种原因受到挫折,但又不能对引起挫折的来源施行攻击,于是便转移攻击目标,寻找替罪羊,来发泄自己的愤怒和侵犯情感。

置换虽然可以避免直接侵犯行为,但往往造成对无辜者的伤害。

5.规范说。

即利用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内化的各种社会道德规范来抑制个体的侵犯情感和行为,因此,儿童期道德品行的培养,在预防和消除人类的侵犯行为中具有积极的意义。

八、对利他行为的促进

1.鼓励与培养人们的同情心。

同情心是人们助人行为和利他行为的基础。

2.注重对儿童的教育。

对于社会中利他行为的促进,应该重视对儿童助人和利他行为的培养。

而在对儿童助人和利他行为的培养中,尤其应该注重模仿和家庭的教育力量,因为儿童具有很强的观察模仿能力。

3.强化儿童的利他行为

4.有效的助人技能

5.注重社会舆论和宣传。

对于利他行为的促进,是需要整个社会都大力协助和积极参与的,绝非社会心理学家单方面的事情。

因此,应该注重社会舆论和宣传的作用,调动全社会的力量,鼓励和促进利他行为和助人为乐现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英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