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17地市重点高中届高三化学上学期期中专题汇编 化学实验分离提纯检验鉴别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7788651 上传时间:2022-12-10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49.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17地市重点高中届高三化学上学期期中专题汇编 化学实验分离提纯检验鉴别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山东省17地市重点高中届高三化学上学期期中专题汇编 化学实验分离提纯检验鉴别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山东省17地市重点高中届高三化学上学期期中专题汇编 化学实验分离提纯检验鉴别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山东省17地市重点高中届高三化学上学期期中专题汇编 化学实验分离提纯检验鉴别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山东省17地市重点高中届高三化学上学期期中专题汇编 化学实验分离提纯检验鉴别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17地市重点高中届高三化学上学期期中专题汇编 化学实验分离提纯检验鉴别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山东省17地市重点高中届高三化学上学期期中专题汇编 化学实验分离提纯检验鉴别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17地市重点高中届高三化学上学期期中专题汇编 化学实验分离提纯检验鉴别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省17地市重点高中届高三化学上学期期中专题汇编 化学实验分离提纯检验鉴别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2.55×

10﹣2

10﹣4

1.1×

根据数据和化学平衡原理解释,加入Na2CO3的作用      .

(2)在步骤II中:

①加入稀盐酸和少量NaF溶液能除掉的水垢是      (填化学式).

②清洗过程中,溶解的Fe2O3会加速锅炉腐蚀,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其原因      .

(3)步骤III中,加入Na2SO3的目的是      .

(4)步骤Ⅳ中,钝化后的锅炉表面会覆盖一层致密的Fe3O4保护膜.

①完成并配平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Fe+□NO

+□H2O═□N2↑+□Fe3O4+□

②下面检测钝化效果的方法合理的是      (填序号).

a.在炉面上滴加酸性CuSO4溶液,观察蓝色消失的时间

b.在炉面上滴加酸性KSCN溶液,观察红色消失的时间

c.在炉面上滴加浓H2SO4,观察溶液出现棕黄色的时间

d.在炉面上滴加浓HNO3,观察出现红棕色气体的时间.

3.(2016届山东淄川一中)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的杂质,选用的实际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杂质)

试剂

A

食盐(细沙)

NaOH溶液

B

CO(NH3)

浓H2SO4

C

CO2(SO2)

Na2CO3溶液

D

NaHCO3溶液(Na2CO3)

Ca(OH)2溶液

A.AB.BC.CD.D

4.(2016届山东威海乳山)进行下列实验,由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某气体能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该气体一定是Cl2

B.向某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显红色,该溶液中含有Fe3+

C.向某溶液中逐滴滴加稀氨水至过量,先产生白色沉淀然后沉淀溶解,该溶液中含有Al3+

D.向某溶液中通入CO2溶液变浑浊,继续通CO2浑浊消失,该溶液可能是Na2SiO3溶液

5.(2016届山东德州)某化学兴趣小组在课外活动中,对某一份溶液成分(已知不含其他还原性离子)进行了检测,其中三次检测结果如下表所示:

检测序号

溶液中检测出的离子组合

第一次

KCl、K2SO4、Na2CO3、NaCl

第二次

KCl、AlCl3、Na2SO4、K2CO3

第三次

Na2SO4、KCl、K2CO3、NaCl

则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三次检测结果都正确

B.该溶液中的阳离子无法判断

C.为了检验SO42﹣,应先加过量稀硝酸后再滴加Ba(NO3)2,观察是否有沉淀现象

D.为了确定是否存在CO32﹣,可以向其中滴加CaCl2溶液,观察是否有沉淀现象

6.(2016届山东济南一中)用下面的方案进行某些离子的检验,其中方案设计得最严密的是()

A.检验试液中的SO42﹣:

试液

无沉淀

白色沉淀

B.检验试液中的Fe2+:

无明显现象

红色溶液

C.检验试液中的I﹣:

棕黄色溶液

蓝色溶液

D.检验试液中的CO32﹣:

沉淀溶解

7.(2016届山东莱芜)固体X中可能含有MgCl2、Na2CO3、K2SO3、K[Al(OH)4]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该固体粉末的成分,现取X进行下列实验,实验过程及现象如图:

根据上述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气体1可能为NO或NO和CO2的混合物

B.沉淀3可能为Mg(OH)2和Al(OH)3的混合物

C.沉淀4可能为BaCO3或BaSO4或二者混合物

D.固体粉末X中一定有K2SO3

8.(2016届山东聊城莘县实验)在允许加热的条件下,只用一种试剂就可以鉴别硫酸钠、氯化镁、硫酸铝和氯化铁溶液,这种试剂是()

A.NaOHB.BaCl2C.AgNO3D.KSCN

9.(2016届山东聊城莘县实验)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有K+、Fe3+、Cl﹣、Mg2+、I﹣、CO32﹣、SO42﹣,限用的试剂有:

盐酸硫酸、硝酸银溶液、硝酸钡溶液.设计如下实验步骤,并记录相关现象.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溶液中一定有I﹣、CO32﹣、SO42﹣、K+

B.试剂①为硝酸钡

C.通过黄色溶液中加入硝酸银可以检验原溶液中是否存在Cl﹣

D.试剂②一定为盐酸

10.(2016届山东日照一中)向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不同的无色溶液进行如下操作,结论正确的是()

操作

现象

结论

滴加氯水和CCl4,振荡、静置

下层溶液显紫色

原溶液中有I﹣

向溶液X中先滴加稀硝酸,再滴加Ba(NO3)2溶液

出现白色沉淀

溶液X中一定含有SO42﹣

用洁净铂丝蘸取溶液进行焰色反应

火焰呈黄色

原溶液中有Na+、无K+

滴加稀NaOH溶液,将湿润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

试纸不变蓝

原溶液中无NH4+

11.(2016届山东日照一中)为确定下列置于空气中的物质是否变质,所选检验试剂(括号内物质)不能达到目的是()

A.Na2SO3溶液(BaCl2)B.FeCl2溶液(KSCN)

C.KI(淀粉溶液)D.HCHO溶液(石蕊试液)

12.(2016届山东烟台)某课外小组探索利用废合金(含有铝、铁、铜)粉末制取纯净的氯化铝溶液、绿矾晶体和胆矾晶体,其实验方案如图:

试回答下列问题:

(1)所加试剂①、②分别是      、      .

(2)操作①的名称为      ,所用的仪器除铁架台、铁圈和烧杯,还需要的用品有      .

(3)写出A→D反应离子方程式      .

(4)滤液E经蒸发浓缩、      得绿矾晶体,然后再经过滤、洗涤、干燥即得成品.洗涤时,下列试

剂最好选用      .

a.稀H2SO4b.蒸馏水c.酒精d.NaOH溶液

(5)由滤渣F制CuSO4溶液有途径I和途径Ⅱ两种,你认为最佳途径是      ,理由是      .

13.(2016届山东聊城莘县实验)钛冶炼厂与氯碱厂、甲醇厂组成一个产业链(如图所示),将大大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

(1)Fe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      周期,第      族.

(2)写出钛铁矿在高温下与焦炭经氯化得到四氯化钛的化学方程式      .

14.(2016届山东济南一中)MnO2是重要化学物质,某学习小组设计了将粗MnO2(含有较多的MnO、MnCO3和Fe2O3)样品转化为纯MnO2实验,其流程如图:

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第②步操作中,氧化性强弱顺序:

ClO3﹣      MnO2(填“>”“<”),写出操作②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当反应中转移2mol电子时,生成的氧化产物的

物质的量为      mol.

(2)第④步操作中,最终得到的固体除NaClO3外,还一定含有下列物质中的      .

a.NaClb.NaClOc.NaClO4d.NaOH

(3)为得到纯净的MnO2,须将过滤后的MnO2合并后进行洗涤,判断是否洗涤干净可选用的试剂是      (填写一组即可).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分,计分)

1.(2016届山东日照一中){关键字:

山东期中}MnO2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功能材料.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将粗MnO2(含有较多的MnO和MnCO3)样品转化为纯净MnO2的实验,其流程如图:

(1)第①步加硫酸时,粗MnO2样品中的MnO和MnCO3转化为(填化学式) MnSO4 .

 否 (填“能”或“否”),理由是 盐酸能被二氧化锰氧化成氯气 .

(3)第②步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5Mn2++2ClO3﹣+4H2O=5MnO2+Cl2↑+8H+ .

(4)取17.4gMnO2与200g36.5%的浓盐酸(足量)反应,将反应后剩余的溶液用水稀释至500mL,稀释后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3.2mol/L .

【考点】物质分离和提纯的方法和基本操作综合应用.

【分析】由制备流程可知,MnO2不溶于硫酸,样品中的MnO和MnCO3分别和硫酸反应生成可溶性的MnSO4,滤液中含MnSO4,第②步发生5MnSO4+2NaClO3+4H2O=5MnO2+Cl2↑+Na2SO4+4H2SO4,第③步中发生氯气与热的NaOH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NaCl、NaClO3、水,溶液蒸发可得到固体,

(1)MnO2不溶于硫酸,样品中的MnO和MnCO3分别和硫酸反应生成可溶性的MnSO4;

(2)盐酸可以被二氧化锰氧化成氯气,据此答题;

(3)依据得失电子守恒和质量守恒可写出离子方程式;

(4)根据反应方程式MnO2+4HCl(浓)

MnCl2+Cl2↑+2H2O,可计算反应中消耗的氯离子,再根据c=

计算浓度;

【解答】

解:

由制备流程可知,MnO2不溶于硫酸,样品中的MnO和MnCO3分别和硫酸反应生成可溶性的MnSO4,滤液中含MnSO4,第②步发生5MnSO4+2NaClO3+4H2O=5MnO2+Cl2↑+Na2SO4+4H2SO4,第③步中发生氯气与热的NaOH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NaCl、NaClO3、水,溶液蒸发可得到固体,

(1)MnO2不溶于硫酸,所以加稀硫酸时样品中的MnO和MnCO3分别和硫酸反应生成可溶性的MnSO4,所以粗MnO2样品中的MnO和MnCO3转化为可溶性物质,

故答案为:

MnSO4;

(2)盐酸可以被二氧化锰氧化成氯气,所以不能用盐酸代替硫酸,

否;

盐酸能被二氧化锰氧化成氯气;

(3)MnSO4要转化为MnO2,需失去电子,故需要加入NaClO3做氧化剂,依据得失电子守恒可以配平,所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5MnSO4+2NaClO3+4H2O=5MnO2+Cl2↑+Na2SO4+4H2SO4,因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5Mn2++2ClO3﹣+4H2O=5MnO2+Cl2↑+8H+,

5Mn2++2ClO3﹣+4H2O=5MnO2+Cl2↑+8H+;

(4)17.4gMnO2的物质的量为0.2mol,根据方程式MnO2+4HCl(浓)

MnCl2+Cl2↑+2H2O可知,0.2molMnO2能消耗Cl﹣0.4mol,所以溶液中剩余的Cl﹣的物质的量为=

mol﹣0.4mol=1.6mol,所以稀释后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3.2mol/L,

3.2mol/L.

【点评】本题考查混合物分离、提纯的实验方案的设计,为高频考点,把握流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及混合物分离方法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能力及推断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2.(2016届山东莱芜){关键字:

山东期中}锅炉水垢既会降低燃料的利用率、影响锅炉的使用寿命,还可能造成安全隐患.现有一碳素钢锅炉水垢的主要成分有CaCO3、CaSO4、Mg(OH)2、Fe2O3、SiO2等,下面是清洗水垢的流程:

①用NaOH是为了溶解除去水垢中的 SiO2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SiO2+2NaOH═Na2SiO3+H2O .

根据数据和化学平衡原理解释,加入Na2

CO3的作用 CaSO4在水中存在平衡CaSO4(s)⇌Ca2+(aq)+SO42﹣(aq),用Na2CO3溶液浸泡后,Ca2+与CO32﹣结合成更难溶的CaCO3,使上述平衡右移,CaSO4转化成CaCO3,然后用盐酸除去 .

①加入稀盐酸和少量NaF溶液能除掉的水垢是 CaCO3、Mg(OH)2、Fe2O3、SiO2 (填化学式).

②清洗过程中,溶解的Fe2O3会加速锅炉腐蚀,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其原因 2Fe3++Fe═3Fe2+ .

(3)步骤III中,加入Na2SO3的目的是 将Fe3+还原成Fe2+,防止Fe3+腐蚀锅炉 .

②下面检测钝化效果的方法合理的是 ab (填序号).

【专题】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鉴别.

【分析】

(1)①用NaOH溶解二氧化硅,反应生成硅酸钠和水;

②由表格中数据可知,碳酸钙更难溶;

(2)①加入稀盐酸和NaF,与碳酸钙、氢氧化镁、铁锈均反应、二氧化硅与HF酸反应;

②溶解的铁锈会加速锅炉腐蚀,发生铁与铁离子的反应;

(3)步骤Ⅲ中,加入Na2SO3,与铁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4)①由Fe+□NO2﹣+□H2O═□N2↑↑+□Fe3O4,可知Fe元素的化合价升高,N元素的化合价降低,由电子守恒可知,还生成氧化铁,由电荷守恒可知还生成OH﹣;

②钝化时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物,阻止Fe反应,则检测钝化效果,可利用铁的性质分析.

【解答】解:

(1)①用NaOH溶解二氧化硅,反应生成硅酸钠和水,反应为SiO2+2NaOH═Na2SiO3+H2O,

SiO2,SiO2+2NaOH═Na2SiO3+H2O;

②由表格中数据可知,碳酸钙更难溶,则清洗CaSO4的过程为CaSO4在水中存在平衡CaSO4(s)⇌Ca2+(aq)+SO42﹣(aq),用Na2CO3溶液浸泡后,Ca2+与

CO32﹣结合成更难溶的CaCO3,使上述平衡右移,CaSO4转化成CaCO3,然后用盐酸除去,

CaSO4在水中存在平衡CaSO4(s)⇌Ca2+(aq)+SO42﹣(aq),用Na2CO3溶液浸泡后,Ca2+与CO32﹣结合成更难溶的CaCO3,使上述平衡右移,CaSO4转化成CaCO3,然后用盐酸除去;

(2)①加入稀盐酸和NaF溶液,与碳酸钙、氢氧化镁、铁锈均反应,二氧化硅与HF酸反应,则能除掉的水垢成分为:

CaCO3、Mg(OH)2、Fe2O3、SiO2,

CaCO3、Mg(OH)2、Fe2O3、SiO2;

②溶解的铁锈会加速锅炉腐蚀,发生铁与铁离子的反应,离子反应为2Fe3++Fe═3Fe2+,

2Fe3++Fe═3Fe2+;

(3)步骤Ⅲ中,加入Na2SO3,与铁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其目的为将Fe3+还原成Fe2+,防止Fe3+腐蚀锅炉,

将Fe3+还原成Fe2+,防止Fe3+腐蚀锅炉;

(4)①由Fe+□NO2﹣+□H2O═□N2↑↑+□Fe3O4,可知Fe元素的化合价升高,N元素的化合价降低,由电子守恒可知,还生成氧化铁,由电荷守恒可知还生成OH﹣,则该反应为9Fe+8NO2﹣+4H2O═4N2↑+3Fe3O4+8OH﹣,

9;

8;

4;

3;

8OH﹣;

②钝化时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物,阻止Fe反应,cd中浓硫酸、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不能检测,而ab中均与Fe反应,现象明显,所以检测钝化效果最好为ab,故答案为:

ab.

【点评】本题考查较综合,涉及混合物分离提纯、溶解平衡及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等,侧重高考高频考点的考查,注意(5)中检测钝化效果为解答的难点,注意利用铁的性质来解答,题目难度中等.

3.(2016届山东淄川一中){关键字:

山东期中}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的杂质,选用的实际正确的是()

【考点】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除杂.

【分析】A.细沙中的二氧化硅能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硅酸钠;

B.氨气为碱性气体,而CO为中性气体;

C.二氧化碳能和Na2CO3反应生成NaHCO3;

D.NaHCO3也能和Ca(OH)2溶液反应.

A.细沙中的二氧化硅能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硅酸钠,仍然是食盐中的杂质,故A错误;

B.氨气为碱性气体,而CO为中性气体,故用浓硫酸能将氨气吸收,而不吸收CO,故B正确;

C.二氧化碳能和Na2CO3反应生成NaHCO3,故用Na2CO3溶液不但会吸收掉二氧化硫,连二氧化碳也会一并吸收,故C错误;

D.NaHCO3也能和Ca(OH)2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故不能用Ca(OH)2溶液除去NaHCO3溶液中的Na2CO3,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除杂和提纯,根据主体物质和杂质的性质的不同来分析,难度不大,注意物质性质的掌握,同时应注意在除去杂质时不能引入新杂质.

4.进行下列实验,由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考点】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物质检验实验方案的设计.

【专题】物质检验鉴别题.

【分析】A.能使湿润的KI淀粉试纸变蓝的物质应具有氧化性,与KI反应生成单质碘,从而使淀粉变蓝;

B.Fe3+遇KSCN溶液,溶液显红色;

C.向Al3+溶液中加氨水:

Al3++3NH3•H2O=Al(OH)3↓+3NH4+,逐渐产生沉淀,氢氧化铝只与强碱反应,所以沉淀不溶解;

D.硅酸是白色不溶于酸的沉淀.

A.氯气、溴蒸气、NO2均能将KI氧化为单质碘,从而使淀粉变蓝,所以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的气体不一定是氯气,故A错误;

B.Fe3+遇KSCN溶液,溶液显红色,该溶液中含有Fe3+,故B正确;

Al3++3NH3•H2O=Al(OH)3↓+3NH4+,逐渐产生沉淀,氢氧化铝只与强碱反应,所以沉淀不溶解,故C错误;

D.向Na2SiO3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会产生硅酸,是白色不溶于水的沉淀,继续通CO2至过量,浑浊不会消失,故D错误;

故选:

B.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鉴别和检验,题目难度中等,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把握相关物质的性质,易错点为D,注意硅酸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除HF酸之外的酸.

5.(2016届山东德州){关键字:

山东期中}某化学兴趣小组在课外活动中,对某一份溶液成分(已知不含其他还原性离子)进行了检测,其中三次检测结果如下表所示:

【考点】物质的检验和鉴别的实验方案设计.

【分析】A.AlCl3与K2CO3发生互促水解反应,不能共存;

B.阳离子可以通过焰色反应确定;

C.检验硫酸根离子可以使用钡离子,可先加入硝酸酸化;

D.加入CaCl2溶液时,CaSO4也可能出现沉淀.

A.由于第二次中的AlCl3与

K2CO3发生互促水解反应,不能共存,故A错误;

B.阳离子可以通过焰色反应确定,故B错误;

C.硫酸钡不溶于硝酸,可先加入硝酸酸化,然后加入硝酸钡检验,故C正确;

D.加入CaCl2溶液时,CaSO4也可能出现沉淀,无法确定一定存在CO32﹣,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溶液中的离子的检验,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元素化合物性质的综合运用,注意把握物质的性质,难度不大.

6.(2016届山东济南一中){关键字:

山东期中}用下面的方案进行某些离子的检验,其中方案设计得最严密的是()

【分析】A.不能排除SO32﹣的干扰;

B.具有还原性的离子均可使高锰酸钾反应,但高锰酸钾为紫红色溶液干扰现象分析;

C.淀粉遇碘变蓝;

D.溶液中可能存在SO32﹣.

A.溶液中如含有SO32﹣,加入硝酸会氧化亚硫酸根离子为硫酸根离子,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故A错误;

B.先向溶液中加入硫氰化钾溶液,没有现象,与高锰酸钾发生氧化还原可能生成铁离子,但高锰酸钾为紫红色溶液干扰现象,不能证明原溶液中一定存在亚铁离子,故B错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