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企业与第三方物流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7783475 上传时间:2022-12-1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2.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流企业与第三方物流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物流企业与第三方物流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物流企业与第三方物流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物流企业与第三方物流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物流企业与第三方物流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物流企业与第三方物流Word文件下载.docx

《物流企业与第三方物流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流企业与第三方物流Word文件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物流企业与第三方物流Word文件下载.docx

(2)地方专业性物流企业。

地方物资系统、商业系统的储运公司及粮食仓库系统,受当地行政领导。

(3)兼营性物流企业。

集商流与物流为一体的流通企业,比重大,数量多。

多以商流来带动物流业务活动。

2.我国传统物流业的结构组成

(1)大行业的角度:

交通运输业、储运业、配送业等。

(2)行业细分:

铁道运输业、汽车货运业、海洋货运业、内河船运业、航空货运业、集装箱联运业、仓库业、中转储运业、快递业、托运业、运输代办业、起重装卸业、拆船业、拆车业、集装箱租赁业、托盘联营业等。

3.我国传统物流业的运营模式、弊端及其原因

1)传统物流业的运营模式:

单一的职能型运作模式。

2)弊端:

储运分离,条块分割,机构多元化;

各部门一般均有各自的物流系统;

但几乎没有能提供综合物流服务的企业。

3)造成单一职能型运营的原因

(1)技术力量薄弱。

计算机技术和定量化技术应用的水平较低,很难将物流的各项功能综合起来,即使是简单的综合,也难以提高整体效益。

(2)传统物流的核心是企业的生产制造。

从生产角度出发去考虑如何以最低的成本将商品送到消费者手中,企业在管理上的重点是降低和控制生产成本,对于总成本的控制还没有全面综合的认识。

(3)难以对可能取得的投资报酬进行量化,收益具有不确定性。

传统物流企业所进行的纯粹是建立在功能基础上的后勤工作,主要是停留在存储和运输的层面上,规模经营、规模效益难以实现,设备利用率低,布局不合理,资金浪费严重。

9.1.2我国当前物流企业的主要类型

1.由传统的运输和仓储企业转型而来的物流服务企业

在中国物流企业中占主导地位(国有、集体企业居多)

优势:

规模都比较大,资金实力较雄厚,物流设施相对先进,在各自行业中处于领先或垄断地位;

可获得一定的政策倾斜和政府扶持;

利用以前的客户资源和良好的客户关系。

劣势:

(有些企业)只是在公司名称或是表面层次的转型,最基本的内部组织结构和运作机制并没有根本性的转变;

效率比较低下,冗余人员的比例较高;

传统储运根深蒂固的经营思想和企业文化。

2.新兴民营物流企业(或合资)

在第三方物流概念引入和发展的过程中诞生。

管理理念先进;

效率相对较高;

发展速度快;

一般有先进的管理信息系统和经营理念;

机制灵活,管理成本较低,具有活力。

(由于是民营或合资企业)规模不大,固定资产十分有限,不能为众多的不同客户提供大范围的个性化的物流服务;

(由于是新生事物,银行机构及一些投资人对这类企业的前景还持怀疑和观望态度)很难在社会上获得广泛的财务支持;

缺乏运作经验。

3.企业内部物流公司

数量少,但影响力大,如:

DHL、FEDEX、沃尔玛

海外网络完善、专业知丰富识、物流运作经验丰富、资金实力雄厚;

能够提供比较全面的、跨地区的高质量服务,影响力巨大。

多分布于东部沿海,中西部业务较少,需适应中国国情。

9.2第三方物流的含义与特征

第三方物流之所以日益受青睐,因为它不论是在微观领域和宏观领域都有着巨大的价值。

一方面它能帮助工商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服务质量、规避风险进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另一方面,它能从全社会的角度优化配置物流资源,提高全社会物流资源的利用率,为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9.2.1第三方物流的概念

第三方物流,是指生产经营企业为集中精力搞好主业,把原来属于自己处理的物流活动,以合同方式委托给专业物流服务业,同时通过信息系统与物流服务企业保持密切联系,以对物流全程的管理和控制的一种物流运作与管理方式,也称合同制物流(ContractLogistics)。

我国国家标准(GB/T18354-2001)《物流术语》对第三方物流的表述是:

第三方物流是指由供方与需方以外的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业务模式。

第三方就是指提供物流交易双方的部分或全部物流功能的外部服务提供者。

第三方物流通常又称为契约物流或物流联盟,是指从生产到销售的整个流通过程中进行服务的第三方,它本身不拥有商品,而是通过签订合作协定或结成合作联盟,在特定的时间段内按照特定的价格向客户提供个性化的物流代理服务。

广义的第三方物流是相对于自营物流而言的,凡是由社会化的专业物流企业按照货主的要求,所从事的物流活动都可以包含在第三方物流范围之内。

狭义的第三方物流主要是指能够提供现代的、系统的物流服务的第三方的物流活动。

其具体标志是:

(1)有提供现代化的、系统物流服务的企业素质;

(2)可以向货主提供包括供应链物流在内的全程物流服务和特定的、定制化服务的物流活动;

(3)货主向物流服务商购买的不是偶然的、一次性的物流服务活动,而是采取委托——承包形式的业务外包的长期物流活动;

(4)向货主提供的不是一般性物流服务,而是提供增值物流服务的现代化物流活动。

9.2.2第三方物流产生的背景和现实条件

1.第三方物流产生的(理论)背景

供应链管理、虚拟经营是第三方物流得以产生的重要理论基础。

(1)虚拟经营。

企业在有限的资源下,为了取得竞争中的最大优势,仅保留企业中最关键的功能,而将其他功能虚拟化——通过各种方式借助外力进行整合弥补。

(2)供应链管理。

在供应链管理环境下,企业成功与否不再由“纵向一体化”程度的高低来衡量,而是由企业聚集和使用的知识为产品或服务增值的程度来衡量。

企业在集中资源于自己的核心业务的同时,通过利用其他企业的资源来弥补自身的不足,从而变得更具有竞争优势。

2.第三方物流产生的现实条件

全球经济一体化及电子商务的出现。

第三世界国家成为新兴工业国,参与到世界经济的贸易中,这些新兴国家不仅代表了新兴市场,而且意味着理想生产基地的出现。

“全球产品”的数量将不断增长,国际运量将大幅度增长,随之而来的将是世界经济的加速增长和运输流向的转变。

9.2.3第三方物流的特征

(1)契约化。

通过契约形式来规范物流企业和货主企业之间的关系。

物流企业根据契约规定的要求,提供多功能甚至是全方位的一体化服务,并以契约来管理所提供的物流服务活动及其过程,它不是偶然的、一次性的物流活动,而是通过契约的形式使物流供需双方结成稳定、明显、长期的合作关系和利益共同体,从而减少了不确定性所带来的风险,减低交易成本。

第三方物流有别于传统的外包,外包只限于一项或数项独立的物流功能。

第三方物流则根据合同条款规定的要求,而不是临时需要,提供多功能、甚至是全方位的一体化服务。

(2)专业化。

从物流设计、物流操作过程、物流技术工具、物流设施到物流管理,必须体现专门化和专业水平。

(3)规模化。

通过对物流人才、物流技术、物流设施等物流资源的集成和整合,使得第三方物流具有较高的生产率和明显的规模经济。

(4)信息化。

信息技术是第三方物流发展的基础。

信息技术实现了数据的快速、准确传递,提高了仓库管理、装卸运输、采购、订货、配送发运、订单处理的自动化水平,使订货、仓储、流通加工实现一体化;

企业可以更方便地使用信息技术与物流企业进行交流与协作,企业之间的协调和合作有可能在短时间内迅速完成。

(5)个性化。

一方面根据不同货主企业在其企业形象、业务流程、产品特征、顾客需求特征、竞争需求等方面的不同要求,提供针对性强的个性化物流服务和增值服务。

另一方面,第三方物流公司不断强化所提供物流服务的个性化和特色化,以增强其在物流市场的竞争能力。

(6)系统化。

第三方物流是由全部功能要素组成的一个完整的物流系统,它以有效的整合运输、储存等资源要素,利用物流网络要素,提供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物流信息处理、增值服务等部分或全部的物流功能。

9.3第三方物流在物流一体化中的关系

9.3.1物流一体化的含义

物流一体化就是利用物流管理,使产品在有效的供应链内迅速移动,使参与各方的企业都能获益,使整个社会获得明显的经济效益。

严格地说,所谓“物流一体化”就是以物流系统为核心的由生产企业、经由物流企业、销售企业直至消费者供应链的整体化和系统化。

它是指物流业发展的一个高级和成熟的阶段。

物流一体化的发展可分为三个层次:

物流自身一体化、微观物流一体化和宏观物流一体化。

(1)物流自身一体化是指物流系统的观念逐渐确立,运输、仓储和其他物流要素趋向完备,子系统协调运作,系统化发展。

(2)微观物流一体化是指市场主体企业将物流提高到企业战略的地位,并且出现了以物流战略作为纽带的企业联盟。

(3)宏观物流一体化是指物流业发展到这样的水平:

物流业占到国家国民总产值的一定比例,处于社会经济生活的主导地位。

它使跨国公司从内部职能专业化和国际分工程度的提高中获得规模经济效益。

9.3.2第三方物流与物流一体化

物流一体化必须以第三方物流充分发育和完善为基础。

物流一体化的实质是一个物流管理的问题,即专业化物流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充分利用专业化物流设备、设施,发挥专业化物流运作的管理经验,以取得整体最佳的效果。

同时,物流一体化的趋势为第三方物流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巨大的市场需求。

如图所示:

该模式超越了组织结构的界限,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和用户同时纳入物流管理的范围,力图从原材料到用户的每个过程来实现物流的管理,利用第三方物流自身的优势建立和发展与供应链其他企业的合作关系,形成一种联合力量赢得竞争优势。

该模式突破了传统的供应商与制造商或制造商与分销商的合作关系,不同于供应商或制造商、分销商同第三方物流的单个联盟关系,而是将供应链所有环节的活动联系起来,实现物流功能的集成化,提高用户服务水平,从而赢得竞争优势。

第三方物流企业提高一体化物流服务的能力的途径:

(1)发展合作联盟。

可以通过购并和战略联盟,与其他经营者结成物流联盟(LogisticsAlliance),采取的长期联合与合作的方针,从整体最优的系统观点出发,为整条供应链提供一站式的服务,内容包括物流战略和系统规划、设计、运营和管理。

(2)加强信息技术建设。

信息技术应用于第三方物流,表现在实现物流服务的信息化、网络化,提高物流服务的效率,从而提高自身竞争能力上。

(3)提高员工素质。

第三方物流企业供应链管理模式下为客户提供的物流服务,需要能对供应链物流系统整体设计的人才。

9.4第三方物流的分类及作用

9.4.1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分类

1.按照所提供服务的种类划分

(1)资产为基础的第三方物流企业。

一般拥有自己的车队、船舶、仓库等资产,主要通过运用自己的资产来提供专业化的服务。

如TNT,FedEx,UPS,DHL等企业。

(2)以管理为基础的第三方物流企业。

一般通过系统数据库和咨询服务来提供物流管理服务,他们与发货人合作,自身并不拥有运输和仓储设施,而提供人力资源。

(3)综合的第三方物流企业。

一般拥有一定的资产,如卡车、仓库等,但他们提供的服务又不只限于使用自己的资产。

2.按其对商品所有权的性质划分

根据第三方物流提供者对所处理的商品是否拥有所有权的性质来划分,可以分为两类:

(1)经营性质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他们拥有商品的所有权,承担经营中的风险。

(2)代理性质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他们不拥有商品的所有权,赚取的是佣金。

9.4.2第三方物流的作用

经济价值(1—6)和社会价值(7)

1.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企业利用第三方物流,可使企业专注于提高核心竞争力。

生产企业的核心能力是生产、制造产品,销售企业的核心能力是销售产品。

企业采用第三方物流后,原来直接面对多个顾客的一对多的关系变成了直接面对第三方物流的一对一关系,企业在物流作业处理上避免了直接与众多顾客打交道而带来的复杂性,简化了关系网,便于将更多的精力投入自身的生产经营中,从而提升核心竞争力。

2.降低经营成本

物流成本通常被认为是企业经营中较高的成本之一,所以降低物流成本成为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

业可以不再保有仓库、车辆等物流设施,对物流信息系统的投资可以转嫁给第三方物流企业来承担,从而可以减少投资和运营物流的成本;

还可以减少直接从事物流的人员,从而减少工资支出;

提高单证处理效率,从而减少单证处理费用;

库存管理控制的加强,可以降低存货水平,削减存储成本等。

3.提高服务质量

第三方物流企业利用信息网络和节点网络,能够加快对顾客订货的反应能力,加快订单处理,缩短从订货到交货的时间,进行门到门运输,实现货物的快速交付,提高顾客满意度;

通过其先进的信息和通讯技术,可加强对在途货物的监控,及时发现、处理配送过程中的意外事故,保证订货及时、安全送达目的地,尽可能实现对顾客的承诺。

产品的售后服务、送货上门、退货处理、废品回收等也可由第三方物流企业来完成,保证企业为顾客提供稳定、可靠的高水平服务。

4.分散企业风险

企业如果自己运作物流,要面临两大风险,一是投资风险;

二是存货的风险。

一方面,通过第三方物流,企业可以规避投资风险(如如建立仓库、购买车辆等)风险;

另一方面通过第三方物流进行专业化配送,由于配送能力的提高,存货流动速度加快,企业可以减少内部的安全库存量,从而减少企业的资金风险。

5.增强市场应变能力

当需求变化和技术进步时,第三方物流企业能不断更新他们的设施、信息和管理技术,根据环境变化进行其他调整,增强其灵活性,而非物流企业往往是无法相比的。

6.加速产品和服务投放市场的进程

产品和服务为了在时间上获得竞争力,必须要快速推向市场,第三方物流可以利用其强大的物流网络帮助客户在速度上实现竞争优势。

它通过加强信息交流,提高如仓储、运送等物流活动的速度,加快交货、发送和响应时间,减少产品生产和交货的提前期,迅速将产品送到个生产基地或市场需求地,从而获得时间竞争的优势。

7.增加社会效益

第三方物流可将社会上众多的闲散的物流资源有效的整合、利用起来。

通过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专业管理控制能力和先进的信息系统,对企业原有的仓库、车队等物流资源进行统一管理运营,组织共同运输、共同配送,将企业物流系统社会化,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可以从另一个高度上极大的促进社会物流资源的整合优化,提高全社会整体物流的效率。

9.5第三方物流决策

第三方物流决策,即哪些企业应该实施第三方物流,多大程度上使用第三方物流。

9.5.1传统决策方法

传统的决策依据是企业是否有能力自营物流,如果企业有设施、有技术就自营,方便控制;

如果某项物流功能自营有一定困难就外购。

企业在进行这种外购与自营决策时,物流总成本与顾客服务水平的考虑是放在其次的,而且通常的物流外购是企业向运输公司购买运输服务或向仓储企业购买仓储服务,这些服务都只限于一次或一系列分散的物流功能,需求是临时性的,物流公司没有按照企业独特的业务流程提供独特的物流服务,即物流服务与企业价值链是松散的联系。

采用传统物流决策的原因:

(1)企业各职能部门的本位作风。

库存管理部门为避免缺货希望拥有仓库;

采购运输部门为方便提货、配送倾向于拥有运输设备;

财务部门为了财务手续而偏向于企业自营物流;

人事部门从员工稳定与和谐关系出发,更愿意企业不要把物流业务外部化。

各部门都从局部利益出发,从本位出发,不希望给自身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2)出于对机会主义的担心。

担心签订合约后,一旦对方不按合约办事则受制于人,采用自营物流则可避免出现这种机会主义情况。

(3)害怕丧失控制物流的能力。

担心把物流业务外包后,丧失了控制物流的能力。

9.5.2合理的第三方物流决策方法

首先考虑物流子系统的战略重要性。

要决定物流子系统是否构成企业的核心能力,一般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判明:

(1)它们是否高度影响企业业务流程?

(2)它们是否需要相对先进的技术,采用此种技术能使公司在行业中领先?

(3)它们在短期内是否不能为其他企业所模仿?

如能得到肯定的回答,那么就可以断定物流子系统在战略上处于重要地位。

由于物流系统是多功能的集合,各功能的重要性和相对能力水平在系统中是不平衡的,因此,还要对各功能进行分析。

某项功能是否具有战略意义,关键就是看它的替代性。

如其替代性很弱,很少有物流公司或物流公司很难完成,几乎只有本企业才具备这项能力,企业就应保护好、发展好该项功能,使其保持旺盛的竞争力;

反之,若物流企业也能完成该项功能或物流子系统对企业而言并非很重要,那就需要从企业物流能力的角度决定是自营还是外购了。

此外,还要与物流公司比较在满足一定的顾客服务水平下,谁的成本更低,只有在企业的相对成本较低的情况下,选择自营的方式才有利;

如不然,企业应把该项功能分化出去,实行物流外包。

如果物流子系统是企业的非战略系统,企业还应寻找合作伙伴,向其出售物流服务,以免资源浪费。

9.6我国第三方物流的现状及完善途径

9.6.1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现状

总体状况:

尚处于发展初期;

多数企业的发展形势在好转并开始赢利;

企业对第三方物流的认可度逐步提高,对第三方物流服务的有效需求实质性增加。

但是,第三方物流市场相当分散,物流企业规模小;

物流市场的地域集中度很高,多数集中在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

使用第三方物流的客户中,很少有对物流服务商提供的服务表示非常满意。

我国第三方物流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

(1)服务功能不全,增值服务薄弱。

大多数第三方物流企业只能提供单项或分段的物流服务,物流功能主要停留在储存、运输和城市配送上,相关的包装、加工、配货等增值服务不多。

(2)规模小,效益低下。

企业大多经营规模小,综合程度低。

(3)利用现代技术程度低。

现代物流包括运输、仓储、包装、装卸、加工、配送及信息网络管理等一系列服务,在每一环节都出现了许多现代最新技术,充分利用这些技术将大大增强企业的竞争实力。

而我国物流业在这方面还存在很大差距,特别是在信息化方面,起步较晚,信息化程度低,因而普遍存在对信息的获取、处理和运用能力的不足。

(4)专业物流人才缺乏,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低。

在高等院校中开设物流专业本科及以上层次的教育规模很小,职业教育尤其贫乏。

真正懂得物流科学的高层次管理人才少之又少。

(5)制度不健全。

我国第三方物流市场秩序还不规范,行业道德低下,人们的平等竞争、公平交易意识较弱。

目前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竞争是一种无序的、近似无差别的低水平竞争,有效的竞争格局远未形成。

9.6.2完善我国第三方物流的途径

(1)规模经营,以求共赢。

一个企业的迅速发展光靠自身的资源、力量是远远不够的,也未必最科学、最经济。

随着入世后全球化市场竞争的加剧,现代企业制度的完善和现代企业管理理念的建立,越来越多的公司注重培养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意将全部或部分物流业务外包给新型物流企业。

因此,企业必须寻找战略合作伙伴,通过联盟的力量获得竞争优势。

第三方物流企业与第三方物流企业之间、第三方物流企业与客户之间、第三方物流企业与相关行业企业之间,将结成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运用信息技术,整合业务流程,逐步形成供需链上的物流节点,同时成为重要的战略联盟伙伴。

“供应链的管理与优化”将成为第三方物流的核心服务内容,其业务与客户的原料采购、生产控制、库存管理、信息互动等过程紧密结合,形成重要的“双赢”战略联盟格局。

(2)完善服务功能,提供增值服务。

21世纪是倡导个性化消费和个性化服务的世纪,“多品种、多批次、少批量的门到门服务”将是21世纪物流服务的主导形态。

而不同的制造企业或物流服务需求者,对第三方物流服务将会有更加具体化、个性化的服务要求。

因此,第三方物流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加突出表现出差异型、个性化的物流服务特色,而非单一的成本竞争。

第三方物流企业首先应牢牢树立以客户为本的经营理念,提供优质的整合服务。

一方面将包括储存、运输、包装、加工和信息等流程整合起来,供应链的管理与不断优化是其核心服务内容。

另一方面提供增值服务,从订单处理、仓储保管、运输配送、装卸包装、流通加工信息反馈等一系列作业活动都能创造商品的附加值,从而使物流这个“第三利润源泉”更具丰富内涵。

物流服务提供者不能仅仅依靠单纯地提供部分固定的服务项目,而是利用信息将其咨询能力与企业客户的实际相结合而创造新价值,将其自身的行业优势转化为新的生产力资源融入企业客户之中,提供给顾客一种崭新的资源。

这种资源是为顾客所特别提供的,它无法从其自身内部获得,而只能借助于专业社会生产力资源提供者才可汲取。

(3)加强理论研究与人才培养。

物流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它涉及运输学、经济学、管理学、信息学、运筹学、系统学、工程学等多门学科。

第三方物流在我国是新兴事物,发展第三方物流业需要懂网络技术、物流管理和信息管理等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加强物流从业人员的教育和培养,提高物流管理人才的素质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鼓励和允许有条件的院校按照市场对物流人才的需求,在开办和设置相关专业和课程的基础上,借鉴和引进国际上先进的物流教育方法,制订我国物流从业人员的教育规范和标准,在此基础上引导企业、行业培训和教育工作。

(4)加强政府的指导协调。

国家应充分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及早出台相应的政策,明确第三方物流产业主管部门,设置专门的管理机构,制定统一的管理制度与立法,构建统一的物流大市场。

为使中国的第三方物流快速发展,政府必须提供基本的制度环境。

第一,尽快设置统一的物流管理机构专门负责研究、制定、规划和协调物流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

第二,打破部门分割,进行合理有效的产业结构调整,将不同运输方式的管理职能纳入到统一的部门,以提高政府的规划预测功能和协调效率,同时避免多头管理的弊端,以利于政府按照物流发展的要求制定统一的管理制度,以统一的立法规范统一的市场,提高国民经济整体运行的效率;

第三,构建统一的物流大市场,政府必须加强规划,具体可制定国家的、地区的、口岸的物流发展规划,并根据政府的政策取向协调地区间、口岸间的物流发展规划,分期、分批投入使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思想汇报心得体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