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 九年级下册 92溶解度 知识点讲义无答案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781552 上传时间:2022-12-1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10.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化学 九年级下册 92溶解度 知识点讲义无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人教版化学 九年级下册 92溶解度 知识点讲义无答案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人教版化学 九年级下册 92溶解度 知识点讲义无答案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人教版化学 九年级下册 92溶解度 知识点讲义无答案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人教版化学 九年级下册 92溶解度 知识点讲义无答案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化学 九年级下册 92溶解度 知识点讲义无答案Word下载.docx

《人教版化学 九年级下册 92溶解度 知识点讲义无答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化学 九年级下册 92溶解度 知识点讲义无答案Word下载.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化学 九年级下册 92溶解度 知识点讲义无答案Word下载.docx

溶解的最大量与溶质

的性质有关

溶解的最大量与温度有关

再加5g硝酸钾,搅拌

部分溶解,有硝酸钾固体剩余

加热

剩余的硝酸钾固体溶解

加入的硝酸钾固体溶解

冷却

有硝酸钾固体析出

【实验结论】温度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不同。

一般情况下,温度越高,物质的溶解能力越强。

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物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还能继续溶解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易错点津】理解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时,应注意:

(1)明确“一定温度”和“一定溶剂”,因为改变溶剂量或温度,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2)应明确是“某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如在一定条件下,不能再溶解NaCl的饱和溶液,可能还能溶解蔗糖(或KNO3),对蔗糖(或KNO3)来说该溶液就是不饱和溶液,故必须指明是哪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3)饱和溶液概念中的“不能”是指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溶剂里,溶解该物质的量达到了最大限度,;

不饱和溶液概念中的“能”则指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溶剂里,溶解该物质的量还没有达到最大限度。

3.判断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

由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可知,判断一种溶液是否饱和的依据是看在一定温度下,一定剂量里加入溶质是否还能继续溶解。

一般来说,可以向溶液中再加入少量该溶液的溶质,如果不能继续溶解,说明原溶液是该物质的饱和溶液;

如果继续溶解,说明原溶液是该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4.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

通常情况下,一般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可以通过降温、加入溶质、蒸发溶剂等方法,变成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可以通过升温、增加溶剂等方法,变成一定温度下的不饱和溶液。

但有反常物质,如氢氧化钙,不饱和溶液需通过升温变成饱和溶液,饱和溶液需要通过降温变成不饱和溶液。

5.结晶

(1)概念:

热的饱和溶液冷却后或蒸发溶剂时,已溶解在溶剂中的溶质以晶体的形式析出,这一过程叫结晶。

(2)结晶的方法:

结晶有蒸发溶剂结晶和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两种方法。

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

一般就是指把在温度比较高的情况下的饱和溶液的温度降低,使其析出晶体的过程,即通过降低温度的方法使溶质从溶液中以晶体的形式析出来,适用于溶解的量随温度的升高而明显增大的物质。

蒸发溶剂结晶:

一般适用于溶解的量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的物质,如海水晒盐,就是利用涨潮将海水引进贮水池,待海水澄清后,先引入蒸发池,经过风吹和日晒使水部分蒸发;

到一定程度后再引入结晶池中,继续风吹和日晒,海水就会慢慢变成食盐的饱和溶液,再晒,食盐晶体就会逐渐从海水中析出,得到粗盐,同时得到含有大量化工原料的母液(叫做苦卤)。

6.不饱和溶液与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关系及结晶的方法

【易错点津】

(1)并不是所有物质在水中溶解的最大量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有些物质如熟石灰在一定量水中溶解的最大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2)有些物质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不能形成饱和溶液,如酒精没有饱和溶液。

【引申拓展】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的区别:

(1)溶液的稀、浓与溶液的饱和、不饱和没有必然的联系,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如蔗糖溶液,稀溶液并不一定就是不饱和溶液(如氢氧化钙溶液)。

(2)同一种溶质的溶液,相同温度下,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

在生活中,饱和溶液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如在粗盐提纯的时候,常用饱和食盐水来清洗蒸发后得到的食盐晶体,以达到精制食盐的目的;

又如用饱和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制取硫酸后的尾气;

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来吸收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的氯化氢气体等。

知识点2溶解度(重、难点)

1.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1)溶解度的概念

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2)固体溶解度概念中的四要素

条件在一定温度下。

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内因是溶质和溶剂的性质,而外因就是温度。

如果温度改变,则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也会改变。

因此,只有指明温度时,溶解度才有意义。

标准在100g溶剂里。

如果不指明溶剂,通常所说的溶解度是指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

为了确定标准,人们规定在100g溶剂里。

需要强调和注意的是,此处100g是溶剂的质量而不是溶液的质量,一定要正确理解!

状态达到饱和状态。

④单位溶解度是指溶解溶质的质量,单位为克。

(3)溶解度的含义

溶解度是指某物质在某温度下,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例如:

在20℃时,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是36g,就是指在2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36g氯化钠(这时溶液达到饱和状态)。

[引申拓展]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有:

(1)内部因素:

溶质和溶剂的性质。

(2)外部因素:

温度。

与溶剂质量多少没有关系,因为概念中已经规定100g溶剂,所以溶质和溶剂确定时,固体溶解度只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4)溶解性与溶解度

溶解性是指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里的能力,常用易溶、可溶、微溶、难溶(不溶)粗略表示,是物质的一种物理性质。

溶解性的强弱与溶质和溶剂的性质有关,而溶解度是从数量的角度来表示物质溶解性的强弱。

【易错点津】习惯上把“难溶”称为“不溶”,但是绝对不溶的物质是没有的,如碳酸钙习惯上成为不溶,但仍然有极少量碳酸钙溶解于水中。

【身边的化学】我们知道茶壶永久了,总会有一层棕红色的不易洗掉的茶垢出现,这是因为当我们把茶叶放进茶壶里,冲进开水后,茶叶中几十种成分就会逐渐溶解到水中。

所以,水中就有了茶的味道。

这几十种成分中,有一种叫做鞣质的物质,它很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而生成一种难溶于水的棕红色物质,这种物质慢慢地在壶壁上生成,久而久之,壶壁上便留下了一层厚厚的茶垢。

这个事实说明,不同物质的溶解性是不同的。

2.固体物质溶解度的表示方法

(1)列表法:

把不同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写在同以表格中,能准确表示某物质在某温度时的具体溶解度数值,但是只能表示一些特定温度时的溶解度,不能表示任意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

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g

NaCl

35.7

35.8

36.0

36.3

36.6

37.0

37.3

37.8

38.4

39.0

39.8

KCl

27.6

31.0

34.0

40.0

42.6

45.5

48.3

51.1

54.0

56.7

NH4Cl

29.4

33.3

37.2

41.4

45.8

50.4

55.2

60.2

65.6

71.3

77.3

KNO3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138

169

202

246

(2)溶解度曲线法:

用纵坐标表示溶解度,横坐标表示温度,用描点法绘出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

3.溶解度曲线

(1)几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2)溶解度曲线表示的意义

溶解度曲线可以表示如下几种关系:

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不同溶解度数值。

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时的溶解度数值。

若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相交,则在该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大小

④在溶解度曲线上方靠近曲线的点表示过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解的溶质的质量超过该温度时的溶解度但尚未析出晶体的溶液叫做过饱和溶液)。

⑤在溶解度下方的点表示不饱和溶液。

(3)溶解度曲线的变化规律

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表现在曲线“坡度”比较“陡”,如KNO3.

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表现在曲线“坡度”比较“平”,如NaCl.

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表现在曲线“坡度”下降,比如Ca(OH)2.

(4)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判断某种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

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

确定如何通过改变温度将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④判断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的趋势,从而确定通过改变温度或蒸发溶剂等方法使物质结晶析出,为混合物的分离、提纯提供理论依据。

【规律方法】根据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一般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结晶,如硝酸钾;

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的,一般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结晶,如氯化钠。

4.气体物质的溶解度

(1)概念:

气体的溶解度是指压强为101KPa和一定温度时,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

压强为101KPa和温度为0℃时,1体积水里最多能溶解0.024体积的氮气,则在此时,氮气的溶解度为0.024。

(2)影响因素:

内因:

气体和溶剂的性质;

外因:

压强和温度(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如:

打开汽水瓶盖时会有气泡冒出,这是因为汽水中溶有大量的CO2,当打开瓶盖时压强减小,因此大量的CO2就会逸出而产生大量气泡。

烧开水时,刚开始会看到里面有许多小气泡不断上升,就是因为溶解在水中的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因此气泡会不断冒出。

不能用凉开水养鱼就是因为凉开水中溶解的O2太少,不能供鱼呼吸。

【易错点津】标准状况通常是指温度为0℃,压强为101KPa时的状况,因此气体的体积受温度和压强的影响较大,所以非标准状况时的气体体积要换算成标准状况时的体积。

边讲边练例1、下列关于饱和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再继续溶解溶质的溶液B.同一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C.热的饱和溶液降低温度时,一定会析出晶体D.饱和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不饱和溶液

点拨:

饱和溶液是指溶质的饱和溶液,也就是说不能再溶解这种溶质的溶液,可能还能溶解其它的溶质;

同一溶质的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一定要指明温度相同;

只是大部分物质可以通过降温来结晶,并不指所有,如例如熟石灰的饱和溶液,降温时,其溶解的量反而增大;

通过加溶质、改变温度的方法,可以将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

【针对训练1】现有t℃时的硫酸铜饱和溶液,下列有关叙述违背客观事实的是()

A.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铵固体后,固体溶解,并使溶液温度下降

B.加入一定量的水后,溶质质量变小

C.加入一定量的水后,硫酸铜溶解度不变,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

D.放入一根铁丝后,铁丝表面有亮红色物质析出,说明铁比铜活泼

例2、可以证明一瓶硝酸钾溶液是饱和溶液的方法的是()

A.蒸发掉1g水,有少量固体析出B.降低温度,有少量固体析出

C.加入少量硝酸钾固体,固体不再溶解D.加入少量水,没有固体析出

对不饱和溶液来说,通过蒸发也可能会由不饱和变为饱和,然后有固体析出;

降温有固体析出,原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也可能是不饱和溶液,改变温度,在一定剂量里溶解的溶质的最大量发生变化;

在不改变条件的前提下,某溶质的饱和溶液已经不能再溶解该溶质;

溶剂变多,原溶液无论是饱和溶液还是不饱和溶液都不会再有固体析出。

【针对训练2】周末感到有点饿的甲同学泡了一杯白糖开水,他用筷子充分搅拌杯中的白糖后,将杯子放在一边待糖水变凉,喝糖水时,发现杯底有少量未溶解的白糖(如图)。

下列操作或现象能说明糖水一定属于饱和溶液的是()

A.泡糖水时进行了充分搅拌B.糖水热的时候白糖全部溶解

C.凉的糖水底部都有剩余的白糖D.喝糖水时感到很甜

例3、要使一杯氯化铵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使()

A.加水B.不断搅拌C.升高温度D.加氯化铵晶体

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物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还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将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有:

增加溶质,

减少溶剂(可用蒸发法,最好为恒温蒸发),

降低温度(对大部分物质适用,并不是所有,例如熟石灰为例外)。

【针对训练3】在一定温度下,使固体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最可靠的方法使()

A.加入溶质或蒸发溶剂B.加入溶剂

C.采用升高温度的方法D.采用降低温度的方法

例4、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对这句话理解错误的是()

A.2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钠36g

B.20℃时,100g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含氯化钠36g

C.20℃时,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水与氯化钠的质量比为100:

36

D.20℃时,将36g氯化钠溶解于100g水中,所得溶液为该温度下氯化钠的饱和溶液

点拨:

由溶解度的概念,20℃时,食盐的溶解度为36克,其涵义是2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36g食盐,

溶液达到饱和状态,B中应该为136g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含有氯化钠36g,其余均正确。

【针对训练4】已知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

溶解度/g

31.6

45.8

63.9

85.5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20℃时,KNO3的溶解度为31.6gB.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30℃时,在100gKNO3饱和溶液中含有45.8g溶质

D.将40℃的饱和KNO3溶液降温至20℃,一定有晶体析出

例5、右图是KNO3和NH4Cl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KNO3的溶解度大于NH4Cl

B.t2℃时,KNO3和NH4Cl的溶解度相等

C.t3℃时,两溶液中KNO3的质量分数一定大于NH4Cl

D.NH4Cl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大于KNO3

A、t1°

C时,KNO3的溶解度小于NH4Cl;

B、t2°

C时,KNO3和NH4Cl的溶解度交于一点,二者的溶解度相等;

C、不知溶液质量及是否饱和,无法比较KNO3和NH4Cl的质量大小;

D、由图可知:

NH4Cl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小于KNO3.

【针对训练5】右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20℃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t℃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C.采用降温的方法可以将乙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

D.45℃时,在100g水中加入100g甲,充分溶解后溶液质量为200g

例6、生活中的下列现象不能说明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是()

A.烧开水时,沸腾前有气泡逸出B.喝下汽水感到有气体冲出鼻腔

C.揭开啤酒瓶盖,有大量的泡沫溢出D.夏季黄昏,池塘里的鱼常浮出水面

气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受温度及压强的变化,温度越高,气体的溶解性越小;

压强越大,气体的溶解度越大。

C中说明了压强越小,气体的溶解度也越小,与温度无关。

【针对训练6】烧开水时,加热不久在锅底会出现许多气泡,这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

打开汽水瓶盖时,有大量泡沫从瓶口溢出,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演练

1、在一定温度下,向一硝酸钾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晶体,经充分搅拌,发现有部分硝酸钾晶体溶解,则原溶液是()

A.饱和溶液 

B.不饱和溶液C.各部分性质不相同的液体 

 

 

D.无法确定

2、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B.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的溶液

C.溶质的溶解度都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D.溶质在溶解过程中,有的放出热量,有的吸收热量

3、将20℃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升温至50℃(不考虑水分蒸发),一定发生改变的是()

A.溶剂的质量 

B.溶液的质量C.硝酸钾的溶解度 

D.溶质的质量

4、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大,欲从其饱和溶液中析出晶体,一般采用()

A.降温B.蒸发C.沉淀D.过滤

5、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蔗糖溶液是稳定、均一的混合物

B.硝酸钾在20℃时的溶解度是31.6g,则100g硝酸钾溶液中含有硝酸钾31.6g

C.在鱼池中设立水泵,把水喷向空中,可以增加水中氧气的溶解量

D.冷却或蒸发溶剂都能使接近饱和的氯化钠溶液达到饱和

6、由所给数据分析,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10

30

50

60

氯化钠

35.8

36.3

37.0

37.3

硝酸钾

20.9

A.欲从海水中获取氯化钠,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

B.将50℃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降温10℃,有晶体析出

C.60℃时,往100g水中加入100g硝酸钾,可得到饱和溶液200g

D.物质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或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

7、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依据溶解度曲线可判断,甲的溶解度比乙的大

B.将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到t1℃,析出甲的质量大

C.将t2℃时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降温的方法

D.t1℃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各100g,其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

8、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t1℃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时仍是饱和溶液

B.t1℃时,甲和乙各30g分别加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均形成饱和溶液

C.t2℃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各100g,其溶质的质量相等

D.t2℃时,在100g水中加入60g甲,充分溶解,形成不饱和溶液

9、右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图。

现有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无固体存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依次为:

乙>丙>甲

B.将温度由t2℃降到t1℃,所得溶液均为饱和溶液

C.将温度由t2℃降到t1℃时,析出甲的质量比乙多

D.若甲中含有少量杂质乙,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进行提纯

10、右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顺序为A<B<C

B.t2℃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t3℃时B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变成不饱和溶液

D.若要将N点对应的A溶液转变为M点对应的A溶液,可以采取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

11、下列有关饱和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饱和溶液的浓度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

B.饱和溶液降温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一定温度下,向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水后会变成不饱和溶液

D.任何饱和溶液升温后都会变成不饱和溶液

12、海洋资源开发前景开阔。

海水晒盐后能得到粗盐和卤水,卤水中含有MgCl2、KCl和MgSO4等物质。

右图是它们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t1℃时,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MgCl2

B.t1℃时,分别在100g水中溶解等质量的MgCl2、KCl,两溶液都可以达到饱和

C.t2℃时,KCl和MgSO4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D.将t2℃时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均能析出晶体

13、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当温度为_______℃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30℃时,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_______g甲。

(3)将30℃甲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0℃,可得到甲物质的___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14、下面的表格列出了NH4Cl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1)由上表可知NH4Cl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20℃时,向100g水中加入50gNH4Cl,形成___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将其温度升高到60℃时,该溶质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

15、如图所示,烧杯中盛有硝酸钠的饱和溶液(底部溶有一些未溶解的硝酸钠固体)。

(1)现向烧杯中加入足量的生石灰,烧杯中的小木块将___________(填“上浮”、“下沉”或“不变”);

若将生石灰换成___________,也会产生同样的现象。

(2)若向水槽中加入足量的硝酸铵,烧杯中的小木块将,___________(填“上浮”、“下沉”或“不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

(1)25℃时,将25g甲固体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并恢复到原温度时,得到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g。

(2)要使35℃时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现有操作步骤:

a.溶解 

b.过滤 

c.降温结晶d.加热浓缩;

若甲固体中含有少量乙,则提纯甲的操作步骤是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4)将35℃时丙的饱和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职业规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