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 15 小岛同步 练习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7777979 上传时间:2022-12-10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91.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人教 15 小岛同步 练习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语文人教 15 小岛同步 练习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语文人教 15 小岛同步 练习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语文人教 15 小岛同步 练习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语文人教 15 小岛同步 练习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 15 小岛同步 练习Word格式.docx

《语文人教 15 小岛同步 练习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人教 15 小岛同步 练习Word格式.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文人教 15 小岛同步 练习Word格式.docx

【解析】【分析】

(1)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2)、(3)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材料二、三整体感知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4)谈自己的看法时能结合文意或生活实际谈看法,言之有理,没有语病。

故答案为:

(1)正确;

(2)2022、北京、张家口

(3)熊猫、健康(强壮)、冬梦

(4)略

【点评】

(1)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2)、(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4)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个人的认识,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2.现代文阅读。

做一只美丽的蝴蝶

 

①有一个小男孩,相貌丑陋,说话口吃,而且因为疾病导致左脸偏瘫,嘴角畸形,左耳失聪,讲话和微笑时嘴角歪向一边。

②为了矫正口吃,这个孩子模仿古代一位有名的演说家,嘴里含着小石子讲话。

看着嘴巴和舌头被石子磨烂的儿子,母亲心疼地抱着他流着眼泪说:

“不要练了妈妈一辈子陪着你”懂事的他替妈妈擦着眼泪说:

“妈妈,每一只蝴蝶都是冲破束缚它的茧。

才变成的。

我要做一只美丽的蝴蝶。

”最终,他以坚强的毅力战胜了口吃,能流利地讲话了。

③在努力矫正口吃的同时,他还把精力投入到学习之中。

为了获取知识,他默默地承受着别人嘲笑的话语和讥讽的目光,全身心地沉浸在书本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①如饥似渴地学习知识,源源不断地汲取力量。

在学习上困难时,他从不退缩,总是对自己说“我要做一只美丽的谢牌”通过发奋学习,他顺利中学的学业,不仅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还赢得了人们的②敬重。

④1993年10月参加全国总理大选时,他的成长经历打动了无数选民,他的竞选口号“我要带领国家和人民成为一只美和的地,一经提出,就深入人心,得到了大多数人的支持,人们纷纷把选票投给了他,使他以高票当选为总理。

⑤他就是加拿大第一位连任两届的总理让·

克雷蒂安,人们亲切地称他为“蝴蝶总理”。

(1)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①如饥似渴:

________ 

②敬重:

________

(2)第③自然段中“在努力矫正口吃的同时,他还把精力投入到学习之中。

”在文中的作用是( 

)。

①点明中心 

②总领全文 

③承上启下 

④首尾呼应

(3)请你根据文意写出“每一只蝴蝶都是冲破束缚它的茧.才变成的”这一句中

“茧.”指的是:

(4)从哪里看出让·

克雷蒂安真做了一只美丽的蝴蝶?

(5)从让·

克雷蒂安的故事中,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案】

(1)形容要求很迫切,好像饿了急着要吃饭,渴了急着要喝水一样。

恭敬尊重。

(2)③

(3)是指束缚我们自身发展的各种阻碍,有散漫、懒惰、贪玩等等习性

(4)为了矫正自己的口吃,这孩子模仿古代一位有名的演说家,嘴里含着小石子讲话。

后来,他能流利地讲话了.因为他的勤奋和善良,他中学毕业时,不仅取得了优异成绩,还获得了良好的人缘,1993年10月,他参加全国总理大选.使他以高票当选为总理,并在1997年再次获胜,连任总理。

(5)坚强,不向命运低头、有毅力(从生活学习两方面答)从生活学习、发奋学习。

(1)词语理解的考查。

要结合语境,正确理解词义。

(2)解答此类题,一般要结合着具体语境,从内容、结构等角度分析作答。

(3)这道题考查的是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思,解答时要联系文章上下文及主旨来思考。

(4)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快速浏览短文内容,锁定(相关信息)所填的范围,再按要求找到答案。

(5)本题考查评价分析人物性格。

故答案为:

(1)①如饥似渴:

形容要求很迫切,好像饿了急着要吃饭,渴了急着要喝水一样。

(2)③(3)是指束缚我们自身发展的各种阻碍,有散漫、懒惰、贪玩等等习性

【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或查词典理解词义。

(2)本题考查文段在文中的作用。

(3)这种词语的意思是语境临时赋予的,具有特殊的表情达意的作用。

注意,做这样的题必须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解释,不能借助字典等工具书照抄照搬下来。

(4)此题考查在理解短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5)评价人物性格要应做到通观全文根据文中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言行举止具体分析其中蕴涵的精神或品质。

3.阅读短文。

①一夜春雨。

清晨,我撩开白色的帘幔,一眼瞥见小窗下那几根光秃秃的枝条上,冷不丁爆发出些淡绿、鹅黄色的嫩芽。

“新叶!

”我不由眼睛唰地一亮,惊喜地叫出声来。

陡然觉得一阵清风带着春的气息从胸间穿过。

“啊!

你好,新叶!

②大自然里的花五彩缤纷,而“绿色的花”却十分罕见,如果说我见过的话,那就是新叶了。

③人们总是把燕子飞来当作春天来临的预告,而我认为,新叶,才真正称得上春的使者。

早在严酷的冬天,它就怀着自己的信念和希冀,坚定执着地等待着,积蓄着。

A一旦冰消雪化,它便急不可耐地从干枝秃条上冒出来,轻轻抖动小小的身子,亲热地互相招呼着,迎阳光,沐春雨,尽情舒展开来。

不几天,就星星点点地缀满一树,展示出蓬勃的生机。

④新叶一天天长大了,转眼间,便是满目碧绿。

仰头望去,在阳光的照射下,片片澄明透亮,青翠欲滴,恰似一芽鲜嫩的新茶投入沸水里。

老远看来,却见一团团、一簇簇,浓淡相间,亭亭如盖。

密处浓得深邃,像汩汩流油;

稀处,淡得清亮,像一层薄薄的光晕

⑤然而,倘若它只有惹人喜爱的风姿,怎值得我动之以情。

留意观察许久,我发现一些使我敬慕的——它的德行和情操。

⑥新叶的一生是短暂的。

春天萌芽,夏日生长,秋风起后,大都飘飘去了。

短暂的一生,却洋溢着无穷的活力和对生活的爱。

首先,它从不挑剔所处环境的恶劣。

可安家于深山僻野,或置身繁街闹市,忠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于地不争丰瘠,于人但求有益。

B它扶持着香甜的果实、艳丽的花朵,却从不炫耀自己。

默默地专心致志地垂着绿阴,谦逊而不卑贱,清高而不孤傲,深根自养,忘我自献。

大地的乳汁养育了它,它报以一腔忠诚。

即使凋落下来,也总是挤挤地集在树根前,不肯离去。

⑦也许是因为“绿叶红瘦”的缘故,花朵常常比绿叶更容易博得人们欢心。

可是红花虽好,还需绿叶扶持。

没有绿叶的“无穷碧”又哪来花朵的“别样红”?

⑧新叶青青,我忽然想起:

即使不能做一朵流芳溢彩的鲜花,做一片纯净高尚的绿叶何乐而不为呢。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________的帘幔 

________的嫩芽 

________的生机

________地等待 

________地冒出来 

________地缀满

(2)文章第⑤段在全文中有________作用。

(3)参照示例,选择A、B任意一句,进行赏析。

例句:

赏析:

第一段“光秃秃的枝条”与“淡绿,鹅黄色的嫩芽”形成鲜明对比,突出“嫩芽”的勃勃生机。

表达了作者猛然间看到新叶的惊喜之情。

(4)文中赞美了新叶的诸多可贵品质,请你简要写出其中三种。

(5)仿照第8段“新叶青青,使我忽然想到:

即使不能做一朵流芳溢彩的鲜花,做一片纯净高尚的绿叶何乐而不为呢”一句,另举一物,再造一句。

新叶青青,使我忽然想到:

即使________,________何乐而不为呢?

【答案】

(1)白色;

淡绿;

蓬勃;

执着;

急不可耐;

星星点点

(2)承上启下,过渡

(3)A句: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形象生动的写出了新叶充满蓬勃的生机,表达了作者对新叶的喜爱B句:

扶持、不炫耀、默默地、垂着等词,形象的写出了新叶默默奉献的品质,表达了作者对新叶的赞美之情。

(4)坚定执着、热爱生活、忠于职守、忘我奉献、谦逊

(5)不能做一个甘甜可口的果实;

做一片送人荫凉的绿叶又

(1)词语搭配就是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得当,能将意思表达得更好,更准确。

这道题从结构上看是“形容词(或限制词)+的+名词”和“修饰词语+地+动词”,细读选文就能找到答案。

(2)解答此类题,一般要结合着具体语境,从内容、结构等角度分析作答。

(3)结合语境对句子进行赏析是重要的考点之一。

一般来说,要求学生赏析的句子往往具有某一特色,或是修辞,或是表达方式,或是遣词造句,这就要求学生结合具体语境灵活作答。

通常解题思路是:

先写出句子的特点,然后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最后写出表达效果。

(4)评价人物形象要应做到通观全文根据文中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言行举止具体分析其中蕴涵的精神或品质。

(5)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表达能力,仿照题中所给的例句,仿写一个句式相同或相似的句式,能做到语意连贯;

内容设计合情合理,表述只要合理即可。

(1)白色、淡绿、蓬勃、执着、急不可耐、星星点点

(2)承上启下,过渡

(3)A句:

(4)坚定执着、热爱生活、忠于职守、忘我奉献、谦逊

(5)不能做一个甘甜可口的果实、做一片送人荫凉的绿叶又

(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词语的搭配的能力,在于平时的词语积累。

这些词语都是课文中的,只要对课文内容熟练掌握,做起来就不难。

(2)本题考查文段在文中的作用。

(3)此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的赏析能力。

(4)本题考查评价分析人物形象。

(5)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模仿能力、口语表达能力。

模仿时言之有理即可。

4.阅读理解。

献你一束花

冯骥才

鲜花,理应呈送给凯旋的英雄。

难道献给这黯淡无光的失败者?

她一直垂着头。

前四天,她从平衡木上打着旋儿跌在垫子上时,就把这美丽而神气的头垂下来。

现在她回国了,走入首都机场的大厅,简直要把脑袋藏进领口里去。

她怕见前来欢迎的人们,怕记者问什么,怕姐姐和姐夫来迎接她,甚至怕见到机场那个热情的女服务员——她的崇拜者,每次出国经过这里时,都跑来帮着她提包儿……有什么脸见人,大败而归!

这次世界性比赛,她完全有把握登上平衡木和高低杠“女王”的宝座,国内外的行家都这么估计,但她的表演把这些希望的灯全都关上了。

两年前,她第一次出国参加比赛,夹在许多名扬海外的姑娘们中间,不受人注意,心里反而没负担,出人意料地拿了两项冠军。

回国时,就在这机场大厅里.她受到空前热烈的迎接。

许多只手朝她伸来,许多摄影机镜头对准她,一个戴眼镜的记者死死纠缠着问:

“你最喜欢什么?

”她不知如何作答,抬眼看见一束花,便说:

“花!

”于是就有几十束花朝她塞来,多得抱不住。

两年来多次出国比赛,她胸前挂着一个又一个亮晃晃的奖牌回来,迎接她的是笑脸、花和摄影机雪亮的闪光。

是不是这就加重她的思想负担?

愈赢就愈怕输,成绩的包袱比失败的包袱更重。

精神可以克服肉体的痛苦,肉体却无法摆脱开精神的压力。

这次她在平衡木上稍稍感觉自己有些不稳。

内心立刻变得慌乱而不能自制。

她失败了,并且跟着在下面其它项目的比赛中一塌糊涂地垮下来……

本来她怕见人,走在队伍最后,可是当她发现很少有人招呼她,摄影记者也好像有意避开她时,她感到冷落,加重了心中的沮丧和愧疚,纵使她有回天之力,一时也难补偿,她茫然了。

是啊,谁愿意与失败者站在一起。

忽然她发现一双脚停在她眼前。

谁?

她一点点向上看,深蓝色的服装,长长的腿,铜衣扣,无檐帽下一张洁白娴静的脸儿。

原来是机场那女服务员。

正背着双手,含笑对她说:

“我在电视里看见了你们比赛,知道你今天回来,特意来迎接你。

“我真糟!

”她赶紧垂下头。

“不,你同样用尽汗水和力量。

“我是失败者。

“谁都不能避免失败。

我相信!

失败和胜利对于你同样重要。

让失败属于过去,胜利才属于未来。

”女服务员的声音柔和又肯定。

她听了这话,重新抬起头来。

只见女服务员把背在身后的手向前一伸,一大束五彩缤纷的花捧到她的面前。

浓郁的香气竞化作一股奇异的力量注入她的身体。

她顿时热泪满面。

怎么?

花,理应呈送给凯旋的英雄,难道也要献给黯淡无光的失败者?

(1)选文主要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2)选文第2段画线句采用了哪种描写方法?

有什么作用?

(3)选文第4、第5两段在记叙顺序的安排上有什么特点?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选文第12段中“奇异的力量”指什么?

(5)选文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

请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回答。

【答案】

(1)一位机场女服务员向一位比赛失败的运动员献花的故事。

(2)心理描写;

生动细腻地表现运动员此时沮丧、愧疚的心理。

(3)插叙;

交代女运动员以往获得冠军的经历及此次失败的原因:

使情节更完整;

为下文女服务员献花作铺垫。

(4)女服务员给予她的安慰和鼓舞。

(5)引发读者进一步思考,从而更好地突出中心,告诉读者,别人在失败时我们更应给予支持和鼓励;

照应开头。

(1)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可以掌握一定的技巧,可把整篇文章拆分成几个部分,明确写了哪几方面内容,然后总综和即可。

(2)人物描写方法概括为:

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

解答时要结合句子抓住关键词语分析作答。

(3)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短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可知,语段采用插叙的写作方法。

插叙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展开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回忆或故事的叙述方法。

(4)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短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5)考查文段在文中的作用。

解答此类题,一般要结合着具体语境,从内容、结构等角度分析作答。

(1)一位机场女服务员向一位比赛失败的运动员献花的故事。

 

(1)本题考查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

(2)掌握常用的描写方法。

要求平时阅读时会分辨,写作时会应用。

(3)此题主要考查对写作顺序的把握能力。

(4)此题考查在理解短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5)本题考查文段在文中的作用。

5.读文章,回答问题。

黄油烙饼

汪曾祺

萧胜满7岁,进8岁了。

他这些年一直跟着奶奶过。

奶奶老是找出一些零碎料子给他接衣裳。

他的衣服都是接成一道一道的,倒是挺干净的。

奶奶还给他做吃的:

小米面饼子、玉米面饼子、萝卜白菜、炒鸡蛋、熬小鱼。

后来办了食堂。

奶奶把家里的两口锅交上去,从食堂里打饭回来吃。

小米面饼子里有糠,玉米面饼子里有渣子,拉嗓子。

可是萧胜还是吃得挺香。

奶奶吃得不香,掰半块饼子,嚼半天。

其余的,都归了萧胜。

奶奶的身体原来就不好,有气喘病每年冬天都犯。

爸爸去年冬天回来看过奶奶,带回来半麻袋土豆、一串口蘑,还有两瓶黄油。

土豆,奶奶借锅来蒸了煮了或烤了,给萧胜吃了。

口蘑过年时打了一次卤。

黄油,爸爸一定要给奶奶留下可是一直没有吃。

奶奶的身体越来越不好。

她从前从食堂打回饼子,能一气走到家。

现在不行了,走到歪脖柳树那儿就得歇一会儿。

萧胜知道奶奶不行了,她浑身都肿。

她求人写信叫儿子回来。

爸爸赶回来,奶奶已经咽气了。

萧胜躺在枕头上,枕头上还有奶奶头发的气味。

他哭了。

萧胜跟奶奶过惯了,跟爸爸不熟。

他们坐了汽车坐火车,后来又坐汽车。

到了一个叫沽源的县城,一辆牛车来接他们。

萧胜就要住在这里了跟他的爸爸、妈妈住在一起了。

奶奶要是一起来,多好。

妈妈给他们端来饭。

真正的玉米面饼子,两大碗粥,挺稠挺香。

还有一大盘卿鱼,好大。

萧胜吃得很饱。

他们家不起火,在大队食堂打饭,食堂里的饭越来越不好。

萧胜有点饿怕了,他现在知道,奶奶是饿死的。

大队食堂外面忽然热闹起来爸爸说,要开三级干部会。

三级干部会开了三天,吃了三天饭。

头一天中午,羊内蘸莜面。

第二天炖肉大米饭。

第三天,黄油烙饼。

社员和干部同时开饭。

社员在北食堂,干部在南食堂。

北食堂还是红商梁饼子甜菜叶答子汤。

北食堂的人闻到南食堂里飘过来的香味,就说:

“羊肉蘸莜面,好香好香!

”“炖肉大米饭,好香好香!

”“黄油烙饼,好香好香!

”萧胜毎天去打饭,也闻到南食堂的香味。

回家,他吃着红高梁饼子问爸爸:

“他们为什么吃黄油烙饼?

开会干吗吃黄油烙饼?

”“他们是干部。

”干部为啥吃黄油烙饼?

”“哎呀!

你问得太多了!

正在咽着红饼子的萧胜妈忽然站起来,把缸里的一点儿白面倒出来,又从柜子里取出瓶奶奶没有动过的黄油挖了一大块擀了两张黄油面饼。

烙熟了,黄油烙饼发出香味和食堂里的一样。

妈妈把黄油烙饼放在萧胜面前,说:

“吃吧,儿子,别问了。

萧胜吃了两口,真好吃。

他忽然咧开嘴痛哭起来,高叫了一声:

“奶奶!

妈妈的眼睛里都是泪。

爸爸说:

“别哭了,吃吧。

萧胜一边流眼泪,一边吃黄油烙饼。

他的眼泪流进嘴里。

黄油烙饼是甜的,眼泪是咸的。

(选自《小小说月刊》2016年2期,有删节

(1) 

文中两处画线句子的描写有什么不同?

具有怎样的作用

(2)“黄油烙饼”在文中是怎样一步步表现出来的?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阅读全文说奶是一个怎样的人?

(4)小说结尾说:

“黄油烙饼是甜的,眼泪是成的。

”这样的表达有什么作用?

【答案】

(1)第一处是心理描写,第二处是神态描写、语言描

写。

都真实地表现出萧胜对奶奶的感情深厚,始终忘不了奶奶对自己的好。

(2)起先,是爸爸带回来的黄油,奶奶舍不得吃;

之后,是大家闻到黄油烙饼的香味;

最后是妈妈做给萧胜的黄油烙饼。

这样一步步地贴近黄油烙饼,更能够体现出那个年代吃个黄油烙饼的不易。

(3)奶奶是一个勤劳、节俭、不舍得吃穿又疼爱孙子的农村妇女形象。

(4)一是实情描写,二是点明文题,三是融会着对妈妈的感激,对奶奶不能吃到黄油烙饼的遗憾。

(1)结合语境分析,第一处,奶奶去世后,萧胜要跟爸爸妈妈住在一起了,因为他跟奶奶住惯了,跟爸爸妈妈不熟,他在这个新家里感到很陌生,于是心里想,奶奶要是一起来,多好,表现了他和奶奶感情的深厚和对奶奶的想念。

第二处,萧胜的妈妈给萧胜做了好吃的黄油烙饼,萧胜又想起来爱他的奶奶,于是就咧开嘴痛哭起来,高叫了一声:

” 

,这里既有神态描写,也有语言描写,真实地表现出萧胜对奶奶的感情深厚,始终忘不了奶奶对自己的好。

(2)结合文章具体情节分析,起先,爸爸回家看奶奶时带回来半麻袋土豆、一串口蘑,还有两瓶黄油。

黄油,奶奶舍不得吃;

奶奶去世后,萧胜跟着爸爸妈妈一起生活,大队开三级干部会议时的第三天,那些干部们在南食堂吃黄油烙饼,社员在北食堂吃红高梁饼子甜菜叶答子汤,但大家闻到黄油烙饼的香味;

最后是妈妈用家里的一点白面和奶奶舍不得吃的黄油做给萧胜的黄油烙饼,这样一步步地贴近黄油烙饼,结合写作背景分析其作用,这样写更能够体现出那个年代吃个黄油烙饼的不易。

(3)结合文中奶奶为孙子做的事分析,在那样一个年代,物资非常匮乏,吃穿都非常奇缺,但奶奶老是找出一些零碎料子给萧胜接衣裳。

家里有吃的,奶奶都舍不得吃,都让孙子萧胜吃,可以说奶奶就是饿死的。

这些都说明奶奶是一个勤劳、节俭的、不舍得吃穿又疼爱孙子的农村妇女形象。

(4)文章最后,妈妈用家里仅有的一点白面和奶奶舍不得吃的黄油给萧胜做了黄油烙饼,在那样的年代,黄油烙饼可以说是美味佳肴,平常人根本吃不到,这两种烙饼,蕴含这妈妈和奶奶对萧胜的关爱。

萧胜吃着黄油烙饼,又想起去世的奶奶,可惜奶奶却吃不到这么好吃的黄油烙饼。

另外,结尾这句话也和文章题目相呼应。

因此小说结尾说:

“黄油烙饼是甜的,眼泪是成的” 

一确实是实情描写。

二是点明文题,三是融会着对妈妈的感激,对奶奶不能吃到黄油烙饼的遗憾。

⑴第一处是心理描写,第二处是神态描写、语言描写。

⑵起先,是爸爸带回来的黄油,奶奶舍不得吃;

这样一步步地贴近黄油烙饼,更能够体现出那个年代吃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