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学分制和弹性学制实施方案.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776962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0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修改学分制和弹性学制实施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修改学分制和弹性学制实施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修改学分制和弹性学制实施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修改学分制和弹性学制实施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修改学分制和弹性学制实施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修改学分制和弹性学制实施方案.doc

《修改学分制和弹性学制实施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修改学分制和弹性学制实施方案.doc(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修改学分制和弹性学制实施方案.doc

瑞金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学分制及弹性学制实施方案(试行)

一总则

第一条导言为了适应我校快速发展壮大的需要,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在教学过程中贯彻因材施教原则,在教学管理中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积极推行学分制,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适合自身特点的最佳教育,切实贯彻2012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大力进行制度创新,积极稳妥地开展学分制试行工作,根据教育部《关于在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学分制试验的原则意见》,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确保学分制能顺利实行,特制定本学分制实施方案。

第二条指导思想

实行学分制的指导思想是:

认真贯彻执行《职教法》等国家有关职业教育的方针、政策、制度、法规,明确职校培养目标,突出职校教育特色,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树立能力本位、素质教育、终身教育、创新教育等现代教育理念,以教育现代化为目标,全面适应现代企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在教学过程中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实行分层教学,允许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和未来就业、升学的不同要求,自主选择课程和学习时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结合我校“德育为先,技能为本”的办学思想和“环境留人、管理留人、教学留人、感情留人”的“四留人”管理思想,以就业为导向,以打造职场能手为目标,一切为了发展和提升学生的职场能力,不断提高我校职教人才培养质量,全面开创我校教育教学的新局面。

第三条学分制定义学分制是让学生在一定范围内可以自主地选择课程,在一定的时间内只要达到一定的学分,就可以毕业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

学分是学校培养人才的规格与目标的一种量化,是表示学生综合素质的分值。

二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

第四条制定教学和课程安排方案

实施性教学计划中的学历课程类型,一般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我校目前的选修课特指现行的第二课堂活动课,即为任意选修课。

(一)必修课程

1、指为保证中等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规格和质量,学生必须修习的且是学校规定和发布的课程,包括文化基础课程(德育、语文、数学、外语、体育、计算机应用基础等)、主干专业课程(包括实践课程),一般为考试科目和专业技能过关科目。

2、必修课程的确定由教务处把关,专业部会同各专业教研组长一同制定,应结合国家中等职业教育规划课程和学校具体实际,力求学生学习的简单、轻松,避免人为的提高难度。

(二)选修课程

1、指学生根据个人兴趣爱好和实际需要,可以自主选择的,以扩大知识面、提高适应能力的课程(指相对的第二课堂课程),一般为考查科目。

2、选修课程的确定由各专业部负责人与本部内的专业教研组长共同负责,通过召开教研组会议,集思广益,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设施设备、场地和师资等条件,以专业部管理的方式,开设各种选修课程,在开学第一周内完成,并报教务处核准。

3、开发或引进各类选修课程,为学生自主选课创造条件。

第五条教学计划的制定

学校教务处与各专业部根据课程的内在联系,合理、科学、均衡地设置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确定相应的学分,各专业教师具体组织好教学管理工作。

各专业教师在专业部的管理下,根据学校推行学分制和建立弹性学制的要求,合理、可行的制定本专业(学科)教学计划,教学计划由各专业教研组长把关,专业部负责人审核通过后方可执行。

三学分的确定和取得

第六条学分是衡量学生学习份量和成效的单位,是确定学生能否毕业的重要依据,也是学校安排教学任务、确定教师工作情况的依据之一。

第七条学生学分的分配与取得

根据学校实现培养目标的需要,每学期学生修习的总学分基数为100个学分,学生在校三年内总学分基数为500个学分(其中第三年实习期间学分修习总学分为100个学分)。

学生在校两年内应修满的最低总学分为240个学分,每学期学生学分安排如下:

(一)必修课程学分总学分为35个学分。

1、各专业按本学期周课时(28个课时)所占比例以百分制形式来划分各科目学分,划分好后平时上课(含考勤、平时表现)占30%,期中考试占30%,期末考试占40%;

2、学生平时考勤每缺席一课时扣0.1个学分,请假每节次扣0.05个学分(因重大丧、喜事件及无法坚持上课的病因请假不扣分),考勤扣分上不封顶,直到该课程学分扣完为止,休学期间不计学分;

3、每学期开学第二周内各专业部将各专业必修课程学分分配情况报教务处备份。

表格样式如下:

20年学期专业级(班)必修课程学分分配表

学分分配比例

平时上课(合计40个学分)

课程一

课程二

课程三

……

……

……

所占周课时比例

学分比例

上课学分

期中考试学分(30个学分)

期末考试学分(30个学分)

4、实行学分制后,各专业仍然实行专业技能达标考核制,达标考核工作需在专业部范围内成立技能过关考核委员会,并报教务处批准,学生所得学分计入课程学分内。

(二)选修课程学分总学分为7个学分。

1、平时上课(含考勤、平时表现)3个学分,考试考核4个学分;

2、学生平时考勤每缺席一课时扣0.1个学分,请假扣0.05个学分,(因重大丧、喜事件请假及无法坚持上课的病假不扣分),考勤扣分上不封顶,直到该课程学分扣完为止,不选修不计学分。

必修和选修课程学分考试(考核)成绩的对应关系表

等级

考试成绩(按百分制)

考核(查)成绩

学分计算

A

90-100

该科目考试应得学分×1.3

B

80-89

该科目考试应得学分×1.2

C

70-79

该科目考试应得学分×1.1

D

60-69

及格

该科目考试应得学分×1

E

59分及以下

不及格

该科目考试应得学分×0.5

(三)行为规范学分总学分为35个学分,分两项内容:

第一项具体学分安排由学工处负责拟定,占25个学分,主要包括学生平时的行为规范、文明养成、学生军训、入学教育、所获得的荣誉,其中应包含扣分项目;第二项主要指学生的财产保护、爱护公共财物等方面,占10个学分,具体学分安排由总务处拟定。

(四)社会实践学分总学分为15个学分,主要包括在校两年学习期间教学见习、假期勤工俭学等方面的内容,其中应包含扣分项目。

具体学分安排由招就处负责拟定。

(五)社团活动学分总学分为8个学分,主要包括学生参与团员活动、学生会活动等方面的内容。

具体学分安排由团委负责拟定。

第八条第三年顶岗实习学分的取得

中专班第三年顶岗实习应修满的最低总学分为60分。

主要考核内容包括履行就业推荐合同情况,实习任务完成情况,遵守企业规章制度情况,安全生产情况,信息资料反馈提交情况,费用缴纳情况等,具体学分取得办法由招就处制定。

第九条学分奖励

学生在学校参加加各级各类竞赛受到的各级各类表彰、取得相关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技能等级证书等均可折算成相应的学分予以奖励,奖励的学分上不封顶,计入该生取得的总学分中。

学生取得相关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技能等级证书,高级得8个学分,中级得4个学分。

学生参加校级及以上组织的各种知识、文艺和体育等竞赛中受到的表彰和获得的奖励学分为全国性大赛一等奖5个学分、二等奖4个学分,全国性大赛三等奖、省级大赛一等奖3个学分,省级大赛二等奖、市级一等奖2个学分,省级大赛三等奖、市级二等奖1个学分,市级三等奖、县级一等奖0.5个学分,县级二等奖、校级一等奖0.25个学分,县级三等奖、校级二等奖、校级三等奖0.125个学分。

学生参加县级及以上组织的职业技能竞赛中受到的表彰和获得的奖励学分为全国性大赛一等奖5个学分,全国性大赛二等奖4个学分,全国性大赛三等奖、省级大赛一等奖3个学分,省级大赛二等奖、市级一等奖2个学分,省级大赛三等奖、市级二等奖1个学分,市级三等奖、县级一等奖0.5个学分,县级二等奖、校级一等奖0.25个学分,县级三等奖、校级二等奖、校级三等奖0.125个学分。

同类竞赛不累计加分,取最高级别。

学生参与学校以上的各项评先评优,校级计0.125个学分,县级计0.5个学分,地市级计2个学分,省级计3个学分,国家级计4个学分。

德育加分。

对弘扬优良道德传统,有重大突出表现,能够对学校产生积极重大影响的行为表现,每项次加0.5个学分。

学历提升加分。

对在校期间能够自觉提升学历,且参加我校郑州大学远程教育或江西师大函授学习的学生,每人次加1个学分。

第十条职高班学生学分的取得

(一)职高班学生学分的学分分配标准与中专班学生学分的分配标准相同。

(二)秋季班学生总学分基数为600个学分,学生在校三年应修满的最低总学分为360个学分,学分取得的方法与上述中专班学生前两年学分取得方法相同。

(三)春季班学生总学分基数为500个学分,学生在校三年应修满的最低总学分为360个学分,学分取得的方法与上述中专班学生前两年学分取得方法相同。

四学分的计算与汇总

第十一条每位学生建立“学分银行”,存储学分,即由各专业部统一建立各专业各班学生的学分数据库,所有学生的成绩、取得的学分均应建有学分电子稿,具体由各专业部主任负责。

第十二条学生各项目学分计算负责人

(一)必修课程(含专业实践操作课程)学分由上课教师负责计算。

(二)非课程学分计算

1、选修课程学分由指导教师负责计算;

2、学生军训、入学教育所得学分由随班班主任负责计算;

3、假期勤工俭学所得学分由带队教师负责计算;

4、综合实习(包含教学见习和教学实习)所得学分由班主任在企业管理人员的配合下负责计算,或是由班主任指定一名负责学生统计学生见习和实习情况;

5、学生的奖励学分由指导教师和班主任负责计算,其他奖励加分由负责该项工作的职能处室发出,班主任负责统入该生该学期总学分中。

6、学生在行为规范、财产保护和思想教育等方面所获得的各级表彰及学校的各项考核评比所得学分由各班主任和政工、总务及团委等部门计算。

各学生参加的项目(包括课程学分和非课程学分)所得的学分由各学分计算人汇总至班主任处,各班主任汇总至专业部主任处。

第十三条学分汇总

(一)各专业部主任负责将学生取得的学分按学期以电子稿的形式汇总至教务处;

(二)寒暑假进行的勤工俭学或其他各类项目所得学分在下一学期开学第一周内由各项目负责人计算出,并先汇总至班主任处,再由班主任汇总至专业部;

(三)教务处每学期将学生所取得的学分公布于学校网站,供学生参考。

请专业人员做好系统,建立学分查询账户登录制度,学生个人学分取得情况只能查询,不能修改。

电子稿形式如下:

×××班×××年×××学期课程学分统计表

学生姓名

学分项目

课程一

学分

课程二

学分

课程三

学分

课程四

学分

……

期中考试学分

期末考试学分

总学分

张三

李四

……

×××班×××年×××学期非课程学分统计表

学生姓名

学分项目

项目一

学分

项目二

学分

项目三

学分

项目四

学分

项目五

学分

项目六

学分

……

总学分

张三

李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信息与通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