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性遗传学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776850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66.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伴性遗传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伴性遗传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伴性遗传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伴性遗传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伴性遗传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伴性遗传学案.docx

《伴性遗传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伴性遗传学案.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伴性遗传学案.docx

2-3伴性遗传学案

学习目标

1.概述伴性遗传的特点

2.总结人类红绿色盲症的遗传特点

3.举例说出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

学习重点:

伴性遗传的特点

学习难点:

分析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

课堂讲义

一、伴性遗传的概念(阅读P33)

由于某些遗传病的基因位于上,所以由该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总是和

相关联,这种现象叫做伴性遗传。

二、人类红绿色盲症(阅读P33-36)

1.基因的位置

上,Y染色体上没有其。

2.人的正常色觉和红绿色盲的基因型和表现型

女性

男性

基因型

表现型

正常

正常(携带者)

色盲

正常

色盲

3.人类红绿色盲遗传的主要婚配方式及后代发病率

婚配方式

后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

后代的发病率

XBY×XBXB

XbY×XBXB

XBY×XBXb

XBY×XbXb

XbY×XBXb

XbY×XbXb

尝试写出四种婚配的遗传图解

男性色盲×女性正常(XbY×XBXB)男性正常×女性携带者(XBY×XBXb)

男性色盲×女性携带者(XbY×XBXb)男性正常×女性色盲(XBY×XbXb)

4.色盲病遗传特点

(1)男性患者女性患者。

(2)往往有遗传现象。

(3)女性患者的一定患病。

三、抗维生素D佝偻病(阅读P36)

1.致病基因

(1)显隐性:

(2)位置:

染色体。

2.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基因型和表现型

性别

女性

男性

基因型

表现型

患者

患者

正常

患者

正常

3.遗传特点

(1)女性患者男性患者。

(2)具有遗传现象。

(3)男性患者的一定患病。

四、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阅读P36-37)

1.鸡的性别决定

(1)雌性个体的两条性染色体是的,表示为。

(2)雄性个体的两条性染色体是的,表示为。

2.实例分析

(1)鸡的性别决定是ZW型的,芦花鸡羽毛和非芦花鸡羽毛是一对相对性状,分别由一对等位基因B和b控制,请写出下列表现型对应的基因型:

表现型

芦花雌鸡

非芦花雌鸡

芦花雄鸡

非芦花雄鸡

基因型

(2)从上表中选择亲本进行杂交,要求能根据雏鸡的早期羽毛特征就能区分出雌性和雄性,以便多养母鸡,应选择表现型为的雄鸡和雌鸡杂交,完成遗传图解:

3.在医学实践中应用——指导人类的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

实例一:

如果一对夫妇中,妻子是红绿色盲症患者,假如你是医生的话你会建议他生男孩还是女孩,为什么?

实例二:

如果患有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男子与一正常女性结婚,你会建议他们生男孩还是女孩?

为什么?

难点突破

一、X、Y染色体同源区段的基因的遗传

 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雄性体内的一对异型性染色体——X、Y构成了一对特殊的同源染色体,X和Y染色体都有一部分与对方不同源,但也有一部分是同源的。

二者关系如图所示:

(1)控制人类红绿色盲和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基因只位于区段。

在Y染色体上无相应的等位基因。

(2)控制人类外耳道多毛症的基因只位于区段,在X染色体上无相应的等位基因。

(3)也可能有控制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位于X、Y的同源区段(A、C区段),即可能出现下列基因型:

XAYA、XAYa、XaYA、XaYa。

典型例题1

如图是人体性染色体的模式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位于Ⅰ区段内基因的遗传只与男性相关

B.位于Ⅱ区段内基因在遗传时,后代男女性状的表现一致

C.位于Ⅲ区段内的致病基因,在体细胞中也可能有等位基因

D.性染色体既存在于生殖细胞中,也存在于体细胞中

【问题导析】 

(1)Ⅰ区段在上不存在,所以相关的基因及其控制的性状也不会在个体中出现。

(2)图中三个区段都位于性染色体上,所以都属于,后代男女性状的表现会出现不一致的表现类型。

(3)三个区段中,在体细胞中不会出现等位基因的是区段,能出现等位基因的是区段。

二、X、Y染色体非同源区段的基因的遗传(以人类遗传病为例)

类型

伴Y遗传

伴X隐性基因

伴X显性基因

模型图解

基因位置

致病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

隐性致病基因及其等位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

显性致病基因及其等位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

患者基因型

XYM(无显隐性之分)

XbXb、XbY

XAXA、XAXa、XAY

遗传特点

(1)患者全为男性

(2)父传子、子传孙

(1)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

(2)往往隔代交叉遗传

(3)女患父子患

(1)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

(2)连续遗传

(3)男患母女患

举例

外耳道多毛症

血友病、红绿色盲

抗维生素D佝偻病

三、系谱图中遗传方式的判定

1.首先应考虑是否为细胞质遗传(基因位于线粒体中)

(1)如系谱图中母亲患病,则子女全部患病;母亲正常则子女全正常,与父方是否患病无关,则很可能是细胞质遗传。

如下图:

(2)如出现母亲患病,孩子有正常的情况,或者孩子患病母亲正常,则不是细胞质遗传。

2.确定是否为伴Y遗传

(1)如系谱图A中,患者全为男性,而女性都正常,则很可能为伴Y遗传。

(2)如果患者有男有女,或父子之一不患病,则不是伴Y遗传,如图B、C。

3.判定显隐性关系

(1)双亲正常,子女中有患者,一定是隐性遗传病,如图D。

(2)双亲患病,子女中出现正常的,一定是显性遗传病,如图E。

4.常染色体遗传与伴X染色体遗传的判定

(1)在隐性遗传的系谱图中,主要参照“女患者”。

①如果女患者的父亲和儿子都患病,则很可能为伴X隐性遗传,如图F。

②如果女患者的父亲和儿子中有正常的,则一定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如图G。

(2)在显性遗传的系谱图中,主要参照“男患者”。

①如果男患者的母亲和女儿都患病,则很可能为伴X显性遗传,如图H。

②如果男患者的母亲和女儿有正常,则一定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I。

5.不能确定的类型

在系谱分析时有时难以找到特定的系谱特征,此时只能做出“最可能”的判断,思路如下:

(1)若该病在代与代之间呈连续遗传

(2)若该病在系谱图中隔代遗传

典型例题2

下图是六个家族的遗传图谱,请判断各系谱图最可能的遗传方式:

(1)可判断为X染色体的显性遗传的是图_____________。

(2)可判断为X染色体的隐性遗传的是图_____________。

(3)可判断为Y染色体遗传的是图______________。

(4)可判断为常染色体遗传的是图______________。

【归纳总结】系谱图遗传方式的判断

1.首先确定是细胞核遗传还是细胞质遗传。

2.再确定是否为伴Y遗传。

3.确定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X遗传。

(1)首先确定是显性遗传还是隐性遗传

①“无中生有”是遗传病②“有中生无”是遗传病

(2)在已确定是隐性遗传的系谱中

①若女患者的父亲和儿子都患病,则最大可能为遗传。

②若女患者的父亲和儿子中有正常的,则一定为遗传。

(3)在已确定是显性遗传的系谱中

①若男患者的母亲和女儿都患病,则最大可能为遗传。

②若男患者的母亲和女儿中有正常的,则一定为遗传。

【思维提升】若系谱图中无上述特征,只能从可能性大小推测:

第一:

若该病在代代之间呈连续性,则该病很可能是遗传

第二:

若患者无性别差异,男女患病各为l/2,则该病很可能是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

第三:

若患者有明显的性别差异,男女患者相差很大,则该病很可能是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

典型例题3

如图为某单基因遗传病的家系图,该遗传病不可能是(  )

A.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C.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D.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四、生物性别决定及基因位置的判断

1.性别决定

(1)性染色体是决定性别的主要方式,此外还有其他方式,如蜜蜂是由染色体数目决定性别的。

(2)性别相当于一对相对性状,传递遵循分离定律。

(3)XY和ZW都是决定性别的性染色体,不是基因,也不是基因型。

2.生物性别的主要决定方式:

①XY型性别决定(XX为雌性,XY为雄性)

②ZW型性别决定(ZZ为雄性,ZW为雌性)

3.基因位置的判断方法

基因的载体有染色体、线粒体和叶绿体,生物的遗传方式有细胞核遗传和细胞质遗传。

利用正交和反交,可判断细胞核遗传和细胞质遗传。

利用隐性XX(ZZ)个体与显性XY(ZW)个体杂交,可判断基因在常染色体上还是在性染色体上。

第6页共6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信息与通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