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练习题.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776633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练习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练习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练习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练习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练习题.doc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练习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练习题.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练习题.doc

必修Ⅰ第一章第一节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一、选择题

1.进行化学实验必须注意安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组合是

①点燃氢气前要检验氢气的纯度,以免发生爆炸 ②CO气体有毒,处理CO气体时可将其点燃,转化为无毒的CO2 ③在盛O2的集气瓶中进行铁丝燃烧实验时,事先在集气瓶底部铺上一层沙子 ④用氢气还原氧化铜时,先加热再通入氢气,以免浪费氢气 ⑤稀释浓硫酸的操作如右上图所示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C.①②④      D.①②③④⑤

2.下列实验操作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先装好药品,再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先用双手握紧试管,再将导管插入水中检查装置气密性

C.结束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时,先熄灭酒精灯后撤出导管

D.稀释硫酸时,先在烧杯里倒入浓硫酸,再小心倒入水并不断搅拌

3.做化学实验时,必须十分重视安全和环保问题。

下列操作方法不符合上述要求的是

A.制取氧气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出现倒吸现象,立即打开试管上的橡皮塞

B.在气体发生装置上点燃氢气等气体时,必须先检验气体的纯度

C.实验结束后将所有的废液倒入下水道排出实验室,以免污染实验室

D.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需要加入碎瓷片,以免液体暴沸伤人

4.中学化学实验中应用最广泛的仪器之一是滴瓶。

滴瓶用于盛放各种溶液,关于滴瓶中滴管的使用,叙述不正确的是

A.向试管中滴加溶液时,滴管尖嘴不能伸入试管口内

B.不能将滴管水平拿持

C.加完药品后应将滴管洗净后再放回原瓶

D.滴管除了原滴瓶外,不能放在别的地方

5.下面是一些危险警告标签,其中标签贴法有错误的是

 

A

B

C

D

物质的化学式

浓H2SO4

C6H6

CH3COOH

KClO3

危险警告标签

6.加热是一种基本实验操作,下列加热操作正确的是

A.将烧杯放置在铁架台的铁圈上直接用酒精灯火焰加热

B.将试管直接用酒精灯火焰加热

C.将蒸发皿放置在铁架台的铁圈上,并垫石棉网加热

D.将烧瓶放置在铁架台的铁圈上直接用酒精灯火焰加热

7.下图分别表示四种操作,其中有两个错误的是

8.欲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物质为杂质),所用试剂不正确的是

A.KNO3溶液(K2SO4):

适量Ba(NO3)2溶液

B.CaCO3粉末(CaCl2):

过量盐酸

C.Cu粉(Zn粉):

过量盐酸

D.CO2(O2):

灼热的铜网

9.某固体NaOH因吸收了空气中的CO2而含有杂质,现在要将该固体NaOH配制成较纯的溶液,则其主要的实验操作过程应是

A.溶解、加适量BaCl2溶液、过滤

B.溶解、加适量CaCl2溶液、过滤

C.溶解、加适量Ca(OH)2溶液、过滤

D.溶解、加适量盐酸、加热

10.提纯含有少量Ba(NO3)2杂质的KNO3溶液,可以使用的方法为

A.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过滤,向滤液中滴加适量的稀硝酸

B.加入过量的K2SO4溶液,过滤,向滤液中滴加适量的稀硝酸

C.加入过量的Na2SO4溶液,过滤,向滤液中滴加适量的稀硝酸

D.加入过量的K2CO3溶液,过滤,向滤液中滴加适量的稀硝酸

11.下列关于粗盐提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溶解粗盐时,应尽量让溶液稀些,防止食盐不完全溶解

B.滤去不溶性杂质后,将滤液移至坩埚内加热浓缩

C.当蒸发到剩余少量液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液体蒸干

D.将制得的晶体转移到新制过滤器中用大量水进行洗涤

12.下列各项操作错误的是

A.用酒精萃取溴水中的溴单质的操作可选用分液漏斗,而后静置分液

B.进行分液时,分液漏斗中的下层液体从下端流出,上层液体则从上口倒出

C.萃取、分液前需对分液漏斗检漏

D.为保证分液漏斗内的液体顺利流出,需将上面的塞子拿下(或使塞上的凹槽对准漏斗上的小孔)

13.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分液时,分液漏斗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B.蒸馏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支管口处

C.蒸发结晶时应将溶液完全蒸干

D.洗涤沉淀的方法是向漏斗中加水,使水没过沉淀,等水流完后再重复操作几次

14.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不正确的是

 

物质

杂质

除杂所用试剂和方法

A

KCl溶液

I2

酒精,萃取

B

KNO3

K2SO4

Ba(NO3)2溶液,过滤

C

Cu

CuO

盐酸,过滤

D

CaCO3

CaO

H2O,过滤

15.下列萃取与分液结合进行的操作(用CCl4为萃取剂,从碘水中萃取碘)中错误的是

A.饱和碘水和CCl4加入分液漏斗中后,塞上上口部的塞子,用一手压住分液漏斗上口部,一手握住活塞部分,把分液漏斗倒转过来振荡

B.静置,待分液漏斗中液体分层后,先使分液漏斗内外空气相通(准备放出液体)

C.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使全部下层液体沿承接液体的烧杯内壁慢慢流出

D.最后继续打开活塞,另用容器承接并保存上层液体

二、非选择题

16.已知A、B、C、D四种物质的一些物理性质如下表。

 

A

B

C

D

分散到水中

悬浊液

无色溶液

液体分层,且下层为无色油状液体

无色溶液

熔点/℃

1452

-21.3

-11.5

801

沸点/℃

1703

78.9

117

1210

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若已知A与D不发生反应,且均不与水反应。

①欲从A、D的混合物中分离提纯D,需进行的操作:

a溶解;b________(填操作名称,下同);c________。

②上述a、b、c操作过程中均需用到的一种玻璃仪器为________。

(2)从B的水溶液中分离出B的操作名称为________。

(3)从C与水的混合物中分离提纯C,所需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

17.今有A、B、C、D、E、F六种装置,如图所示。

(胶塞、导管可自由选用)

(1)写出①~④的仪器名称:

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并收集氧气时应选择________和________相连接,制取并收集氢气时应选择________和________相连接。

(3)做木炭还原氧化铜并检验生成气体的实验,应选择________和________相连接,检验气体时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

(4)制取氢气并做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应选择________和________装置,实验结束时应先停止加热,待试管冷却后,再停止通氢气,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为了将混有K2SO4、MgSO4的KNO3固体提纯,并制得纯净的KNO3溶液,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1)操作①为________。

(2)操作②~④加入的试剂可以为________、、。

(3)如何判断SO42-已除尽,简述实验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多次沉淀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多次过滤,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该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案________(填“严密”或“不严密”),理由是_____________。

 

第4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信息与通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