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期基础科学研究快报.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7760162 上传时间:2023-04-2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54.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期基础科学研究快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第2期基础科学研究快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第2期基础科学研究快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第2期基础科学研究快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第2期基础科学研究快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2期基础科学研究快报.docx

《第2期基础科学研究快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期基础科学研究快报.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2期基础科学研究快报.docx

第2期基础科学研究快报

基础科学研究快报

第2期

科技部基础研究司(总第136期)

《中国基础科学》编辑部2003年2月25日

胡锦涛勉励归国创业留学人员

2003年1月24日,胡锦涛总书记来到中关村科技园区,考察了国际孵化器有限公司、北大未名生物城、中关村软件园、联想集团和神州数码控股有限公司。

胡锦涛对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发展建设表示满意,并说:

“三年成绩喜人,今后任务艰巨,发展前景美好,大家仍需努力”。

在国际孵化器大厦,胡锦涛同归国创业留学人员进行了亲切交谈,询问了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情况;并鼓励他们瞄准世界科技发展的前沿,勇攀科学技术高峰,努力研发一流产品,创造一流效益,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贡献。

中央军委给军队部分科研单位和个人记功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近日发布通令,给1个研究所和4位在医学科研领域做出贡献的科学家记功:

总后勤部某装备研究所因紧紧围绕军事斗争准备需要进行科学研究并获重要成果而记二等功,他们有2项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一军医大学舒斯云教授因在神经生物学领域的贡献,第三军医大学钱桂生教授因在呼吸内科学领域的贡献,第四军医大学刘维永教授因在心血管外科领域的贡献,以及第四军医大学胡蕴玉教授因在骨创伤治疗领域的贡献,而分别记二等功。

科技部启动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制定工作

科技部开始全面启动研究制定我国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工作,规划制定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已经成立。

领导小组由科技部办公厅及各司主要领导参加,徐冠华部长任组长,邓楠副部长、石定环秘书长任副组长。

工作小组由办公厅及有关各司同志参加,办公室设在科技部发展计划司。

科技部还会同教育部、科工委、科学院、工程院、基金委和科协等部门成立了规划工作筹备组,准备着手研究提出规划的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

预计规划工作将在年内完成征求意见稿,并于明年报国务院审定发布。

我国将从国家层面推动科学数据共享

科技部部长徐冠华近日指出,目前从国家层面整体推动中国科学数据共享的时机已基本成熟。

从国家层面推动科学数据共享,就是在国家的整体规划与管理下,将各部门、各单位所积累的科学数据资源纳入国家科学数据共享统一框架,在确保国家安全和相关知识产权的前提下,实现多年积累的基础性、公益性科学数据的分类分级共享,从而使海量的科学数据资源的潜在价值得以充分发挥与增值,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第一届科学指导委员会成立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第一届科学指导委员会于2003年2月16日成立。

该委员会由科技部和北京市政府组建,由包括10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内的20余位国内外著名生物技术专家组成。

科技部副部长李学勇和北京市副市长范伯元向委员会成员颁发了聘书。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是由我国政府建设的,其目的一方面是促进我国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和发展,另一方面是探索新型的研究所运行机制。

我国科技竞争力2002年度国际排名第25位

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根据《洛桑报告》——《国际竞争力年度报告》评价体系得出结论,我国2002年国际竞争力指标中科技竞争力的国际排名为第25位(国际竞争力总体排名为第31位)。

近几年我国的排名基本稳定在第25—28名之间,这反映了我国科技发展在国际上的地位。

根据评价体系的各单项指标,我国数据的特点是“总量排名靠前,平均指标比较落后,综合评价整体排名靠后”。

其中我国R&D经费总量排第9位,但人均R&D排名仅为第43名。

《洛桑报告》是由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研究院发布的主要国家和地区竞争力年度研究报告,自1986年起每年发布1期,是世界公认的国际竞争力评价报告。

2002年纳入此报告评价的国家和地区有49个。

我国内地从1994年起正式被列入评价对象。

中国现代化水平与世界差距缩小

现代化百年回顾与展望学术讨论会暨《中国现代化报告2003》专家讨论会于2003年2月12日在北京召开。

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在会上公布了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中国现代化报告2003》。

根据他们公布的数据显示:

中国的第一次现代化实现程度从1950年的26%上升到2001年的78%;同时,无论是以工业化为特点的第一次现代化还是以知识化为特点的第二次现代化,我国与世界平均水平的差距都在缩小。

2000年与1980年相比,我国第一次现代化与世界平均水平的差距由26%降为13%,而第二次现代化的差距由19%降至15%。

973计划2003年申报指南发布

2003年,973计划将继续加强农业、能源、信息、资源环境、人口与健康和材料等6个领域的重点部署,同时采取以下新的措施:

1.设立综合交叉与重要科学前沿领域。

在进一步加强6个领域项目学科交叉研究的基础上,加强领域间的综合与交叉研究,部署一批具有战略性和前瞻性的跨领域重大项目;同时,瞄准国际科学发展前沿,结合我国的优势和特色,集中支持若干重要科学前沿,鼓励参加重大国际合作计划和开展国际合作研究,鼓励围绕重大科学工程开展前沿科学研究。

2.根据不同的战略目标和要求,采用不同项目类型和不同资助规模。

项目资助强度分为三类:

A类为3000万元以上,B类为1000—3000万元,C类为500—1000万元。

对不同类型、不同资助规模的项目,有不同的立项要求。

3.取消项目建议人,由申报单位直接或通过其主管部门向科技部申报。

4.为了有利于项目的组织,每个项目只设1位首席科学家。

项目申报受理期为3月17—28日(以收到时间为准)。

重要支持方向以外和超出受理期的申请不予受理。

973计划2003年度重要支持方向、申报要求和项目申请书,可访问科技部网站(http:

//)和973计划网站(http:

//)。

973计划第二届领域专家咨询组第三次会议召开

973计划第二届领域专家咨询组第三次全体会议于2003年2月12—13日在北京召开。

会议分领域审核了2002年立项项目的计划任务书。

同时,结合对“973计划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973计划项目结题验收办法(征求意见稿)”和“973计划领域专家咨询组工作暂行规程(征求意见稿)”等重要文件的讨论,专家咨询组对973计划的管理工作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以保证973计划项目管理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成绩斐然

中国科技大学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是我国火灾科学基础研究领域惟一的国家级研究机构。

该实验室长期立足于火灾安全的基础研究,重视在火灾动力学演化理论与防治技术基础方面的原始创新,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

根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对1998—2002年的SCI论文检索分析的结果,该实验室在这五年内被SCI收录的论文有128篇,其中多篇发表在CombustionandFlame和FireSafetyJournal等燃烧和火灾科学界权威期刊上,位居美国商务部建筑与火灾实验室(SCI论文154篇)之后列世界第二位,这表明我国在火灾科学基础研究领域已步入世界先进行列。

中科院光合作用与环境分子生理学重点实验室挂牌

中国科学院光合作用与环境分子生理学重点实验室是在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原有的两个所级开放实验室的基础上进行整合,于2001年12月获得中科院批准成立的院级重点实验室。

该实验室的研究方向为光合作用高效转能的分子机理及其蛋白质组学、植物发育对环境信号应答的功能基因组学、植物次生代谢分子调控与基因工程。

2003年1月10日该实验室正式挂牌。

西藏建成首所重点实验室

山西省援藏项目“青藏高原大气环境开放实验室”目前已进入业务试运行,这是西藏自治区第一所重点开放实验室。

该实验室将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对西藏的生态及大气环境进行监测和研究,能及时准确地对各种森林火灾、干旱、雪灾、洪涝、沙化等自然灾害进行监测,建立自治区内气象站稀疏地区的气象遥感资料,这将开创西藏气象科技的新局面。

我科学家培育出世界上第一个大豆杂交种

2003年1月26日吉林省科技厅宣布,以吉林省农科院孙寰研究员为首的课题组经过20年的不懈努力,终于突破了昆虫传粉等关键技术,培育出世界上第一个大豆杂交种,攻克了这一项世界性科技难题。

此前,该课题组通过远缘杂交方法,曾获得了世界首例大豆“细胞质─核互作不育系”。

我国发现四个翅膀恐龙化石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徐星、周忠和等科学家通过研究顾氏小盗龙化石,发现这种恐龙前肢和后肢皆羽化为翼,具有羽片不对称的飞羽。

它们可能生活于树上,具有一定的滑翔能力和初步飞行能力,而不是两足直立的奔跑型动物。

这一新发现为鸟类飞行起源于树栖动物,并经历了一个滑翔阶段的假说提供了关键性证据。

该项研究的化石产自位于我国辽宁省朝阳市1.1—1.2亿年前的早白垩世九佛堂组湖相沉积地层中。

该发现发表在2003年1月23日英国《自然》杂志上。

我科学家研制出对付草原首害疯草的“克星”

我国科学家经过15年的科研攻关,研制出注射用的疯草毒素疫苗。

此疫苗已通过间接血凝试验和ELISA免疫检测,受体动物的保护率达到88%以上,使被称为草原首害的疯草终于有了“克星”。

疯草是豆科黄芪属和棘豆类有毒植物的总称,含有致使家畜中毒的疯草毒素,是世界范围内危害牧业最为严重的一类毒草。

但疯草在草原生态中也有着重要作用,它的抗逆性使其成为遏制草原沙化的优势草种群;同时,疯草含有丰富的营养,其粗蛋白含量甚至超过了饲料之王苜蓿。

因此如何合理利用疯草,对于遏制草原沙化和促进畜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科学家发现新矿物——涂氏磷钙石

以国际矿物协会前主席、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谢先德研究员为首的研究小组最近在湖北随州陨石冲击熔脉中发现一种未知矿物,经分析鉴定,是一种无水磷酸钙成分的新矿物。

国际矿物协会新矿物和矿物命名委员会已于2002年12月通过了对这种新矿物的审批,并以涂光炽院士的姓氏命名为“涂氏磷钙石”。

该新矿物是白磷钙石经高压相变而形成。

根据与其共生的其它高压相矿物形成时所需的温压条件和人工合成实验的结果,推定“涂氏磷钙石”形成的压力为12—23万巴,温度为1400—2000℃。

我国构建新型人类胚胎干细胞培养体系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和湖南省干细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由卢光琇教授领导的课题组,日前采用从流产胎儿和成人包皮中分离的人类成纤维细胞建成新型培养层,可保持人类胚胎干细胞(ES细胞)处于不分化状态,从而成功建立了在人饲养细胞层上培养人类胚胎干细胞的培养体系。

目前,他们在研究中采用的ES细胞是从小鼠饲养细胞层上分离得到的,进一步的工作是建立完全没有动物细胞接触过的人类ES细胞培养体系,有望消除医学研究和临床应用中异源性感染隐患。

我科学家发现帕金森症的一突变基因

帕金森症又称震颤麻痹,是中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疾病。

多巴胺神经细胞是导致帕金森症发病的主要病理基础。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生物医学研究院乐卫东教授的课题组由此入手,对201个帕金森病人和221个正常人进行了遗传学比较。

经5年研究发现,第二号染色体的蛋白基因能够调节多巴胺神经细胞的生长、发育和成熟,其突变点位于NR4A2。

该研究发表在国际权威杂志《自然遗传学》2003年第1期上。

我科学家解决金属材料表面氮化技术“瓶颈”

中科院金属研究所沈阳材料科学国家(联合)实验室由卢柯博士领导的研究小组采用表面纳米化技术,在300℃的温度环境中成功实现纯铁块的表面氮化。

最后的测试结果表明,铁块氮化后表面具有很高的硬度、耐磨性和耐蚀性,而材料本身仍保持原有的韧性。

这一研究成果解决了长期以来金属材料表面氮化的技术“瓶颈”。

该研究发表在2003年1月31日美国《科学》杂志上。

我科学家建立新量子点理论模型

如何将电子的自旋自由度和半导体微电子工艺相结合,做成可供信息存储和数据传输的量子器件是物理学界最近几年出现的研究热点。

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对此已构建出新的理论模型,深入研究了量子点中的电子关联相互作用和自旋翻转散射对自旋隧穿输运的影响,这是量子计算和自旋电子学领域取得的重要新成果。

该项研究工作得到了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创新研究群体”基金以及科技部“973”项目的资助。

该研究发表在2002年12月31日美国《物理评论》上。

我国大陆科学钻探取得进展

我国大陆科学钻探工作目前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突破和进展:

在工程施工方面,现已经完成2000m先导孔取芯钻进、主孔上部2000m扩孔钻进等一系列工程。

在地学信息获取和研究方面,现已完成2000m先导孔岩芯的综合编录工作;建立了钻孔的岩性剖面、构造剖面、矿化剖面和放射性剖面;完成了流体样品现场分析与测试工作,建立了流体化学剖面;已采集各类岩芯样品4574件,磨制岩芯薄片3484件,完成岩石薄片鉴定1200件;完成了大陆科学钻探孔区二维地震调查、三维地震数据特殊处理和先导孔VSP地震调查及验收工作。

同步辐射技术在环保领域应用取得进展

在国家基础研究前期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的支持下,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环境研究所的黄泽春、陈同斌和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胡天斗等研究人员在北京同步辐射实验室,通过同步辐射扩展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SREXAFS)研究了超富集植物(大叶井口边草)中砷的化学形态(价态、元素配位)及其在植物体中的转化规律。

这为揭示超富集植物富集砷和解砷毒的机制奠定了重要基础,同时也为EXAFS在植物和环境保护领域中的应用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目前,研究人员正在利用同步辐射技术进行更加深入的机理研究。

2002年公众关注的中国十大科技事件评选揭晓

由科技部、科技日报社、中央电视台联合发起的“2002年公众关注的中国十大科技事件”评选活动圆满结束。

组委会于2003年1月27日公布了评选结果,分别是:

1.中国科学家初步揭开人类细胞衰老之谜。

2.国家科学技术奖颁发,王选、黄昆获最高科学技术奖。

3.“神舟”三号、四号飞船发射成功,并圆满返回。

4.我国科学家率先开发出癌症检测生物芯片。

5.我国在超高压变质岩石中实施大陆科学钻探。

6.我国发现首个世界级大气田,储量达6000亿立方米。

7.我国首创交直流电力集成新技术。

8.青藏铁路风火山隧道成功突破高原冻土技术难题。

9.中国启动全民科学素质计划,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

10.“龙芯”一号改写我国信息产业无芯历史。

中美韩携手“数字化可视人”研究

中、美、韩三国科学家日前在重庆签订了一项国际合作计划——《中、美、韩三国数字化可视人体合作研究协议》。

科技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有关人士表示,这一协议对于推动我国的“数字化可视人”研究和确立中国在此研究领域的国际地位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目前,拥有本国“数字化可视人”数据集的国家只有中、美、韩三个国家。

我国对南极格罗夫山进行大范围遥感测图

参加中国第19次南极科学考察的科考队员正在对南极格罗夫山地区进行大范围地形遥感测绘活动。

此次测绘活动,是在1998年中国对格罗夫山地区110km2范围绘图的基础上,进行的一次几乎包括整个格罗夫山地区的全面测绘活动,绘制范围达到3200km2。

科考队员将在格罗夫山主要区域布设6到8个控制点,并在控制点上布置卫星地面定位GPS器,形成完整的格罗夫山地形网络,为遥感卫星影像测绘的定位做准备。

这是我国,也是世界上首次在南极格罗夫山地区进行如此大范围的遥感测图,将为我国在南极格罗夫山地区进行地质、陨石等多学科科学考察提供准确的空间信息基础。

国外优秀博士论文数据库开通

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2003年1月8日正式开通了由其引进的名为ProQuest的国外优秀博士论文数据库。

该数据库收录了工程技术领域各专业的国外最新博士论文12000余篇。

用户可以按论文名称、关键词、作者、学校、指导教师等条目进行检索,从ProQuest中(/lunwen)中查找自己所需要的博士论文。

我国一科研成果入选《发现》“百大科学新闻”

中国吉林大学古生物研究中心、美国佛罗里达大学自然博物馆等单位的科学家宣布,他们在中国发现了“可能是世界上最完整、也是最古老的被子植物”化石,该研究成果入选美国《发现》杂志评选的2002年度“百大科学新闻”,名列第57条,并且是植物学和古植物学领域2002年度唯一一项重大新闻。

此前,该成果已在2002年5月3日出版的美国《科学》杂志上以封面文章“古果科——一个基本被子植物的新科”形式发表。

动植物数量遗传与育种研究进展

——香山科学会议第199次学术讨论会

香山科学会议于2002年12月16—18日在北京召开了以“动植物数量遗传与育种研究进展”为主题的第199次学术讨论会。

吴常信院士、盖钧镒院士、莫惠栋教授和张沅教授任执行主席,有33位来自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及科技部门的管理专家出席了会议。

本次会议的中心议题是:

(1)动植物遗传资源保存和利用;

(2)动植物基因组学研究进展;(3)植物基因定位研究进展;(4)动植物遗传学中统计学方法的发展;(5)动物抗病育种和生物技术在育种中的应用。

来自美国依阿华州立大学的JackC.M.Dekkers教授做了题为“Theuseofmoleculargeneticsintheimprovementofagriculturalpopulations”的主题评述报告;吴常信院士等10余位专家分别针对5项中心议题做了评述报告和专题报告。

与会专家围绕本次会议的主题和中心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尤其是对于数量遗传学在基因组学时代的发展方向这个问题,专家们纷纷提出了自已的观点和对策。

脊椎动物起源研究取得重大进展

西北大学早期生命研究所的科学家新近发现了数百枚海口鱼软躯体构造化石标本,这些化石提供了大量新的重要的生物学信息,其中包括头部构造和原始脊椎构造等方面的信息,为研究脊椎动物关键器官起源和演化提供了可靠证据。

该所舒德干教授等科学家与英、法、日等国学者合作系统研究了这些化石,并将其与现生最低等的脊椎动物——圆口纲动物进行比较。

研究表明,海口鱼可能是目前已知最原始的有头类动物,很可能恰好代表着由无头类进化到有头类的关键环节。

同时,这也证实了我国南方很可能是整个脊椎动物演化的发祥地。

该成果以“早寒武世脊椎动物海口鱼的脊椎骨和头部构造”为题发表在2003年1月30日英国《自然》杂志上。

我率先测出43亿岁带壳锆石

国家大型科学仪器共建中心暨北京离子探针中心主任刘敦一与美国的约翰·瓦利教授、阿龙博士和澳大利亚西蒙教授合作,在该中心对出自澳大利亚的115粒锆石进行了测年研究。

结果发现其中一粒锆石的年龄为39.5—43.23亿年,它保存有年龄测定为36—37亿年的增生壳。

该年龄结果得到了澳大利亚科亭理工大学随后测定结果的证实。

这是迄今发现的惟一一粒保存了增生壳、年龄在40亿年左右的锆石,它为了解地球形成后最初5亿年中的奥秘,提供了一把金钥匙。

中法科学家发现家族性房颤致病基因

同济大学医学遗传研究所陈义汉博士和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徐世杰博士等科学家与法国国家科研中心分子细胞药理学研究所的科学家合作,对中国一些心房纤维性颤动多发家族进行了研究。

他们发现这些家族上下4代心房纤维性颤动患者体内的KCNQ1基因都发生了突变。

该基因位于11号染色体的末端,是目前发现的第1个家族性房颤致病基因。

这项研究成果发表在2003年1月10日美国《科学》杂志上。

另据法国国家健康与医学研究所发表的新闻公报说,他们与美国同行合作又发现了一个家族性房颤致病基因。

“婴儿宇宙”照片公开

2003年2月12日美国宇航局公布了探测器拍到的宇宙“婴儿期”照片。

这张照片清晰地显示了大爆炸后的遗迹——微波背景辐射及其所包含的结构信息,为宇宙大爆炸理论提供了新依据。

科学家根据这张照片精确地测量出宇宙的实际年龄为137亿年。

同时,这张照片还显示,宇宙中最早的恒星诞生于大爆炸2亿年后。

该照片是美国宇航局科学家通过威尔金森各向异性微波探测器经过1年时间观测所获得的结果。

美科学家揭开昆虫呼吸奥秘

美国菲尔德博物馆的MarkWestneat和他的合作者,利用高能X射线成像技术发现,昆虫能够通过压缩和扩张头部和胸部的细小气管快速地进行周期性呼吸,该发现解开了困扰古今生物学界的一个谜团。

该研究结果发表在2003年1月24日美国《科学》杂志上。

英制造出世界上最黑的物质

英国科学家利用蚀刻技术,用硝酸浸泡含有适量磷元素的镍合金,制造出光线反射率极低的超黑色表面材料,这是世界上已知最黑的物质。

该材料可用于精密光学仪器,其反射率比目前光学仪器上使用的黑漆还要低90%—95%。

使用该方法可在金属、陶瓷等多种材料表面形成超黑镀层,它在低温条件下不易开裂,更适用于外层空间工作的仪器,可望用于哈勃太空望远镜以改善图像质量。

该研究发表于2003年2月8日英国《新科学家》杂志上。

闪电会引起X射线爆发

美国佛罗里达理工学院的科学家对闪电前是否产生X射线爆发进行了研究,他们观测了37次闪电,发现有31次闪电在产生之前发生了持续时间仅为10—100微秒的X射线爆发,单个粒子能量超过1万电子伏。

科学家说,如果空气中的电子被夺走,并被加速到接近光速状态,就能产生X射线,类似的现象存在于核聚变过程中。

该发现发表在2003年2月8日英国《新科学家》杂志上。

以科学家发现环状DNA结构能有效抵抗辐射

魏茨曼研究院有机化学部的明斯克教授发现,能够抵抗辐射的微生物的DNA结构呈现为环状,这个环能够阻止受辐射损伤的DNA碎片漂浮到细胞液体中去。

并且,这些封闭在内的碎片能按照正确的顺序结合起来,重新修复受损DNA链。

该发现解释了为什么这些微生物能够抵抗较强的辐射。

由于在人类精子里也观察到环状DNA结构,所以这一发现对于研究如何保护人类免受辐射损害具有重大意义。

海鞘基因破译有助于研究脊椎动物进化

根据美国和日本一个联合小组的报告,他们最近成功地破译了一种海鞘的基因组。

这种海鞘大约有17000个基因——约为人类基因数量的一半,但海鞘基因规模只有人类基因的二十分之一,仅为脊椎动物中已知具有最小基因的河豚的一半。

美国能源部附属基因组研究所的丹·罗克萨解释说,海鞘基因如此“苗条”,是因为脊椎动物中大部分基因都有好几个“备份”基因,而在海鞘中,仅有一份。

海鞘是脊椎动物的无脊椎近亲,海鞘基因的破译对于揭示象人类一样的脊椎动物的起源与演化有很大帮助。

瑞士科学家发现第二个老年性痴呆症相关基因

苏黎世大学的科学家在对400多名欧洲人进行调查后,发现了一个名为CYP46的基因。

该基因控制产生的一种酶,能帮助大脑分解多余的胆固醇。

那些体内CYP46基因产生变异的人,不仅大脑中的胆固醇会增多,而且患老年性痴呆症的风险也会增加。

此前,科学家们发现,一个名为APOE-4的基因发生变异会增加人患老年性痴呆症的风险,该基因在人体胆固醇的运输过程中起作用。

瑞士科学家的新研究显示,CYP46和APOE-4基因都产生变异的人,患老年性痴呆症的风险比正常人高将近10倍,而且这类患者大脑中β-淀粉状蛋白质的含量也最高。

该研究发表在2003年1月号美国《神经病学文献》杂志上。

日科学家发现能使植物在光弱处生存的控制基因

日本东京都立大学研究生院理学研究科的研究人员发现,一种常见的赏叶植物蓬莱羊齿体内的光受体的PHY3基因的构造融合了蓝光受体和红光受体的特点,对红光有趋光性,并能依照红光调整叶绿体。

这使该植物在光线较弱的地方也能生存。

由于在原始的羊齿类植物中没有发现这一基因,研究人员推测PHY3是这些植物在侏罗纪至第三纪这段时间内获得的一种较新的基因。

该研究发表在2003年1月16日英国《自然》杂志上。

观测海水盐度变化可预测厄尔尼诺现象

美国马里兰大学的科学家分析了1980—1995年间太平洋海水的数据,研究了海水含盐量与厄尔尼诺现象的关系。

他们发现,如果太平洋西部表面海水含盐量较低,6个月之后则会出现厄尔尼诺现象;而如果赤道两边的表面海水含盐量较高,则12个月之后该海域的海水会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