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壁虎借尾巴教学设计及反思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7753198 上传时间:2022-12-0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0.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设计及反思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设计及反思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设计及反思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设计及反思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设计及反思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设计及反思Word文档格式.docx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设计及反思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壁虎借尾巴教学设计及反思Word文档格式.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设计及反思Word文档格式.docx

教学难点:

通过看图、读文,让学生了解小壁虎尾巴可以再生的特点及小鱼、老牛、燕子尾巴的用途。

四、课前准备

1.关于本课的多媒体课件。

(教师)

2.分小组准备小壁虎、小鱼、老牛、燕子的头饰。

(学生)

五、课时安排

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一、揭示题目,启发质疑

1.出示小壁虎图,问: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种小动物叫什么名字吗?

”(壁虎)

2.对!

小壁虎生来就有一条长长的尾巴,可有只小壁虎却要去借尾巴,这是怎么回事呢?

让我们到《小壁虎借尾巴》这个故事中寻找答案吧!

出示课文题目,读课文题目,认识“壁”。

3.读了这个课文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

板书:

小壁虎为什么借尾巴?

他向谁借尾巴?

结果怎样?

(设计意图:

质疑问难,有利于帮助学生养成思考的习惯,能激发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使学生主动地去学习课文。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带着问题,听课文录音,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课文主要讲的是谁干什么的故事?

(2)小壁虎分别向谁借尾巴?

(3)小壁虎借到尾巴了吗?

为什么?

2.打开课本,同学们有什么发现?

——指一名学生说发现。

(课文没有注音。

3.课文没有注音,那我们怎样才能读懂这个故事呢?

——引导学生联系以前的经验自己想办法。

(看图、查生字表、猜读或请教别人。

4.借助图画独立读课文,同学之间互相提醒字的读音,注意平翘舌音。

5.分小组互助读书,把课文读通顺。

全班交流:

你们小组新认识了什么字?

是怎么认识的?

(学生没说到的,教师帮助。

6.出示词语。

(带拼音)

小壁虎墙壁蚊子咬断拨水甩尾巴赶走傻孩子转身

(1)指名读,齐读。

(2)去掉拼音再读。

7.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生字。

8.把生字送回课文,读通课文。

9.思考刚才提出的问题,将问题的答案连起来说一说。

学生是有差异的,对不同的学生要求也应不一样,因此,在听说训练中要有一定的层次性。

如:

听完课文录音后的第一次交流是针对全班学生的,答案连起来就是整篇故事的大概内容,这个说话练习对大部分孩子来说都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只要请班上几个口头表达能力较强的孩子回答即可。

三、再读课文,读中感悟

1.小壁虎的尾巴断了很难看时,他心情怎样?

(伤心、难过。

那就请你们带着难过的心情来读一读,比一比看谁读得好。

(指名读,齐读。

2.小壁虎先向谁借了尾巴?

(学生自由读第3自然段。

学生比赛读小壁虎说的话,比比谁读得好。

3.从哪个词可以看出小壁虎很有礼貌?

为什么小鱼不把尾巴借给他呢?

(出示:

小鱼的尾巴要用来?

?

小鱼的尾巴是用来拨水的,请你们用手做做拨水的动作。

小结:

如果小鱼的尾巴没了,小鱼就不能在水里游泳了,所以小鱼不能把尾巴借给小壁虎。

4.分角色朗读小壁虎与小鱼的对话。

(教师范读,男女生分角色读)

以读为主,让学生在读中体会,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是新课标对语文教学的要求。

因此在教学中,贯穿以读为主的思想,感受清新活泼的文字,通过图片想象当时的场景,语言会在不知不觉中积累,情感会在潜移默化中生成。

四、指导写字

1.学生认读生字“捉、条、爬、姐、您、草、房”。

2.学生观察特点,说一说它们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4.学生练写,展示评议。

学生观察探究,老师用最直观的手段向学生展示写字的过程。

学生从中领悟写字的要点,掌握运笔的方法,最后欣赏评议生字。

学生在自主、轻松、活泼的氛围中写好生字。

五、教师小结。

六、拓展阅读。

七、互相说说这个故事。

第二课时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分角色表演这个故事。

2、通过阅读课文,了解小壁虎尾巴可以再生的特点及小鱼、老牛、燕子尾巴的用途。

3、通过对话,体会小壁虎、小鱼、老牛、燕子的不同心情,培养学生说话有礼貌、真诚待人的好品质。

一、复习旧知

1.把认识的生字读给同桌听。

2.看图说说小壁虎分别向谁借尾巴,结果怎样。

复习生字,回顾课文内容,为接下来品读课文,深入理解课文做好铺垫。

二、继续学文,感悟理解。

1.带着问题读课文:

小壁虎怎样借尾巴?

请同学读课文第3~5自然段,用横线画出小壁虎说的话,用波浪线画出其他小动物说的话。

引学第三自然段,小组自主学习第4、5自然段。

出示:

小组合作学习:

自读课文4、5自然段,思考:

(1)小壁虎又向谁借尾巴?

它们为什么也没有把尾巴借给它?

(2)用“因为·

·

所以·

”把老牛、小燕子不借给它的原因说出来。

(3)小组内分角色朗读4、5自然段。

2.交流出示对话。

3.指导朗读。

假如你是小壁虎,看见小鱼、老牛、燕子,你心里会怎么想?

那些动物帮不了小壁虎,他们的心情又怎样,再读读他们说的话。

4.从小壁虎和动物们的对话中你明白了什么?

小鱼用尾巴拨水,老牛用尾巴赶蝇子,燕子用尾巴掌握方向。

对人要有礼貌、要互相关心、互相理解。

5.小壁虎借不到尾巴心里很难过,他该怎么办呢?

(师引读第6自然段。

6.结果怎样?

7.指导朗读:

教师范读,学生自由读,男女生比赛读。

本环节通过想象说话,实现了语言的迁移。

教师应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做准备,交流时要有一定的弹性,学生能说几句就说几句,主要关注他们说话时的语气、态度,表达是否清楚。

教师评价要及时,鼓励学生大胆发言。

三、小结延伸,拓展交流:

师:

每一种动物,他们的尾巴都有自己的作用,来看看吧!

出示搜集的资料、图片,让学生了解其他动物尾巴的用途。

四、妙笔生花:

小壁虎借不到尾巴多伤心呀!

他还会去向谁借呢?

他们会怎么说呢?

(仿照课文第3、4、5自然段续说。

小壁虎爬呀爬,爬到。

他看见在。

小壁虎说:

“?

”说:

“。

五、课堂演练,加深理解

1.分角色朗读全文,喜欢谁就读谁说的话。

2.以小组为单位,小组长分配角色,学生进行表演。

3.指小组上台表演,全班评议。

分角色表演朗读能激发学生们的朗读兴趣,通过进入角色,他们能把心中的情与文中的人和事融为一体,读出不同人物的心情。

读者绘声绘色,听者如临其境。

分角色表演朗读还能让学生借助人物动作、对话感悟理解课文内容。

六、课堂总结,课后延伸

1.分角色朗读全文。

2.布置课后作业——编故事:

小壁虎长出了一条新尾巴,他高兴极了,他会把这个好消息告诉谁呢?

他的朋友们又会说些什么呢?

请同学们来讲给家长听,并把编的故事写下来。

这一延伸的练习设计抓住时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既是读写结合的一次小练笔,又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强烈的创造欲望,培养了学生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

板书设计

21、小壁虎借尾巴

小鱼小河边摇拨水

挣断难过老牛大树上甩赶蝇子

燕子房檐下摆掌握方向

再生高兴保护自己

 

教学反思

《小壁虎借尾巴》一课,为了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自主学习,课上,我鼓励学生多读课文、多思考、多交流、不时请学生出来讲故事,通过这次授课,我有了很深的体会:

  1.古人云:

“读书百遍,而义自见。

”只有多读,才能真正地理解课文内容和掌握阅读方法。

朗读是学生对课文理解认识的外化表现,因此,朗读应该是带有浓厚个性色彩的,所以在教学中,我没有让学生去模仿老师的朗读,而是让他们自己在感悟理解的基础上对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进行抒发。

在整个朗读过程中,我根据学生的实际、课文的特点,分别采取了自由读、领读、齐读、赛读、分角色读、表演读等形式,使学生一直处在积极的思维状态而不感到疲劳,同时,不求形式统一,只求学生真正投入。

而我自己也不断变换角色:

有时是他们的引路人,引导他们把读请求语气的方法讲出来;

有时是他们的学习伙伴,和他们一起体验文中的情感;

有时是他们的竞争对手,故意暴露出他们平时读书时存在的问题,激励他们读流利,读出感情;

有时是他们的学生,引导学生把悟出的感情表达出来。

  2.表达是培养学生思维、语言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教学《小壁虎借尾巴》时,了解鱼、牛、燕子尾巴的功能时,这三段内容形式相似,我用“小壁虎爬到了哪儿?

看到了什么?

说了什么?

它为什么没有借到尾巴?

”这几个问题帮助学生揣摩文章的写作思路和表达方法,为说话、写作打下了结实的奠基,并留出时间空间进行扩展阅读,展示老师收集的资料、图片,表达出动物的尾巴形形色色,各有各的作用;

在此基础上,学生根据个人的喜好自由选择一个内容练习表达。

教师创造各种表达的机会,激发学生表达的愿望。

这样学生就会乐意表达,而且有内容可说,积累了语言表达方式。

另外,由于结构相同,内容相似,我将第3自然段作为教学的重点,让学生在“读—看—想”中,理解小鱼的尾巴是用来拨水的。

有了第3自然段的铺垫,我就放手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第4、5自然段,在表演的过程中积累语言,理解课文。

我给了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去积累语句,内化语言。

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表演给大家看,这样,不但积累了语言,而且理解了课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