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实务(之三)(基础与实践).ppt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774982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PPTX 页数:106 大小:8.3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实务(之三)(基础与实践).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106页
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实务(之三)(基础与实践).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106页
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实务(之三)(基础与实践).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106页
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实务(之三)(基础与实践).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106页
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实务(之三)(基础与实践).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10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实务(之三)(基础与实践).pptx

《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实务(之三)(基础与实践).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实务(之三)(基础与实践).pptx(10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实务(之三)(基础与实践).pptx

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实务(基础与实践)内蒙古水政监察总队李武世2015.12一、水土保持原理与基础二、水土保持监督检查办法三、水土保持补偿费征收四、监督检查有关问题的处理目录一、水土保持原理与基础

(一)水土流失的概念1、水土流失的涵义在水力、风力、重力及冻融等自然营力和人类活动作用下,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的破坏和损失。

它包括土地表层侵蚀及水的损失,也称水土损失。

自然因素:

水力、风力、重力及冻融等。

人为因素:

主要是指破坏、扰动和影响地貌和土壤、植被的人类活动,如开矿、修路、工程建设以及滥伐、滥垦、滥牧、不合理耕作等。

人为活动造成的水土流失即人为水土流失,也称人为侵蚀。

地球表面形成是由内营力(主要是地壳运动)和外营力(主要是地球表面接受太阳能和重力产生的各种作用)相互制约和促进的综合发展过程。

内营力地球表面隆起、下降。

外营力表面物质剥离、搬运、堆积。

地球上出现生物后,当这种自然现象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不利影响,即对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造成损失时,则称之为水土流失。

2、地球的表面形态变化是自然现象水,一般主要指降水。

水的损失包括蒸发和蒸腾、地面径流和土体内渗流、向深层渗漏等不利于生产和生活的现象。

土壤是地球上出现生物后,在绿色植物的生长繁衍过程中形成的,具有自然肥力。

当外力引起肥力损失和消耗超过自然或人力对肥力的维护和改善,就形成了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不仅局限于耕地肥力的降低,过度放牧的草地、樵采过度的森林、不合理复垦的经济林、自然泌盐植物的表土积盐等都属于水土流失范畴。

3、水土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

(二)土壤侵蚀的概念1、土壤侵蚀的涵义是指陆地表面,在水力、风、冻融和重力等外力作用下,土壤、土壤母质及其他地面组成物质被破坏、剥蚀、转运和沉积的全部过程。

古代侵蚀人类出现之前的地质时期发生的侵蚀。

现代侵蚀人类出现之后,人为生产生活与自然因素综合而形成的土壤侵蚀现象。

常态侵蚀土壤流失常小于或接近于成土速度。

加速侵蚀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使土壤侵蚀加剧进行,流失速度超过成土速度。

2、土壤侵蚀的类型及分布指土壤及其母质在降水、径流作用下,发生解体、剥蚀、搬运和沉积的过程。

西北黄土高原区:

主要在黄河上中游;东北黑土区:

主要在松花江流域;北方土石山区:

主要在淮河流域以北黄河中下游、海河流域;南方红壤丘陵区:

主要在长江中游及汉水流域、洞庭湖水系、鄱阳湖水系、珠江中下游,包括江苏、浙江的沿海侵蚀区;西南土石山区:

主要在长江上中游及珠江上游。

(1)水力侵蚀指风力作用与地面引起的土粒、沙粒飞扬、跳跃、滚动和堆积的过程。

三北戈壁沙漠及沙地风沙区:

包括青海、新疆、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黑龙江等省区的沙漠戈壁和沙地;沿河环湖滨海平原风沙区:

主要在山东黄泛平原、鄱阳湖沙地及福建滨海区。

(2)风力侵蚀指地面岩体或土体物质在重力作用下失去平衡而产生位移的侵蚀过程。

重力侵蚀主要分布在山区、丘陵区的沟壑和陡坡上,在陡坡和沟的两岸沟壁,其中一部分下部被水流淘空,由于土壤及其成土母质自身的重力作用,不能继续保留在原来的位置,分散地或成片地塌落。

(3)重力侵蚀冻融侵蚀是指土体和岩石经反复冻融作用而破碎、发生移动的过程。

北方冻融土侵蚀区主要在东北大兴安岭山地及新疆的天山山地;青藏高原冰川侵蚀区在青藏高原和高山雪线以上。

(4)冻融侵蚀指在两种或两种以上营力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一种侵蚀形式,又叫复合侵蚀。

风水蚀交错区实质上存在的就是一种混合侵蚀很多情况下土壤侵蚀都是两种或两种以上营力共同作用的结果,水力+重力,水力+风力,等等在时间和空间上交错、叠加综合治理是水土流失治理的核心(5)混合侵蚀3、土壤侵蚀强度分级标准侵蚀类型区土壤容许流失量(t/km2a)西北黄土高原区1000东北黑土区200北方土石山区200南方红壤丘陵区200西南土石山区500土壤容许侵蚀量标准水力侵蚀、重力侵蚀强度分级强度分级侵蚀模数(t/km2a)地域界限微度侵蚀2005001000东北黑土区和北方土石山区南方红壤丘陵区和西南土石山区西北黄土高原区轻度侵蚀2002500500250010002500地域界限同上中度侵蚀25005000强度侵蚀50008000极强度侵蚀800015000剧烈侵蚀15000强度分级植被覆盖度(%)年风蚀厚度(mm)侵蚀模数(t/km2a)微度702200轻度70-502-10200-500中度50-3010-252500-5000强度30-1025-505000-8000极强度1050-1008000-15000剧烈1010015000风力侵蚀强度分级(三)水土流失的形式1、以水的损失为主的形式空气干旱和旱风空气中气态水的损失。

坡地干旱土层浅薄,保水性差。

坡地土体渗漏损失土壤结构失衡,形成渗漏通道。

垂直侵蚀下渗水挟带土壤颗粒的位移。

肥力侵蚀植物营养物质的损失,次生盐渍化等。

2、以降水为主要营力的水土流失形式土壤结构的破坏土体板结、淤塞孔隙等。

土壤养分的流失“三跑田”。

3、以坡面径流为主要营力的水土流失形式层状面蚀(片蚀)降水使土壤表层处于饱和状态,顺坡流失。

细沟状面蚀微地形下坡面径流形成的小于20厘米的侵蚀小沟。

鳞片状面蚀坡面上没有或植物覆盖度小的区域形成小块侵蚀。

沙砾化面蚀土石山地区,面蚀后沙砾化残积的现象。

4、以集中股流为主的水土流失形式沟蚀集中股流冲蚀土壤、土体形成切入地面的沟壑。

发生在原始坡面上的原生沟蚀发生在原始坡面洼地、山沟或川台地上的次生沟蚀山洪侵蚀地表径流向沟道集中,集中形成危害更大的侵蚀。

演进过程:

指沟细沟浅沟切沟冲沟沟道河川5、以重力为主要营力的水土流失形式坠石风化,植被破坏等造成岩体失稳。

陷穴多见黄土高原地区,湿陷性+空隙性+矿物溶解等。

山剥皮较陡的草坡充水后被掀起、滑落。

坐塌黄土地区斜坡上土体向下塌落的现象。

滑坡山坡一部分向下滑动的现象。

山崩山体的一部分突然向下崩塌的现象。

堰塞侵蚀固体物质向沟道集中淤塞河道。

6、以水力和重力共同形成的水土流失形式石洪发生在土石山地,是固体径流超饱和状态的急流。

水和土、沙石块组成一个整体流动。

特点:

突然性、损坏力强;显著的脉动性。

泥流石黄土地区或有深厚状母质地区的泥石流形式。

特点:

有明显的水头,表面坡度较缓。

7、以空气流动为主要营力的水土流失形式害风风速过大引起的农作物及其他绿色植物生长发育的不利影响。

风蚀风力引起的尘土飞扬及局部地面破坏,引起严重的土壤损失。

风沙流混有土体中固体物质的风。

积沙和流动沙丘造成风蚀的土地,地表物质组成粗化是必然的结果;较大颗粒在风力作用下滚动、跳跃最后堆积形成积沙。

1、毁坏土地良田,减少耕地面积水土流失形成的沟蚀是破坏地面完整的正真“元凶”。

黄河流域的黄土高原地区,许多地方沟头每年平均前进3米左右,把地面切割得支离破碎,许多地方一半左右的地面都变成了沟壑。

据黄土丘陵区许多典型小流域的调查,平均每平方公里面积上沟壑长度就有35公里。

水土流失造成土壤大量流失,耕地不断减少。

陡坡种植就是因为人口不断增加,而水土流失造成耕作土地逐年减少。

(四)水土流失的危害1水土流失造成土地资源的适宜性降低,也就是土地退化的表现;2水土流失造成土地生产力下降,单位产出减少,威胁粮食安全。

据科学观测,1525度的坡耕地每年每公顷流失水量400600立方米,流失土壤30150吨;土壤中的氮、磷、钾、有机质等养分都同时流掉,造成土地日益瘠薄,田间持水能力降低,土壤不耐旱,其结果是农作物产量很低,出现“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恶性循环。

2、导致土地退化,降低土地生产力水土流失造成大量泥沙下泄,淤积山塘、水库,降低了这些水利设施的蓄水功能,影响了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全国各地由于水土流失每年损失水库和山塘库容在几十亿立方米以上。

我国许多地方河流中下游平原地区的洪涝灾害,都是由于上中游山区、丘陵区的水土流失造成的。

水土流失加剧洪水威胁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洪水中挟带的泥沙淤积在河流下游河床,使河底一年年抬高,减小了河道的行洪能力,有的形成地上“悬河”。

3、影响水资源利用,加剧洪涝灾害4、影响交通运输,阻碍经济发展一是水土流失形成的千沟万壑,影响了人们的交往与物资流通,阻碍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二是每年汛期,由于水土流失等造成公路、铁路沿线山坡塌方而引起的交通中断事故,全国时有发生,不胜枚举。

一次较大的事故直接经济损失往往以数十万元计;由于水土流失,泥沙淤积在河道,加上其他因素,使国内许多河流航程缩短。

5、水土流失是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因素水是生命之源,土是生存之本。

水土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性资源。

水土流失既是资源问题,又是环境问题,既是土地退化和生态恶化的主要形式,也是退化和恶化程度的集中反映,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是多方面、全局性和深远的,甚至是不可逆的。

水、旱、风沙灾害都和水土流失有关。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水土流失削弱了生态系统的调节功能;降低涵养水源能力,加重土壤面源污染。

1、气候因素所有气候因素都对水土流失由影响,其中以降雨因素最为密切。

一般情况下,降雨量越大,水土流失量越大。

降雨强度的大小影响远大于降雨量多少的影响。

降雨强度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强度越大水土流失量越大越突出,进一步与最大一小时降雨关系更加密切。

雨型降雨过程。

前期降雨对水土流失有很大影响。

(五)影响水土流失的因素2、土壤、地质因素自然土壤和水土流失的关系:

并不是露地表面都可以形成土壤,只有在陆地表面的水热条件适合,通过生物繁衍而出现的成土作用才能形成土壤。

当人类利用土壤时,也在改变着自然土壤的形成过程,甚至引起意想不到的变化。

利用不合理时将发生不同程度、形式和强度的水土流失。

自然土壤时影响水土流失和地质条件的基础因素。

耕作土壤及土壤的可蚀性土壤的透水性及影响因素。

土壤的机械组成、土壤结构、腐殖质和胶体作用及土壤孔隙率的性质和数量等因子制约着土壤的透水性。

土壤抗蚀性土壤抵抗径流对它们分散悬浮的能力。

土壤侵蚀量和土壤的抗冲性显著相关。

土壤抗冲性随着土壤中的根量和土壤硬度的减小而减弱。

提高土壤的抗冲性能对防治水土流失具有重要意义。

3、地形因素地球表面在内外营力作用下,始终不停在变化,形成山地、高原、盆地、丘陵、平原、河流、湖泊等地貌。

在外营力中,水的作用是非常显著的。

地形由分水线、斜坡和水文网三部分组成。

地形因素中,坡度是影响水土流失的主要因素。

2-3度为用耕作方法可控制水土流失的界线;23-25度作为垦耕的界限和崩塌的指标。

坡度不是决定水土流失的唯一因素。

气象、土壤和土体、地形是形成水土流失必须同时具备的自然因素,其中坡度是关键因素。

气象、土壤和土体、地形是形成水土流失的潜在因素。

水、土、坡同时具备,是否形成水土流失还取决与其它因素,尤其是生物作用。

4、生物因素生物的生长和繁育促进了土壤的形成和发展。

生物、尤其是植物在控制水土流失上起着决定性作用。

首先,植物对降水有一定截持作用(限于降水初期),更主要是改变雨滴的性状,分散、消力。

其次,调节和改变径流的性质,减缓流速,枯枝落叶层吸附、涵蓄径流。

枯枝落叶层的积累、腐化、分解进一步改变地表土壤性状,增加渗透力和持水性。

A=RKLSCP1963年美国农业部土壤保持局推出的一种计算坡面水蚀的公式,后被世界各地所试用。

A土壤流失量;R降雨侵蚀力,降雨动能和30分钟雨强的乘积。

K土壤可蚀性因子,反映土壤容易遭受侵蚀的程度。

L坡长因子,实际坡长与标准小区坡长(22.1米)上土壤流失量的比值。

5、通用水土流失方程S坡度因子,实际坡度与标准小区坡度(9%)上土壤流失量的比值。

C作物经营因子,土壤流失量与标准处理地块(经过耕翻而没有遮蔽的休闲地)上土壤流失量的比值。

P土壤保持措施因子,有土壤保持措施上的土壤流失量和没有土壤保持措施小区(顺坡犁耕最陡的坡地)上土壤流失量的比值。

二、水土保持监督检查办法法律依据包括法律、法规、规章;政策依据政策的调控和规范作用,它具有一定的约束力;技术依据技术标准、核技术规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