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教育和翻转课堂.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12779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智慧教育和翻转课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智慧教育和翻转课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智慧教育和翻转课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智慧教育和翻转课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智慧教育和翻转课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智慧教育和翻转课堂.docx

《智慧教育和翻转课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慧教育和翻转课堂.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智慧教育和翻转课堂.docx

智慧教育和翻转课堂

智慧教育翻转课堂

——略解慕课、微课和翻转课堂

一、背景

1.随着“互联网+”时代来临,“慕课”“微课”“翻转课堂”已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流行语,其来势之猛,大有颠覆传统课堂、迎来课堂教学革命之势。

这种源于美国的教学形式,目前已经引起了国内许多中小学和教育行政部门的重视,如山东省昌乐一中宣称是省内第一家“慕课学校”,从2013年秋季新学期开始在初一、高一各取两个班进行翻转课堂实验。

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教育局也于2013年7月颁布了“翻转课堂”教改实验实施意见,提出在全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积极开展数字化网络环境下学习方式的探索,开展“翻转课堂”教学的研究。

特别是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9月成立了慕课中心,并组织了高中、初中、小学慕课联盟(C20MOOCs),开展了一系列的研讨活动。

甚至有的专家放言:

“慕课将翻转基础教育课堂”,“将来可能一门课就是一个优秀教师上课,别的都是辅导员”,教师未来的选择就是“当讲师还是当辅导员”。

2.宜宾市教育信息化五年发展规划(2016-2020年)总体目标:

到2020年,实现各级各类学校智慧教育全覆盖。

其中,2018年实现高中阶段智慧教育全覆盖;2019年实现初中阶段智慧教育全覆盖;2020年实现小学阶段智慧教育全覆盖。

基本实现教育信息化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对教育创新发展、均衡发展、优质发展的提升作用;

基本实现学校管理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基本实现教育教学和教育管理现代化。

逐步形成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教育信息化(智慧教育)体系,教育信息化整体水平位于全省前列。

3.宜宾市教体局智慧教育试点方案(2016年)总体目标:

通过试点开展“在线课堂、翻转课堂、共享课堂”为代表的智慧课堂,推进信息化教育方式在课前、课中、课后的应用,探索出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教学方式、教育模式、学校特色发展等方面的宜宾路径和方法,基本实现我市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以此为基础,在我市建成一批特色鲜明、成效显著、具有示范意义的智慧教育示范校。

二、慕课

(一)概念

MOOC是MassiveOpenOnlineCourse的缩写,中文意思是“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

从理论上讲,Massive(大规模的)是指对注册人数没有限制,用户数量级过万;Open(开放的)是指任何人均可参与,并且通常是免费的;Online(在线的)是指学习活动主要发生在网上;Course(课程)是指在某研究领域中的围绕一系列学习目标的结构化(Structured)内容。

(二)主要特点

(1)完整的课程结构:

与传统网络课程相比,MOOC除了提供视频资源、文本材料和在线答疑外,还为学习者提供各种用户交互性社区,注重对学生的学习支持服务,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

完成课程的学生还可获得证书,选择特定课程的学生并可获得学分。

(2)重视学习路径导航:

在课程开始前,授课教师以邮件的方式告知课程开始时间和相应的学习准备,并发布在平台公告上。

为了方便学习者及时获悉课程动态,授课老师会将课程的任何动态以邮件和公告两种途径通知学习者。

(3)及时的学习过程反馈:

MOOC的测试方式有两种,分别是基于视频的嵌入式测试和单元测试,测试题目大多数以客观题为主。

MOOC利用机器测评的方式及时反馈测评结果,学生可以及时的了解自己的学习成果。

教师根据学生的测试结果分析学生的掌握程度并给予个性化的学习反馈和学习资源推荐。

(4)授课团队的无私投入:

一门MOOC为了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参与到课程的学习当中来,并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的学习者,需要课程设计团队在前期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在课程运行过程中,课程设计团队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数据分析和反馈,对课程设计进行螺旋式的动态调整。

一门精心设计的MOOC需要团队化运作方式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5)教学视频的精致化。

首先,MOOC视频的时长一般控制在5~15分钟之间,便于突出教学重点、要点和难点,从而降低认知负荷、提高注意力和加工深度。

其次,根据不同的教学意图,灵活设计视频表现形式。

这种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的应用领域主要是高等教育,但随着MOOC其教育价值的凸显,其应用领域也逐渐由高等教育向基础教育拓展。

三.微课

(一)概念

“微课”又名“微型课程”,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

说简单点,微课就是一种短小精悍的在线教学视频。

“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

因此,“微课”既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

(二)特点

1、教学时间较短

教学视频是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

根据中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微课”的时长一般为5—8分钟左右,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

因此,相对于传统的40或45分钟的一节课的教学课例来说,“微课”可以称之为“课例片段”或“微课例”,它提供的是“碎片化”的知识。

2、教学内容较少

相对于较宽泛的传统课堂,“微课”的问题聚集,主题突出,更适合教师的需要:

“微课”主要是为了突出课堂教学中某个学科知识点(如教学中重点、难点、疑点内容)的教学,或是反映课堂中某个教学环节、教学主题的教与学活动,相对于传统一节课要完成的复杂众多的教学内容,“微课”的内容更加精简,因此又可以称为“微课堂”。

3、资源容量较小

从大小上来说,“微课”视频及配套辅助资源的总容量一般在几十兆左右,视频格式须是支持网络在线播放的流媒体格式(如rm,wmv,flv等),师生可流畅地在线观摩课例,查看教案、课件等辅助资源;也可灵活方便地将其下载保存到终端设备(如笔记本电脑、手机、MP4等)上实现移动学习,非常适合于教师的观摩、评课、反思和研究。

4、草根研究、趣味创作

正因为课程内容的微小,所以,人人都可以成为课程的研发者;正因为课程的使用对象是教师和学生,课程研发的目的是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手段紧密地联系起来。

所以,决定了研发内容一定是教师自己熟悉的、感兴趣的、有能力解决的问题。

5、成果简化、多样传播

因为内容具体、主题突出,所以,研究内容容易表达、研究成果容易转化;因为课程容量微小、用时简短,所以,传播形式多样(网上视频、手机传播、微博讨论)。

(三)发展

近年来,微课资源网站不断涌现,并取得新进展。

国内最具影响力的中小学微课资源网站是“中国微课网”,它是国家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主办的首届“中国微课大赛”而创办的资源平台,现有上万件微课作品,涉及中小学各学科内容。

(四)微课的制作方法

1.摄像工具拍摄

第一步,针对微课主题,进行详细的教学设计,形成教案;第二步,利用黑板或白纸展开教学过程,利用便携式录像机(或手机)将整个过程拍摄下来;第三步,对视频进行简单的后期制作,可以进行必要的编辑和美化。

2.录屏软件录制

第一步,针对所选定的教学主题,搜集教学材料和媒体素材,制作PPT课件;第二步,在计算机中安装录屏软件(如CamtasiaStudio、Snagit或CyberlinkYouCam);第三步,在电脑屏幕上同时打开视频录像软件和教学PPT(Word、画图工具软件或手写板输入软件等),执教者带好耳麦,调整好话筒的位置和音量,并调整好PPT界面和录屏界面的位置后,单击“录制桌面”按钮,开始录制,执教者一边演示一边讲解,可以配合标记工具或其他多媒体软件或素材,尽量使教学过程生动有趣。

第四步,对录制完成后的教学视频进行必要的编辑和美化。

此外,中国微课网()有很详细的微课制作教程。

四、翻转课堂

(一)翻转课堂的起源

在美国的一个山区学校——林地公园高中,教师们常常被一个问题所困扰:

有些学生由于各种原因,时常错过正常的学校活动,并且学生将过多的时间花费在往返学校的巴士上。

这样导致很多学生由于缺课而跟不上学习进度。

2007年春天,学校的两名化学教师开始使用屏幕捕捉软件录制PowerPoint演示文稿的播放和讲解。

他们把结合实时讲解和PPT演示的视频上传到网络,以此帮助课堂缺席的学生补课。

更具开创性的是,这两位教师逐渐以学生在家看视频听讲解为基础,节省出课堂时间来为在完成作业或做实验过程中有困难的学生提供帮助。

不久,这些在线教学视频被更多的学生接受并广泛传播开来。

很多学生晚上在家观看教学视频,第二天回到教室做作业,遇到问题时则向老师和同学请教。

这与传统的“老师白天在教室上课、学生晚上回家做作业”的方式正好相反的课堂模式,我们称之为“翻转课堂”(又叫“颠倒课堂”)

(二)翻转课堂的概念

翻转课堂是指教师创建视频,学生在家中或课外观看视频中教师的讲解,回到课堂上师生面对面交流和完成作业的这样一种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不是在线视频的代名词,翻转课堂除了教学视频外,还有面对面的互动时间,学生与教师一起进行有意义的学习活动。

视频并不能取代教师,也不能简单地视为在线课程。

翻转课堂是面对面教学和在线教育相结合的一种混合式学习模式。

(三)翻转课堂的特点

第一,教师角色的转变。

翻转课堂使得教师从传统课堂中的知识传授者变成了学习的促进者和指导者。

这意味着教师不再是知识交互和应用的中心,但他们仍然是学生进行学习的主要推动者。

当学生需要指导的时候,教师便会向他们提供必要的支持。

自此,教师成了学生便捷地获取资源、利用资源、处理信息、应用知识到真实情境中的脚手架。

伴随着教师身份的转变,教师迎来了发展新的教学技能的挑战。

在翻转课堂中,学生成为了学习过程的中心。

他们需要在实际的参与活动中通过完成真实的任务来建构知识。

这就需要教师运用新的教学策略达成这一目的。

新的教学策略需要促进学生的学习,但不能干预学生的选择。

教师通过对教学活动的设计来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在完成一个单元的学习后,教师要检查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给予及时的反馈,使学生清楚自己的学习情况。

及时的评测还便于教师对课堂活动的设计做出及时调整,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

第二,课堂时间重新分配。

翻转课堂的第二个核心特点是在课堂中减少教师的讲授时间,留给学生更多的学习活动时间。

这些学习活动应该基于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情境,并且能够让学生在交互协作中完成学习任务。

将原先课堂讲授的内容转移到课下,在不减少基本知识展示量的基础上,增强课堂中学生的交互性。

最终,这种转变将提高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程度。

此外,当教师进行基于绩效的评价时,课堂中的交互性就会变得更加有效。

根据教师的评价反馈,学生将更加客观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更好地控制自己的学习。

学习是人类最有价值的活动之一,时间是所有学习活动最基本的要素。

充足的时间与高效率的学习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因素。

翻转课堂通过将“预习时间”最大化来完成对教与学时间的延长。

其关键之处在于教师需要认真考虑如何利用课堂中的时间,来完成“课堂时间”的高效化。

第三,重新建构学习流程。

为了更好地把翻转课堂和传统课堂进行对比,我们先来看一个教育教学理论,这个理论是1956年美国教育学家布鲁姆提出的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

布鲁姆把知识领域的目标分为六个层次:

识记、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

从识记、理解到应用、分析、评价、创造。

这六个层次,从低到高,难度越来越大。

通常情况下,学生的学习过程由两个阶段组成:

第一阶段是“信息传递”(识记和理解),传统课堂是通过师生在课堂上面对面的教学来完成的,这个阶段难度不大,我们老师给学生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第二个阶段是“吸收内化”(应用、分析、评价、创造)。

这个阶段是学生在课后或回家通过作业和练习来完成的,这个阶段的难度比较大,而我们的老师却只能给学生提供很少的帮助。

由于缺少教师的支持和同伴的帮助,这个阶段常常会让学生感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