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似性PPT参考课件.ppt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774744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3.3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象似性PPT参考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象似性PPT参考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象似性PPT参考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象似性PPT参考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象似性PPT参考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象似性PPT参考课件.ppt

《象似性PPT参考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象似性PPT参考课件.ppt(4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象似性PPT参考课件.ppt

V.S.任意性任意性象似性象似性语言符号语言符号1语言符号的任意性语言符号的任意性1.索绪尔索绪尔

(1)任意性:

能指和所指的关系是任意的。

)任意性:

能指和所指的关系是任意的。

能指能指+所指所指=语言符号语言符号(任意任意)Ex:

“姐妹”汉语vs英语vs法语音响形象(soundimage)和概念(concept)能指(signifier)所指(signified)2

(2)任意性涉及的两种关系:

)任意性涉及的两种关系:

A.绝对任意性绝对任意性:

符号(单个符号)内部概念和听觉形象的关系;符号层面B.相对任意性相对任意性:

符号外部要素和要素(复合符号)之间的关系。

句法层面32.沈家煊沈家煊任意性:

能指和所指之间“没有任何自然的联系”,两者的结合是“不可论证的”或“无理可据的”。

3.张绍杰张绍杰任意性是个程度程度问题,语言系统中符号的任意性程度任意性程度可以由低到高形成一个连续体。

任意性绝对任意性(无理据的)相对任意性(相对有理据的)低高4徐国璋徐国璋(1998):

iconicity译为“象似性”,并未对其下定义。

沈家煊沈家煊(1993):

语言的象似性是相对于任意性而言的,它是指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有一种自然的联系,两者的结合是可以论证的,是有理可据的。

王寅王寅(1999):

将象似性定义为符号在音、形或结构上与其所指之间映照性相似的现象。

王寅王寅(2006):

在认知语言学框架内研究“象似性”,主要强调言语形式是体验、认知、语义、语用等多种外在和内在因素促动的结果。

语言符号的象似性语言符号的象似性定义:

定义:

5代表人物及划分类型代表人物及划分类型1.Peirceu观点观点:

符号&所指:

三种不同的关系三种不同的关系。

(1)符号与对象具有形象象似的特征象似关系(iconicrelation)象似符(icon)Ex:

地图地形

(2)符号与对象之间存在因果关系1.引得关系(indexicalrelation)引得符、指示符(index)Ex:

水兵服水兵水银柱升降气温变化6(3)符号和对象之间存在约定俗成的关系标志性关系(symbolicrelation)标志符、象征符(symbol)Ex:

图腾氏族符号“book”所指称的事物“书”的关系象征符可按复杂程度分为三小类:

影像符、图样符和隐喻符。

u贡献贡献:

皮尔斯对象似性符号的定义与划分奠定了象似性研究的符号学基础。

72.Haimanu观点:

图样象似性同构同构/成分象似(成分象似(isomorphism)自同构(自同构(automorphism)动因动因/关系象似(关系象似(motivation)89

(1)“同构同构”:

一个形式对应一个意义:

一个形式对应一个意义代表人物代表人物Bolinger:

语言里自然的情况就是为一个意义保留一个形式,为一个形式保留一个意义。

Humboldt:

“最理想原则”Vendryes:

“单义性原则”举例举例tw-:

two,twelve,twenty,twice,twins违反违反“同构同构”原则的现象原则的现象空语素(虚义语素):

有形式无意义。

Ex:

“拳头”“舌头”中的头。

零语素(零形语素):

有意义无形式。

Ex:

dog的单数形式是dog+dog的复数形式是dog+s同义现象(同义词):

多个形式对应一个意义Ex:

愉快快乐同形现象(同音词和多义词):

一个形式对应多个意义Ex:

深102.“自同构自同构”:

对应关系存在于同一系统的两个或多个部分之:

对应关系存在于同一系统的两个或多个部分之间。

间。

概念隐喻及其隐喻映射都是“自同构”。

Ex:

Timeismoney.时间花费金钱3.“动因动因”是最重要的一类图样象似性,就语言而言,指的是语言结构的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以及图样象似性的方式反映了意义或概念结构的元素之间的关系。

简单地说,动因就是成分之间关系的对应。

Ex:

我去图书馆看书。

(语序&思维顺序,“临摹式”绘画)113.Hallidayu观点观点:

语言是一个由语义、词汇语法和音系三个层次构成的符号系统,语义和词汇语法即意义与形式之间的关系是非任意的,而词汇语法与音系之间的关系则是任意的。

12语言单位的象似性是指语言形式在音、形或结构上与所指(包括客观世界、概念结构、所表意义)之间存在映照性相似的现象。

语言象似性的体现语言象似性的体现13语音方面:

发音与其所指之间存在很多自然的相似关系,如拟声词。

英语中某些拟声词或某些音素与所表达的意义之间有直接的联系。

Ex:

拟声词拟声词:

汉语:

buguniao英语:

cuckoo法语:

couou希腊语:

kokyx音音&义义:

fl-:

气体流动fly,flitter,flicker,flutter14词形方面:

书写形式与意义之间存在大量象似性的现象。

词好比化石,词语中体现了首先创造和使用词语的历史时期的思想和知识。

例如我们能借助历史比较法找出词语的最原始的意义,就能得知产生这些词语的社会性质和该社会所达到的文明程度。

Ex:

T-shirt,orbit,mountain,Hedge15结构方面:

句法结构甚至是句法规则是非任意的,是有理可据的的。

即句法结构与人的经验结构之间有一种自然的联系。

句法象似性原则句法象似性原则主要有三条:

顺序象似性、数量相似性和距离象似性。

16顺序象似性顺序象似性(iconicsequencing)句法成分的排列顺序映照它们所表达的实际状态或时间发生的先后顺序。

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以及概念事件顺序应与语言描述的线性顺序相对应。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叙述的顺序应对应所描述的事件的顺序。

17Ex:

(1)A.Heopenedthebottleandpouredhimselfaglassofwine.B.*Hepouredhimselfaglassofwineandopenedthebottle.

(2)A.Hejumpedontohishorseandrodeoutintothesunset.B.*Herodeoutintothesunsetandjumpedontohishorse.判断依据:

判断依据:

naturaltemporalorderofevents18Ex:

*Greencloudsaresleepingfuriously.*Sincerityshookhandwiththeblackapple.解析:

解析:

句子意义句子意义=语法意义语法意义+语义意义语义意义是否符合语法规范选择限制规则19Zz距离象似性距离象似性(iconicproximity)语符距离象似于概念距离。

概念距离相近,同属一个义群或语义场,或欲述一致性较高的信息,在思维时就容易将它们放在一起思考,它们共现的可能性就较大。

距离象似性和人类认知概念距离密切相关,即语流中的任意两个语素的形式距离和他们在切分层次上的概念距离的对应关系,概念越接近,语符距离也就越接近。

20Closenessisstrengthofeffect.Lakoff&Johnson如果形式A的意义会影响形式B,A与B的距离越近,则A的意义对B的意义所产生的作用越强。

21Ex:

A.thefamousdeliciousItalianpepperonipizzaB.*theItaliandeliciousfamouspepperonipizzaC.*thefamouspepperonideliciousItalianpizzaD.*thepepperonideliciousfamousItalianpizza顺序:

评价顺序:

评价+特点特点+产地产地+成分成分+N判断依据:

判断依据:

Elementswhichhaveacloserelationshipmustbeplacedtogether.22数量象似性数量象似性(iconicquantity)语言单位的数量与所表示概念的量和复杂程度成正比象似,与可测度成反比象似。

概念量越大,越复杂,所用语言符号的单位数量越多,信息的可测度越低,所用语言单位也就越多。

Ex:

Greenberg:

世界上有复数形式比单数形式长的语言,却没有单数形式比复数长的语言。

(相对简单的概念普遍用相对简单的形式表达,而相对复杂的概念则普遍用相对复杂的语言结构表达。

)23Ex:

A.Thisguyisgettingonmynerves.B.Thisaggressivelyimpertinentguyisgettingonmynerves.区别:

thelengthofthesubjectnounphrasetheamountofinformationprovidedforthedescriptionofthepersonreferredto24Ex:

1.A.OntheBrightentrainfromVictoria,Imether.*B.OntheBrightentrainfromVictoria,Imetthisfair-haired,fragileandbeautifulcreature.解析:

B句不仅信息量大,而且也突出了宾语在概念上的重要性和不可预测性。

在词汇层面,同样也存在复杂/数量象似性。

25任意说与象似说之争任意说与象似说之争国内国内三种观点:

三种观点:

View1:

“任意性支配说”View2:

“理据性支配说”View3:

“象似性辩证说”26任意说与象似说之争任意说与象似说之争国内国内1.“任意性支配说任意性支配说”观点:

语言符号与客体的联系是任意的,语言发展中语言单位间的理据性本身也是任意的,这种任意性是符号系统的本质特征。

代表人物:

王德春(2001),马壮寰(2002),赵宏宇、胡全生(2009)2.“理据性支配说理据性支配说”观点:

任何语言符号都有理据,“尚未找到理据性”不等于任意性。

许多表面任意性实际上是不同理据性相互作用的结果。

代表人物:

陆丙甫、郭中(2005)27任意说与象似说之争任意说与象似说之争国内国内3.“象似性辩证说象似性辩证说”观点:

语言符号具有高度的象似性,索绪尔任意性原则的普遍性指得怀疑。

语言符号的象似性与任意性之间既有区别,也有联系,既相互对立,又相互补充,语言就处在这两极之中。

代表人物:

徐国璋(1988),沈家煊(1993),王寅(2002),王艾录(2003),顾嘉祖、王静(2004)2829任意性与象似性的关系图示任意说与象似说之争任意说与象似说之争国外国外三个阶段:

三个阶段:

Step1:

两论相持时期两论相持时期(古希腊时期19世纪末两论相持)Step2:

索绪尔时期索绪尔时期(20世纪初60年代,任意说占上风)Step3:

后索绪尔时代后索绪尔时代(60年代以来,象似性得到承认,且渐占上风)30象似说与任意说之争象似说与任意说之争国外国外1.两论相持时期(古希腊时期两论相持时期(古希腊时期19世纪末两论相持)世纪末两论相持)古希腊:

柏拉图vs亚里士多德名称和事物之间存在着自然的联系名称和事物之间的关系完全是由人们规定的31象似说与任意说之争象似说与任意说之争国外国外2.索绪尔时期(索绪尔时期(20世纪初世纪初60年代,任意说占上风)年代,任意说占上风)索绪尔索绪尔观点观点:

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的联系是任意的。

语言符号的声音、形式和语义之间没有任何自然的、内在的或逻辑上的必然联系,两者的结合是不可论证的或无理可据的。

将任意性区分为绝对任意性绝对任意性和相对任意性相对任意性,后者承认某些情况下语言符号的产生和应用存在理据和联系。

影响影响:

索绪尔将任意性原则看作是掌握整个语言系统的第一要义,统治语言研究领域近一个世纪之久。

32象似说与任意说之争象似说与任意说之争国外国外皮尔斯皮尔斯观点:

针对任意性的程度不同将语言符号分为象似符(icon)、引得符(in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