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英法苏三国谈判失败原因探析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7745849 上传时间:2022-12-0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8.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英法苏三国谈判失败原因探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精品英法苏三国谈判失败原因探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精品英法苏三国谈判失败原因探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精品英法苏三国谈判失败原因探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精品英法苏三国谈判失败原因探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品英法苏三国谈判失败原因探析Word文件下载.docx

《精品英法苏三国谈判失败原因探析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英法苏三国谈判失败原因探析Word文件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品英法苏三国谈判失败原因探析Word文件下载.docx

笔者试图对此作出说明,不当之处,望行家指正.

一、英法退让,政治协定草签上。

  英法苏三国谈判是在国际局势骤然紧张的情况下产生的.

  1938年10月1-10日,希特勒根据慕尼黑协定完成了对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地区的占领。

但是,希特勒的目标不仅仅是一个小小的苏台德地区。

他的目标是欧洲和世界。

因此,在占领苏台德地区后,希特勒加紧了对外扩张的步伐。

  1939年3月15日,德国占领了布拉格。

3月16日,德国宣布捷克斯洛伐克为德国的保护国。

3月21日,德国再次向波兰提出了但泽和波兰走廊的领土要求。

3月22日,德国占领了立陶宛的梅梅尔。

同时,希特勒还把手伸向巴尔干地区,于3月23日与罗马尼亚签订了经济协定,使罗马尼亚经济为德国服务。

4月28日,希特勒公开在德国国会宣布废除英德海军协定和德波友好条约。

纳粹德国咄咄逼人的气势,严重威胁到了英法苏的安全。

英法苏三国正是在紧张不安的国际形势下开始反对德国侵略的谈判的.

  从谈判的整个过程来看,英法一直是持积极的态度的,对苏联提出的要求步步退让。

相反,苏联在李维诺夫被解职之前,对谈判还比较积极。

而此后,苏联的立场则一步步走向消极。

  自然,三国在谈判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争执本是不足为奇的.重要的是如何从大局出发,解决彼此的分歧.三国分歧主要表现在如下问题上。

第一,建立比较松散的还是紧密的反德联盟问题;

第二,被保障国家的范围问题;

第三,政治协定与军事协定是否同时生效问题;

第四,间接侵略问题;

第五,苏军过境问题.

三国谈判首先解决的是建立比较松散的还是紧密的反德联盟问题。

  我们先看看苏联的立场。

由于苏联国土辽阔、边界漫长、邻国众多,所以苏联一开始就追求建立一个范围十分广泛的、紧密的反德同盟。

苏联政府的立场非常明确地反映在4月17日苏联外交人民委员李维诺夫向英国驻苏大使西兹递交了英法苏三国互助的8点建议中。

(4)

从上述8点建议中,人们不难看出:

苏联实际上已经提出了自己的全部要求――英法苏三国互助;

缔结英法苏之间的政治协定和军事协定;

政治协定与军事协定同时生效;

被保障国的范围(分布于波罗的海与黑海之间同苏联接壤的东欧国家(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波兰和罗马尼亚——苏联外交人民委员李维诺夫致苏联驻法全权代表苏里茨的电报4月19日(5)

  法国的态度与苏联的态度很接近。

因为地缘政治的关系,法国对德国的咄咄逼人的气势更有直接的感受。

如果德国发动侵略战争,首先遭殃的必定是法国。

所以,法国很自然更倾向于苏联的立场。

因此,4月14日法国外长博内通过苏联驻法全权代表苏里茨向苏外交人民委员部递交了法国的建议:

“如果法国因为援助波兰或罗马尼亚而同德国发生战争,苏联将立即予以援助和支持。

如果苏联因为援助波兰或罗马尼亚而同德国发生战争,法国将立即予以援助和支持。

双方政府将毫不迟延地协商给予这种援助的方式,并将着手采取一切措施以保证其完全实施.”(6)法国的这一建议表明:

法国主张建立的是一个比较紧密的反德国联盟。

当然其基础还是法苏互助,还没有把英国包含在内。

  但没过多久,法国的立场又前进了一步。

4月25日,法国外长博内通过苏联驻法全权代表苏里茨向苏外交人民委员部递交了三国协定草案作为对苏联4月17日建议的反建议:

“如果英国和法国由于履行它们所承担的旨在防止强力改变中欧或东欧现状的义务而同德国处于战争状态,苏联立刻给法国和英国以援助和支持。

如果苏联由于按上述规定的条款给予法国和英国以援助而导致苏联也同德国处于战争状态,法国和英国立即给苏联以援助和支持.”(7)通过这一建议,法国已经把先前的法苏双边协定的主张发展为英法苏三国互助.

  但是,应该看到,法国提出的建议的范围还是比较窄的,三国互助的条件是“履行承担的义务,”而如果发生德国对英法没有承担义务的国家的侵略,英法苏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显然没有作出相应的规定。

  不过,几天之后,法国便进一步发展了自己的主张.4月29日,博内把一份经过修改的三国协定草案交给苏里茨。

“如果法国和英国由于采取旨在防止任何强力改变中欧或东欧现状的行动而同德国处于战争状态,苏联立即给它们以援助和支持。

”“如果苏联由于采取旨在防止任何强力改变中欧或东欧现状的行动而同德国处于战争状态,法国和英国立刻给它以援助和支持。

”另外,博内声明:

文本中的“东欧和中欧国家”应理解为波兰、罗马尼亚和土耳其。

(8)

  法国的这一建议表明:

法国不仅将4月14日的法苏两国互助协定发展为英法苏三国互助协定。

同时,法国的草案包含的内容更加广泛,不管英法苏对有关国家有没有承担义务,三国都要互助。

至此,法国与苏联在建立紧密的联盟问题上已经与苏联取得了一致意见. 

  英国的立场值得玩味.英国曾经推行过绥靖政策,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但是,在希特勒的侵略野心进一步暴露的时候,英国的绥靖外交在逐渐走向终结。

应该承认,由于英国特殊的地理位置,英国对来自德国威胁的感受自然不如苏联与法国深刻,因而在英法苏三国谈判初期,英国的外交行动显得缓慢了一些。

但是,英国不久就走上了积极行动的道路。

这种情况首先反映在英国对英法苏建立什么形式的反侵略同盟的态度变化上。

  3月18日,英国外长哈利法克斯指示驻苏大使西兹会见李维诺夫,并同时召见苏联驻英大使迈斯基,表示希望苏联在罗马尼亚遭受侵略时给予援助的意向.(9)对英国的建议,苏联马上作出了反应。

3月18日晚,苏联通知英国政府,提议马上召集有苏联、英国、法国、波兰和罗马尼亚代表参加的会议的五国会议.(10)

3月19日,哈利法克斯通知西兹说,李维诺夫提出的召集五国会议问题,“这样的行为似乎为时过早,因为尚未确信能成功而召集会议是危险的。

”但是哈利法克斯进一步提出三点建议:

第一步:

英法苏波发表一个共同宣言,表示上述各国对于保持东欧和南欧国家的完整和独立的决心。

第二步:

提议土耳其、希腊、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南斯拉夫及其他国家参加宣言。

最后,举行包括英法苏波在内的多国会议.(11)

紧接着,3月21日,英国驻苏大使西兹便向苏联外交人民委员李维诺夫递交英苏法波宣言草案。

(12)

  3月22日,李维诺夫向英驻苏大使西兹声明,“我们对英国政府的立场表示赞同,并且接受它的宣言的措辞。

李维诺夫还向西兹表示,希望巴尔干国家、芬兰和波罗的海国家以及斯堪的纳维亚国家参加英法波苏四国宣言.(13)显然,苏联的愿望是建立一个最广泛的反侵略联盟.

但是,由于波兰拒绝将自己的命运与苏联连在一起,英法波苏四国宣言难以实现。

因此,4月1日,英国政府认为,由于波兰反对参加四国宣言,所以,“关于宣言的问题已经过去了.”(14)

在英法苏波四国宣言无法实现的情况下,英国又积极寻找新的办法。

  5月8日,英国驻苏大使西兹向苏联外交人民委员莫洛托夫递交了备忘录,作为对苏联4月17日建议的反建议及答复。

在该备忘录中,英国希望苏联发表一个宣言,声明苏联援助被侵略国家的主张,包含英法对某些东欧国家承担新义务卷入战争时,苏联立刻给予英法援助。

可以看出,英国的目的还是想形成一种对德国的“威慑”机制,倾向于建立比较松散的反侵略联盟。

该备忘录表明:

英国主张发表英法苏三国宣言,在英法援助东欧国家的情况下,苏援助英法,避免了把苏联直接与东欧连起来引起的麻烦,因为东欧国家不愿意与苏联直接联系起来。

(15)

  对英国的建议,苏联表示拒绝。

(16)

接着,5月25日英国政府提出了英法苏三国协定草案7条。

草案明确提出:

如果法国、联合王国和苏联同一个欧洲大国交战,三国间相互给予援助.(17)

  至此,我们可以认为:

英国已经完全放弃了关于建立一个松散的反德同盟的主张。

英国与苏联在建立反侵略同盟的形式问题上已经取得了共识.

在随后的谈判中三国就被保障国的范围问题、政治协定与军事协定同时生效的问题、间接侵略的问题、是否经过国联程序问题、是否开始军事谈判等问题展开了争论。

  被保障国家的范围问题首先是由苏联提出来的,并且最后以符合苏联的愿望得到了解决.在4月17日苏联向英法提出的8点建议中,苏联比较笼统地提出了被保障国:

分布于波罗的海与黑海之间同苏联接壤的东欧国家(18)两天以后(4月19日),莫洛托夫明确指出了被保障国是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波兰和罗马尼亚5个国家。

(19)

  在被保障国范围问题上,法国外长博内在对苏联驻法国大使苏里茨的声明中指出:

东欧和中欧国家应该理解为波兰、罗马尼亚和土耳其3个国家.

  英国开始不愿意明确指出被保障国家,因为英国害怕明确指出被保障国家会刺激希特勒,使战争的危险更快到来。

所以,在5月25日英国提出的5月27日递交给苏联的三国协定草案中,英国只是表示三国应该援助“另一个已经提出这种(反侵略)请求的欧洲国家,以抗击破坏其中立的行动”(20)这样看来,英法在被保障国范围问题上有不小差距。

苏联对英国提出的建议表示了否定的态度.于是,在6月2日,苏联又提出了三国协定草案7条。

其中列举了被保障的8个国家,即比利时、希腊、土耳其、罗马尼亚、波兰、拉脱维亚、爱沙尼亚、芬兰.(21)

6月15日,英国驻苏大使西兹向苏联外交人民委员部转交了英国的新方案,表示英法苏三国相互支援:

“联合王国、法国和苏联承担义务,如由于下述原因之一:

  1、某一欧洲强国侵略联合王国、法国、苏联三国中的一国;

  2、这一强国侵略另一欧洲国家,而有关缔约国有义务根据该国的愿望援助它反对这种侵略;

  3、这一强国的行动经三个缔约国政府按第3条规定相互协商后认为是威胁另一个欧洲国家的独立或中立,因而也构成对有关缔约国安全的威胁;

缔约国中的一国卷入同欧洲这一强国的军事冲突时,联合王国、法国和苏联应立即彼此提供各种力所能及的支持和援助。

"

(22)这一草案虽然表明英国已经开始考虑苏联的意见,但对被保障国的范围还没有明确指出.对有关国家的保障还是有条件的,要根据被侵略的另外的欧洲国家的愿望三国才能提供援助.换言之,如果被侵略的欧洲国家没有要求援助的愿望,那么,这种援助就难以实现。

而这种情况对苏联来说是很头疼的。

苏联特别担心自己的邻国受到侵略而由于邻国不愿意接受苏联的援助而使苏联处于非常不利的境地。

苏联的态度非常坚决,毫无让步、商量的余地.6月10日,莫洛托夫就向苏联驻英全权代表迈斯基发出指示,不解决对波罗的海国家的保障,谈判就不可能获得结果。

(23)因此,对6月15日英国提出的草案,莫洛托夫在6月16日明确拒绝.莫洛托夫声称,如果英法两国政府期望俄国同意他们的草案,就无异于把俄国人看作傻瓜和容易受骗的人.(24)  

在这种情况下,英法继续努力,6月21日,英法驻苏大使递交苏联外交人民委员莫洛托夫的关于三国互助条约第一条的草案。

……联合王国、法国和苏联约定,如果这些国家中的一国由于如下原因而卷入同某个欧洲国家的军事冲突,互相立即给予尽一切可能的支持和援助;

(1)这个国家对三国中的一国进行侵略,或者这个国家在进攻其他欧洲国家时,这一侵略同时构成对三国中的一国安全的威胁;

或者(2)这个国家对其他欧洲国家进行侵略,而与之有利害关系的缔约国在得到该国同意的情况下承担了保卫它反对这种侵略的义务。

(25)该草案又在6月15日草案的基础上更接近苏联的要求。

6月15日草案只规定了在得到被侵略国家同意的情况下三国提供援助.而该草案不仅包括了被侵略国家同意的情况,而且还包括了被侵略国家没有同意而英法苏认为这种侵略构成了对自身安全威胁的情况.在这两种情况下,英法苏都彼此援助。

这已经把被保障国家的范围大大扩展了。

  但是,英法的草案依然无法让苏联满意。

6月22日,莫洛托夫拒绝了英法的让步。

莫洛托夫坚持三国共同保证苏联在6月2日提出的8个国家。

而且明确表示,在对波罗的海国家提供保障的问题没有解决之前,不讨论其他条款.(26)

既然苏联要求英法保障波罗的海国家的安全,那么,英法要求苏联保障与英法有重大利害关系的瑞士和荷兰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事,也符合苏联一直声称的平等原则。

但是,苏联却拒绝承担援助荷兰和瑞士的义务,借口苏联与该二国没有外交关系.(27)

为了打破僵局,6月27日,哈里法克斯发出新的指示,在条约中放弃关于事前必须取得受到威胁的国家的同意的规定。

(28)同时提出了三国应该保障10个国家的安全,即苏联6月2日提出的8个国家(爱沙尼亚、芬兰、拉脱维亚、波兰、罗马尼亚、土耳其、希腊、比利时)和英法要求苏联提供保障的2个国家(荷兰和瑞士)。

(29)

7月1日,英法驻苏大使向莫洛托夫递交了草案的第一条和秘密议定书.在秘密议定书中,英法列举了被保障的11个国家,在前面10国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卢森堡.莫洛托夫立即表示,由于名单中包括了荷兰、卢森堡和瑞士,谈判又增加了新的内容。

他认为,苏联对荷兰和瑞士承担义务即使是可能的,也将是困难的。

因为苏联必须考虑两个问题:

  1、苏联同荷兰、瑞士建立正常关系的可能性;

2、从其他地方获得补偿的可能性――签

订苏波、苏土互助条约。

(30)

  实际上,英法已经完全满足了苏联的要求,而苏联一点也不想满足苏联的要求,这恐怕不能不说苏联是在寻找借口、拖延谈判了。

因为当时形势已经非常危急的情况下,苏联提出与荷兰、瑞士建立正常关系的问题以及与波兰、土耳其签订互助条约的问题,不是短时间能够解决的。

更何况与波兰签订互助条约本来就是天方夜谭,因为波兰老早就拒绝把自己的命运与苏联联系起来.同时,莫洛托夫还表示,应该在英法的草案中增加”直接或间接侵略”的字样,这就给谈判增加了新的困难.

  7月3日,莫洛托夫在给英法驻苏大使的备忘录中提出了苏联的三国条约的第一条、第三条和秘密议定书草案。

在秘密议定书中,苏联仍然坚持其在6月2日提出的受保障的8个国家,明确反对英法增加的荷兰、瑞士和卢森堡。

(31)

  面对苏联毫不妥协的态度,英法尽力让步。

7月6日英国外交大臣哈利法克斯在致英国驻苏大使西兹的电报中提出从秘密协定中删除荷兰、瑞士和卢森堡。

(32)这样,英国就接受了苏联关于8个被保障国的主张。

  7月9日,莫洛托夫正式向英法驻苏大使递交了三国条约补充协定草案(秘密议定书)。

其中,苏联列举了被保证国的名单(土耳其、希腊、罗马尼亚、波兰、比利时、爱沙尼亚、拉脱维亚、芬兰、瑞士、荷兰),共10个国家,但要以签订波苏、土苏互助公约为条件,方能将瑞士、荷兰包括在内。

(33)

眼看关于被保障国范围问题即将得到解决的时候,苏联再次提出政治协定与军事协定同时生效的问题,以拖延谈判。

  1939年7月10日,莫洛托夫在会见英法驻苏大使时表示,苏联政府认为这两项协定不仅要同时生效,而且要同时签订。

没有一项军事协定,政治协定将是一种空洞无物的宣言。

除非能同时签署一项军事协定,以使后者同前者在一起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否则苏联政府不准备签署任何政治协定。

(34)莫洛托夫的口气已经带有几分威胁与最后通牒的色彩。

  对苏联政府的态度,英国感到十分恼火。

7月11日和12日,哈利法克斯对西兹抱怨说,希望苏联不要坚持“间接侵略”

的定义,作为让步,英法同意苏联提出的军事协定和政治协定同时签字的建议,只是希望先草签政治协定。

如果苏联不同意英法的这一建议,就只能签订一个单纯的英法苏三方条约。

如果连一项单纯的的协定都不能达成,那么,谈判就可能破裂。

(35)如果苏联在政治协定与军事协定同时生效的问题上不让步,英国政府“可能不得不重新考虑他们的整个看法。

(36)

英法虽然对苏联的不妥协态度极为不满,但英法依旧努力与苏联达成协议。

  7月17,英法正式向苏联提交了新的三国条约草案第一条和秘密议定书.(37)

在该草案中,英法在三个方面向苏联作了让步。

第一,对“侵略"

涵义(有关国家在其他强国方面使用暴力威胁之下同意采取的行动,而这种行动将导致丧失自己的独立或中立。

)的解释已经满足了苏联提出的“间接侵略”的问题。

  第二,草案中“本条所规定的援助将符合国联的原则,但不必遵循国联的程序或等待国联的行动”的规定,满足了苏联提出的援助有关国家不必经过国联程序的主张。

  第三,秘密议定书中列举的8个国家(土耳其、希腊、罗马尼亚、波兰、比利时、爱沙尼亚、拉脱维亚、芬兰。

),满足了苏联一直坚持的8个被保障国的主张。

  紧接着,7月21日英国外交大臣哈利法克斯致英国驻苏大使西兹的电报中又对苏联作了两个方面的让步.

第一,英国政府“同意政治和军事协定同时生效。

第二,“假定军事会谈事实上是苏联政府最为看重的一点,我将准备竭尽全力同意立即开始军事会谈,而不必等候现在所讨论的条款和议定书达成协议.”“我们准备同意举行军事会谈,可在双方同意的任何地方举行。

”(38)

7月23日,英法政府正式同意了苏联开始军事谈判的要求。

(39)

  可以看出,英法已经满足了苏联提出的所有条件,而苏联没有满足英法的任何一条要求.

  这样,由于英法的不断努力,三国最终于7月24日草签了政治协定.该政治协定规定:

“该协议应在缔结一项军事条约后方能生效。

协议规定,在芬兰、波罗的海国家、波兰、比利时、罗马尼亚、希腊和土耳其受到直接或间接侵略的情况下提供充分的支持。

”(40)这一协定表明:

苏联提出的一切政治要求都以符合苏联的愿望得到了最终解决。

这是三国政治谈判的重大成果。

然而,以往人们往往笼统地谈论英法苏三国谈判失败的问题.实际上,这种说法至少是不准确的.因为,英法苏政治谈判事实上已经取得了成功。

失败的只是军事谈判。

不知什么原因,在笔者所见到的历史著作中,几乎没有提到英法苏签署了政治协定的事,这是令人奇怪的。

二、苏联设障,军事谈判泡了汤。

  军事谈判伊始,苏联就设置了一个几乎是无法克服的障碍——苏联要求英法劝说波兰,在德国发动进攻时,苏联军队有权通过波兰领土打击德国。

其实,波兰不愿意把自己的命运与苏联连在一起的立场早就是众所周知的。

早在英法苏谈判的酝酿阶段,波兰就拒绝参加拟议中的英法苏波四国宣言。

“波兰政府坚持自己的立场,决不参加同一个强邻去反对另一个强邻的任何协定,即既不同德国一起反对苏联,也不同苏联一起反对德国”。

(41)1939年5月11日,波兰又拒绝苏联关于在波兰受到侵略时给予军事援助的建议.(42)

  苏联的要求虽然很让英法为难,但是英法还是尽其所能,对波兰施加了压力。

  法国在8月15日和17日,两次与波兰政府讨论苏军过境问题。

在没有得到波兰政府同意的情况下,法国政府准备单方面接受苏联政府的要求.(43)

  英国政府在得到波兰政府可能拒绝苏联的要求后表示非常失望,并对英法苏谈判失败的后果作了正确的预测。

英国外交大臣哈利法克斯(1939年8月20日)指出:

“如果波兰政府的最后答复令人失望,那么将造成非常严重的局势。

……如果答复是否定性的。

会谈可能会彻底破裂,而大不列颠与法国试图同苏联达成某项协定也将宣告失败。

我相信,这种失败必将促使希特勒先生采取战争手段。

这样,波兰将首先受到攻击。

另一方面,我完全相信,与苏联达成某种政治上和军事上的协议,估计将会制止希特勒发动战争.……我完全理解允许苏联军队驻扎在波兰领土上的不利和风险。

但是,这些风险较之由于没有苏联的援助而毁灭波兰独立的危险来说,还是可取的,尽管苏联的援助是不受欢迎的.要避免接受这种援助,实际上最好的办法就是促成一项英法苏三国协定,同意制定在必要时给予这种援助的详细方案。

(44)

  波兰由于其所处的特殊的地理位置,处于一种非常尴尬的境地:

既不敢与苏德为友,更不敢与苏德为敌,所以,只好采取“等距离”外交。

  波兰非常清楚“请神容易送神难"

的道理,历史上俄国对波兰三次瓜分的惨剧、1920年苏俄军队兵临华沙城下的痛苦记忆,自然使波兰人刻骨铭心。

波兰自然不会同意苏联的要求。

当波兰拒绝了苏联的要求后,苏联便借口英法没有说服波兰而在8月21日宣布无限期休会。

与英法谈判的大门从此关上。

人们不应该忘记:

也就是在21日,斯大林亲自致电希特勒,欢迎德国外长在23日到莫斯科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45)

  英法并不十分清楚苏联的用意。

在22日,法国军事代表团团长杜芒克还对苏军事代表团团长声明,他已接到本国政府对“主要的重大问题”的肯定回答,并授权“签订军事协定.”(46)然而,一切努力已经无效,苏联已经毫无谈判的意思。

  谈到英法苏三国谈判失败的原因,不能不谈谈苏德谈判成功的原因。

  在苏联与英法谈判的同时,希特勒不断对苏联暗送秋波,极力离间苏联与英法的关系,希特勒最不希望看到的就是英法苏三国结盟。

而苏联与英法的谈判也只不过是对德国施加压力的一种手段。

苏联提出苏联军队经过波兰领土的问题,只不过是拖延时间的一种战术。

希特勒说得很分明:

“我深信,斯大林根本不可能考虑英国的建议。

俄国对维持波兰的存在并不感兴趣。

……”(47)所以,在1939年7月下旬以后苏德关系迅速升温.

  8月2日,德国正式向苏联表示,苏德之间“从波罗的海到黑海,不存在什么我们两国之间不能解决的问题.……我们希望同俄国就波兰的命运达成谅解。

”(48)  

苏联对德国的举动很快作出积极的反应。

8月12日(也就是苏联与英法开始军事谈判的日子),苏联通知德国,同意就过去提出的一系列问题,包括经济关系、波兰问题和旧的德苏政治条约等问题,进行讨论,并建议以莫斯科为谈判地点。

(49)

  接着,8月19日,德苏经济协定便在柏林签字。

  8月20日,希特勒亲自致电斯大林,要求斯大林在星期二(8月22日),最迟在星期三(8月23日),接见他的外交部长。

(50)

  8月21日(也就是在这一天,苏联宣布与英法的谈判无限期休会,实际上永久地关闭了谈判之门。

),斯大林复电希特勒:

苏联政府同意冯·

里宾特洛甫先生在8月23日到达莫斯科。

”(51)  8月23日,里宾特洛甫到达莫斯科,随即与斯大林和莫洛托夫举行会谈。

当晚,德苏之间便签订了为期十年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欧洲历史上最具有灾难性的文件之一"

,正是“这个条约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52)

人们不应该忘记的是,正是在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当天,作为苏联代表团团长的伏罗希洛夫“竟去打野鸭了,把英法的代表团蒙在鼓里,丢在一边空等着。

”(53)

在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同时,苏德之间还签署了一个划分势力范围、决定了波罗的海国家、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