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委扩大会议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结束时的讲话.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718376 上传时间:2023-04-2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8.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委扩大会议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结束时的讲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全委扩大会议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结束时的讲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全委扩大会议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结束时的讲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全委扩大会议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结束时的讲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全委扩大会议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结束时的讲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委扩大会议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结束时的讲话.docx

《全委扩大会议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结束时的讲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委扩大会议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结束时的讲话.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委扩大会议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结束时的讲话.docx

全委扩大会议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结束时的讲话

各位委员、同志们:

市委一届十次全委(扩大)会议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开得很好。

会议期间,大家认真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十届九次全委会议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平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进行了深入讨论。

会议充分肯定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客观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形势,审议通过了全市“十一五”规划纲要(草案)。

刚才,耀东同志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全面总结了今年的各项工作,提出了未来五年发展的总体要求,部署了明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

这个讲话高屋建瓴,总揽全局,立意高远,内涵深刻,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

下面,我重点就全市经济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特点

今年是实施“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

全市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总体工作思路和要求,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动力,实干攻坚抓突破,经济社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全面完成了“十五”计划和年初确定的主要目标。

预计全年生产总值达到108亿元,比上年增长13.2%;大口径财政收入12亿元,增长26.3%;地方财政收入5亿元,增长18%。

从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的整体情况看,有这样几个明显的特点:

一是依托资源和区位优势,继续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发展壮大特色产业。

市级财政新列两个100万元补贴,用于牛、果产业发展,促使农业产业化规模进一步扩张。

全年出栏肉牛23.05万头,比上年增长11.1%;新植果树经济林12.75万亩,成功注册“平凉金果”证明商标。

西开牧业、旭康食品、育才酒精、伊壮乳业、恒兴果汁等一批龙头企业建成投产。

认真落实支持粮食生产和促进农民增收的各项政策措施,严格保护耕地,粮食总产达到87.53万吨,创历史最高水平。

积极发展劳务经济,组织劳务输转33.75万人,务工创收12.5亿元,增长41.9%。

围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提升煤电产业。

华砚煤矿1000万吨矿井竣工投产,华亭电厂、新柏、新窑120万吨、山寨240万吨煤矿改扩建及新安煤矿建设进展顺利。

华亭中煦公司60万吨煤制甲醇项目和砚北煤矿600万吨选煤厂开工建设。

加强静宁八里、华亭石堡子、崆峒二十里铺等工业集中区建设。

推进红峰机械、虹光电子等企业技术改造,完成工业技改投资13亿元,增长25.8%。

全市限额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23亿元,增长21.05%,拉动gdp增长4.6个百分点,工业对财政的贡献率达到43%。

深入开展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创建活动,完成旅游总收入3.12亿元,增长17%。

崆峒山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地质公园。

现代服务业逐步壮大,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9.7亿元,增长10.6%。

非公有制经济较快发展,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8%。

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外贸销售和出口创汇同比分别增长10%。

二是认真贯彻“发展抓项目”的要求,谋划和实施了一批关系平凉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掀起了新一轮“抓项目、促发展”的热潮。

全年共实施50万元以上各类建设项目666项,概算总投资193亿元,其中:

亿元以上的项目27项,投资规模136亿元。

当年完成投资50亿元,增长37.4%,是我市实施项目数量最多、完成投资规模最大的一年。

平定高速公路开工建设,西平铁路列入铁道部“十一五”规划,天平铁路通过了方案评审,平凉电厂二期、崇信电厂一期通过可研评审,列入全省“十一五”规划。

750千伏输变电工程可望明年开工。

灵台煤田前期勘探取得进展。

华庄公路、铜城水库、城网改造、村村通等级公路等项目完成了年度投资计划,水保世行二期、农村沼气、安全饮水、整村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平高公路、崆峒山二期国债等项目全面建成。

三是加大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着力夯实发展基础,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有了新的改善。

大力实施城镇带动战略,实施城镇化建设项目238项,完成投资11.09亿元,增长9.6%。

平凉城区“两路一园八配套”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完成拆迁建设工作量2.55亿元,柳湖路改造工程全面竣工,泾河风情大道建成土路基和部分桥涵,治理河堤10.7公里,柳湖公园东扩完成了拆迁和“三通一平”,“八配套”工程基本完成。

市区污水回用示范工程建成投用,燃气项目开工建设。

各县共实施城镇建设项目54项,完成投资2.09亿元。

城镇在块带经济发展中的辐射带动作用开始凸显。

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和节水改造有了新的进展,农村“六小工程”和生态环境建设取得新的成效,新建县际公路1条40公里,通乡油路8条193公里,乡村道路27条244公里,解决了7.9万群众的吃水困难,完成退耕还林55.6万亩,建成小康新村76个。

四是稳步推进各项改革,不断创新体制机制,经济发展活力明显增强。

国有企业改革攻坚进展平稳,累计完成改革改制263户,占77%。

崆峒水泥、新世纪酒业等一批中小企业实现民营控股或民有民营。

农村税费改革转向以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体制改革等为主要内容的综合配套改革。

按照建立公共财政体制的要求,部门预算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取得新进展,集中财力办大事、保重点,全年预计完成一般预算支出20亿元。

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审批事项124项。

市中小企业担保中心、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支队、行政投诉中心挂牌成立。

建立市级融资平台,与国家开发银行签定7亿元开发性金融协议,开创了政府新的融资渠道。

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我市被评为“浙商(省外)投资最佳城市”。

全年实施招商引资项目136项,到位资金12.5亿元,是去年的1.38倍。

五是坚持科教兴市,注重统筹协调,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

积极争取国家教育专项资金,重点实施中小学危房改造、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等项目,消除d级危房6万平方米,新改建校舍面积20.6万平方米。

平凉医专新校区建成投用,平凉一中二部开工建设。

农村中小学实现了现代远程教育全市覆盖。

基层计生服务网络不断健全,奖励扶助和保障制度全面落实,人口自增率控制在4.96‰以内。

全面实施特色文化名市建设规划纲要,市博物馆建成开馆。

全市疾病控制体系和传染病预防体系基本建成,省级卫生城市通过验收。

广播电视村村通和平凉电视台节目通达乡镇工程取得新成效。

成功举办了“崆峒杯”第五届全国武术馆校武术比赛。

《平凉地区志》通过了省级科技成果鉴定。

六是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认真落实中央1号、省委8号文件精神,加大对“三农”、基层、困难群众和公共服务等领域的扶持力度,有效解决了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

全面取消农牧业税,及时足额兑现了退耕还林粮款补助和粮食直补资金。

加大扶贫攻坚力度,年内使7200个绝对贫困人口基本解决温饱,3.89万低收入人口稳定解决温饱。

预计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820元,比上年增长6.12%。

认真落实促进就业的各项措施,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1万人,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5186人,城市低保标准提高了10%,人均补差60元,基本做到了应保尽保。

全市职工收入人均增加1320元,是近年来增加最多的一年。

全年发放各类救灾救济资金908万元,落实贫困县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资金1642万元,开展扶贫济困社会捐助,积极解决受灾和特困群众吃、穿、住、医、学等困难。

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安全生产形势基本稳定。

大力整顿市场经济秩序,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重视群众来信来访,城乡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

一是经济发展的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农业基础脆弱,工业化水平较低,第三产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缓慢,特色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不高,品牌效益和规模优势还不够明显;二是融资渠道单一,资金来源少,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企业改革发展受到资金的严重制约,政府资本运作能力亟待提高;三是城乡居民收入水平较低,农民增收难度大,部分群众生活比较困难,随着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劳动力的增加,就业矛盾更加突出;四是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欠帐较大,社会事业发展仍然滞后,公共服务水平低,群众行路、饮水、上学、就医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较多;五是资源利用率亟需进一步提高,经济增长方式比较落后,一些重点区域环境污染问题依然严重,安全生产形势不容乐观;六是因职工下岗、城镇拆迁、农民失地、涉法涉诉等引发的不稳定因素仍较突出。

对于这些问题,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切实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当前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

当前,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了三大带有趋向性的态势。

我们要认真分析研究,深入进行思考,准确把握大势,不断增强工作的预见性和主动性。

第一,全市经济发展逐年提速的势头比较强劲,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标志着我市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就gdp而言,2019年增长8.12%,增幅列全省第11位;2019、2019年,增速分别提高到10.4%和11.1%,位次上升到第5位;2019年增速提高到12.6%,位次前移到第4位;今年预计增长13.2%,在全省仍是一个上升和前移的态势。

三次产业结构由2019年的29.6:

34.2:

36.2调整为24.8:

40.4:

34.8,其中第二产业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五年提高了6.2个百分点,工业主导型经济发展格局正在逐步形成。

每百元生产总值提供的财政收入,2019年为6.98元,今年提高到11.11元。

全市大口径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3%以上,五年增长了1.82倍,财政收入增幅比gdp增幅高出1倍以上。

表明全市经济创税能力大幅度提高。

在这样一个好的趋势面前,我们要清醒地看到,我市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变,综合实力在全省处于中间偏后的位次,经济发展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仍然不强,与发达地区存在很大差距。

加快发展始终是全市最大的政治。

放眼今后的发展,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省上确定把平凉建设成为全省煤电化运一体化综合开发基地和甘肃东部重要的区域性交通枢纽,正在建设和即将开工的投资242亿元的十大过十亿工程,将为今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我们要牢牢抓住这些难得的历史性机遇,紧扣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努力实现全市综合经济实力在我省14个市州排名前移一个位次的奋斗目标。

第二,项目建设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支撑拉动作用越来越明显,特色产业的支柱地位日益凸现,为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过去五年,全市抢抓西部大开发机遇,千方百计争资金,建项目,项目建设成为全市工作最大的亮点。

以项目为载体,五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4亿元,平均每年拉动gdp增长3个百分点以上,推动城镇化水平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

大家真切地感受到,项目建设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拉动作用越来越突出,越来越重要。

经过充分论证筛选,我市“十一五”规划提出各类建设项目574项,总投资800多亿元,加快发展已经有了很好的项目储备。

平凉煤电、平凉红牛、平凉金果、平凉旅游四大品牌逐步形成,特色产业正加速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发展,由产品竞争向品牌竞争转型。

在这样一个新的起点上,全市上下要进一步提高对项目建设和产业开发重大意义的认识,狠抓项目工作不放松,咬定优势产业不动摇,一鼓作气,乘势而上,努力将经济社会发展推向一个新的水平。

第三,以人为本的理念深入人心,民生问题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加快构建和谐社会成为摆在各级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

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只有做到让人民生活富裕、安居乐业,社会才能和谐稳定。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民生问题,把和谐社会建设作为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障。

但是,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阶层的变动和利益关系的调整加快,与民生相关的各类问题受到各方面的高度关注。

从平凉来说,随着煤炭等矿产资源开发强度不断加大,加之交通运输、建筑等行业日益发展,安全生产的压力越来越大,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责任越来越重,还有社会治安及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失地农民生活保障及拆迁补偿安置问题,城乡困难群众生活安排问题,农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花更多的精力,下更大的气力,抓紧研究,努力解决。

对于这些趋势,我们要见微知著,高度重视,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研究规律,因势利导,采取措施,做好工作,不断推动经济社会又快又好的发展。

三、明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和工作重点

2019年是“十一五”的开局之年。

做好明年的各项工作,对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确保实现未来五年规划目标至关重要。

市委、市政府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本着既积极进取又留有余地的原则,提出明年的主要奋斗目标是:

生产总值增长12%,达到12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达到59亿元;限额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达到26.5亿元;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个百分点;大口径财政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同口径增长13%,分别达到13.56亿元和5.6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达到43.5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达到784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6%,达到1930元;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

实现上述奋斗目标,必须着力抓好以下十项具体工作:

(一)全力抓好项目建设,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按照苏荣书记提出的项目是各项工作之“纲”的要求,明年要在项目建设上加力度、增投入、见实效。

具体要求是,确保竣工项目按期交付使用,确保续建项目的建设进度,确保审批项目的开工建设,确保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

全市上下都要以落实这“四个确保”推动全年项目建设,保证投资任务目标的完成。

要继续抓好以煤电、煤化工为重点的工业项目,以平定高速、华庄公路为重点的道路交通项目,以牛、果产业精深加工为重点的农业产业化项目,以道路、给排水、供热、垃圾处理、房地产开发为重点的城镇化建设项目,以教育、卫生、科技、文化、广播电视、基层政权建设为重点的社会事业项目,以农业综合开发、扶贫、林业、水利、水保为重点的农村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项目,以旅游、商贸为重点的第三产业项目。

全力做好天平铁路、15万吨醋酸、灵台邵寨煤田开发项目的前期工作。

要抓好项目资金的落实,在积极争取国家支持的同时,努力拓宽项目投融资渠道,广泛吸引国内外和民间资本参与项目建设。

要加强在建项目的管理,加快实施进度,确保工程质量。

要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机遇,对接国家产业政策,继续做好项目的论证、筛选和前期工作。

对确定的“十一五”重大建设项目,要逐一落实责任,明确投资主体,加强组织领导,全力做好各项工作,力争早日开工建设。

(二)切实做好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坚持规划先行,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和具体部署,集中资金和项目,加快“五带两区一园”开发建设。

率先在泾河川沿312线川区各村和其它5县每县2—3个村开展新农村建设试点。

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建设泾河川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和绿色农业示范区为突破口,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布局,壮大巨型畜牧基地和优质苹果出口创汇基地,提升药、杂、薯、麻等地方性特色产业。

年内新植果树经济林15万亩,优质蔬菜48万亩,新发展养殖专业村40个、规模养殖户3000户,果畜产品总量分别增长16.3%和10%,认证绿色基地10个,发展绿色产品基地面积100万亩。

推进标准化生产,集中包装推介,提高“平凉金果”知名度,力争“平凉红牛”商标注册成功,组建两大集团公司。

要把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作为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和推进农村新型工业化的中心环节,重点发展一批带动能力强、市场前景好的农产品加工企业,扶持景兴公司、旭康公司、瑞华公司、静宁果品公司等龙头企业改(扩)建,在果汁、果酒加工、高档牛肉精细加工和牛肉罐头出口方面取得新的突破。

积极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及时落实国家和省上出台的支农惠农政策措施,力争农业投入有较大幅度的增加。

坚持开发式扶贫,实施好整村推进和移民搬迁项目,建设7个省列生态文明小康村,力争使7200人基本解决温饱,3.89万人稳定解决温饱。

认真落实劳务经济发展“三个一”的思路,坚持就地转移与向外输出相结合,政府引导和市场调节相衔接,加强农民工培训,健全劳务输出组织机构,加大劳务品牌培育和输出力度,年内新增劳务基地100个以上,输转劳务人员35万人,实现劳务收入12亿元以上。

(三)大力提升工业经济,推进增长方式转变。

围绕培育煤炭、电力、建材等支柱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骨干企业,延伸产业链,加快工业化进程。

抓好华亭电厂一期、60万吨煤制甲醇、600万吨选煤厂和新安煤矿等重点工业项目建设,争取750kv超高压输变电、大柳煤田、虹光厂超高频真空元器件等项目开工建设,平凉电厂二期、崇信电厂明年或今后陆续开工。

坚持技术引进和创新相结合,积极发展以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和推行清洁生产为重点的循环经济,实现产业技术升级和产品更新换代。

实施39项重点技术改造项目,确保技改投资增长15%以上。

抓好8个重点工业集中区建设,争取10个投资千万元以上的项目进入集中区,完成销售收入5亿元以上。

(四)持续推进城镇建设,增强辐射带动能力。

按照“做精城市、做大规模、做优功能、做美环境”的要求,进一步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全年完成城镇化建设投资12亿元以上。

平凉城区重点抓好“两路一园八配套”工程续建,完成泾河风情大道建设和柳湖公园东扩工程,新建丰收路、东环路等6项路网工程,分步启动桃园小区等5大商住小区建设,加快泾河河堤、河道治理,探索解决“城中村”问题,实施平凉城区集中供热、管道燃气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理工程,建设一批便民市场、便民道路和公厕,方便群众生活。

六县县城和重点小城镇要抓好道路、排污、供热等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一批绿化、美化工程。

加大城镇土地收购储备和开发经营力度,收购储备土地1000亩,实现国有土地有偿收入2亿元。

加快近期建设区域的详细规划编制进度,完成集镇规划修编26个,村庄规划修编150个。

深入开展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下决心解决城镇“脏、乱、差”问题。

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扶持壮大城镇产业,改革户籍制度,规范城镇人口管理,引导产业和人口向城镇聚集,力争年内城镇化率提高1.6个百分点。

(五)加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改善城乡发展条件。

以构建平凉与西兰银三小时交通圈、市内两小时交通圈为目标,加快建设贯通内外、连接城乡、方便快捷的交通运输网络。

重点做好平定高速公路征地拆迁,加快建设进度,力争西平铁路控制性工程开工,深入推进天平铁路前期工作,争取省道304线庄莲段改建开工、华庄公路建成通车。

积极争取庄静、平庄、灵崇公路开工建设,开建通乡油路8条312公里,改建通乡等级路3条200公里。

坚持抓好小流域综合治理和农村“六小”工程,全面实施好农村沼气建设、易地搬迁等工程,加快铜城水库等水利设施建设步伐,争取石堡子水库、崆峒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开工建设,继续做好兔里坪水库前期工作。

启动生态示范区建设,进一步抓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和“三北四期”工程,做好水土保持世行三期项目前期工作。

加强电力通信建设,全面完成农网二期改造工程,抓紧实施110千伏二十里铺变电站和城网改造,电话“村村通”工程覆盖面达到90%以上。

(六)不断壮大第三产业,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以崆峒山景区为龙头,以“八大旅游区”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抓好瑶池景区续建和皇甫谧陵园开发建设等工程,加快平凉北山森林公园和泾川大云寺景区建设步伐,争取静宁界石铺红军长征纪念馆立项开工。

积极推进与旅游热点地区和周边城市的区域联合,进一步提升平凉旅游的整体水平,确保年内顺利实现“创优”目标。

力争实现旅游总收入3.68亿元,增长18%。

建成三庄坑瓜果蔬菜市场、十里铺陇东活畜交易市场、二十里铺农副产品综合批发交易中心等一批商贸设施,进一步优化商业网点布局。

加强农村市场流通设施建设,进一步开拓农村消费市场。

深入开展“创优发展环境年”活动,落实优惠政策,改善投资环境,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

全年新增销售收入5000万元的民营企业5户,个体私营企业上缴税金增加2019万元,民营经济增速达到15%以上。

(七)继续深化各项改革,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继续打好国企改革攻坚战,全面完成改革任务。

进一步深化农村税费改革,严格执行“两兑现一收费”包干责任制,规范各项涉农收费,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积极开展化解乡村债务和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试点。

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切实转变政府职能。

进一步完善财政管理体制,逐步推行“乡财县管乡用”改革试点,深化部门预算改革,在120个市直部门全面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并率先在华亭、崇信两县进行试点。

积极推进人事制度改革,继续抓好静宁、崇信等县域经济、农村综合改革等试点。

要本着互利共赢的原则,加强与国内外的合作与交流,不断扩大对外开放。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筛选推介招商引资项目150项,落实到位资金10亿元以上。

积极发展对外贸易,努力扩大自营出口总量,实现外贸销售总额2.16亿元,出口创汇500万美元,分别增长12%和10%以上。

(八)突出抓好薄弱环节,促进社会事业发展。

以争创全省科技进步先进市为统揽,全面推进科技特派员活动,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广。

加快发展教育事业,加大投入力度,加强优质高中建设,实施医专新校区续建工程,力争平凉一中二部建成招生,加快平凉职业技术学院筹建步伐,努力提高教育质量。

认真落实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巩固扩大“两基”和信息化成果,搞好基础、职业、成人“三教统筹”试点。

加强农村医疗卫生体系及基础设施建设,抓好34所乡镇卫生院续建,争取新开工20所,开工建设市人民医院医疗综合大楼、市妇幼保健院医疗保健综合楼。

抓好灵台、静宁、华亭、泾川4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稳步推进农村家庭医疗救助制度,加强农村医务人员培训,提高农村医疗服务水平。

以崆峒、成纪、西王母、大云寺、皇甫谧等文化品牌的研究开发为重点,加快特色文化名市创建步伐,争取皇甫谧纪念馆等文化工程立项建设。

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丰富城乡群众文化生活。

发展体育、广播电视等各项事业。

积极筹办全国机器人足球锦标赛,备战参加全省第十届运动会。

继续抓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全面落实计划生育奖励扶持和保障制度,加快国家、省级优质服务县和规范化乡镇服务所创建步伐。

坚持不懈地抓好资源环境保护,加强重点区域污染治理,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广泛开展军地军民共建,搞好民族宗教工作,形成加快发展的合力。

(九)搞好财政金融工作,加大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

积极适应农业税取消的变化,把工作重点转移到做强支柱财源、开发替代财源和培育新的财政收入增长点上。

加快公共财政体制建设。

按照“集中财力办大事,优化支出保重点”的原则,严格预算管理,优化支出结构,规范转移支付,加大对“三农”、基层、困难群体和公共服务的支持。

切实加强资金管理,充分发挥资金效益。

融资难、贷款难是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难题,到11月底,全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14.5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8%,贷款余额127.22亿元,仅增长4.31%,企业贷款满足率低。

各金融机构要积极为结构调整、产业开发提供资金支持,继续搞好融资平台建设,扩大政府资本运作空间。

树立政府诚信形象,规范社会信用秩序,努力培育良好的信用环境。

(十)着力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促进社会和谐。

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继续做好改制企业职工安置、“两个确保”和城市低保工作,完善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出中心向失业保险制度并轨工作。

狠抓社会保险扩面征缴,进一步做好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等社会保障工作,探索失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

力争城镇新增就业人员9000人,再就业人员45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高度关注弱势群体,积极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帮扶救济活动,切实安排好城乡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

当前,正值岁末年初,各县(区)要多为困难群众排忧解难,多办实事和好事。

要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院校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