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设计.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71393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9.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设计.docx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设计.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设计.docx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设计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设计

  第一章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概述

  本章将帮助你:

  1、熟悉健康的概念,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意义。

  2、了解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总目标及各年龄段儿童的健康教育的目标。

掌握目标的表述。

  3、掌握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内容。

主要包括身体健康的教育内容与心理健康的教育内容。

核心概念:

  健康;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目标;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内容

  第一节健康与学前儿童健康教育

  一、健康的概念健康的概念

  指人体的生理心理的完好标准,它是对人体的完好状态能否符合现实需要所规定的评价标准,是身体的、心理的和社会的完好状态,而不是没有疾病和虚弱。

  两种健康概念的比较

  旧的健康概念仅指人体生理机能正常,没有疾病和缺陷。

新的健康概念在前面已提到。

两者的不同体现在:

  1、反映的对象不同:

前者反映人体的生理机能状态,它仅仅是人体机能状态的一个组成部分;后者反映具有生物和社会双重属性的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性状态;

  2、健康的标准不同:

前者从临床医学的角度来确定健康的标准,后者从现实生活对人的身心和社会性的需要来确定健康的标准;

  3、所依据的对人体身心关系的看法不同:

前者是依据身心分离观,后者所依据的是身和心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密不可分的身心辨证统一观。

  二、健康的标准

  世界卫生组织根据新的健康观提出了身体完好的具体内容与标准:

  1、有充沛的精力,能从容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压力而不感到紧张;2、处世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事无巨细不挑剔;3、善于休息,睡眠良好;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环境的各种变化;5、能抵抗一般性感冒和传染病;6、体重适当,身体匀称,站立时,头、臂位置协调;7、眼睛明亮,反应敏锐,眼睑不易发炎;8、牙齿清洁,无孔洞,无痛感,齿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9、头发有光泽,无头屑;10、肌肉、皮肤有弹性,走路感到轻松。

  -281-

  三、学前儿童健康的概念

  学前儿童的健康是指:

学前期的儿童各个器官、组织的正常的生长发育,没有生理缺陷,能较好地抵抗各种急、慢性疾病,体质不断增强;心理发展达到相应年龄组儿童的正常水平,情绪积极,性格开朗,无心理障碍,对环境有较快的适应能力。

学前儿童健康的获得需要成人的关心和教育。

  四、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意义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概念

  是根据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提高学前儿童的健康认识,改善学前儿童的健康态度,培养学前儿童的健康行为,是保持和促进学前儿童健康的系统的教育活动。

它的关键是使学前儿童形成健康的行为。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意义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要求:

“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

”可见,对学前儿童进行健康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是保护学前儿童健康成长的特殊需要

  学前儿童身体的器官、系统的发育和功能尚未完善,自我保护意识、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弱,容易受到伤害,小儿心理发展迅速,易受多种因素影响,因此,他们要接受适当的健康教育,参与力所能及的健康活动,以学到更多的健康知识,改善自己的健康态度,形成有利于自身和他人的健康的行为。

  2、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将为学前儿童一生的健康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是终身健康教育的基础阶段,学前儿童时期的健康不仅能提高学前儿童的生命质量,而且为其以后一生的健康奠定了基础,赢得了时间。

  3、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是对学前儿童进行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前儿童的全面素质教育包括身心健康素质的教育、智能素质的教育、品德素质的教育和审美素质的教育。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在促进学前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同时,还能促进学前儿童其他方面的发展,如学前儿童学习体操,不仅能锻炼身体,还能学习与同伴之间的相处,能欣赏美的音乐和美的动作等。

这些都有利于学前儿童全面素质的发展。

  4、学前儿童的身心健康是国家、民族发展的需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

“健康的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

”学前儿童的健康是提高人口素质、民族素质的重要保证。

只有个体的身心健康,才能促进整个国家、民族的强大和繁荣。

  第二节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目标

  一、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总目标

  -282-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目标实质上是对幼儿在幼儿园学习期间在身体素质、自我保健能力等方面应达到的水平的预想,是对幼儿在健康教育中应获得的发展效益的规定。

  幼儿园健康教育目标是一个多种内容构成的、多层次的体系。

目前幼儿健康教育目标共分为以下六个层次:

总目标、学年目标、学期目标、月目标、单元教育活动目标、具体教育活动目标。

  总目标是幼儿园健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制定其他所有健康教育活动目标的重要依据。

《纲要》明确提出了幼儿园健康领域的总目标为以下四条:

  1、身体健康,在集体生活中情绪安定、愉快;2、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3、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学习保护自己;4、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动作协调、灵活。

  二、各年龄段具体的健康教育目标

  小、中、大班幼儿的身心发展各有其典型特征,幼儿园健康教育目标应充分考虑儿童的年龄特点,对3-6岁幼儿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

  小班

  1、学习洗手、洗脸、整理衣物,喜欢自己进餐、入厕、入睡,有一定的独立性,养成喝水的习惯。

2、了解自己身体各种感官及功能,知道身体不舒服时要告诉成人,乐于接受疾病的治疗。

爱吃各种食物。

接受成人有关的提示,学习避开活动中可能出现的危险因素。

3、日常生活中愿意与人交往,知道轮流玩,初步体验与老师、小朋友相处、共同游戏的乐趣。

4、愉快地参加户外活动,在有趣的游戏中充分锻炼,自然协调地走、跑,并初步掌握跳、爬、钻、投掷、平衡、攀登等基本动作。

  中班

  1、形成基本的生活自理能5力,学会使用筷子,独立有次序地穿脱、整理衣物、鞋袜和床铺,正确使用手绢、毛巾、便纸等,有做事的成功感。

2、了解自己身体的主要器官及功能,乐意配合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爱吃各种食物,知道不同的食物有不同的营养。

在活动中学会保护自己,对危险的标志与信号能做出及时的反应。

3、主动与人交往,会使用礼貌用语,能与同伴合作,会谦让,能感受同伴的喜与忧。

愿意参加各类活动,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保持积极、愉快的情绪。

初步学会简单评价与同伴的行为。

4、积极主动地到自然环境中充分活动,不怕寒暑。

在跳、爬、钻、投掷、平衡、攀登等各种有趣的活动中发展动作的协调性。

  大班

  1、注意保持仪表整洁,能与同伴保持环境整洁,会动手整理自己的生活场所,有信心。

养成良好文明的进餐、睡眠、排泄、盥洗等生活卫生习惯。

2、了解身体主要器官及自身生长的需要,并初步掌握自我保健的有关常识和简单方法。

对食物的营养有初步的认识,具有初步自我控制饮食的意识。

学习沉着地处理日常生活中有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

3、能文明、大方地与人交往,以积极恰当的方式参与或发起活动。

尊重

  -283-

  别人的意愿,比较自觉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学习解决活动中同伴间的纠纷,并学会评价自己与他人,愿意学习同伴的优点,与同伴建立起友好的关系。

4、精力充沛地坚持参加各种体育锻炼,动作协调、灵活,具有对环境气候的适应能力,体验创造性地进行体育活动的乐趣。

  三、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目标的表述

  每一个教育活动在实施前一般都确定了目标,活动的实施即是为了实现活动的目标,但教师也应该依据幼儿的反应适时调整目标。

教育活动的目标在内容上一般包含认知、情感态度和能力三个方面,但并不意味着每一个活动都需要在上述三个方面确定目标。

  健康教育活动:

今天,你喝牛奶了吗?

[活动目标]

  1、认识多种乳类食品:

牛奶、酸奶、豆奶等。

2、了解喝牛奶有利于牙齿和骨骼的生长。

3、愿意每天都喝牛奶。

  本活动的第1、2条目标在认知方面对幼儿提出了具体、恰当的要求。

第3条目标在态度和行为方面对幼儿提出了要求,虽然要求幼儿每天都愿意喝牛奶的要求较高,但却是合理的,幼儿有了愿意喝牛奶的态度,做到每天喝牛奶就不难了。

同样是这个活动,有时目标的制定却存在着问题,例如这样的表述:

  活动举例:

今天,你喝牛奶了吗?

[活动目标]

  1、认识各种乳类食品:

牛奶、酸奶、豆奶等。

2、让幼儿懂得喝牛奶有利于身体健康。

3、培养幼儿喝牛奶的良好习惯。

  以上表述存在三个主要问题:

其一,目标1提出认识“各种”乳类食品,这在实践中可能难以实现,因为受到地域、生活习惯等的影响,难以让幼儿认识所有种类的乳品,只能按照具体情况认识乳品;其二,目标1为发展目标,是对幼儿提出的要求,目标2、3却是教育目标,是对教师提出的要求,表述方式没有统一;其三,目标2中“喝牛奶有利于身体健康”的表示过于笼统,没有以通俗、具体的语言来揭示牛奶等乳制品的特殊营养价值。

  用语言文字正确地表述目标内容,是制定目标的重要环节。

教育目标是分层次的,各层次的目标的表述方法有同有异,区别主要在具体程度上。

其共同之处是:

  1、内容要全面,应包括所要发展的素质的各个方面的内容。

  2、要把发展内容表述得明确具体,便于操作。

以往把教育目标写得很笼统、含糊。

  -284-

  如总目标中规定“动作协调、灵活”等,这都没有明白、准确地说明幼儿园应培养的这两方面的内容。

低层次的目标内容更要表述得具体,如某中班幼儿跳跃活动的目标这样表述“能助跑跨跳平行线,跳距不少于40厘米”。

  3、要从幼儿角度来表述目标。

因为目标是幼儿的发展指标,是幼儿自身要达到的发展目标,也是教师要帮助幼儿达到的指标,而不是教师要传授的内容。

以往习惯从教师教的角度来表述幼儿发展目标是不准确的。

  第三节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内容

  一、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内容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主要内容大致包括身体健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学前儿童身体健康教育内容1、体育教育内容

  基本动作和游戏,基本体操和队列队形;器械类活动和游戏。

走、跑、跳、投、钻、爬、平衡、体操等基础运动能力。

力量、协调、平衡、速度、灵敏、耐力等运动素质。

体育兴趣和习惯;发展自身身体和运动能力的愿望。

  2、身体保健教育内容

  口腔、眼、耳、鼻、皮肤的构造和功能,科学地认识使用、养护和锻炼上述器官的粗浅知识、技能和习惯。

对自己五官健康状况的认识,初步了解身心疾病和缺陷的预防知识,能愉快地接受身体健康检查和预防接种,积极配合疾病的预防与治疗。

  3、生活自理教育内容

  进餐、着装、睡眠、入厕、盥洗的知识、技能与良好的习惯。

发展生活自理能力的愿望。

  4、安全自护教育内容

  日常生活中安全常识与规则的了解与遵守,过马路、乘坐交通工具、玩运动器械时能注意安全,形成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

了解应对意外事故和伤害的常识,具有基本的求生技能,知道初步的自救和向成人求救的方法。

  5、环境与健康教育内容

  自然环境中的花草树木、禽兽鱼虫、阳光、水土与人的生存和身心健康关系。

环境污染对人的危害,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爱护自然、维护环境整洁卫生的习惯。

节约水电、爱护图书、玩具、珍惜食品、服装的知识和行为习惯。

热爱自然的健康情感。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内容1、学会表达和调节自己的情绪

  -285-

  学会用语言和非语言的方式成功表达自己的情绪。

学会调节积极和消极的情绪,明确只有合理的目的才能得以满足。

形成愉快的情绪、活泼乐观的性格。

  2、培养社会交往能力

  尊重他人,懂得基本的礼貌礼节,学习理解他人的情感,对他人的情绪情感能做出和谐适度的反应。

学习交往技能。

能和他人和睦相处。

有初步的公平竞争的意识和行为。

在竞赛性的活动中,正确面对输赢,并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