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粮食作物产业化湖北协同创新中心.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712725 上传时间:2023-04-24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4.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主要粮食作物产业化湖北协同创新中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主要粮食作物产业化湖北协同创新中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主要粮食作物产业化湖北协同创新中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主要粮食作物产业化湖北协同创新中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主要粮食作物产业化湖北协同创新中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主要粮食作物产业化湖北协同创新中心.docx

《主要粮食作物产业化湖北协同创新中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主要粮食作物产业化湖北协同创新中心.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主要粮食作物产业化湖北协同创新中心.docx

主要粮食作物产业化湖北协同创新中心

主要粮食作物产业化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实施框架(2014-2017)

目标

研制完成适用于湖北未来10-30年主要作物(水稻、玉米和小麦)产业化生产的关键技术,并实现大范围推广应用,明显提高湖北省主要粮食作物生产的水平、效益和效率*

方向

Ⅰ作物新品种选育

Ⅰ-1作物强优势新品种选育

Ⅰ-2面向产业和多用途的作物新品种选育

Ⅱ作物种质资源创新

Ⅱ-1产量关联种质资源创新

Ⅱ-2非生物逆境关联种质资源创新

Ⅱ-3品质关联种质资源创新

Ⅱ-4种质资源创新方法

Ⅲ作物高产高效安全生产

Ⅲ-1节省劳力、高效利用资源的生产技术

Ⅲ-2抗灾、减灾栽培技术

Ⅲ-3提高品质、增加附加值和形成品牌的栽培技术

Ⅲ-4作物安全生产技术

Ⅳ作物产后技术与营农

Ⅳ-1主要粮食作物规模化生产的产后环节关键技术

Ⅳ-2专业化、规模化生产的营农模式及其促进技术

课题

 

1、水稻强优势新品种选育(编号Ⅰ-1-1)

2、水稻多抗新品种选育(编号Ⅰ-1-2)

3、水稻专用特用品种选育(编号Ⅰ-2-1)

4、高山玉米强优势新品种选育(编号Ⅰ-1-3)

5、丘平玉米强优势、多用途新品种选育(编号Ⅰ-1-4)

6、小麦高产优质新品种选育(编号Ⅰ-2-2)

7、小麦耐湿、多抗、多用途新品种选育(编号Ⅰ-2-3)

1、作物产量关联基因的挖掘及种植资源创新(编号Ⅱ-1-1)

2、作物非生物逆境关联基因的挖掘及种植资源创新(编号Ⅱ-2-1)

3、作物品质关联基因的挖掘及种植资源创新(编号Ⅱ-3-1)

4、作物种质资源创新方法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编号Ⅱ-4-1)

1、“稻-麦”两熟全程机械化生产关键技术(编号Ⅲ-1-1)

2、作物节氮高产栽培关键技术(编号Ⅲ-1-2)

3、“玉米-麦”两熟全程机械化生产关键技术(编号Ⅲ-1-3)

4、作物抗灾减灾关键技术(编号Ⅲ-2-1)

5、高品质及高附加值水稻栽培技术(编号Ⅲ-3-1)

6、再生稻高产关键栽培技术(编号Ⅲ-3-2)

7、作物关键病虫草害防治技术(编号Ⅲ-4-1)

8、无公害作物生产关键技术(编号Ⅲ-4-2)

1、湿润地区规模化谷物干燥新技术(编号Ⅳ-1-1)

2、主要谷物精加工新途径(编号Ⅳ-1-2)

3、湖北典型农区规模化营农模式及其促进技术(编号Ⅳ-2-1)

 

*注:

“水平”,主要指作物生产及其服务业的水平,包括作物的产量与规模水平;也包括与国内外同类地区作物生产相比较,其科学技术采用水平与产量水平的表现等。

“效益”,主要指作物生产及其服务业、加工业所产生的微观与宏观效益。

总体上,其衡量指标包括社会、经济和生态等三方面效益。

“效率”,主要指单位土地、劳动力、时间和资金成本所产生的作物产品及收益等。

附件1“主要粮食作物产业化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拟招聘岗位职责和条件描述(一般职位任职期限为2014年-2017年共4年,也有部分职位任职期限变动在1-3年。

 

Ⅰ作物新品种选育

“主要粮食作物产业化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下设的“作物新品种选育”创新平台招聘7名资深研究员或教授作为PI和21名以上研究员或副教授作为骨干研究员。

应聘者应具有3年以上作物育种研究经历。

从事作物遗传学、育种学、植物分子生物学,以及种子学、作物遗传工程等专业的研究人员均鼓励申请。

 

1、水稻强优势新品种选育

基本目标是选育与对照品种相比能增产8%左右的新品种。

寻找突破品种产量潜力的育种新方法;寻找缓解低湿平原地区多重不利环境对产量的限制的新途径;应用分子设计与优良性状(基因)聚合育种新方法,培育出更加适合低湿平原地区的新品种,比原有品种在产量水平、综合抗性、品质等多方向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此外,我省传统水稻生产的类型格局是“早籼-晚粳”,适当恢复和发展粳稻是我省水稻产业发展的一个潜在方向。

选育强优势粳稻中稻或晚稻品种也包含在此方向内。

研究要求选育强优势新品种1-2个,普通新品种2-3个。

PI:

招聘资深研究员或教授;

海外应聘者具有连续3年以上的国外科研工作经历,同时获得助理教授及以上职位;国内应聘者应具有教授或研究员专业技术职称;独立承担过科研项目并取得显著成绩;

长期从事作物遗传育种与植物分子生物学研究工作,具有开展作物性状解析与育种工作的能力;

能够带领一支研究队伍在该领域的前沿从事研究并能够持续获得创新性的研究成果。

具有水稻育种经历者优先。

骨干研究员:

招聘研究员或副教授;

具有作物遗传育种学研究背景;

在相关领域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过高水平的研究论文;

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团队精神;

具有水稻育种经历者优先。

 

2、水稻多抗新品种选育

本课题的育种方向以培育抗稻瘟病品种为主、兼顾抗其他生物和非生物逆境育种;要求培育出比对照品种略有增产、但抗性明显增强、地区适应性明显广泛的新品种。

我省水稻类型中生育较迟中稻和晚稻由于低温影响,易感稻瘟病;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加剧,水稻生产期间温度变异的不确定性加大,我省中、晚稻的稻瘟病发生有加重趋势。

采用新型育种方法培育水稻抗稻瘟病品种应受到鼓励。

此外,我省水稻整体上易受高、低温影响,也应成为育种的重要目标。

研究要求选育水稻多抗新品种2-3个。

PI:

招聘资深研究员或教授;

海外应聘者具有连续3年以上的国外科研工作经历,同时获得助理教授及以上职位;国内应聘者应具有教授或研究员专业技术职称;独立承担过科研项目并取得显著成绩;

长期从事作物遗传育种与植物分子生物学研究工作,具有开展作物性状解析与育种工作的能力;

能够带领一支研究队伍在该领域的前沿从事研究并能够持续获得创新性的研究成果。

具有水稻育种或抗病育种经历者优先。

骨干研究员:

招聘研究员或副教授;

具有作物遗传育种学研究背景;

在相关领域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过高水平的研究论文;

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团队精神;

具有水稻育种经历者优先。

 

3、水稻专用特用品种选育

本省传统上白酒酿酒业发达,但一直缺少专用酿酒水稻品种。

本研究目标之一是培育产量水平与现有品种相当,出酒率增加3-5%,出酒品质更优的水稻品种,包括常规或杂交稻品种。

另外,早稻是我省双季稻区水稻的重要组成,也是我省粮食的重要组成;鉴于其直接食用品质一般较差,开发其它用途十分必要。

本研究目标也包括培育出粉率和米粉食味明显优于现有早稻的早稻品种。

上述两方面研究均涉及到对稻米淀粉质的开发,相关研究须在深入分析水稻淀粉质及其调控的基础上开展。

其他功能性(大米)水稻的开发对提高水稻产业水平意义重大,也在本研究范围之列。

研究要求选育特用专用新品种3-5个。

PI:

招聘资深研究员或教授;

海外应聘者具有连续3年以上的国外科研工作经历,同时获得助理教授及以上职位;国内应聘者应具有教授或研究员专业技术职称;独立承担过科研项目并取得显著成绩;

长期从事作物遗传育种与植物分子生物学研究工作,具有开展作物性状解析与育种工作的能力;

能够带领一支研究队伍在该领域的前沿从事研究并能够持续获得创新性的研究成果。

具有水稻育种经历者优先。

骨干研究员:

招聘研究员或副教授;

具有作物遗传育种学研究背景;

在相关领域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过高水平的研究论文;

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团队精神;

具有水稻育种经历者优先。

 

4、高山玉米强优势新品种选育

基本目标是选育与对照品种相比能增产8%左右的新品种。

寻找突破品种产量潜力的新方法;寻找缓解鄂西高山地区多重不利环境对产量的限制的新途径;应用分子设计与优良性状(基因)聚合育种新方法,培育更加适合低湿平原地区的新品种,比原有品种在产量水平、综合抗性、品质等多方向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研究要求选育强优势新品种1-2个,普通新品种2-3个。

PI:

招聘资深研究员或教授;

海外应聘者具有连续3年以上的国外科研工作经历,同时获得助理教授及以上职位;国内应聘者应具有教授或研究员专业技术职称;独立承担过科研项目并取得显著成绩;

长期从事作物遗传育种与植物分子生物学研究工作,具有开展作物性状解析与育种工作的能力;

能够带领一支研究队伍在该领域的前沿从事研究并能够持续获得创新性的研究成果。

具有玉米育种经历者优先。

骨干研究员:

招聘研究员或副教授;

具有作物遗传育种学研究背景;

在相关领域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过高水平的研究论文;

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团队精神;

具有玉米育种经历者优先。

 

5、丘平玉米强优势、多用途新品种选育

丘平地区玉米是我省粮食作物中近年来面积增长最快的作物类别,潜力较大。

丘平地区玉米育种需在耐渍、抗高、低温、抗虫等多方面取得突破。

丘平地区专用玉米较少。

本研究目标为:

在短期内选育出与对照品种相比增产8%以上的品种多个,逐渐形成具有明显丘平特色的系列品种。

此外,适合城郊的甜、糯及其他鲜食玉米品种的选育也包含在此研究范围内。

研究要求选育强优势新品种1-2个,普通新品种2-3个。

PI:

招聘资深研究员或教授;

海外应聘者具有连续3年以上的国外科研工作经历,同时获得助理教授及以上职位;国内应聘者应具有教授或研究员专业技术职称;独立承担过科研项目并取得显著成绩;

长期从事作物遗传育种与植物分子生物学研究工作,具有开展作物性状解析与育种工作的能力;

能够带领一支研究队伍在该领域的前沿从事研究并能够持续获得创新性的研究成果。

具有玉米育种经历者优先。

骨干研究员:

招聘研究员或副教授;

具有作物遗传育种学研究背景;

在相关领域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过高水平的研究论文;

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团队精神;

具有玉米育种经历者优先。

 

6、小麦高产优质新品种选育

基本目标是选育与对照品种相比能增产6%左右的新品种。

寻找突破品种产量潜力的新方法;寻找缓解湖北地区多余寡照等不利因素限制的新途径;应用分子设计与优良性状(基因)聚合育种新方法,采用杂种优势利用和花培方法加快育种进程。

培育更加适合低湿平原地区的新品种,比原有品种在产量水平、综合抗性、品质等多方向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研究要求选育新品种2-3个。

PI:

招聘资深研究员或教授;

海外应聘者具有连续3年以上的国外科研工作经历,同时获得助理教授及以上职位;国内应聘者应具有教授或研究员专业技术职称;独立承担过科研项目并取得显著成绩;

长期从事作物遗传育种与植物分子生物学研究工作,具有开展作物性状解析与育种工作的能力;

能够带领一支研究队伍在该领域的前沿从事研究并能够持续获得创新性的研究成果;

具有小麦育种经历者优先。

骨干研究员:

招聘研究员或副教授;

具有作物遗传育种学研究背景;

在相关领域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过高水平的研究论文;

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团队精神;

具有小麦育种经历者优先。

 

7、小麦耐湿、多抗、多用途新品种选育

我省小麦生育后期多湿环境常常导致赤霉病、白粉病的高发和植株倒伏,是制约我省小麦生产的首要问题。

今后小麦的产业化发展对这一问题提出了更高要求。

另外,不同品质的小麦品种适应一定的食品加工要求,开发多用途品种意义重大。

本研究要求培育在耐湿性、抗赤霉病和抗倒伏性等3方面明显增强的小麦品种,品种的适应性地域范围明显扩大;其产量与现有对照品种相比,略有提高;或其加工利用价值更大。

育种方法上,需引入现代分子生物学方法。

研究要求选育耐湿、多抗、多用途新品种1-2个。

PI:

招聘资深研究员或教授;

海外应聘者具有连续3年以上的国外科研工作经历,同时获得助理教授及以上职位;国内应聘者应具有教授或研究员专业技术职称;独立承担过科研项目并取得显著成绩;

长期从事作物遗传育种与植物分子生物学研究工作,具有开展作物性状解析与育种工作的能力;

能够带领一支研究队伍在该领域的前沿从事研究并能够持续获得创新性的研究成果;

具有小麦育种经历者优先。

 

骨干研究员:

招聘研究员或副教授;

具有作物遗传育种学研究背景;

在相关领域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过高水平的研究论文;

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团队精神;

具有小麦育种经历者优先。

 

Ⅱ作物种质资源创新

“主要粮食作物产业化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下设的“作物种质资源创新”创新平台招聘4名资深研究员或教授作为PI和12名以上研究员或副教授作为骨干研究员。

应聘者应具有博士学位及博士后研究经历。

从事作物遗传学育种学、植物分子生物学和作物品种资源学,以及种子学、作物遗传工程等专业的研究人员均鼓励申请。

 

1、作物产量关联基因的挖掘及种植资源创新

作物产量潜力的提升可能涉及到作物的株型、生育期、光利用形态、代谢效率、氮利用能力和物质分配的合理性等多方面特性,围绕上述特性发现作物相关关键基因,并应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探讨其调控途径,找出其在育种上的可能应用途径。

研究要求找到若干关键基因、找出其可能的调控途径、挖掘创制5-10个优良种质资源并能为育种上直接利用。

PI:

招聘资深研究员或教授;

具有博士学位;

海外应聘者具有连续3年以上的国外科研工作经历,同时获得助理教授及以上职位;国内应聘者应具有教授或研究员专业技术职称;独立承担过科研项目并取得显著成绩;

长期从事作物遗传育种与植物分子生物学研究工作,具有开展作物性状解析、植物基因研究的能力;

能够带领一支研究队伍在该领域的前沿从事研究并能够持续获得创新性的研究成果。

骨干研究员:

招聘研究员或副教授;

具有博士学位和2-3年博士后研究经历;

具有作物遗传育种学研究背景;

在相关领域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过高水平的研究论文;

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团队精神。

 

2、作物非生物逆境耐性关联基因的挖掘及种植资源创新

提高作物耐主要非生物逆境的能力,是提高作物品种地理适应范围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途径。

目前对湖北作物生产影响较大的非生物逆境主要有高温、低温、干旱和涝渍,其中以高低温影响尤大。

生产上迫切需要找到作物耐高低温的调控途径及相关主要基因,并找出其在育种上的可能应用途径。

研究要求找到若干关键及基因、找出其可能的调控途径、挖掘创制5-10个优良种质资源并能为育种上直接利用。

PI:

招聘资深研究员或教授;

具有博士学位;

海外应聘者具有连续3年以上的国外科研工作经历,同时获得助理教授及以上职位;国内应聘者应具有教授或研究员专业技术职称;独立承担过科研项目并取得显著成绩;

长期从事作物遗传育种与植物分子生物学研究工作,具有开展作物性状解析、植物基因研究的能力;

能够带领一支研究队伍在该领域的前沿从事研究并能够持续获得创新性的研究成果。

骨干研究员:

招聘研究员或副教授;

具有博士学位和2-3年博士后研究经历;

具有作物遗传育种学研究背景;

在相关领域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过高水平的研究论文;

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团队精神。

 

3、作物品质关联基因的挖掘及种植资源创新

粮食作物的产品品质与其利用途径和价值直接关联、对产业的推动作用巨大、并蕴藏着较大的潜力。

本课题研究范围从水稻方面来看,包括水稻食味品质关键基因、水稻糯性基因、水稻其他特异淀粉质材料及其控制基因等;玉米方面包括从各种用途玉米中发现特异重要成分。

研究内容方面,需要对不同淀粉质材料进行鉴定,并找到其相应调控的关键因子及途径。

在此基础上,从农业化学和食品科学原理出发探讨其可能的应用价值和途径。

研究要求找到若干关键及基因、找出其可能的调控途径、挖掘创制8-12个优良种质资源并能为育种上直接利用。

PI:

招聘资深研究员或教授;

具有博士学位;

海外应聘者具有连续3年以上的国外科研工作经历,同时获得助理教授及以上职位;国内应聘者应具有教授或研究员专业技术职称;独立承担过科研项目并取得显著成绩;

长期从事作物遗传育种与植物分子生物学研究工作,具有开展作物性状解析、植物基因研究的能力;

能够带领一支研究队伍在该领域的前沿从事研究并能够持续获得创新性的研究成果。

骨干研究员:

招聘研究员或副教授;

具有博士学位和2-3年博士后研究经历;

具有作物遗传育种学研究背景;

在相关领域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过高水平的研究论文;

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团队精神。

 

4、作物种质资源创新方法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

探讨和建立各种主要粮食作物育种材料的创制方法、并将这些方法结合本地实际进行适当规范,应用于主要粮食作物育种,是现代作物育种的重要方向。

本研究主要包括,

(1)辐射与诱变育种技术;

(2)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3)基因组编辑育种技术;(4)花药培养与单倍体育种技术等。

对这些技术在材料选择、处理程序、剂量、田间选择规模、效果评估等进行优化和革新,有目的的培育出一批可用于育种实践的中间材料。

本研究不限定特定对象作物,可以在水稻、玉米和小麦中进行选择。

研究要求在特定粮食作物上应用上述方法,形成相应的技术规范、研究场所和设施、并各形成一批有价值的育种中间材料和特异种植资源(20-40个)等。

PI:

招聘资深研究员或教授;

具有博士学位;

海外应聘者具有连续3年以上的国外科研工作经历,同时获得助理教授及以上职位;国内应聘者应具有教授或研究员专业技术职称;独立承担过科研项目并取得显著成绩;

长期从事作物遗传育种与植物分子生物学研究工作,具有开展作物性状解析、植物基因研究的能力;

能够带领一支研究队伍在该领域的前沿从事研究并能够持续获得创新性的研究成果。

骨干研究员:

招聘研究员或副教授;

具有博士学位和2-3年博士后研究经历;

具有作物遗传育种学研究背景;

在相关领域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过高水平的研究论文;

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团队精神。

 

Ⅲ作物高产高效安全生产

“主要粮食作物产业化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下设的“作物高产高效安全生产”创新平台招聘8名资深研究员或教授作为PI和24名以上研究员或副教授作为骨干研究员。

应聘者应具有硕士以上学位及相关研究经历。

从事作物生理生态学和作物栽培学研究,以及农业机械、土壤学、肥料学等专业的研究人员均鼓励申请。

 

1、“稻-麦”两熟全程机械化关键技术

“稻-麦”连作模式是未来江汉平原地区开展集约化和规模化粮食生产可选的方案之一。

研究采用全程机械化进行“稻-麦”两熟大规模生产的系列化关键技术。

重点包括:

(1)稻后麦田一次性整田、播种与成苗的技术;

(2)“稻-麦”全程优化培肥、施肥技术;(3)水稻机械化育苗移栽栽培技术的优化;(4)麦后水稻直播技术;(5)水稻、小麦的收获及其产后技术等。

要求形成相应的技术规范和标准,并在拥有1000亩以上面积的企业中实施、展示;项目实施效益和效果确实、明显。

PI:

招聘资深研究员或教授;

具有博士学位;

海外应聘者具有连续3年以上的国外科研工作经历,同时获得助理教授及以上职位;国内应聘者应具有教授或研究员专业技术职称;独立承担过科研项目并取得显著成绩;

长期从事作物生理生态研究工作,具有开展作物栽培技术研究的能力;

能够带领一支研究队伍在该领域的前沿从事研究并能够持续获得创新性的研究成果。

骨干研究员:

招聘研究员或副教授;

具有硕士以上学位和2-3年研究经历;

具有农学研究背景;

在相关领域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过高水平的研究论文;

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团队精神。

 

2、作物节氮高产栽培关键技术

粮食作物生产中氮肥是一大投入,同时氮肥的流失与污染日益严重。

大规模生产中,氮肥的节省与高效利用意义更大。

本研究包括的内容有:

(1)高产及氮高效超级稻品种的鉴定与筛选;

(2)一次或少次施肥与控肥技术的规范化;(3)高产品种生育后期供肥技术的优化。

要求形成相应的技术规范和标准,并在拥有3个以上不同生态区、每区500亩以上面积的农户中实施、展示;项目实施效益和效果确实、明显。

具体研究可在1个作物、也可用在多个作物上完成。

PI:

招聘资深研究员或教授;

具有博士学位;

海外应聘者具有连续3年以上的国外科研工作经历,同时获得助理教授及以上职位;国内应聘者应具有教授或研究员专业技术职称;独立承担过科研项目并取得显著成绩;

长期从事作物生理生态研究工作,具有开展作物栽培技术研究的能力;

能够带领一支研究队伍在该领域的前沿从事研究并能够持续获得创新性的研究成果。

骨干研究员:

招聘研究员或副教授;

具有硕士以上学位和2-3年研究经历;

具有农学研究背景;

在相关领域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过高水平的研究论文;

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团队精神。

 

3、“玉-麦”两熟全程机械化栽培关键技术

鄂北丘平地区“玉-麦”模式适合机械化栽培,随着棉花生产的转移,这一模式最近发展较快。

本研究采用全程机械化进行“玉-麦”两熟大规模生产的系列化关键技术。

本研究包括的内容有:

(1)玉米、小麦精量、全苗机械化播种技术;

(2)“玉-麦”高产的肥水控制技术;(3)关键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4)玉米机械化收获技术等。

要求形成相应的技术规范和标准,并在拥有1000亩以上面积的企业中实施、展示;项目实施效益和效果确实、明显。

PI:

招聘资深研究员或教授;

具有博士学位;

海外应聘者具有连续3年以上的国外科研工作经历,同时获得助理教授及以上职位;国内应聘者应具有教授或研究员专业技术职称;独立承担过科研项目并取得显著成绩;

长期从事作物生理生态研究工作,具有开展作物栽培技术研究的能力;

能够带领一支研究队伍在该领域的前沿从事研究并能够持续获得创新性的研究成果。

骨干研究员:

招聘研究员或副教授;

具有博士学位和2-3年博士后研究经历;

具有农学研究背景;

在相关领域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过高水平的研究论文;

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团队精神。

 

4、作物抗灾减灾关键技术

湖北地处北亚热带,是我国南-北气候的过渡带,气候变化剧烈,作物灾害频发。

在主要作物上造成危害的主要灾害包括各种非生物逆境(高温、低温、涝渍、干旱)。

本研究针对特定灾害,探讨灾害预防的关键技术。

关键技术主要包括2方面。

一是灾害预测预警技术,包括预测模型及阈值指标;其次是防治关键技术,主要是针对大面积、以预防为主的、有效快速防治技术,包括生物抗性利用、气象条件保证与农作制度优化、农田设施环境的改造与利用技术、化学防治技术等。

研究要求在预测预警技术方面形成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包,并被省、地市两级农业主管部门采用;经常性的灾害预防技术在大型农业企业和专业合作社至少示范5家;项目实施效益和效果确实、明显。

PI:

招聘资深研究员或教授;

具有博士学位;

海外应聘者具有连续3年以上的国外科研工作经历,同时获得助理教授及以上职位;国内应聘者应具有教授或研究员专业技术职称;独立承担过科研项目并取得显著成绩;

长期从事作物生理生态研究工作,具有开展作物栽培技术研究的能力;

能够带领一支研究队伍在该领域的前沿从事研究并能够持续获得创新性的研究成果。

骨干研究员:

招聘研究员或副教授;

具有硕士以上学位和2-3年研究经历;

具有农学研究背景;

在相关领域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过高水平的研究论文;

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团队精神。

 

5、高品质及高附加值水稻栽培技术

加工是粮食作物产业化的重要组成和推动因素,研制连通种植企业和加工企业之间的栽培技术是目前水稻产业化生产的急需。

本研究包括的内容有:

(1)以提高整精米率为目的的水稻栽培技术;

(2)以提高食味等级为目的的水稻栽培技术;(3)水稻的富硒栽培技术。

研究要求形成相应的技术规范和标准;形成3个以上的产品品牌;在拥有3个以上不同生态区、每区500亩以上面积的农户和3个以上加工企业中实施、展示;项目实施效益和效果确实、明显。

PI:

招聘资深研究员或教授;

具有博士学位;

海外应聘者具有连续3年以上的国外科研工作经历,同时获得助理教授及以上职位;国内应聘者应具有教授或研究员专业技术职称;独立承担过科研项目并取得显著成绩;

长期从事作物生理生态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院校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