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薯种植推广及深加工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70956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葛薯种植推广及深加工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葛薯种植推广及深加工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葛薯种植推广及深加工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葛薯种植推广及深加工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葛薯种植推广及深加工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葛薯种植推广及深加工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葛薯种植推广及深加工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葛薯种植推广及深加工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葛薯种植推广及深加工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葛薯种植推广及深加工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安徽省大别山葛业有限公司

葛薯种植、推广及深加工产业化开发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提要

1.1.1项目名称:

葛根种植、推广和深加工综合发展项目二期工程(以下简称项目)

1.1.2项目建设单位:

安徽省大别山葛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

1.1.3建设地点:

六安市裕安区、金寨县、霍山县和舒城县(以下简称三县一区)

1.1.4项目规模:

总投资4000万元。

1.1.4.1项目建设内容:

a.葛根高产种植示范园投入1800万元;在公司现有的三县一区2000亩葛根示范园基础上新辟2000亩,使示范园总面积达到4000亩,两年一采挖,平均年产鲜葛根6千吨;

b.葛根种植推广:

对新葛农的技术培训、种苗供应和跟踪服务投入600万元,在示范园周边10个乡镇推广葛根种植1万户、2万亩;鲜葛根平均年产2万吨;

c.葛根深加工:

在霍山县经济开发区投入1300万元,增建一条班产10吨的精制葛粉生产流水线,初建一条班产两吨葛根黄酮的植物提取物萃取流水线。

设立和健全葛业研究所小试、中试及化验、检测综合试验室。

1.1.5投资内容分述如下:

a扩建葛根高产种植园:

购置65匹以上动力的履带和轮式拖拉机各2台及其配套的深翻、旋耕、起垄、开垄、推土等机具160台(套)、农用运输车4台;在现有2000亩葛根种植园的基础上再拓垦荒山、清除杂草灌木石块、平整沟壑,按坡面走向实施等高线梯地改造,新辟葛根高产种植园2000亩,使公司自有的葛根高产种植示范园扩大到4000亩;建设葛根名优品种母本园保护地设施100亩,年育1.6亿株葛苗的快繁棚房1600平米。

b葛根种植推广:

建立经济激励和合同约束机制,在公司示范园周边20个乡镇160个行政村、1000个村民组,每个村民组培训1名种葛技术示范员,每人种好2亩示范葛园,并就近分片包干,每人负责从本村民组发展出10户农民向其传授种葛技术,使每户农民种2亩葛根;再由这些先走一步、获得较明显经济收益的的种葛户,逐年带动本村农民走上种葛致富路。

c葛根系列产品深加工:

在公司位于霍山县经济开发区的葛业工厂,新建标准化厂房及库房3000m2、职工宿舍、食堂等生活用房1500m2。

新建班产10吨精葛粉的标准化淀粉自动加工线一条,新建班产2吨多用途植物有效成分提取线一条,完善公司葛业研究所小试、中试及化验、检测综合实验室。

1.1.6项目建设周期:

12个月。

1.1.7项目申报单位:

安徽省大别山葛业有限公司。

项目负责人:

何飞翔(董事长)。

1.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2.1中共中央(2006)1号文件

1.2.2国农办[2001]95号《关于发展农业综合开发多种经营的指导意见》

1.2.3《六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

1.2.4《安徽省江淮分水岭功能区规划》

1.2.5《安徽省建设生态省规划提纲(2003-2020)》

1.2.6《六安市生态市建设规划(2004-2020)》

1.2.7 《裕安区委、区政府关于农业产业化实施意见》

1.2.8《裕安区江淮分水岭地区规划》

1.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3.1项目辐射范围及惠农能力逐年扩大。

2009年春公司生产基地所在地周边4000户村民预计可推广葛薯种植8000亩。

2010年春在六安市属三县一区使公司的订单葛农达到2.5万户,种葛薯5万亩。

2010年春在全省江淮分水岭各县、区推广订单葛农5万户,种葛薯10万亩。

公司以每吨1500元的合同保护价收购公司葛农的鲜葛,葛农每吨净收入1125元。

2009年公司合同葛农户数达到4000户,种葛面积8000亩,预计鲜葛产量1.6万吨,售葛净增收1800万元;2010年公司合同葛农户数达到2.5万户,种葛面积5万亩,预计鲜葛产量10万吨,售葛净收入1.125亿元;2011年公司合同葛农户数达到5万户,种葛面积10万亩,预计产葛20万吨,售葛净收入2.25亿元。

项目辐射范围及惠农能力

年份

推广户数

种植面积

鲜葛产量

农户净增收

2009

0.4万

0.8万亩

1.6万吨

0.18亿元

2010

2.5万

5万亩

10万吨

1.125亿元

2011

5万

10万亩

20万吨

2.25亿元

1.3.2预计2009年公司自产0.4万吨加上收购合同葛农的1.6万吨、总计2万吨鲜葛原料,可加工4000吨精制葛粉、200吨葛根黄酮精和40吨高纯度葛根素。

按2007年底国内市场价葛粉1.5万元/吨、葛根黄酮精6万元/吨和高纯度葛根素120万元/吨计算,上述三种产品的总产值可达1.2亿元。

利税总额为0.46亿元,增值税、城市建设税和教育附加税、所得税三项合计1908.7万元,净利润2691.3万元,投资利润率22.5%。

按投产后第一年效益计算,投资回收期4.45年。

2万吨鲜葛原料能够带给企业的经济效益

投产后首年预计产出

价值

税额

净利润

精制葛粉4000吨

0.6亿元

788.5万元

811.5万元

葛根黄酮精200吨

0.12亿元

224万元

376万元

高纯度葛根素40吨

0.48亿元

896.2万元

1503.8万元

合计

1.2亿元

1908.7万元

2691.3万元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

2.1项目的社会经济背景

2.1.1葛或葛根在通常意义上指野生葛(Puerarialobata),在植物学分类上属于豆科藤本植物。

人工驯化、栽培的葛根名称因地而异,有的叫粉葛、有的叫葛芋。

近十年火起来的葛薯是江西农业大学周泽敏研究员通过对优选的野生葛实施定向目标驯化形成的以“赣葛5号”为代表的粉用葛根。

葛薯在中等土壤肥力和农作水平条件下,两年一收的亩产可达4至6吨,含粉率超过20%,是野葛的3倍左右,同生长期的葛薯有效药物成分总黄酮含量超过野葛。

葛薯是一种具有很高经营价值的经济作物。

我国古代的医典《神农本草经》和《伤寒杂病论》中记载葛根性味甘、辛、平、无毒,主治消渴、身大热、呕吐、诸痹、起阳气,解诸毒。

其地下块茎葛根除能用作食品原料外,近10年来更因其异黄酮类化合物的高含量,引起了国内外医药保健领域众多专家、学者竟相展开研究和应用,陆续取得的科研成果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a.葛根的食用价值主要在于每百克鲜葛根中富含人体不能合成的必需氨基酸赖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亮氨酸等总量为63.23毫克;其中被确认为儿童必需的氨基酸--组氨酸含量为7.82毫克;对人体健康极重要的微量元素硒0.64毫克,锗14.2微克,锌52.7毫克,锰2.36毫克。

b.葛根的药用价值主要在于其富含的由葛根素、黄豆苷原和黄豆苷为主要成分的异黄酮类化合物能显著的改善人体微循环,扩张冠状动脉,增加脑和冠状动脉血流量,减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指数而改善缺血心肌的代谢,还具有抗血栓素,提高高密度脂蛋白、抗血管痉挛和降低血小板集聚的作用,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动静脉阻塞、眼底视网膜病、酒精中毒、突发性耳聋等症,对心肌梗塞、早博、冠心病、心绞痛、高血压、高血脂,偏头痛、脑血栓、肺炎、糖尿病、跌打损伤等多种疾病也有显著的疗效。

葛根素(从葛根中总黄酮中提取)更是调节和增强人体免疫功能的抗癌治癌新特药物。

目前在葛根新药研发上基本上都是四类新药,在剂型上多为注射剂或为原料药,疗效上主要用来治疗血管扩张。

c.葛根的保健价值主要在于葛根中所含的葛根素、黄豆苷原和黄豆苷等有效成分能通过增强人们日常摄入的维生素A、C、E的效价而稳定地清除人体内、外源性代谢物,有效改善各类微循环,降血压,降血糖,减肥健美,增强人体免疫功能和记忆功能,防衰老和延年益寿。

另外,葛根异黄酮类物质还具有防癌、抗癌的特殊作用。

所以自古以来葛根在我国就有"南参"的美称。

d.葛根的美容价值源自其所含的黄酮素具有类雌激素的功能——提高人体细胞(包括面部表层细胞)的含水率。

我们通常看起来女性姿容好于男性,其实是女性体内雌激素多于男性因而皮肤含水率较高所致。

葛根独特的美容功能促使爱美的女性趋之若骛。

2.2人工栽培葛薯的产业前景

2.2.1人工栽培葛薯的经济价值野生葛根一般药用成分含量较高,淀粉含量较低。

由于国家森林、水土、生态等保护法规限制采挖,资源零星、分散,加工手工作坊化,在我国,野葛不可能冲出传统的中药材功能范畴。

人工栽培生产是满足社会对药食两用葛根迅速增长的需求的根本出路。

2.2.2农户种葛的效益分析在六安地区,农民传统上用来种植玉米、油菜籽和黄麻的坡耕旱地,近年来因亩均年收益不足500元而遭大量抛荒。

利用这些坡地来种植葛薯,根据公司多年经验,年均每亩两年成本有首年种苗费400元(从第二年起自育即可节约300元)、生物农药、复合肥及地膜费340元、23个劳动日约690元(如果自己提供劳务,此笔劳务费自得),产品运输费120元,总共为1550元/亩,两年至少可生产4吨鲜葛。

如果与公司签订1500元/吨保护价合同,售价6000元。

每亩两年增值4450元。

从次茬起,由于可以自行育苗而减少约300元种苗费支出,每亩两年增值4750元。

每户农民利用自家旱地种植2亩葛薯交售给公司,平均每年便可稳定地增收2200元左右,已经明显超过了种植水稻的水田的净收益。

2.2.3葛薯深加工厂商的效益分析五吨鲜葛薯可加工一吨精制葛粉、价值1.5万元,除去原料0.8万元、加工和销售费用0.5万元外,税前利润达0.4万元;从葛粉加工过程废水中还可提取25公斤葛根黄酮精、2.5公斤高纯度葛根素,两项价值4500元,除去提取及销售费用2250元外,税前利润2250元。

以上3项合计,深加工厂商每收购深加工五吨鲜葛,便可获得税前收入5250元,经济效益相当可观。

当然,要想获得这样的效益,必须投入一批加工、提取和萃取的高科技设备。

葛业系列项目的经济效益参考附件2《葛业投入产出对照表》。

2.2.4葛薯及其深加工产品的国内外市场需求量我们的东邻日本国民素有食用葛粉的习惯,人均年消费葛粉8公斤。

过去国人仅在饥荒年代才采食葛粉,现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和美的需求日渐旺盛,国家卫生部已认定葛根为药食两用植物。

13亿人即使人均年消费1公斤,就是130万吨、即195亿元的的巨大市场。

湖北钟祥人邵仙墙开始从事葛根开发时把葛粉销往日本,及至其东渡日本苦学几年葛根加工技术返国后,就把眼睛盯着国内市场了。

他说出他在武汉北郊黄陂区再创葛业的理由是:

大武汉800万人每人每年买我1公斤葛粉,我就有了8千吨的大市场。

现在野生资源几近枯竭,且严重破坏植被的野蛮挖掘已为国家森林保护法规所禁止,葛产品远远不能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求量。

世界粮农组织2003年预测,葛根有望成为世界第六大粮食作物。

十年内,全球葛根需求量将突破5000万吨/年(折合2000万亩)。

作为世界葛根主产大国,目前我国种植面积还不足20万亩。

人工栽培葛薯的产业前景极其广阔。

2.3我国发展葛业的比较优势葛薯高产栽培过程中清藤、打顶、插杆和留葛等关键环节必须人工操作,难以象小麦、玉米等农作物那样依靠施行大机械高效率作业来大幅度降低劳务成本。

我国农村劳动工资水平在相当长时期里难以与发达国家接轨,因此我们不用担心拥有先进机械技术装备的发达国家农业体在鲜葛产品上的价格竞争。

拥有丰富葛根资源的日本还要年年从我国进口大宗鲜葛和初制葛粉,原因正在于此。

不难预见我国鲜葛在国际市场上的卖方地位可以长期维持下去。

2.4在六安发展葛业的独特优势

2.4.1有利的自然环境满足葛生长的自然条件在六安市江淮分水岭地区几乎都具备:

葛薯喜热,本区有效年积温超过毗邻的野葛广泛分布的大别山区600℃以上;

葛薯耐旱,一次有效降雨足可使其维持长达两个月的青绿期,这基本上排除了旱灾绝收的可能性;

葛薯中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